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精选16篇)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1

  设计理念:

  母爱是个永久的话题。今天的孩子,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太多的爱,因为“易得”,所以“易忘”、“易忽略”,要引导孩子通过解读妈妈这份特殊的账单,解读母爱的无私与无价。课堂上,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动听的音乐适度穿插,不单是课堂情感的催化剂,更可使语文课有了别的学科的加盟而从此不再孤单。

  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妈妈无私无价的爱。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出示帐单,切入文本

  1、大屏幕出示“账单”两字,指名读,问:知道什么叫帐单吗?指名说,出示一份超市购物账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份“妈妈的账单”。

  2、揭题:20*妈妈的账单

  3、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放声朗读课文,把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引读、女生读、男生读结合)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可以参考大屏幕上老师提供给你的词语,(提供词语:账单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1、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

  a.指名说

  b.同桌之间学着他们的方法,也来说一说。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如愿以偿地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看了妈妈的账单,彼得羞愧万分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三、解读帐单,领悟母爱

  师:课文里出现了几份账单,让我们在文章中先找出来,找到后,把它划下来。生:一份是:彼得写给妈妈的账单,另一份是妈妈写给彼得的账单,指名读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大屏幕显示)

  1、第一次解读。

  师:自己轻轻地读读彼得的账单,再读读妈妈的账单。你发现这两份账单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生:彼得的账单要问妈妈索取劳动的报酬,妈妈的账单却不要彼得的钱。

  (大屏幕显示: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_________。再出示:他为______________感到羞愧万分。)

  (让孩子们自由读这两份帐单,悟出小彼得内心的羞愧。)

  2、第二次解读。

  同桌对比读,男女生对比读这两份账单,男生读彼得的账单,女生读妈妈的账单。

  (大屏幕显示:小彼得读着读着,他从妈妈的账单里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___________。)师随机板书:妈妈的爱关心照顾

  (通过男女同桌,男女生一起对比读这两份帐单,感受到妈妈的爱。)

  3、第三次解读。

  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来读读妈妈的这一份帐单吧!同学们,请你想想,为了让小彼得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十年里,妈妈曾为小彼得做过些什么呢?(生回答。)

  师:妈妈关心、爱护小彼得,为小彼得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如果我们也照彼得的方法,请你帮助彼得算一算,你觉得他应该付给妈妈多少钱呢?(生答:无数芬尼)妈妈问彼得收取了吗?为什么?

  师:是呀!这就是妈妈的爱。她只有默默地付出,却不求丝毫的回报。妈妈的爱是无声的,也是无限的。妈妈的爱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妈妈的爱,放优美的深情的音乐,师生一起动情诵读诗歌《妈妈的爱》。

  (通过再读妈妈这份充满着浓浓母爱的帐单,并联系生活的实际,体会到妈妈只有付出,却不求回报的爱,引导学生通过三次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感受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当孩子们已深深地感受到妈妈的爱了,抓住学生情感的火花,用配乐诗歌《妈妈的爱》来感染学生,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妈妈曾为小彼得做过些什么?入情入境,真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发挥想象,补充结尾

  师:小彼得和我们一起都已经感受到妈妈的爱了,那么,他会怎样处理妈妈给他的60芬尼呢?

  生:“过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把那把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大屏幕显示)

  指导朗读。

  师:看文中插图,这就是小彼得把钱还给妈妈时的情景。此时此刻,小彼得心里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大屏幕再显示:他在心里默默地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连起来读一读)

  六、真诚交流,升华感情

  师:妈妈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我们该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呢?同学们,学了今天这一课,就请你为自己布置一份家庭作业吧?你想做一份怎样的作业呢?

  生:写日记,写读书笔记。

  生:关心妈妈,为妈妈洗脚,给妈妈捶背,为妈妈做家务事。

  生:写一首赞美妈妈的诗歌送给妈妈。

  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束鲜花送给妈妈。

  师: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每个同学不仅要善于感受爱,还要学会表达爱,回报爱,就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旅程吧!

  (在《感恩的心》的音乐声中,学生离开教室。)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孩子们真切地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深深地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并真正地懂得了该如何去表达爱,回报爱!通过解读妈妈这份特殊的账单,感受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2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流程

  (一)书写账单,引入教学。

  1、  板书“账”,指名读。看这个字的偏旁,想这个字与什么有关。

  2、 板书“单”,指名读词,齐读。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账单?

  [设计意图:导课环节,从账单入手,通过对“账”这个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分析和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很自然地,浅显易懂地理解了“账单”的含义,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3、有位外国的小朋友,名叫彼得,他为家里做了一些事,有一天,他写了这样一张单子(出示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     10芬尼

  共计:60芬尼

  ①理解芬尼:“芬尼”是德国的一种货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那60芬尼就相当于人民币(3元)。

  ②理解款项:款项指每个项目多少钱。谁来说说彼得写了哪些款项?(指名说)

  4、同学们,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账单里你读懂了些什么?(小彼得听话、懂事、勤劳、能干 、有经济头脑)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彼得的账单,从账单中感受到彼得确实为家人做了不少事,得到适当的报酬也是无可厚非的。]

  5、你们为爸爸妈妈做过事吗?想不想也学彼得那样,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开一张账单?(学生在事先发下的纸上书写账单。)

  7.账单写好了,请把这份账单叠起来,不要让别人看见,轻轻折好放在书本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份账单,使学生对账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学生写好之后,并不叫学生直接交流,而是让学生把账单放好,这样设计,一方面是为后面的教学安排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感悟,自己去醒悟,明白事理,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变教师被动的道德标准灌输为学生主动的道德行为转变,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人文性。]

  8、小彼得的心愿实现了吗?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板书:妈妈的完整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交流。

  4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彼得给妈妈开账单,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想要的报酬,但看到妈妈给他开的账单后,他羞愧万分地把钱还给了妈妈。

  (结合板书: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5、质疑:看到黑板上的两个词,你有什么想法呢?

  为什么如愿以偿后的彼得,心情会是羞愧万分的呢?(补充板书:?)

  6、到底妈妈给儿子开了一份怎样的账单呢?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两个关键词,既能有利地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抓住两个词中蕴涵的矛盾点,引导学生质疑,为后面教学妈妈的账单做好铺垫。]

  (三)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1、补充妈妈账单中的金钱数,体会母爱的无价。

  如果让你来标价,你觉得哪一项标价得多少? (生标价,并说明理由)

  师:是呀,妈妈为了彼得的幸福生活,付出了那么多,如果每次付出都要付报酬的话,那她该得到多少金钱呀。

  [设计意图:妈妈的账单,语言浅显,意思明白。文字虽无难懂之处,但蕴涵的意义却十分深刻。设计让学生来给妈妈账单中的款项标价,借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无价。]

  2、(出示完整的妈妈账单)但是妈妈却在账单上把每项付出都写上了0分尼,这是为什么呢?

  生答:

  5、小结:是啊,十年中,妈妈付出的心血、汗水,还有她可贵的青春年华,这笔钱怎能算得清,算得完?何况,妈妈的爱没有停止,还在继续。如果这笔钱让小彼得付,小彼得一辈子也付不起。妈妈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却从不计报酬,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爱?(生答,可随机请生上台板书),所以说,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板书(无私)

  [设计意图:因为在前一个猜价的环节中,学生已经领悟到母爱是无价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这个0芬尼,必将带给学生强烈的思想震撼,理解母爱的无私就水到渠成了。]

  6、唤醒生活的记忆,再次补充账单。

  妈妈无私的付出,难道只是这账单中的几条吗?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还应该列些什么?

  (学生进行小练笔)

  8、反馈学生的练笔:当学生反馈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说话练习。

  如:生1、半夜给我改被子。师:你为什么要写这一条?

  9、师:十年来,妈妈为彼得的吃吃喝喝操了多少的心,十年里,妈妈一直用心血和汗水为彼得营造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她无数次的付出,却从来不求回报。这就是深深爱着你的慈爱的母亲,伟大的母亲呀。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朗读这份无价、无私、无声的账单吧。    (老师读前面的款项,同学读后面的数字;女生读款项,男生读数字,齐读;)

  [设计意图:有了对妈妈账单的深切地体会,再让学生补充账单,并进行想象说话练习,可以说是情动辞发,内心波涛万千,不发不快。练笔的过程不但是学习语言表达的过程,也是抒发情怀,感受母爱的过程。]

  (四)引导想象,体会彼得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2、出示最后一段,哪些词语也能看出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

  3、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4、此时,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

  [设计意图:此处的朗读与说话练习,是对课文内涵的提升,是学生情感的再一次外化。]

  (五)讨论深化,拓展延升

  1、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自己先前写的这份账单,你们准备怎么处理它?

