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通用17篇)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1

  1、对句子的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也作“尺短寸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楚辞·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2、对词语的理解:

  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摔跟头: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2

  1、班主任曾找我谈过话,给我讲过“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故事,也说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话,当时我是不完全懂得的。

  班主任曾告诉我的“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故事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话都是为了让“我”知道一个人不能总是看到自己的长处。但是当时我年少气盛,对老师说的话并不是完全理解。柯岩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诫张国强要学着发现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

  2、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这段话揭示了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让我们明白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相处。

  结构特点:

  本文由两封信组成,第一封信是张国强给柯岩的信,信中张国强同学向柯岩老师述说了烦恼。第二封信是柯岩老师的回信,他用自己亲身经历来帮助国强同学解决问题。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3

  【设计理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别于其他传统课文,它由小学生张国强和大作家柯岩的信构成,形式新颖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这篇课文属于略读课文,因此本人在设计和对学生实施指导时,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自读和指导的重点放在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中。在学生自读理解的同时,引导、提示学生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通过自读,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柯岩的资料(包括多媒体的图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给少年儿童的书信。查字、词典并结合课文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没写过信的同学,可让其说说“你或者父母收到过别人的信吗?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

  (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3、简介柯岩:

  (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大家拿出来看看(学生出示资料)。

  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

  (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4、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书信导入,能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一种亲近感。通过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既是对辛勤劳动了的同学的一个肯定和对大多数学生的激发,又帮助学生认识了柯岩,为深入自学作了一些铺垫。)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⑴ 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 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 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⑷ 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设计意图:这篇略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在于让学生读懂信的内容。但作为四年级的学生,问题的引导是不可少的,因此老师与同学一道设计了一些引导题,而且有些引导题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问题⑷),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的学生。)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

  ⑴ 格式:

  ① 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

  ② 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

  ③ 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

  ④ 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⑵ 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交流讨论”的内容很多,但又很有必要,重点是交流对柯岩老师的回信的理解与收获。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帮助学生认识书信的格式。)

  四、质疑拓展

  1、质疑解惑: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 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具体的内容略)。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⑵ 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疑惑在不同的学生中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安排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质疑不仅能帮助“疑”者,而且还能使大多数学生得到启迪。给柯岩老师再写封回信,既能促使学生再深入地读原文,又有益于学生实践书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从自身找原因

  回复: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同时,通过老师一笔一画的书写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观及其书写规律。)

  【特别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其训练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已经形成或者本单元获得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略读课文是课内检验或者巩固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重要凭借。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要敢于放手。针对这篇自读课文,在实施上设计者特别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本单元或者近几个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什么,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阅读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训练。二是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去读去思考。当然,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是不可少的。学生课内读书提倡有目标的自主性,反对无目标的自由化,无目标的“自主”不仅不能达到训练目标,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漂浮的读书习惯。教师在阅读中的科学、合理的提示是阅读的方向而不是阅读的圈子。三是要进行有效的交流,有效的交流要做到四个适度:交流的内容适度,教师的指导适度,学习小组的形成适度,不同的学生目标的达成要适度。四是要注意拓展。在这个设计中,安排了读《再寄小读者》(或《寄小读者》)和《给颜黎民的信》以及帮张国强写封回信。这样安排,意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不要作过多、过高的要求。最后一点建议是:因为书信中张国强遇到的事情在学生生活中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以趋起到一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4

  学习目标 :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学习重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学习难点: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阅读链接:

  1、了解柯岩的相关资料。

  2、了解书信的作用,以及各式。

  3、知道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意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把课文读通顺,理解字词。

  1、我知道近义词和反义词。

  冒昧——(   )(   )               嫉妒——(   )(   )

  疏远——(   )(   )               乐观——(   )(   )

  2、基本掌握本课课文的内容。

  主要通过---------的形式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的作用。

  二、再读感悟(边读边圈画,并进行批注。)

  1、从张国强同学给柯岩的信中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柯岩的信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句话,并明白做人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问题。

  3、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造成的?应该怎么做?(小组讨论)

  三、拓展巩固: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起轻松地学习书信。(出示一封写给同学们的信)

  亲爱的四(2)班的同学们:

  你们好。

  每天清晨都能够看到你们的张张笑脸,听到你们亲切的问候,以及回家时的一声声道别时,那是我最大的快乐。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校园,明亮的教室里已经生活,学习了三年多了,看着你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学到更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我就会感到特别的欣慰,在我的眼里你们永远是最聪明的,最优秀的学生。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会给我更多的惊喜,比如:谁的画又得了奖了,谁能够主动发言啦,谁又改掉一个小毛病啦……..其实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加油!最棒的孩子们!

