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青松》第一课时

《青松》第一课时

拱手江河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青松》第一课时

微信扫码分享

《青松》第一课时(精选12篇)

《青松》第一课时 篇1

  一、导入

  1、导出:小朋友,你们还记得“岁寒三友”吗?

  今天我们学的古诗就是“岁寒三友”之一————青松

  2、板书课题。

  朗读课题。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的,谁来读好它?

  3、作者简介:谁知道这首诗是哪位诗人写的?

  陈毅是谁呢?(师介绍)

  二、初读

  1、范读。下面我们就来听听陈毅爷爷写得这首《青松》

  要求:打开课本,听两遍。第一遍听并跟着录音机默读。第二遍老师读,请你拿起笔,做好停顿记号。

  说说在哪里做了停顿记号。(出示停顿记号)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句朗读。(行,句,诗)

  三、学习生字。

  1、光盘出示生字。化、压、挺、且、化。

  先学第几个?(认为是最难的)

  2、读音。

  3、字形指导。书空。范写。描红。扩词。

  4、习字册。

  5、反馈。

《青松》第一课时 篇2

  2004年12月1日家长会上,面对着众多家长,我上了一节青松。以下是这节课的实录。

  一、漫步诗林巧引题。

  师:同学们学了很多的古诗,有些古诗的题目里面常常有这样一个字——板书“咏”。(生齐读)。

  师:知道这个“咏”是什么意思吗?

  生:赞美、赞颂、歌咏、歌颂……

  师:是呀,诗人多感,看到眼前的景或物,就会产生许多这样那样的感受,有了感受就想表达出来呀,于是,一不小心就写下这么些诗来。还记得哪些古诗的题目里就有这个字?

  生:《咏华山》、《咏梅》《咏鹅》《咏柳》……

  (齐背提到的这几首诗)

  师:有些诗,题目中没有这个“咏”字,却也有歌咏之意。比如《望庐山瀑布》,

  生:(迫不及待地)还有《草》《小池》《风》……

  师:哎呦,这么多的诗都是这样啊。我们虽不是诗人,可能也会有诗人想说说想夸夸想赞赞的冲动,比如,出去游玩的时候,你有过吗?

  生:自由发言。

  师:想不到我们班有那么多的同学都有诗人的冲动,将来一定会有许多小诗人、大诗人。

  师:如果,老师在咏字前加上一个字——板书“冬”。(生连起来读“冬咏”)这回咱们把咏的范围定在冬天,你又想歌咏哪些景或物呢?

  生:我想歌咏大雪。大雪下过之后,我们可以滚雪球、打雪仗、还可以在雪上溜冰,雪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生:我想歌咏青松,因为它在大冬天里也不怕冷,大雪压着它也不怕。(这位同学预习过《青松》一课)

  生:我想歌咏梅花,因为它也不怕冷,天越冷的时候,它开得越美,开得越香。

  生:我想歌咏翠竹,因为冬天里它长得很绿,而其它的植物大多都干枯了。

  ……

  师:我们在识字五中学到的三种植物你们都提到了。怪不得人们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呢。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组新的诗,补充诗题——冬夜杂咏(生齐读)

  师:《冬夜杂咏》是陈毅元帅在1960年写的一组诗的总题。里面包括三首诗,分别是《青松》、

  《红梅》、《秋菊》。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青松》。(板书诗题——青松)

  二、一读古诗求流利

  师:(生齐读课题后问)诗的题目往往就是诗的眼睛,你这个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小问号呢?

  (生发言)

  师:既然有了问号,就自己读一读吧,诗中有几个新的生字朋友,我们可要读准它的名字。

  生自由读古诗。

  小黑板出示古诗,生字用红粉笔标出。

  师:谁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学一学生字。

  (有三生分别带学生读生字)

  师:生字都认识了,谁来读一读古诗?

  (生读,师相机正音,重点指导读“挺且直”,读了好几遍)

  师:真不错,没用老师教就能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同学们都知道,诗要想读得好,就不仅是正确流利了,还要读出诗的韵味,也就是要读好诗的节奏诗的停顿。诗该怎样读,怎样停顿呢?同学们做老师,你们读,我来画。

  (生读师画)

  再次练读,读得很有味。

  三、再读古诗会诗意

  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边读边想。

  生:我知道大雪压青松的意思,就是大雪压在青松的身上。

  生:我知道青松挺且直的意思,就是青松被大雪压着,腰也没弯,很直。

  生:我知道待到雪化时的意思,就是到了雪化的时候。

  生:老师,我不知道什么是高洁?

  师:不懂就要问,很好!有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只有一个举手。)

  生:高是说松树很高,洁就是清洁。

  师: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我们过会再想。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大雪压青松”,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

  生:雪很大,很厚。

  生:雪落在地上,就像是一层厚厚的被子。

  生:到处都是白色的。

  师:虽然这是雪后的情景,但是从地上的雪我们也能猜想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生齐: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生齐:长)。用一个成语来,这真是(生:鹅毛大雪)。下这么大的雪,气温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了哪个成语呢?(雪窖冰天,冰天雪地)

  是呀,就是在这样的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同学们再读这个“压”字,给你什么感觉?

  生:雪很重。

  生:雪很沉,像块石头似的。

  生:青松的肩膀上一定有些疼了。

  师:理解得真好。这么沉的大雪压在青松的肩上,它又有何反应呢?

  (生齐:青松挺且直)

  青松是怎样挺且直的呢?谁愿做青松?

