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战情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 鱼缸、金鱼、课件。

  【课前预习问题】

  1、课文讲了谁的事?

  2、课文说的是什么事?

  3、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过程】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13、动手做做看

  2、检查预习:

  ① 课文讲了谁的事?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随机教学生字。

  师追问:“你能通过自己的学习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人物吗?”

  ②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他提的问题,并读一读。(指名学生学着科学家朗志万的样子来问一问。)

  3、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1、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师做实验:(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2、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3、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生气的语气、质问的语气、急匆匆的感觉)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2、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1、师:伊琳娜原来不是很生气的吗,为什么听了朗志万的话,又高兴的笑了?(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师板书: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2、想一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五、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板书)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生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师:(总结)看来,其他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六、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师: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实践出真知。”(师出示名言)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它,让它指引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齐读。

  七、延伸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可我们实践活动却永远不会结束。老师这里有两个论断,如果你们心中有疑问,希望你们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去探究。相信你们都会成功!  师出示两个论断:

  1、鸟多的是,是不会灭绝的。

  2、鱼靠尾巴在水里游动。

  附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伊琳娜

  ?       想、做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板书:动手做做看)

  上课之前,老师想讲一个故事给小朋友们听,看谁听得最专心。

  故事内容:

  法国有一个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郎志万,有一天,他对几个小朋友说:“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但是,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有的小朋友说:“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郎志万都摇摇头说:“不对!”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

  1、聚精会神地听故事。

  2、学生七嘴八舌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以便于在课文的探究与朗读中体会文章涵意。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那就快来读读新课文吧!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以便随时给以帮助。

  1、检查自学情况。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读读有关的句子。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朗读第5和最后一自然段。(重点读好人物的语言)

  3、课件出示这两段中出现的8个生字词:

  伊 琳 娜 志

  漫 哎 哄 骗

  你能用“哄骗”说一句话吗?

  小结: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

  1、学生用手指着字,自己朗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是:金鱼放进去,杯里的水也会漫出来,从第5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郎志万是故意骗小朋友的,从最后一段话中看出来的。

  2、学生同桌在一起练读。指名朗读,评价。

  3、认读出示的生字。师生合作读、同位读、小组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

  指名3~4人说句子。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己创设的较为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符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三、再读课文,体会理解  哄骗别人本来是一件不好的行为,科学家郎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大家呢?让我们再来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他的用意。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其他学生提出听的要求。

  相机认识剩下的3个生字。

  课件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朗读屏幕上出示的句子,谈出对伊琳娜的看法。

  1、读指定段的课文,重点读好文中对话。认真听,听后认真评议。

  读后谈见解:

  科学家是想让小朋友们明白:不能盲目相信别人的话,要动手做做看。

  2、师生合作读,范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小组交流。

  读评结合,可以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朗读过程中,对课文的朗读体现多元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丰富内心感受。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4个上下结构的字“志、智、获、慧”。

  提示:

  “志”要写得上下匀称;

  “智”要写得上宽下窄;

  “获”要写得上小下大;

  “慧”要写得上中下各占三分之一。

  认真观察、练写生字。 五、语文实践  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

  小组交流,选代表班上交流,然后写下来。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3

  【课前透视】

  课文主要写伊林娜在朗志万的启发和鼓励下,通过亲自动手做做看,终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不盲从,勇于实践。文章情节简单,但却富于情趣;语言平实,却给人以启迪。故事紧紧围绕伊林娜的情绪变化顺势展开,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读书探究的欲望,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对于这一生活细节,孩子们有过想法但没有实践经历,强烈的好奇心会趋使他们兴趣盎然的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从而积淀成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图片、实验器材。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二、图片导入

  出示两张图片:这个小女孩怎么了?(一个是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另一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这个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了。

  疑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正是课文的疑点,以此为切入口,利于突破重点,激发探究读文的兴趣。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识字教学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采用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自主识字的效率。

  二、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顺着伊琳娜情绪波动的原因探究读文,不仅能较好地朗读课文,更有利于使学生感悟到伊琳娜是亲手实验后才发现了科学家的话是不对的,更便于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三、交流

  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

  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⑴ “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⑵ 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⑶ 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

  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⑴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⑵ 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四、实验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伊林娜生气的原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做做看,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

  五、写字

  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

  1、学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3、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