  祝同学们

  健康快乐

  学习进步

  永远爱你们的:老师

  2011年7 月22 日

  2、师生交流,这种形式好不好,为什么?

  3、一起学习书信的写作格式。

  书信一般由五部分组成:-------、--------、--------、--------、--------。

  四、课后餐:

  请同学们给老师写封回信,注意格式,写写最想对老师说的话。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5

  1、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教师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2、对要求认读的词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3、本文的课题富有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举例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4、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6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阅读时要注意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一、我能按大写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面字母

  j  h  m  k  i  n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给下面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怪:① 觉得奇怪;  ② 物体形状怪异;  ③ 很、非常。

  1、石林的石头奇形状。(  )

  2、老师表扬李强,李强觉得不好意思的。(  )

  3、你总是大惊小的。(  )

  缘:① 因由;  ② 过去宿命论者指人与人的遇合或结成关系的原因;

  ③ 沿,顺着;  ④ 边;  ⑤ 因为。

  1、“只身在此山中”的“缘”是(  )。

  2、“无无故”的“缘”是(  )。

  3、“分”的“缘”是(  )。

  4、“边”的“缘”是(  )。

  三、我会扩写句子

  1、星星挂在天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教室里听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上载着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改写句子

  乌云遮住了太阳。

  改写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读又会写

  我也会写信,请看看我写的信。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7

  a级基础知识达标(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我能按音序排列下列字(12分)

  睦  析  患  匪  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12分)

  1、形容孤单的样子。(    )

  2、同心协力,共同与艰苦和危险作斗争。(    )

  3、得到不少好处。(    )

  三、我会填(24分)

  1、按原文填空:(12分)

  ⑴ 让我们一起记住“           ”这句名言吧!

  ⑵      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           ,

  他     会飞快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⑴ 柯岩老师信中语气的特点是:        、        。

  ⑵ 写信的格式很重要。开头写      ,要     写。称呼后面要加

  。正文     写,每段开头空  格,信末祝福语      写。最

  后写     和     。名字写在       ,日期写在       。

  四、写好钢笔字(2分)

  b级重点难点过关(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阅读乐园(35分)

  给小姨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姨:

  您好!

  自从您把彬彬送到武昌来后,他很快就习惯了武昌的环境。彬彬在这里调皮得很,只要外婆一不留神,他就会到洗手间玩水。彬彬每天都要到院子里玩沙子,外婆不让他玩。他还说:“彬彬就喜欢玩沙子嘛!外婆爱彬彬。”你说逗人不逗人?有时候,彬彬还要外公带着在院子里骑小三轮车。他骑得还真不赖呢,因为他人太小,踩踏板不能踩到底,就半下半下地来回踩,照样能往前走。只见他的身子向前倾,两个小手紧握手把,胸部几乎贴在车把上了。他一边骑,一边嚷着:“快让开!快让开!”我装出差点儿被轧倒的样子逗他,他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星期天,我们带他去姑姑家玩,他可开心了。姑姑逗他,和他拌嘴,他接话很快,嘴巴不饶人,真是又活泼,有可爱。爸爸逗他说“彬彬小坏蛋。”他连忙纠正说“彬彬大坏蛋!”有时爸爸装着不理他的样子,他就缠着爸爸,一个劲地说:“姨父好,姨父最好。”而且一声比一声高。爸爸憋不住笑了起来。

  彬彬在这里养成了不少良好的习惯,不管他玩过什么东西,都能照原样子放好。有一次,外公故意把糖纸丢在地上,他见了,马上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别看他还不到两岁。但现在已经开始学着自己吃饭了。

  我们马上就要放暑假了。爸爸答应放假后带我们到海南来玩,到那时候,我们就又见面了,您一定会为表弟的进步而高兴。

  时间不早了,就写到这里。

  祝您

  万事如意

  姨侄:小博

  2006年6月10日

  1、下面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5分)

