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温柔眷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7篇)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检查生字

  1、昨天我们学习了《人有两个宝》的生字,以及初读了课文。下面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听写词语:人才大手用水个子工人又去了

  二、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请大家猜猜谁的本领最大啊?(人)

  是的,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还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2、请再想一想: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的?(人有两个宝)

  3、对,人有两个宝。给两(liang)宝(bao)注音。

  4、领读课题。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句:

  过渡:人有哪两个宝呢?小朋友们把课文的第一句读一读就知道了。

  1、指名读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给双(shuang)脑(nao)注音。

  2、(1)师范读,领读,学生跟读。可加上动作读。

  (2)指名读

  (3)集体读

  (4)男女生比赛读。

  学习第二句

  过渡:为什么说人的手和脑是人的两个宝呢?自由读读下面一句找找答案。

  1、一个学生读课文: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2、师正音,给会(hui)注音。

  3、师领读,生跟读。

  4、什么是做工啊?我们来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吗?我们的双手会干吗?

  做工这里指干活,做事情。

  什么是思考?图上的小朋友在想什么?你知道吗?

  思考就是动脑筋想问题的想办法。

  师总结:他们做这些事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5、(1)师范读第二句,领读,学生跟读。可加上动作读。

  (2)指名读

  (3)分组读

  学习第三句

  过渡:我们怎么用好这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三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2、正音给创(chuang)造(zao )注音

  3、什么是创造?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东西?如果给你一些橡皮泥你能捏出什么东西啊?

  师总结:小朋友们,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用手又用脑,手脑并用才能有许许多多的新创造。

  4、(1)师领读,生跟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3)男女生比赛读。

  本课总结:

  1、这首儿歌我们学完了,大家都会读了,有没有小朋友会背出来的?

  2、先背给你的同桌听听。

  3、指名背

  4、会背的站起来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不过要加油啊。

  课堂作业:

  把课文补充完整。

  人有两个宝

  有两宝,

  双和脑。

  双会做,

  脑会思考。

  脑,

  能有创造。

  板书:

  人有两个宝

  liang  shuang  nao

  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zuo   nao si kao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neng chuang zao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析】:

  《人有两个宝》这篇儿歌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同时配有两幅插图,使我们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它们是人身上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宝物,要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理念】:

  这篇课文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短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让孩子感到学习语文有兴趣。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⒉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能联系课文,体会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⒈猜字谜:一撇一捺,支撑天下。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人” (指名认读)

  ⒉师:你知道有哪些人?

  【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在课堂中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以课题作为突破口,发散开去,便能辐射全文,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一开始给孩子们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通过猜字谜引出“人”。再让学生明白“人”是指所有的人,包括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这样新课伊始就营造了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⒊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写人的一首儿歌。  板书课题: 人有两个宝

  ⒋齐读课题。

  二、初步课文,感知文意

  ⒈读了课题后,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

  【设计意图:《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研究的过程”。那么用什么启发?讨论、探究、研究什么?——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再是老师发问学生被动作答,教师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开始时,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将学生的疑问集中归纳为“人有哪两个宝?”、“为什么说它们是宝?”、“怎样用这两个宝?”三个有效性问题,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读课文时十分认真。引导学生就课题发问,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调动了学生阅读探究的积极性。】

  ⒉小问号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

  ⒊老师配乐范背课文。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孩子而言,老师是神圣的,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会令孩子羡慕不已。所以,引导孩子摆脱顿读、指读的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老师多示范,这样降低朗读的难度易于引起孩子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地做到“我要读” 。】 

  ⒋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

  ⑴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注意词儿连读。

  ⒌检查:⑴生字的字音是否读准了;⑵检查词语是否读正确了。

  ⒍精读课文,要求:

  ⑴把句子读通顺。

  ⑵边读边思考: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⒎指名分句朗读课文,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精读感悟,整体感知

  ⒈学习第一句

  ⑴大家读过课文后,现在一定能解决自己提出的第一个小问号了——人有哪两个宝呢?   

  ⑵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   

  ⒉学习第二句  

  ⑴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⑵理解“做工”   

  ①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后,用投影打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②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的双手会       ”句式)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解释,而是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让学生说说“××的双手会          ”、“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师:双手会做工,“做工”就是做事、工作。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⑶理解“思考”

  ①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  

  ②小组讨论:(可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也可说说自己)  

  ③师: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动作) 

  ⒊学习第三句   

  ⑴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⑵理解“创造”  

  ①师述:老师在教小朋友学汉语拼音时,觉得画四线格既费神又花时间,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就动手做了起来,(用预先做好的纸板画四线格)你们看,是不是简单多了?这就是————“创造”!

  ②出示词语“创造”,学生认读。

  ③小组讨论: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 

  ④师:同学们在平时用手又用脑,有了很多的创造,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强调“又”)。

  【设计意图: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对“创造”的意义作了诠释:“……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末了两句的意旨是人想要有所创造,必须“用手又用脑”,句中的“又”字不是一般的表示并列,而是具有强调作用,强调了双手和大脑必须协同运用,也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通过将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帮学生个性化地理解课文,既促进了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⑤这块纸板除了可以画四线格之外,还可以画五线谱、河川、海草。(老师板画)

  【设计意图:画、做等活动的开展,将语文与其它学科融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培养了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将语文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

  ⑥指导朗读第三句。

  ⒋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阅读经验贫乏,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再读全文,能较好地全方位定位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⒌试背课文

