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甜味剂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5篇)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26装满昆虫的口袋(第一课时)

  王 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写本课生字,重点认写“强”、“傍”、“触”。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运用轮读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运用随文识字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并正确认识其中出现的生字“强”、“傍”、“触”。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主题谈话

  如果你看见同学的口袋里装满糖果,你会认为他——(生:贪吃)看见同学口袋里装满玩具,你会认为他——(生:贪玩)要是一个人口袋里装满昆虫,你会怎样认为呢?(生:喜欢昆虫)这个人是谁?今天我们就要去拜访这样一个喜欢昆虫的人。

  师板:法布尔 (抽生读好这个名字)

  二、介绍法布尔,出示课题

  (出示课件:法布尔图片)法布尔是法国的昆虫学家。在法布尔的眼中,无论是彩色的蝴蝶、酿蜜的蜜蜂,还是吐丝结茧的蚕宝宝,闪烁的萤火虫,一直到令人讨厌的苍蝇、蚊子,所有的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身体结构,有着喜怒哀乐,还有自己特色的本领。

  想知道和法布尔有关的故事吗?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读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很长,要读好它可不容易,小朋友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不添字、不掉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2、小朋友读书可真认真。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吗?

  出示课件:  强烈    傍晚     触角    一动不动

  塞满    拣贝壳   中毒    恋恋不舍

  忍不住  沉甸甸   怒气冲冲

  如果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里,你还能读好吗?

  3、小朋友试一试,自己大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四、轮读课文,对话建构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生读第一自然段,正音,互评。

  (2)你读懂了什么?(生板:浓厚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

  (3)学习“强”,注意纠正“弓”字旁的写法。

  (4)师生合作读好一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法布尔对昆虫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好奇心的几个小故事?(两个)

  师生共同梳理:第一个故事是二自然段,第二个故事是三、四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抽生读第二自然段,正音,互评。

  (2)学习“傍”,注意正音,借熟字“榜”、“膀”记新字。

  (3)你知道法布尔在干什么吗?(捉纺织娘)

  (4)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法布尔对纺织娘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

  交流:

  a、“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此时,小法布尔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快乐)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出自己的理解。生个别读。

  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行吗?

  创设情境读:法布尔兴奋地说——(生读)

  法布尔趴在花丛里,说——(生读)

  法布尔手里抓着纺织娘,激动地说——(生读)

  小结:瞧,小法布尔对昆虫产生了——(指板书:浓厚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她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抽生读这长句子。

  句子里有一些有趣的词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你能找出来吗?(生找:“三天前”、“经常”、“终于”、“歌唱家”等)

  (5)想看看法布尔抓住的纺织娘长什么样吗?(想)

  (出示课件:纺织娘图片) 师介绍纺织娘

  课文里有两个词语写出了纺织娘的模样,你能找出来吗?(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学习生字:“触”

  小结:小朋友,你们关注到这些有意义的词语,我知道你们也对法布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你觉得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呢?

  五、总结、梳理

  法布尔对纺织娘这样的小虫子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对其他小虫子呢?走进了课文,我们更加了解法布尔。

  想想,我们今天用了哪些方法学习课文?(读文,找句,勾词)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4自然段。

  教学反思:

  在这次学校教师成长联盟常态课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这课是西师版教材二(下)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个小故事,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迷恋。

  对于这堂常态课,我作以下几点反思:

  一、运用“本色语文”理念设计课堂

  在设计本课时,我发现这篇课文篇幅长,生字比较难。如何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低自己,关注学生,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怀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怎么从主体内部产生思考、获得发展,这是我设计教学的思想理念。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退,学生要进。这样的教学思想来自于张咏梅老师的“本色语文”。

  二、在课堂中实践“本色语文”课堂模式

  在教师成长联盟的学习中,我实践着这样一个建构模式:主题谈话——复习——对话建构——回顾梳理。既然这次展示活动主题是成长联盟常态课展示,当然本色语文的建构模式也应呈现于其中。在我的实践中,我感到这样的课堂模式,使教者的教学思路清晰,明确每一步将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优化过程中,知道自己在思考什么,怎样去思考,做个自主、清醒的学习者。