  用情境式的游戏指导书写,更利于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书写和发现的乐趣。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3、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二、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⑴ 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⑵ 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⑶ 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⑷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此环节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可以当记者进行采访,同时建议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四、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从课内走向课外,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强化学生不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五、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伴教锦囊】

  〖阅读在线〗

  小郑和造船

  明朝时候,有个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一年,郑和才10岁。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换偏旁、联系生活实际、编谜语等方法识记“骗、朗、志”等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题、提”两个字;

  2、运用动作演示、换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漫出来、哄骗”等词语的意思。

  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伊琳娜和朗志万说的话,并能活用第一自然段语言,填补文章空白。

  4、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儿歌揭题

  1、出示儿歌: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2、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光要动脑筋想,还要动手做做看。

  3、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生逐段朗读课文。

  同桌再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动手做做看”是谁对谁说的?(妈妈对伊琳娜说的、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那就让我们走进故事里去吧!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划出科学家的提出的问题。3、交流: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 指名读。这个问题很——奇怪。* 动作演示“漫出来”水太满了,向外流,这个动作就叫“漫”。

  * 朗读指导,读出奇怪的感觉。(学科学家提出这个问题,读好问句。)

  (二)学习二——五自然段

  1、听了科学家的问题,小朋友们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所以……伊琳娜觉得他没有说对)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所以……伊琳娜觉得他也没有说对)

  3、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是左思右想也想不出道理来,于是,她回到家问妈妈。

  出示:她回到家问妈妈:“(妈妈,                     )?”(引导学生活用第一、二、三自然段语言。)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理解“光”的意思。

  4、在妈妈的鼓励下伊琳娜动手做了起来。读第五自然段。想想伊琳娜是怎样做的。

  出示: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 伊琳娜,你发现什么?看图说话:水漫出来了,甚至漫到了桌布上。

  * 指导朗读: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读出当时的惊奇,再看图,看她当时脸上的表情: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的样子)。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学习六、七自然段

  1、伊琳娜看到水竟然漫出来了,心里想什么?(水明明漫出来了,可朗志万为什么说水不会漫出来呢?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哄骗我们小朋友呢?看样子,有些事情不能光想,还要做一做……)

  2、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哄骗”就是——欺骗,而“哄”是口字旁,哄骗就是用假话去欺骗别人。

  * 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这句话。(虽然生气但还是很有礼貌)

  *你能换一种语气说话而意思不变吗?(您不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朗读此段。

  3、朗志万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吗?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点名读——再点名读 *解决“不一定是对的,就是说?

  *再一起读——师生引读:原来郎志万不是……而是……——伊琳娜听懂了,你听懂了吗?——交流——再读——教师总结

  *科学家说的话有的是对的,有的话错的,当我们对别人的话有怀疑时,应该动手做一做。(回扣课题)

  小结课文

  课文开始的时候说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伊琳娜觉得他说得不对,就自己动手做了一下,结果发现——,原来,朗志万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再读儿歌,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板书:  

  郎志万     (哄骗)装满水的杯子   放金鱼   水不会漫出来

  妈妈 伊琳娜   (动手做做看) 水漫出来了

  教学反思:

  教学中毫不吝惜地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的激励语言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样认真,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书,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又凸现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妈妈对伊琳娜说,“你动手做做看!”朗志万告诫孩子们,“要动手做做看。”几个小朋友在听了朗志万提的“奇怪”的问题后,是不是动手做做以后再回答的呢?朗志万到底“哄骗”小朋友没有呢?伊琳娜为什么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后高兴地笑了?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后伊琳娜会说什么呢?这一课会带给孩子们很多启迪,在学习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伊琳娜想到的,我们的学生想到了吗?

  课后“说说写写”中学习伙伴的话,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思考,把读、思、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再说,说后再写;也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就写,写完再说。总之,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教学。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图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趣。

  1.小朋友们,老师的话你们相信吗?

  2.好。那我说:天一冷,你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了。小朋友,你们相信吗?

  3.为什么你们不信老师的话了呢?

  4.呵呵,你们都和伊琳娜一样,是了不起的孩子!(板书:“伊琳娜”并领读两遍)我想小朋友们一定都读过课文了,老师写出了伊琳娜,你们一定会告诉我另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法国的大科学家——

  (板书“朗志万”并领读两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5.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一些生字朋友们,再看“动手做做看”是怎么一回事!

