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

说的甜蜜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精选4篇)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 篇1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文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浅近明快,富有儿童情趣。在教学中,我注重朗读,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从而去达到丰富情感的目的。

  一、教学片断

  师:蝈蝈欢快地叫着,它给盲婆婆带来什么呢?(引读)

  生: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声

  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师:蝈蝈动听的歌声使盲婆婆彷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

  中,享受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鸟语花香,她听着想着,像是回到了过去的幸福生活中,你能把盲婆婆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吗?

  生读。

  师:谁能发挥想象,模仿诗中的“歌声会_____,______”说几句话呢?

  生:歌声会领您走进花园,闻到花朵浓郁的芬芳。

  生:歌声会把您带到草原,看到骏马欢乐地奔跑。

  生:歌声会领您走进剧院,听到歌手动听的歌唱。

  ……

  师:大家真富有想象力。多么希望盲婆婆能重见光明,真正享受到快乐生活啊!让我们一起为盲婆婆祈祷吧,衷心祝愿她能快乐!

  二、案例分析

  于漪老师说:“诗歌是灵动的,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

  秀,因此,教学生阅读,千万不能支解,不可嚼烂,千万不能将秀气和灵气教去了。”教学时,我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感受,然后模仿诗句练说,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无限的想象,发挥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表达力。诗歌的美重在感受,变枯燥的讲解为领会、品味,促使学生入情入境,更有助于提高理解能力,升华情感。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 篇2

  设计思路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第三册的课文,它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一位少年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首先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问题,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引领学生领会诗歌语言的优美,领悟少年的那份纯真爱心。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比较用心触摸“喜滋滋、乐呵呵”,体会快乐的含义;要体会盲婆婆的看不到的情景,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最后在思绪飞扬中写下自己的篇章,这一切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

  3、通过对诗歌的诵读、领悟,体会盲婆婆的快乐,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的诵读、领悟,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体会盲婆婆的快乐。

  教学准备小黑板三块  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简要介绍)

  1、从课题入手,给少年起名

  2、读准读流利诗歌,初步感知全文。

  3、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这首诗讲的是一位快乐的小朋友,今天老师也要带大家走进一位小朋友,他叫(小明----这是上节课我和学生们取的名字)。让我们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你从课题知道些什么?

  学生1:小明送给盲婆婆蝈蝈。

  教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2:小明为什么送给盲婆婆蝈蝈?

  学生3: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它会干什么?

  教师: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儿歌,你就会找到答案。

  【亲切而简单的导语让学生进入本课的情境中。通过提问培养学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提问更能激发起学生走进文本的主动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走进文本,感悟诗歌

  (一)学习第一节

  过渡:这首儿歌一共几节?(4节)那第一节请第一组读,要求其余三组做到默读。

  1、指第一组读。

  2、寻找词语:乐呵呵  喜滋滋

  教师:这一节有几句话?多指名几位回答。这句话中哪两个词能够表达心情?请自己读一遍。

  指名回答后要求学生用直尺划下,同时教师板书:乐呵呵  喜滋滋。

  3、比较叠词,培养语感

  教师用手盖住呵呵,提问:乐是什么意思?(高兴、快乐、愉快、开心)加了呵呵就是非常快乐。在什么时候你会乐呵呵的?

  (引导学生说)

  仿照上述方法比较喜---喜滋滋的不同。

  4、指导朗读

  教师引说小明心情很高兴,请用你的声音把这些快乐表达出来吧!同桌练读。指名读,学生点评。教师适时评价。

  【词语理解运用应该从低段学生抓起。在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就对低段的词语教学作出了目标定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我们语文老师就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二)学习第二节

  过渡:小明把蝈蝈送给婆婆说什么了?

  1、指第二组齐读。

  2、学习第一句。

  教师:这一节几句话?(两句话)

  (1)理解句意。

  第一句谁愿读?指名读。从他的读声中你知道什么?多次指名回答。面向全体学生问: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会唱歌)同时板书:唱歌

  (2)体会语言美。

  你认为蝈蝈真会唱歌吗?请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从而一致认为是蝈蝈的叫声很好听,它的叫声就像歌声一样美。

  (3)练习语言美。

  教师:其实大家也可以像小明那样说出这样美的语言。

  出示黑板①:一只会飞的蝴蝶。

  一只会(    )的蝴蝶。

  一片叶子在空中飘。

  一片叶子在空中(   )。

  (4)表达语言美。

  同学们真是善于想象的孩子,现在就带着美的感受来读读这一句:婆婆,婆婆……(引读)

  过渡:小明为什么要送蝈蝈给婆婆?