  2、老师有一个建议,建议你们能把这份账单保留下来,成为自己心中一个永远的秘密,当我们向家人索取的这份账单消失在心里的时候,永远牢记的是母亲那份无价、无私的账单。

  [设计意图:当学生与课文中的彼得一起经历了一次情感体验后,再让他们处理课前写下的账单,从学生质朴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所感到惭愧和内疚。在“润物细无声”中,认识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熏陶,心灵得到了震撼。]

  3、课文介绍了两份账单,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板书:妈妈的

  因为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在这份账单里我们看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板画爱心)

  (六):布置作业

  1、自主设计作业。学了课文后,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感受)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表示时间的词,那就是一辈子。

  板书设计:

  妈妈的

  妈妈的          账 单           彼得

  无私                       如愿以偿

  无价       的 爱 

  无声                       羞愧万分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账单”一词,以文本为依托,联系学生的实际,通过让学生“写账单”、“品账单”、“留账单”,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使他们亲历过程,在感悟文本内容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正确的引导,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写账单——牵动学生情

  在导课环节,从账单入手,通过对“账”这个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分析和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很自然地,浅显易懂地理解了“账单”的含义,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读彼得的账单,感受到彼得确实为家人做了许多事,得到适当的报酬也是无可厚非的。既而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份账单,使学生对账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为父母劳动所应当得到的报酬。有些孩子还写出了几元几角,流露出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他们觉得自己劳动得到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事。这里,我自认设计巧妙的是,当学生写好账单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组织学生交流,而是让学生先把账单放起来。这样设计,一方面为后面的教学环节的安排埋下伏笔;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感悟,自己去醒悟、明白事理,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变教师被动的道德标准灌输为学生主动的道德行为转变,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二、品账单——体味作者情

  “妈妈的账单”语言浅显,意思明白,文字虽无难懂之处,但蕴涵深刻的意义,如何让学生感悟母爱的无私、无价,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呢?于是我设计了先出示只有款项,没有价钱的妈妈账单,让学生来估价,学生通过估价,加价,理解到妈妈的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是无价的。在学生领会到母爱的无价后,再出示妈妈给自己的付出定的价钱,0分尼,这时再让学生进行解读,使学生感受到: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0”却包含着宽广的、无私的母爱,对文本的研读也更加深入。同时将朗读贯穿其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朗读“妈妈的账单”。此时如公式般枯燥无味的“账单”。在学生的眼里,已变成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孩子们用最动听的声音,或中或轻,或扬或抑,或高亢激昂,或低沉舒缓,或笑意盈盈,或泪光闪闪,把藏在“账单” 背后的伟大的母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三、留账单,感染学生情

  在这节课将要结束的时候,又回到课始学生所写的账单上。“如何处理这份账单?”从学生质朴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他们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所感到的惭愧与内疚。孩子们与彼得在一起,经历了一场情感体验。“在润物细无声”中,认识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熏陶,心灵得到了震撼。尤其是在最后,给自己布置一份课外作业的时候,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听到他们对父母的那份体贴、理解和感激。他们已经真正读懂了那份沉甸甸的母爱,幼小的心灵也为母爱深深地震撼了。人生应以无私的心付出爱,以感恩的心回报爱。用爱润泽心灵,用爱营造生命的天堂。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是情感信息的载体。综观整节课,我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因素,以“账单”为线索,以文字为切入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理解感悟文本的语言文字,深入开掘文本的情感内容,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完善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实现了人和文的统一,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流程

  (一)书写账单,引入教学。

  1、  板书“账”,指名读。看这个字的偏旁,想这个字与什么有关。

  2、 板书“单”,指名读词,齐读。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账单?

  3、有位外国的小朋友,名叫彼得,他为家里做了一些事,有一天,他写了这样一张单子(出示账单),自由读,有不理解的吗?

  ①理解芬尼:“芬尼”是德国的一种货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那60芬尼就相当于人民币(3元)。

  ②理解款项:款项指每个项目多少钱。谁来说说彼得写了哪些款项?(指名说)

  4、从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账单里你读懂了些什么?

  5、你们为爸爸妈妈做过事吗?想不想也学彼得那样,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开一张账单?(学生在事先发下的纸上书写账单。)

  8、你们想让自己的心愿实现吗?彼得的心愿能实现了吗?结果会怎样?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出示   完整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交流。

  4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彼得给妈妈开账单,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想要的报酬,但看到妈妈给他开的账单后,他羞愧万分地把钱还给了妈妈。

  (结合板书: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5、 质疑:看到黑板上的两个词,你有什么想法呢?

  为什么如愿以偿后的彼得,心情会是羞愧万分的呢?

  (三)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1、补充妈妈账单中的金钱数,体会母爱的无价。

  2、看完整的妈妈账单,明白母爱的无私。

  3、唤醒生活的记忆,再次补充账单,升华感情。

  妈妈无私的付出,难道只是这账单中的几条吗?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还应该列些什么?

  (学生进行小练笔)

  4、反馈学生的练笔:

  5、师:十年来,妈妈为彼得的吃吃喝喝操了多少的心,十年里,妈妈一直用心血和汗水为彼得营造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她无数次的付出,却从来不求回报。这就是深深爱着你的慈爱的母亲,伟大的母亲呀。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朗读这份无价、无私账单吧。  

  (四)引导想象,体会彼得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2、出示最后一段,哪些词语也能看出小彼得羞愧万分?

  3、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五)讨论深化,拓展延升

  1、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自己先前写的这份账单,你们准备怎么处理它?

  2、我想在座的同学,你们现在的心情和彼得的心情一定是一样的,就把你们心中的想法在之前写的账单下面写下来吧。老师建议你们能把这份账单保留下来,成为自己心中一个永远的秘密,当我们向家人索取的这份账单消失在心里的时候,永远牢记的是母亲那份无价、无私的爱。

  3、课文介绍了两份账单,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板书:妈妈的

  因为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在这份账单里我们看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板画爱心)

  (六):布置作业

  1、自主设计作业。学了课文后,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感受)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表示时间的词,那就是一辈子。

  妈妈的

  妈妈的          账单           彼得

  无私的                       如愿以偿

  无价的          爱   羞愧万分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3

  研读“妈妈的账单”。

  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妈妈的账单上后面的金额写的都是0芬尼。

  师:是啊,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来读一读。

  那么多人想读,你先练一练,读好了,再展示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指导朗读,适当评价)

  师:我们把账单读得很流利了。虽然都是账单,但老师相信带给你们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请你再仔细地琢磨琢磨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地读,读到哪条款项的时候你特别感动?为什么特别感动呢?

  指名学生说。

  师:十年来,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0芬尼)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0芬尼)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却只要——(生回答:0芬尼),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生回答0芬尼)。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呐!小朋友,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呢?这是一份(   )的账单?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爱呀!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母爱呀!(板书:爱)

  师:彼得手拿妈妈这份爱的账单,心中百感交集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许多往事拥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十年里,妈妈每天做的饭菜都是那么可口;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让我们也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妈妈给予我们的爱吧!出示:

  想起了自己过生日时,妈妈(        )

  想起了天冷的时候,妈妈(          )

  想起了生病发高烧时,妈妈(         )

  想起了自己有了一点进步时,妈妈(     )

  想起了(     ),妈妈(      ) ……

  指名学生说,

  师:妈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点点滴滴,说得完吗?道得清吗?小彼得的妈妈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合起来也是……妈妈在用这份无声的账单告诉彼得什么?

  (妈妈为你的付出是应该的,妈妈不要你的钱;母爱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

  师:领会“0>60”的含义:读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其实不是数字“0”,而是什么?板书:爱

  师:你能替他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吧!

