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红尘戏语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微信扫码分享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精选14篇)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1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学习《池塘边的叫声》一课时,本来想让学生当堂说一说“小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但学生那积极踊跃的态度,使我突发灵感,我想:为什么不让他们写下来呢?这样既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又锻炼了他们的书写能力。结果证明,学生的书写能力并不像我原来想象的那么差,而且还涌现出一批相当好的作品。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2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随笔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学习《池塘边的叫声》一课时,本来想让学生当堂说一说“小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但学生那积极踊跃的态度,使我突发灵感,我想:为什么不让他们写下来呢?这样既可以给每个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又锻炼了他们的书写能力。结果证明,学生的书写能力并不像我原来想象的那么差,而且还涌现出一批相当好的作品。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反思

  《池塘边的叫声》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鱼轻快活泼的对话,展现了朋友间相互关怀的美好境界。本课还配有一幅图,生动、形象、直观地再现了课文内容。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1、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5个字,学习多音字“背、好”。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友情的相实,并懂得礼貌待人,乐于助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识字,交流问题,发展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因此,我有梯度地安排了新课教学,首先以学青蛙叫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再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随文识字,在愉快中学习生字,接着以“小鱼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最后再拓展角色,再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样,从学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落实了知识点,化解了重、难点。

  一、落实了自主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最后以课件和游戏等形式检查,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并充分发挥了学生间互助的作用。在教学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学生的兴致很高,而且学得也很不错。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的创新发现,实现阅读个体与文本心灵对话。

  课标指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我只设计一个问题:“小鱼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选择小组喜欢的段落学习。”这样“顺学而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读、演、说中充分感受到课文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四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充分地给予了学生学习交流、互助合作的自主权。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有助培养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各小组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由本组代表进行展示,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感。同时,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又是一种调节和放松。

  四、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一理念,我将活动、游戏和课件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我先让学生学学青蛙的叫声,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将丰富多彩的课件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充分地激发了他们参与练习、积极读文的高昂兴趣;让学生演一演青蛙和小鱼,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

  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这种课堂策略当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还是欠缺的,以后我将更加努力,在各方面得到提高。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3

  教学设想

  一、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创造等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质疑、讨论、表演与朗读以及讲故事的课堂教学形式。

  二、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课前鼓励学生他们查找资料,自主探索科学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爱动手做手工的特点,让学生做青蛙、小鱼的头饰。

  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

  1、 理解青蛙和小鱼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2、 了解青蛙既可以在水里游又可以在岸上跳,而小鱼只能在水里游。

  3、 学会编故事,模仿青蛙的语调给小鱼讲故事。

  4、 熟读课文。

  二、 教学过程 :

  1、 兴趣导入  ,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动物,能模仿出它们的叫声吗?

  2、 引发学生质疑:

  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来的?

  三、 初读课文、认字。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可以看上下文猜字、可以问同桌)

  2、 听课文录音,进一步熟悉课文。

  3、 检查生字:

  4、 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

  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老师复述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5、 让学生第二次质疑:

  (1) 青蛙的眼睛为什么转了一下(两下)?

  (2) 青蛙为什么不怕累,每天都会给小鱼讲故事?

  (3) 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

  6、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以上问题。

  7、 指定小组汇报。

  8、 分角色朗读课文。

  (1) 自愿结合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

  (2) 指定小组反馈。

  9、 学生表演青蛙给小鱼讲故事。

  10、 想一想,填一填。

  只有尾巴没有腿。

  只有腿,没有尾巴。

  只能在水里游。

  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岸上跳。

  长着大眼睛。

  11、总结拓展:

  学了这个故事后,我们知道了如何交朋友,朋友之间如何友好相处。请你们好好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跟朋友相处的?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4

  课题:《池塘边的叫声》

  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3、体会友情的美好可贵,学习礼貌待人,热心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抓提示语读好对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根据提示语想象人物神情;续编故事。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读好课题,复习生字,引入新课

  1. 读好课题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师手指黑板课题) 生齐读:池塘边的叫声

  师:池塘边的什么? 生:池塘边的叫声 

  师:哪里的叫声? 生:池塘边的叫声 

  师:池塘边的叫声是谁的叫声呀? 生:青蛙的叫声

  2. 复习生词

  师:你看,青蛙已经来到了池塘边。(出示青蛙图片)今天,青蛙大哥还带来了好多小伙伴,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生词)开火车读

  3.引入新课

  师:青蛙啊,它是两栖动物,既可以在池塘里游泳,又可以在荷叶上散步,还可以在岸上游玩,可让人羡慕了。有一天,小鱼在池塘里遇到了青蛙(黑板上贴青蛙和小鱼的图片),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请孩子们轻轻翻到52页,自由朗读1、2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相应文字)

  1、(1)师:小鱼和青蛙相遇了,小鱼怎么和青蛙打招呼的?指名读(师评:多有礼貌的小鱼呀,能再热情一点吗?再指名读。(师评:你是热情的小鱼)(2)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很多家长,谁来跟爸爸妈妈打声招呼?指名。(3)我们一起跟青蛙大哥打打招呼吧,生齐读。

  2、师:青蛙大哥要干什么呢?(1)指名1读,师评:还不够热,再把它读得热一些。指名2、3读,师评又热一些了,指名4、5读,师评好一只热坏了的小青蛙!齐读,老师看见了好多只热坏了的小青蛙了!

  3、师:青蛙在岸上玩了半天,时间可有点长,那它会玩些什么呢?指名说。

  4、这真让小鱼感到好奇,那它对青蛙说了什么呢?谁来当这条好奇的小鱼?指名读(师评:你肯定去过一两次岸上,谁从来没去过?指名读(师评:老师觉得他这个“从来读得特别好,让人一听就知道他确实是一次都没有去过。)

  5、引读1、2自然段。 现在老师读引号外的话,女孩子读小鱼的话,男孩子读青蛙大哥的话。

  三、学习第3——6自然段(青蛙帮助小鱼的部分)

  1、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青蛙大哥的可爱,我也听出了小鱼内心强烈的愿望,它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面对内心充满渴望的小鱼,青蛙大哥伸出了援助之手,它想出了哪些办法来帮助小鱼呢?孩子们,让我们快快读读3——6自然段,四人小组合作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2、(1)师: 面对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小鱼,想出了几个办法帮助小鱼呢?(指名说:两个)

  (2)师:那青蛙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什么?指名答:第一个办法是让小鱼趴在背上。(师板书:趴)

  师:你是从哪个自然段读出来的? 指名答:我是从第3自然段读出来的。(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

  (3)师:那你读读青蛙的话吧。生读“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一下,说……”

  师评:读得真流畅,可是老师还是没有把青蛙的办法听清楚,你再自信地把青蛙的办法读一次呢!师评:老师听出了青蛙热情自信的声音,“那好办”读得太好了!       