  三、运用“大花园理论”把握课堂

  本色语文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大花园理论”。“大花园是师生共有的伟大事物。教学是师生共同发现体验大花园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我进行各条路径的预设,对花园每一个角落进行熟悉,对其精华景点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对每一步教学过程及其目的心中明晰。当然,这是教师准备的后台。然后,我在课堂上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的兴趣点,紧紧抓住“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昆虫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中心问题进行师生对话建构。其间,运用了随文识字教学、轮读教学等教学手段。

  四、对本色课堂“天黑住店”策略的困惑

  上完这堂课,老师们都积极地进行了思考,给予了我宝贵的意见。最大的困惑就是本课设计的课时划分。有的老师认为学习一、二自然段的过程应放入第二课时,把法布尔的两个小故事合成一课时进行阅读教学,整体感强。而我也是在教学中对“天黑住店”的教学策略作尝试,对其把握并不够成熟。在这篇课文教学中,在轮读的过程中去学习生字、理解文本、和学生一起读好课文的每一部分。课堂是个大花园,师生对话建构,共同探寻,获得存在意义和认识方法。整篇课文两课时完成后,课堂整合成一个话题:“从哪些地方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这次以常态课的面目对我所学习的“本色语文”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虽然还有诸多问题,但我也看到自己的课堂悄然地在思想、设计、策略上都起着变化,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了,也是自我的成长!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以下是关于《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想及反思,看一下有何你值得借鉴的内容吧!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想及反思

  泉州市陈淑端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有幸跟名师同台献课,执教《装满昆虫的口袋》第二课时。目标很明确,一是通过第二件事法布尔捉小甲虫的教学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二是渗透两种学法:想象法和抓关键词法;三是总结一种写法:体会文章结构“总——分——总”的写法;四是通过资料的补充,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说起设想,一直没有改变的初衷就是

  1.让学生能真正得法于课堂,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学到的技能方法真正运用到平时阅读经历中去。

  2.以“语用”为指引,落实语文目标,以听说读写为抓手,上出语文味。

  3.简化教学环节,打造简约课堂。

  在此,我更想谈的是在备课中几个教学策略的思考:

  1.教材内容如何合理安排?这篇课文安排两个课时。刚开始备课时,按照以前的惯例,就是把学生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作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品读两件事。可这样试上下来,发现第二课时的内容量太大,上不完。思虑再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安排,即第一件事放在第一课时上,第二课时重点品读第二件事。

  2.抓关键词法怎么处理?设想一:老师提供关键词,让学生读词串,体味从词串中仿佛看到了什么?点出关键词的作用。试上过后,觉得老师有些一厢情愿,放手不够。设想二:让学生独立找出关键词,老师出示词串,由学生说说:找到的词有没有与老师一样的,为什么。这样设计是想放又不敢放,把学生的思维又牢牢拴住了。设想三:就是有重点地找出三个句子让学生找关键词,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3.如何有效链接课外资料?

  今天上完这节课,总体较为满意。一改过去繁琐的剖析课文的环节,提取有价值的词句进行品读,特别是增加课外内容,不仅拓展课文内容,而且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欲望,更加深刻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达到课内外有效链接。

  我们都熟悉这样一句老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准备这节课的这段日子里,每天想的一件事就是:课文这样上合理吗?有没有更好的策略?每番阅读一次教学设计都会有新的疑问,新的想法。每次磨课都有新的问题,新的思考。我想,好课就是在不断地磨,不断地修正,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3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今天终于把组内的公开课上了,自己感觉进步还是挺大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备课室抓住了本篇课文的文眼。以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为线,以“迷恋”一词着手,然后让学生找出证明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的两件事。在进行分别学习。