  分析:《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师只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而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又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我认为突破的比较成功。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让学生通过四次不同程度的读,边读、边想、边说、边悟,在“读中感悟、想中体会、说中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四次的读是这样的:初读——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账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熟读——读准确、读流利;研读——仔细琢磨,找到感动之处,体会感动之因。此时,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与小作者彼得一起回忆自己成长中妈妈给予的爱。学生在回忆中感受到了那伟大、无私的母爱,感受到了妈妈账单中的那沉甸甸的母爱。在此感情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了最后一个环节:情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深情地替小彼得读读妈妈的账单。通过学生的读,我已深深地体会到了孩子幼小心灵的触动,文章的难点已不攻自破。同时,也自然的向学生渗透了学习略读课文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4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定为粗知文章大意;在教学内容上,紧扣连接语中的问题展开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以自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教学方式上,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师:看到这个算式,你有哪些疑问?(学生回答)

  3.师: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妈妈的账单》里。板书课题(学生做书空练习),齐读课题。

  4.理解账单。“账单”是什么?(学生回答)

  “你见过账单吗?”(学生回答),出示生活中的账单。

  【设计意图:利用不等式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又激起了学生阅读的期待。理解账单,特别是联系生活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账单,为理解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强调:读书时注意做到:坐姿端正,身体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距书一尺左右)

  2.学生认读词语(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师: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了,把词语放在句子中,还认识吗?(出示带有认读词语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没有认识汉字的要求,设计认读词语这一环节,既为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打好基础,也便于学生在课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遇到不认识的字,自主识字。】

  三、再读课文,粗知课文大意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出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想)

  2.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

  母亲的账单 小彼得的账单

  【设计意图:默读是中年级

  训练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目

  标之一。本环节教学,既进一步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默读能力,

  也完成了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

  目标。】

  四、三读课文,感受母爱无私无价

  1.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课文,根据自学内容,自主学习课文。

  自学内容:

  (1)用笔画出小彼得和妈妈的账单,想一想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

  (2)妈妈的账单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从妈妈的账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2.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1)读账单,说说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出示账单)

  ①内容不同:一份是母亲给他儿子小彼得的账单,一份是小彼得索取妈妈报酬的账单。②时间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劳作,而小彼得帮父母付出的劳动是很少的。

  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小彼得帮父母付出的劳动是很少的?(学生回答)③报酬不同: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很多很多,却不要小彼得支付任何费用,而小彼得一共向妈妈索取了60芬尼。

  (2)读账单,说说妈妈的账单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从妈妈的账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指名读妈妈的账单,读后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

  ——预设1:我觉得这是一位既可笑又不会算账的妈妈,比如这项“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我们一起来帮妈妈算算这一笔账。就拿人民币来说,一日三餐,假如一餐两元,一天小彼得要花费多少钱?(学生回答)一年365天又是多少钱?(学生回答)十年又该是多少钱?(学生回答)仅仅这一项小彼得就要支付这么多钱,那妈妈的账单为什么要写0芬尼呢?(学生回答)

  ——预设2:让我们再来看看妈妈的这份帐单,妈妈十年来为小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项吗?(学生回答)那妈妈还为小彼得做了些什么?(学生回答),妈妈做了这么多,那妈妈的账单为什么要写0芬尼呢?(学生回答)

  ②再读妈妈的账单,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4.小结:是啊,孩子们,妈妈为小彼得付出了全身心的爱,却从不计较报酬。妈妈付出的这么多的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妈妈付出的爱是无私的,也是无价的。母爱无疆,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再次深情的朗读这份无私无价的账单,再次感受那份无价无私的母爱吧!老师相机板书:母爱无私无价。

  5.师:当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会想些什么,怎样做呢?(学生回答,出示文中插图及相关语句)

  “蹑手蹑脚”是什么意思?谁来学学?你有过蹑手蹑脚的经历吗?(学生回答)

  6.师:此时小彼得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学生回答)

  7.师:是啊,一份小小的账单,承载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无价的爱。那么,妈妈的账单还想告诉孩子一些什么?(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略读教学虽然强调“粗知文章大意”,对词句的理解不作要求,但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仍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甚至咬文嚼字。本设计,紧紧围绕 “妈妈的账单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来体会母爱的无私无价。】

  五、拓展延伸,主题升华

  1.小结全文。是啊,课文中小彼得的妈妈没有说一句话,仅凭一张0芬尼的账单就让小彼得羞愧万分,将索取的报酬主动退还,这是一种用心良苦的无声的教育,它不仅让小彼得从不懂事变得懂事,更让小彼得懂得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是不应索取任何报酬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的朗读这份包含着母亲良苦用心的账单吧。(配乐朗读妈妈的帐单)

  2.师: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无价的,母爱是无声的,母爱是无处不在的。(出示图)这是汶川大地震中的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当救援的人们小心翼翼把压在她身上的废墟清理开时,人们才意外地发现在她身体下面还躺着她的孩子——一个用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包裹着的大概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紧紧地支撑着身体保护着孩子。就是这样一位柔弱的母亲,用她并不刚强的身体庇护了孩子。孩子毫发无损,安静的睡着。当随行的医生解开被子准备给孩子做检查时,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上面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3.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一个无时无刻疼爱着你,温暖着你,关怀着你的母亲。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

  4.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来感谢养育我们,关爱我们的父母——《因为有你》。(配乐)

  5.作业: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准备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价值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语文,还让学生学会做人。这一环节,进一步升华了母爱的伟大,更引导学生学会回报母爱,从而使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附:

  《因为有你》

  因为有你,我来到人世,可你从来都不嫌我的哭闹;

  因为有你,我开口的第一句话是妈妈,而你从来都听不厌这两个字;

  因为有你,我学会走路,而你跟在我身后喂饭从来都不喊累;

  因为有你,我上课从不迟到、早退,是你从小就教导我做个守时的学生;

  有你,我从不担心饿肚子,因为你会做好饭菜等着我回来;

  有你,我从不孤单,因为每个周末你都会一直陪伴我;

  有你,我不害怕失败,因为你会鼓励我,找回我的信心;

  有你,我不害怕生病,因为你会细心的照顾我;

  因为有你,我得到了全世界最美好的事物;

  因为有你,我看见的天空是彩色的;

  因为有你,我很庆幸我是你今生的唯一。

  谢谢你,我最爱的人——爸爸,妈妈!

  我们一定记住你们的教诲和期待,一定会做得更好的!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5

  一、教材简析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

  二、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尝试采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和拓展想象的方法进行突破,同时渗透一些阅读方法及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自主读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六、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不等式,你有什么疑问?

  3、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懂,明白这个不等式是怎么一回事的。

  4、板书课题“妈妈的帐单”(读题,质疑)强调“账”和“帐”的区别。

  [设计意图:利用不等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明确要求,整体感知

  (一)明确阅读要求。

  1、题目边上加星号表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汇报:自主学习,交流阅读收获) 

  2、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汇报)

  要求为:⑴读懂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⑶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指出:“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学生自学前,梳理出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减少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提高学习效率。]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有收获了,再停下来。

  2、出示难读的词:索取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指名读,结合动作理解“怦怦直跳、小心翼翼、蹑手蹑脚”

  3、默读课文,说说默读课文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汇报:不出声,集中注意力读,边读边思考问题)

  用 “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水平不断加深,而且有所感悟,当学生做到了这点,对生字词的理解也能略知大概了,在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感知写作线索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 对比学习,领悟母爱

  过渡:老师从大家的回答中听到了两份账单,到底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1、默读两份账单,比较两份账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同桌互说,)

  (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报酬不同)

  (随机落实“款项”,认识:100芬尼=1马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简单概括地说,即是学生理解的表现,更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提升,从而让学生形成了真实的阅读感悟。]

  2、思考:(生自读帐单,同桌互说)

  (1)妈妈的付出这么多,却只索要“0芬尼”,为什么?

  (2)妈妈收到账单后有什么表示?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3、汇报归纳:

  (1)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帐单会象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2)①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帐单,什么话也没有说。(板书:无声)

  ②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板书:无私)

  4、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又有什么反应呢?(指名汇报: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为什么会羞愧万分,他可能想到了什么?