  ⑴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展示自己最好的读书、朗诵水平。

  ⑵学生试背,可自己创编动作,让我们每个人来用手又用脑,看谁最先背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展示、自编动作的形式,将单一、机械、重复的课文背诵变为有趣味的多样化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⑶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自己发现的小问号,还背出了课文,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⒈指名读:人、个

  ⒉指导书写“人”和“个”的笔顺。(多媒体出示)

  ⒊学生在书上描红。

  ⒋指导“人”和“个”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老师在黑板上范写)

  ⒌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设计意图:在写字教学中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先出示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然后说笔顺,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再按笔顺描红,最后临帖。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教学,学生的书写才能学得扎实,写得漂亮。】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佚名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智力问答: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有什么本领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组长宣布本组讨论结果,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rén

  “人”,生认读汉字。)

  2、师:听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人的本领可真大呀!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宝(师完整

  rényǒu liǎnggè bǎo

  板书课题: 人有两个宝)

  (评:“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问题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各小组讨论热烈,新课伊始就营造了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生看拼音认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师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回答提醒学生读时强调“两个”,“宝”是指“宝贝”)你又有什么小问号要问呢?(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后有序地板书)

  2、小问号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各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评:引导学生就课题发问,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调动了学生阅读探究的积极性)

  3、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相机正音(特别注意双手、大脑、做工、思考、创造的字音)。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①大家读过课文后,现在一定能解决自己提出的第一个小问号了——人有哪两个宝呢?(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师相机用投影打出书上68页图帮助理解)

  ②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动作)

  2、学习第二句

  ①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做工”

  a、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后,用投影打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b、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双手会……”句式)

  c、师:双手会做工,“做工”就是做事、工作。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评:适时出示投影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帮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文字内容实在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后面的说话训练奠实了基础)

  ③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生回答)

  b、小组讨论:(可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也可说说自己)

  c、师: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3、学习第三句

  ①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创造”

  a、出示词语卡片“创造”学生认读后,小组讨论: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师小结:这些都是他们的创造,世界上出现的新东西、新事情都是人们的创造。)

  b、请学生谈一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③师:同学们在平时用手又用脑,有了很多的创造,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强调“又”)。

  ④指导朗读第三句。

  (评:将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帮学生个性化地理解课文,既促进了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4、听老师范读课文。

  (评:一年级学生阅读经验贫乏,教师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示范朗读,全方位地定位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

  四、试背课文

  1、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展示自己最好的读书、朗诵水平。

  2、师用问题引背(人有几个宝?双手会什么?大脑会什么?怎样用?)

  3、学生试背,可自己创编动作,让我们每个人来用手又用脑,看谁最先背出来。

  (评:通过自我展示、问题提示、自编动作的形式,将单一、机械、重复的课文背诵变为有趣味的多样化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4、小结背诵情况,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首儿歌的?

  (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帮学生逐步积累学习方法,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5、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自己发现的小问号,还背出了课文,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五、拓展活动:(课后完成)

  1、课外阅读注音连环画故事《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2、画一画《五十年后的新淮安》

  3、准备《我会想!我会做》展示会(展示学生的各类作品,如字画、手工……)

  (评:阅读连环画故事不仅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画、做等活动的开展,将语文与其它学科融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培养了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将语文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

  设计意图:

  一、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研究的过程”。那么用什么启发?讨论、探究、研究什么?——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再是老师发问学生被动作答,教师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开始时,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将学生的疑问集中归纳为“人有哪两个宝?”、“为什么说它们是宝?”、“怎样用这两个宝?”三个有效性问题,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读课文时十分认真。接下来教师再将问题逐个提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互相间的合作、探究与交流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当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简短的小结适时地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识。此外,学生每次读过课文后,教师都组织学生展开互相间的评价,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二、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一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解释,而是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让学生说说“双手会……”、“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自己曾经创造了什么新东西?”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

  《人有两个宝》是我们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儿歌,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第一句先讲了人有哪两个宝;第二句讲了这两个宝的作用;第三句说明只有把这两个宝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儿童理解儿歌内容,形象易懂.第一幅图是几个小朋友高举双手,一位小朋友十分珍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双手,另一个小朋友托着大脑袋正在思考问题.它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第一句的内容.另一幅图画的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情景,具体展示了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在揭示课题后,我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人到底有哪两宝呢 ",吸引学生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学生读了第一句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双手和大脑,一下子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很是兴奋,学习热情高涨. 于是我趁热打铁,层层推进"为什么说它们是宝 ","我们怎样用这两个宝 ",学生有了前一问的经验,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认真地自读课文.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

  一年级学生尚处于直观思维阶段,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将课文与直观形象的插图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也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双手会做工"中的"做工"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会(在)用双手做什么" 从而理解"做工"是用手做事的意思.进而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说说"我的双手会……"除了为自己做事,你的双手还能为别人做什么事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德.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思考 "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 ","自己曾经创造了什么新东西 "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一年级学生从学课文伊始就感觉到语文课文易学,有趣,从而产生乐学,爱学的情感.