  彬  轧  甥  咧

  a、bīng yà shēng liè

  b、bīng zhá shēng liě

  c、bīng zhán sūn liě

  d、bīn yà shēng liě

  2、按要求改写句子:(20分)

  ⑴ 姑姑逗他。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彬彬每天都要到院子里玩沙子.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封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你的朋友或亲戚写一封信,向他(她)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生活情况(15分)

  附加题

  猜一猜:

  小画片,镶花边,五颜六色真鲜艳,天南海北都跑遍,没长翅膀也会飞。

  打一用品:(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由两封书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写给柯岩老师的信,另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流。写回信的书面训练跟这篇课文整合设计在一堂课中,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读和写、积累和运用的真正结合;另一点就是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一次真正的机会。在教学时,我把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还有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来进行。这样,有例文带着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很高,而且本次习作也不用老师多费心,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来信的要点,来充当知心姐姐帮助王虹解决烦恼。写信的格式也掌握得较好。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的结构很特别,是由两封信组成的。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成长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二是学习书信的格式及语言特点。

  学习略读课文,老师要敢于放手,才有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过,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还是提炼出了两大问题:一、张国强为什么要写信给柯岩?二、柯岩是如何分析这一问题的?然后,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和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果从整篇文章来看,重点应放在第二个问题。但我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张国强的问题并不是出在别人身上而是出在自己身上,就不能理解第二封信的深意,更不能了解柯岩在回信中的那种真诚、委婉、耐心。所以,当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后,我请他们谈谈从这封信中,他们了解到什么。有的学生说,他了解到张国强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因为他的作文获了奖;有的学生说,他了解到张国强有点自以为是,因为他有了点成绩,就以为别人都嫉妒他;有的学生说张国强看不起人,因为他说别人没什么了不起的。至此,其实学生已经化身柯岩,对张国强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就为学习第二封信做好了铺垫。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信的格式,我让他们去发现,去归纳书信的几大要素。同时,布置了一道作业:张国强收到柯岩的信后,他会怎么做呢?效果又怎么呢?展开想象,并以张国强的身份给柯岩回一封信。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由于花了较多的时间在内容的分析上,所以缺乏拓展阅读,这在略读课的教学中可以说是比较大的遗憾。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由两封书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写给柯岩老师的信,另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流。写回信的书面训练跟这篇课文整合设计在一堂课中,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读和写、积累和运用的真正结合;另一点就是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一次真正的机会。我是这样设计和组织教学的:

  1、对要求认读的词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2、在教学时,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3、根据文后的提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4、本文的课题富有哲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举例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5、课后,让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这样,我把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还有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来进行,有例文带着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很高,而且本次习作也不用老师多费心,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来信的要点,来充当知心姐姐帮助王虹解决烦恼。写信的格式也掌握得较好。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本课是小语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书信体的文章。本课共有两封信组成:小学生张国强写给作家柯岩的信和柯岩写给张国强的回信。本课的教学重点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掌握书信的格式。当然,这并不难,书上有样子,照着做就行了。

  学完本课,刚好我带这个班的孩子满三个月了,很想知道孩子们对我以及语文课的看法。所以我就布置学生回去写一封信给我,信的主要内容就写对我和语文课的意见或建议,一定要实话实说,不要怕得罪李老师,也不要怕老师生气,我一定正确对待,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这样我才能尽量做到让同学们满意。

  今天把同学们给我的信收上来仔细一读,还是很出乎我的意外,没想到孩子们的意见还是很大的。我归纳了一下,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老师脾气不好,经常生气发脾气,难得看到老师的笑脸,弄得同学们上课很紧张,所以也不敢举手发言了。这个问题提的同学较多,流汗!(的确是这样的,我自己也觉得这学期脾气变坏了,还是习惯上课说得简单,可是孩子们不习惯,他们太小了,我却总是还在拿他们当五六年级的大孩子教。)二是对作业的要求太高了,还撕了几个同学的本子。三是上课说话快,讲得也快,有些地方没听明白。四是有些地方虽然讲了,可是有些话很深,听不懂。比如,用桂组词,我组了“桂冠”,可他们还没学“冠” 这个字。