  (师引导:从小到大,妈妈一直用汗水和心血为彼得营造了幸福舒适的生活;十年了,就为这吃吃喝喝,妈妈又该忍受多少繁琐的家务活;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妈妈来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思想感情,并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交融,将妈妈的账单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

  让我们带着小彼得的心情,再来感情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生齐读)

  5、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对啊!十年中,妈妈付出的心血、汗水,还有她宝贵的青春年华,这笔钱怎么能算得清、算得完?何况妈妈的爱远没有停止,还在继续。这笔钱如果让小彼得付,他一辈子也付不起,妈妈的账单是一份无价的账单。(板书:无价)

  6、读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0”其实代表着什么?(汇报,板书:母爱 )

  [设计意图:回到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为文之意,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感情的进一步体验,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提升。]

  7、请再次读读两张帐单,感受妈妈深沉的爱吧!(自由读)

  8、感情读题

  (1)十年了,妈妈全心付出,任劳任怨,她给了彼得一笔多么宝贵的爱的财富啊!让我们好好读读题目,感受妈妈无价的爱吧!(齐读课题)

  (2)妈妈的账单仿佛在说:“孩子,妈妈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任何报酬。让我们深情地读读题目,感受妈妈无私的爱吧!(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自主研究、讨论后,再次聚焦课文主题,带着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读,提升情感体验。]

  小结:此时此刻,母子俩虽然都没有说话,但是小彼得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我们相信,妈妈这一份充满宽容、挚爱的亲情,会像缓缓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着一天天长大。(板书:=)

  四、质疑小结,拓展延伸

  1、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师生共同质疑并解疑)

  2、课文没有一句话是描述妈妈对小彼得的爱,但我们读着却感觉被妈妈浓浓的爱所包围,这就是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特点的写法的魅力所在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恰当的运用这种写法。

  3、同样的,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这也是今天的作业。

  [在拓展延伸中,学生在语言积累与理解力的有机配合下,过渡到写法与生活实践的运用,实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层层推进,学生的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共鸣。]

  板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0>60

  母爱=无声 无私 无价

  课后反思:

  一、我觉得本节课主要做到了:

  (一)把握特点,有机渗透学法指导

  略读课文的教学与精读课文不同,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围绕阅读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想象、朗读,让学生从中获得独特的感悟。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几个地方渗透了学法指导:一是让学生回忆略读课文的阅读要求及默读课文时要注意的方法。二是读课文前面的导语,明确了导语中提出的三个阅读要求,同时告诉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就将围绕着这三个阅读要求展开,引导学生懂得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三是在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时,我出示了“索取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三个词,让学生用上这三个词来说,学生的概括一下子就变得简明扼要了。

  (二)联系实际,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是教学的难点,我觉得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紧紧地围绕两份账单展开教学,让学生充分读悟。然后,再重点读妈妈的那份账单,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我精心设计了一些导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母亲给予自己的爱,通过这个训练,学生对彼得妈妈这份账单中所包含的无价的母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问题与思考:

  正如人们所说的“功夫在课外”,上的虽是一节课,但平时的教学功力及存在的问题都能在一堂课上一览无疑。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教师教学语言在课堂上表现的贫乏,怎样使自己的课堂语言更加灵活多变,丰富多彩?怎样提高自身语言功底?这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账单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可贵的沉默》讲的是什么吗?

  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

  (从学过的课文导入,既复习学过的知识,又把新旧课文相关的内容渗透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

  2、对,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许多同学都懂得了要回报自己父母之爱。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彼得,你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同学们一定高兴地说:“想!”

  这节课我们就自己阅读一篇课文,题目叫《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

  妈妈写的是一张怎样的账单? 

  为什么妈妈要写账单?  

  妈妈给谁写账单?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有没有信心自己去读懂这篇课文?你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有收获了,就停下。

  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什么是芬尼?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有没有遇上特别难读的词语?

  2、老师第一次接触课文时,觉得有些词语真的特难读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怦怦直跳 

  收款付款款项  芬尼

  3、请你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你觉得哪个词语大家最容易读错。你来带大家读

  怦怦直跳(感觉心跳是不是特别快,该怎么读,才能让大家感受到,你再试试)

  小心翼翼(真好,谁能让大家感受到非常小心的样子)

  蹑手蹑脚(你有没有这样走过路,什么时候?请你读)

  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20芬尼相当于1元人民币

  收款就是收钱;付款就是付钱;款项就是发生交易后的各种记录

  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它们吧。轻轻地读一遍。

  4、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彼得为妈妈做了点事就写了账单来索取报酬,妈妈也给了他一张账单,却不要报酬,最后小彼得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为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明确方向。学生自主阅读时,可以依据连接语种所提出的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名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研究账单,感受母爱的无价

  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

  1、请你仔细看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读,你觉得能读好了就举手。指名朗读。

  2、谁还想再读一读,那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想,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勤快、能干、听话、懂事……)

  3、懂事的小彼得确实帮大人做了很多事,那他为什么会想到索取报酬呢?

  4、指名说,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小结:是啊!商人之间的交易是要报酬的,彼得经常做这些事,觉得自己也是商人了,所以也写了份账单。

  过渡: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说。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5、小朋友,请你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预设:妈妈的账单上后面的金额写的都是0芬尼。

  6、是啊,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来读一读。(指2名学生读。)

  我们把账单读得很流利了,虽然都是账单,但老师相信带给你们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7、我们仔细瞧瞧妈妈的这份账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请你把这份母亲的账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列详细点。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自己先阅读课文,会有不同的收获,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加深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1、同学们,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她包含着妈妈的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的亲情,包含着妈妈的教育技巧和良苦用心爱。它告诉我们:亲情是无私无价的、不求回报的。

  2、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今天我就提供给大家一个表达的机会。

  练笔:同学们写一段话,几句话也行,把你对妈妈的爱、感激、承诺、感恩……写在里面,当作是一份迟到的母亲节礼物吧!自由写,交流。

  总结:同学们的真情让我感动,我想爱不仅仅是停留在送礼物上,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板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小彼得                         妈妈

  经常  索取                    收下

  如愿以偿  发现                0芬尼

  羞愧万分  塞进                微笑

  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无私,由于现在的家庭,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孩子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也该回报一下父母亲。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自个反复默读课文,仔细体会到小彼得的妈妈的账单上是0芬尼,蕴含着妈妈对小彼得的无私的爱。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也谈谈自己妈妈对自己的爱,孩子们的兴致很高。从孩子们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已经体会到了妈妈的这份良苦用心了。不过,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觉得还有些不足。在引导孩子们比较两份账单还不够深入。孩子们只粗略地了解到了“60芬尼”和 “0芬尼”数量上的不同,还没有从账单内容以及时间上比较,所以我感觉似乎有些不够清楚。我认为自己在上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让情感成了沟通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纽带,引导他们朝着真、善、美的领域去发展,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而通顺地朗读课文,并通过上下文、做动作理解“款项”、“报酬”、“如愿以偿”、“怦怦直跳”、“蹑手蹑脚”等词语。

  2.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无限与无声。

  教学重难点1.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联系学习提示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幻灯片:两份账单,小彼得的心理想象补白填空,诗歌《妈妈的爱》。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巧设悬疑,切入文本

  1.板书“0>60”。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2.揭题:妈妈的账单。齐读课题。

  二、解读账单,领悟母爱

  1.学习小彼得的账单。

  (1)自己读小彼得的账单,数一数共有几个款项?理解“款项”。

  (2)从这一份账单上,你了解到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句式:我觉得他是一个(     )的孩子,因为他(     )。

  (3)理解“报酬”、“如愿以偿”。

  (4)小彼得为什么向妈妈索取报酬呢?

  可是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读妈妈的账单吧!

  2.研读妈妈的账单。

  (1)看妈妈的账单,也有4个款项,谁愿意来读一读?

  (2)比较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

  (3)补充妈妈的账单。

  妈妈问彼得收取报酬了吗?为什么?

  当小彼得小彼得手拿着妈妈这份爱的账单时,他感到——(羞愧万分),你知道为什么吗?