  (4)师:可是,这个办法行得通吗? 生答:行不通。(板书:不行)小鱼觉得这个办法也不行,老师也觉得这个办法不行,老师也想做一做这条着急的小鱼。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的小鱼急吗?我就是一边读,一边把自己想象成小鱼。指名读,师评:你真是小鱼的好朋友,比他还急呢。

  小鱼是怎么表示他的着急的?指名说。师:读这句话要是再加动作就更有意思了。加上动作齐读。

  3、师:第一个办法不行,青蛙大哥放弃了吗?(没有)师:那它又想出了什么办法?指名说(课件出示5、6自然段,板书:讲故事)

  师:这一次,为什么青蛙的眼睛转了两下?指名答:思考得更久了。

  师:是的,青蛙思考的时间更长,思考得更成熟,对自己的办法也更自信,那孩子们,咱们自信地去读一遍青蛙的话。 生齐读。

  师:听了青蛙的话,小鱼高兴地游到青蛙身边,亲了亲青蛙的白肚皮,(课件出示情境,师引读,生齐读小鱼对青蛙说的感谢的话(师板书:太好了)。

  四、学习愿望实现部分(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续编故事。

  1、师引读:从此,每天傍晚,池塘边就响起了“呱呱”的叫声,那是(生齐读:青蛙在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呢。)

  2、那到底讲的是什么呢?(指名1、2、3说)

  3、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封小鱼的感谢信,他在信中这样说道:“亲爱的小青蛙,一直以来,我以为全世界都像这儿的水一样是绿色的,是你让我知道了太阳是明亮的红色,森林是茂密的绿色,鲜花是美丽的五颜六色,大海是凉爽的蓝色……池塘之外,一切是多么的迷人!谢谢你,善良的小青蛙,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师配乐朗诵,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五、写字教学

  1、师:看,黑板上,漂亮不漂亮?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这些漂亮的卡片后面呀,都藏着一个字宝宝呢,现在请三个小朋友上讲台,把池塘边的三张卡片取下来,读字,再贴上黑板。

  2、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3、指导走之旁的笔画,写字时,走之旁后写。(在语文天地中描红,练习写字。)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青蛙帮助了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小鱼因为有了青蛙这样的朋友,而过上了快乐的生活。在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这就是朋友。(贴“朋友”词语卡片)有了朋友,就有了爱,有了幸福。(把板书画上心)孩子们,也让我们把朋友藏在心里。

  2、(课件)出示名言警句,师读。

  一个好朋友,当看到对方的错误时,会真诚的指出,当朋友遇到好事时,会真心地感到高兴,当朋友遭受痛苦的时候,会守在朋友的身边,鼓励他,支持他。

  七、布置作业:我们回家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小鱼知道岸上的事。

  板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

  趴              不行

  讲故事           太好了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5

  教学目标:

  ⒈学会认读本课的15 个生字。

  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情的美好与可贵,培养学生关心朋友、帮助朋友的美德。

  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⒋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学能l 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青蛙和小鱼进行的三次对话,以读悟情。

  教学时数:2 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⒈指导看图、揭示课题。

  这节语文课,曹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在美丽的池塘边, 谁和谁相遇了, 他们在干什么?青蛙和小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池塘边的叫声(板题)

  ⒉板题,齐读课题,并质疑。

  请大家齐读课题, 根据这个课题,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随文识字,巧识字形。

  ⒈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读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也可以想出新办法识字。

  ⒉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要求:⑴读准字音;⑵不加字、落字。

  ⒊自由读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⒋小鱼考考你。(多媒体出示生字)

  ⒌小组学习,组长检查组员识字情况。

  ⒍开火车游戏。

  ⒎在识字过程中,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三、引读升华,发展感悟。

  ⒈图文对照读,理解课文内容。

  ⒉轻声读文,用“——”画出青蛙,小鱼说的话。

  ⒊归纳,展示三次对话。

  ⒋指导美读,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和小鱼在三次对话中的语言、行动,学习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⑴指导美读第一次对话。

  ①指名读第一次对话(语气不够好)

  ②教师引导用生活中的语气读文

  ③学生个体自行练读

  ④教师范读

  ⑤指名读

  ⑵学生自读自悟二、三次对话

  ⒌小组合作朗读(朗读形式可自愿选择)

  ⒍汇报朗读

  ⒎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

  四、创设空间,迁移应用。

  ⒈表演

  ①在小组中练习表演

  ②指名表演

  ⒉迁移:到大自然中倾听青蛙的叫声,编一个童话故事给大家听。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6

  教学目标:

  认识15个字,会写8个生字。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青蛙和小鱼说话的样子,体会朋友之间友情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青蛙和小鱼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青蛙和小鱼的头饰。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启发谈话:

  1.你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请你学一学)

  2.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来的呢?学一学青蛙的叫声。

  读课题:声音要洪亮。

  3.请同学提出不懂的问题。

  [ 点评: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

  4.请同学们来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吧,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5.用你平时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些不认识的字。

  6.同学之间交流,互助。

  请你再把课文读一遍,熟悉字音。

  学习生字:

  (一)、自学认字表里的字。(你喜欢用什么方式学习,快来试试吧!)

  (二)、小组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的呢?

  (三)、指定小组汇报:(记字方法)

  (四)、同桌互相检查学习情况。

  (对照认字表让他大声读一遍,如有不会的,对照拼音进行拼读。如果全会,奖励“☆”)

  [点评:同桌互查,既节省时间,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又可起到很好的检查和互助作用。]

  巩固识字。做猜字游戏。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对话:请同桌合作练读:

  “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什么?”

  “我在岸上玩了半天,太热了,来洗个澡。”

  “岸上什么样?我从来没去过。”

  “那好办。你趴在我的背上,我背着你去看看。”

  “不行,离开水我会干死的!”

  “有办法了!每天傍晚我到池塘边来,给你讲讲岸上的故事。”

  “太好了!谢谢你啦!”

  [点评:同桌的合作练读,让学生体验朋友间的温情。]

  指定同桌反馈,其他同学评议:他们读得怎么样?