  (请一生上台来演,生昂首挺胸,生评议。)

  师:通过这么一演,你们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实在这里,挺与直的意思差不多,可以说成同义词,中间用了一个“且”把两个字连起来。同学们再看这个挺字,什么旁?(提手旁)从这个偏旁也许我们还能想到,在挺起胸的时候,还应有一个动作,什么动作?(生用手拍胸),用手一拍这胸脯,挺就挺出这感觉来了,什么神情?(有信心,有勇气)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挺?

  生:我在考试考了100分的时候会挺起胸。

  生:我在跑步得了第二名的时候会挺。

  生:我在领奖台上领奖的时候会挺。

  师:是呀,我们在取得了成绩,获得了成功的时候常常会挺起自己的胸膛。那青松是在什么时候挺的呢?

  生:是在大雪压着的时候挺的。

  生: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挺的。

  师:面对着大雪,青松没有惧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这正应了写《蜡梅花》中的一句话——大雪当(生齐:棉袄),风来(生齐:挺胸膛)。记得《敕勒歌》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里,也许我们可以改一下了——“天苍苍,雪茫茫,风吹青松(生齐:挺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气,挺出的是一个微笑的强者,挺出的是一个钢毅的汉子。

  面对着青松,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青松,你真是好样的。

  生:青松,你真了不起。

  生:青松,你是个英雄,我真佩服你!

  生:青松,我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坚强的人。

  师:能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读评前两行诗。)

  师:我们再来看后两行,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刚刚就有同学说了“待到雪化时”的意思,就是等到雪融化了的时候,跟大雪压着时的青松相比,你觉得雪化之后,阳光照耀下的青松,又有哪些不同呢?

  生:雪化后的青松更高。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更绿了。

  生:青松一定更好看了。

  生:青松在阳光下可能还闪着光。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挺得更直了。

  生:被雪洗过的青松,可能更干净了。

  师:更干净了,就是洁,更挺了,就是高。又不仅仅如此。雪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更挺了,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了,也更加惹人喜爱了。这就是高洁。这就是松的高洁之处,不同于其它树木之处。

  师:那现在你知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意思了吗?

  (生说意思)

  (美读,配乐读)

  师:读了陈毅的这首《青松》,你对青松又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呢?

  生:青松不怕寒冷,不怕大雪压,真叫人佩服。

  生:青松被大雪压着,还挺得那么自信,那么勇敢,真厉害。

  生:我也要向青松学习。

  生:青松在困难面前,一点也不害怕。

  师:是呀,但愿我们像青松,在困难面前一样能挺出自信与勇气的青松。

  师:《冬夜杂咏》这个组诗中,还有两首,都在我们的练习册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再学学那两首诗。

  (稍作整理续上,有草率之感,敬请原谅!)

《青松》第一课时 篇3

  18、青松(第一课时)

  一、当场作画,激发兴趣

  1、 作画: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画)你看,它是谁啊?板书:青松  请小朋友伸出手指,一起跟我来写一写。

  2、读题: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谁再来读一读,一起读一下。

  3、小朋友,你对青松有什么了解呢?这是一棵怎样的青松?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体会诗句含义。

  1、过渡:古往今来,许多人写过赞美青松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出示全文,放录音朗读)这是我们熟悉的陈毅爷爷所写的。

  2、请同学们打开书,仔仔细细地把这首诗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这首诗有5个生字,会读了吗?

  出示生字词:压  挺且直  待到  雪化时

  ①指名读,评议:你不但读得正确,而且每个字都读得很清晰,准确,读书就要象他这样读。还有谁和他比一比?

  ②指名读,评:你读得真好,特别是“挺”这个字,后鼻音读得特别准,老师要奖励你,奖励你什么呢?奖励你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做小老师领读。

  ③去掉拼音你认识吗?谁来读读。

  ④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生词。要整齐响亮。齐读。

  4、生字的音都读准了,那么这些生字词语的意思你知道吗?

  ①理解“压”

  师:“压”是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们能把这个字的意思用动作演一演吗?(学生表演)老师不明白,你在表演时好像费了很大的劲往下按,为什么呀?(学生说)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理解了“压”这个字所包含的意思了,小朋友,你们理解了吗?(理解)那么应该怎么读这个“压”字呢?(指名读)评议:是的,你把这个字读得很有力,很重。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我们班小朋友可真聪明,能用这么好的办法来理解生字的意思。看来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了。

  师:那么课文中是什么压在什么上面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诗歌。一会来告诉老师,好吗?

  生:是“大雪压青松”

  (出示“大雪压青松”的画面)

  师: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学们看图。学生说话。

  师:虽然这是雪后的情景,但是从地上的雪我们也能猜想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生齐: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生齐:长)。用一个成语来,这真是(生:鹅毛大雪)。下这么大的雪,气温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了哪个成语呢?(雪窖冰天,冰天雪地)

  师:是呀,就是在这样冷的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就叫做“大雪压青松”。板画(青松上盖了一层雪)

  师:小朋友,再读这个“压”字,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说)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行诗。指名读,评议:我听出来了,你把“压”字读得特别重,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青松的枝叶上。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评议:你把压字读得很有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②理解“挺且直”

  师:“挺且直”是什么意思呢?呀,这里有三个字连在一起,我们先把他们拆开来看看。

  师:“挺”谁能给它组个词?

  生:挺直

  师:你能读一读这个词语吗?(生读)

  师:声音很响亮,可是老师总觉得你在读这个词的时候还差一点点感觉?如果是让我来读的话,我会这样读,你听一听好吗?(说着,师挺直了身子读词语)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好,那就再来读读!

  师:不错,你的身子这么一挺,就有感觉了,我感觉你特别有自信,什么都不怕,对吧?

