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甜味剂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微信扫码分享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精选13篇)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作者(来源):董满女

  今天下午,钱库学区城镇组的优质课选拔在我校举行,我们三年级的两个班均被抽到上课。中午,我匆匆来到教室,把学生带到指定的上课地点,还做了简单的思想工作。

  这次参赛的是来自钱库一小的两位老师,他们分别执教了《狼和鹿》这篇课文。她们教学风格迥异,教学艺术各有千秋,并且能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非常民主,学生思维也相当活跃。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是陈群英老师的那节课。

  《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这篇课文虽不是童话故事,但由于课文的主要角色是学生熟悉的两种动物,本身就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引发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浓厚的兴趣。

  陈老师巧妙的导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她首先让学生说说对狼和鹿的态度怎样?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喜爱鹿,厌恶狼,对狼进行了大量的“捕杀”,对鹿进行“保护”。随之她用简练的过渡语导入第三段,使他们的态度与“功臣”、“祸首”形成反差,造成悬念。陈老师在此又设一问:面对这样的变化你有什么想问的呢?学生心中的疑问自然萌生了,最后她因势利导,利用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原因。

  紧接着,陈老师抓住文中的几处对比,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1、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

  陈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学生观看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由图及文,图文对照,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追查原因的热情。

  一片葱绿,生机勃勃的森林到后来变得奄奄一息,并且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学生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25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和惋惜。

  2、寻找森林改变的根源

  进行第一组对比后,陈老师紧接着抓住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问:“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什么?”再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到答案,明白:原来,人们恨透了狼,大量捕杀狼是森林变化的导火索。最后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疑惑到解决疑惑,思维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此外,整堂课,耳畔时常回荡着琅琅的读书声。陈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感受着森林、鹿群的变化,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

  在课堂即将接近尾声时,陈老师带领学生呼吁:人类要注意维持“生态平衡。”但介于学生对“生态平衡”这一专业术语的理解有难度,她搜集了三组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在班上进行朗读交流,比如“人们带来野兔,由于没有天敌,繁殖的越来越多,威胁人类生活”“人类大量养殖螃蟹,破坏庄稼,破坏生态平衡。”等等,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让他们更真切地认识“生态平衡”的概念,更加自发地去保护生态平衡,让学生深刻明白“维持生态平衡我们都有责任。”

  这堂课,教师精心地预设,学生巧妙的生成。语文课成了思想课,看到自己学生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我暗自惊喜。但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加强,因为个别朗读打动人心甚少呀!发现问题了,就该努力去改变!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2

  一、谈话导入

  1、板书:狼谈谈你对它的印象。凶残的狼恨之入骨

  板书:鹿   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2、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3、小结过渡:对于同一种动物,可能有的喜爱有的讨厌,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不管是鹿还是狼,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品性,但它们都是生命,所以都应该得到尊重。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狼和鹿曾经生活过的凯巴伯森林。

  二、研读课文(感受森林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2、指名读:“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师:“生机勃勃”什么意思?由“生机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师:读书就要这样,边读便想,把一个个词语读成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情景,感受才会更加真切!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3、这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指名读:“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三、深入探究(感受狼与鹿的变化)

  (一)狼的变化

  1、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读读课文,找到原因。

  点拨: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为什么要捕杀狼呢?谁能用书中的话回答?指名说。

  点拨:当地居民是怎样捕杀狼的?放声读读第二小节,看看从这段文字里,你能读懂什么?交流:捕杀数量之多情景残忍。心情如何?重点指导朗读。

  3、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凯巴伯森林一时间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

  (二)鹿的变化

  1、鹿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读第三节,思考:鹿在数量上有哪些变化?

  (板书:四千   十万   八千)

  2、为什么在数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再放声读一读想一想。

  3、指名交流,齐读感受鹿的变化。

  四、对照感悟

  1、课文读到这里,想想狼被捕杀前后,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师:狼一只跟着一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随之被破坏,活泼可爱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惨淡。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剧!

  2、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

  点拨:可恶的狼怎么会成了“功臣”?可爱的鹿怎么倒成了“祸首”了呢?

  点拨:理解引号的作用——说明狼功臣行为和鹿的祸首行为都不是人们事先的愿望,而是做梦也没想到。

  点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彼此关系紧密。就像狼、鹿和凯巴伯森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样,它们之间构成了一条条互相依存的链条,人们把它叫做生物链。生物链一旦被破坏,后果就不堪设想,终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3、昔日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凯巴伯大森林闹的如此悲凉,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呢? 是狼?是鹿?不,是人类!

  4、老师从网上的资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杀狼这一政策是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制定的。罗斯福当初做出决定,本意是想保护鹿,但事与愿违,结果痛心不已。

  如果罗斯福还没有下令消灭狼,你是他的总统助理,你会如何劝说? 小组练习,指名劝说。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如果罗斯福总统早先听到的话,也许就不会出现今天的悲剧。正如同学们所说:

  生物间有一种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板画天平;板书生态平衡)

  如果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必将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板书:保护)

  5、“保护生态平衡”齐读,再次大声呼吁。请同学们把这六个字永远记在心中!

  师:尽管人们如此不断地大声疾呼,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一部分人贪婪一时的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平衡。下面我们就来看两则事例,然后谈谈的感想。

  五、阅读资料,交流感受(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板书设计:

  三千  十万  八千

  狼   和   鹿               “功臣” “祸首”                      

  (天平)

  保护生态平衡

  附阅读资料:

  宠物兔撒野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

  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洲定居,随身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后来,宠物兔子陆续逃亡到了野外,100年后,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这24只野兔的上亿“子孙”给整个澳大利亚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野兔发现,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严重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

  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澳大利亚人开始想尽办法控制兔子的扩散和繁殖——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引进天敌狐狸等。但是,兔子的繁殖力极为惊人,一对兔子一年可生下成百上千只兔子。因此,至今澳大利亚的兔子仍是祸害。

  一个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lí),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luǒ)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kuò)大。树木变成了一栋(dònɡ)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páo)哮(xiào)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相关知识:

  在自然界里,生物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了一条条,互相依存的链条,人们把它叫做食物链。比方说,蝗虫吃青草,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老鹰吃蛇,老鹰死后化成土里的肥料,泥土又会长出许多青草,然后青草再被蝗虫吃,蝗虫又被青蛙吃……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相依生存,互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好像一个蜘蛛网。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生物链一旦被破坏,后果就不堪设想!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一切食物的循环都是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来完成的。比如狐狸是令人讨厌的动物,但它是兔子、田鼠、刺猬的天敌。倘若没有狐狸,兔子、田鼠、刺猬的数量必然剧增;而这引起动物所食用的田间植物和果实必然大量减少,甚至有被吃光的可能。这样,整个生态环境就被破坏了。反过来,如果狐狸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兔子、田鼠、刺猬就会减少,而那些田间植物等就会越来越茂盛,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动物的相关相克:生物学家发现,鼠害严重的地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蛇类被大量捕杀。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平衡关系,它们彼此既相关又相克。如果人为地打破生物之间的这种平衡,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相关相克是很微妙的。人们研究它,掌握其中的奥秘,可以更好地利用动物为人类服务。