  3、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你从这句话知道小明为什么要送蝈蝈给婆婆了吗?原来是让蝈蝈代替小明给婆婆唱歌。

  (2)理解“您”

  教师:这一节有一个字表示对别人的尊敬是哪个字?猜猜。领读:您。让我们带着对婆婆的尊敬读读这一节吧。

  【语言美是既要理解更要学生内化,安排这样的练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学生头脑中词汇的积累,为以后的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流畅,提高阅读能力打基础。】

  (三)学习第三节

  过渡:会唱歌的蝈蝈给盲婆婆带来什么?

  1、指第三组读。

  2、想象歌声

  (1)“歌声”是谁的?婆婆真能看见小溪流淌的清波吗?(板书看到)不能,这是婆婆在脑中想象的。让我们也想象一下:请大家闭上眼,师唱:小鸡唱歌    叽叽叽    叽叽叽     指名汇报自己想到什么。

  (2)出示插图,看图回答婆婆表情是怎样的?因为婆婆(板书想到)童年的欢乐。是呀!蝈蝈的歌声使她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享受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鸟语花香。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你能把欢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3)指一名学生朗读第三节,其余学生评议。

  (4)采取师生接读,同桌练读,同桌展示。教师适时评价。

  3、我做小诗人

  教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让我们一起祈祷,衷心祝愿盲婆婆早日获得光明,永远幸福快乐,好吗?快,带着你的祝愿,小组合作创作一首属于你们自己的诗歌。最后可以引导出:

  出示黑板②:歌声会(           ),

  (                  )。

  歌声会(           ),

  (                 )。

  4、带着愉快的心情齐读本节。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诗句说,言有物,言有序,言有依傍,教师在学生表述时适当点拨,做到放开不放任,拓展能收拢。这样学生通过语言实践,丰富了自己的内部语言。】

  (四)学习第四节

  过渡:这是一只多么会唱歌的蝈蝈呀!

  1、指第四组读。

  2、指名读第二节,提问: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出示黑板③:婆婆,婆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教师:在第四节这句应该怎样读?应该更有感情,因为蝈蝈给婆婆带来了无比欢乐。

  3、男女生赛读。

  4、板书:......这是省略号,省略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省略了蝈蝈的歌声,表示蝈蝈歌声不断,婆婆欢乐不断!

  【任何的语言都建立在人的独特感受上,这只蝈蝈不是在田野中的蝈蝈,它是小明的化身,它是只给盲婆婆带来快乐的蝈蝈。让学生通过朗读将蝈蝈人性化,唤起学生心中的那份纯真感情。】

  四、深情吟诵

  这么美的诗!就让我们美美地背下来。

  1、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2、表演背。

  3、指多名同学上台表演背诵。

  【低年级学生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只通过读还是单一的,若采用直观表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记忆诗歌,而且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集中思维不能持久,如果适时地让他们动动手脚演一演,或者看老师演示,无疑会增加更多的乐趣,激起学习的更多兴趣。】

  五、深情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是写一个孩子送蝈蝈给盲婆婆,让婆婆得到许多欢乐,小明是一个充满爱心(画心形图)的人,让我们把这美丽心灵永记心中!

  【学习一篇课文,就要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些有意义的东西,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开辟一番新天地,引导学生成为真正有爱的人。教师精妙的勾画,点亮学生的生命之光。】

  附板书: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鲜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适应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效果和威力。我是按照上述思路教学的,但是一定要以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吗?我想也不一定。例如把诗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也可进行质疑问难。这样操作也同样能体现自主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如此看来,教学理念从书本从教师的头脑走到课堂,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这必须基于实际情况:包括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师情况;理念在课堂上的体现方式不是唯一的,不在形式,更在实质。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 篇3

  今天二年级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首诗《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第三册)。老师创设情境,理解了盲婆婆、蝈蝈,接着揭题、读题后,然后就问:“读了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这蝈蝈是谁送的?”

  师:“好的。”

  生:“是怎样送的?”

  师:“不错。”

  生:“为什么要送?”

  师:“是呀。”

  也许是受了老师的鼓励,学生们越发起劲,并挖空心思起来。

  生:“盲婆婆收到蝈蝈后,有什么表情?”

  师:“你真会动脑筋!”

  生:“盲婆婆是否爱动物,爱蝈蝈?”

  师:“对呀!”

  生:“蝈蝈是怎样唱歌的?”

  师:“你预习得真不错!”

  生:“盲婆婆有了蝈蝈,心情如何?”

  ……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还真不少,好,下面就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老师范读完,又说:“想解决这些问题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全文;2、用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不懂的词句打上‘?’。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读。”

  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读了好几遍(课文很短),老师便和学生一起学了14个生字,又用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等方式读了3遍课文,老师又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一提。”顿时,教室里小手如林,学生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乐呵呵地提回了,喜滋滋地送给了”?

  “在我上学的时候,它就替你唱歌”,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为什么送给盲婆婆?

  为什么她会看到小溪、清波?

  把盲婆婆带回童年,她是不是变小了?