  师:小朋友,你什么时候会挺直身子?

  生:立正向国旗敬礼的时候。

  生:写字的时候。

  生:体育课立正的时候。

  师:这个挺直除了有刚才小朋友说的这些意思,它还表达了人的一种精神面貌,比如考试考了优秀的时候,你常常会?

  生: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的时候。

  生:老师表扬了我的时候。

  师:是呀,我们在取得了成绩,获得了成功的时候常常会挺起自己的胸膛。一起挺起胸来读读这个词。

  师:这个“挺”还能组什么词?

  生:挺拔

  (如果学生说不出,就这样设计:老师送你们一个词:挺拔)

  师:你懂挺拔的意思吗?不懂没关系,老师给你看一幅图,看了图后,你就能知道了。(出示一幅“青松”图)

  师:这是一棵挺拔的松树,看,它的树干怎么样?(笔直,高大)

  师:现在你能把这个词读好吗?读出松树笔直高大的样子来?

  指名读,评议:真棒,这位同学在读这个词语的时候把自己当成了松树,你看他的要挺得直直的,声音洪亮有力。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棵高大笔直的青松。谁再来读读?再指名读。一起读。

  师:刚才我们用组词的方法理解了“挺”就是“挺拔”的意思。并且通过看图明白了“挺拔”这个词语,以后我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一招。

  师:“直”的意思懂吗?

  生:笔直

  师:对,其实在这里,直与挺的意思差不多,可以说成同义词,中间用了一个“且”把两个字连起来。“且”可以组什么词?

  生:而且

  师:那么“挺且直”的意思是••••••?

  生:挺拔而且笔直。

  师:对,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齐读“挺且直”。

  师:青松是在什么情况下挺且直的呢?

  师:你再读读第一行诗句,想想。

  师:面对着大雪,青松没有惧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这让我们想起了《蜡梅花》中的一句话——大雪当(生齐:棉袄),风来(生齐:挺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气。

  师:此时此刻,面对着青松,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能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真是一棵勇敢的松树!

  再指名读,评议:好一棵在风雪中挺拔的青松。

  我们一起来做做这棵勇敢面对风雪的松树,起立,挺起胸,直起腰,读读这一句诗。

  ③理解“待到”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通过表演,组词,看图,读书,联系上文等方法理解了“压”和“挺且直”的意思。那么这个“待到”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

  生:等到

  (如果说不出来,那么就这样教学:“待”,请你给它组个词。学生会说“等待”。师就接上话:对,待就是等的意思。

  师:等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在读这个词的时候,要读得怎么样?(速度慢些)谁来读读。一起读。

  ④理解“雪化时”

  师:雪化时――就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雪化了的时候

  师:说得对,我们来看两幅图,哪一幅图画了雪化时的景色?

  师:看了图,你能再说说“雪化时”的意思吗?

  生说。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指名读。

  师:你一个字一个字读得很清楚,让人一听就明白这个字的意思。学生齐读。

  ⑤这些词语的意思都理解了吗?

  那好,现在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要让大家从你的朗读中听出这些词语的意思。(指名学生朗读,评议:你在朗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表情真是生动,老师也从你的朗读中明白了词语的意思。还有谁也想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呢?再指名读。评议:好一个“挺且直”,不错,读得很有味道。)

  5、朗读诗歌。

  师:这些生字词语的意思都理解了,那么现在请小朋友把生字放到诗歌中读读,把诗句读通顺流利了。(生自由读)如果你能读得通顺流利了,就请你把诗歌读给同桌听听,如果你还读得不熟练,你可以请同桌帮助你 。(同桌互读)  

  ①    下面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评:哎哟,你真了不起!读得正确流利,老师给你打100分!

  ②    谁也想来读一读的?指名读。评:不错,你读得很流利,声音很响亮。老师也给你打100分。

  ③ 同学们都知道,诗要想读得好,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了,还要读出诗的韵味,也就是要读好诗的节奏诗的停顿。那么这首诗该怎样读,怎样停顿呢?请小朋友自己练读练读。

  ④谁再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指名读。评: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他什么地方停顿了一下?

  指名学生说。评:你听得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做老师,你们读,我来画停顿标记。(生读师画)

  ⑤谁也想来学学诗人的样子来读读?评:这位同学读得抑扬顿挫,读出了诗的韵味。

  老师想请男生来读读。评:好一个“待到雪化时”,真有味道。

  来,我们一起读, 语速要慢点,注意停顿, 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6、真好,小朋友们,下面让我们走进青松的世界,去看看青松在冬日里生活的样子。(看录像)

  看了录像,读了诗歌,青松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这是一棵(      )的青松?

  ①预设:(小朋友可能会这样回答)

  生:不怕大雪的青松。评:你真了不起,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才读了几遍,就已经读懂了这个意思。老师把大拇指奖给你。

  生:勇敢的青松,大雪压在它身上,它挺得直直的。评: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看得出来,你是在用心读书。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那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吗?

  生:我不懂“高洁”的意思?板书:高洁。

  评: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爱思索的孩子就是会提问题。那么“高洁”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来看图。

  ②师:春天来啦,太阳暖暖地照射着大地,松树上的冰雪怎么啦?融化了,看,阳光照耀下的青松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冰雪融化后松树的叶子显得怎么样?它的身子怎么样?有没有被大雪压倒?)

  师:是啊,冰雪融化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挺得更直了,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了,也更加惹人喜爱了。所以陈毅爷爷不禁发出赞叹:(出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高洁”是陈毅爷爷对青松的赞美,小朋友,如果你是诗人,你要赞美青松的什么呢?