  当然本节课的教学,我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没有注意到充分挖掘生字的内涵来帮助识字.例如,学生学习"人"这个字时,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演变图,让学生认识它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字形和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识字,不仅会认识这个字,而且还会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知识和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人有两个宝》教学反思

  《人有两个宝》这首儿歌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主要讲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手脑相长,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课文语言通俗,寓意丰富。选择上这篇课文是因为他是第一篇课文,给大家提供一个研究的课例,也是抛砖引玉。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反思。

  一.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本课时教学是识字写字、朗读理解有机结合、相互统一的过程,其中以识字教学为主线。

  1.让学生整体感知,寓识于读。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全文,并提出明确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本课生字的音、形、义有个大概全面的了解。

  2.不断地复现,让学生与生字娃娃交上朋友。巩固识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现。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朋友”。教学生字时,我首先出示的是带拼音的生字,然后过渡到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后再把这些词语放入课文句子中,让学生找出来。这样不仅体现了识字教学的层次性,而且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与生字碰了几回面,学生基本上都能认识这些字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过多的讲解,我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在研读课文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读课题后,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想问我们有那两个宝”“为什么是我们的宝贝呢”“这两个宝有什么用呢”。他们真有一双慧眼,马上就发现了关键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同座合作学习,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发现对方的不足并提醒对方;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书写的要点。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思考的空间,也学得更有劲。

  例:

  出示“人、个、大”让学生讨论三个字的结构。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他们都由一个人字。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人在三个字中不通过得位置。

  生:我看到,人在个中变小了,而且还跑到田字格的上面去了。

  生:我发现,大中的人变瘦了,人的头上面变长了。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金呀!

  学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学们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自己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融入集体,悦纳别人,悦纳自己,学生在学习一些生字时,通过小组学习交流,展示了集体的思维和智慧,他们可以把生字编成儿歌小故事,用加几加减减等多种方法来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避免死记硬背和老师“独角戏”式的讲解,让枯燥的学习变的有趣。

  三、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告戒教育者:“请别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否,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成败。”对于低年级来说,这种养成教育就更为重要。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学习习惯养成,都不容忽视。

  例一:

  “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读好课文的小秘密,请注意听哦!我们读书时,可以用笔划出难读或者不会字,把他们多读几遍,这样我们就能把书读通顺了。我的话音未落,有些孩子就迫不及待的翻书,于是我停下来,“在老师的要求没有说完的时候不要翻书,这样你会听不明白的。”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慢慢把书合上,我开心的说 “对,很好,我就喜欢这样!”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话,都把小手放在腿上,希望作一个老师喜欢的孩子。

  例二:

  “要想背好书也是有诀窍的。我们可以边读边背,遇到不会的可以看一眼;可以看着图背;还可以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一遍想一遍背。这样我们就能把课文又快又好的背下来了。”低年级孩子很多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在平时学习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的,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四、教师对课堂生成问题的把握

  当我问“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可以作什么呢?”我希望通过这个题,把课文和孩子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孩子们把小手举得高高,“我的手会写字,会画画”“我的手会打球”“我的手会作手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定得难度,出示句型,让学生口头说一说。

  教学的美在与他是有缺憾的,因为有了不足,我才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进步,感谢各位来听课的老师,因为有你们我才能进步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写字,巩固汉语拼音.

  理解"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吗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出示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会写会算又会画,修桥盖楼全靠它)

  (是手)

  师:是啊!小手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真是我们小朋友的宝贝啊!

  (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二 理解题意

  师:(老师带读课题)(个是轻声 老师板书个 两是后鼻音 而且是边音)

  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我们人类有两个宝贝)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双手是我们的一个宝贝了,那我们人类还有哪些宝贝呢 你们想知道吗

  (看动画片,并思考问题)

  师:看完了动画片,你知道我们人类的两个宝贝是什么了吗

  (是双手和我们的大脑)

  师:那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我们人类的两个宝贝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 介绍作者

  师: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写这篇课文的作者,他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爷爷

  (出示陶行知的简介)(老师介绍作者)

  师:那么陶行知爷爷到底为什么要写这篇课文送给我们小朋友呢 他到底想告诉我们小朋友什么呢

  四 初读课文

  师:请大家打开书,自由的读课文,

  要求:把是生字词在课文中找出圈出,想想哪些字特别容易读错的 要多读几遍容易读错的字和词

  (学生自由读课文和生字词)

  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一个人 两个宝 双手 大脑 会做工 会思考

  才能 有创造)

  (各种形式的读)

  (容易读错的字:人是前鼻音 手和创是翘舌音 工是后鼻音 才和造是平舌音 双是三拼音节 脑是鼻音 )

  (各种形式再读)(去拼音读)

  (学生各种形式再读课文)

  五 初步理解课文

  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贝吗

  (指名说)(出示有关的句子: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理解词语:做工和思考)

  (做工:工作 做事)(思考:动脑筋想问题)

  师:哦!原来我们的双手会帮我们做许多的工作和事情,大脑能帮我们小朋友动脑筋想许多的问题,啊!他们真是我们小朋友的两个宝贝啊!

  (一起读课文)

  六 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

  说一说你怎么记住这些字

  形近字区别:人-八 手-毛 大-太 工-红 又-双 才-寸

  观察字在格子中的位置

  老师范写 学生书空

  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生字

  七 作业设计

  1.给生字扩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有两个宝》的生字,初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出示课文 一起再读)

  二 理解课文 练习说话

  师:你们知道我们人类的两个宝贝是什么吗

  (指名说)(老师板书:双手 大脑)

  师:那么我们先来说一说双手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指名说)(双手会做工 做事)

  师:请你说一说!

  (出示:我有一双( )的手,我的双手会( ),会( ),还会( )!)

  (学生讨论后,自由讨论 练习说话)

  师:看来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你喜欢我们的小手吗

  (有感情的读:双手会做工)(板书:做工)

  师:那为什么又说我们的大脑也是一个宝贝呢

  (指名说:大脑会思考)

  师:(出示:我有一个( )的大脑,我的大脑会思考( )!)