  虽然给我找优点的也不少,可是优点不说没问题。仅从上面这几点来看,问题还是很严重的。真是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我要感谢孩子们真诚地给我提的意见,要努力去改。努力把自己的课堂变得快乐些,让孩子们能开心学习。同时,这次作业也让我知道了,平时要多和孩子们勾通交流,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尽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快乐。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9

  【近义词】

  和睦相处──友好相处  告诫──劝诫

  【反义词】

  疏远──拉近  嫉妒──羡慕  寂寞──热闹  乐观──悲观

  【冒昧】

  (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

  【疏远】

  指关系、感情上有距离,不亲近。

  【嫉妒】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存怨恨。

  【和睦相处】

  本文指相处得很好。

  【红眼病】

  本文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

  【告诫】

  警告,劝诫。

  【受益匪浅】

  本文指得到了很多好处。

  【摔跟头】

  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年逾古稀】

  指快70岁了。

  【形单影只】

  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词】

  冒昧  摆脱  告诫  和睦相处  平等交流  人上有人  天外有天

  年少气盛  知心交心  患难与共  所愈古稀  形单影只

  【句】

  让我们一起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名言吧!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10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ào mèi

  (  ) shū yuǎn

  (  ) chǔ jìng

  (  ) nián shào qì shèng

  (       )        gào jiè

  (  )  yán sù

  (  )   gǔ xī

  (  )    shòu yì fěi qiǎn

  (       )

  二、填词,看看能发现什么

  1、你的信使我很难过,(  )为你的处境,(  )为你的心态。

  2、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  )会停止前进,(  )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

  3、(  )一个人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  )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三、学习了这一课,你也对书信的格式有所了解了吧!拿起笔,给你的亲人或朋友写信,告诉他你的喜怒哀乐吧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11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出示信封,问:这是什么?(提示学生:能说清楚些吗?它有什么作用?)板书:书信

  2、师简要介绍书信:提起书信,我国很早就有一个成语——“鸿雁传书”,人们相隔遥远,不能见面时,就靠着书信来互通信息、表情达意。所以,还有一个成语——“见字如面”,见到那细密的文字,就像见到了写信的人。

  3、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由两封书信组成的课文,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齐读。

  4、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关于课文中的两封书信,你有哪些了解?(学生可能说到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老师的信,一封是柯岩老师的回信,相机板书:张国强  柯岩)相机提问:张国强是一个小学生,咱们都知道?你了解柯岩吗?简介柯岩:(如果是多媒体或图片资料,教师应进行播放)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可以说得更丰富一些。)

  5、作家柯岩在回信中引用了这句名言,单看字面,它是什么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6、这句话在课文中还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咱们一起来细细学习。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读懂,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⑴ 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 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 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⑷ 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

  ⑴ 格式:

  ① 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

  ② 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

  ③ 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

  ④ 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⑵ 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四、质疑拓展

  1、质疑解惑: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 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⑵ 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咨询: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从自身找原因

  回复: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8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学情分析】

  本课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理念】

  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见解。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信封。)

  1、提问:

  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2、谈话:

  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二、指导阅读

  1、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

  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2、讨论:

  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3、自读回信,思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朗读课文,感悟柯老师信中的语气特点:真诚、耐心。

  三、总结延伸

  1、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发现去信与回信的异同。

  2、合作交流,教师小结。

  3、辩论会:

  结合本班实际,自由组成正反方,展开辩论。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正视自己

  善于沟通

  【相关作业】

  1、给自己的亲友写一封信,注意书信格式。

  2、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读后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14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难点:书信格式的掌握。

  教学准备:课件及信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收到了江阴包老师和五(6)班同学寄给我们的短信。大家由此感到,写信是一种很不错的交流方式。

  2、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所以他写了一封信给著名作家柯岩。没想到,柯岩阿姨给他回了亲笔信。你们想知道这两封信的具体内容吗?

  二、指导自学

  1、学生自主阅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思考:张国强同学遇到了什么麻烦?