  ③预设:

  生:我要赞美松树不怕寒冷。评:不怕寒冷就是高洁。

  生:我要赞美松树在风雪中依然挺的直直的。评:是的,依然挺拔就是高洁。

  师:在寒冷的冬天,在大雪纷飞的季节里,其他的树木是怎么样的?松树的叶子呢?那你想赞美松树的什么?

  生:我要赞美松树在寒冷的冬天里,树叶没有变黄,碧绿碧绿的。评:很好,在风雪中,松树的叶子更加苍翠碧绿就是它的高洁之处。

  师:现在你们明白高洁的意思了吗?那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

  师:小朋友,假如现在你们就是这棵高洁的青松,面对风雪,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谁来演一演,说一说。

  师:是啊,青松在大雪的重压下,不怕严寒,毫不畏惧,仍然苍翠挺拔。让我们用赞美、敬佩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一句。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压    挺

  ①压: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

  和那个字有点像?(庄)

  这个小点可真调皮,和我们玩捉迷藏,躲到哪里去了?

  不过我们小朋友可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把它给逮住了。

  写这个字的时候,还有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看老师写一个。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在树上描红。

  ②挺: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看一下,哪一部分容易写错啊?

  可千万别写成“延”啊。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先写两边,再写中间的建字底。范写。描红。

  四、作业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生:我会读《青松》这首诗歌了。

  生:我学会了写“压”和“挺”两个生字。

  生:我学会了理解词语的方法。

  生:我学会了••••••

  师:老师也有收获,那就是你们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我想为你们鼓掌。

  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松》,更深一步地去理解青松那高洁的精神。陈毅爷爷的《冬夜杂咏》共由三首诗组成,除了《青松》,还有《秋菊》和《梅花》两首,课后请同学们去找来读读,下节课我们也一起来交流交流。

《青松》第一课时 篇4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师生主要活动:

  一、揭示课题

  1.猜谜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看图学文。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老师用手压学生的手掌,你感觉到了什么?这就是“压”)

  挺:直立而高耸。(做动作体会)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不畏严寒情纯洁高尚)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

  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主要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课后主要感想:

  这篇课文在张文柏处长的指导下备课,应该说自己对文章有很深刻的体会。我用看图学文的方法学习诗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张处建议:1、把开头的猜谜活动省略,可以节省时间。2、在学习三四两行时,可以先看图再学文。这样先给学生一个第一印象,让他们猜猜,雪融化后,青松会怎么样。

《青松》第一课时 篇5

  内容摘要:针对课文《青松》,说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设想和学法辅导从“初读知大意”“识写解字义”“细读悟诗情”“品读明言志”这四个层次来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青松   教学设想   学法辅导

  一、说教材、学情、教法

  《青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其中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选自陈毅元帅的《冬夜杂咏》,诗中写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全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质。课标指出:低年段的阅读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诵读中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青松》这首诗语言生动,画面鲜明,字少句短,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这首诗年代久远,青松所蕴含的精神是二年级学生难以理解的。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学会正确美观在田字格中书写“压”“挺”两个生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压”“挺且直”“高洁”的含义,体会青松的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体悟诗情。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打算用一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二、教学设想和学法辅导

  我将通过“初读知大意”“识写解字义”“细读悟诗情”“品读明言志”这四个层次来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1.初读知大意。一开课,出示一副“青松”图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青松,随机板书课题(板书:青松),使图像与文字结合。再让学生说说对青松的了解,引起阅读期待。随后,老师范读《青松》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让学生结合书中插图了解诗歌描写的是在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形象。初读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同伴互助等方式通读课文。接着,检查生字的读音,落实到每个孩子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2.识写解字义。本课的字词,我把它分为三类。一类是生疏的词,如:“且”“待到”。二类是有深刻含义的词,如:“压”“高洁”。像“压”字,所描写的不仅仅是青松所受雪的重压,也代表中国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所承受的压力。第三类是比较难写的字,如:“挺”“压”。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我采取读书与识字交叉进行的方式,以识字来促进读书,以读书来保证识字任务的完成。首先,让学生在自读质疑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不解的字词,提出疑难问题。对于“压”的理解,先让学生说说“压”的意思,然后出示“大雪压青松”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压”的意思;接着,让全体学生演一演,通过做动作体会青松所承受的压力(边读诗句,边做动作)最后,回归文本,诵读“大雪压青松”这句诗。随机教写“压”。(老师范写)对于“挺且直”的理解,以个别表演的形式让孩子感悟青松的“挺”和“直”。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理解“挺”“直”的意思。让学生用换词法来理解“且”的含义。引导认清“挺”的字形,观察结构,学习写字。(范写“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仿写、互评,扎扎实实进行写字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体验,从而保证识字写字任务的完成。在识字写字环节的设计上,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自我学习。

  3.细读悟诗情。这首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字面上理解不难,但青松所蕴含的坚强品质是学生不易体会的。另外,对于南方的孩子而言,没有冰天雪地的生活经验。所以,我创设了一个北风呼啸、漫天飞雪的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充分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雪好大,好厚呀”“这么大的北风,好冷呀”,甚至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大雪把青松压弯了,但青松仍然直直的挺立”……老师随机小结“虽然大雪层层覆盖,但青松依然挺立着,它多么坚强啊”。此环节的设置运用动情的语言和声像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自由想象之下自然能流露出感人的话语。从而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当学生有了个体思考和感悟之后,再读诗歌的前两句,感受青松的坚强就水到渠成。诗后两句抒情,重点理解“高洁”的含义。(边说边板书“高洁”),对于“高洁”的理解,我先出示一个红彤彤的太阳,设问:“太阳出来了,冰雪融化了,这时的青松跟大雪压着时的青松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展开想象,自由描述。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在自己的想象中得到锤炼。随后,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雪化后的青松图,让苍翠欲滴的青松直观的图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生动的表象,从而进一步感知青松的“高洁”之处,在读中收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悟出诗情。这样的设计,有学生自主体悟的空间,也有教师智慧的引领,学生是学习的发现者,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