  白蚁和黑蚁是一对冤家,一旦相遇就会大动干戈,往往出现大兵团作战的场面。结果常常是黑蚁战胜白蚁,白蚁损兵折将,活着的只好纷纷撤离逃命。这就启发了人们用黑蚁来防治毁坏建筑物的白蚁。山雀和啄木鸟是一对好伙伴。山雀喜欢飞到啄木鸟那儿,在地上吃啄木鸟啄出的虫子;啄木鸟由于专心敲树皮,很容易遭老鹰偷袭,而山雀只要看到老鹰一出现,就会突然安静下来,这等于给啄木鸟发出信号,让它赶快躲起来,以防老鹰的袭击。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3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狼和鹿》教学案例

  妙桥小学   王红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一幅图,按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

  图上的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儿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林间的草地是什么样的,鹿儿是什么样的?在干什么?

  学生先练习说话,然后指名说。

  生:远眺,凯巴伯森林里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生:绿色的树木连成一片,就像是绿色的海洋。

  生:天空是蓝湛湛的。金色的阳光穿过树梢,照射在林间的草地上。

  生:铺满新绿的草地上,盛开着野花,黄的,白的,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生:小池就像镜子一样,水面上的波纹一闪一闪的。

  生:活泼美丽的鹿在林间的草地上嬉戏。

  师:是啊!这么美的森林,这么可爱的鹿,附近的居民非常喜爱它们。当鹿群遭遇狼的袭击,居民们就组成了狩猎队,决心保护鹿。可是,当狼被不断地捕杀,这时候的凯巴伯森林和鹿群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凯巴伯森林中的绿色逐渐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生:鹿群大量繁殖,把森林里的绿色植物都吃光了,可还是有不少鹿吃不饱,在挨饿。

  生:鹿群中的传染病流行,使鹿群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最后剩下的几千只鹿也都是病鹿。

  生:鹿群面临着灭顶之灾。

  师:原来美丽的森林和可爱的鹿儿,如今没有了狼的暗算,怎么却成了如今的模样?

  生:因为没有了狼的暗算,鹿群大量繁殖,使凯巴伯森林里的绿色植物满足不了鹿群的生存了。

  生:狼在暗算鹿的时候,往往是把病鹿吃掉了,使得传染病不会流行,其它的鹿也就不会被感染,就不会得病死去。

  师:是啊!狼是凯巴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鹿群却成了危害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

  师:你从凯巴伯森林和鹿群前后不同的表现,懂得了什么?

  生:我懂得了不能随便杀害狼。

  生: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们存在的作用,不能随便去捕杀或灭除它们,不然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生:我们要保持生态平衡,不能随便破坏。

  师:大家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很多知识,相信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做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评点】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引导学生依照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另外,教师抓住了凯巴伯森林和鹿群这两者在有狼和没狼的情况下,出现的完全不同的情况,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人们本来想保护鹿,可好心反而做了坏事,害了鹿群,还把葱绿的森林给毁灭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使学生明白了狼为什么会成为“功臣”?而鹿又为什么却成了“祸首”?使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升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重点突出,教法灵活,气氛活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对课文内容理解更为充分。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论文百分百    点击数:97

  《狼和鹿》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狼和鹿》。

  2、指名四生分读课文。

  二、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狼,了鹿,使得鹿群,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三、延伸明理。

  1、课上到这儿,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编者叔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课本中来,目的是什么呢?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3、质疑。

  读出个性 读出理性 读出人性——《狼和鹿》教学设计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六册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设计特色: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教学流程:

  一、细读,感知文本

  1、读课文,识生字。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再用钢笔在生字栏里描红。(重点指导“凯”、“殖”、“染”、“胁”等)

  2、读课文,读通顺。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要争取读得通顺、流利。遇到自己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读课文,明文意。

  读了几遍课文,现在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凯巴伯森林以前的面貌和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②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凯巴伯森林里的这些鹿群最后怎么样了?

  二、精读,感悟文本

  1、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这里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凯巴伯森林曾经的美丽以及文中一些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

  如:“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等

  对于学生喜欢的语句也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看法。

  2、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句子。

  请同学们分小组读读课文,在组内讨论并画出文中有价值的语句。

  教师需要进行归类、指引,重点突出以下几句话:

  ①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

  ②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③人们要特意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教师可组织同学们讨论、交流“人们大量捕杀狼带来的后果”,及“鹿的大量繁殖造成的影响”等等。

  3、读课文,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请同学们边读书边画出自己的疑问之处,再由全班讨论或是教师指导回答。

  三、品读,内化文本

  1、组织学习第一小节,品味凯巴伯森林当时的美丽。(重点突出“生机勃勃”、“美丽而活泼”等词句)

  2、组织学习第二小节,品味森林里狼群的悲哀。(重点突出“哀嚎”、“响了25年”、“杀掉6千多只”等词句)

  3、组织学习第三小节,品味森林里鹿群的盛衰。(重点突出“自由王国”、“超过了10万只”、“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死去了6万只”等词句)

  4、组织学习第四小节,品味当时人们的无知。(重点抓住“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等句深入体悟)

  四、展示读,呈现文本

  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可以是读得好的语句,可以是理解深刻的语句,也可以是给你启迪的语句。

  1、展示自我的读书才能。

  2、展示自我的读书收获。

  这里应突出教师对学生读书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赏识。

  五、对比读,升华文本

  1、回读课文,全面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狼和鹿》这篇文章,我们目睹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幕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请让我们将此牢记心中。

  2、阅读小资料,交流想法。(随意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文章大意:在英国有个小岛,岛上的田鼠比较多,人们为了除去田鼠,就在岛上放养了一批蛇。短短两年时间,岛上的田鼠全部让蛇吃光了。而这时岛上的蛇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威胁到人们的生活……]

  请同学们读小资料,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3、阅读小资料,交流想法。(自然状态下的生态平衡)

  教师可选择一些纯自然状态中的人文景观。如课文《神奇的九寨沟》、《索溪峪的“野”》等。

  这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对比的阅读实践中升华文本的内涵,即任何生物体都有生存于自然界的道理,我们千万不能随意性地加以破坏,从而使生态失去平衡,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六、诵读,超越文本

  1、实践活动。

  将《狼和鹿》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告诉他们一旦生态遭到破坏,我们的家园将受到重创。