  3.引导想象,唤醒生活的记忆,体会妈妈的无私、无价。

  选择下面一个话题写具体。

  小彼得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送上的牛奶是那么香甜,饭菜是那么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想起了自己捧着奖状回家时,妈妈……

  想起了第一天上学路上时,烈日炎炎,妈妈……

  想起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自己却突然发起高烧,妈妈……

  还想起了那次……,妈妈……

  4.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心情怎样?顺势评价一下自己的做法。

  三、积累运用,想象结尾

  1.羞愧万分的小彼得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表现小彼得羞愧万分语句。

  2.反复朗读,随机指导,体会羞愧和改过。

  3.小彼得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仿佛在心里默默地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名说。

  四、真情流露,升华感情

  配乐诵读《妈妈的爱》。

  五、作业设计

  1.三选一:帮妈妈做家务,给父母写一封表达爱的信,在感恩卡片上写几句感谢父母的话。

  2.阅读相关文章,比如冰心的《荷叶母亲》。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0   >  60

  母爱    彼得

  奉献    索取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8

  ——课堂观察活动研究纪实

  【活动背景】

  从2005年开始试行至今,诊断式课堂观察活动在我校广为推行,现已逐渐纳入了常规的教研活动之列,继上学期语文学科开展的《秋天的雨》课堂观察研究活动之后,本学期我们在学科委员会的引领下又以《妈妈的账单》为课例,继续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展开了课堂观察的研究,旨在让老师们在活动中针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发现、思考、交流探讨、改进,分享经验,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形成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以推动我校语文教学的发展.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各教研组集体备课。我们这个活动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的,首先由各组推荐一名授课教师,然后全体组员集中备课,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完成教学设计。

  二、各组代表教师公开授课。由教科处统一安排时间、地点、班级公开讲课,全体语文老师参与听课。

  三、针对主题,交流、探讨。全体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听课结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开分析、交流、讨论,完成《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语文学科委员集中交流诊断。

  四、再次公开授课,再诊断。在多次的交流探讨、集思广益之后,最后推荐陈惠老师再次讲课,学科委员再次集中诊断。

  【教学片段观察、诊断】

  在反复多次地围绕同一课题进行课堂观察中,我们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自己的思考。

  新课的导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片段一:

  师:同学们,平时你们帮爸爸妈妈做过事吗?(学生回答)

  师:有个叫小彼得的孩子也经常帮父母做事,可有一次他却因为帮父母做事而想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主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随即教师板书课题)

  片段二:

  上课前教师直接在黑板上板书: 0 > 60 (台下的同学议论纷纷,甚至很奇怪,认为老师可能写错了。)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这个算式(生大声读)你们看了这个式子你们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老师,您这个算式错了呀!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告诉我们应该是0 < 60呀!

  师:这个式子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特殊的意义?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一课里,只要同学们理解了课文,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学生们显得饶有兴趣,急切地准备读文。)

  ……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

  师:同学们现在再来看看0 > 60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它里面蕴含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这里的0就是妈妈账单里列的0芬尼,60就是彼得开给妈妈的账单里所要的报酬60芬尼。

  生:妈妈对彼得付出的爱太多太多,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是无价的,远远地多于彼得为父母所做的事情,所以0 > 60,我认为这个算式是成立的,我们不能用数学知识来判断这个算式。

  (该生的精彩回答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诊断:同一新课的导入,两位教师都采用质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效果显然是不同的。片段一的设计虽然以“令人意外的主意”“到底是怎么回事”吸引学生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但无疑这个问题非常浅显,稍加浏览文章便能不假思索地得出答案,显得非常平淡。而片段二的设计则别具匠心,以一个特殊的算式有效地激起“千层浪”,学生越疑,则学习探究的欲望越强烈,因而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以及对文章中心的提炼,做了很好的铺垫。特别是学习、理解了课文之后,教师再回过头来请学生解决这个疑问,学生的理解、体会非常准确,文章的中心很轻松地被合盘托出,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得到了一定深度的拓展,教师也倍感轻松地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可见这前后呼应的新课导入方式不容置疑是很成功的。

  横比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使重难点问题迎刃而解,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体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开出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从而深刻地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而这一点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尽管他们整天被无尽的爱所包围,但在他们心里却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很少孩子会懂得感恩会被爱所感动,更没有想到应该去回报这些关爱。对于这一点,各执教老师明显地认识到了,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对比教学的方式,力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文章的中心。

  试欣赏以下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出示彼得的账单,请同学们读出内容。

  师:如果你是彼得,向妈妈要报酬会怎么想?你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一:这是他应得的。

  生二:做那么一点事,要那么多钱,我觉得他很自私。

  师:假如你是彼得的妈妈,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很生气,心想:这孩子为妈妈做这么点事就想着要钱,那我每天为他做那么多的事情,他应该付给我多少报酬呢?

  (其它学生纷纷笑了。)

  师:彼得的妈妈看到这份账单后,什么也没说,她也给彼得开出了一份账单。(出示妈妈的账单,点学生读出内容。)

  师:看到妈妈的账单,你发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

  生:我发现妈妈的账单里所要的报酬都是0芬尼。

  生:我感到妈妈很无私,为彼得做了那么多事情从不所取,不求回报。

  师:的确,十年中妈妈为彼得做了多少事情啊,接下来请大家看看以下练习。(师出示填空题)

  1、当我学习了一天,饿着肚子回家时,妈妈(          )。

  2、当我受了委屈,流着眼泪回来时,妈妈(            )。

  3、当我(                ),妈妈总会(               )。

  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完成了句子的补充。

  师:看着这两份账单,进行比较,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妈妈为彼得所做的事情太多了,说也说不完。

  师:彼得看到这份账单,为什么小心翼翼地把钱塞进妈妈的口袋呢?(再次显示填空练习。)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令人难忘的夜晚,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高烧,妈妈(                ),读着读着,他想起了(                   )。

  师朗读文章《母爱无言》,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生:很感人,我都想哭了。

  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教师总结全文。

  诊断:“妈妈看到彼得的账单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该作出合适的回应,显然学生是站在一个孩子的立场上来思考的,教师应稍加引导:妈妈首先感到的应该是吃惊,然后会意识到自己忽视了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该片段设计中的亮点是教师能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妈妈的付出,但学生对“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的体会还显不够深刻,《母爱无言》的设计有必要,可是效果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另外,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处理有些仓促。

  片段二:

  教师出示两份账单,分别点学生读出内容。

  师:看着这两份账单,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钱数不同,彼得的账单里开出的是60芬尼,而妈妈的账单里开出的是0芬尼。

  生:彼得为父母做的事情很少,而妈妈为彼得做的很多。

  师:妈妈还会为彼得做些什么呢?(出示练习题)

  1、每一天,妈妈都会把彼得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每一天,妈妈(                )。

  2、犯错时,妈妈会耐心地教育彼得,(       )时,妈妈(                          )。

  学生口头反馈练习题。

  师:如果请你来衡量妈妈为彼得的付出,你认为应该是多少钱?对比两份账单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

  师: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心里会怎么想?课文中用了哪一个词语形容了他的心理?

  生:彼得感到很惭愧,很后悔开出这份账单。“羞愧万分”表现出了他的心理。

  师:那么这一段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学生自由读后教师再点读。

  师:现在看到彼得的举动,你对他会有怎样的评价?

  生:他很懂事,知错就该。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点答后师总结全文。

  诊断:同样的,对于该片段的教学,教师也意识到了要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的积累,但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学生内心的情感没有得到深度的激发,缺乏升华的过程,没有形成高潮。最后一自然段的处理不错,事情因彼得而起,当然结果彼得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要引导学生体会清楚。如果能再由彼得拓展到“我们”,由彼得的妈妈延伸到天下所有的母亲是不是更在情理之中呢?

  片段三:

  师出示两份账单,分别由男女生读出内容。然后请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自由讨论:

  金额对比:(     )多(  )少;劳动量对比:(    )多

  (     )少;时间长短对比:(     )多(     )少。

  结论:(     )为(     )彼得付出(   )而回报金额(   )。

  (     )为(     )做事(    )而回报金额(   )。

  学生通过讨论完成了练习。

  师:你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妈妈为彼得还做了哪些事?

  生:洗衣服、叠被子……

  师:如果用钱来计算,该付多少报酬呢?

  生:我认为应该是无价的。

  师: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妈妈是位怎样的妈妈?

  生:无私、慈爱的妈妈。

  妈妈的这份账单是怎样的?

  生:令人感动的。

  师:这是一份爱的账单,彼得看到这份账单,他是怎样做的呢?请你在文中找出来。

  生找到后反馈。

  师出示课堂练习。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妈妈(             ),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妈妈(               )。

  师:想到了这些,彼得最后是怎么做的?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他的心理?

  生:他又把钱偷偷地塞到妈妈的口袋里了。

  生:“羞愧万分”“怦怦直跳”“小心翼翼”可以表现出他当时的心理。

  师:想想看,彼得此时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妈妈,我错了。

  师:你想对彼得或者妈妈说什么呢?

