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狼和鹿》教学实录

《狼和鹿》教学实录

仰面清风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狼和鹿》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狼和鹿》教学实录(精选15篇)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1

  师生问好

  师:昨天我们一起学过了《狼和鹿》一课,生字宝宝都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请拿好听写纸,请听第一个词语“凯巴伯”,相机插话:注意写字姿势。“葱绿”,注意昨天老师讲的“葱”的写法。“捕杀”(观察学生写字,表扬同学们写的字可真漂亮。)“饥荒”想象一下,这个词语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功臣”再想象一下,课文中在什么地方出现过这个词语?“祸首”边写边想,这个词语的意思,这样才不会写错。

  生边听老师念词边听写

  师:全写完了吗?来,和大屏幕上的词语对照一下,看写对了没有,全对的举手,哦!这么多同学全对,真棒!写错的同学下课后请将错字订正四遍,并想想错在什么地方?

  师:你们能够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联系我们昨天学过的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谁来说?(见无人举手,师鼓励:我知道我们7班的同学最棒了)

  生: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生:昨天,我们还学习了,当地居民恨透了狼,去捕杀狼,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师:对课文内内容非常熟悉,把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

  师:课文中功臣是指谁?

  生:狼

  师:板书“功臣”

  师:祸首是指谁?

  生:鹿

  师板书“祸首”

  师:凶残而贪婪的狼却成了功臣,你们以前想到过吗?

  生摇头说没有

  师:童话故事里也没有是不是,美丽的、活泼的、可爱的鹿却成了祸首,想到过吗?

  生摇头再说没有

  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凯巴伯森林的故事,打开书101页,自由的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描绘的画面,再想想,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

  生自由大声朗读,师提醒;把声音亮出来吧!

  师:同学们的朗读姿势真好,朗读得非常投入,来看一看(出示森林美景)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

  生:喜欢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美丽的森林呢?

  生:森林一片葱绿。

  生:这片森林生机勃勃,小鸟在天空飞着,鹿在林中嬉戏。

  师:(掌声)蓝天白云,比草青青,鸟儿歌唱,鹿儿嬉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谁能将这个句子读好?

  生读“一百多年前……”

  师:不好意思,老师出错了,加一个“以”字再读,好吗?

  生再读

  师:她读得非常投入,在努力地把自己的理解读给大家听。面对你的认真,我惭愧,昨天备课掉了一个“以”字,同学们,就像她一样,将森林的生机辽阔读出来,好不好?

  生齐读

  师:如果将一片读得长一点就好了,因为它要反映森林的辽阔,同学们,再来一遍,好吗?

  生再读,读出了森林的生机

  师:非常好,也有不喜欢这样的森林的吗?

  生沉默

  师:我们7班都喜欢是不是?

  生:是

  师:佩服你们的勇敢,因为在森林中,快乐与危机是并存的,有什么危机,知道吗?

  生:有蛇

  生:有豹子

  生:有狼

  师:狼要对鹿干什么?

  生:下毒手

  师:还要对鹿进行?

  生:捕杀

  师:不能用捕杀一词,要怎么样?

  生:暗算

  师:想象一下,狼会对鹿下怎样的毒手,进行怎样的暗算?

  生:狼要吃鹿

  生:狼趁鹿在吃草的时候,突然扑上去,就要咬死鹿。

  师:够毒呀,还会进行怎样的暗算?

  生:狼突然冲过去,吃鹿

  师:相机补充,可能还会悄悄跟在鹿的后面,跟踪它。

  生:还有的狼会专门吃一些小鹿。

  师:真是够暗的。同学们,可爱的、美丽的鹿要被狼吃光了,你们觉得狼怎么样?

  生:凶残

  生:凶恶

  师: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我也一样,当地居民怎么样?

  生:恨透了狼

  师:恨透是什么意思?

  生:恨得不得了。

  生:恨得不能再恨了

  师:所以当地居民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师引读:同学们,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生读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生读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生读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师:这时候,狼被除了,(板书:狼除)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会说什么了呢?

  生:太好了,不会再有狼吃鹿了。

  师:请坐,如果把“太好”的语气说出来会更好,谁再来?

  生:太好了,谁都不会来欺负美丽而可爱的鹿了。

  师:同学们,正如当地居民所想的一样,这一片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

  生:鹿的王国

  师:鹿的王国是什么意思?

  生:鹿的王国就是只有鹿。

  生:鹿的王国就是有很多鹿,那片森林都是鹿

  师:它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得怎么样?

  生:它们在森林里生活得无忧无虑。

  生:它们在这里自由自在生儿育女。

  师:是呀,还要提防狼吗?(生:不要)还要担心鹿对他们下毒手吗?(生:不要)正因为这样的自由,所以最后狼的总数达到了……

  生:十万只(小声)

  师:超过了……

  生:十万只

  师再引:将十万只说出来

  生:十万只(大声)

  师:十万是多少你们知道吗?

  生:很多很多

  师:原来森林有多少只鹿?

  生:四千只

  师:十万是四千的25倍呀?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

  生:45人

  师:十万就相当于两千多个057班呀!多不多?

  生:多

  师: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

  生:鹿

  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

  生:还是鹿

  师:还是鹿,密密麻麻的鹿呀,让我们看看这个景象吧!(出示图片)

  生:哇!这么多鹿!

  师:同学们,这么多鹿,最后只剩下多少只?

  生:八千只病鹿

  师:八千只病鹿,其他鹿到哪去了?

  生:死了

  师:死了,它死了多少只?出示(十万只  八千只)会算吗?老师告诉你们死了九万两千只!

  生:哇!

  师:说到这里,老师觉得心情非常沉重,面对这一组悬殊的数字,你想问什么?

  生:这有可能吗?

  师:我告诉你,是真实的故事,是真的。

  生:为什么鹿会死这么多?

  生:为什么杀掉了狼,鹿还会死这么多?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出了我们所有老师,同学的心声,为什么狼被杀了,还死这么多鹿?把掌声送给这三个问问题的同学,会提问的同学,就是会思考的同学。

  生掌声

  师: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三自然段,将描写森林和鹿的句子画上波浪线,并思考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2)、同桌交流讨论: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

  生默读

  同桌之间讨论

  师:谁来说鹿死去的第一个原因?

  生:鹿死去的第一个原因是被饿死的。

  师:不是有一片森林吗?怎么被饿死?

  生:因为鹿太多了。

  师:鹿太多了,它们吃了灌木就吃(生:吃小树)吃了小树又吃(生:吃嫩枝)吃完了嫩枝甚至去吃(生:树皮)吃完了树皮还会去吃?

  生:一切能吃的绿色植物。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候让你画上凯巴伯森林,森林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生:凯巴伯森林一片枯黄

  生:这时,凯巴伯森林一定是没有一点绿色植物。

  师:看不到一点生机

  生:凯巴伯森林就像着了火一样。

  师出示句子:“整个森林……蔓延”

  生读句子

  师:这个句子里面有一对反义词,哪一组?

  生:消退、蔓延

  师:绿色是一点点消退的,还是突然消退的。

  生:慢慢地消退

  师引读:一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

  十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

  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绿色在……枯黄在……

  师: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生:得疾病死的

  师: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吗?

  生读(小声)

  师评:你很聪明找到了句子,如果声音更响亮一点就更好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师出示“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生读

  师:同学们将这个“病”字强调了,读得真好,同学们,我有个问题:为什么25年前,疾病没有在鹿群中游荡蔓延呢?

  生:因为那时候有狼,狼吃掉了很多鹿。

  师:说到了重点,还有谁来补充。

  生:狼吃掉了鹿,鹿就不会发展得太快。

  师: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样就切断了传染源,再有,狼要去咬鹿,鹿会怎样?

  生:鹿要逃

  师:鹿在逃的过程中,鹿的身体就会怎样?

  生:不会生病

  生:健康

  师:“生命在于运动”狼要吃鹿,鹿要跑,想想,那四千只鹿是怎样的鹿?

  生:健康的鹿

  生:强壮的鹿

  生:活泼的鹿

  生:美丽的鹿

  师:如果这时候让你画上这八千只病鹿,那鹿又是怎么样子的呢?

  生:躺在地上

  师:奄奄一息

  生:没有生机

  生:脸色瘦黄,没有一点力气,连站都站不起来。

  生:很饿

  师:饥肠辘辘

  生:……

  师:鹿的惨状你能读出来吗?

  生:能

  师:请将蓝色字体的字加重语气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这八千只病鹿,它怎能不回忆昔日与狼共处的生活呢?

  师出示森林对比图片

  师:全体起立,我想请女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男同学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可是”开始朗读,在读之前,我想问女同学,第一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

  生:生机勃勃

  师:如果读第三自然段,男同学应该读出森林的那一种?

  生:枯黄、灾难、悲惨

  师:能够读好吗?

  生:能

  师:全体老师都在期待着你们呢?

  男女生分别读第一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了凯巴伯森林的生机和它的灾难、悲惨,面对着现在狼被除,鹿也惨败,林也枯黄的景象。(相机板书:鹿败  林枯)同学们,你们想,当地居民这时候又会说什么?

  生:早知道就不应该除掉狼。

  生:早知道就不该这么去爱护鹿。

  师:不要特意去爱护鹿,改个词更好。

  生:不应该杀狼,这样,鹿也就不会死得这么快,森林也不会这么惨。

  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哦!当地居民也在疑问,刚才,同学们讲到狼该不该杀?

  生:不该

  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因为狼是?

  生: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师:狼为什么是功臣,鹿为什么是祸首?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请将说明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句子打上横线,并想想,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来回答呢?

  生默读

  师:谁来说为什么狼是功臣?看谁的手举得高,谁还没有回答问题,请这位男同学来。

  生:因为鹿是祸首,所以狼是功臣。

  师:哦,这样,但我觉得你还没有把具体原因讲出来。

  生:因为狼吃掉了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师:还有吗?说得更完整一些,请仔细看书。

  生: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所以狼是功臣。

  师:你说对了一半,你说的是狼是森林的功臣,还有吗?

  生:因为狼吃掉的鹿是有病的,所以狼是功臣。

  师:在课文中找到句子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因为……所以……

  师:这个功臣是对于森林和鹿群来讲的,所以,它有特殊含义,要加引号,那为什么鹿是祸首呢?

  生:因为鹿过多的繁殖,所以鹿成了……

  师:同学们,鹿它想当这个祸首吗?

  生:不想

  师:是它自愿的吗?

  生:不是

  师:鹿它有点冤啦!真正的祸首是谁?

  生:人

  师:是人的什么行为?