  将《狼和鹿》的故事改编成小小课本剧,组织有兴趣的同学来演一演。

  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孩子永远记住这个历史教训。

  2、诵读交流。

  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围绕“怎样保护地区的生态平衡?”这一话题展开交流。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5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0个生字、3个多音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18课《狼和鹿》,请大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问:在你的印象中,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一般来说,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课文说的也是狼吃了鹿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读生字情况

  2、 指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

  (三)精读感悟课文

  交流问题,抓住“为什么把狼称为功臣?”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写狼是功臣的原因的句子。

  a) 指读画出的句子。想一想狼是那几方面的功臣?

  b) 狼是森林的功臣。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课文中哪些地方说鹿群发展得太快?哪些句段写了森林被糟蹋得这么惨?认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段,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从“鹿的王国”、“很快”、“十万只”等词语看出鹿发展得太快、数量多。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从“一切”、“饥饿”、“吃光”等词语中看出鹿太饿了。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从“着了火”、“消退”、“枯黄在蔓延”等看出森林很惨。

  3、想象这时候的森林有多惨。指导读。

  c) 狼是鹿群的功臣。

  狼不但是森林的功臣,还是鹿群的功臣。(指生读原因)

  鹿不仅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还有更大的灾难降临了,认真读读相关的句段。画出哪些词句可看出传染病的可怕。(生交流)

  d)、齐读第四自然段,再次记住“狼是功臣,鹿是祸首”这个道理。

  (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有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交给大家来完成,看到被糟蹋得如此惨的森林,政府决定让这个森林焕然一新,重新恢复到一百多年前那美丽的森林,你准备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种花草、放上鹿、狼等动物)

  面对如此美丽的森林,齐读。

  (五)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狼不只是个大坏蛋,还是个功臣。而美丽可爱的鹿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却成了祸首,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祸首?正是因为人们没认识到这一点,才造成了森林被破坏,鹿群自身也毁灭了这样的严重后果。其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世界要和谐,万物就得保持一个平衡,狼和鹿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关于生态平衡的例子。只有生态平衡了,世界才能和谐发展。

  四、教学结束:

  作业

  1、小练笔:

  如果狼多了,鹿少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2、搜集关于人们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受到惩罚的例子。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6

  在指导演弄清文章所述道理时,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间交流感受,再创设情景师生共同表演出来,将学生引入到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得很起劲,我再指导学生在说的同时画出狼、鹿和森林的生态关系图,学生边悬边说,说得条理清楚,不仅弄懂了道理,而且得到了说的训练。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7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狼和鹿》教学设想(初稿)

  一、谈话导入

  1、板书:狼(注意反犬旁跟四肢动物有关系)

  谈谈你对它的印象。

  ( 凶狠、毒辣、贪婪、残酷、凶残、阴险毒辣……凶残的狼恨之入骨)

  板书:鹿(注意“鹿”的笔顺,竖撇拉长)

  (可爱、活泼、机灵、漂亮、聪明伶俐……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2、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3、小结过渡:对于同一种动物,可能有的喜爱有的讨厌,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不管是鹿还是狼,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品性,但它们都是生命,所以都应该得到尊重。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狼和鹿曾经生活过的凯巴伯森林。

  二、研读课文(感受森林变化)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描写森林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2、指名读:“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师:“生机勃勃”什么意思?由“生机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师:读书就要这样,边读便想,把一个个词语读成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情景,感受才会更加真切!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3、这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指名读:“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三、深入探究(解读狼与鹿的变化)

  (一)狼的变化

  1、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认真读课文,找原因。

  2、指名说原因。

  点拨: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为什么要捕杀狼呢?谁能用书中的话回答?指名说。

  点拨:当地居民是怎样捕杀狼的?放声读读第二小节,看看从这段文字里,你能读懂什么?交流:捕杀数量之多情景残忍。重点指导朗读。

  3、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凯巴伯森林一时间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

  (二)鹿的变化

  1、鹿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读第三节。听读思考:生活在凯巴伯森林中的鹿在数量上有哪些变化?

  (板书:四千   十万   八千)

  2、为什么在数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再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四、对照感悟

  1、课文读到这里,想想狼被捕杀前后,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师:狼一只跟着一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随之被破坏,活泼可爱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惨淡。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剧!

  2、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祸首是谁?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

  点拨:可恶的狼怎么会成了“功臣”?引读——可爱的鹿怎么倒成了“祸首”了呢?引读——(理解引号的作用)

  点拨:昔日的凯巴伯大森林已经不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还不断闹饥荒降灾难,到底谁罪魁祸首?狼?鹿?还是?

  3、老师从网上的资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杀狼这一政策是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制定的。罗斯福当初做出决定,本意是想保护鹿,但事与愿违,痛心不已。如果罗斯福还没有下令消灭狼,你是他的总统助理,你会如何劝说?

  4、板画天平,点拨: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板书:生态平衡)

  如果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地杀死,天平必将倾斜甚至是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板书:保护)

  板书设计:

  三千 

  十万  八千

  狼      和       鹿                  “功臣” “祸首”

  保护生态平衡

  五、阅读资料,交流感受(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宠物兔撒野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

  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洲定居,随身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后来,宠物兔子陆续逃亡到了野外,1XX年后,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这24只野兔的上亿“子孙”给整个澳大利亚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野兔发现,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严重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

  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澳大利亚人开始想尽办法控制兔子的扩散和繁殖——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引进天敌狐狸等。但是,兔子的繁殖力极为惊人,一对兔子一年可生下成百上千只兔子。因此,至今澳大利亚的兔子仍是祸害。

  一个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lí),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luǒ)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kuò)大。树木变成了一栋(dònɡ)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páo)哮(xiào)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8

  一、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

  狼是凶残的,鹿是温和的,狼是大坏蛋,鹿是人们怜爱的对象。这是我们在童话故事里了解到的狼和鹿,那么在现实的森林中,狼和鹿是怎样各自地生存着呢?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呢?