  [点评:鼓励学生间的正确评价。]

  男女生合作读,教师评价。

  找同伴练习朗读课文,边读边做动作。

  出示指导要求:

  边读边想象青蛙和小鱼说话的样子,学一学青蛙动脑筋的样子: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一下,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小鱼高兴的样子:亲了亲青蛙的白肚皮。

  [点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充分张扬个性,从童心中露真情。]

  让孩子进行角色体验: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青蛙,你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

  你想帮助小鱼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点评:让学生以青蛙、小鱼的身份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走进美丽的小池塘,与小青蛙、小鱼一起畅游、幻想。]

  反馈: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你想对青蛙和小鱼说些什么吗?

  学写生字:

  指导:连、每

  请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笔顺:

  教老师写字,怎样写好看?

  学生练习,评议。

  结束语: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样的友情是最美好的。

  板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 ──  青蛙  ───── 转了一下 ── 转了两下

  │

  小鱼  ── 好奇──着急   ──    高兴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7

  一、教学简介:

  《池塘边的叫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实验教科书第二册9单元“朋友”中的一课,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青蛙轻快活泼的对话展现了朋友之间相互关怀的美好境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悟青蛙与小鱼的可爱之处,体会美好的友情。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生字。

  四、教学难点:在读中感悟青蛙和小鱼的可爱之处,体会美好友情。

  五、教学准备:cai课件、生字词卡片、青蛙和小鱼头饰、磁性黑板、游戏卡片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阅读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名字叫做《池塘边的叫声》。(多媒体出示课题、老师板书课题)

  2、师:注意“边”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走之儿,这类字的笔顺规则是先里后外,因此先写力,再写走之儿。(看课件,学生书空)

  2、再齐读课题,这个故事就藏在语文书里,请小朋友赶快去找找吧!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找到以后,请同学们自读课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请用上你灵活的小指头。

  2、请一位同学读第一段。这几个词语宝宝你会读了吗?(谁来当当小老师)出示词语:大哥、干什么、岸上、半天。

  3、请两位同学读二、三段。

  (1)这两段中有一个字有两个读音,你找到了吗?你能组词吗?背上:同学指一指。背着:谁来做做动作。

  (2)这两段中还有一个多音字,你找到了吗?

  (3)齐读多音字。

  相信这句话一定难不倒你们。(出示课件抽读)

  你趴在我的背上,我背你走。“趴”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趴在桌上。

  小明好奇地问:“他做了什么好事?”

  4、分组读四、五、六段。

  这个字“干”在第一段读干什么,而在第四段读干死,它也是一个多音字。(齐读)

  出示词语:连连、每天、亲了亲、谢谢

  5、全班齐读第七段。出示词语:从此、讲故事

  6、全班齐读词语,齐读生字。

  7、词语宝宝夸你们读得真好,课文你能读好吗?(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创设情景)傍晚静悄悄的,池塘里飘着碧绿的荷叶,一条可爱的小鱼(贴图片)在池塘里自由地游来游去,突然它遇到了一只青蛙(贴图片),它是怎样跟青蛙打招呼的?(指名读读小鱼的话)

  想想你早晨来到学校是怎样跟老师打招呼的?(让学生体会小鱼的热情和有礼貌)

  2、小鱼也和小朋友们一样有礼貌呢,谁来当这只小鱼?

  3、多懂礼貌的小鱼呀!哪只小青蛙愿意回答他的话?指名读。

  4、哦!岸上什么样儿啊!小鱼去过岸上吗?它听了青蛙的话可能会想些什么?(学生发挥想象) 

  5、从书中找找,小鱼是怎样说的?什么是好奇?小鱼为什么好奇?(引导学生读出小鱼好奇的语气)

  6、是啊,青蛙既能在水里玩,也能到岸上去,小鱼真羡慕它,它太想知道岸上的事儿了,青蛙帮助它了吗?青蛙想出了几个办法来是帮助小鱼的?(请小朋友仔细读4-6段,用横线勾画出青蛙想出的办法,再认真地读一读)

  7、我们首先来看看青蛙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抽读)你从那个词语知道了青蛙在想办法呢?

  转了一下:做做动作,大眼睛就像车轮子一样转了一圈,所以转是车字旁。

  可是这个办法行得通吗?说来当小鱼。办法行不通,小鱼的心情怎样?从那个词语最能体会小鱼的着急,谁来当当这只既可爱又着急的小鱼。(抽读、齐读)

  8、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他又想到了什么办法?(抽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抽读、全班齐读)你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青蛙。

  9、小鱼可高兴了,它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真是一只懂得感恩的小鱼。现在,你知道了池塘边的叫声是谁的吗?原来是青蛙在给小鱼讲故事呢。(板书)

  10、小结:学了这个故事,你们喜欢这两个小动物吗?分角色读读课文(女生扮演小鱼,男生扮演青蛙,老师读旁白的部分。)边读边想:你喜欢他什么?相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四、课外延伸,发挥想象。

  1、可是,冬天来了,青蛙冬眠了,如果你也遇到了这么一条好奇的小鱼,你会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儿呢?(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

  讲故事

  小鱼----------------青蛙

  好朋友

  《池塘边的叫声》课后反思

  我在教学的《池塘边的叫声》一课主要从五个方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用各种方式激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进行有梯度的练习,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不断积累语言,从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三、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评价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有朗读后的评价,表演后的评价,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学生间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四、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从小青蛙和小鱼身上学到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等好品质;从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学会反思,看到他人的优点,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质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个性”这一语文教育任务。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学习字词、朗读课文。制作的课件十分精美,实用性强,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重视了识字、写字、阅读等能力的培养,自主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又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青蛙和小鱼是怎样成为朋友的?生活中怎样和朋友相处?

  2.了解青蛙既可以在水里游又可以在岸上跳,而小鱼只能在水里游。

  3.学会编故事,模仿青蛙的语调给小鱼讲故事。

  4.认识本课15个二类字,并熟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兴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动物,你能模仿出它们的叫声吗?

  学生积极发言。小狗:汪汪。小羊:咩咩。小牛:哞哞。青蛙:呱呱……

  2.点题。

  师:今天,咱们来学习《池塘边的叫声》。

  板书课题:池塘边的叫声。

  3.请学生第一次质疑: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的?