  生:杀狼

  师:是人杀狼护鹿的行为,人们杀狼护鹿的行为,在凯巴伯森林引发了一系列让人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或者浏览课文,回顾课文想想,人们杀狼护鹿引发了凯巴伯森林一些什么想不到的事情,用水“居然”一词会更好。

  生:人们没有想到,鹿居然成了破坏森林的祸首。

  师:出示句式,生补充:葱绿的凯巴伯森林居然变得           。

  森林中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居然        。

  仅仅两个冬天,鹿居然                                      。

  …………

  师:人们杀狼护鹿原本是让鹿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居然让鹿过上了?

  生:悲惨的生活

  师:是啊,悲惨的、生不如死的生活。

  师:这个悲惨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有的动物不能只光看表面,就去帮助另一些动物。

  师:把掌声送给他,是啊,狼虽然凶残,但是它有存在与大自然的理由。

  师: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它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就像课文中说的狼要吃鹿,鹿要吃树一样,那么,狼和鹿它就像一架天平,这个平衡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

  生读生态平衡

  师:是的,如果认为的去破坏它,那就会造成狼除、鹿败、林枯的惨状啊!如果你是当地政府,面对惨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生:引狼入室

  师:(掌声)昨天,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就听到这个男孩讲到这个成语“引狼入室”,“引狼入室”我们昨天说好不好?(生:不好)今天好不好?(生:好)

  师:“引狼入室”这个措施在30多年前就准备实施,但因为一些人的阻挠没有实施,后来,随着人们环保意思的增强,在1995年,“引狼入室”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美国政府从加拿大运了一批野狼放入了凯巴伯森林。现在凯巴伯森林又恢复了生机。来,为凯巴伯的重生鼓掌。

  生掌声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精彩,我希望下节课更加精彩

  师布置作业

  小练笔

  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狼和鹿的故事(可查找资料,如:蛇与庄稼,狐狸与兔子,山雀和啄木鸟……)请你选择两样事物,编一则故事,并写下来。

  下课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文本的感悟,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重点: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谁是“功臣”,谁是“祸首”。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8课(指板书:狼和鹿),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字词,读通了课文,还记得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两句话,谁来读这两句话。

  课件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毁灭自己的“祸首”。

  1、指名读。

  2、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板书:功臣   祸首

  3、到底谁是“祸首”?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疑问再次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

  二、品读感悟,恨狼之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完之后,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

  课件展示: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图片

  3、眼前的这幅画面,你还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这片森林吗?

  4、小动物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的怎么样?

  5、狼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动物?

  6、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贪婪而凶残的狼正在对鹿下毒手。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过渡:真是太残忍了。狼对人们喜爱的鹿下毒手,进行暗算,人们会说些什么呢?当地居民又是怎么做的?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

  2、师引读:同学们,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他们组成了……大森林的宁静。)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在青烟袅袅的……倒在血泊中。)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凯巴伯森林的枪声……杀掉六千多只。)

  3、这段话中列了哪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知道了什么?

  4、齐读数据。

  5、小结:是啊,有组织,速度快,时间长,杀的数量之多,简直就可以称之为——(斩尽杀绝)

  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居民对鹿的爱之深,对狼的恨之切给读出来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时候,狼被除了,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会说什么呢?

  三、对比感悟,狼鹿关系

  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鹿群变化的对比

  1、鹿的天敌被人们杀了,这下可好了,多轻松自由呀!森林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得怎么样?还要提防狼吗?还要担心狼对他们下毒手吗?正因为这样的自由,所以最后鹿的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2、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课件展示密密麻麻的鹿)

  3、想想狼被杀之前是多少只鹿?鹿群竟然从四千只增长到十万只,这数字实在是太——(可怕了)。

  4、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多少只?其他鹿到哪去了?

  5、死了多少只?(用竖式板书100000—8000=92000)

  6、面对这一组悬殊的数字,你想问什么?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②同桌交流讨论。

  交流:鹿死去的第一个原因?(饥饿)你从课文的哪儿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枯黄在蔓延。

  1、十万只鹿,一个凯巴伯森林怎么够吃呢?鲜嫩的草地早已成了光地,饥饿的鹿群只能吃带刺的灌木,灌木吃光了它们就吃——

  2、就连难以下咽的树皮也吃光了,一切能吃的都吃光了,可是你还能听到无数的小鹿对妈妈可怜的哀鸣——( ),无数的小鹿在哀鸣——( )。

  3、真是可怜的小鹿!可是鹿妈妈望着光秃秃的森林,只能深深地叹息,无奈地摇头。

  交流: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病死)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吗?

  课件出示: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1、生齐读。

  2、为什么狼被捕杀之前,疾病没有在鹿群中游荡蔓延呢?

  3、原来森林里的四千只鹿是什么样的?现在这八千只病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4、生再读。读出鹿的惨状。

  5、同学们,这八千只病鹿,怎能不回忆昔日与狼共处的生活呢?

  (二)森林状态的对比

  1、凯巴伯森林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课件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1)这个句子里面有一对反义词,哪一组?

  (2)一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

  (3)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

  2、图片对比(课件出示)

  (1)看着由葱绿变得——(枯黄)由生机勃勃变得——(死气沉沉)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这是多么地让人失望、难过、痛心呀!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悟读读这段话。

  3、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从“可是”开始)。

  4、对比读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生机勃勃。

  女生读第三自然段(从“可是”开始)。应该读出森林的死气沉沉。

  过渡:眼看鹿一只跟着一只地死去,葱绿的森林变成了一片枯黄,人们揪着心在痛,同学们,你们想,当地居民这时候又会说什么?

  学习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毁灭自己地“祸首”。

  1、齐读。

  2、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谁是功臣?谁是祸首?并且用“因为……所以……”来回答。(相机板书:人类)

  三、拓展延伸,感悟道理

  (1)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它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就像课文中说的狼要吃鹿,鹿要吃树一样,那么,狼和鹿它就像一架天平,这个平衡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板书:生态平衡。

  生齐读(生态平衡)。

  (2)如果你是当地政府,面对惨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小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破坏生态平衡,那是人类在自掘坟墓,如果我们无视自然,人类就会自己走向灭亡,为了人类能永久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吧!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课件出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我们不光要把这句话读到心里,还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板书:

  18   狼  和  鹿

  功臣      祸首

  (人类)

  生态平衡

  教学反思:

  尊重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平衡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种类(即生物、植物、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阳光、水、土壤等)保持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品读感悟。

  在本课教学时,我采用了多种阅读方式,有默读、引读、指名读、齐读、对比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类恨狼之切,感悟鹿群前后的变化,感悟森林状态的前后变化,从而体会到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二、巧用对比

  在本课教学时,我还充分利用鲜明的对比——鹿群前后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前后变化的对比、数据的对比以及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去感悟破坏生态平衡所带来的恶果。

  三、角色转换

  在本课教学时,我还让学生多次担任当地居民的角色,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反思,从中感悟到人类确实是好心办了坏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让学生明白尊重生态平衡、维护生态平衡是多么的重要。

  一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不但明白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如何改善凯巴伯森林的现状,让在座的听课老师赞不绝口。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为什么狼少了,鹿却成了破坏森林的“祸首”。

  教学难点:由狼和鹿之间的联系知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课文

  一、读课文

  二、查字典、词典,处理生字词

  1、指导朗读

  捕杀  葱绿  特意  消退  提防  传染  居然  血泊

  嬉戏  贪婪  狩猎  凶残  哀嚎  繁殖  饥荒  蔓延

  妖魔  游荡  糟蹋  威胁  功臣  祸首  青烟袅袅  灾难降临

  2、指导多音字

  提防

  血泊

  注意“捕杀”和“居然”的读音。

  3、给词语分类

  三、再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四、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写会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

  2、出示狼和鹿的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说说你读过的童话故事中狼和鹿的形象。

  (狼:贪婪、凶残、自私、冷酷、残忍、狡猾、*诈、残暴)

  (鹿:活泼、美丽、温顺、善良、优雅、可爱、漂亮、乖巧)

  3、小结:看来,人们总是喜爱鹿,对狼却非常痛恨。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们也和你们一样的看法,可是经过了一场灭顶之灾以后,他们对狼和鹿的认识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凯巴伯森林中究竟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情?人们最后又是怎样评价狼和鹿的?

  2、指名概括课文内容

  和谐相处

  狼遭捕杀

  鹿遇灾难

  谁是祸首

  最后,狼成了“功臣”,而鹿却成了“祸首”。

  3、理解“功臣”和“祸首”

  功臣:旧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现指对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祸首:引起祸患的主要人物。

  三、探究原因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查个究竟吧!

  (一)探究狼的变化

  1、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先遭到不幸的是什么?

  狼

  2、是啊,当时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和你们一样恨透了狼。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恨透了狼?

  狩猎队  捕杀  枪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

  描写狼的词句:哀嚎  倒在血泊中  25年,六千多只

  3、感情朗读(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说说你的感想

  读了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齐读课文,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二)探究鹿和森林的变化

  1、探究鹿的变化: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鹿生活得怎样?

  (1)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鹿的词语。

  状态:活泼  美丽  嬉戏  提防

  数量:四千只

  (2)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那时的鹿怎样?

  快乐中存在着危险,嬉戏时也要时刻提防(警惕、防备)。

  (3)时刻提防,说明了那时的鹿怎样?

  聪明,健康,机警,反应敏捷。

  (4)后来鹿群又发生什么变化?

  ①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了鹿的变化?

  ②同桌讨论,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5)练习:

  ①“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感悟和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练习:用上“像”说一句话。

  像          一样,                 。

  (什么像什么一样,怎么样。)

  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这句话换成“两个冬天,鹿死去了六万只。”行不行?体会“仅仅……就……”的作用。(表示在短时间内鹿的太多,死去的速度极快。)

  用“仅仅……就……”说一句话。

  (6)朗读上面的句子,想象此时凯巴伯森林里的景象。

  此时的凯巴伯森林荒凉萧条,死气沉沉,病鹿奄奄一息,到处都是鹿的尸体。小动物无家可归。

  (7)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悲伤,难过。

  带着这种悲伤、难过的心情齐读这一段。

  2、探究森林的变化

  狼遭到捕杀,鹿灾难降临,那么森林怎样呢?

  也遭受了灾难。

  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样的?后来的森林又是怎样的?

  (1)自由朗读第一、三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开始:“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后来:“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2)读了这些语句,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开始:生机勃勃、茂盛、美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鸟语花香……

  后来:“绿色在消退”:花草都被鹿吃光了;灌木没有了,树叶、树皮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绿色的植物越来越少……

  “枯黄在蔓延”:地上光秃秃的,森林里很荒凉,枯黄的范围越来越广;森林已毫无生机了……

  (3)小结:这样下去,凯巴伯森林将不再适宜动物生存,将会变成一片荒凉的世界。

  四、探究谁是“功臣”,谁是“祸首”?