  二、学习生字。

  (一)识字写字

  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课生字较少,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自主选择识字方法。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识字方法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5)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4.写字指导。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写字教学时,可以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可以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二字中虽然都有个“是”字,但两个字的结构不一样,“提”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三、作业设计:

  巩固、理解、运用生字。

  制作powerpoint(注意:全部用楷体字)

  1、读一读,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哪个字?

  慢 漫

  (1)老爷爷(  )地走。

  (2)水满了,从鱼缸里(  )出来。

  (3)发大水了,河水(  )过了小桥。

  提  题

  (1)小明(  )着一桶水。

  (2)小红在做数学(  )。

  (3)小华回答老师(  )的问(  )。

  拐   另

  (1)他的腿受伤了,走路一(  )一(  )的。

  (2)教室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在写字,(  )一个在看书。

  哄   洪

  (1)我们要做诚实的人,不要(  )骗别人。

  (2)(  )水来了,把小桥给冲断了。

  2、抄写生字,并预习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些生字新朋友,你们跟他们都熟适了吗?谁愿意接受老师的考查?(显示课件中的生字)学生抢答,并开火车读。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小朋友,读完课文后,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动手做做看”)引导学生认同并理解动手做做看。

  (二)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问题也这么快读懂了。如果老师不教你们,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2.这样吧,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帮助读,先把课文读正确,再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最后,你们就可以分角色朗读。现在开始吧。

  3.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可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了吗?

  4.谁愿意当朗志万?谁愿意当伊琳娜?谁当“一个小朋友”和“另一个小朋友”?可不要小瞧这两个角色,过一会儿有很难的问题等着你回答!谁当妈妈?剩下的一个小朋友读叙述的部分。

  5.(当读到“……把水喝下去了”时)请停一下。请问,你们这两个小朋友回答的对吗?为什么会说出两个错误的答案?

  6.好的,请继续朗读。

  7.(当读到“你动手做做看”时)对不起,请停一下。请问,您为什么要对女儿说这句话呢?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全文读完后)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 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2、①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出问题后又下了定论,而他的定论却不正确的,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②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同意

  ③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小组讨论: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就用一定,合不合适?如果不合适怎样修改?

  ④伊琳娜是怎样想的?

  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他们”指的是谁?代进去读一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板书: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围绕“伊琳娜”进行思考

  (1)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

  (2)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

  (3)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4)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学课文后畅谈感受

  我发现:……

  使我惊讶的是:……

  让我难忘的句子是:……

  我想尝试的是:……

  我想改变的是:……

  四、作业设计

  搜集名言,指导实践

  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五、板书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小朋友的回答

  (三)伊琳娜质疑——妈妈提议——动手做做看

  (四)伊琳娜动手做——水漫出来了

  (五)反问朗志万

  (六)朗志万希望大家动手做做看

  六、课文教学思考: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 “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写伊林娜在朗志万的启发和鼓励下,通过亲自动手做做看,终于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盲从,勇于实践。文章情节简单,但却富于情趣;语言平实,却给人以启迪。故事紧紧围绕伊林娜的情绪变化顺势展开,要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对于这一生活细节,孩子们有过想法但没有实践经历,引导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从而积淀成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把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方法:范读法、引导点拨法。

  学习方法:朗读与想象结合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动手做做看》。

  2、板书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思考:伊琳娜为什么开始很生气,后来又笑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换偏旁识字:慢—漫 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4、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

  5、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哄、喝、提、题”4个字。

  4、学生描红,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检查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发现问题

  1、引导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如:a、伊琳娜为什么开始很生气,后来又笑了?

  b、朗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小朋友们?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让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试着解决问题。

  2、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纠正。

  四、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思考:“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学生找出相关段落,指导朗读:注意段落中反问的语气

  2、思考:“郎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小朋友?朗志万真的是在“哄骗”小朋友吗?

  相机指导“哄骗”、“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3、指导朗读。

  五、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她可能会说些什么?