  师:看来我们的大脑也是一个宝贝呀!

  (有感情的读:大脑会思考)(板书:思考)

  三 理解最后一句话

  师: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话!

  (出示读: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又用手也要用脑才能有创造)

  师:什么叫创造 (就是发明,建造)

  师:为什么陶行知爷爷要这样说呢

  许多的发明创造单单用手或者是用脑能取得成功吗

  (请看图:出示 小朋友拉手风琴,打电脑 做模型 植树)

  (指名学生回答:这些事情都要又用手又要用脑才能成功)

  师 是啊!光用脑想但是不去用手做是不行的

  手光会做但大脑想不出来,这样,事情也不会成功

  所以要有发明创造,既要用手也要用脑,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出示最后一句话,学生读)

  (出示:我们在做题目时,先要用大脑( ),然后再用小手写出( ).)

  (指名学生练说)

  师:是啊!只有手脑并用,我们才能做一个有创造的人.

  (板书:创造)

  希望小朋友做什么事情都要又动脑又动手!

  (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 总结课文

  师:这篇课文一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的两个宝贝,

  第二句话告诉我们手和脑的作用,第三句话告诉我们要手脑并用才能有所创造,才能做出更大的成绩!课文虽然短小,但是却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都要手和脑一起用,才能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一起读 背课文)

  五 作业设计

  1.填空:人的两个宝是( )和( ),( )会做工,( )会思考.我们要手脑并用,才能( )

  2.说一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你有哪些事是先思考后用小手做出来的

  六 板书设计

  1.人有两个宝贝

  双手 大脑

  会做工 会思考

  才能有创造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有两个宝》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共六行三句话。主要讲人有双手和大脑两个宝以及它们的作用,合作才有创造。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字和写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双手和大脑的作用,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的特点,我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作为课文内容的延伸。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观察生活中用手用脑的成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通过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

  [说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以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帮助孩子复习旧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进行了复习式的导入:上堂课我们认识了这课的生字宝宝,并且知道人有两个宝,你们还记得是什么吗?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是人的两个宝呢?

  二 精读课文

  这首儿歌可采取听读、领读、跟读的方式学习,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的内容。首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相机正音,唤起记忆。采用分句读课文理解课文。指名读第一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知道人的两个宝是双手和大脑,知道从句子中提取信息。指名读第二句话,启发学生口述:因为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所以说双手和大脑是的两个宝。指导看图理解“做工”,说说我们的双手还能做什么,看图想象,理解“思考”。出示多媒体人们用手用脑的图片,说明这些事情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这样才能有创造。同时理解“创造”,启发学生你们作过哪些东西?是怎么作出来的?通过这样的层次步步深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更能使学生好懂,有兴趣。

  三 知识拓展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新的东西、新事情,都是人“用手又用脑”创造出来的,用手做用脑想,手和脑一起用就能有许许多多的创造通过老师的叙述启发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四 看图试背课文

  这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对课文的背诵不能死记硬背,要适当的给予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去背诵课文而不是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先让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然后进行问题引导:人有哪两个宝?他们有什么作用?怎样用好这两个宝?这样学生就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课文的背诵。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汉字家园(一)第2课《人有两个宝》。

  教材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人体图,通过图画,让学生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名称。第二部分是一首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儿歌,既为学生识字创设了一个环境,又告诉学生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的道理。第三部分是本课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了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初步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出现了“撇、捺、横折”三种新笔画。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学会三种新笔画。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了解手、脑的作用,启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既动手又动脑的自觉性。

  从汉字演变的过程上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准备:字理演变图和字卡

  教学设计:

  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上都有两件特别了不起的宝贝,大家想认识、了解它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儿歌《人有两个宝》

  设计意图:以这样的方式引入简单明了,节省时间。

  学习儿歌。

  这首儿歌可采取听读、领读、跟读的方式学习,在读的过程中掌握所识生字的读音。具体方法如下:

  可以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动作读,如拍手等。

  读的过程中注意“人、手、足”的读音和“不”的变调。

  针对儿歌内容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双手会做事,大脑能思考”的首理。然后总结:所以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在读中自然感悟儿歌的意思。

  识字。

  通过提问“你还知道人体上有哪些器官?”引出对生字“耳、目、口、足、手”的学习。

  具体识字策略如下:出示:“耳、目、口、足、手”的字理图,抓住每个字的特点进行教学。

  “耳、足、目”注重字形的教学,让学生说一说笔顺,讲一讲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如“目”和“日”对比来记。

  “口”和“手”字,重要是应用,要求学生给它们扩词。

  “人”字注重字形的指导和应用。

  为了牢固识记这些字,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它们与象形字卡上的字进行对比。大致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

  对于其它三个字的教学,可以采用练习说话的形式进行。比如:“个”字,可以引导学生说“一个……两个……三个……”。

  “和”字可以采取让学生说话:“…和…怎么样”这样的句子来掌握。

  “又”字的教学,可以练习让学生说一些“又……又……”的词语。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把识字与说话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字是为了应用。在识记字形的同时,领悟了字义。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人有两个宝》。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配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文后田字格中有8个要求学会的生字。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学生分析

  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入学将近两个月,已学完了汉语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韵文,有了初步的识字和阅读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提倡一些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教师希望学生始终处于探索和发展的状态,通过观察、质疑、思考、联系生活,主动合作认识生字,学习短文,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智力问答: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有什么本领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组长宣布本组讨论结果,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rén  