  1、自学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

  课文里的“功臣”和“祸首”分别是谁,为什么?为什么加引号?

  2、小组讨论,真正的“祸首”是谁?

  全班交流。如有歧异,当堂辩论。

  2、根据出示的提纲,试着复述课文

  五、小结

  1、学生交流:从狼与鹿关系变化和密切联系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保持生态平衡)

  2、教师小结。在这堂课上,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这样才能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3、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美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拯救措施。如果你也参与到这次拯救行动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讨论,交流。

  六、拓展性作业

  1、讲述故事:《打开豹笼》

  红崖羊、豹和动物学家的故事。

  在一片密密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崖羊。可就在附近,却生活着一只豹子,它专门捕捉红崖羊,严格控制着羊群的数量(66只),红崖羊每天生活在惊恐之中。动物学家为了保护红崖羊,捉住了豹子,红崖羊一阵狂欢,异常兴奋,从此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随着红崖羊数量的猛增,它们开始争夺王位,不断发生流血厮杀,整个羊群陷入毁灭的边缘。最后,红崖羊恳求动物学家打开了豹笼。有了豹这个天敌,红崖羊又恢复先前的生活状态,它们和豹生活在一起,虽然时时惊恐不安,却始终保持着和谐安宁的秩序。

  2、《打开豹笼》就是《狼妻》中的一个故事。推荐阅读《狼妻》

  3、把《狼和鹿》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提”和“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讨论,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懂得不仅要关爱、救助动物,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借助文中相关句子以及具体的数字,体会狼被捕杀前后,森林以及森林中鹿群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通过第四自然段的描写,联系上下文,理解森林被糟蹋、鹿群遭毁灭与狼被捕杀之间的关系,体会出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狼和鹿的图片,看图问:在你心目中狼是什么样的?在你心目中,鹿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幻灯片一:) 学生集体指认(板书课题:狼和鹿)

  2、学生齐读 究竟在狼和鹿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认读生词

  1、师:同学们打开书,请大家认真的朗读一遍课文,读之前先来看一看老师给你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幻灯三)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做到。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课文读完了,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都能正确得读出来吗?(幻灯四) 指几名同学认读,指导读音,理解重点词语,齐读

  (三)由词入手,感知内容

  1、词语我们都认识了,文章也读通顺了,回忆一下课文,观察屏幕上的这些词语,你能判断出哪些是说狼的,哪些又是说鹿的呢? 学生指出,并用词语完成屏幕上的句子 “(贪婪)而(凶残 )的狼 (活泼 )而( 美丽 )的鹿 狼是鹿的( 天敌 )” 在一百多年以前的凯巴伯森林,就生活着这样的一群狼和鹿。那么它们在大森林里的生活会怎样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大家?(朗读课文第一段) (森林:葱绿、生机勃勃 鹿:活泼而美丽、四千多只)

  2、狼是鹿的天敌,他随时都会对鹿下毒手,那么当人们看到鹿受到狼的暗算,会有什么感受,(难受,同情)课文中的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幻灯) 问: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居民对狼的态度?(恨透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3、现在好了人们替鹿杀掉了它们的天敌,鹿再也不用提防狼的暗算了,这样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就幸福了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听起来情况并不好啊,怎么回事呢? 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和第三自然段,想一想: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狼被捕杀前 狼被捕杀后 森林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鹿 一百多年前,森林里大约又鹿( )只; 猎人捕杀了鹿的天敌以后,鹿群的总数超过了( )只;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 )只;到1942年,森林里只剩下( ) 为什么森林和鹿会变成这样呢?是谁造成的呢? 人们为了保护鹿,杀死了六千多只包括狼在内的鹿的天敌。 为什么狼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却成了破坏森林的“祸首”?

  狼:功臣(对某项事业有显著功劳的人) 鹿:祸首(引起祸患的主要人物) (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出示关键句),看来狼虽然贪婪凶残,但有了它们,鹿也不会繁殖的过快,也就不用担心森林被吃光,他们吃掉病鹿,疾病就不会在鹿群中传播,鹿也不会死那么多,看来他真的是功臣。正是由于人捕杀了狼,才导致鹿的数量增多,森林才会被鹿群糟蹋,没有了狼吃掉病鹿,才导致鹿感染疾病死亡,正像课文中说的那样,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罪魁祸首”。

  (四)总结,拓展

  1、森林中不能没有鹿,也不能没有狼。这就好比是一架天平,天平的这一端是狼,另一端是鹿,狼鹿共存,使天平保持平衡,这个平衡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 我们关爱、救助动物是好的,但更应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我们应该维护生态平衡。 当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明白这一点时,为时已晚,他们多想让凯巴伯森林恢复当年的生机勃勃呀,你来给他们出出主意,好吗?

  2、读一读美国政府的方案。“引狼入室”为了挽救灭狼带的后果,美国政府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1995年,从加拿大运来野狼放生到凯伯林区,森林又焕发了生机勃勃。

  3、看看我们周围还有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呢? “人类大量捕杀青蛙,使田间的害虫越来越多,影响农作物生长。” “人类滥砍乱伐树木,使得绿色植被逐年减少,由此而引发沙尘暴和水土流失,影响人类自身生存。”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森林 人 狼 祸首 捕杀 功臣 鹿 保护 和 生态平衡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5

  【文本解读】

  《狼和鹿》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阅读课文。文章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的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而且,文章所叙述的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中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文章的教学难点是“狼为什么是鹿和森林的功臣”,以及初步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1.针对文本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读中悟情。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不需要太多繁琐,抽象的叙述,以读带讲,边读边思,读中悟情,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多种形式的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多项比较,深入探究。抓住文本,通过对比朗读,重点引导学生比较1、3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顺理成章地进入探究造成这原因的根本所在。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领会课文内容。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齐读课题)

  2、出示狼和鹿的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狼凶残,贪婪,奸诈,狡猾;鹿乖巧,可爱,漂亮,活泼。)

  3、小结过渡:看来,狼和鹿的形象在你们心中是根深蒂固了,人们总是对鹿喜爱有加,对狼痛恨有余。

  【设计意图】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常常能为阅读文本提供诸多资源。这一揭题方式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本文题目中的阅读资源,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阅读重点与阅读指向,让学生的认知与文本内容产生强烈的“反差”,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帮助学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行为首先应该从阅读文章的题目开始。

  二、导出末端,设置悬念。

  1、过渡: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也和你们一样的看法,可是后来,他们对狼和鹿的评价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想想:这时人们用哪两个词来形容狼和鹿。

  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3、“功臣”和“祸首”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人们喜欢的鹿成了祸首,而人们痛恨的狼却成了功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查个究竟吧!

  三、多项比较,深入探究。

  (1)探究森林的变化

  1、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样的?后来的森林又是怎样的?

  2、请生自由朗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交流:

  ①、一百多年前的森林

  出示 :一百多年前的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a、(出示flash森林图)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机勃勃”什么意思?(充满生命力,充满活力。)

  b、总结:森林里,天空湛蓝,湖水清澈,树木茂盛,花儿鲜艳,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让我们齐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②、可是经过25年之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似的,绿色在消退,黄色在蔓延。

  a、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眼前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现在的森林?

  b、出示现在的森林图。看到这样的景象,你的心情如何,请带着这种心情读这句话。

  (出示森林的对比图)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男女生读 、齐读)读到这儿,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呢?(指名说,如:这一切是谁造成的?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的理解,通过凯巴伯森林的两次鲜明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森林的巨大变化,因势利导,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些问题最能表达当时所有学生心中的矛盾,它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起探究的欲望。

  过渡:是啊,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它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鹿群的变化)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说一说。

  (2)探究鹿群的变化

  交流:

  1、出示句子:小鸟在枝头唱歌,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师:这时的鹿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活泼,美丽,健康,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回答。

  总结:是啊,快乐中存在着危险,嬉戏时也要时刻提防。

  a、出示图片,请生仔细观察图片,你认为哪些鹿能脱险,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b、因为不断遭到狼的暗算,那时的鹿有多少只?(四千只)

  c、你能想象一下森林里的其他动物生活得怎样吗?

  总结:出示图片,是啊,这时的凯巴勃森林生机勃勃,莺歌燕舞,鹿群嬉戏,恶狼出没,快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防守并存,但是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让我们齐读这一段,感受森林的和谐美好。

  2、后来鹿群又发生什么变化?请生再读读。

  交流:a、数量变化:4千只——10万只——8000只病鹿

  出示: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熟悉的班级人数、年级人数、学校人数的逐层相比较,帮助学生建立起“十万只”的概念,从而感受到此时凯巴伯森林已经成了鹿的王国了。)

  【设计意图】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十万只数量之多,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熟悉的班级人数、年级人数、学校人数的逐层相比较,帮助学生直观地建立起“十万只”的概念。于是“十万只”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符号,它已经有了丰富的文本内涵。

  出示: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鹿群后来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交流:

  出示: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数、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鹿群这时遇到的难题是什么?(饥荒)这里的“一切”指什么?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同学们补充完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补充。(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就被饥饿的鹿吃光了;小花还没来得及装扮森林,就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凡是森林中能吃得到的东西,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可是,你还能听到无数鹿宝宝对鹿妈妈痛苦的哀鸣,它们好像在说:“妈妈,我……”(指名说)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那就是疾病。

  出示: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地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学到这儿,老师不禁纳闷了,鹿好好的,为什么会有疾病?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b、状态变化:现在的这八千只病鹿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从哪儿可以看出?

  c、那么森林中的其他动物呢?引导学生明白因为森林的消退,食草动物没有了食物和家园,而食肉动物也连带受到了影响。

  总结:此时的凯巴伯森林荒凉萧条,死气沉沉,病鹿奄奄一息,小动物无家可归,没有了狼的威胁,鹿群反而失去了快乐,森林反而失去了和谐,此时的你心情如何?齐读这一段。

  (3)探究狼的变化

  1、过渡:那么森林和鹿群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狼的变化)是啊,狼的大量捕杀正是森林和鹿群变化的导火线,当时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和你们一样恨透了狼。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恨透了狼?

  出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了六千多只。

  (交流:从“一个跟着一个,25年,六千多只”中体会人们的残忍。)

  3、再读“当地居民恨透了狼”这句话时,体会当时人们对狼恨之入骨的心情。(齐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由文悟理的关键。这一过程的设计,围绕一个故事: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故事;紧扣三组对比:森林、鹿群、狼群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文中数据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默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以及观看多媒体再现的森林变化前后图景,探究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下一步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原由奠定了基础。

  (四)寻根究底,总结原因。

  1、过渡:当地居民捕杀狼是为了什么?然而事实上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吗?