  2、请你自由想像,伊琳娜可能说的话并写下来。

  3、说说你在生活中听到或发现过老师,家长说或做的不对的地方,你是怎样做的?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妈妈:不能光想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科学家有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

  伊琳娜:怀疑—受到鼓励—动手—实践质问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3、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讥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说“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2、自主识字:

  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对自己认为难记的字,想办法把它记住,把不好记的字标出来。

  3、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

  介绍自己是怎么记字的;讨论不好记的字怎样把它记住。

  4、全班交流:

  全班齐读去掉音节的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书写生字:

  讨论如何把字写正确、写好看;完成课后“我会写”的内容,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自己所写的字,老师随机评议。

  三、学生自读课文,用“──”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谁来告诉大家,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朗志万的问题,生齐读)

  二、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号。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体会:

  老师重点引导体会句子中带横线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

  ⑴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⑵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三、拓展课文内容

  1、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你想这时他可能会说些什么?

  2、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3、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试着写下来。

  4、老师小结。

  四、巩固生字

  做组字游戏,出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学生进行组词竞赛。

  五、课外作业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把放入手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满出水的多少与放进物体大小有没有关系。

  【教学后记】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要使学生“自己读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要从这个目标着眼,采取适当的训练措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步一步地向着目标迈进。阅读教学除了着重培养阅读能力,同时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读书,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动笔圈、点、画、记,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读书时坐姿端正,注意用眼卫生;善于使用工具书;坚持课外阅读等等。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3、会写“哄、喝”两个生字,并掌握如何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

  【教学准备】

  1、杯子、水、尺子、鸡蛋。

  2、课件。

  3、奖状、王冠、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铅笔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发明了自动铅笔;扇子扇风很费力,于是人们发明了电风扇、空调。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

  2、出示鸡蛋,思考: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用同样的力,在同样的地方,同时旋转两只鸡蛋,谁先停?

  3、板书课题:13、动手做做看

  二、学习课文

  1、评选“故事王”,教师出示王冠,并说明评选要求。

  2、指名讲故事。

  3、全班投票评选“故事王”,并授给王冠。

  4、教师出题:我会连,学生思考后发言,并说明为什么这么连。

  5、出示插图,观察表情,给伊琳娜配音。

  6、指名表演,并请大家给表演者配音。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实践

  1、出示问题:把尺子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从杯子外面你会看到:

  ① 尺子和尺子上的字变大了。

  ② 尺子和尺子上的字不变。

  2、学生选择,把奖状发给动手做的小朋友,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3、学生实验,提出要求。

  4、汇报观察结果。

  四、教师总结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9

  设计理念: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理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事件的感觉,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设计特色与价值:

  1、自主、开放、有情趣地解读课文。

  2、在体验与理解这个故事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杯子  金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你们相信老师的话吗?(相信),谢谢你们对老师的信任,为了感谢你们的信任,我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杯子,给你们看一看。(出示装满水的杯子)瞧,你们一定会说它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那可就错了,它可神奇了。在杯子里放东西,水会流出来。可是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1:金鱼身上有鳞。

  生2: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谁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自己说对了呢?

  2、师:对,我们应该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1:谁动手做做看?

  生2:为什么动手做做看?

  生3:动手做什么?

  生4:这是谁说的呢?

  二 理顺思路,实验释疑 

  1、师:孩子们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在旁边作好记号。 

  2、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的读书所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生1:我知道朗志万提了一个怎样的问题。(指生朗读这一句话)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这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奇怪)为什么说它奇怪呢?

  生1:装满水的杯子放进东西水会漫出来,放金鱼却不是这样。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能回答出来!“漫出来”是什么意思?

  生2:我知道,“漫出来”就是说水装得很满,流出来了。

  师:还可以说什么漫出来?

  生3:牛奶漫出来。

  生4:妈妈烧的汤从锅里漫出来了。

  师:孩子们真会联想,你们能说说“这样”指的是怎样?(大屏幕出示句子:如果放进一条金鱼,                   。)

  师:课文中有两个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呢?(同桌互读)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女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地说──

  男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你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在课题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师:你也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子吗?[大屏幕出示句子:(            )光(         ),要(         )。]

  师:孩子们真会说,那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很高兴,因为通过实验我知道了科学家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2:我知道了当一个问题不能确定结果的时候,就要做实验。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2、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1: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大科学家肯定知道水会漫出来,用错误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

  师:你说的真好!用上书上的一个词就是(哄骗)。

  生2: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

  生3: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

  ……(师表扬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3、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对郎志万说呢?