  师出示:我想对彼得说(          )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

  我想对自己说(            )。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

  师总结全文后出示诗歌《妈妈的爱》,全体朗读。

  诊断:整体上感觉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动了不少脑筋的。如:看到两份账单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的问题进行讨论,还有末尾的拓展练习“你想对彼得或者妈妈说些什么呢”,以及全体诗朗诵,可以看出教师的目的性很强,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显得有些生硬,缺少自然流畅的感觉,这与教者本身的情感状态没有融入其中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首轮课堂观察后,我们通过分析比较,针对以上三个片段的亮点及不足,在教学重点部分时做了修改,于是有了第二轮的课堂观察。

  片段四:(集中诊断后)

  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听到你们多次提到这两份账单,也对它充满了兴趣,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出示彼得的账单)

  师:我们先来看看彼得的账单,谁来说说他为什么想到开一份这样的账单给妈妈?

  生:因为他们是商人家庭,从小看着他的父母给许多人开了很多账单。

  生:他经常帮父母做事,所以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

  师:我们来看看他的账单上有些什么内容呢?点学生读。

  师:妈妈看到这份账单怎么做的?

  生:什么都没有说,付了60芬尼的报酬给彼得,同时也给彼得开了一份账单。

  师:看到妈妈付的60芬尼,彼得感到?(生回应“如愿以偿”。)

  这个词怎么理解?(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实现了愿望)

  师:与此同时,彼得还发现了妈妈给他开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又是怎样的呢?点学生读出内容。

  师:你发现这两份账单有什么不一样?同桌互相讨论。

  生从金钱,时间,所做事情的多少来说明不同。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问:如果要你把母亲的这份账单列详细点,你还可以加些什么呢?(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

  生说到了衣、食、起居、身体、学习等方面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多。

  师:母亲永远是那样慈爱,为我们做那么多的事情,如果用金钱来计算的话,该是多少芬尼呢?

  生纷纷说道:是无价的,不可衡量的。

  师:可是妈妈的账单上却只写着0芬尼,这是为什么?

  生:是为了教育彼得,付出不一定就要回报。

  师: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怎样的人?(无私)

  这份账单使你感受到了什么?(母爱的伟大)

  师:同学们现在再来看看0 > 60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它里面蕴含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这里的0就是妈妈账单里列的0芬尼,60就是彼得开给妈妈的账单里所要的报酬60芬尼。

  生:妈妈对彼得付出的爱太多太多,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是无价的,远远地多于彼得为父母所做的事情,所以0 > 60,我认为这个算式是成立的,我们不能用数学知识来判断这个算式。

  师:彼得看到这份特殊的账单后有什么表现呢?找出书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师:(屏幕显示)读着,读着,此时的彼得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天早上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每天的饭菜总是那么香甜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课件显示内容并配乐(《懂你》),学生应着音乐一起进行拓展练习: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妈妈(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师:是啊,妈妈一直都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报酬,和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了,此时的彼得又做了写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段,找出描写他动作神态的词语,读出他的心理。(生自由读。)

  师:看看图,彼得会跟妈妈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全文,给学生讲述文章《母爱无言》中的几个小故事。

  评析:这一片段很明显地是前三个片段的有机综合,各环节紧密相扣,过渡自然流畅,情境的创设以及教师的情感、导语、课文的延伸,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学生循序渐进地由认识→真实体会→产生共鸣→情感的升华,实现了人和文的和谐统一,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活动后反思】

  教学是个相长的过程,同伴互助尤为重要,学校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的有机整合,把教学研究活动转变为促使教师进步、学生发展、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努力,这是任重而道远的!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9

  向文本深处拓展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2、体会妈妈的的无私的爱。3、知道作为儿女应该用自己的爱回报母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1、同学们,你们家谁最忙碌啊?2、板书:妈妈的账单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谈话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下自由地表达。然后质疑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t: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能提出自己的问题,真棒。现在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2、反馈学习情况,出示本课词语3、t:现在用你的眼睛快速地扫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             ,索取        ,当小彼得         时,同时也看到               。

  t:哦,原来儿子给妈妈列了一份账单,多新鲜哪!设计意图: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主动参与,用自己喜欢的、习惯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语。三、研读课文重点:2份账单1、出示儿子的账单2、从这份账单中,你读懂了什么?汇报一下。3、学生自由讨论发言s:小彼得懂事,经常帮妈妈干活。t:从故事当中,你知道小彼得会帮妈妈做哪些事?这么懂事的孩子请你夸一夸他,s:小彼得很听话。s:小彼得是商人的儿子,很有经济头脑。4、t:小彼得向妈妈索取自己的劳动的报酬,结果如何?读文中的句子。5、t:彼得还得到了什么?哦,看见了一份给自己的账单。让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默默地读一读吧。出示妈妈的账单   默读6、t:告诉老师,读到哪一条你有特别的感受?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指名答7、t:同学们,母亲十年来为儿女的辛勤付出难道只有这四条款项吗?还会有哪些?8、学生讨论举例9、师小结10、t:可我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在每个款项后面都写了0芬尼?指名答t:如果给这这份母爱出一个价的话,你会出多少?11、小结 (板书:母爱无私 无价)t:这是一份普通的账单吗?!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的爱啊,让我们一起替彼得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12、t:小彼得也像我们一样拿着账单读着读着,他情不自禁想起了每一天,想起每天早上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热牛奶;每天会烧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t:你读到了什么?13、t: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心情。讨论:小彼得为什么羞愧?14、小结四、拓展阅读:妈妈的爱1、t:小彼得变得懂事了,或许你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很多话想说。出示

  我想对小彼得说:                                          

  我相对小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相对对自己的妈妈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环节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设计了对彼得说,对彼得的妈妈说,对自己说,或者对自己的妈妈说,如果想说的很多,可以选择4个都说,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展示了目标的弹性。2、t:同学们,此时我的脑海浮现了这样一个广告。(课件出示广告:“妈妈,洗脚”)设计意图:利用广告为学生创设说话的素材,提供了对话空间。“妈妈,洗脚”很好的调动了学生情绪,使学生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妈妈,想起自己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来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t:爱要说,爱更要做啊,说得有一位哲人说: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让我们在有限地生命里多做些有意的事,回去后,你想为妈妈做什么事?指名答。t:同学们,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里妈妈那无私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想起了我的妈妈,第一次摔倒,扶起我的是我的妈妈,教我开口说第一句话的是我的妈妈,第一次给我讲故事的是我的妈妈,二十几年如一日,青春不在年华老去,妈妈的黑发染成白霜,为我操碎了心,却仍无怨无悔,我感谢我的妈妈。3、出示拓展小诗《假如》

  假如我是一棵大树,

  夏天,我会遮挡阳光 让妈妈乘凉 假如我是一条围巾, 冬天,我会遮档寒风, 让妈妈取暧。 假如我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自主参与,大胆写诗,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进行迁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是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发展思维,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的精神。4、作业收集写妈妈的诗歌并创作小试送妈妈。设计意图:收集其他的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了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爱诗、写诗的兴趣。这一系列的拓展不再是由内到外的单向延伸,而是走向文本深处,高效度,深层次,多纬度的立体推进。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10

  本次语文教研活动的主题——阅读教学,我设计本预案的理念为:“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主体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60芬尼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本次公开课最大的亮点有以下几点:

  A:本堂课,这篇课文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在导入新课时,我以算式0>60问题质疑,引起学生兴趣。抓住以下三个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妈妈的付出这么多,却只索取“0芬尼”,为什么?3、妈妈收到账单后有什么表示?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学习。

  B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妈妈的帐单和小彼得的帐单这一重点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两次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我第一次让孩子们默读这两份帐单,让学生比较两份账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里段子俊回答的最为精彩,课后我问他是否参考辅导书,他说没有。课堂的精彩来自于学生),第二次通过齐读账单并对比读这两份帐单,感受到妈妈的爱,(感受母爱的无私、无声)第三次,通过再读妈妈这份充满着浓浓母爱的帐单,并联系生活的实际,体会到妈妈只有付出,却不求回报的爱。

  C: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妈妈曾为小彼得做过些什么,入情入境,加上适时点拨,真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最后的拓展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母爱是什么……

  本次公开课的最大不足之处:

  A:进行两次自主学习两份账单时我没有把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感受出来。

  B:略读课文在实际教学中,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自己又对学生要求过高,总想让学生按自己预设的答案回答。