  2、读最后一段,想想: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事情出乎他们的预料?(做梦也不会想到,居然,反倒,倒成了。)

  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3、现在,凶残的狼成了人们眼中的“功臣”,而善良的鹿却成了人们眼中的“祸首”。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原因吗?

  4、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如果我是当地居民,会想些                       ;

  如果我是当地居民,会说些                        。

  【设计意图】通过对当地居民不同心情和语言的想象,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态平衡的科学道理和重要意义。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出示一架天平,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架天平,这一头是鹿,另一头是狼,狼吃掉一些鹿,限制鹿的繁殖,将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着天平的平衡;假如我们人为地打破了这个平衡(拿掉一些砝码)天平就将倾斜,甚至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现在看来,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是人类,是人类的无知。)

  2、老师从网上的资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杀狼这一政策是当时没过总统罗斯福制定的,他的本意是想保护鹿,但是事与愿违,结果痛心不已,如果罗斯福还没有下令消灭狼,你是他的总统助理,你会如何劝说?

  3、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如果罗斯福总统早些听到这些话,也许就不会出现今天的悲剧。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贪婪一时的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平衡。(出示补充资料介绍)

  (1)白蚁与黑蚁是一对冤家,一旦相遇就会大动干戈,往往出现大兵团作战的场面。结果常常是黑蚁大获全胜,白蚁损兵折将,纷纷逃窜。于是,人们用黑蚁来防治毁坏建筑物的白蚁。

  (2)山雀和啄木鸟是一对好伙伴。山雀喜欢飞到啄木鸟那儿,在地上等待啄木鸟啄出的虫子;而啄木鸟由于专心啄树皮,很容易遭到老鹰的袭击,于是山雀只要发现老鹰,就会给啄木鸟以信号。

  (3)狐狸是令人讨厌的家伙,但是如果没有了狐狸,兔子、田鼠、刺猬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多,那么田间的植物和果实就会大量减少。

  4、交流身边发现的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并谈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5、是啊,除了狼和鹿,时间万物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这种平衡关系一旦被破坏了,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设计意图】拓展课外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这里教师和学生补充的现实生活中没有注意生态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事例,是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升华主题。

  五、作业超市,课外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收集有关生态平衡或失衡的小故事,与同学交流。

  3、设计一条保护生态平衡的宣传的标语。

  【设计意图】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出示作业,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参与探究的空间。作业内容也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狼     和     鹿

  “功臣”    吃       “祸首”

  ▽

  保护生态平衡

  《狼和鹿》教学反思

  ————在对比碰撞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狼和鹿》一课的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了将教材所载的有限信息最大化的激活,根据课前确定的教学目标,我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选取重点——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抓住典型的语言信息,恰当地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试着以“狼、鹿和森林的关系及它们的变化”为主线,紧扣教材中的对比描写,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教学的设计着重体现多角度、多方位的“对比与碰撞”。

  一、碰撞于反差强烈的画面对比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感知才能形成表象,然后才能获得知识。尽管文章对凯巴伯森林变化有一些描写。但为了再现和强化森林之变的特定场景,我用多媒体课件将森林原先的繁茂之美与后来的荒凉之景作了鲜明、强烈的对比。学生一见原来那美丽的凯巴伯森林,兴奋、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心理顿时活跃起来。而后来的凯巴伯森林那么荒凉、萧条,学生图文对照,思维面打开了,思维的力度加大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多媒体课件播放适时适度,真正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解读、感悟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触辞而入境、动情”,他们个个都惊讶于凯巴伯森林巨大的变化,抽象的文字符号构成了一幅幅发人深省的形象画面,学生也收到较好的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效果。

  二、碰撞于内容深刻的对比中

  训练语言是语文课的专务。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而语文能力的获得是在丰富多彩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获得的。教学中,我设计多个内涵比较丰富,易于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旨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读自悟,对文本中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疏理、加工。在组织学生研究问题中的省略号的妙用时,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再次和文本进行对话,然后用语言表达、感情朗读等方式表达各自不同的感受。这是又一次思维与情感的碰撞,是对学生智慧的挑战,是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碰撞于数量变化的对比中

  《狼和鹿》这篇课文,作者用一系列翔实的数字隐含说明狼与鹿的数量变化与森林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如凯巴伯森林原有“活泼而美丽的”鹿4000只,自从人为地杀掉6000多只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鹿的总数迅速超过了10万只,翻了15倍。当“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时,鹿又急剧地死去6万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这里对比鲜明,学生在前后对照的读书中,不难发现自然界中的生物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发展思维,实践语言文字的重要阵地。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极具震撼力的课堂氛围中驰骋思维。强烈的对比引起了学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学生在对比中解读了文本,悟出了道理,陶冶了性情。于是,课堂绽放出了创造的火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6

  一、谈话导入

  1、板书:狼谈谈你对它的印象。凶残的狼恨之入骨

  板书:鹿   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2、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3、小结过渡:对于同一种动物,可能有的喜爱有的讨厌,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不管是鹿还是狼,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品性,但它们都是生命,所以都应该得到尊重。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狼和鹿曾经生活过的凯巴伯森林。

  二、研读课文(感受森林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2、指名读:“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师:“生机勃勃”什么意思?由“生机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师:读书就要这样,边读便想,把一个个词语读成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情景,感受才会更加真切!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3、这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指名读:“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三、深入探究(感受狼与鹿的变化)

  (一)狼的变化

  1、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读读课文,找到原因。

  点拨: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为什么要捕杀狼呢?谁能用书中的话回答?指名说。

  点拨:当地居民是怎样捕杀狼的?放声读读第二小节,看看从这段文字里,你能读懂什么?交流:捕杀数量之多情景残忍。心情如何?重点指导朗读。

  3、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凯巴伯森林一时间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

  (二)鹿的变化

  1、鹿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读第三节,思考:鹿在数量上有哪些变化?

  (板书:四千   十万   八千)

  2、为什么在数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再放声读一读想一想。

  3、指名交流,齐读感受鹿的变化。

  四、对照感悟

  1、课文读到这里,想想狼被捕杀前后,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师:狼一只跟着一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随之被破坏,活泼可爱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惨淡。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剧!

  2、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

  点拨:可恶的狼怎么会成了“功臣”?可爱的鹿怎么倒成了“祸首”了呢?

  点拨:理解引号的作用——说明狼功臣行为和鹿的祸首行为都不是人们事先的愿望,而是做梦也没想到。

  点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彼此关系紧密。就像狼、鹿和凯巴伯森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样,它们之间构成了一条条互相依存的链条,人们把它叫做生物链。生物链一旦被破坏,后果就不堪设想,终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3、昔日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凯巴伯大森林闹的如此悲凉,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呢? 是狼?是鹿?不,是人类!

  4、老师从网上的资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杀狼这一政策是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制定的。罗斯福当初做出决定,本意是想保护鹿,但事与愿违,结果痛心不已。

  如果罗斯福还没有下令消灭狼,你是他的总统助理,你会如何劝说? 小组练习,指名劝说。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如果罗斯福总统早先听到的话,也许就不会出现今天的悲剧。正如同学们所说:

  生物间有一种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板画天平;板书生态平衡)

  如果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必将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板书:保护)

  5、“保护生态平衡”齐读,再次大声呼吁。请同学们把这六个字永远记在心中!

  师:尽管人们如此不断地大声疾呼,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一部分人贪婪一时的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平衡。下面我们就来看两则事例,然后谈谈的感想。

  五、阅读资料,交流感受(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板书设计:

  三千  十万  八千

  狼   和   鹿               “功臣” “祸首”                      

  (天平)

  保护生态平衡

  附阅读资料:

  宠物兔撒野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

  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洲定居,随身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后来,宠物兔子陆续逃亡到了野外,100年后,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这24只野兔的上亿“子孙”给整个澳大利亚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野兔发现,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严重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

  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澳大利亚人开始想尽办法控制兔子的扩散和繁殖——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引进天敌狐狸等。但是,兔子的繁殖力极为惊人,一对兔子一年可生下成百上千只兔子。因此,至今澳大利亚的兔子仍是祸害。

  一个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lí),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luǒ)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kuò)大。树木变成了一栋(dònɡ)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páo)哮(xiào)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相关知识:

  在自然界里,生物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了一条条,互相依存的链条,人们把它叫做食物链。比方说,蝗虫吃青草,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老鹰吃蛇,老鹰死后化成土里的肥料,泥土又会长出许多青草,然后青草再被蝗虫吃,蝗虫又被青蛙吃……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相依生存,互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好像一个蜘蛛网。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生物链一旦被破坏,后果就不堪设想!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一切食物的循环都是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来完成的。比如狐狸是令人讨厌的动物,但它是兔子、田鼠、刺猬的天敌。倘若没有狐狸,兔子、田鼠、刺猬的数量必然剧增;而这引起动物所食用的田间植物和果实必然大量减少,甚至有被吃光的可能。这样,整个生态环境就被破坏了。反过来,如果狐狸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兔子、田鼠、刺猬就会减少,而那些田间植物等就会越来越茂盛,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动物的相关相克:生物学家发现,鼠害严重的地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蛇类被大量捕杀。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平衡关系,它们彼此既相关又相克。如果人为地打破生物之间的这种平衡,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相关相克是很微妙的。人们研究它,掌握其中的奥秘,可以更好地利用动物为人类服务。

  白蚁和黑蚁是一对冤家,一旦相遇就会大动干戈,往往出现大兵团作战的场面。结果常常是黑蚁战胜白蚁,白蚁损兵折将,活着的只好纷纷撤离逃命。这就启发了人们用黑蚁来防治毁坏建筑物的白蚁。山雀和啄木鸟是一对好伙伴。山雀喜欢飞到啄木鸟那儿,在地上吃啄木鸟啄出的虫子;啄木鸟由于专心敲树皮,很容易遭老鹰偷袭,而山雀只要看到老鹰一出现,就会突然安静下来,这等于给啄木鸟发出信号,让它赶快躲起来,以防老鹰的袭击。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7

  《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虽不是童话故事,但由于课文的主要角色是学生熟悉的两种动物,而课文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内容,本身就有很强的情趣性、情境性,能引发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谈两种动物的特点,说一说自己印象中的鹿和狼,再由此导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接着,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自悟,将感受深的句子和不懂的画出后,又引导学生在“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和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鹿数量上的变化”、“凶恶的狼保护林,而可爱的鹿破坏林”这三者存在什么联系,画出关系图。然后进入教学的探究过程,理解课文句子

