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狼和鹿

狼和鹿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狼和鹿

微信扫码分享

狼和鹿(精选17篇)

狼和鹿 篇1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先玩个游戏。我请四组同学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依次为(板书:狼、鹿、森林、人类),记住自己的角色了吗?好,下面听好了,老师叫到谁,就立即站起来,比比哪组反应快!狼!人类!鹿!森林!

  2、师: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现在我要增加难度,我说一个词,你自己判断一下能否形容你所扮演的角色,若觉得行,请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可爱的——   可恨的——  可怜的——  贪婪的——  美丽的——  智慧的——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这篇文章,读出对狼、鹿、森林、人类的初步感受。

  2、交流阅读感受,用一个词把自己感受概括起来表达出来,可以从书中选,也可以自己想。

  3、学生交流,师生互动,生板书词语

  生读词语 :    葱绿   生机勃勃  枯黄  消退   蔓延

  美丽    活泼    贪婪    凶残    繁殖

  (反思:学生写词语时间过长,可以通过卡片展示词语,以节省时间。)

  4、学习第4节探索灾难降临的秘密

  (1)生齐读第4节。(2)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 

  ( 反思:第4节要多读,学生对课文不熟,造成学生抓不住重点,因此要加强第四节的读,要让学生读熟读透。)        

  三、品读课文,深化领悟

  1、媒体展示美丽的森林,动物奔跑跳跃的录像片段,生交流感受。

  2、 生读第一节,读出想法     

  (反思:生看图说更能感受到森林的生机勃勃,如能将前后森林的变化都展示出来学生更容易感受到那份沉重。)

  3、生潜心地默读课文第2小节,再次与课文对话,读出见解。

  (1)生交流

  (2)(出示①)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3)生读读出自己的想法

  4、轻声读第3小节,找出感触最深的语句,划下来,多读几遍

  (1)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②)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a   交流想法

  b  生读出感受

  (3)出示③)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众中游荡。

  a   交流想法

  b  生读出感受

  5、自由读读这三句话,你能用“因为……所以”把它们连成一句话

  6  教者阐明狼、鹿、森林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7、读到这儿,相信你们对狼、鹿、森林、人类,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课前,老师指定你们每组担任不同角色,现在,你最想担任哪个角色,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请大家静静地思考片刻。

  四、总结拓展,明白事理

  1 师:在我们身边,你看到,听到过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呢?

  2播放关于破坏生态平衡的录象

  3师:此时的你想说什么?今后又会怎么做呢?

  4师总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破坏生态平衡,那是人类在自掘坟墓,如果我们无视自然,人类就会自己走向灭亡,为了人类能永久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吧!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来读读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吧!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

  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返璞归真,让学生学会读书

  杨美芹

  书,人人都会读,而且形式多样,有默读、 大声读、  浏览等,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读书,那种读出自己想法的读才是真读。因此在本次教学中我训练的重点就是———  返璞归真,让学生学会读书。

  本次教学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三、品读课文,深化领悟。

  四、总结拓展,明白事理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世界的兴趣之火。”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开放、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第二三个环节的设计我注重的是学生的读,学生的感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大学时的老师常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同样一篇文章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及欣赏角度的不同,所领悟出来的想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对“狼、鹿、森林、人类”的感受。对课文的理解,我并不没有刻意去追求准确地再现作者的思想,允许学生对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的感悟、体会和结论,肯定孩子们的感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而我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他们明白真正的读,是要读出自己的想法,读出自己的感悟的。

  第四个环节是感情升华部分,可是因为前面和学生扯得时间过多造成学习这个环节时时间不够,因此省掉了一些重要的内容,只保留了最后一个环节,这也是我觉得最遗憾的地方。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教学生读书,不如教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这也是我此次教学最大的收获。

狼和鹿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阅读课文,体会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

  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激发学生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朋友,想不想一起来认识认识它们?(大屏幕出示“狼”的画面)认识这位朋友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2、看来,“狼”这位朋友好像不受同学们的欢迎啊!接下来,再让我们来认识另一位朋友吧。(大屏幕出示“鹿”的画面)生自由发言。

  3、现在,老师把“狼”和“鹿”这两种动物放在一起,你觉得它们中间可以加个什么字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板书:狼?鹿)(吃、抓、追、咬……)

  4、是啊,鹿是温顺可怜的,把它和凶猛可怕的狼放在一起,结局就可能使大家所想象的种种情景。

  假如老师在它们之间加上个“和”字,这会引起你的哪些思考呢?(红笔板书“和”)