  4.品读明言志。这首诗是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在困难勉强不屈服的中国人民。虽然学生要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很难,但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在孩子的已知上起步,尽可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的走向未知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以在设计时,我首先设问:假如我们把青松比成一个人,那它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坚强的人,不怕困难的人、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综合学生的理解,我此时再引入课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再次体验这首诗是借青松来比喻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从而达到与作者共鸣,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总之,本课力求让听说读写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课堂萦绕浓浓的语文气息,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体验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我的板书力图简约、美观、实用。板书重点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青松》第一课时 篇6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注释]

  《冬夜杂咏》:这一组诗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共12题19首,这里选其中一首。发表时有小序云:一九六0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乎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记。诠次,选择、归类及排列的意思。粲,形容笑的样子。仲弘,是陈毅的字。

  [史事]

  1960年是我国人民经受严重考验的一年。在国内,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加上党的工作失误,使国民经济面临暂时困难。在国际上,又遭受帝修反华势力的联合围攻。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妄图控制中国的阴谋破灭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了反华逆流。他们背信弃义地大搞突然袭击,单方撕毁协定,撤走全部专家,使我们陷于严峻的局势之中。在这危急关头,党和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高举马列主义旗帜,坚持真理,坚持原则,迎接困难,奋勇前进,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逆流。《冬夜杂咏》组诗,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写成的。它既袒露了作者的胸怀,也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写照。

  《冬夜杂咏》是一组借物咏怀诗,它包括12题19首。《青松》、《红梅》、《秋菊》等篇,是通过对这些抗暴耐寒花木的歌颂,赞美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含羞草》、《亡羊》等诗,作者对修正主义者不讲原则、丧失立场表现了极大的轻蔑。《长江》、《三峡》、《故乡》则是对中国人民的昂扬斗志及不可阻挡的革命潮流的赞扬,同时诗中也暗含了对毛泽东主席的敬仰。《吾读》、《一闲》则反映了作者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和乐观而旷达的人生态度。这组咏物诗,寄兴无端,情生意发,字少行短,却每每给人启迪和震撼。这里只选其中一首重点赏析,其总体风貌,从中可略窥一斑。

  [鉴赏]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读这首诗,总让人想起陈总的形象。想起那刚毅的面孔。勃发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刚直不阿、任何时候也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充溢着一种帝王之气,那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也只有刚傲沉毅、满怀将帅气度的陈毅能够写出来!也许作者在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写个人。冬夜大雪,作者辗转难眠。1960年那是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的时期。特大的自然灾害,党的工作失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帝修联合反华,正使中国内外交困。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作者作为国内领导人,胸怀的是祖国的命运,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虑的是决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不能丧失原则和立场,向各种反华势力妥协。而这时,全国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迎接困难,战胜困难,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的逆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对雄气勃发的时代精神的盛赞。也许正是作者人格和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内外互动,共同投射在青松这个特定的象喻上,才使这首诗有一股凛然大气,读来令人感动。

  松、梅、兰、菊这些抗暴、耐寒、隐幽的花木,历代文人都爱吟咏,以至于积淀下来成为一种特定的民族性的审美意象,成为一种洁身自好的人格象征。但封建文人,由于特定的时代局限性,虽然以这些花草自喻,表现自身高洁,却往往主要是感叹个人际遇,无奈之中难遣失意之情。如左思的《咏史》中,也有写松的: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在,由来非一朝。

  左思在这里以松和小树取喻,说明世胄承袭高位,俊杰沉沦下僚,郁郁葱葱的松树却不得不受小树苗的遮蔽和压抑,对此表现了不满。但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即是说明俊杰没有达到高位,不是因为才能平庸,而只是先天地位不同,同时在这愤愤不平之中,作者也只好做了无奈的伤感与默认。因为这里的松只能被动地接受地势所给予它的位置。

  同样是写松,陈毅所写的青松简直和左思之松大异其趣了。陈毅也是写逆境之松,写遭受压抑的大松,但在作者看来,逆境方见英雄本色,一切崇高和壮美无不在斗争中诞生。这里的松不是默默地隐忍,不是被动地承受,而是在向恶势力勇敢地抗争。一压一挺,这两个掷地有声的动词,可谓把大松的力度传写得刻骨惊心!也正是因为作者认为逆境是对英雄的磨练,是对品性的锻造,他才接着写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作者相信,在经历了风雪的涤荡和洗礼之后,就会更见其高洁本性。这其中表现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体现了他深刻的人生感悟。他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恶势力是要被战胜的,断言高洁的品性是绝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正是这样坚定的信念,才使这首诗通篇洋溢出饱满的雄气,给人启发和激动。

  总之,这首诗语言冷峻畅达,画面鲜明生动,字少句短,更见风骨。作者始终在斩钉截铁的用语与含蓄蕴藉内容之间,在冷峻峭拔的形象与飞扬凌厉的热情之间,在风雪的暴虐与青松的抗争之间制造巨大的张力,从而加大诗的艺术感染力。读者似乎在动态的激荡中感染了松的精神、松的力量、松的品性。那正是作者的人格、作者的胸怀,也是那个时代的雄气与豪迈。