  “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接着再出示质疑问题“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破坏会怎样?”从而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昔日森林和现在森林、鹿群前后变化的句子。创造情景让学生想象从整体同时也点出本课一个特色:对比手法。最后,谈谈发生在身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使课堂内容能以延伸。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遗憾,以下就这节课中的不足谈一谈。

  首先是朗读,引导昔日森林与现在森林对比时分角色读,可学生没有读出语气来,如果教师在之前加以引导学生也许会读的好些。

  在自学自悟中,让学生抓住了鹿、狼、森林三个关键词,由词来带动课文的理解,体会,感觉有些词讲得很到位,学生也都理解了,但是画起之间关系图时花的时间长,拖慢了教学进度,乃至教学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足。

  此外,我在课上的提问过多过细,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品读,而忽略了文字本身,我的提问初衷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服务于朗读,自读自悟,但结果并不明显。

  这一节课留给自己的反思很多,争取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的进步。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8

  一、教材分析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由《你必须把这条小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三篇课文组成,这三篇课文都是关于人和大自然的,每课侧重点不同。《你必须把这条小鱼放掉!》告诉人们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放飞蜻蜓》激发学生要保护有益动物,《狼和鹿》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认为贪婪而凶残的狼威胁着美丽而活泼的鹿的生命,为了保护鹿群,在25年内,捕杀了6000多只狼与其它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群繁殖过多超过十万只,造成森林饥荒,疾病流行,鹿大量病死,两年内死去六万只,到1942年只剩下八千只病鹿,而且森林也被严重破坏了。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没有意识到看似善良的举动,却是违反了大自然应有的规律,成为破坏森林、毁灭鹿群的祸首。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自然界一切生物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随意破坏生态平衡,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寓深刻的哲理于鲜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鲜明的对比,向人们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23个生字,会写10个,认识2个多音字。结合课文理解“功臣”和“祸首”,归纳出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画面对比想象、具体数字感受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进自己的想象和感想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遵守自然事物之间内在的规律,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根据以上目标,将课文划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通过画面对比想象、具体数字感受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通过朗读懂得破坏森林、毁灭鹿群的祸首其实是人,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第二课时重点是通过复述内化语言。

  二、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涌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本课采用的学法是:

  1、对比质疑:让学生在自身对狼和鹿的认识和课文中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对比中,提出疑问。

  2、自主学习:围绕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句子谈谈感受。

  3、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灾难。

  4、读中感悟:读一读、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议一议多种方法揉合在一起,感悟破坏森林、毁灭鹿群的祸首其实是人,是人违反了大自然应有的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

  本课文的故事生动而寓意深刻,三年级学生一般无法一下子透过现象捕捉本质。针对这一点,本课采用的教法是:

  1、对比法:教学中抓住两组鲜明的对比森林前后的对比和鹿群前后的对比,在对比中感受灾难,在对比中找出狼、鹿、森林之间的联系。

  2、想像法:让学生从形象的图片和具体的数字中想象灾难。

  3、创设情境法:为学生创设说话、复述课文情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第一课时安排五个教学环节:1、对比设疑,激发兴趣2、合作探究,感知内容3、抓住对比,感受灾难4、读中练说,感悟道理5、拓展延伸,感触生活。第二课时安排二个教学环节:1、练习复述,内化语言2、学习生字,写字、作业

  第一课时

  (一)对比设疑,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后学生读题

  2、学生说说“狼”和“鹿”给自己的印象。学生会说狼凶残,鹿温顺美丽。

  3、这是你们的印象,课文中是怎样认为的呢?请读读课文。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学生的直感与课文形成反差,造成悬念。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识活动。

  (二)合作探究,感知内容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4、故事中森林和鹿群在一百多年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能够看出森林和鹿群变化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作出批注,在书上留下读书的痕迹。

  5、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读一读所画的句子,议一议发生的巨大变化,感知课文内容。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部分的设计让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行感知、理解课文,进行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抓住对比,感受灾难

  这部分设计分两块进行一是感受森林变化,二是感受鹿群的变化:

  1、森林的变化:

  (1)指名读所画森林变化的句子

  (2)出示句子: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3)一百多年以前的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的?请读读句子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出森林里美丽的景色和动物们美好的生活。学生读句子想像画面时,可能会仅仅想像句子中描写到的景色,此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想像句子中没有写到的美好景象。比如: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草地上,野花竞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通过这些想加深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4)出示图片加深感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2句。

  (5)后来森林变成什么样呢?出示图片学生说说看到的,理解“消退”、“蔓延”再谈谈此时自己的心情,再让学生带着悲伤的心情读这句话。学生说看到的景象时,引导和森林以前的景色对比说,小树、野草、野花都不见了踪影,小河干涸,到处尘土飞扬想像森林绿色消退,枯黄蔓延的情景。

  2、鹿群的变化:

  (1)指名读所画鹿群变化的句子

  (2)出示句子:

  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3)鹿群有什么变化?学生会说出数字上的变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鹿群生活状况的变化。

  (4)教师这样问:光是数量在变化吗?一百多年以前鹿群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想像鹿群虽然要时刻提防着狼,但生活中没有饥饿、没有疾病。后来鹿群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引导学生想像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时,起初鹿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时间一久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它们没有东西可吃,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最后让学生带着悲伤读这句话。

  这部分设计引导学生在两组鲜明对比中,通过图片、想象、朗读感受灾难。指导学生进行的多处想像,为复述课文打下基础,避免学生背课文似的复述。

  (四)读中练说,感悟道理

  1、同学们,森林和鹿群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此时学生会说出是因为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捕杀了狼。

  2、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做梦也不会想到,学生读这两句话。

  3、为什么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呢?学生自由读第4小节,练习说话。

  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因为————————————————————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因为————————————————————。

  通过说话让学生明白狼和鹿和森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4、是啊,狼和和森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只看见贪婪而凶残的狼威胁着美丽而活泼的鹿的生命,却没看到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他们捕杀了狼,无意中让鹿成为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请再读读这两句话。

  5、鹿是真正的祸首吗?真正的祸首是谁?为什么?此时,通过前面的感受和铺垫,学生会说出因为人们捕杀了狼,鹿的生活安逸、舒适,没有危险,从而导致繁殖过多,产生饥荒和疾病。再让学生说说他们错在哪里?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人们因为不知道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好心做了坏事,让学生明白不应该破坏生态平衡。

  6、现在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来到你们中间,你们会对他说什么呢?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认识不停留在人捕杀了狼这表面现象上,而应该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这部的设计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学生在读中练说,认识一次比一次深刻,由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认识上升到人是“祸首”的感悟,明白大自然有它应有的规律不能随意破坏。

  (五)拓展延伸,感触生活

  1、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像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这样的人有很多,人们由于不明白大自然有她自身的规律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老师讲述故事《老鼠和兔子》。

  2、你知道哪些这样的事。学生交流。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违反大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其实只是不爱护大自然的一种方面。学生欣赏图片。

  4、看着这些图片,现在你最想对人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设计爱护大自然的公益用语。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学生对爱护大自然的认识不应停留在保护生态平衡上,应该是更多方面。这部分设计在拓展中延伸,指导学生行为,使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课时

  (一)练习复述,内化语言

  同学们,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因为活生生的事实明白了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还不明白这一点,正在肆意地破坏大自然,请你们以狼和鹿的故事让人类明白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为了让你的故事具有说服力,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图。请大家对着图讲讲这个故事。讲的时候多用课文中优美语句和精彩句段,并用上具体数据。加进自己的想像和感想。

  著名教育家胡克英在《谈谈儿童的智力活动方法》一文中是这样阐述复述的:“复述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不但标志着、而且促进着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作用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复述使孩子吸收着书面的美好语言形式和内容的思想感情。”本课要求学生复述课文,针对平时教学中学生复述往往是背诵课文的形式,我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配以图片让学生复述时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二)学习生字,写字作业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9

  薄俊生平等教育《狼和鹿》教学实录

  课文: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了六千多只。

  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得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实录:

  师:小朋友读过很多的书,有连环画,还有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森林”两个字有没有听说过啊?谁能说说森林里有什么样而什么样的动物?

  生:森林里有温驯可爱的驯鹿。

  师:能不能再增加一个词,森林里有温驯可爱而怎么样的驯鹿?

  生:森林里有温驯可爱而美丽的驯鹿。

  生:森林里有活泼而可爱的小鸟。

  生:森林里有活泼而可爱的松树猴。

  生:森林里有凶残而贪婪的狼。

  生:森林里有雪白而活泼的小白兔。

  生:森林里有茂盛而翠绿的叶子。

  师:你说的是植物。

  生:森林里有威武而凶猛的狮子。

  生:森林里有勤劳而可爱的松鼠。

  师:时间到了,我们开始上课。

  师:一起看屏幕(出示一只鹿图)。它是谁呢?

  生:鹿。

  师:喜欢吗?谁能说说喜欢的理由。

  生:鹿可爱而温驯。

  生:美丽。

  生:因为它看起来不是很坏。

  师:看起来不是很坏,实际上它坏不坏?

  生:不坏。

  生:鹿很活泼。

  生:它不会伤害别的动物。

  师:不会伤害别的动物,就是说这是善良的鹿。

  生:鹿很聪明。

  师:鹿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它有细长的四肢,短小的尾巴,褐色的皮毛,有的鹿还有条纹和花瓣,雄鹿的头上还有非常漂亮的角。鹿不仅可爱,还很善良,我们知道的九色鹿就象征着见义勇为、恪守信用的美好品质。所以我们觉得鹿非常的可爱。

  师:再来看(出示狼图),这是什么?你看过或听过哪些关于狼的故事呢?

  生:狼吃鹿。

  生:狼来了。

  生:小红帽。

  生:小山羊和狼。

  生:三只小猪。

  师:所有这些故事,你看了之后,你觉得狼怎么样?

  生:凶恶。

  生:凶残。

  生:凶残而贪婪。

  生:凶暴。

  生:可怕。

  生:凶猛。

  生:残暴。

  生:残忍。

  生:可恶。

  师:鹿很可爱,狼很可恶。谁能说说含有“狼”的一些词语。

  生:狼奔豕突,鬼哭狼嚎。

  生:狼狈为*。

  生:狼心狗肺。

  生:狼烟四起。

  生:狼吞虎咽。

  生:引狼入室。

  师:太可怕了。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词语。一起读一读。

  出示:杯盘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狼吞虎咽、鬼哭狼嚎、声名狼藉、如狼似虎。

  生读时,师打断:读得干脆一些,可能不太熟悉,先看一遍。不要拖腔拖调。

  生读时,师打断,示范两个词语,生再读。

  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在听课,我有个希望,希望我们一起狼狈为*,把课上好,好不好?