  这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了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课文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狼,消灭了鹿群的天敌;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结局是森林遭破坏,鹿群在毁灭,生态平衡给人们带来了始料不及的后果。

  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人们没想到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生物总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作者是按照“平衡--失衡--明理”的思路来结构全篇的。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统一。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失衡--狼被捕杀,灾难降临。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凶狼,消灭鹿群的天敌;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最后得出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道理。课文选编于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中,虽不是童话故事,但由于课文的主要角色是学生熟悉的两种动物,而课文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内容,本身就有很强的情趣性、情境性,能引发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浓厚的兴趣。

  二、这篇课文中,作者采用了一系列对比,让我们获得更加分明的感受。

  一、狼与鹿的对比。

  狼凶残,鹿温和,狼令人们痛恨,鹿被人们喜爱。对比很明显。然而凯巴伯森林的灾难使狼与鹿换位了。狼居然成了制约鹿群过度繁殖,消灭病鹿的“功臣”。鹿呢,却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如此变化又形成鲜明对比,启示人们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二、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对比。

  凯巴伯森林原先“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虽然“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但总的来说,凯巴伯森林充满了活力。但一旦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生态失衡造成的恶果。”

  三、鹿群变化的对比。

  凯巴伯森林原有“活泼的美丽”的鹿4000只,自从人为地杀掉六千多只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鹿的总数迅速超过了10万只,翻了十五倍。当“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时,鹿又急剧地死去6万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这里的对比鲜明,点明了生态失衡所造成的悲剧。

  鲜明的对比,触目惊心的数据让我们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

  三、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学思路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理解课文。在一幅幅鲜明画面,一个个具体数据的对比中悟情明理。通过讨论,读书比赛等多种形式,采用多媒体手段,创造一个声、色、形有机结合地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先玩个游戏。我请四组同学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依次为(板书:狼、鹿、森林、人类),记住自己的角色了吗?好,下面听好了,老师叫到谁,就立即站起来,比比哪组反应快!狼!人类!鹿!森林!2、师: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现在我要增加难度,我说一个词,你自己判断一下能否形容你所扮演的角色,若觉得行,请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可爱的——可恨的——可怜的——贪婪的——美丽的——智慧的——(学生依据自己的观点站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把书本轻轻打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这篇文章,读出你对狼、鹿、森林、人类的初步感受。(自读后)我们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感受,能把你的感受概括起来用一个词表达出来吗?可以从书中选,也可以自己想。学生交流,师生互动

  生1:我认为森林是葱绿的、生机勃勃的。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的?能把它读好吗?

  生2:我认为森林是枯黄的,文中第3小节中写到:“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生1:我从第1小节中感受到鹿是美丽活泼的。

  生2:我认为鹿是可怜的。因为书中第3小节中写到“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生3:鹿是饥饿的,鹿群疯狂地繁衍,森林中一切可以吃的都吃光了,只能挨饿。

  生4:我说的是狼,文中第1小节中写它是那样贪婪、凶残,随时都想吃掉可爱的鹿。

  生5:我觉得人类是勇敢的,组成狩猎队和凶残的狼作斗争。

  生6: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人类是很愚蠢的,不应该捕杀狼。师:初读课文,每个同学对狼、鹿、森林、人类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了解了发生在它们之间的故事,那么灾难降临的秘密又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秘密。三、品读课文,深化领悟:1、师:我们通过阅读文章很快就明白了这一道理,可当地居民明白这一点时,为时已晚,枯黄的森林在哭泣,八千只病鹿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行走着。人们此时是多么怀念以前那片美好的森林啊!让我们重新进入那片美丽的森林,静静地感受那逝去的森林,那久违的和平。(音乐起,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森林,动物奔跑跳跃的录像片段)2、自由读第一节,看看这一次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森林太美好了!狼鹿共存合理。

  生2:我读这一节时心里有些沉重,觉得美丽的森林已经消失了,多可惜呀!3、师:可那时当地居民是怎样对待狼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小节4、师:让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悲凉、难受)

  (出示①)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学生自由谈感受。 5、师:是啊,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狼,哀嚎着倒在血泊中,我们悲叹着它的命运。那么,被当地居民特意保护的鹿,它的命运又是怎样呢?请轻声读第3小节,找出你感触最深的语句,划下来,多读几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②)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你读懂了什么?生:森林的荒凉。

  师:哪儿对你触动最大?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出示③)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众中游荡。

  师:这句话你又读懂了什么?生:鹿群的危险与无奈,无处可逃,无法躲避。

  指导朗读。6、师:自由读读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句话是有联系的,狼、鹿、森林是相互制约的。正因为狼被枪杀了,所以森林被糟蹋了,鹿自身也死于疾病。 7、师:是啊,缺少了狼的踪迹,引读②、③两句,是人们的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引读①句,所以,再引读②、③两句,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6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8千只病鹿。8、师:读到这儿,相信你们对狼、鹿、森林、人类,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课前,老师指定你们每组担任不同角色,现在,你最想担任哪个角色,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1:我想担任狼,我想对人类说:“人类啊人类,你们是多么愚蠢,你们看到了我们吃鹿,就以为我们罪大恶极,其实,我们也能保护森林啊。”

  生2:我想做鹿,对人类说:“人类啊人类,你们以为消灭了狼就可以保护我们,你们真傻呀!四、总结拓展,明白事理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功臣”和“祸首”,懂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为什么狼是“功臣”,而鹿是“祸首”。

  2、增强学生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狼和鹿》。在大家印象中,鹿是什么样的?(用文中的词说“活泼美丽”),而狼又是什么样?(用文中的词说“贪婪凶残”)。正如大家所说,就连有关“狼”的词都无法掩饰人类对他的憎恨,比如:(出示幻灯)齐读词语

  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狼狈为奸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如狼似虎

  从大家的朗读中显然可以听出我们对狼的厌恶,可在18课的最后一段却有这样两句话,你记得吗?(出示幻灯)

  指名读,此时此刻,有什么疑问吗?

  2、明确目标。

  生质疑,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

  3、预期效果。

  大家有信心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吗?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值得向大家推荐的?指名说,相信你们一定能出色的完成!

  二、民主导学

  任务呈现

  任务一、理解“功臣”“祸首”

  1、自由读全文,分别用“—”和“﹏”划出有关森林和鹿群前后变化的句子,标注感受。

  2、默读所划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狼是“功臣”?鹿是“祸首”?

  自主学习

  生学习,师巡视。

  展示交流

  交流森林变化的句子

  1、森林(前):出示句子: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理解“生机勃勃”,联系上文“葱绿、鸟儿、鹿的语句”。

  指导朗读,出示图片:这就是那一百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上去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

  师过渡:可是,25年后,凯巴伯森林还是那样有生机吗?

  2、森林(后):出示句子: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齐读,读了这句,同学们再想想那曾经的一片葱绿,曾经的生机勃勃,你想说什么?

  引读,是啊,整个森林像_________,绿色在________,枯黄在________。

  交流鹿的变化

  1、鹿群(前):出示句子: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指名读,你们觉得鹿群的生活怎样?理解“嬉戏”

  齐读

  2、鹿群(后)交流:这是一群( )的鹿。

  A 这是一群(饥饿)的鹿。

  出示句子: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指名读,他们饥饿到了什么程度?理解“饥荒”

  引读:怪不得整个森林像________,绿色在________,枯黄在________。

  齐读出示句子

  B 这是一群(死去)的鹿。

  出示句子: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指名读,你看到的是在饥荒中( )的鹿?