  5、咱们班的同学真是聪明,由“狼和鹿”这三个字引发了这么多的思考,那么在狼和鹿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狼和鹿曾经生活过的凯巴伯森林。

  二、精读课文

  1、(出示森林)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书中有一句话描写了此时的凯巴伯森林,能找到给我们读一读吗?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再读这句话,读出你的理解。

  2、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经过25年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再次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指名读: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景象?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三、深入探究

  (一)狼的变化

  1、是啊,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认真读课文,找原因。

  2、指名说原因。(狼被大量捕杀)

  3、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为什么要捕杀狼呢?指名回答。

  4、当地居民是怎样捕杀狼的?放声读第二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

  5、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凯巴伯森林一时间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林真的永远成了人们心中鹿的自由王国了吗?

  (二)鹿的变化

  1、指名读第三小节。思考:狼被捕杀前后,鹿在数量上有哪些变化?(四千——十万——八千)

  2、为什么在数量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四、对照感悟

  1、狼一只跟着一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随之被破坏,活泼可爱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惨淡,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剧!

  2、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祸首是谁?读最后一段思考

  可恶的狼成了“功臣”:因为……

  可爱的鹿成了“祸首”:因为……

  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狼?鹿?还是?

  3、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出于保护鹿而出台这一政策,大量捕杀狼,谁知事与愿违,痛心不已,事后罗斯福总统又下令在凯巴伯森林放回几只狼。

  4、(出示天平)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他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平衡。

  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就像狼被无止尽的杀死,天平必将倾斜,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

  5、交流有关保护生态平衡的例子。

  制作一份以“保护生态平衡”为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18  狼和鹿

  森林

  破坏             保护

  鹿                              狼

狼和鹿 篇3

  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展开想象,体会灾难的严重及造成灾难的原因。

  3、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增强保护生态平衡意识。

  教学重点:凭借语言材料,展开想象,体会灾难的严重及造成灾难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增强保护生态平衡意识。

  教法选择: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采用“悟读组合式”的方法组织教学。                                              

  学法指导: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故本次教学活动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新知。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发阅读预测。

  1、谈话激趣: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朋友,想不想一起认识他们?

  2、大屏幕出示“狼”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对狼的了解。

  3、大屏幕出示“鹿”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对鹿的了解。

  4、教师在狼、鹿之间加个“和”字,学生读课题并猜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目的:引发阅读预测,激发阅读欲望。)

  二、自读:深入阅读切入点。

  1、自读,整体感知课文。

  2、交流自读后获取的信息。(目的:深入阅读切入点。通过初读使得学生阅读之前的预测和阅读之后的结果产生巨大的反差,无形中深入了阅读的切入点,从而为学生走进文中探究根源奠定了基石。)

  三、感悟:转换角色,创造性体验。

  1、细读课文,读出凯巴伯森林前后的不同,读出鹿群前后的变化,并思索变化的原因。

  2、转换角色,使学生创造性的体验。

  课堂片段摘录:

  师:狼自古以来就是凶残的象征,人们都想诛之而后快,可奇怪的是当附近的居民大量捕杀狼以后,却给森林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爱动脑筋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当回小老师,告诉我到底为什么吗?

  (学生一听,高兴极了,都想一展才华。)

  生1:狼吃鹿是为了维护鹿群的种群稳定,将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使得森林不被鹿糟蹋的面目全非。

  生2:狼吃掉的多是病鹿,有效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师:(赞许地说)哦,这么说来,狼既保护着鹿又保护着森林,真有意思!

  生3:(听了老师的话,抢着说)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人们都讨厌黄鼠狼,却不知,黄鼠狼却是田地小卫士,科学家曾对它进行食性测验,发现它们是捕鼠能手,吃鸡的概率只有0.04%。

  师 :哇,你懂的真多啊!我们真是错怪黄鼠狼了!

  生4:其实,狼、鹿、森林之间的联系,只是自然界一种奇妙的食物联系,而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张巨大的生命之网。它们之间息息相关、存亡相依,其中任何一环被破坏,生态平衡即被打破。

  师:听你们一说,我明白了。我们不能仅靠自身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否则就会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受惩罚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可是,现在我们这里的人们还认识不到这点,怎么办呢?

  生5:我们将这些知识制成手抄报,印发给人们,向他们宣传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生6:给政府写建议书。

  生7:写倡议书。

  生8:把这个故事讲给亲朋好友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师:(顺势引导)你们的方法可真棒,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下去完成好吗?

  生(齐):好!