  2.在学习两件事上,结合教参要求我在第一件事上花的时间要多些,特别是第一个句子,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如“三天”、“终于”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执着热情。以后的句子我则逐步的放开,让学生自己找,或是用那个比勾画出你认为能证明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的词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以读促学,以读促悟。我在本课中主要以读的形式展开。当然读的形式是丰富的、潜移默化的。结合文本,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阅读方式:(1)个别学生读,在全体读。(2)师生扮演角色读。“学生对于阅读热爱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在教室里朗读的频率和学生在学校持续默读的频率——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衡量教师朗读成果的,不是朗读的篇数,而是教师的朗读在怎样的深度和广度上激起了学生阅读、朗读的兴趣。”段瑞萍的这句是我坚持只要是好的文章或是可以激发感情的课文,一定要跟学生进行示范阅读或是共同表演读。(4)学生表演读。如爸爸训斥法布尔的句子,学生通过自己体验读,到全班表演读,课堂气氛一下就轻松活跃起来,以后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到位。因为这种层层深入的读,学生对主人翁的体会更到位,甚至有学生后来在说到对法布尔想说的话时,她说:“法布尔,我要学习你不放弃的精神。”这样很个性的理解只有自己读通了才能想得到说得出。

  4.亲切的态度。“俯下身子,做孩子的朋友。”这是最近听到的一句话,实际上我也在课堂上践行着这句话。课堂上我一直没面带微笑,不骄不躁,尽管学生开始比较小心谨慎,但是只要多给时间,像师傅说的“等待十秒”,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气氛渐渐地活跃起来了。当学生小组交流时我和他们讨论在一起,和他们共同表演读,一起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然就轻松了,回答问题也是妙语连珠、络绎不绝。

  当然,通过这堂课我也感受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之处。如:开始让小组交流时,竟忘了给学生提“交流小提示”,以致学生交流的盲目,导致开始学生显得陌生,不在状态。其次,在设置最后一个环节时,没有慎重结合班情审视过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导致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出现了冷场的状况。上完这节早就计划好的课,原以为自己终于“解脱”了,但是现在反而更加沉重和不踏实,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失败也好成功也罢,还是的感谢于这节公开课,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公开课,是生命失恋的地方,并且循着这样的路,你脚踏实地地走向了日常课堂的厚实,乃至成就了人生的厚重与精彩。”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教学这一课时,我从题目入手,抓住“着迷”,让学生悟情、悟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题入手,质疑问难。

  这篇课文题目新颖特别,涵义深刻,作为文章的“眼睛”,我认为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上课开始,我先板书课题,然后询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并顺手在课题上打了个“?”,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热烈,有的问:“谁的衣袋装满了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要装满昆虫?”有的问:“装满了昆虫是为了做什么的?”“他的口袋里装的仅仅是昆虫吗?”还有的问:“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学生思维的机器在一开课就积极运转起来了,他们兴趣盎然,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自觉探求问题的结果。

  二、扣住课题,理清脉络。

  文章的层次就像人的骨架一样,只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才能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让学生通读全文,边朗读边找出文中提到“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语句。学生仔细读书,很快画出了这样几个句子:“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我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自由讨论课文应该怎样分段。由于学生对课文已有整体的把握,因此很快讨论出了结果。有的学生说分三段,有的认为分四段,他们各持己见,理由充分,我没有简单地公布“统一”答案,更没有否认一方,而是充分肯定学生爱思考、勤动脑,对于他们的不同观点都予以赞同。我认为此时重要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他们积极动脑,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多么可贵的学习品质!也是学生身上缺少的、急需培养的好习惯。

  三、抓住“着迷”,逐段分析。

  文章的开始就提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正因为着迷,才能够潜心研究,才使法布尔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着迷”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线索分明。学习第三段时,我让学生朗读、讨论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学生答案丰富多彩,他们不仅找到有关语句,还说出了合情合理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找到了“敏捷”、“高兴极了”、“小宝贝”“放进蜗牛壳,包上树叶,装进衣袋”、“欣赏”、“鼓鼓囊囊”、 “甜滋滋”等词语。有的同学更加细心认真、爱动脑筋,从父母对法布尔的责备中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如“只顾自己玩,拣这些没用的玩意儿!”“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找到有关语句后,我针对这些重点句子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虫子的喜爱之情,读出父母责备的语气,读出法布尔不情愿地扔掉小虫子的难过心情。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入情入境,读得感情充沛,引人入胜。