  默读,你想说些什么?抓住“仅仅、六万只”

  齐读出示句子

  C 这是一群(饥饿且带病)的鹿。

  指名读,同学们,眼前这八千只鹿还和那一百年前活泼而美丽的鹿一样快乐吗?谁能想象到他们当时是什么模样?练习说话:面对着曾经葱绿的森林变得枯黄,鹿无可奈何,他们有的__,有的__,还有的__。

  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无奈、这种惋惜,一起重温那场悲剧。齐读3段。

  同学们,文中那一串串数字是否吸引了你?

  出示课件,感受数字背后的悲剧。

  【四千】只(活泼而美丽)的鹿

  【超过十万】只(饥饿)的鹿

  【六万】只(死去)的鹿

  【八千】只(饥饿且带病)的鹿

  读数字,这些数字一定震撼了你的心!现在,你知道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是谁了吗?出示句子: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而“功臣”又是谁呢?默读第四段,说一说其中的原因。

  出示思考题

  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是因为________。

  鹿是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是因为________。

  任务呈现

  任务二、寻找真正“祸首”,维护生态平衡。

  默读全文,想想:你认为真正的“祸首”是鹿群吗?说说你的感想。

  自主学习

  生默读,思考。

  展示交流

  1、你认为真正的“祸首”是鹿群吗?

  指名读,引导学生联系第2自然段。

  出示句子: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6千多只。

  让我们再次感受那维持了25年之久的血腥场面,齐读。

  2、谈谈你的想法。

  三、检测导结

  人类的所作所为,现在看来是那样的残忍,那样的不堪入目。在整个故事中,人类才是真正的祸首啊!

  1、目标检测。

  “功臣”本义是指对某项事业有特殊功劳的人,在文中是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祸首”本义是指祸患的主要人物,在文中是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其实,我认为整个故事中真正的“祸首”是________。

  2、结果反馈。

  自己思考,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3、总结。

  这堂课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把你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好吗?

  师总结:其实,就像大家所说,生物界存在着一种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他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相信大家能尊重大自然这份宝贵的生态平衡,让我们做保护生态平衡的“功臣”!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10

  师生问好

  师:昨天我们一起学过了《狼和鹿》一课,生字宝宝都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请拿好听写纸,请听第一个词语“凯巴伯”,相机插话:注意写字姿势。“葱绿”,注意昨天老师讲的“葱”的写法。“捕杀”(观察学生写字,表扬同学们写的字可真漂亮。)“饥荒”想象一下,这个词语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功臣”再想象一下,课文中在什么地方出现过这个词语?“祸首”边写边想,这个词语的意思,这样才不会写错。

  生边听老师念词边听写

  师:全写完了吗?来,和大屏幕上的词语对照一下,看写对了没有,全对的举手,哦!这么多同学全对,真棒!写错的同学下课后请将错字订正四遍,并想想错在什么地方?

  师:你们能够选择其中一两个词语联系我们昨天学过的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谁来说?(见无人举手,师鼓励:我知道我们7班的同学最棒了)

  生: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生:昨天,我们还学习了,当地居民恨透了狼,去捕杀狼,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师:对课文内内容非常熟悉,把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

  师:课文中功臣是指谁?

  生:狼

  师:板书“功臣”

  师:祸首是指谁?

  生:鹿

  师板书“祸首”

  师:凶残而贪婪的狼却成了功臣,你们以前想到过吗?

  生摇头说没有

  师:童话故事里也没有是不是,美丽的、活泼的、可爱的鹿却成了祸首,想到过吗?

  生摇头再说没有

  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凯巴伯森林的故事,打开书101页,自由的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描绘的画面,再想想,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

  生自由大声朗读,师提醒;把声音亮出来吧!

  师:同学们的朗读姿势真好,朗读得非常投入,来看一看(出示森林美景)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

  生:喜欢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美丽的森林呢?

  生:森林一片葱绿。

  生:这片森林生机勃勃,小鸟在天空飞着,鹿在林中嬉戏。

  师:(掌声)蓝天白云,比草青青,鸟儿歌唱,鹿儿嬉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谁能将这个句子读好?

  生读“一百多年前……”

  师:不好意思,老师出错了,加一个“以”字再读,好吗?

  生再读

  师:她读得非常投入,在努力地把自己的理解读给大家听。面对你的认真,我惭愧,昨天备课掉了一个“以”字,同学们,就像她一样,将森林的生机辽阔读出来,好不好?

  生齐读

  师:如果将一片读得长一点就好了,因为它要反映森林的辽阔,同学们,再来一遍,好吗?

  生再读,读出了森林的生机

  师:非常好,也有不喜欢这样的森林的吗?

  生沉默

  师:我们7班都喜欢是不是?

  生:是

  师:佩服你们的勇敢,因为在森林中,快乐与危机是并存的,有什么危机,知道吗?

  生:有蛇

  生:有豹子

  生:有狼

  师:狼要对鹿干什么?

  生:下毒手

  师:还要对鹿进行?

  生:捕杀

  师:不能用捕杀一词,要怎么样?

  生:暗算

  师:想象一下,狼会对鹿下怎样的毒手,进行怎样的暗算?

  生:狼要吃鹿

  生:狼趁鹿在吃草的时候,突然扑上去,就要咬死鹿。

  师:够毒呀,还会进行怎样的暗算?

  生:狼突然冲过去,吃鹿

  师:相机补充,可能还会悄悄跟在鹿的后面,跟踪它。

  生:还有的狼会专门吃一些小鹿。

  师:真是够暗的。同学们,可爱的、美丽的鹿要被狼吃光了,你们觉得狼怎么样?

  生:凶残

  生:凶恶

  师: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我也一样,当地居民怎么样?

  生:恨透了狼

  师:恨透是什么意思?

  生:恨得不得了。

  生:恨得不能再恨了

  师:所以当地居民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师引读:同学们,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生读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生读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生读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师:这时候,狼被除了,(板书:狼除)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会说什么了呢?

  生:太好了,不会再有狼吃鹿了。

  师:请坐,如果把“太好”的语气说出来会更好,谁再来?

  生:太好了,谁都不会来欺负美丽而可爱的鹿了。

  师:同学们,正如当地居民所想的一样,这一片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

  生:鹿的王国

  师:鹿的王国是什么意思?

  生:鹿的王国就是只有鹿。

  生:鹿的王国就是有很多鹿,那片森林都是鹿

  师:它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得怎么样?

  生:它们在森林里生活得无忧无虑。

  生:它们在这里自由自在生儿育女。

  师:是呀,还要提防狼吗?(生:不要)还要担心鹿对他们下毒手吗?(生:不要)正因为这样的自由,所以最后狼的总数达到了……

  生:十万只(小声)

  师:超过了……

  生:十万只

  师再引:将十万只说出来

  生:十万只(大声)

  师:十万是多少你们知道吗?

  生:很多很多

  师:原来森林有多少只鹿?

  生:四千只

  师:十万是四千的25倍呀?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

  生:45人

  师:十万就相当于两千多个057班呀!多不多?