  师:想知道这个问题,读了课文后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查二类字表,可以猜字,还可以问同桌。)

  2.教师把二类字打到大屏幕上,等学生读完课文后,检查他们的认字情况。

  3.听课文录音,进一步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检查生字:找来很多小动物的图片,每张图片背面写上一个生字,正面投射到大屏幕上,学生想要哪种动物,必须得认识背后的生字,然后把动物图画奖励给学生。

  4.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

  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教师复述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熟读了课文后,学生自然而然地知道叫声是青蛙发出来的,原来这叫声是青蛙在给小鱼讲故事呢。

  (但是读完了课文,学生会有新的问题提出。)

  三、学生第二次质疑。

  1.青蛙眼睛为什么转了一下(两下)?

  2.青蛙为什么不怕累,每天都会给小鱼讲故事?

  3.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

  4.小鱼为什么叫青蛙为大哥?

  5.小鱼为什么会亲青蛙的白肚皮?

  6.小鱼为什么一上岸就会死?

  (学生提出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但是都能围绕本课的内容。)

  四、讨论。

  学生就以上问题分小组讨论(四人小组)。

  五、学生汇报(精选其中一段)。

  1.学生说:“小鱼称青蛙为大哥,青蛙要背小鱼上岸。当小鱼说自己上不了岸时,青蛙说他把岸上看到的故事讲给小鱼听。小鱼听后,亲了亲青蛙的白肚皮。从此以后,青蛙每天给小鱼讲故事。在整个过程中,小鱼很有礼貌,青蛙很讲信用,所以他们会成为好朋友。”

  2.表演和分角色朗读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学生表演青蛙给小鱼讲故事(用时较长)。

  表演到最后,演青蛙的小朋友必须给演小鱼的朋友讲一个岸上看到的、听到的故事。

  (1)一个学生把一年三个季节的景色描述给小鱼,惟独没有描述冬季。教师问他为什么没有冬季,学生说:“冬天青蛙都冬眠了,怎么给小鱼讲故事呢?”

  (2)另一个学生说:“青蛙对小鱼说,你每天晚上可以出来看天上的星星。”

  4.至于“小鱼为什么上岸后就会死”这些涉及生物科学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去查资料解决,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六、课后练习。

  ________只能在水里游。

  ________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岸上跳。

  ________很讲礼貌,________很讲信用。

  七、总结拓展。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我们知道了如何交朋友,朋友之间如何友好相处。请你们好好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跟朋友相处的?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表演。

  2.培养学生对待朋友要互帮互助,懂得报恩。

  3.写字“转”。

  教学重、难点:

  1.表演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待朋友要互帮互助,懂得报恩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

  1.游戏:开火车

  师:孩子们想不想和李老师一起到故事王国去看看。(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动这列到故事王国的列车吧。小小火车哪里开?(生)

  师:火车到站了,把我们带进了故事王国。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池塘边。有一只青蛙在池塘边又蹦又跳,可开心了。有一条小鱼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有一天,它们突然相遇了。说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请翻开书第52页,老师读旁白。

  二、精读课文

  1.一自然段

  师引读第一段:小鱼在池塘里遇到了青蛙,就上前打招呼(师手势):“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什么?”青蛙说:“我在岸上玩了半天,太热了,来洗个澡。”

  师:多么有礼貌的小鱼啊!谁来读一读小鱼的话?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能带上动作就更好了。谁来试一试?(抽生读)

  师:真棒!老师看见你不仅用上了手,而且还用上了嘴巴。所以“打招呼”这个词语既有提手旁又有口字旁。谁来读这个词?(抽生读)

  师:谁能象小鱼一样,有礼貌的向青蛙大哥打打招呼?(生读小鱼的话)

  师:青蛙怎么说的?谁来读?

  师:女孩子当小鱼,男孩子当青蛙大哥,咱们来读一读。(分角色读)

  师:孩子们,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青蛙平时可以在哪些地方玩啊?(水里,岸上)

  2.二自然段

  师:真聪明。小鱼生活在哪的?(水里)

  师:对。生活在水里的小鱼从来没有到过外面,它呀对岸上的事物可感兴趣了。它从来没有去过岸上的哪些地方啊?(草地,)

  师:是呀,这么多的地方它都没去过,难怪它会这么感兴趣。书上有个词就表达了小鱼这个心情。哪个词?(好奇)

  师:谁来读一读。(抽生读)你再来。(再抽生读)

  师:老师看到了你把眼睛睁的大大的,语调上扬,很好奇的样子。全班孩子像她一样读一读。

  师:谁来当当这好奇的小鱼?(抽生读)还有更加好奇的小鱼吗?(抽生读)

  师:全班一起当当这条好奇的小鱼吧。

  3.三至六自然段

  师:是呀,怎么办呢?青蛙大哥为为小鱼想了什么办法呢?现在请孩子们自己读第三到六自然段。(生自读)边读边思考:青蛙一共为小鱼想了几个办法?

  1)第三段:转了一下

  师:(两个)孩子们真仔细。这两个办法到底是什么呢?第一个是什么?(背)第二个是什么?(讲故事)是否先板书???是否点到第几自然段???

  师:谁来读第一个办法?(抽生读)

  师提问:小青蛙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就想出了这个办法?(转了一下)(抽生读词卡)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车轮转动有车字旁)

  师:真聪明!金钥匙告诉我们偏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意,车字旁的字表示多数与车有关。你瞧,车轮子转的多快啊。请跟老师一起读。(手势)

  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个办法。(抽读)师板书“背”

  师:想象一下,如果叫你背着你的伙伴行走,你能走得很远吗?(生:不能)为什么?(生:累,重)

  师结:是呀,这个道理青蛙也懂。可是尽管又累又重,但是它仍然愿意背着小鱼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青蛙?(助人为乐,很热心,坚强)

  师:谁来当当这只助人为乐的青蛙。(抽生读)

  师:我们一起来当当这只乐于助人的青蛙。全班一起。

  2)第四自然段

  师过:这个办法行吗?(不行)

  师:为什么?(因会干死)让我们赶快去告诉青蛙吧。谁来告诉青蛙?(抽生读)

  师:是呀,真让人着急啊!加上你的动作,全班一起来告诉青蛙大哥吧!(全班齐读)

  师评:老师看到了某某小朋友,不停的摆动着自己的小手非常着急的样子。孩子们,我们人有手,可是小鱼却没有手,它只有尾巴。假如你是这条着急的小鱼你会怎么说?(抽生读)

  师:全班一起来。(齐读)

  3)第五自然段

  师过:是呀,这可怎么办才好呢?这个时候,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说有办法了!到底是什么办法呢?谁来读?(抽生读)

  师:青蛙想怎么帮小鱼啊?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讲故事)(师板书“讲”)

  师:青蛙呀,通过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师加动作),终于想出了第二个办法。

  师:这时它的心情一定怎么样?(高兴)

  师:谁来试试,读出青蛙的高兴来。(抽生读)

  师:它想了这么好的一个办法,真为青蛙感到高兴。全班一起高兴的读一读。(齐读)

  4)第六自然段

  师过:小青蛙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小鱼,小鱼高兴的游到青蛙身边,亲了亲青蛙的白肚皮,说:(一起)“太好了!谢谢你啦!”