  “人”,生认读汉字。)

  2、师:听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人的本领可真大呀!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宝(师完整

  rényǒu liǎnggè bǎo

  板书课题: 人有两个宝)

  (评:“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问题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各小组讨论热烈,新课伊始就营造了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生看拼音认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师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回答提醒学生读时强调“两个”,“宝”是指“宝贝”)你又有什么小问号要问呢?(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后有序地板书)

  2、小问号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各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评:引导学生就课题发问,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调动了学生阅读探究的积极性)

  3、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相机正音(特别注意双手、大脑、做工、思考、创造的字音)。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①大家读过课文后,现在一定能解决自己提出的第一个小问号了——人有哪两个宝呢?(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师相机用投影打出书上68页图帮助理解)

  ②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动作)

  2、学习第二句

  ①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做工”

  a、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后,用投影打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b、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双手会……”句式)

  c、师:双手会做工,“做工”就是做事、工作。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评:适时出示投影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帮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文字内容实在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后面的说话训练奠实了基础)

  ③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生回答)

  b、小组讨论:(可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也可说说自己)

  c、师: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3、学习第三句

  ①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创造”

  a、出示词语卡片“创造”学生认读后,小组讨论: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师小结:这些都是他们的创造,世界上出现的新东西、新事情都是人们的创造。)

  b、请学生谈一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③师:同学们在平时用手又用脑,有了很多的创造,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强调“又”)。

  ④指导朗读第三句。

  (评:将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帮学生个性化地理解课文,既促进了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4、听老师范读课文。

  (评:一年级学生阅读经验贫乏,教师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示范朗读,全方位地定位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

  四、试背课文

  1、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展示自己最好的读书、朗诵水平。

  2、师用问题引背(人有几个宝?双手会什么?大脑会什么?怎样用?)

  3、学生试背,可自己创编动作,让我们每个人来用手又用脑,看谁最先背出来。

  (评:通过自我展示、问题提示、自编动作的形式,将单一、机械、重复的课文背诵变为有趣味的多样化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4、小结背诵情况,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首儿歌的?

  (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帮学生逐步积累学习方法,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5、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自己发现的小问号,还背出了课文,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五、拓展活动:(课后完成)

  1、课外阅读注音连环画故事《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2、画一画《五十年后的新淮安》

  3、准备《我会想!我会做》展示会(展示学生的各类作品,如字画、手工……)

  (评:阅读连环画故事不仅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画、做等活动的开展,将语文与其它学科融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培养了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将语文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

  设计意图:

  一、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研究的过程”。那么用什么启发?讨论、探究、研究什么?——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再是老师发问学生被动作答,教师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开始时,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将学生的疑问集中归纳为“人有哪两个宝?”、“为什么说它们是宝?”、“怎样用这两个宝?”三个有效性问题,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读课文时十分认真。接下来教师再将问题逐个提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互相间的合作、探究与交流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当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简短的小结适时地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识。此外,学生每次读过课文后,教师都组织学生展开互相间的评价,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二、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一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解释,而是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如让学生说说“双手会……”、“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自己曾经创造了什么新东西?”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识笔画。

  2.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教学重难点:

  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懂得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会读了吗?敢和“录音”比赛吗?

  2.录音范读(要求认真倾听)。

  3.寸旨定学生读课文,和“录音”比赛(巧妙检查复习,相机引导评价)。

  二、愉快学习,主动求知

  1.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学。

  2.让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想一想,各人读懂了什么?(小声读,读几遍)

  3.分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参与小组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工人、农民、学生、科技者等“做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提问,尝试回答。

  5.实物创设情景.积极导思,突破难点。

  展示本校中高三级学生的手工制作、图画等,虐发思考:这主要亮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动手动脑皂造三夹芝》

  三、动手动脑,做中活学

  1.小朋友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新的比赛:同学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

  2.选部分同学的“小创造’通过投影展示,均给予充分表扬;强调手、脑并用。

  四、表演朗读,尝试背诵

  1.问题引读: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这两个宝?

  2.学生离开座位,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自由发挥。

  3.尝试背诵,边背边表演。

  4.边背诵边表演比赛。

  5.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背,并录音。

  6.播放学生背诵的录音,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五、课外延伸,情趣盎然〖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iyifanwen.com】

  1.边背课文边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2.动手又动脑:创造一件小物品存入自己的“档案袋”。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读本课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人、个、大三个字。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会读本课的生字,会写人、个、大三个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字谜:右手高,左手低。(入)左手高、右手低。(人)

  2、我们人类有两个宝,那么这两个宝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陶行知爷爷的一篇课文——人有两个宝。(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下面请小朋友把语文书打开,翻到第68页。借助拼音认真读一读这篇课文。在读之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争取把每个字音读准确。2、做到不多字,不少字。3、实在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4、课文读两遍。(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2、课文中的生字宝宝都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卡片:人、个、手、大、工、用、又、才

  两、宝、双、脑、会、创、造(带拼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还有一些词语宝宝,你还能认识吗?