  生:好。

  师:好不好?

  生:……

  师:老师再讲一遍,今天有很多的老师在听课,希望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狼狈为*,把课上好,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因为你说狼狈为*。

  师:狼狈为*什么意思?

  生:狼狈为*是说一些坏人做坏事。

  师:我们是不是坏人?我们是好人,好人专干好事,所以刚才这句话中的“狼狈为*”最好换一个什么词就好了。

  生:合作。

  生:齐心协力。

  师:最近,我们三点二十分之后,都要进行活动,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有过独木桥、踩高跷、跳山羊,虽然这些活动很难,但是同学们个个如狼似虎、跃跃欲试,对不对啊?

  生有说对,有说不对。

  师:到底对不对啊?

  生响亮:对。

  师:大多数的同学都说对,说不对的举手。

  生:如狼似虎的意思就是像狼一样凶残,像老虎一样可恶。

  师:能不能用在这里?我们凶残吗?我们很善良,所以不能用如狼似虎,倒是可以换一个词语,也有一个“虎”字。

  生:生龙活虎。

  师:听了同学们的交流,老师得出一个结论,不光同学们不喜欢狼,而且绝大部分绝大部分人都不喜欢狼。为什么呢?他们把所有的坏人坏事都跟谁联系在一起啊?

  生:狼。

  师:狼真的很可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狼和鹿的故事。谁来把课题读一下。

  生:18 狼和鹿。

  师:其他读得都很好,老师有一点建议,这个18说的是“第18课”,谁再来读课题?

  生:第18课,狼和鹿。

  师:一起来读读。

  生读。

  师:请同学们打开101页,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不要一起读。

  生读书。

  师:都读完了吗?老师有些不相信,同学们读得速度都一样快,一道停下来了。下次没有读完的,就只管读完,知道了吧?不要受别人的影响。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最快,还有的同学读得慢一些,没有关系。读得慢的,他读得很认真啊。还有的同学啊,老师虽然没有听到他怎么读的,但是我知道他读得非常认真,非常好,像这位男同学,像这位女同学,还有其他同学,头一摇一摇的,有的甚至身子都在使劲,这告诉我们什么?

  生:他们读得很有感情。

  生:很入神。

  生:很投入。

  生:全神贯注。

  生:聚精会神。

  生:说明他们已经投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去了。

  师:我们读课文,就是要专心致志,就是要投入,就是要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故事中去,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把故事读好。书读得这么好,谁能把这些词语读给我们听。

  生:凯巴伯、葱绿、捕杀、其他、消退、悲惨、传染、一旦。

  师范读两个:不要拖,一起读。

  生读。

  师:下面的难度大一点,谁要是能读的好,说明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都能读好了。

  生:贪婪、毒手、大约、提防、哀嚎、血泊、繁殖、灌木、蔓延、妖魔、威胁、毁灭、祸首。

  师:我看见,你读词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是不是看不太清?要保护视力。谁有什么意见?

  生正音:贪婪。提防。

  生:他没有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师:读词,不能只发出声音,要把意思读出来。怎样把意思读出来,要把意思融进声音里,把意思写在脸上,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

  师:三6班小朋友很了不起,这些词语很难的,读到同学们的嘴里就不难了,而且还读出意思来了。同学们啊,我们汉字啊,非常的美观,同时又是非常的严谨,我们书写的时候一点都不能出错,不然的话就会成为一个错字,或者成为一个别字。请大家看看这些字,你觉得特别是哪些字不能多一点或者少一点。

  出示:凯巴伯、葱绿、捕杀、其他、消退、悲惨、传染、一旦。

  生:“葱绿”的“葱”中的一点不要忘记。

  师:爸爸妈妈做菜,都要用葱,葱要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放进锅里烧。老师这里打个比方,这里的一点就好比是一小段葱掉在锅里,大家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记,叫做“葱花点点”。

  生:“捕杀”的“捕”,不要掉了一点。

  师:就是右上角的那个点。

  生:“消退”的“退”,一点不能写成捺。

  师:“传染”的“染”要注意什么呢?

  生:上下结构。

  生:上面是个“九”,不是“丸”。

  师:这个字怎么记住呢?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记:染坊里不卖丸药。我们汉字讲究音形义相统一,有的字一听它的意思就能想出它的字形来。下面老师说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什么字?一起说。

  生:旦。

  师范写:“旦”写的时候,下面的地平线要写得长一些,舒展一些才好看。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在书本上面描红。

  师巡视:写字姿势很端正。这位同学字写得好,描出来的字跟原来的字一模一样。这位同学又快又好,这是最最了不起的。很多同学字写得都很好,现在没有时间了,不然的话,老师还要展示展示。写字很重要,学语文,先要把字写好。

  师:谁能根据括号里的注音,给这个字组个词?

  出示:

  提(dī) 泊(pō) 着(zháo) 只(zhī) 倒(dào)

  提(tí) 泊(bó) 着(zhē) 只(zhǐ) 倒(dǎo)

  生:提防,提起。

  生:湖泊,停泊。

  师:泊,文中还有一个什么词?

  生:血泊。

  生:着落,提着。

  师:课文中(zhao)有一个什么词?

  生:着火。

  生:一只,只要。

  生:倒立,倒茶。

  师:课文中有个什么词?

  生:反倒。

  师:谁能把这些句子读给大家听。自己先练一遍。

  出示句子:

  1.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2.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3.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4.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5.狼吃得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

  师:能把句子读好了,多音字就没有问题了。读好了句子,课文就能读得更好。谁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读: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师打断:先停一下,等会儿再请你读。有些地方为了读出自己的理解,可以读出变化来,有些地方要读得干脆,像……就像平时讲话一样。谁再来读。

  生读。

  师:不看书,你头脑中的森林是什么样的?

  生:茂密。

  师:声音响一点,老师们都伸长了脖子在听。

  生:树木很茂密。

  生:有五彩缤纷的花朵。

  生:百花齐放。

  生:绿树成荫。

  生: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生:树木郁郁葱葱,花朵五颜六色,小草婷婷玉立。

  师:森林里不仅生长着茂密挺拔的树木,而且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话,读了以后,要让人看到大森林是一望无际的,看到动物们嬉戏的场景。

  生读。

  师:这位同学很投入,在努力把自己理解的意思告诉大家。读书就是要这样,要把自己当成作者,当作一个讲故事的人,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告诉给大家,把自己体会到的喜怒哀乐告诉给大家。而且要把这些理解表现在自己的脸上,融进自己的声音里,这样听的人才能明白你要告诉他的意思。谁还想读?其他同学不看书的话,是不是眼前能看到景象呢?刚才男生读得好,女同学怎么样?

  女生读。

  师:刚才读的这位同学继续读下去。

  生读: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师:把“贪婪”这个词再读一下。

  生读。

  师:这里说狼对鹿下毒手,进行暗算,想想看,狼会对鹿下怎样的毒手,进行怎样的暗算?和你以前读过的那些故事、材料联系起来。

  生:它会咬鹿,还会把鹿杀了。

  师:听不出怎么毒。

  生:它会趁母鹿不注意,把小鹿偷走。

  师:这就叫暗算。

  生:趁鹿群休息时,突然冲进鹿群,把小鹿咬死,再拖到狼群中去分享。

  师:这有点毒了。

  生:有一两只鹿在河边喝水,狼群就会把它们咬死,然后再分享。

  师:怎么分享?

  生:狼一个接着一个扑上去,咬了鹿的肉吃。有的小狼咬不动,大狼就会咬下来给小狼吃。

  师:有点毒,还不够毒。

  生:狼一起扑上去,把鹿的内脏全部撕碎,再把内脏全部翻出来吃。吃完后,把骨头叼出来慢慢吃。

  师:这个叫下毒手。

  生:扑上去,先咬断鹿的喉咙。

  师:毒手,大家理解得很好,暗算还不够,刚才说到了一点,还能不能更暗一点。

  生:一只鹿在喝水,一大群狼扑上去,把它拖到洞里,慢慢把它给全部吃掉。

  师:你是又暗又毒。鹿是可爱的,可是在鹿的后面跟着一起贪婪的狼,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生:很难过。

  师:谁来读读这几句话,把刚才的理解告诉大家。

  生读。

  师:“暗算”“毒手”读得非常好。

  生:“它们总在”回读了一下。

  生:我也想读。

  师:你要读,有个要求,要比他读得好,有信心吗?

  生非常投入地读。

  师:读得很好。为了读进去,把字都读漏了。(生笑)书越读越好了,第二自然段谁来读。

  生读:当地居民恨透了狼。

  师:请你先坐坐。狼对人们喜爱的鹿下毒手,进行暗算,人们会说什么?

  生:狼太可恶了。

  师:还不太恨。

  生:狼实在是太贪婪凶残了。

  师:你说得不恨,怎样说就恨了?

  生:这只狼真是贪婪而凶残。

  师:恨了一点。

  生:我要把狼群全部消灭。

  生:我要把狼皮扒了。

  师:还要抽了筋。

  生:我要为鹿报仇雪恨。

  师:谁再来读这句话,要恨了。

  两名学生读。

  师:接着读下去。

  生: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了六千多只。

  师:读得很努力。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说。

  生:血淋淋的场面。

  生:悲惨的场面。

  生:凄惨的场面。

  生:血腥的场面。

  生:吓人的场面。

  生:残忍的场面。

  师:鹿是一起倒下去的吗?一只一只,用了25年。谁能再读读这段话,把刚才的悲惨的、凄惨的、血腥的场面读出来,还有那么长的时间,要读好。谁觉得自己读得最好,就把手举得最高!

  生读。

  师:掌声。真的是好。凄惨、悲惨的场面就在我们的眼前,还让我们感受到了25年。第三自然段谁读。

  生读: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师:王国是什么意思?

  生:都是鹿。

  师:“鹿的王国”还可以怎么说?

  生:鹿的天地。

  生:鹿的世界。

  生:鹿的天堂。

  生:鹿的乐园。

  生:鹿的家。

  生:鹿的王国的王国。

  师:从哪里看出成了鹿的王国?

  生:十万只。

  师:原来是四千只,十万是四千的多少倍?

  生:25倍。

  师:增加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下面请同学们听我读下面的话,听了以后要讲话的,不听好是讲不出来的。

  师读: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病鹿。

  师:听了之后,有什么话要说。

  生:鹿太多了。

  生:把整个森林都毁灭了。

  师:谁来给老师提提意见。怎么没人给我提意见啊?

  生:中间漏了两句话没有读。

  师:漏的句子讲的是什么?