  师:小鱼为什么要亲青蛙的白肚皮呢?(感谢)

  师总:真棒。这是它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就象我们人握手一样。

  师:谁来当当这条懂得感谢的小鱼?(抽生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的真诚。谁再来。

  师:全班一起读。(齐读此段)

  5)表演

  师评:老师看到了一群非常懂事,有礼貌的小鱼。

  师过:咱们一起来演一演这条有礼貌的小鱼,当当这只热心的青蛙大哥。

  师述:大屏幕上有小鱼和青蛙的图标,后面分别是它们各自说的话。红字宝宝提示我们可以加上动作。孩子们可以尽情的发挥的你想象,加上你的动作。首先,同桌两个孩子先演一演。开始吧。

  a.同桌演。

  b.个体表演(两组)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演一演?小鱼在哪里?青蛙大哥在哪里?(两组)

  c.男女生表演。

  师:全班起立。男生当青蛙大哥,女生当小鱼。带上你的动作。

  师评:表演的真是太精彩了。

  真是一群可爱的小鱼,热心的青蛙呀。

  老师看到了你们是很友好的朋友。

  6.第七自然段

  师过:孩子们,你们听。(课件:青蛙叫声)原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小鱼的梦想一步步的实现了,“从此,每天傍晚,池塘边就响起了“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呢。”

  三、拓展

  师过:可是冬天的时候,青蛙要干吗?(冬眠)

  师:是呀,那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生)

  师评:真聪明。

  好办法。

  我喜欢的办法。

  相信小鱼会非常的高兴。

  相信小鱼会很感谢你。

  四、写字

  师过:李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教小鱼学习知识,学写字。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教小鱼学这个字(转)。

  1.学写“转”。

  师:结构

  怎样记住它

  比较“车”和“车子旁”;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撇;

  书空笔顺(课件)

  组词

  生练写

  教学反思:

  此堂课结合小专题“小学低段生字音、形、意分层识记策略研究”,重在解决识字方面问题。我所执教的教学班学生整体识字基础较好,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就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识字教学更需灵活多样,以提高学生记忆的效率。此堂课是《池塘边的叫声》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在理解一些字义和表演。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情境中教学法

  在识字和朗读教学过程中,简单、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学习情趣。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首先我在黑板上布置了一个池塘边的情景,并由此创设了一个大的故事情节,从而展开教学。无论是字词释义还是朗读指导,大的故事情景都给学生提供了有理学习条件。

  2、灵活的“字词义”释义法

  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比较好动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原因,灵活的“字词义”释义法尤显关键。本课教学过程中,本人采取“手-口”结合,做动作,想一想等方法进行了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释义“打招呼”一词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师:你的声音真好听。能带上动作就更好了。谁来试一试?(抽生读)师:真棒!老师看见你不仅用上了手,而且还用上了嘴巴。所以“打招呼”这个词语既有提手旁又有口字旁。谁来读这个词?(抽生读)”。这样学生不仅很感兴趣,而且还达到了理解词义的效果。

  当然,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读,但是后来学生不由自主的变成了齐读,这时我也没有及时纠正,处理的不够及时到位。还有,教学中的临场机智不够灵活,需要多努力。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塘”等15个字,读准“好”“背”二字在文中的不同音节;指导“之”的写法和“每”字的笔顺;渗透归类识字的方法,读通读懂课文的内容。

  2.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理解内容,领悟感情,使学生树立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感知读

  1.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夏天到了,小动物们活跃起来了,山林中、池塘边热闹起来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池塘边的叫声》。(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我想知道谁在池塘边叫?

  生2:它为什么叫呢?

  师:那好,现在请大家把书打开,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读课文吧!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读熟好吗?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3.引导学生认读。(生读第一段、读第二段。其他同学画出生字。)

  师:举卡片:“好奇”,这个带点的字读什么音?(hào)这个音还可以怎么组词?(爱好、喜好、好学、好客、好胜)往下读,注意这个字的另外一种读音。

  (生读第三段)

  师:(小黑板出示句子:你趴在我的背上,我背着你去看看。)加点的字怎么读啊?

  ( 生:bèi、bēi背上、背着。教师随之标音。生逐人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勾画生字。)

  4.巩固生字。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字音读得比较准确,其他同学如果认识了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给同桌看看!(学生互查。有的朗读,有的举识字卡片,有的指认书上生字,有的组词。)

  师:举出“洗”字,告诉老师平时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个字?(或:以前认识这个字吗?怎么认识这个字的?)

  生:路边有干洗店、洗头房、广告中有洗发膏、洗涤剂、洗衣粉……广告词:洗得干净,洗得清。

  师:这些都和什么有关系?( 生:与水有关系)水→氵

  师:老师再来检查一段话,谁能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生读)

  师:6个生字读得准确,读了这段话你能知道谁在池塘边叫?它为什么叫呢?

  生:(回答后粘贴)青蛙和小鱼(打箭头叫声―故事)。

  二、理解读

  师:谁还能像刚才那样读懂第一段?

  生1:(读第一段)我读懂了小鱼和青蛙打招呼。

  生2:(读第二段)

  师:你读懂了什么?(或: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好奇是什么意思?小鱼为什么好奇?)再读读这段话;用书上的话回答这个问题。

  生3:(读后回答)好奇――小鱼不知道岸上什么样,因为它从来没去过。

  师:那怎么读出小鱼的好奇呢?(生练读。教师可范读指导,“从来”加重语气。)

  生4:(读第三段)“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一下”,是说青蛙在动脑筋想办法。它要背小鱼上去看看。

  师:小鱼说背它上岸的方法不行后,“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你读懂了吗?