  出示词语:两个宝、双手、大脑、做工、思考、创造(小老师领读)

  3、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和词语宝宝都学会了,现在它们都躲到课文中去了,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棒。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4、小朋友,在刚刚读课文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这两个符号?(出示:“,”、“。”这两个标点)

  “,”的名字叫逗号,它像一个小蝌蚪。表示一句话还没有结束,需要停顿一下。“。”的名字叫句号,它像一个小圆圈。表示一句完整的话。它们都喜欢站在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角。

  5、那么,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有几句话吗?为什么呢?(三句话,因为有三个句号。)

  6、请三个小朋友分句子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7、齐读课文。

  8、填空:人的两个宝是和。

  三:学习生字

  出示:人、个、大

  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撇和捺)

  2、学生说笔顺,并在书上描红。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4、学生在《习字册》中描两个,临写一个。

  5、教师反馈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课题

  1 人有两个宝

  教时

  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  讲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

  2、  出示课题,认读生字,读题;说说“宝”是什么意思。

  二、       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

  1、  配乐朗读。

  2、  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同句子。

  3、  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4、  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       精读训练

  1、  学习第一句。

  (1)     指名读第一句。

  (2)     人有哪两个宝》

  (3)     出示:双手   大脑

  认读。举起双手,拍拍脑袋。

  (4)     指导朗读第一句。重读“双手”和“大脑”。

  (5)     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2、  学习生字。

  (1)出示:人   个   大   手

  (2)自学生字。

  看笔顺,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  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出示:双手  大脑  两个宝  人

  2、  给“人、大、手”找朋友。

  3、  人有哪两个宝?

  二、       继续精读训练

  1、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     指名读第二句。

  (2)     出示“会”,认读。

  (3)     双手会干什么?出示“做工”,认读,理解词义。

  观察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双手会做哪些事呢?出示:双手会(     )。你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双手会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     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察图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些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在想什么?

  (5)     指导朗读第二句。

  2、  学习第三句。

  (1)     指名读第三句。

  (2)     出示:才能  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3)     怎样才能有创造?出示“用手   又”,认读。

  (4)     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     指导朗读第三句。

  重读“又”、“创造”。

  三、       总结全文

  四、       朗读背诵全文

  五、       学习生字

  1、  出示:会、工、用、又、才。

  2、  自学生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 ,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再交流。

  3、  指导写字。

  (1)     讲清要点,教师范写。(2)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板

  书

  1 人有两个宝                     人  又  工  才  大

  个  手  用  会(拼音略)

  作业

  描红、仿影、朗读。背诵课文

  教

  学

  后

  记

  借助投影片这一具体形象直观的教具,将学生带入文中的意境之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对课文有一初步感知。

  教学时,我们以读为主,以读中感悟,而朗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而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积淀语感经验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三个生字:“人”、“个”、“又”。

  3、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巨大作用。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人”、“个”、“又”三个生字,读好课文,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

  设计理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于一年级而言应为学生创设好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本课的教学就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兴趣入手,利用媒体、图片、实物等手段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多种策略,激活课堂,提高效率。在积累、感悟、运用中为一年级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时,学生入学已两个多月,已经学完了汉语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有一定的学习生字和小短文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他们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任何一项训练,都必须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板书设计:

  人有两个宝

  双手             大脑

  做工             思考

  有创造

  课后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上了本课后我感受到了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充分的引导是必要而且是必需的,教师只有让自己的语言充满优诱惑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和发展的状态,同时也感受到了在观察和联系生活中思考是一年级学生知识能力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理念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觉得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

  教师口述:老师觉得呀世界上本领最大的不是别的,正是人。因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多少东西是人创造出来的呀!

  那你知道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吗?因为人有两个宝(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各抒己见,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学生观察,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轻声,读好课题后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想学生所想,解决学生所需,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教师活动预设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理念

  教师适机出示词语卡片“才能”“创造”指名读后让小朋友把这些词带到课文中再读全文。

  三、以读为本,读中理解

  教师适机板书“双手”后,指导学生认识一下自己的手——手心、手背、手指、手掌。

  教师引导:双手的作用可大了,老师的手每天要批改作业,要干家务事

  同桌互相读课文,说说哪些词难读,然后提醒同桌。

  学生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说知道了人的两个宝是指双手和大脑。

  学生刚学完拼音,对拼音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让学生自己说难读的词,既能了解学生的需要,又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师活动预设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理念

  那你的双手会干些什么呢?

  出示文中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小朋友在用手干什么?

  出示“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学生自由读后教师引导:那么图上的小朋友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四、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再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人的手还会干什么,如:妈妈的手会织毛衣,爸爸的手会开汽车......

  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成一段完整的话。

  学生用完整的话表述,如:做模型的同学会想......

  学生再说说自己在干某件事时会想些什么。

  学生自读全文,质疑问难。

  学生可能提出:“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是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内结合所见所闻

  从说自己到周围人再到图上的小朋友,他们的手分别会干什么,体现了说话的层次性。

  充分利用教材本身及开发的资源进行说话和思维训练。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       

  教师活动预设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理念

  教师适机引导:其实我们小朋友用手又用脑也会有了不起的创造。瞧(出示学生创作的各种头饰、手工等)这不就是咱们自己的创造吗?