  生:您不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顺利过渡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变。生对比读后,知道反问句语气更强烈,陈述句语气更平淡,文中应该用反问句更适合表达伊琳娜的心情。)

  4、师引读:一个大科学家竟然用错误的问题来考我们小朋友,伊琳娜生气地问:(生用生气的语气并配上动作读伊琳娜说的话)

  师引读:难道因为我们小就可以哄骗我们了吗?伊琳娜大声地问:(生的声音又更愤怒)

  师引读:伊琳娜越想越生气,气冲冲地问:(生已感同身受)

  5、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1、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1: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2: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1、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向生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师: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生:做实验!

  师:意大利的数学家伽俐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个实验,你们想知道实验结果吗?

  生:(迫不及待地)想!(师出示题目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短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

  2、师:用波浪线勾出实验结果,横线勾出人们从伽俐略做实验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并勾画答案。

  (生完成后,师让生汇报)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1、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生组内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2、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自己的收获……

  3、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生:齐读

  作业布置

  1、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留心观察,有礼貌地指出来。

  2、请你动手做一做:

  准备一个小瓶子,里面装满水,用一张扎了许多小孔的薄薄的纸片将瓶口盖住,再倒过来,放开手,小纸片会掉下来吗?瓶子里的水会倒出来吗?

  板书设计:

  朗志万                    伊琳娜

  提问                             ? ? ?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        动手做做看! !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的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当中,伊林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他不盲从,不懂就问。伊林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他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答案,朗志万和伊林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能写好本课的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6个生字,能写好本课的12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教具设计: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设计:合作探究学习法、自主探索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课件,小朋友猜一猜:我们身上有两件宝物,分别是什么呢?(学生交流)老师小结:其实这两件宝物是双手和大脑。那你知道这两件宝物都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交流

  3、老师小结:看来这两件宝物的作用可确实不小。那在平日里,我们都应该怎样来很好的使用它们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双手和大脑的文章,相信学了课文之后,你一定会更加喜欢我们的这两个朋友。

  4、板书课题,集体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认的字,你有办法认识它吗?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愿意成为你的学习伙伴,在你的身边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2、学生放声、大胆的自主朗读课文。

  3、老师随时指导学生,尤其重视学生的识字方法的运用。

  4、教师小结,并激励学生进行朗读课文:老师刚才看到小朋友们都是能干的孩子,都能够把课文放声的朗读下来,是有自信的孩子。老师也相信你一定也非常有自信的在大家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朗读,看看勇敢的孩子在哪呢?

  5、抽学生起来读课文,师纠正生字的读音。

  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刚才从大家的朗读中我听出这些字大家还比较生。

  6、来我们大家一起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出示小黑板的生字)

  7、这些生字戴上一顶帽子。(给生字加上拼音)

  (1)师领读生字。

  (2)找小老师领读。

  (3)男、女生比赛的形式来记住生字。

  (4)全班齐读生字。

  8、黑板上的这些生字我们大家认识了,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生字你没有掌握,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帮帮你。(c组学生)

  9、生字我们大家已经掌握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自然段。

  三、感悟课文,提升自身的素养

  1、谈收获。我相信大家一定从文中有太多的发现,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说了,谁来交流交流自己的收获?

  ⑴通过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朗志万:科学家、伊琳娜:小朋友)

  指导学生书写:朗字,不要把左边写成“良”。志字的书写:士兵的心

  (2)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怎样的问题?(找生说)

  2、这些小朋友是否同意了朗志万说的话?你从什么地方知道?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找学生交流)

  3、从小朋友的话语中我们知道他们都同意了朗志万说的话。

  4、伊琳娜同意他们的观点了吗?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呢?妈妈是怎么说的?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5、听了妈妈的话,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看课文54页的图片,从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1、水漫出来了2伊琳娜的表情(吃惊、惊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伊琳娜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肯动脑筋,不懂就问,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

  6、小结:实验证明在盛满水的杯子里放进一条金鱼水同样会漫出来。

  想象: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指导学生朗读伊琳娜说的话。指导学生书写“哄骗”一词。

  7、这么说科学家朗志万是在哄骗这些小朋友的,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答案)指名读。

  四、小结:通过这件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是啊,“实践出真理”。)

  五、巩固练习:1、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小组讨论)

  2、你怎样评价伊琳娜?