  ……

  我怎么也没有料到学生的能量如此之大,问题如此稀奇古怪。看了一下表,面对雨后春笋般的小手,争先恐后的“我来,我来”声,微笑渐渐消失,忙匆匆打断学生,开始讨论问题。就在我和学生为蝈蝈到底会不会唱歌而纠缠不休时,下课铃声响起了。

  教学反思:

  下课后,我对本节课的过程进行了反思。教学中,我的意图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让学生读题、读文后提出问题,并以此来组织教学,试图用学生自己想了解的问题钩住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问题意识。面对今天的课堂,我甚感沮丧和困惑。

  课堂教学为什么会不理想呢?

  首先,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对于刚由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老师引导着,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走入课文,逐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而我未作引导就把整首诗“扔”给学生,学生未深入感悟课文,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问题当然是成堆的。虽说这一偏高的要求(“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是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二年级开始渗透也未尝不可,但既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就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作指导,然后师生共同对问题作归并梳理,确定本堂课着重解决的目标,再围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深入学习。而不是不顾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一个劲地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又让学生读文后讨论逐个解决。

  第二,对教材特点把握不透。课文是一首诗,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一一叙述清楚,诗讲究意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理解时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说学习时比一般文章更困难一些。对于生活阅历浅、语言感受能力还不强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音乐、图像、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第三,对教学理念理解不深。让学生在读题、读文章后提出一些想了解的问题并以此组织教学,确实是一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的好方法。但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鲜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适应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则,便会黯淡无光。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继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读诗,唤起生活经验,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自读自悟,领会诗意,然后把诗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也可进行质疑问难。这样操作也同样能体现自主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还更富有情趣。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 篇4

  生质疑一:老师,课文最后写“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我觉得蝈蝈的叫声应该是“啯啯,啯啯,啯啯……”怎么用了“咯咯”?

  生1:蝈蝈的叫声是可以用“啯啯”,但我觉得也可以用“咯咯”,声音只要写得有点像就可以了。

  生2:我看到课外书里,描写人的笑声,有时用“哈哈”,有时用“嘻嘻”,我也觉得像就可以了。

  师:能联系课外书学习,这样的本领真厉害。

  生3:听蝈蝈的叫声,也许每个人听到的会有一点点不一样,也许有的人听到的是“咯咯”,有的人听到的是“啯啯”。

  生4:所以,同一中种声音,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词写出来。

  师:你说的“用声音词把声音写出来”,这种方法叫“拟声”,以后我们要专门学习。(说明:第七册《习作4》就是学习使用拟声词)。课文中用了“咯咯,咯咯,咯咯……”让我们好似见到了蝈蝈扯着嗓子大叫的欢乐样子。

  质疑生:我认为这里的“咯咯”还应该是写我的笑声和盲婆婆的笑声!

  师(惊讶):那么,你认为“我”笑什么?“盲婆婆”笑什么?

  质疑生:我认为盲婆婆笑是因为,“我”送给了她一只蝈蝈,蝈蝈每天给她带来快乐。“我”笑是因为盲婆婆高兴得笑了。

  师(惊叹):你不光有提问的勇气,更有发现的眼睛。实在了不起!

  生5、生6、生7……:盲婆婆的笑,是因为想起了往日难忘的快乐;是因为身边有一个这样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因为觉得生活很幸福……我笑,是因为我帮助了盲婆婆;我想“我”笑一定是得到了盲婆婆的夸奖;是因为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生质疑二:我也想问: “歌声会领您走进山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盲婆婆她怎么能看见呢?

  生1:这里不是真的看见,是写盲婆婆听见蝈蝈的叫声后,她仿佛看见。

  生2:不是眼睛看见,是她的脑子中想象到。

  生3:也许盲婆婆年轻的时候眼睛是好的,年老了才瞎掉的,蝈蝈的叫声让她回忆起年轻时候,想到了旷野美丽的景色。

  生4:这就叫诗,诗就是这样……?

  师:对,诗就是这样充满了大胆的、美好的想象,这就叫诗意。你是想这样说吧?

  生4:(点头)

  师:下面一句“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还需要老师解释吗?

  生:(摇头)

  【反思】:

  案例中第一个质疑的学生,其实她用质疑的方式挑战了老师的“标准答案”。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故意为学生“下套”,虚设一些明知故问的“假问题”,没想到这个孩子心中明明有自己个性化的精彩解读,却为我们设置了一个美丽的圈套。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带出了孩子们后续更多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更让“拟声词”、“诗意”这两个文学专业化的知识点自然地生成了,特别是这种勇敢质疑的精神立竿见影地奏效了,带来了第二个学生勇敢的质疑。

  窃喜自己的这次“让学”,因而没有轻易地中套。感谢这个美丽的圈套!我爱这样的圈套!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28681126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