  生5:青蛙又在想办法,青蛙想了很长时间,想出来了。

  师:对了,“有办法了”!就是青蛙苦想之后,那种惊喜的表现。青蛙想出了办法,并且不怕辛苦地每天傍晚在池塘边给小鱼讲故事。你看青蛙是一个怎样的小动物?( 生:乐于助人的青蛙,愿意帮助别人)(生练读。然后指2~3名读,教师可范读指导,“转了两个”、“每天”、“岸上”加重音;“有办法了”提高音量。)

  师:谁还能读懂第6自然段。

  生:(读)小鱼很高兴,小鱼很感谢青蛙。

  师:这说明小鱼是个有情有义的小家伙。(生有感情地朗读:“亲了亲”、“高兴”加重语气。)

  师:青蛙和小鱼真称得上是一对好朋友,如果我们大家想向它们学习的话,就在小组内扮演青蛙、小鱼分角色朗读一下吧!(生小组练读。师生表演读:老师读旁白;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鱼。)

  三、延伸读

  1.续讲岸上的故事:

  师:大家想啊,青蛙都可能讲什么故事呢?(生自由说。如:农民不捉我们了,修路了……)

  2.想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

  四、识字,导写

  师:看书上的田字格里的生字,把有相同特点的字找出来,把生字卡片“边”、“过”、“连”贴在黑板上。(生说怎样记住它们)

  师: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指导写“之”,指导“每”字。

  点评:这份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它具有以下特色:

  1.坚持以读为本,将“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从读的纵向层面上看,从感知读→理解读→延伸读。读的方法和要求也随之变化,自由出声读,读准字音;默读生疑释惑;感情朗读表达感悟;分角色读升华体验。从读的横向截面上看,课堂上三个模块中每一个都是把“朗读”“理解”“识字”融为一体,也是一个三维目标的有机体。

  2.吸纳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并赋予以新的教学理念。继承了“在阅读中识字”的教学法,但学生阅读却是在自己的环境下进行;继承了集中归类识字法,但同类别的字却是学生自己从众多生字中找出并区别异同。

  3.本设计训练点突出,目标意识强。识字抓住“好”、“背”、“每”;阅读抓住“眼睛转了一下(两下)”,“亲了亲”等语句;说话抓住“续讲岸上的故事”,三点全系在“读”这根主线上,不枝不蔓,使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迁移。使低年级语文课有语文味道,有延伸拓展,没有浮华之气。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11

  之一

  陕西省西安市八里村小学 智档侠

  教材分析

  《池塘边的叫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12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向学生提供了四方面的知识:如何交朋友;青蛙是两栖动物;编故事、讲故事;认读二类字。

  学生分析

  我们班大部分学生聪明、活泼,喜欢动物,因此像这种以动物为主人公的课文,学生尤其喜欢学,他们爱模仿、爱表演、爱读、爱说、喜欢想像、无所顾忌、天真、可爱。

  《池塘边的叫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创造等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质疑、讨论、表演与朗读以及讲故事的课堂教学形式。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课前鼓励他们去查资料,自主探索科学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爱动手做手工的特点,让他们事先做了青蛙、小鱼的头饰。

  教学目标 

  1.理解青蛙和小鱼是怎样成为朋友的?生活中怎样和朋友相处?

  2.了解青蛙既可以在水里游又可以在岸上跳,而小鱼只能在水里游。

  3.学会编故事,模仿青蛙的语调给小鱼讲故事。

  4.认识本课15个二类字,并熟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兴趣导入  。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动物,你能模仿出它们的叫声吗?

  学生积极发言。小狗:汪汪。小羊:咩咩。小牛:哞哞。青蛙:呱呱……

  2.点题。

  师:今天,咱们来学习《池塘边的叫声》。

  板书课题:池塘边的叫声。

  3.请学生第一次质疑: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的?

  师:想知道这个问题,读了课文后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查二类字表,可以猜字,还可以问同桌。)

  2.教师把二类字打到大屏幕上,等学生读完课文后,检查他们的认字情况。

  3.听课文录音,进一步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检查生字:找来很多小动物的图片,每张图片背面写上一个生字,正面投射到大屏幕上,学生想要哪种动物,必须得认识背后的生字,然后把动物图画奖励给学生。

  4.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

  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教师复述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熟读了课文后,学生自然而然地知道叫声是青蛙发出来的,原来这叫声是青蛙在给小鱼讲故事呢。

  (但是读完了课文,学生会有新的问题提出。)

  三、学生第二次质疑。

  1.青蛙眼睛为什么转了一下(两下)?

  2.青蛙为什么不怕累,每天都会给小鱼讲故事?

  3.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

  4.小鱼为什么叫青蛙为大哥?

  5.小鱼为什么会亲青蛙的白肚皮?

  6.小鱼为什么一上岸就会死?

  (学生提出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但是都能围绕本课的内容。)

  四、学生就以上问题分小组讨论(四人小组)。

  五、学生汇报(精选其中一段)。

  1.学生说:“小鱼称青蛙为大哥,青蛙要背小鱼上岸。当小鱼说自己上不了岸时,青蛙说他把岸上看到的故事讲给小鱼听。小鱼听后,亲了亲青蛙的白肚皮。从此以后,青蛙每天给小鱼讲故事。在整个过程中,小鱼很有礼貌,青蛙很讲信用,所以他们会成为好朋友。”

  2.表演和分角色朗读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学生表演青蛙给小鱼讲故事(用时较长)。

  表演到最后,演青蛙的小朋友必须给演小鱼的朋友讲一个岸上看到的、听到的故事。

  (1)一个学生把一年三个季节的景色描述给小鱼,惟独没有描述冬季。教师问他为什么没有冬季,学生说:“冬天青蛙都冬眠了,怎么给小鱼讲故事呢?”

  (2)另一个学生说:“青蛙对小鱼说,你每天晚上可以出来看天上的星星。”

  4.至于“小鱼为什么上岸后就会死”这些涉及生物科学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去查资料解决,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六、课后练习。

  ________只能在水里游。

  ________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岸上跳。

  ________很讲礼貌,________很讲信用。

  七、总结拓展。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我们知道了如何交朋友,朋友之间如何友好相处。请你们好好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跟朋友相处的?