  四、适当渗透,感悟写法。

  课文学完了,我让学生讨论一下文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我只略作点拨,并不明说文章的写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领悟、理解。

  比如第一节有几句是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下文作了铺垫,也说明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周围的环境。我故意说文章的第一节环境描写太多余了,可以删掉。学生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大家各抒己见,在激烈的争辩中越辩越明,感悟到文章的环境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再比如我引导学生朗读父母责骂法布尔的话,启发学生思考:“从责骂声中你能看出什么?”有的学生说看出父母亲很严厉,有的说父母亲很爱儿子,有的则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的不同,间接描写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总之,我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灵活多变,要让学生更自由、更生动、更主动、更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更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教学反思

  光泽实验小学           曾新莲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抓住重点词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我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造句……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二、创造想象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空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遥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因此我在教学法布尔找纺织娘这件事时,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当时是怎样找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有的学生说,纺织娘的颜色与草丛的颜色差不多,要非常细心才能找到;有的学生说,草丛中有刺,法布尔有可能被割到;还有的学生说,法布尔可能会遇到蛇、毒蝎之类的东西,十分危险……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探索精神,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三、摒弃繁琐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怎么教,至于教什么学什么都被忽略了。就像厨师做菜,过分强调菜的花样,讲究色、香、味、形。至于菜对人体的营养却被忽略了。因此,学生尽管吃了许多精致的“食品”,却仍然“营养不良”。因此我在执教这一课时,打破了以往语文教学旧模式,彻底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引导学生多读感悟,构建以读为轴心,融读、说、听、思于一体的学生自主语文实践的教学模式。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注重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激疑促读、个别检查读、教师范读、看图读文、创设情景读、男女赛读、同桌互读、表演朗读等,力求调动学生读书兴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酿的蜜最甜;力求作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感素养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养成。正如新大纲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在这一课堂上,我通过运用恰当得体的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读来感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

  四、运用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评点、争论,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分辨真假、判断对错的能力,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材等方式。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如评价学生的朗读:你觉得他读得怎样?听了他的朗读,你想挑战吗?评价教师朗读:你认为老师读得怎样?你能帮帮老师吗?评价教材:“小心翼翼”“强烈”等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把评价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学的“平等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反思这堂课,也有一些不如意之处,如:在学生争着参与朗读时,只顾着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利用恰当的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以至后来伧促下课。因此,在今后的的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时,学生思维活跃、精神饱满、读书投入,课堂效果反映较好。文中父母责骂法布尔的两段话,学生在朗读揣摩中不仅体会到了父母对法布尔玩虫子的恼火、生气,更能体会父母言语间对法布尔的关爱之情。文章用词生动准确,文字感悟到位,从“法布尔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中的“放”字,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法布尔的小心翼翼,形象地描述出他对昆虫的心疼、喜欢、迷恋,对小生灵的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在这篇课文的讲授过程中,我渗透了对语言能力培养的训练。比如,中心句的寻找、点题的好处、层次的梳理、材料安排详略得当等等。使学生不仅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总之,上本篇课文,心情非常轻松、愉快!像是在享受语文,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幸福的教学生活吧!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人物的多点位评价

  这堂课区上有人上过,开课还算比较有趣,故事情节其实更容易打动孩子们。一课时没有分段,因为这篇文章的训练重点不在于分段,而是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遗憾的是课堂上没有体现出重要性,草草收场。那么最主要的大问题有两个——面对继续观察昆虫还是去放鸭子,你会怎么选。这个问题学生讨论最为激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法布尔当时的心情,即考虑了客观实际也站在了人物的角度来选。另一个问题是法布尔对昆虫迷恋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其实文中藏着许多信息,从早到晚都在观察,而且是到处都要去看看,很多方面都写出了法布尔的执着。正是这份执着帮助他成为了伟大的昆虫学家。