  2、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阿姨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她给张国强的回信。

  3、学生默读,适当批注:柯岩阿姨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4、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5、结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本意和引申义的理解,重点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

  6、拓展延伸: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三、学习书信格式

  1、以两封信为例,归纳书信的格式。

  2、投影真实信件,强调注意事项,板书关键词:

  称呼

  正文

  结尾

  署名

  日期

  四、布置作业

  阅读园地七的写信内容,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问题,思考该怎样给她写回信。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15

  a级基础训练:课内巩固与强化(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一锤定音(用“──”标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8分)

  冒(mèi wèi)嫉(dù hù)寂(mù mò)受益浅(fēi fěi)      告(jì jiè)者(huàn chuàn)睦(huó hé)年古稀(yú yū)

  二、巧填同音字(12分)

  1、nǎo

  头( )  烦( )  大( )  苦( )

  2、yú

  ( )快  ( )树  ( )是  年( )古稀

  3、mò

  寂( )  沙( )  ( )名奇妙  ( )( )无闻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16分)

  味(  )  析(  )  匹(  )  炉(  )

  昧(  )  折(  )  匪(  )  妒(  )

  戒(  )  愉(  )  寞(  )  优(  )

  诫(  )  逾(  )  慕(  )  忧(  )

  四、课文内容我熟悉(阅读课文片段,并作答)(14分)

  青年时代因为写出了一点作品,也曾飘飘然过。那时候妈妈还在,虽已身患重病,还是不时地告诫我:不要忘记小时候班主任的教导呀!可惜那时候年少气盛,也并未真正入耳。直到以后不断碰钉子摔跟头……又在生活中亲眼看到许多比自己优秀千百倍的人,这才慢慢理解了这些话的深意。

  1、说说加粗字在文中的含义:(6分)

  飘飘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碰钉子,摔跟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告诫“我”当时理解吗?为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级智能训练:课外复习与拓展(30分钟内完成,满分50分)

  五、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子)(14分)

  1、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    )

  2、彼此很好地相处。(    )

  3、形容孤单,没有伴侣。(    )

  4、指年龄已经超过了70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快乐阅读(36分) 三寄小读者·通讯八(节选)

  一天早晨,我出去开会,因为是雨后初晴,这大院里的地上还是很滑的,我只顾低头看路,忽然听见前面有清脆的声音叫:“老爷爷,慢点走,等我来扶您!”抬头看时,原来是一个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梳着双辫的小姑娘,正在追上一位老爷爷,扶着他的胳臂,慢慢地走过一段泥泞的路。 等到走上了柏油大路,老爷爷向她点了点头,她才放了手,笑着跳着向前走了。这时马路边有几个小孩子,正在围住一棵新栽上的小杨树使劲地摇晃。这个小姑娘走过去,不知道对那些孩子说些什么,孩子们都放了手,抬头看着她不好意思地笑着。她笑着拍了拍每个孩子的头,正要往前走,又看见马路上散落着一些纸片,那是走在她前面的那个男孩子边走边撒的。她就停下来,把那些碎纸一片一片地捡了起来,三步两步地追上前去,把这些纸塞在那个男孩子的手里。他们站在路边说了几句话,我也听不见他们说些什么,只看见那个男孩子先是低下头,后来又点了头,最后他们两人又说又笑地向前走去。

  我想再跟她走下去,但是我开会地点和她要去的学校不在一条路上,我们必须分开走了。而我还是站在路口望着他们并肩走去的背影,久久舍不得离开。

  小朋友,让我们都向她学习,一个小朋友每天做几件好事,那么两亿小朋友会做出多少好事呢?我们祖国面貌的日日更新,还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

  1、小姑娘做了哪些好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信中画线的句子,请你想一想小姑娘说了些什么?(10分)

  ⑴ 小姑娘对摇树的几个孩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小姑娘对撒纸片的小男孩子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把身边小朋友的闪光小故事写下来和大家交流交流:(2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16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是本课的教学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足,正如人们常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够欣赏别人,改正自己自己的不足,就会进步得更快。

  对于学生来说,前面已经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再学习本课就顺理成章了。由于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在教学时,根据儿童的认知归路,以学生的探究为切入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认识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找到榜样,学习他人,改正不足,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为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同时也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有所感悟,真正理解。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篇17

  预设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预设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的等等。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2、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写信好友那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d、……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马上回家。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七、作业:写信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3、注意书信的格式。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词句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17699126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