  生:原因。

  师:实际上,“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和前面的意思是一样的,“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和后面的意思也是一样的。既然是一样,那又为什么要写呢?有什么好处呢?听老师再读一遍。

  生:把凯巴伯森林的重要写了出来。

  生:不写的话,凯巴伯森林闹起了饥荒,死了那么多只,什么原因都不知道。

  师:老师是这样理解的,前面和后面的内容只是一般的说说,当中的三句话把森林、鹿变化的特征,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鹿大量繁殖以后,森林不再那么葱绿了,而是逐渐变得枯黄了;森林不再像从前那样茂盛了,逐渐变得枯萎了;森林不再像从前那样茂密了,逐渐变得稀疏了;鹿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活泼、健壮了,逐渐变得疾病缠身、奄奄一息了;鹿群不再像从前那样成群结队、热热闹闹了,逐渐变得三三两两、冷冷清清了。我们平时写文章,也可以这样,在一般叙述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具体写写。谁来把这些句子再读一下,让大家看得见这些情景:不再……不再……不再……,逐渐……逐渐……逐渐……

  生读。

  师:真的是非常的哀伤,非常的失落。把这几句话记在脑子里。

  生读记。

  师: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

  师:最后一个自然段谁来读。读完了,就不读了,锻炼的机会要抓住。

  生读。

  师:很努力,就是掉了一个字。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不会想到什么?

  生: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生:狼吃掉的是病鹿,鹿也不会得传染病了。

  师:跟功臣相反的是什么?

  生:祸首。

  师:人们还有什么没想到?

  生: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师:两样事情没有想到,一,狼是保护森林和鹿群的“功臣”;二,那么可爱、美丽、活泼的鹿居然是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第四自然段中还有一些词,这些词就是表示没有想到的意思,是哪些词?

  生:居然。

  生:反倒。

  生:倒成。

  师:在几十年时间中,凯巴伯森林,包括里面的鹿、狼、人们发生了一些变化。再读读课文,把森林、狼、鹿、人们发生的变化找出来,画出来。等会儿,用“居然”这个词语告诉我们。

  生自主读画。师:画好了就想,我这个意思怎么说?

  师:你找到了哪处变化,就说那个方面的内容。

  生: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居然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生:仅仅两个冬天,鹿居然就死去了六万只。

  师:鹿死去的速度居然比当年鹿增加的速度来得还要快,一年就死去了3万只。

  生: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居然总共被杀掉了六千多只。

  师:我帮你再改一下。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了六千多只,人们居然对狼恨到这个程度,他们比狼还要狠毒。

  生: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生: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居然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生:凯巴伯森林原来一片生机勃勃,居然被糟蹋得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原来人们捕杀狼,是为了让鹿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居然让它们过上了生不如死的生活。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10

  作者:佚名    转贴自:庐阳教育论坛    点击数:113

  《狼和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狼和鹿》。

  2、指名四生分读课文。

  二、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狼,了鹿,使得鹿群,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三、延伸明理。

  1、课上到这儿,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编者叔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课本中来,目的是什么呢?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3、质疑。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  作者:依恋晴

  --  发布时间:-6-15 18:44:00

  --  

  <狼和鹿>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3.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说说心里话

  1.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唱着<<大风车>>这首歌到凯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吗?(播放课件:大风车主题曲)我们的第一站是“说说心里话”。(播放课件:说说心里话栏目)

  2.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你们有没有去植树呀?说说你们为什么要去植树?

  师总结:不仅仅是为了一片绿色,不仅仅是你们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你们在保护这一片可爱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保护地球实际上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3.小朋友,<<大风车>>将开到凯巴伯森林中去,你们想不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看看美丽的大森林?

  二、我看见

  1.小朋友,睁开眼吧,我们到达的第二站是“我看见”。(播放课件:我看见栏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凯巴伯森林,仔细的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森林景色)(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时是那样的开心,无忧无虑,可这些鹿为什么一边做着游戏,一边东张西望,还向后看呢?它们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见到鹿就吃?它会挑什么样的鹿来吃?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难的小鹿,你会想些什么?

  2. 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希望把狼消灭掉,让美丽可爱的小鹿生活下去,凯巴伯森林周围的人们也恨透了狼,于是,猎人们一起背起了猎枪,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样了(播入课件)

  3.好,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现在鹿已经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没有天敌的鹿在森林里生儿育女,于是鹿越来越多,而森林是不会变大的,粮食来自树木,它们会怎么办?森林会变成什么样?不如我们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 (森林鹿小鸟)你们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间(    )

  (    ) 的小鸟在(    )

  5.鹿为什么会无精打采的?小朋友,你来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饥饿、生病)

  鹿饿了,干吗不去找吃的?这么多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生病了呢?

  三、挑战800

  聪明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站“挑战800”(播放课件:栏目)

  1.挑战的项目一:找一找,读一读:

  用你喜欢的去读一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捕杀前后有什么什么?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交流,比读,比评议)

  2.挑战项目二:出示三个带引号的句子。

  比理解,比朗读。

  3.挑战项目三:读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比合作,比交流,比评议。

  四、新闻袋袋裤

  真是一场激烈的比赛,一次智慧的比拼,一次团体的抗衡。课前,教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生态平衡的事例,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把它放进“新闻袋袋裤”,好吗?“新闻袋袋裤”里也装着一些见闻,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出示资料)

  五、奇思妙想

  让我们再一次放飞想象,共同进入第五站“奇思妙想”。

  狼和鹿的故事读完了,我们心里有很多想法。因为还有好多好多人,不知道这个故事,不明白这个道理,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我们有责任把这个知识和道理传输给更多的人。小朋友,让我们走出森林,回到课堂,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

  (生交流,师按要求分组练习,可分为故事小队、手抄报小队、演讲小队、宣传画小队、合唱队等)

  指名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赋诸于行动。让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六、生活小水滴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小水滴”,本期的问题是:去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将得到的奖品是由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

  提供依恋晴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1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狼和鹿》教学设想(初稿)

  一、谈话导入

  1、板书:狼(注意反犬旁跟四肢动物有关系)

  谈谈你对它的印象。

  ( 凶狠、毒辣、贪婪、残酷、凶残、阴险毒辣……凶残的狼恨之入骨)

  板书:鹿(注意“鹿”的笔顺,竖撇拉长)

  (可爱、活泼、机灵、漂亮、聪明伶俐……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2、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3、小结过渡:对于同一种动物,可能有的喜爱有的讨厌,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不管是鹿还是狼,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品性,但它们都是生命,所以都应该得到尊重。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狼和鹿曾经生活过的凯巴伯森林。

  二、研读课文(感受森林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2、指名读:“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师:“生机勃勃”什么意思?由“生机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师:读书就要这样,边读便想,把一个个词语读成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情景,感受才会更加真切!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3、这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指名读:“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三、深入探究(解读狼与鹿的变化)

  (一)狼的变化

  1、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认真读课文,找原因。

  2、指名说原因。

  点拨: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为什么要捕杀狼呢?谁能用书中的话回答?指名说。

  点拨:当地居民是怎样捕杀狼的?放声读读第二小节,看看从这段文字里,你能读懂什么?交流:捕杀数量之多情景残忍。重点指导朗读。

  3、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凯巴伯森林一时间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

  (二)鹿的变化

  1、鹿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读第三节。听读思考:生活在凯巴伯森林中的鹿在数量上有哪些变化?

  (板书:四千   十万   八千)

  2、为什么在数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再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四、对照感悟

  1、课文读到这里,想想狼被捕杀前后,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师:狼一只跟着一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随之被破坏,活泼可爱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惨淡。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剧!

  2、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祸首是谁?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

  点拨:可恶的狼怎么会成了“功臣”?引读——可爱的鹿怎么倒成了“祸首”了呢?引读——(理解引号的作用)

  点拨:昔日的凯巴伯大森林已经不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还不断闹饥荒降灾难,到底谁罪魁祸首?狼?鹿?还是?

  3、老师从网上的资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杀狼这一政策是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制定的。罗斯福当初做出决定,本意是想保护鹿,但事与愿违,痛心不已。如果罗斯福还没有下令消灭狼,你是他的总统助理,你会如何劝说?

  4、板画天平,点拨: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板书:生态平衡)

  如果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必将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板书:保护)

  板书设计:

  三千 

  十万  八千

  狼      和       鹿                  “功臣” “祸首”

  保护生态平衡

  五、阅读资料,交流感受(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宠物兔撒野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

  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洲定居,随身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后来,宠物兔子陆续逃亡到了野外,1XX年后,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这24只野兔的上亿“子孙”给整个澳大利亚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野兔发现,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严重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

  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澳大利亚人开始想尽办法控制兔子的扩散和繁殖——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引进天敌狐狸等。但是,兔子的繁殖力极为惊人,一对兔子一年可生下成百上千只兔子。因此,至今澳大利亚的兔子仍是祸害。

  一个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lí),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luǒ)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kuò)大。树木变成了一栋(dònɡ)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páo)哮(xiào)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3.通过诵读,突出三组对比,从人们刻意杀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非常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三组对比,指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人们刻意杀狼护鹿的行为反而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教学难点:

  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揭题设疑。

  1、同学们,我们先玩个游戏好吗?老师说出形容词,请你判断是狼还是鹿?(举手抢答)

  (板书) 功臣 祸首

  2、同学们把“可爱”、“活泼”、“美丽”送给了鹿,把“贪婪”、“凶残”送给了狼,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齐读课题),通过学习,你们或许会有新的认识。

  二、品读课文,突显矛盾。

  (一)森林的变化。

  1、首先让我们走进故事发生的地点——凯巴伯森林。(出示图):

  看,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你觉得那时的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的?(绿树成阴、枝繁叶茂、一片葱绿、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2、课文是怎样来描写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呢?请同学们先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再把直接描写森林的句子用“ ”画下来,再读一读。

  (指答)

  出示句子:

  ●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谁来把森林的生机读出来?

  指读

  我们一起读!

  过渡:看来大家都十分喜爱这样美好的森林。然而,事隔25年,凯巴伯森

  林变了,变成什么样了呢?