  六、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光轻信权威、要勇于实践,亲手验证一下,我们才有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板书:动手做做看)

  上课之前,老师想讲一个故事给小朋友们听,看谁听得最专心.

  故事内容:

  法国有一个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郎志万,有一天,他对几个小朋友说:"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但是,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有的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有的小朋友说:"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郎志万都摇摇头说:"不对!"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

  1,聚精会神地听故事.

  2,学生七嘴八舌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故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以便于在课文的探究与朗读中体会文章涵意.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 那就快来读读新课文吧!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以便随时给以帮助.

  1,检查自学情况.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读读有关的句子.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朗读第5和最后一自然段.(重点读好人物的语言)

  3,课件出示这两段中出现的8个生字词:

  伊 琳 娜 志

  漫 哎 哄 骗

  你能用"哄骗"说一句话吗

  小结: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

  1,学生用手指着字,自己朗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是:金鱼放进去,杯里的水也会漫出来,从第5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郎志万是故意骗小朋友的,从最后一段话中看出来的.

  2,学生同桌在一起练读.指名朗读,评价.

  3,认读出示的生字.师生合作读,同位读,小组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

  指名3~4人说句子.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己创设的较为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符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

  三,再读课文,体会理解

  哄骗别人本来是一件不好的行为,科学家郎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大家呢 让我们再来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他的用意.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其他学生提出听的要求.

  相机认识剩下的3个生字.

  课件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朗读屏幕上出示的句子,谈出对伊琳娜的看法.

  1,读指定段的课文,重点读好文中对话.认真听,听后认真评议.

  读后谈见解:

  科学家是想让小朋友们明白:不能盲目相信别人的话,要动手做做看.

  2,师生合作读,范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小组交流.

  读评结合,可以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朗读过程中,对课文的朗读体现多元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思,丰富内心感受.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4个上下结构的字"志,智,获,慧".

  提示:

  "志"要写得上下匀称;

  "智"要写得上宽下窄;

  "获"要写得上小下大;

  "慧"要写得上中下各占三分之一.

  认真观察,练写生字.

  五,语文实践

  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

  小组交流,选代表班上交流,然后写下来.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伊琳娜对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感到奇怪。她动手做实验,发现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朗志万知道了,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启发学生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这是为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讲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到家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做做看。实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第三部分讲第二天伊琳娜去问朗志万。朗志万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1.渎课文,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意思。

  2.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的道理。

  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一条金鱼。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通读导语,了解单元主题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读)。伊琳娜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²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记住的生字。

  ²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²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

  ²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²还有哪些字记不住?

  引导:

  做游戏“原来是这样”,激发识字兴趣。如:原来把“慢”的“忄”换成“氵”就是“漫”;原来“琳”、“娜”都是形声字呀……

  学生再次观察难记的字,发现规律。

  ²抽读生词,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小结:只要仔细观察,再难的字都能找出记的好方法来。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来记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认真听,注意别人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四、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用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2、指名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这段话,指导读出问话的语气。

  3、讨论: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和身边的伙伴交流。在全班发表意见。

  小结: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几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谁的答案对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3、指导生字书写。“我教你写”

  ²你认为哪些生字难写?

  ²对于同学提出的难写的字,你怎样教大家写好?(发挥学生主动性,在互教生字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规律)

  4、书写生字,互评互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回忆课文内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什么问题?

  指名答后,出示这段文字,齐读。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1、分组学习,提示步骤:

  ²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

  ²说说他们的意见,分角色朗读。

  ²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意见,朗读体会。

  重点引导:

  ²做实验验证伊琳娜的话。

  ²朗读第六自然段伊琳娜的话,想想她为什么生气。

  ²朗读第七自然段朗志万的话,想想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万的用意,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应动手实践。)

  3、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课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启发想象,练习写话]

  1、引读重点句段,再次强化理解。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生读问题),伊琳娜在妈妈的引导下亲自做了实验,发现结果和朗志万说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气地问朗志万——(生读问话),朗志万听了反而哈哈大笑,说——(生读朗志万的话)。”

  2、启发想象:伊琳娜听懂了,也高兴地笑了。想一想,她会说什么?思考后自由发言。

  3、练习写话: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四、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父母或伙伴听。

  2、与伙伴合作编演课本剧。

  (至少选做一项)

  作业布置:1、课堂作业本第一课。

  2、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还可将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板书设计: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和伊琳娜