  C: 板书0>60,最后总结大于“60”的不是数字“0” ,而是妈妈那无私奉献的爱,最后把“爱”取代“0”,主题不分明,应该在算式后面加入妈妈无私的爱。

  D:在进行课文体会彼得的羞愧万分之情时,我让学生齐读、个别比赛读,在比赛读时没有让学生进行点评,没能指导学生学生朗读。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上,以及教学设计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老师给我指出与指导。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11

  《妈妈的账单》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下面是《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篇一:《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的极为动人。因为该篇文章属于自读课文,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自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并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妈妈的账单和小彼得的账单这一内容上。我只是简略地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妈妈的账单,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感受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本次课上,我着重课文中几个关键词语(账单、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先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它们,并运用它们来归纳文章大意,接着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理解它们,并运用它们来说句子,最后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在这些词语中选择自己能够把握的,加以运用进行造段训练,以此强化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掌握。下面我就课堂的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

  一、课堂氛围的渲染

  本节课的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我选择了家长开放日上这一节课,本来是创造机会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希望学生能够在父母面前敞开胸怀,流露自己对父母的深刻感情。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在父母面前反而显得拘谨,不敢大胆发言。就这一问题,我在紧接这节课后的家长交流会上,与在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到的情况有两方面,一是学生面对几十位听课的家长,尤其是想到在场的自己的父母,心中不可避免带有紧张的情绪;二是学生在情感的流露中,确实带有中国人典型的不擅表达情感的特点,觉得当着父母的面,说出感激之类的话语,很是不好意思。于是,虽然课上我努力地调节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等情绪,当我提出问题时,很多平常活跃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既不大胆参与小组讨论,也不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如果在预设中我能够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心态,在问题的设置上稍作调整,或者转变形式转移学生对家长的过分关注,效果也可能大不相同。

  二、教学目标的完成

  教学目标是我们达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预定效果。我本来打算用三言两语让学生在默读课文及抓住关键词语之后,清楚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随即将重点转移到词语的训练方面。但是课堂上发现,学生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吃透课文,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但是情感没有投入,感情的流露仅限于表面。虽然后来的词语训练较为成功和有效,但没能把握这篇课文,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更多的领悟,是我一个不小的遗憾。

  三、串词环节的效用

  本次课的重点围绕我的课题研究内容展开,整节课是我所研究的“串词成句”作文教学方法在常规课堂的使用展示。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之前的串词训练,我都为学生预留十分钟时间,本次课的预设也不例外。而教学实际中,我观察到不少学生在五分钟里面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小作文,字数达到100个的学生有好几个。于是我果断地停止了这个环节,进入交流阶段。在不少家长眼中,花费这么长时间在课堂进行练笔可能是时间的浪费,而我通过对学生一年来写话能力的跟踪调查之后,发现了学生词语运用能力在不断地提高,速度一天天加快,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却让我非常欣慰。

  这是一节课极为常规的、真实的语文课,学生在没有预习课文的情况下参与其中,课堂基本展示了我一学年来带领学生进行的“串词成句”训练的模式,并且体现了这种训练方法下学生写话水平的提高。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在课堂调控和教学安排各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但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并且坚定了继续努力的决心。我会通过更多地学习和历练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课堂更精彩、更高效。

  篇二:《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讲的是小彼得为妈妈做了点事就写了账单来索取抱酬,妈妈也给了他一份账单,却不要抱酬。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无私,无 价。

  我认为自己在上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是:

  1,导课引入好。在导课环节,我从“账单”入手,通过对“账”这个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分析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出示实物——“账单”。让学生直接,形象地理解了“账单”的含义,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这样的引题简单明了,而且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有目的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我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先让学生读相关的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初读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在细读感悟这一环节能紧紧抓住“小彼得”和“妈妈”的两份账单,让学生充分地读,个别读,齐读,并让学生发现,交流,这两份账单的不同之处,通过发现,再引导学生说你读懂了什么?再让学生谈感受,这样让学生很快了解文章脉络。

  “小彼得的转变”也处理得较好,在学生读完两份账单,谈完感受后小结,小彼得读懂妈妈的账单了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一读,使学生知道小彼得知错就改,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从哪个词看出他读懂了。通过读让学生积累大量词语,使学生掌握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的条理。

  “妈妈的账单”语言浅显,意思明白,文字虽无难懂之处,但蕴藏深刻的意义。如何让学生感悟母爱的无私,无价,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珍贵而不求回报的呢?我引导学生从读中提取一些关键词语,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细细品味,紧紧抓住“十年幸福生活”,“十年中的吃喝”,“生病时的护理”。联系学生实际,用形象化的语言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丰富的想象,学生在自身想象所营造的情境中,通过对一些生活细节的回忆,不知不觉拉近了自己与彼得的距离。此时,他们潜有的情愫得到了激发,身心和情感已完全与课文融为一体,接着让学生对“0芬尼“进行解读,使学生感受到: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0”却包含着宽广的无私,无价的母爱。对文本的研读也更加深入,同时,我还将朗读贯穿其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朗读“妈妈的账单”,把藏在“账单”背后的伟大的母爱表达出来。

  3,在教最后一段时,不仅是追求课本的局限,还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1。没有很好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妈妈平时是怎样爱自己,自己又是怎样对妈妈,学了课文后,自己打算今后怎样做等,从而达到教育学生应孝顺父母的目的。2。时间分配不当,在检查词语时读的时间多了些,品读两份账单的时间又太少。结尾的练笔没有办法完成。这些问题将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改正,在新课改的探究之路上,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工作。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12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学习课文,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配合综合性学习,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习这篇略读课文,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三:设计理念

  四:教学预案

  第一板块:谈话解题,切入文本

  谈话:上午的口语交际课中,同学们谈了许多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我们都很幸福,在父母父母长辈的关爱之中茁壮成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与妈妈有关。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谁知道账单?账单是记载货币、货物出入事项的单子。它里面记载的与金钱有关系,所以账字是贝字旁。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旁边带有星号。文章内容比较浅显,但是意味深长,发人深思。我们通过努力,运用平时学到的阅读方法,相信大家都能读透它。有信心吗?昨天我们自己读了课文,还想读吗?

  第二板块:初读感知,聚焦重点:

  1、这次读书,老师给大家提个建议:a、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读。读课文时要做到字字入目,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不会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不懂的词句做上记号,或在读书时直接向老师提出。b:思考:课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过渡:刚才,我们都读得很投入。我想下一环节一定难不倒任何一位同学。

  3、读准词语,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4、读准带有多音字的语句。(得、藏、塞)

  5、把五个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内容。

  第三板块:解读账单,领悟母爱

  1、对比共读两份账单:

  过渡:在读书时也好,在说主要内容时也好,我们的目光总被“账单”所吸引。

  a、文中写到几份账单,快速浏览,用横线画出,并读一遍。(点击课件)

  b、指名读两份账单,说说有什么不同。(主人不同、内容不同、报酬不同、时间不同)

  2、解读彼得的账单,你读懂了什么?(懂事、挺有经济头脑、听话)

  3、解读妈妈的账单

  a、谁来读读妈妈的账单?你觉得这是一份怎样的账单?

  b、自己再默默地读读,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读到哪一款的时候,你特别感动?为什么?

  c、学生畅谈。老师跟着学生的生成随机调控引导。

  d、有人给母亲的一年工作算了一笔账。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资料。(点击课件出示资料)

  e、阅读完资料后再来读读妈妈的账单,读后你想说点什么?(从妈妈的付出和妈妈的报酬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母爱  无价  无私(根据学生说的让学生上台板书)

  f、带着感动与对妈妈的敬意,齐读妈妈的账单。

  过渡:多么特别的一份账单啊!同学们,这难道就是一份薄薄的账单吗?不,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账单,是一份充满着情与爱的账单。此时此刻,小彼得手捧着妈妈的账单心中一定很——(感动、后悔、羞愧、激动、很不平静)真可谓是百感交集。读着读着,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想起十年里,每天早上递上的牛奶早点是那么香甜;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么干净舒适。十年里,有妈妈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十年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让我们随着小彼得一起回忆成长中,妈妈给予的爱吧!(点击课件,自选两句写在纸上。)

  4、请你把写的事情,满怀深情地读出来吧!