  五、指导写字

  结合板书在梳理课文的过程中引出本课要学的生字“人”“个”“又”,激趣:现在就让我们用上这两个宝来学好这三个生字吧。

  教师适机指导区分“人字头”与“人”的区别及撇和捺在不同字中的变化。

  或自身经历讨论交流。

  学生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如何才能记住字形并写美观

  认真看老师范写,描红

  基础上预设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又通过实物展示拉近了和“创造”这一“大概念”的距离,难点不攻自破。

  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体验,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细致的写字指导,为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奠定基础。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1、小小手

  拉拉手,拍拍手,

  我们都有一双手,

  做早操,拍皮球,

  写字画画都用手。

  小小手,小小手,

  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2、十个手指头

  一双小小手,

  十个手指头,

  有高有低,

  有胖有瘦,

  你帮我穿衣,

  我帮你扣扣。

  十个手指头,

  都是好朋友。

  (袁秀兰)

  3、左手和右手

  左手和右手,

  两家好朋友

  左手加右手,

  十个手指头。

  左手帮右手,

  洗脸又漱口;

  右手帮左手,

  画画又打球。

  左手离右手,

  做事没帮手,

  右手离左手,

  干啥都发愁。

  左手和右手,

  永远不分手,

  左手和右手,

  永远是朋友。

  (朱述新)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演示爱迪生经过上万次实验,终于发明出电灯泡的故事。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爱迪生成功的原因。

  3、爱迪生勤动手做实验,勤动脑想问题,所以他成了大发明家。看来,双手和大脑非常重要,是人的两个宝贝。

  4、出示课题:人有两个宝

  (1)认读生字,读题。

  (2)“宝”什么意思?

  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它们呢?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这首儿歌共几句话?

  4、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指导停顿。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人有哪两个宝?

  (3)出示:双手大脑

  认读。

  “双手”就是人的左右两只手。举起你们的双手,拍拍自己的脑袋。

  (4)指导朗读第一句。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教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双手大脑两个宝人

  认读。

  给“人”、“大”、“手”找朋友。

  2、人有哪两个宝?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句。

  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指名读第二句。

  (2)出示:会

  认读。

  (3)双手会干什么?

  出示:做工

  认读。

  “做工”这儿指做事情,干活儿。

  观察书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的双手会做哪些事呢?

  出示:双手会。

  双手会做这么多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4)大脑会干什么呢?

  “思考”什么意思?

  观察课本上的插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做这些事时,大脑里会思考什么?做航模的小朋友在想什么?拉手风琴的小朋友又在想什么?

  做事时,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双手和大脑真是人的两个宝。

  (5)指导朗读第二句。

  2、学习第三句。

  我们怎样才能用好这两个宝呢?

  (1)指名读第三句。

  (2)出示:才能创造

  认读。

  “创造”就是想出、做出的事情。比如以前没有电灯,爱迪生做了上万次实验,把它创造出来了。

  (3)怎样才能有创造?

  出示:用手又

  认读。

  (4)手脑并用,创造是大有希望的。你能说说你做事时是怎样用手又用脑的吗?有没有什么创造呢?

  (5)指导朗读第三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我们身上的两个宝,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用手又用脑的好习惯,把事情做好。

  四、朗读、背诵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会工用又才

  2、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

  交流。

  3、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4个生字,认识笔画.

  2.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教学重难点:

  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懂得课文的意思.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字都认识了吗

  2,指名学生读生字.

  3,指名学生读课文.

  二,愉快学习,主动求知

  1,让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想一想,各人知道了什么 (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几遍)

  2,分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

  (1)理解"做工"

  a,出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b,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 (学生练说"双手会……"句式)

  c,体验:将手背到后面吃东西.

  d,师: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2)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 (生回答)

  b,拿出昨天发的白纸,展示自己将它变成什么 请学生谈一谈是怎么想出来的 然后,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想些什么

  c,师: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d,指导朗读第二句.

  (3)理解"创造"

  a,出示"神州六号"的图片,告诉学生:许多科学家动脑筋想办法,一次又一次地动手改进,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发射"神六",实现中国史上,多人多天在太空遨游的愿望,这就是"创造".

  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造能力,要相信自己.动手体验:拿出积木,现场搭.

  c,师:光动手,不动脑那叫乱做;光动脑不动手,那叫空想.同学们在今天用手又用脑,才有了这么多的创造,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强调"又").

  三,表演朗读,尝试背诵

  1,指导学生朗读全文:大家喜欢我们的手和脑吗 看谁不仅能读正确,流利,还能把喜欢两个宝的感情读出来

  2,师:咱们敢不敢和录音比一比,(听录音)接着,学生离开座位,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自由发挥.

  3,尝试背诵,边背边表演(面对听课老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手,工,用,又,才.

  2,说哪些字以前就认识,是在哪认识的

  3,自学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识字.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并分别给它们找词语朋友或说句话.

  4,指导写字.

  (1) 讲清要点,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

  五,总结

  学会了生字,我们不光能把课本上的课文读好,还能读课本以外的句子和文章呢.课后,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能用自己的两个宝,认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同学们有信心吗

  三,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

  儿童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是在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中体验的.手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学生可以说出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学生不能想象自己如果没有了双手会是什么样课堂上我让学生尝试把双手背在后面,直接用嘴吃已经剥好的桔子,学生在大家的注视下根本无法吃到.随后问该同学有何感觉:"难!".这样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手"的确是人的"宝".再如:一年级学生对"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中的"创造"一词难以理解,老师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搭积木,学生们有的在搭小汽车,有的搭房子,有的在搭红绿灯,运用自己的智慧搭出了一个个闪现着创造火花的东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了创造的含义.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6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共六行三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内容通俗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便于朗读背诵。配有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文后田字格中有8个要求学会的生字。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带有部分生字的实物。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揭示课题

  1、(拿出学生的手工作品)这是我们班小朋友的手工作品,漂亮吗?猜猜是谁画(做)的?

  师小结:他们做得这么好,看来他们不仅有一双灵巧的手,还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有了脑和手,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来了。可见手和脑多重要,是我们的两个宝。

  2、揭示课题:

  rényǒuliǎnɡ ɡe bǎo

  1 人有 两 个 宝

  指名看拼音读课题。

  师指导:注意“个”本来是第四声(出示“个”),谁来读一读?在这儿变成轻声,要读得轻一点,谁来读一读?