  >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掌握本课的生字及生词,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准多音字。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青蛙的好品质,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课文及生字生词,正确的理解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朋友”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冬冬读课文”。在课堂上,丁丁帮助冬冬读好了课文,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走出校园去一个新的地方!看,这是哪儿?(板贴池塘美景图)

  2、在池塘边也生活着一对好朋友:青蛙和小鱼。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出示课题)指"塘":这是今天要认识的生字朋友,大家一起读一读。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 范读: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72页,把你们的小手指到课文上,听老师来读一读。边听边注意你不熟悉的字老师是怎么读的。(配乐)

  2、 自由读:特别注意把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 指名读:

  (1)课文有几段?指名读课文。

  要求:这些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用手指着每个字。来当小评委听听他们把字音读准了吗?

  (2)学生互评:小评委们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

  (3)师对读书的学生及参与评价的学生进行评价。

  4、认读生字:

  (1)下面我们把生词朋友从故事中请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

  同桌互读。师巡视。重点检查。

  (2) 小组活动:各组的小组长拿起生字卡片,看看你们组的同学谁交的生字朋友最多。有不会的字互相帮助多读几遍。

  (3) “词语接龙”游戏:第一个同学读字,第二个同学组词。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把生字记的最牢!

  5、多音字检查:

  (1)现在有几个生字朋友回家了,谁想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句话:

  (2) 谁再来读读这几个词?(“好奇”、“好办”、“背上”、“背着”四个词语变色)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老师强调:这是两个多音字,在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不同的读音。

  三、 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 承上启下,过渡指导:

  (1)出示小鱼的话:小鱼好奇地问:“岸上什么样:我从来没去过。”

  (2)从小鱼的话中,你知道了它有个什么愿望呢?

  第一次朗读指导:是呀,它多么着急想知道岸上的事呀!应该怎样读?其他同学好好听,听他读的怎么样!

  (学生评价: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

  第二次朗读指导: “从来没去过”什么意思啊?(“从来”变色)那你读的时候就把小鱼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师随即范读) 指导学生再读。

  2、 小鱼这么想知道岸上的事,那作为好朋友青蛙帮他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课文。小组长赶快从桌洞里拿出头饰发给大家吧。同学读的好就夸夸他,读错了帮他改过来。(小组活动)

  3、 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哪两个同学想读给大家听?下面的小评委听听他们把小鱼、青蛙的语气读的怎么样?(读后生评)

  (2) 根据学生读书的情况,有重点的指导对话部分朗读。

  (3)全班来合作读,老师加入旁白这一组。(带头饰)

  4、语言情境渲染,师边板演边描述:同学们,看,(板贴)太阳渐渐的落山了,月亮悄悄的爬上了天空,池塘边慢慢的安静下来,听,只有青蛙发出“呱呱”的叫声,那是他在给小鱼讲故事呢!

  (1)(教师走到带青蛙头饰的学生面前)拓展提问:这只小青蛙,你正在岸上给小鱼讲什么样的故事呢?

  (2)其他的小青蛙你又给小鱼讲了哪些岸上的故事呢?

  (3)可爱的小鱼们,听了小青蛙讲述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你一定很高兴吧?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青蛙朋友说些什么呢?(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的发言不仅仅局限于感谢的话。)

  四、情境表演,深入体验。

  1、小组合作表演(每组六人分角色扮演青蛙、小鱼、蝴蝶、小草、小花、小话筒)。老师巡视指导,引导每个角色都能根据情境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指小组上台表演。(配乐)

  3、拓展提问:看到你们这么出色的表现,小鱼也想和你们交朋友。(课件,小鱼画外音)小朋友们好,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聪明的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帮我了解岸上的事情呢?——引导学展开想象,引起讨论。

  五、总结下课。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13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反思

  本课按学习目标学习完字词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并讨论交流:知道青蛙是怎样帮助小鱼的?说说自己还有什么办法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

  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小组表演这篇课文。引发学生思考、想象、交流,注重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进行情感交流,体验朋友间的温情与美好。每一个小组由小组长分配角色,表演课文。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回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可以把岸上的事情写下来,然后给小鱼看,”有的说:“可以把岸上的事情拍下来,拿给小鱼看,”有的说:“可以把岸上的事情录下来,给小鱼讲解,”还有的说:“可以把小鱼放进一个带轮的大鱼缸里,推着小鱼到处逛。”……这节课每一个孩子都在进行轻松的学习,兴趣盎然,学有所获。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反思

  一语组 刘娟波

  《池塘边的叫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池塘边的叫声》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鱼轻快活泼的对话,展现了朋友间相互关怀的美好境界.本课还配有一幅图,生动,形象,直观地再现了课文内容.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1,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5个字,学习多音字"背,好".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到友情的相实,并懂得礼貌待人,乐于助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识字,交流问题,发展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因此,我有梯度地安排了新课教学,首先以学青蛙叫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再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随文识字,在愉快中学习生字,接着以"小鱼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最后再拓展角色,再次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样,从学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落实了知识点,化解了重,难点.

  一,落实了自主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

  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最后以课件和游戏等形式检查,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并充分发挥了学生间互助的作用.在教学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学生的兴致很高,而且学得也很不错.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的创新发现,实现阅读个体与文本心灵对话.

  课标指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我只设计一个问题:"小鱼和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选择小组喜欢的段落学习."这样"顺学而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读,演,说中充分感受到课文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四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充分地给予了学生学习交流,互助合作的自主权.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有助培养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各小组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由本组代表进行展示,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感.同时,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又是一种调节和放松.

  四, 以多样的形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一理念,我将活动,游戏和课件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我先让学生学学青蛙的叫声,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将丰富多彩的课件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充分地激发了他们参与练习,积极读文的高昂兴趣;让学生演一演青蛙和小鱼,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反思

  激情,是导求新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构成学习动机最活跃的成分。为了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发挥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十分注意课前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这一工作。

  一、 课始巧问候,收效真不同

  当铃声想起,班长喊过起立,我精神饱满,笑容可掬地问候学生:“同学们,好好上课!”学生们顺口说到:“老师,您……”忙打住舌头,旋即反应过来,说“老师,好好上课!”在师生的相视而笑中,我顺着说:“谢谢同学们,我一定好好上课。”

  我觉得老师的简单问候不简单,虽只是把“同学们好”的常规问候稍加变动,但效果奇好。一句“同学们好好上课”的问候,其实是向学生提出了上课要求。学生上课应该怎样,具体说来也未必奏效。用“好好上课”四字加以包容,既言简意赅,又让学生自己领会。学生既觉亲切,又易接受。

  另外,与众不同的问候,迫使学生在段时间内积极思维,迅速做出相应的问候。这一激将,犹如点击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鼠标,使接下去的上课高潮迭起。