  5、过渡:是啊,十年中付出的点点滴滴,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一时说不完也写不完。那么,让我们把这份深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吧!

  第四板块:发挥联想,补充结尾

  1、小彼得读着读着,羞愧万分。他想……

  2、过了一会儿,他怀着的心,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进了妈妈的怀里,地把那60芬妮了她的上衣口袋。

  3、 你看,刚才你们读的部分写出了什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先试试,再指名。

  4、课文插图画的就是这个情景。你能看着图写写妈妈的表现吗?给文章补个结尾吧。

  第五板块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过渡语:通过这次经历,小彼得深深懂得了母爱的无价无私。在一次感恩母亲的活动中,他为妈妈写了一首小诗,我们能当当小彼得深情地读给妈妈听吗?(点击课件)

  指名读,省略号中你能补一句或几句吗?配乐

  合作读小诗

  第五板块:课外语文实践(写一首给妈妈的小诗,或者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找写母爱的文章,诗歌,用实际行动报答母爱)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13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结合导学案,关注学习目标,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在书上批注,并独立完成“预习导学”、“自主学习”题。课前预习以独立思考为主,课堂学习以小组交流探究为主。

  2、针对预习训练和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注意教师的点拨,出错的地方要用红笔及时纠错。

  【学习目标】

  1、学会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3、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学习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预习导学】

  一、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读课文三遍,请家长签字。

  2、读一读下面的词语,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并批注在书上:

  账单   收款   邮局   主意   款项   仔细   报酬   如愿以偿

  慈爱   芬尼   羞愧万分   怦怦直跳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二、预习作业:

  抄写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默读),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读课题,由题目我想到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思考:

  1、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2、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拓展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bào  chóu    rú yuàn yǐ cháng      xiǎo xīn yì yì   niè shǒu niè jiǎo

  (        )  (                )    (             )   (               )

  pēng pēng zhí tiào        xiū kuì wàn fēn

  (                )        (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索要——           好像——          认真——        惭愧——              

  轻手轻脚——                    小心谨慎——          

  3、 课文讲的是          给          开了一份        ,索取         

  报酬;当他在餐桌旁看到                 时,同时也看到

  ,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                   ,

  他         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            。

  4、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14

  《妈妈的帐单》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通过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母爱的无私,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儿子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也该回报一下父母亲。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自个反复读课文,仔细体会小彼得的妈妈的帐单上是0芬尼,蕴含着妈妈对小彼得的无价、无私、无声的爱。

  教学中,我能以读为本,融合贯通全文,扣住中心,抓住重点,深刻的把握住课文的读与想,不断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使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课堂参与欲望。

  第一,引题直接了当,开门见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一开头,看课题《妈妈的帐单》的“账”字便能看出它一定跟钱有关。这样的引题简单明了,而且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第二,有目的的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先让学生读相关的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做到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会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我特别注意过渡语,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三读账单,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很好地帮助同学们解决了重点的问题,理解妈妈的爱是无价、无私、无声的,也突破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使儿子转变的这一难点。这样的引导真实感人,富有说服力。

  第四,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阅读。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引读、齐读、小队读、默读等进行实实在在地读账单,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第五,结尾设计巧妙,富有感染力。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妈妈爱的基础上,安排了同学们熟悉的一首歌《烛光里的妈妈》,在歌声中倾诉妈妈对自己的爱,来结束全文,使母爱之情得到升华,突出了主题。

  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我认为自己在上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让情感成了沟通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纽带,在阅读中,引领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再通过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让学生在读中实了多元思维、多样感悟、多情共振,特别是到最后,学生的内心都被母爱的伟大所深深震撼,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甚至连听课的老师也流泪了,情感得到了进一步体验、升华,使心灵在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引导了他们朝着真、善、美的领域去发展。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1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次学习的机会。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第四册的《妈妈的账单》。这个故事通过妈妈把自己的账单计作0芬尼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优秀文章,也是一篇进行默读训练的好教材。课文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我的说课分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三部分。

  先说说我对文章的理解,故事是这样的:彼得是一个商店老板的儿子,他经常帮父母去邮局邮寄一些账单,因此他渐渐觉得自己也成了一名商人,就写了一份账单给妈妈,为自己的劳动索取报酬:60芬尼。妈妈发现账单后付了钱,同时也给了彼得一份账单,列举了自己为儿子做的一切,报酬总计0芬尼。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十分惭愧,把钱还给了妈妈。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感恩意识比较朦胧。从学生学习能力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继续锻炼学生运用字典的能力。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把文章读流利。

  2、继续学习用默读的方法阅读文章。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对比两份账单,找到学习的重点。

  4、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懂得感恩父母。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

  第一步,提问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

  “妈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妈妈一直是孩子们的心灵支柱和炫耀的资本,是孩子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我一上课就提出问题:这个世界上谁最爱你?你最爱谁?为什么?自然而然地打开学生的心房。使他们乐于发言思考。在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入课文:《妈妈的账单》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第二步,布置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利用字典解决生字词,标出不懂的语句。把文章读流利。小学中年级要继续加强字词句的训练,学习理解字词的方法。查字典即是方法之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只是不善于利用,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养成主动运用学习工具和善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这两大学习习惯是我本年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我都会安排查字典和提出问题。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字词的难度不大,学生稍加努力就可以地达到老师的要求。给学生成就感可以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默读文章,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崔峦老师在去年的“小学高效课堂展示研讨会”上指出:中年级要训练默读,使学生通过读有初步感受能提出不懂的问题,略读文粗知大意,用较快的速度读,知其主要内容。因此我让学生在默读的同时概括段意,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思考之后紧接着安排课堂交流,肯定正确的理解,指出偏颇之处和寻找正确思路的方法。课堂交流给足学生发言的时间随时指正学生的表达不当之处。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步比较两份账单,说说为什么文章以《妈妈的账单》为题。假设我们的妈妈也给我们开一份账单,她会写多少钱?在这里我安排了小组讨论的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的动力有发言的机会。组长总结发言之后,补充材料《母亲的工资》。而后让学生分别用一个词评价这两份账单。这部分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为了使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的重点我安排了比较两份账单的环节,两种付出,两种期望得到的回报,母爱的无私无声的涌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小组讨论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去思考,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讨论中反思自己,产生回报母亲的冲动。评价结束播放歌曲《母亲》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自己的母亲的无私。

  第五步,介绍信的格式,让学生给妈妈或爸爸写一封信。课文感情强烈,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对母亲的付出有了更高的认识:由开始的理所当然到现在的无私无价,这给他们的心灵震动使他们需要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歉意和热爱,给他们一吐为快的机会,使文章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此种情境下的作文也许文笔不够优美,但每一个字必是真情的流露,我手写我口,定会言之有物。另外应用文的写作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之一,趁此机会让他们给妈妈或爸爸写一封信,初步接触应用文的学习。

  总之本课的教学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突出默读的训练,重视情感的教育,引导学生自己找学习重点,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重点、难点。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指正。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篇16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

  1、揭题直接导入。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

  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3、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

  4、默写:“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

  2、引导运用默写的三个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简练。

  3、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

  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1、媒体出示二份账单

  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3、补充妈妈的账单。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

  教师引说: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

  (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

  4、引导对比,体会无私、无价

  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

  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四、引导想象,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2.引导补白

  “读着读着”说明什么?

  教师引说:是啊!小彼得读了很多遍,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肯定也想了很多。

  投影出示:

  小彼得把帐单展开读了起来,他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他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

  他读着读着,又想起了……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情景写具体(放背景音乐《懂你》)

  3.交流补白内容,教师随机点拨,注意适当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

  4.哪些语句说明小彼得羞愧万分?用横线画出。

  5.反复朗读,体会羞愧和改过。

  6.补充小彼得和妈妈的对话: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

  (五)小结、布置作业

  1.自主设计作业。学习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感受)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作业都很实在,很孝顺,也很感人。老师只想给你你们的温馨作业前加上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

  课后反思:

  1.通过教师的引说,学生很快进入生活情景,“妈妈的账单”补充得很精彩,并且大都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

  2.本节课的亮点是唤起了学生自己生活中的记忆,所以在补白账单和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很有感情,内容形象丰富且具体。

  3.三个默写的词语,为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提供了帮助,对孩子有一定难度,以后类似概括主要内容的教学片段对中年级学生来说要注意引导,降低难度。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妈妈的账单》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323331269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