  你知道人的两个宝是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语: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我们的两个宝呢?我们来听一听课文。

  (播放动画课文录音)

  2、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读或问问小组的同学。

  学生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

  3、学生在小组内汇报朗读。小组成员互相评议、正音。

  4、(出示课文)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有没有读准字音。

  指名读一读课文,相机出示学生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词,及时正音。

  5、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你都会读了,相信课文你也会读了。请你把这些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去读一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男生和女生比赛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指导写字

  1、刚才课文中的字音大家读得很好,现在老师把几个生字单个抽出来,你还认识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正音。开火车领读。

  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读,齐读。

  2、想一想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见过哪个字?(如:“双汇火腿肠”的“双”、“宝宝霜”的“宝”等)

  3、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说个谜语给你猜,请你从这些字中找出答案:

  (出示: 双个大宝会)

  两个“又”在一起。(双)

  生说谜面给其余学生猜。

  4、做小练习:

  tiān yì bǐ chénɡ lìnɡ yí ɡè zì

  添一 笔 成 另一 个 字:

  人( ) ( )

  大( )

  5、课文中还有几个要求我们会写的字。

  (出示生字:)rén ɡè dà

  人个 大

  (1)组词。

  (2)自主合作识字:

  这三个字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都有“人”)

  这些“人”在写时有没有变化?小组讨论。

  (3) 指导说笔顺:

  人:第一笔是什么?(撇)第二笔是什么?(捺)

  学生书空笔顺。

  师范写,并指导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撇”,从竖中线上部起笔,收笔时轻一点,让撇带有小尖刀。“捺”,从撇的起笔往下一点处起笔。起笔要轻,捺要有脚,写到脚时停一停,轻轻提起写脚尖。)

  看一看“人”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比较“人一八”。

  个: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学生书空笔顺。

  师范写,指导:“人字头”要往上写一点,基本写在横中线的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

  大:说笔画名称。书空。

  师范写,指导:“横”写在横中线上方,“撇”是竖撇。

  比较:“大一太”。

  6、学生在书上按笔顺描红。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四、总结

  我们班小朋友真能干,不但用大脑认识了好多的生字,还用双手学会了写几个字,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课后,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两个宝去学会更多的字,好吗?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短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让孩子感到学习语文有兴趣。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

  小班由于人数少,因此我注意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如学生把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会读、课文大概读通后,请他读给小组的小伙伴听,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帮他指出读得不对的地方,并帮他改正。学习生字“人、个、大”时,请小组讨论这三个字中的“人”在写时有什么变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从阅读和写作,修订版大纲对儿童识字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小学阶段要求低年级认识1800个,会写1200个。而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就接触汉字,且汉字数量多,易混淆,给学生识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方式使学生主动认识生字,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注意分析字形,联系学生已有经验帮助识字。

  最初的字形分析,是分析笔画,分析笔画的先后和位置,如“人”的笔顺是“撇、捺”,当学生认识“人”后,就适当地指导学生,按字的组成进行分析,如教 “个”时,直接让学生分析为“上边一个‘人’,下边一个‘│’”,不必再一笔一画地分析了。汉字中还有许多的形近字,教学时我注意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识字,如 “大─太”、“人─八”。这样,不仅学习了新字,又复习了学过的字。

  (2)在识字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

  “修订版大纲”提出了多认少写的要求,对于要求学生会写的字,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看清字的笔顺,看清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笔画,适时鼓励认真写字的学生。

  (3)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如去拼音读字词、让学生猜字谜、看带有生字的实物、游戏“摘苹果”、添一笔成另一个字等等,学生非常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今天的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根据造字原理可以使抽象的汉字符号形象化。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注意到充分挖掘生字的内涵来帮助识字。例如,学生学习“人”这个字时,我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演变图,让学生认识它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字形和字义的感知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识字,不仅会认识这个字,而且还会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知识和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我的课。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7

  作者:ygr    发表时间:2004-4-30    阅读次数:1781 

  邢聪明 毕正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一课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识笔画。

  2.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

  3.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

  教学重难点:

  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懂得课文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录音机、图片或投影片等;学生各准备一张16K的白纸。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会读了吗?敢和“录音”比赛吗?

  2.录音范读(要求认真倾听)。

  3寸旨定学生读课文,和“录音”比赛(巧妙检查复习,相机引导评价)。

  二、愉快学习,主动求知

  1.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学。

  2.让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想一想,各人读懂了什么?(小声读,读几遍)

  3.分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参与小组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工人、农民、学生、科技者等“做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提问,尝试回答。

  5.实物创设情景.积极导思,突破难点。

  展示本校中高三级学生的手工制作、图画等,虐发思考:这主要亮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动手动脑皂造三夹芝》

  三、动手动脑,做中活学

  1.小朋友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新的比赛:同学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

  2.选部分同学的“小创造’通过投影展示,均给予充分表扬;强调手、脑并用。

  四、表演朗读,尝试背诵

  1.问题引读: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这两个宝?

  2.学生离开座位,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自由发挥。

  3.尝试背诵,边背边表演。

  4.边背诵边表演比赛。

  5.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背,并录音。

  6.播放学生背诵的录音,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五、课外延伸,情趣盎然

  1.边背课文边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2.动手又动脑:创造一件小物品存入自己的“档案袋”。                                

  (作者单位:云南石林县民族小学)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有两个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21903126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