  生:多

  师: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

  生:鹿

  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

  生:还是鹿

  师:还是鹿,密密麻麻的鹿呀,让我们看看这个景象吧!(出示图片)

  生:哇!这么多鹿!

  师:同学们,这么多鹿,最后只剩下多少只?

  生:八千只病鹿

  师:八千只病鹿,其他鹿到哪去了?

  生:死了

  师:死了,它死了多少只?出示(十万只  八千只)会算吗?老师告诉你们死了九万两千只!

  生:哇!

  师:说到这里,老师觉得心情非常沉重,面对这一组悬殊的数字,你想问什么?

  生:这有可能吗?

  师:我告诉你,是真实的故事,是真的。

  生:为什么鹿会死这么多?

  生:为什么杀掉了狼,鹿还会死这么多?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出了我们所有老师,同学的心声,为什么狼被杀了,还死这么多鹿?把掌声送给这三个问问题的同学,会提问的同学,就是会思考的同学。

  生掌声

  师: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三自然段,将描写森林和鹿的句子画上波浪线,并思考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2)、同桌交流讨论: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

  生默读

  同桌之间讨论

  师:谁来说鹿死去的第一个原因?

  生:鹿死去的第一个原因是被饿死的。

  师:不是有一片森林吗?怎么被饿死?

  生:因为鹿太多了。

  师:鹿太多了,它们吃了灌木就吃(生:吃小树)吃了小树又吃(生:吃嫩枝)吃完了嫩枝甚至去吃(生:树皮)吃完了树皮还会去吃?

  生:一切能吃的绿色植物。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候让你画上凯巴伯森林,森林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生:凯巴伯森林一片枯黄

  生:这时,凯巴伯森林一定是没有一点绿色植物。

  师:看不到一点生机

  生:凯巴伯森林就像着了火一样。

  师出示句子:“整个森林……蔓延”

  生读句子

  师:这个句子里面有一对反义词,哪一组?

  生:消退、蔓延

  师:绿色是一点点消退的,还是突然消退的。

  生:慢慢地消退

  师引读:一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

  十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

  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绿色在……枯黄在……

  师: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生:得疾病死的

  师: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吗?

  生读(小声)

  师评:你很聪明找到了句子,如果声音更响亮一点就更好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师出示“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生读

  师:同学们将这个“病”字强调了,读得真好,同学们,我有个问题:为什么25年前,疾病没有在鹿群中游荡蔓延呢?

  生:因为那时候有狼,狼吃掉了很多鹿。

  师:说到了重点,还有谁来补充。

  生:狼吃掉了鹿,鹿就不会发展得太快。

  师: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样就切断了传染源,再有,狼要去咬鹿,鹿会怎样?

  生:鹿要逃

  师:鹿在逃的过程中,鹿的身体就会怎样?

  生:不会生病

  生:健康

  师:“生命在于运动”狼要吃鹿,鹿要跑,想想,那四千只鹿是怎样的鹿?

  生:健康的鹿

  生:强壮的鹿

  生:活泼的鹿

  生:美丽的鹿

  师:如果这时候让你画上这八千只病鹿,那鹿又是怎么样子的呢?

  生:躺在地上

  师:奄奄一息

  生:没有生机

  生:脸色瘦黄,没有一点力气,连站都站不起来。

  生:很饿

  师:饥肠辘辘

  生:……

  师:鹿的惨状你能读出来吗?

  生:能

  师:请将蓝色字体的字加重语气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这八千只病鹿,它怎能不回忆昔日与狼共处的生活呢?

  师出示森林对比图片

  师:全体起立,我想请女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男同学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可是”开始朗读,在读之前,我想问女同学,第一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

  生:生机勃勃

  师:如果读第三自然段,男同学应该读出森林的那一种?

  生:枯黄、灾难、悲惨

  师:能够读好吗?

  生:能

  师:全体老师都在期待着你们呢?

  男女生分别读第一第三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感受到了凯巴伯森林的生机和它的灾难、悲惨,面对着现在狼被除,鹿也惨败,林也枯黄的景象。(相机板书:鹿败  林枯)同学们,你们想,当地居民这时候又会说什么?

  生:早知道就不应该除掉狼。

  生:早知道就不该这么去爱护鹿。

  师:不要特意去爱护鹿,改个词更好。

  生:不应该杀狼,这样,鹿也就不会死得这么快,森林也不会这么惨。

  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哦!当地居民也在疑问,刚才,同学们讲到狼该不该杀?

  生:不该

  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因为狼是?

  生: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师:狼为什么是功臣,鹿为什么是祸首?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请将说明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句子打上横线,并想想,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来回答呢?

  生默读

  师:谁来说为什么狼是功臣?看谁的手举得高,谁还没有回答问题,请这位男同学来。

  生:因为鹿是祸首,所以狼是功臣。

  师:哦,这样,但我觉得你还没有把具体原因讲出来。

  生:因为狼吃掉了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所以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师:还有吗?说得更完整一些,请仔细看书。

  生: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所以狼是功臣。

  师:你说对了一半,你说的是狼是森林的功臣,还有吗?

  生:因为狼吃掉的鹿是有病的,所以狼是功臣。

  师:在课文中找到句子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因为……所以……

  师:这个功臣是对于森林和鹿群来讲的,所以,它有特殊含义,要加引号,那为什么鹿是祸首呢?

  生:因为鹿过多的繁殖,所以鹿成了……

  师:同学们,鹿它想当这个祸首吗?

  生:不想

  师:是它自愿的吗?

  生:不是

  师:鹿它有点冤啦!真正的祸首是谁?

  生:人

  师:是人的什么行为?

  生:杀狼

  师:是人杀狼护鹿的行为,人们杀狼护鹿的行为,在凯巴伯森林引发了一系列让人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或者浏览课文,回顾课文想想,人们杀狼护鹿引发了凯巴伯森林一些什么想不到的事情,用水“居然”一词会更好。

  生:人们没有想到,鹿居然成了破坏森林的祸首。

  师:出示句式,生补充:葱绿的凯巴伯森林居然变得           。

  森林中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居然        。

  仅仅两个冬天,鹿居然                                      。

  …………

  师:人们杀狼护鹿原本是让鹿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居然让鹿过上了?