《青松》第一课时 篇7

  内容摘要:针对课文《青松》,说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设想和学法辅导从“初读知大意”“识写解字义”“细读悟诗情”“品读明言志”这四个层次来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青松   教学设想   学法辅导

  一、说教材、学情、教法

  《青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其中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选自陈毅元帅的《冬夜杂咏》,诗中写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全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质。课标指出:低年段的阅读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诵读中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青松》这首诗语言生动,画面鲜明,字少句短,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这首诗年代久远,青松所蕴含的精神是二年级学生难以理解的。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学会正确美观在田字格中书写“压”“挺”两个生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压”“挺且直”“高洁”的含义,体会青松的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体悟诗情。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我打算用一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二、教学设想和学法辅导

  我将通过“初读知大意”“识写解字义”“细读悟诗情”“品读明言志”这四个层次来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1.初读知大意。一开课,出示一副“青松”图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青松,随机板书课题(板书:青松),使图像与文字结合。再让学生说说对青松的了解,引起阅读期待。随后,老师范读《青松》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让学生结合书中插图了解诗歌描写的是在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形象。初读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同伴互助等方式通读课文。接着,检查生字的读音,落实到每个孩子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2.识写解字义。本课的字词,我把它分为三类。一类是生疏的词,如:“且”“待到”。二类是有深刻含义的词,如:“压”“高洁”。像“压”字,所描写的不仅仅是青松所受雪的重压,也代表中国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所承受的压力。第三类是比较难写的字,如:“挺”“压”。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我采取读书与识字交*进行的方式,以识字来促进读书,以读书来保证识字任务的完成。首先,让学生在自读质疑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不解的字词,提出疑难问题。对于“压”的理解,先让学生说说“压”的意思,然后出示“大雪压青松”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压”的意思;接着,让全体学生演一演,通过做动作体会青松所承受的压力(边读诗句,边做动作)最后,回归文本,诵读“大雪压青松”这句诗。随机教写“压”。(老师范写)对于“挺且直”的理解,以个别表演的形式让孩子感悟青松的 “挺”和“直”。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理解“挺”“直”的意思。让学生用换词法来理解“且”的含义。引导认清“挺”的字形,观察结构,学习写字。(范写 “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仿写、互评,扎扎实实进行写字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体验,从而保证识字写字任务的完成。在识字写字环节的设计上,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自我学习。

  3.细读悟诗情。这首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字面上理解不难,但青松所蕴含的坚强品质是学生不易体会的。另外,对于南方的孩子而言,没有冰天雪地的生活经验。所以,我创设了一个北风呼啸、漫天飞雪的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充分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雪好大,好厚呀”“这么大的北风,好冷呀”,甚至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大雪把青松压弯了,但青松仍然直直的挺立”……老师随机小结“虽然大雪层层覆盖,但青松依然挺立着,它多么坚强啊”。此环节的设置运用动情的语言和声像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自由想象之下自然能流露出感人的话语。从而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当学生有了个体思考和感悟之后,再读诗歌的前两句,感受青松的坚强就水到渠成。诗后两句抒情,重点理解“高洁”的含义。(边说边板书“高洁”),对于“高洁”的理解,我先出示一个红彤彤的太阳,设问:“太阳出来了,冰雪融化了,这时的青松跟大雪压着时的青松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展开想象,自由描述。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在自己的想象中得到锤炼。随后,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雪化后的青松图,让苍翠欲滴的青松直观的图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生动的表象,从而进一步感知青松的“高洁”之处,在读中收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悟出诗情。这样的设计,有学生自主体悟的空间,也有教师智慧的引领,学生是学习的发现者,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

  4.品读明言志。这首诗是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在困难勉强不屈服的中国人民。虽然学生要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很难,但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在孩子的已知上起步,尽可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的走向未知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以在设计时,我首先设问:假如我们把青松比成一个人,那它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坚强的人,不怕困难的人、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综合学生的理解,我此时再引入课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再次体验这首诗是借青松来比喻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从而达到与作者共鸣,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

  总之,本课力求让听说读写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课堂萦绕浓浓的语文气息,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体验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我的板书力图简约、美观、实用。板书重点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青松》第一课时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感受轻松的不畏严寒,纯洁高尚。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感受青松的高洁。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看过青松吗?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青松的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3、板书课题:18青松

  4、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见教参及后附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时”是翘舌音。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精读课文

  1、出示挂图,说说你看到的是一株怎样的青松?诗中怎样写得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2、引导理解诗句。

  (1)出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的意思(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3)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4)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5)出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6)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7)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青松的样子,与雪前青松比较,引导学生感受青松雪压不垮、苍翠挺拔、坚强不屈。

  (8)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韵文。

  2、指导书写。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指名说说诗意。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 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 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 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 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且--青--公--

  3 扩词。

  高青

  关于陈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重要,对于学生理解青松有帮助。

  对诗的理解先重视学生的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的理解才更能使文本与学生走近。

  学习生字要重视创造性的方法。   

  教后反思   

  《青松》教学思路

  昨天读了寒雨的《登鹳雀楼》的教学过程,很受启发。我想通过上一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我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一、初读古诗。

  分组练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朗读情况,可以派代表朗读,也可以小组一起读,由小组自己决定朗读形式。朗读之后可以师生一起点评,指出其中难读的字或纠正其中读错的字。

  二、理解诗意。

  小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组内讨论。我想送给他们一些妙计:“看看图,想想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联系你理解的句子,想想你不解的字词。”这些锦囊妙计我想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送给他们。(打印在纸条上,藏在一个小钱袋里。)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我想孩子们对第一句的理解能结合图用自己的话来说,对于第二句的理解中,对“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我想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说说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洁净苍翠。