  二、激活兴趣,点燃心灵

  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课的开讲,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做到一上课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课前这样一导,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营造了生动、活泼、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进入一种“乐之者”的美好境界。

  趁学生学习正浓时,接着出示教学挂图,将其学生带入直观的教学意境,诱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觉生动有趣,而且扩大了视野。使得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显得丰富多彩,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这时课堂出现了“比、学、赶”的学习状态,争先恐后读课文,使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训练目标落到实处。

  三、体验活动,回味无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童话这种类型的课文的优点是情节性强,很适合于课本剧表演。所以,当我宣布各小组开始排演课本剧的时候,学生们情绪非常高涨。

  每一组演完后,师生共同评价,学生读中学,“演”中悟,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从学生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已经非常到位了。通过情景表演这一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下充分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又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体现自我。课程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池塘边的叫声》的教学设想

  我在设计《池塘边的叫声》一课时在教学目标方面是从这样两个方面这样考虑的:

  1、在课堂中通过指导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了解到小鱼和小青蛙是一对好朋友,作为好朋友中的小鱼既是好问的又是有礼貌的,而小青蛙不仅爱动脑筋而且具有乐于助人、言行一致的好品质。学生从中体会到友情是美好与可贵的,培养学生对朋友应当真诚,肯于帮助别人的美德。同时,在进行想像小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这一环节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和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这节课在生字方面,考虑到课文篇幅较长,生字较多,不能两全其美的情况下,因此设计了初步感知课文的生字这一目标,一个是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本身是一个识字的过程,学生对本课生字有一个初步地认识。二是学完课文后的识字游戏,亦是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生字的整体感知的过程,在第二课时我将会具体的对生字进行分类、分层次、突出重点的集中识字。

  就这堂课,各位老师肯定也有很多更好的想法和做法,我想我只是作为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谢谢!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篇14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案例

  《池塘边的叫声》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作者以新奇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将青蛙呱呱的叫声这一常见的现象赋予新的友情色彩,使小朋友从青蛙与小鱼的有情义的对话中感受到温暖的情谊。

  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在揣摩与思索小鱼与青蛙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小鱼的天真、好奇、有礼貌以及青蛙的乐于助人、善解人意。因为小鱼很乖,所以青蛙大哥非常乐于帮助小鱼,愿意每天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我问孩子们:如果有一天小鱼碰到了你,你愿意帮助他吗?那么你有什么方法让他了解岸上的事情呢?请你把和小鱼之间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听好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热情很高,纷纷为小鱼想办法,有的说:“把他放在鱼缸里,然后放在滑板车上,推着他四处看看。” 有的说:“放在透明的塑料袋里,提着他到处看。” 有的说:“在山上选块石头,把石头凿个坑,倒进水,再把小鱼放进去,站得高,看得远。” 有的说:“有种鸟,好象叫鹈鹕,可以请它帮忙,让它把嘴下的囊里装满水,再把小鱼放进去,然后带着小鱼四处去看看。” 有的说:“放在玻璃碗里,端着小鱼边走边看。” 有的说:“可以请他听广播。”马上有人接着说:“还可以请他看电视,电视里有许多有趣的事呢!”……

  反思:借助讲故事,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同时孩子们在讲故事时会不知不觉地靠近课文里的角色,去学习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感受世界的真、善、美。

  《池塘边的叫声》写字指导教学案例

  一、问题分析:

  1、在平时的写字中,发现学生字的间架结构摆放不好,尤其是合体字学生容易写分家或者是写得过于紧奏,还有字的比列不合适,基本笔画不准确。这些都是学生写不好字的原因。

  2、新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字、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兴趣培养。

  1.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2.定期办作业展览。

  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在班级后面的园地中。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二)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笔画。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我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

  3.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利用这些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另一方面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效果:

  在平常的写字教学中,我注意了方法的指导但不够细化。比如:“讲”字的书写。我让学生观察这个字是左右结构,言字部,但是发现学生在写字的时候虽然注意了结构的组成,笔画的正确书写,但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占格的比例不准确,书写的高低位置掌握不好。看到此情况,我意识到自己有些高估学生的水平,为此我又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写字时每次我都要求学生做到四步:一是观察结构分析组成,二是注意每一个笔画的书写位置,三是书空描写,四是书写。下面我就以教学中的片段来说明。

  教学片段: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3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3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师:大家要想把字写好了,应该怎样做(以“边”为例)?

  生: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注意笔画的书写顺序。

  师:对,应先写“力”后写“走之”。

  师:还有我们要想把左右结构的字写紧凑,应该?

  生:半包围结构真亲密,走之包住不分开。

  师:描着田字格中的自己书空一下。

  生:描着书空。

  师:现在请你按着:一观察结构分析组成,二注意每一个笔画的书写位置,三书空描写,四书写。用这种方法先来看一下“过”“连”这两个生字。自己先想,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生:汇报。

  “过”:是半包围结构,走之要包住寸。而且寸字的竖钩不能写在竖中线上。我还要提醒大家“寸”的最后一点要写在横和竖钩的中间。

  师:范写“过”字。并再次强调要注意的地方(还有走之的写法:点、横折弯弯、平捺)。

  生:写(语文天地中的《描一描写一写》)。

  师:拿着学生写好的字进行展示,其他学生来进行评价。

  生:王程冉你写的“过”字,能做到走之要包住寸,最后一点的位置也非常好,但是你走之写得不够规范。

  师:范写。

  生:谢谢,我会改正的。

  师:听了韩昕怡的的评价,我们再来写一遍。

  生:写。

  学生说到这里,又让学生写了一遍,明显感觉到再写遍,就比前一遍的字写的好。

  四、课后反思:

  针对这节课,我想从学生写字与评字两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指导写字时对学生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有就是对于学生字的书写指导,比较完善,让学生能处理好半包围结构,各部分的位置,即不光要让学生看字的结构,还要更具体地说出每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和落笔都在哪。

  但在评字时,学生评得不错,老师的表扬过于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思考对低年级孩子的评价应形式多样些,要更儿童化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评字好的孩子,老师应如何抓住这一点来带动其他学生,是目前需要深思的问题。我想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扬来促进学生,如:你评价得真认真,是从优势与不足来入手;你真是个认真观察的孩子……

  怎样能更好的评价学生,是我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研究的问题。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池塘边的叫声》教案及教学后记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25511126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