  朗志万认为:杯子装满水+别的东西——水漫出

  杯子装满水+金鱼——水不会漫出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趣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学生认字)。

  教师个案:

  ⑴ 直接揭题。

  ⑵ 设疑:

  ①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② 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

  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① 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生答:我是x,。

  ② 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谜语: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 志气 问题 提问 提水 浪漫 朗读 哄骗 起哄 喝水 骗人

  6、写字指导: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两个是的区别。

  教师个案:

  ⑴ 自学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⑵ 同桌互读生字和课文。

  ⑶ 检查自学情况:

  ① 说说你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

  板书这些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② 识字游戏:

  a、师说生字偏旁,学生猜字;学生说偏旁学生猜字。

  b、小兔开门游戏。

  c、认读生字词语。

  ⑷ 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朗、喝、骗”字。

  ⑸ 初步感知课文:

  ① 课文讲了朗志万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② 出示朗志万的话:一个杯子装满……这是为什么?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做以下引导:别的东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会漫出来?

  用句式“除了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其他东西,水都会……”造句。

  ⑶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吗?

  四、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个案: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⑴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⑵ 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⑴ 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① 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② 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③ 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⑵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14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科学家朗志万以特殊的方式启发伊琳娜动手实践找寻答案,并让所有的孩子明白了一个深刻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文章情节简单,却富于情趣;语言平时,却发人深省。教师应引领学生围绕朗志万的话和伊琳娜的做法进行深入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这篇课文对于他们来讲,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师引导下从字面上理解并不困难,但是要让他们真正懂得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却并不容易。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宜于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演示、合作探究等方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2、让学生有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水杯、金鱼、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 教读“单元导语”。

  教师教读单元导语:“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用斧头砍东西又慢又不整齐,于是人们发明了锯;用扇子扇风很费力气,于是人们发明了电风扇;每一种发现和发明,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吧!”

  2、谈话。

  师:同学们,要想将来有所发现和创造,就要学着做个有心人,就要学着遇事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判断。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动手做做看》,看看你能从中领悟到什么。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齐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 全班交流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4. 将生字去掉拼音,开火车组词读,再以小老师组词带读全班。

  5. 指名检查课文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6.齐读课文。 提问:

  a、通过朗读你们知道课文有哪些人物?主要写了谁吗?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b、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体会他们身份的不同)

  c、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d、科学家朗志万跟小姑娘伊琳娜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三. 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字型。

  2. 学生当小老师: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 重点指导:“朗”字,注意左边不要写成“良”,下面是一点。

  比较形近字:“提”和“题”;“漫”和“慢”;“喝”和“渴”;“骗”和“遍”、“篇”;“哄”和“洪”、“拱”等。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组词语。

  2、(课件)齐读词语

  3.回顾课文:经过初读,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 深入朗读,细致体会。

  1. 出示伊琳娜的表情图:伊琳娜开始为什么生气了?后来为什么又高兴了?

  2. 学生自由读文,想想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学生汇报,板书:表情图1     哄骗

  3、朗志万向小朋友提了怎样的问题:

  出示:“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引导提问:别的东西指除了什么之外的东西?放进金鱼,水会怎么样? 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怎么样?你们觉得奇怪吗?)   指导读句子

  4、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 伊琳娜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从哪看出不同意?

  (1)生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2)“他们”指的是谁?

  (3)交流: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4)探讨:从中你觉得伊琳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5.遇到问题,伊琳娜是怎么做的?(问妈妈)

  (1)出示句子: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a、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可用换词替代法,如“只”、“仅”等)

  b、反复朗读该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2)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a、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学生交流看到的景象,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b、想象: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

  (3)朗读伊琳娜说的话:“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a、指导读出“生气”,并体会“哄骗”的意思。(可通过换词感悟)

  b、你还能换种语气说这句话,使它意思不变吗?(练习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c、朗志万真的哄骗了小朋友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4)出示句子: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问:为什么他会笑?你从他的话里明白了什么?

  5. 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板:图2  动手做做看)

  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指名说)

  6、小练笔:把伊琳娜说的话写一写。

  三. 总结课文,发散性练习。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收获。(板书: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

  四、推荐阅读:《小马过河》

  板书设计:                13 动手做做看

  表情图1                                 哄骗

  表情图2                            动手做做看

  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29546126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