  三、有感情朗读、背诵

  小组练习,通过点评让学生读出青松的“挺”“直”“高洁”。读的形式多样化(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在生动的朗读练习中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四、指导书写。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着重对“挺”字的书写指导。

  五、小练笔。

  观察校园里的松树,写写外形,再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写自己的想法。

《青松》第一课时 篇9

  一、导入,板题

  一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陈毅探母》,你知道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军事家,市长,元帅)他去探母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孝顺)陈毅爷爷还是一个诗人,板题。

  二、初读

  1、自读,把字音读准。

  2、指名挑战。读准字音。

  3、学诗的时候,第一步把字音读准了。下一步应该干什么呢?(理解诗的意思)

  三、品读诗句

  1、自己读一读这首诗,你读懂哪句的意思,自己说一说。

  把自己读懂的诗句意思说给同桌听,相互交流,互相商量。

  学生交流,说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谁能连起来把四行诗的意思说出来?(指名答)

  2、读诗要读出画面来。

  (1)、这是一场怎样的大雪?

  鹅毛大雪,你带到诗句中去读。

  这场雪怎样?(很大,很厚)读诗句。

  压在青松身上什么感觉呀?(很重)读句子。

  “压”看看我们学过的字哪个字跟它像?“庄”,老师那字卡,用双手压在学生肩上,把‘庄’字变成‘压’,点都压到土里啦。

  一起读第一句。

  (2)、大雪那么重的压下来,其它许多植物都会怎么样?(弯了,倒了)青松怎么样?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青松在大雪中挺得直直的,你们猜青松会对大雪说什么?(学生答,再读)

  把两句连起来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男生读)

  (3)、出示下面两句

  指名读。

  冬天来了,其它花花草草都怎么样了?(枯死了,落了)

  你们想想冰雪融化后的青松,会是什么样子的?

  碧绿碧绿的,指名读诗句。

  浓绿浓绿的,读诗句。

  雪化了青松还会站得怎么样?笔直笔直的。指名读。

  面对严寒不屈服,面对大雪的重压还是站得笔直笔直的。陈毅爷爷在诗句中用了哪个词语来赞美它的精神?(高洁)多么高尚纯洁呀,板书词语。

  指名读诗句,边读边想松树高洁的样子。

  3、连起来配乐朗诵。

  4、试着背一背,师生合作吟诵

  三、拓展

  1、这首诗出自陈毅爷爷的《冬夜杂咏》(组诗)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组诗还有《红梅》、《秋菊》,你想读哪一首,就读哪一首。自读,指名读。

  2、陈毅爷爷为什么要写青松呢?老师将历史背景。为的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屈服。齐读古诗。

  四、学习生字

  看生字表,先自学书空笔顺。

  打开《习字册》把你认为最难写的字先描一描。

  学“挺”,听口诀:小手拉大手,才能写紧凑,虽然身材个个瘦,一捺也要伸出头。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在本子上写字。展示点评。

  接着描写剩下的字。

《青松》第一课时 篇10

  《青松》教学反思

  二年级孩子对学习古诗还是比较冷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开始教学,我适当修改了一下教案,改为诵读大赛,比比谁积累得古诗多,并给予奖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由于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已背诵,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的意思。对诗意的理解,我想,如果孤立地去品析,往往是领会不深。为了突破重点,课前我给学生读了两篇文章《冬》、《岁寒三友》,学生对青松这一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自己当作小诗人,处在诗的情境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激活了,这样青松坚强、高洁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不过,课堂真是遗憾的艺术!本课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曲,当时我问: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一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由于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向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让学生进一步联想指的是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该有多好啊!

  《青松》教学反思

  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诗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词析句,往往对诗的意境领会不深。但是变换了角色,你就是诗人,你就处在诗中情境,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被激活,他们幼稚天真的话语,往往自然地把诗的意思吻合了。

  (1)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初读古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利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难读的生字,学生很有自信,读诗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并给学生自主权,让读的形式多样化(和同桌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一行一行地读,也可以一句一句地读,或者一边看图一边读。)其实这也是一种方法指导:接下来了解学生读懂了什么地方时,学生就能从课题到每行诗句进行表达。

  (2)其次,对于理解有困难的词语进行注重了让学生进入角色。“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引导学生看图,看看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有学生说出叶子是鲜亮鲜亮的,有学生说雪化后青松显得更加挺拔苍翠了。结合上课开始老师画的松树,我让孩子们把自己当作是一棵小松树--“大雪就是想压折你们,可是你们却坚强地与他较量,你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就是丰富:“雪,你来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阳晒化就会变成水,让我喝了,我会更漂亮、更坚强!”情感激发了,语言训练也恰倒好处。