  课后有学生问我如果班上也有一位像法布尔一样的孩子满口袋都是树叶之类的东西,你为怎么评价他。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他说有可能会笑他,我笑了笑说: “那你就可能错过了和植物学家握手的好机会了!”总之,这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主线清晰但是重点段落没有处理够,有些问题没有深入较深,点到为止了。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精读文章,文章通过写法布尔不顾一切,观察昆虫,收集昆虫,表现法布尔喜爱生物,热心生物研究事业。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前,布置观察作业,学生观察一种昆虫的外形和动作,收集动物的生活习性并做好记录。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昆虫有了感性的认识,为课上体会法布尔的情感做好铺垫。课上,给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时间,结合阅读提示,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接着,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问题共同讨论,力求领悟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不顾一切阻挠的刻苦精神;最后,抓住描写法布尔行动的有关句段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在班级内交流。

  在课堂上,我注意了以下两点:1、进一步体现语文科的工具性。对课文出现的重点词句或者难理解的词语,加强理解和运用的力度,让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也有所收获。2、进一步加强语文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要让学生跳出文本,真正体会到法布尔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品质,在生活中学习保护大自然的优秀品质。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这次在学校开展的“有效备课,有效上课”的开放周活动中,我执教了《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抓住重点词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我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造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会品味课文。

  二、创造想象空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空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遥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因此我在教学法布尔找纺织娘这件事时,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当时是怎样找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从而帮学生感悟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三、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上语文课关键还是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每节语文课都得渗透一个点或者两三个点的语言文字训练。这节课上我着重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复述能力。在学生学完捉纺织娘的段落后,我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去介绍纺织娘。学完第二个故事后让学生练习复述故事。我想学习语文不是仅仅让学生读懂每一篇课文,更重要的是提高全面的语文素养。

  这节公开课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课是在下午第一节上的,由于自己的疏忽,没有让学生提前到校,学生匆忙进入多媒体教室后,纷纷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看到很多老师又显得比较紧张,整节课学生的显得拘谨,生硬,思考问题肤浅。这种状态完全是可以靠我来调节的,可由于教学机智不够,课上不能很好的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感觉整节课老师拽着学生走,老师拉着累,学生学得没劲。还有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教学的趣味性,只顾着从学语文的角度去深挖教材了,其实这篇课文充满童真童趣,如果像吴永红主任评课时提到的教学两件事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二个故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讲一讲,再引导学生从文字中去品读,去感悟,效果会更好。看来备课还是没有充分地去备学生。

  课前  课中  课后——《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侯对小虫子非常迷恋的两件事,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时应重点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词句进行阅读,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一、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有限,对法布尔其人了解甚少。教学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并相互交流,让学生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抓住主话题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整篇课文我结合课后“法布尔是怎样迷恋昆虫的?”这一思考题,师生共读共议。如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教师可问学生:“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让学生展开想像,描述当时的情景,再通过朗读有关语句感受法布尔找到这位“歌唱家”的不易。在教学第4、5、6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学生学习渠道,追求超越升华。

  在教学拓展升华的环节中,教师可结合本单元的主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熏陶和感染,情感得到升华。课后作业教师可布置学生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口袋》是一篇记叙文,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主要记叙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侯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课题入手,质疑问难。这篇课文题目新颖特别,涵义深刻,作为文章的“眼睛”,我认为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上课开始,我先提问:你们的口袋里平时都装些什么东西?学生都争先恐后的说“钱、钥匙、手纸……”等常用的物品。然后我板书课题,还没等我询问,孩子们已经开始按捺不住,提起了问题,有的问:“谁的衣袋装满了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要装满昆虫?”有的问:“装满了昆虫是为了做什么的?”“他的口袋里装的仅仅是昆虫吗?”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我变顺势引入本科课习,他们各个兴趣盎然,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自觉探求问题的结果。

  2、抓重点词,教之以法。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我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

  反思这堂课,也有一些不如意之处,如:

  1、朗读不到位。 学生可能会不喜欢回答问题,但是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课文。所以教学中我设计各种形式朗读,力求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但在学生争着参与朗读时,我只顾着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而朗读指导较少,也没有利用恰当的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以至后来伧促下课。

  2、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空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遥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我在教学法布尔找纺织娘这件事时,让学生抓住“终于”体会朗读,如果能引导学生想象法布尔当时是怎样找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法布尔的探索精神,进行感情朗读更能水到渠成了。

  因此,在今后的的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及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32993127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