  生:悲惨的生活

  师:是啊,悲惨的、生不如死的生活。

  师:这个悲惨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有的动物不能只光看表面,就去帮助另一些动物。

  师:把掌声送给他,是啊,狼虽然凶残,但是它有存在与大自然的理由。

  师: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它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就像课文中说的狼要吃鹿,鹿要吃树一样,那么,狼和鹿它就像一架天平,这个平衡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

  生读生态平衡

  师:是的,如果认为的去破坏它,那就会造成狼除、鹿败、林枯的惨状啊!如果你是当地政府,面对惨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生:引狼入室

  师:(掌声)昨天,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就听到这个男孩讲到这个成语“引狼入室”,“引狼入室”我们昨天说好不好?(生:不好)今天好不好?(生:好)

  师:“引狼入室”这个措施在30多年前就准备实施,但因为一些人的阻挠没有实施,后来,随着人们环保意思的增强,在1995年,“引狼入室”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美国政府从加拿大运了一批野狼放入了凯巴伯森林。现在凯巴伯森林又恢复了生机。来,为凯巴伯的重生鼓掌。

  生掌声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精彩,我希望下节课更加精彩

  师布置作业

  小练笔

  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狼和鹿的故事(可查找资料,如:蛇与庄稼,狐狸与兔子,山雀和啄木鸟……)请你选择两样事物,编一则故事,并写下来。

  下课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1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评析李霞老师执教的《狼和鹿》

  师: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教室里书声琅琅,同学们边读边画)

  师:我们先来看看森林是怎样的。(师指名读)

  生:在狼被捕杀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狼被捕杀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出示: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你们能说说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狼被捕杀前,森林是葱绿色的;狼被捕杀后,森林变成了枯黄色。

  师:你能想象一下枯黄色的森林的情景吗?

  生:地上光秃秃的,草都被鹿吃光了。

  生:灌木再也没有了,连树皮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生:因为树叶都被鹿吃光了,小鸟飞走了,再也不在这儿安家了。

  师:过去,凯巴伯森林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情景,那么,狼被捕杀后,又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

  生:荒凉。

  生:萧条。

  师:这两句话分别应该怎样读呢?(师指小黑板)

  生:第一句要读得轻,读得慢,读出凯巴伯森林的美好。

  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要重读。

  师:谁来试试看?(生充满激情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第二句应该怎样读呢?

  生:要用悲伤的语气。

  生:“着了火”“绿色”“枯黄”要重读。

  师:你来试试看。(生充满感情地朗读)

  师:我们请女同学读第一句话,要读出森林的美好;男同学读第二句话,反映出森林的荒凉。

  (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同一座森林,1XX年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

  生:狼被捕杀前,狼要吃鹿,森林里鹿只有四千只,不至于吃掉青草等许多植物。而狼被捕杀以后,鹿没有了天敌,便迅速繁殖,很快,总数超过了十万只,是原来地5倍。森林里能够被它们吃到的植物都被吃光了,当然就一片枯黄了。

  师:我们再来看看,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有什么不同?

  生:原来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狼被捕杀后,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是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师:_________________的鹿在林间_______________

  狼被捕杀后,怎样的鹿在林间干什么呢?

  生:呆板而难看的鹿在林间无精打采地走着.

  生:肮脏而又笨拙的鹿在林间呻吟.

  师:狼被捕杀前后,森林和森林里的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请看课文第四自然段.

  评点:

  这一教学片段紧承上面的教学,衔接自然,延展有致:

  1、 

  图文结合,合理想象。教者充分利课本上的插图,指引学生依循课文内容合理想象——一方面是森林葱绿,鹿群嬉戏,它们有吃有喝,活泼美丽;另一方面是恶狼暗算,消除了疾病流行的隐患,鹿群防备,锻炼了它们的奔跑能力。学生充分认识到鹿和狼共处于有机统一的美好环境之中,为下面作对比巧妙的铺垫。

  2、 

  杀狼护鹿,造成恶果。当地居民恨透了恶狼,于是杀狼护鹿,枪声响了25年。教者抓住了狼和鹿的数量对比,导向造成森林和鹿群前后状态的对比——森林由“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到“绿色减退,枯黄蔓延”,鹿群则由“活泼、美丽、嬉戏”到“饥荒”、“疾病”、奄奄待毙。这两组对比分明地提示了“功臣”和“祸首”的特定内涵。

  由于教者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又自然过渡到两组对比,所以这一教学片段显得重点突出,教法灵法,教法灵活,气氛活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对课文内容理解更为充分。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12

  狼和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学习课文1——3小节,体会森林前后的变化。

  教学准备:生字小黑板;学生收集一些狼和鹿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导入课题。

  1、板书:狼   鹿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狼和鹿的特点吗?

  如果让你在狼和鹿两种动物中选择,你比较喜欢谁?

  2、学生交流。

  3、多数同学都选择鹿,厌恶狼,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却告诉我们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鹿却成了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和新词,重点指导多音字:提    泊

  (三)精讲课文。

  1、狼是“功臣”,鹿是“祸首”,这究竟该怎样理解呢?请同学们对照课文的插图反复读一读一、二、三段课文,着重讨论两个问题:

  ①在狼不断暗算鹿时,鹿是什么样的?森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②在狼被捕杀后,鹿是什么样的?森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2、师生交流。

  ①   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的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的。在说的过程中注意按照一定顺序,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把以前学过的好词佳句用上。

  ②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鹿在林间嬉戏什么叫嬉戏?生活在凯巴伯森林里的鹿为什么能这样快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③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里的鹿有吃有喝,十分快乐。当然,它们也不会麻痹大意,因为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什么叫暗算,为什么会这样?

  ④   看课文第二幅插图,图中描绘了什么情景?

  ⑤   因为不断遭到狼的暗算,那时,凯巴伯森林里只有多少只鹿?一只只活泼美丽的鹿就这样成了狼口中的美食,这的确挺让人气愤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边回想刚才所说的内容,一边把第一小节完整的读一读。

  ⑥   同学们都不喜欢狼,当地的居民也恨透了狼,你知道什么叫恨透了吗?默读第二小节,说说课文的哪些描写表现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学生交流。

  ⑦   有组织,时间长,杀的多,看上去的确解了心头之恨,从此之后,凯巴伯森林变成了什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阅读第三小节,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这时候的森林是什么样的,叙述时同样要注意描写顺序,用上合适的语言,并把它与第一小节的内容进行比较。

  学生交流。

  (四)教师小结。

  这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有狼的森林生机勃勃,鹿也美丽活泼。狼被捕杀后,森林中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鹿也在痛苦的呻吟,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课后认真思考,我们下节课交流。

  板书:

  18

  狼   “功臣”  森林——  一片葱绿   生机勃勃

  鹿 ——   活泼  美丽   嬉戏

  和

  鹿    “祸首” 森林——  绿色消退  枯黄蔓延

  鹿群——  疾病游荡  只剩下八千只病鹿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篇13

  一、教材分析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由《你必须把这条小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三篇课文组成,这三篇课文都是关于人和大自然的,每课侧重点不同。《你必须把这条小鱼放掉!》告诉人们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放飞蜻蜓》激发学生要保护有益动物,《狼和鹿》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认为贪婪而凶残的狼威胁着美丽而活泼的鹿的生命,为了保护鹿群,在25年内,捕杀了6000多只狼与其它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群繁殖过多超过十万只,造成森林饥荒,疾病流行,鹿大量病死,两年内死去六万只,到1942年只剩下八千只病鹿,而且森林也被严重破坏了。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没有意识到看似善良的举动,却是违反了大自然应有的规律,成为破坏森林、毁灭鹿群的祸首。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自然界一切生物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随意破坏生态平衡,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寓深刻的哲理于鲜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鲜明的对比,向人们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23个生字,会写10个,认识 2个多音字。结合课文理解“功臣”和“祸首”,归纳出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画面对比想象、具体数字感受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进自己的想象和感想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遵守自然事物之间内在的规律,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根据以上目标,将课文划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通过画面对比想象、具体数字感受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通过朗读懂得破坏森林、毁灭鹿群的祸首其实是人,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第二课时重点是通过复述内化语言。

  二、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涌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本课采用的学法是:

  1、 对比质疑:让学生在自身对狼和鹿的认识和课文中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对比中,提出疑问。

  2、 自主学习:围绕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句子谈谈感受。

  3、 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灾难。

  4、 读中感悟:读一读、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议一议多种方法揉合在一起,感悟破坏森林、毁灭鹿群的祸首其实是人,是人违反了大自然应有的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

  本课文的故事生动而寓意深刻,三年级学生一般无法一下子透过现象捕捉本质。针对这一点,本课采用的教法是:

  1、 对比法:教学中抓住两组鲜明的对比森林前后的对比和鹿群前后的对比,在对比中感受灾难,在对比中找出狼、鹿、森林之间的联系。

  2、 想像法:让学生从形象的图片和具体的数字中想象灾难。

  3、 创设情境法:为学生创设说话、复述课文情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第一课时安排五个教学环节:1、对比设疑,激发兴趣2、合作探究,感知内容3、抓住对比,感受灾难4、读中练说,感悟道理5、拓展延伸,感触生活。第二课时安排二个教学环节:1、练习复述,内化语言2、学习生字,写字、作业 第一课时

  (一)对比设疑,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后学生读题

  2、学生说说“狼”和“鹿”给自己的印象。学生会说狼凶残,鹿温顺美丽。

  3、这是你们的印象,课文中是怎样认为的呢?请读读课文。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学生的直感与课文形成反差,造成悬念。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识活动。 (二)合作探究,感知内容

  1、 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3、 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4、 故事中森林和鹿群在一百多年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能够看出森林和鹿群变化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作出批注,在书上留下读书的痕迹。

  5、 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读一读所画的句子,议一议发生的巨大变化,感知课文内容。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部分的设计让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行感知、理解课文,进行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抓住对比,感受灾难

  这部分设计分两块进行一是感受森林变化,二是感受鹿群的变化:

  1、 森林的变化:

  (1) 指名读所画森林变化的句子

  (2) 出示句子: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3) 一百多年以前的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的?请读读句子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想象出森林里美丽的景色和动物们美好的生活。学生读句子想像画面时,可能会仅仅想像句子中描写到的景色,此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想像句子中没有写到的美好景象。比如:天空蓝湛湛的,铺满新绿的草地上,野花竞相开放,小河波光粼粼。通过这些想加深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4) 出示图片加深感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2句。

  (5) 后来森林变成什么样呢?出示图片学生说说看到的,理解“消退”、“蔓延”再谈谈此时自己的心情,再让学生带着悲伤的心情读这句话。学生说看到的景象时,引导和森林以前的景色对比说,小树、野草、野花都不见了踪影,小河干涸,到处尘土飞扬想像森林绿色消退,枯黄蔓延的情景。

  2、鹿群的变化:

  (1)指名读所画鹿群变化的句子

  (2)出示句子:

  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      了六万只。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3)鹿群有什么变化?学生会说出数字上的变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鹿群生活状况的变化。

  (4)教师这样问:光是数量在变化吗?一百多年以前鹿群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想像鹿群虽然要时刻提防着狼,但生活中没有饥饿、没有疾病。后来鹿群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引导学生想像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时,起初鹿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时间一久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它们没有东西可吃,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最后让学生带着悲伤读这句话。

  这部分设计引导学生在两组鲜明对比中,通过图片、想象、朗读感受灾难。指导学生进行的多处想像,为复述课文打下基础,避免学生背课文似的复述。 (四)读中练说,感悟道理

  1、同学们,森林和鹿群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此时学生会说出是因为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捕杀了狼。

  2、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做梦也不会想到,学生读这两句话。

  3、为什么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呢?学生自由读第4小节,练习说话。

  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因为————————————————————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因为———————————————   —————。

  通过说话让学生明白狼和鹿和森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4、是啊,狼和和森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只看见贪婪而凶残的狼威胁着美丽而活泼的鹿的生命,却没看到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他们捕杀了狼,无意中让鹿成为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请再读读这两句话。

  5、鹿是真正的祸首吗?真正的祸首是谁?为什么?此时,通过前面的感受和铺垫,学生会说出因为人们捕杀了狼,鹿的生活安逸、舒适,没有危险,从而导致繁殖过多,产生饥荒和疾病。再让学生说说他们错在哪里?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人们因为不知道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好心做了坏事,让学生明白不应该破坏生态平衡。

  6、现在凯巴伯森林的居民来到你们中间,你们会对他说什么呢?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认识不停留在人捕杀了狼这表面现象上,而应该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这部的设计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学生在读中练说,认识一次比一次深刻,由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认识上升到人是“祸首”的感悟,明白大自然有它应有的规律不能随意破坏。 (五)拓展延伸,感触生活   

  1、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像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这样的人有很多,人们由于不明白大自然有她自身的规律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老师讲述故事《老鼠和兔子》。

  2、你知道哪些这样的事。学生交流。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违反大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其实只是不爱护大自然的一种方面。学生欣赏图片。

  4、看着这些图片,现在你最想对人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设计爱护大自然的公益用语。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一大特点,学生对爱护大自然的认识不应停留在保护生态平衡上,应该是更多方面。这部分设计在拓展中延伸,指导学生行为,使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课时

  (一)练习复述,内化语言

  同学们,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因为活生生的事实明白了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还不明白这一点,正在肆意地破坏大自然,请你们以狼和鹿的故事让人类明白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为了让你的故事具有说服力,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图。请大家对着图讲讲这个故事。讲的时候多用课文中优美语句和精彩句段,并用上具体数据。加进自己的想像和感想。

  著名教育家胡克英在《谈谈儿童的智力活动方法》一文中是这样阐述复述的:“复述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不但标志着、而且促进着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作用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复述使孩子吸收着书面的美好语言形式和内容的思想感情。”本课要求学生复述课文,针对平时教学中学生复述往往是背诵课文的形式,我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配以图片让学生复述时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二)学习生字,写字作业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评课]听《狼和鹿》有感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35285127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