  (3)拓展阅读的环节证明孩子是可以在一节课上同步学习一组古诗的。效果比较好。

  《青松》教学反思

  《青松》是陈毅元帅写的。这首诗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意思并不难,但要从中体会青松那高尚纯洁的精神品质,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教学上的难点,我教“大雪压青松”这一句时,抓住“压”字让学生体会:从这个“压”字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这个‘压’字告诉我们雪下得很大很大。”“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重重地压在青松身上,压得青松都快断了。”学“青松挺且直”时,抓住“挺”字让学生体会:这么生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它不但不弯腰,还“挺且直”,你能想像青松与大雪对抗的样子吗?学生想了想说:“青松一这用足了力气,拼命挺直身体,顶着大雪,不让大雪把它压倒。”我又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青松吗?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言: “我喜欢,因为青松不怕大雪压着,他很勇敢。”“因为青松不怕寒冷,它很坚强。”“我喜欢青松是因为它不怕困难,不向大雪低头。”在学习“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句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大雪过后,其他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青松又有什么变化?学生说:“大雪过后,有的树枝被大雪压得低低的,有的还被压断了,有的花草树木被雪一冻,叶子都枯了,还有的都冻死了。而青松等到雪化了以后,叶子更绿了,身体也挺得更直了。”此时,我再接着问:“学到这里,你知道青松有怎样高尚纯洁的品格吗?”学生就不难归结出青松“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高洁品质来了。学完全文,我又补充介绍了陈毅写这首诗时的年代的时代背景,告诉学生陈毅写青松,其实是在借青松赞美人。“陈毅在赞美谁呢?”学生很聪明地领悟到,《青松》这首诗其实是在赞颂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

  《青松》教学反思

  本首诗选自陈毅的《冬夜杂咏》,全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

  在理解了诗的表面意思后,我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腰。当时我问:“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有学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和我想要的答案不同,我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像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这样学生就会联想到中国人民,也会更自然地想到诗的更深一层意思,那么课堂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青松》第一课时 篇11

  教学目标:

  理解诗的意思,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质,并能初步领悟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冬天发展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说到寒冷的冬天,你们会想到哪些词?(生说。)

  师:冬天好冷呀。你们在寒冷的冬天见过哪些不怕寒冷的冬天见过哪些不怕寒冷的植物呢?

  生:青松。

  师:是啊,它们可真了不起,不少诗人还专门写诗赞美它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毅爷爷写的《青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好的导入如优秀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它拥有迷人的魅力,能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生字,读准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特别注意加点的生字。

  (课件出示诗歌,在生字下加点,生自由练读。)

  师:哪个同学来读读课文呀?

  (请三到五个学生读,在读中纠正读音。)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字,看看用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

  (生读后交流)

  师:读诗歌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读出节奏和韵律,请看大屏幕,听老师读。(课件出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师配乐范读。)

  师: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读法再读课文。

  (请三至五位学生读,师指导纠正后,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自读、个别读、范读、范读、仿读、配乐读让朗读指导的形式更多元,层次更鲜明,符合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需求,利于学生读准、读好课文,达到教学目标]

  三、理解诗意,体会品质

  (课件出示:大雪重压在青松树枝上的画面,让生理解“大雪压青松”。)

  师:谁能做一做“压”的动作?从“压”字上你们能感觉到什么?

  (生观察交流,并通过做动作理解“压”的意思,体会青松在雪中的艰难处境。)

  师:假如现在你们就是风雪中的小青松,你们被大雪压弯了腰,心里会想什么?你们会对大雪说什么?(生想象交流)

  师:这时,你们会怎样站立在风雪中?

  (生做动作:站直、站挺。师出示课件:挺立在大雪中的青松。)

  师:大屏幕上的青松在大雪中是怎么站的?

  (生观察交流,理解“挺且直”,体会青松在雪中的顽强表现。)

  师:大雪终于融化了,春天来到了,青松变成了什么样子?

  (课件出示:春天的青松。)

  师:青松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大家学习?(生说。)

  师:是啊,经过风雪重压和洗礼后的青松没有被压垮,反而长得更高大,更茂盛,这就是青松高尚的品质。此时此刻,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

  (音乐起,指名说。)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青松傲立雪中和雪后更青翠的景象呈现于学生眼前,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的画面,有助于学生眼前,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学生在动用演示、与青松对话、配乐朗读中,理解得到了深化,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

  四、课外拓展,领悟情感

  师:陈毅爷爷除了赞美青松外,还写诗歌红梅。

  (课件出示:红梅傲然开放于雪中及诗句,生自读。)

  师:你们发现红梅和青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知道陈毅爷爷要赞美它们什么吗?(生交流)

  师:这两首诗都写于1950年前。当时,我国正在闹饥荒,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吃的。为了活命,人们啃树皮、嚼草根……可是,坚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向饥荒屈服,坚强地和它作斗争,最终战胜了困难。陈毅爷爷写这两首诗真正想要赞美谁呢?(生交流,师引导)

  师:是啊,陈毅爷爷借这两首诗赞美的是顽强的中国人民。

  (生配乐诵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被青松的美好品质感染和折服时,适度的拓展教学会让他们走近作者,了解到课文背后的故事。]

  五、背诵再升华

  陈毅的一首诗,我们反复读竟然有这么多的意思,让我们先来记住它吧!相信这首诗会激励你的一生。

  六、作业

  背诵《红梅》和《秋菊》。

《青松》第一课时 篇12

  教学课题  

  青松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主备教师  

  冯美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1)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2)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3)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青松的样子。   

  (4)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1)闭上眼想象一下,鹅毛般的大雪不停地下,重重地压在松树的身上,但是它依然挺立在那儿,不禁让我们想到……(生接诗句)。要想知道松树怎样的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真是……   

  (2)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  不畏严寒     情  纯洁高尚)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   

  1、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  练习。(2)指名读,(3)齐读。   

  2、背诵。想象一下,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能背诵古诗。   

  2、完成相关的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诗意。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   粗--且   特--待   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    )   且——(    )   青——(    )  公——(    )   

  3、扩词。   

  高(    )(    )(     )     青(    )(     )(     )   

  4、课后去观察一下松树,写一写松树的外形、特点或你对松树的理解。   

  作业设计

  课后去观察一下松树,写一写松树的外形、特点或你对松树的理解。  

  板书设计

  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花时。  

  心得反思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青松》第一课时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25303126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