  出示图:

  看,这就是25年后的森林,变成什么样子了呢?(枯黄的 毫无生机的)

  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样找出直接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指答)

  出示句子: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3、出示两句对比:

  过渡:此时的凯巴伯树干裸露,一片荒凉,萧条。

  出示对比图文:

  请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25年前后森林的变化。

  (二)鹿群变化

  1、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鹿群在这25年间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

  认真读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找出鹿群的数量和生活状态变化的句子,把表

  示数量的词圈出来,表示生活状态的句子用括号括起来,再读一读,想想你有什

  么体会?师巡视

  2、交流:

  (1)鹿群数量的比较

  A、让我们先来看看鹿群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指答

  出示句子: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狼被大量捕杀后,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因为饥饿、疾病,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红色显示表示数量的词)

  B、师:我们从这些数据中看出鹿真是生得多,死得快。

  (2)鹿群生存状态的比较

  A、师:鹿群的生活状态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25年前,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原先,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师:狼要吃鹿,鹿就得——(跑),生命在于运动,鹿在逃跑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这是一群怎样的鹿?(健康的、强壮的、活泼的、充满活力的„„)

  出示句子:

  ●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谁来把鹿的活力读出来? 指读(真是一幅快乐的景象!这是一群充满活力的鹿。)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鹿的这份活力。(齐读)

  B、然而,25年后它们的生活状态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C、还有更严重的呢!

  出示句子: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师引读: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变红】。)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疾病真厉害,传播的真快,真恐怖啊)理解“像妖魔的影子”(疾病的可怕)“游荡”(无处不在、 挥之不去)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同学们,剩下的八千只鹿是什么子的呢?(躺在地上 奄奄一息 面黄肌瘦,没有生机,连站都站不起来了)真惨啊,谁能读出这惨状?

  指读 (评:真惨呀!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一起读

  三、深入探究,寻找原因

  1、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同一片森林,同样是鹿群,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你知道原因吗?

  2、指名说原因。(狼被大量捕杀)课文第几自然段写人们捕杀狼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

  人们捕杀狼是因为人们——恨透了狼。

  3、出示句子:

  (师引读)然而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

  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这是为什么呢?

  4、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的原因,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找找原因,试着用这个句式来回答。

  出示句式:

  因为狼 ,所以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说鹿是“祸首”,是因为鹿 。

  齐读第四自然段。

  5、同学们,鹿它想当这个祸首吗?(不想)它是自愿的吗?(不是)鹿它有点冤啦!那么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呢?(人)是人的什么行为?(杀狼的行为)

  6、人们已经犯下了错误了错误,怎样才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呢?谁能替人们想想办法?(引狼入室)

  7、生物间有一种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板画天平,板书生态平衡)如果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就会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板书:保护)

  四、拓展延伸,增强意识

  学了狼和鹿的故事,你一定有话要对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说吧,把你的想法写下来,能写几句就写几句。

  板书设计:

  狼 和 鹿

  “功臣” “祸首”

  △

  保护生态平衡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13

  第六册《狼和鹿》备课资料

  第六册《狼和鹿》备课资料(二)

  19 狼和鹿 

  一、教材简析: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捕杀凶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疾病流行。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统一。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失衡--狼被捕杀,灾难降临。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凶狼,消灭鹿群的天敌;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最后得出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道理。课文寓自然科学知识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三、教学思路: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的主要教学思路是: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理解课文。在一幅幅鲜明画面,一个个具体数据的对比中悟情明理。通过讨论,读书比赛等多种形式,采用电教手段,创造一个声、色、形有机结合地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我准备分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体情悟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在读读、议议、比比中突破重点、难点。让孩子们在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中真正融入课文,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具体说一说第二课时是如何突破重点、难点的。

  五、说教法、学法:

  (一)兴趣导读,读中入境。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在揭题之后,创设情境: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学生可以喜欢森林的生机勃勃,喜欢鹿的活泼美丽。学生也可以不喜欢森林中狼的贪婪和凶残。这样的设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体发展、展现其问题解决能力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路说说自己的看法。

  “凯巴伯森林当地的居民恨透了狼,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让学生自由去读一读,通过具体的数据体现人们捕杀狼数量之多。

  (二)读中对比,读中悟情。

  第三小节课文中出现的“自由王国”让三年级的学生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理解加上引号的“自由王国”更是困难了。教学时我准备这样去突破这一难点:“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在那儿怎样自由生活的?这一自由王国真的是鹿的自由王国吗?”通过这二个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明白:狼被消灭后,鹿无忧无虑地生活。但另一方面,正因为鹿的大量繁殖,森林被毁,病毒传染。接着让学生把一、三小节对比,体会狼被捕杀前后森林和森林中的鹿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想像森林被毁,鹿群生病的样子。学生在两两对比中引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下,展开想像,启动思维,从中感悟、体会、理解。

  (三)、合作学习,说话明理。

  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让学生自读这一小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学生自由地将自己的发现、想法和结论进行交流和共享。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顾问,一个参谋,一个引导者。最后课堂延伸,学科整合。不过,这里的处理,我没有抓住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教师的引导没有体现出来,而只是进行了总结。

  以设计森林警示牌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适当介绍有关生态平衡的知识,再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没有注意生态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事例。课后收集这样的事例。这样就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中,渗透整合,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的教学首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中入境。然后让学生在读中对比,读中悟情,组织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说话明理。最后课堂延伸,学科整合。总之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学习方法等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便是我莫大的欣慰!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14

  狼和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课文1——3小节,体会森林前后的变化。

  教学准备:生字小黑板;学生收集一些狼和鹿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导入课题。

  1、板书:狼   鹿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狼和鹿的特点吗?

  如果让你在狼和鹿两种动物中选择,你比较喜欢谁?

  2、学生交流。

  3、多数同学都选择鹿,厌恶狼,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却告诉我们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鹿却成了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和新词,重点指导多音字:提    泊

  (三)精讲课文。

  1、狼是“功臣”,鹿是“祸首”,这究竟该怎样理解呢?请同学们对照课文的插图反复读一读一、二、三段课文,着重讨论两个问题:

  ①在狼不断暗算鹿时,鹿是什么样的?森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②在狼被捕杀后,鹿是什么样的?森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2、师生交流。

  ①   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的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的。在说的过程中注意按照一定顺序,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把以前学过的好词佳句用上。

  ②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鹿在林间嬉戏什么叫嬉戏?生活在凯巴伯森林里的鹿为什么能这样快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③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里的鹿有吃有喝,十分快乐。当然,它们也不会麻痹大意,因为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什么叫暗算,为什么会这样?

  ④   看课文第二幅插图,图中描绘了什么情景?

  ⑤   因为不断遭到狼的暗算,那时,凯巴伯森林里只有多少只鹿?一只只活泼美丽的鹿就这样成了狼口中的美食,这的确挺让人气愤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边回想刚才所说的内容,一边把第一小节完整的读一读。

  ⑥   同学们都不喜欢狼,当地的居民也恨透了狼,你知道什么叫恨透了吗?默读第二小节,说说课文的哪些描写表现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学生交流。

  ⑦   有组织,时间长,杀的多,看上去的确解了心头之恨,从此之后,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阅读第三小节,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这时候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叙述时同样要注意描写顺序,用上合适的语言,并把它与第一小节的内容进行比较。

  学生交流。

  (四)教师小结。

  这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有狼的森林生机勃勃,鹿也美丽活泼。狼被捕杀后,森林中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鹿也在痛苦的呻吟,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课后认真思考,我们下节课交流。

  板书:

  18

  狼   “功臣”  森林——  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

  鹿 ——   活泼  美丽   嬉戏

  和

  鹿    “祸首” 森林——  绿色消退  枯黄蔓延

  鹿群——  疾病游荡  只剩下八千只病鹿

《狼和鹿》教学实录 篇15

  作者:佚名    转贴自:论文百分百    点击数:97

  《狼和鹿》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狼和鹿》。

  2、指名四生分读课文。

  二、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狼,了鹿,使得鹿群,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三、延伸明理。

  1、课上到这儿,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编者叔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课本中来,目的是什么呢?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3、质疑。

  读出个性 读出理性 读出人性——《狼和鹿》教学设计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六册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设计特色: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教学流程:

  一、细读,感知文本

  1、读课文,识生字。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再用钢笔在生字栏里描红。(重点指导“凯”、“殖”、“染”、“胁”等)

  2、读课文,读通顺。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要争取读得通顺、流利。遇到自己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读课文,明文意。

  读了几遍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凯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凯巴伯森林里的这些鹿群最后怎么样了?

  二、精读,感悟文本

  1、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这里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凯巴伯森林曾经的美丽以及文中一些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

  如:“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等

  对于学生喜欢的语句也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看法。

  2、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句子。

  请同学们分小组读读课文,在组内讨论并画出文中有价值的语句。

  教师需要进行归类、指引,重点突出以下几句话:

  ①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

  ②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③人们要特意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教师可组织同学们讨论、交流“人们大量捕杀狼带来的后果”,及“鹿的大量繁殖造成的影响”等等。

  3、读课文,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请同学们边读书边画出自己的疑问之处,再由全班讨论或是教师指导回答。

  三、品读,内化文本

  1、组织学习第一小节,品味凯巴伯森林当时的美丽。(重点突出“生机勃勃”、“美丽而活泼”等词句)

  2、组织学习第二小节,品味森林里狼群的悲哀。(重点突出“哀嚎”、“响了25年”、“杀掉6千多只”等词句)

  3、组织学习第三小节,品味森林里鹿群的盛衰。(重点突出“自由王国”、“超过了10万只”、“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死去了6万只”等词句)

  4、组织学习第四小节,品味当时人们的无知。(重点抓住“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等句深入体悟)

  四、展示读,呈现文本

  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可以是读得好的语句,可以是理解深刻的语句,也可以是给你启迪的语句。

  1、展示自我的读书才能。

  2、展示自我的读书收获。

  这里应突出教师对学生读书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赏识。

  五、对比读,升华文本

  1、回读课文,全面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狼和鹿》这篇文章,我们目睹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幕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请让我们将此牢记心中。

  2、阅读小资料,交流想法。(随意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文章大意:在英国有个小岛,岛上的田鼠比较多,人们为了除去田鼠,就在岛上放养了一批蛇。短短两年时间,岛上的田鼠全部让蛇吃光了。而这时岛上的蛇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威胁到人们的生活……]

  请同学们读小资料,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阅读小资料,交流想法。(自然状态下的生态平衡)

  教师可选择一些纯自然状态中的人文景观。如课文《神奇的九寨沟》、《索溪峪的“野”》等。

  这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对比的阅读实践中升华文本的内涵,即任何生物体都有生存于自然界的道理,我们千万不能随意性地加以破坏,从而使生态失去平衡,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六、诵读,超越文本

  1、实践活动。

  将《狼和鹿》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告诉他们一旦生态遭到破坏,我们的家园将受到重创。

  将《狼和鹿》的故事改编成小小课本剧,组织有兴趣的同学来演一演。

  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孩子永远记住这个历史教训。

  2、诵读交流。

  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围绕“怎样保护地区的生态平衡?”这一话题展开交流。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狼和鹿》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35188127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