  (通过角色转换,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本课的难点问题也变得通俗易懂了,这就是“不教而教”的艺术。)

  四、语文实践:向生活延伸。

  1、将《狼和鹿》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当地人民宣传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阅读,在本节课的设计时主要体现了“转换角色,使学生创造性地体验”这一特色,即通过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存现的知识表达出来,并积极投入自己的体验,获得独特的、有创意的感受。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

  1、导入,引发阅读预测,深入阅读切入点。

  本节课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对狼和鹿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进行了种种预测,而这些预测又都是情理之中的,可课文的故事却是出乎情理之外的。这种情理之中的预测与情理之外的故事,会产生一个巨大的阅读期待落差,使学生在阅读之中产生很大的阅读冲突,从而为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探究根源奠定基石。

  2、转换角色,使学生创造性地体验。

  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到“学生”的固有角色,常常使学生陷于“被接受”、“被教育”的传统模式和消极状态中,必然影响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地、有创造地活动。在这一节课中,如果一味地靠教师的讲解,就显得枯燥无味,可通过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省去了繁冗的问答与讲解,学生积极投入自己的体验,把自己头脑中存现的知识表达出来。此时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的教师,而是与学生平等存在于课堂之中的生命体,是学生式的教师;此时的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学生,而是与教师平等存在于课堂之中的生命体,是教师式的学生。    

  3、体现了“语文外延就是生活外延”这一新理念。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当地人民宣传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一实践性作业,使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知识有机地转化为能力,使课本内容的学习得到拓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狼和鹿 篇4

  一、基础达标。

  1.根据拼音写词语。

  (1)夏天的田野一片cōnɡ lǜ     ,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一直铺向远方。

  (2)腹泻和肠道chuán rǎn      病是夏季最主要的流行病,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

  (3)现代人对动物的xiōnɡ cán      bǔ shā     ,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是值得正视和反省的。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扩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保护(    )     (    )的森林     (    )的微笑

  捕杀(    )     (    )的小鹿     (    )的朋友

  解除(    )     (    )的狼       (    )的目光

  (2)一字多音我来辨。

  dǎo              bó               màn      

  倒                   泊               蔓

  dào              pō                wàn      

  (3)把“鹿”和“狼”放在方框里组成成语。

  指      为马         心狗肺        吞虎咽        死谁手        狈为奸

  (4)精彩连连看。

  严重地      繁殖             寻找      宁静

  贪婪的      鹿               解除      森林

  活泼的      狼               打破      机会

  大量地      破坏             破坏      威胁

  二、能力挑战。

  3.按顺心把狼和鹿的关联找一找。

  ①吃光食物        ②鹿群病死或饿死     ③鹿繁殖

  ④维护鹿群稳定    ⑤狼吃病鹿           ⑥鹿健康繁殖

  杀  狼         

  不杀狼

  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然后完成练习。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  )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  )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  )了传染病对鹿群的(  )。而人们(  )要保护的鹿,(  )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  )森林,(  )自己的“祸首”。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2)“功臣”指   ,它是功臣的原因是      。

  “祸首”指  ,它是祸首的原因是         。

  (3)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

  三、探究创新。

  5.课外实践。

  你生活的地方有资源破坏的现象吗?赶快走进大自然,用你的慧眼去发现吧,把你看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再想想该怎么办。

  我生活的地方              被破坏

  经调查破坏的原因是:                                              

  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你能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结合自己周围的实际写一写。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葱绿 传染 捕杀  凶残

  2.(1)动物 狼   警报  茂密  活泼  凶恶    甜蜜  善良   慈祥

  (2)倒流 倒水  停泊 湖泊  蔓延 绿蔓

  (3)鹿  狼  狼  鹿  狼

  (4)略

  能力挑战:

  3.杀狼 ③ ① ②  不杀狼 ④⑤⑥

  4.(1)居然 糟蹋 解除 威胁 特意 一旦  破坏 毁灭

  (2)略

  (3)其实天地之间有杆称。狼鹿共存,好比是一架天平。当有意杀狼保鹿,反而失去了平衡。

  探究创新:

  5.略

狼和鹿 篇5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人们捕杀凶狼、保护鹿群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疾病流行的叙写,揭示了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作者按照“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结构全篇。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本课引号的作用。

  4、 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了解梗概。

  1、板书课题,问:当你们看到课题的时候,曾想到它会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

  2、读了文章之后,你知道它写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想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 学习生字新词。

  (1) 用“-------”标出要求学会的生字词,用“——”标出要求会人的生字词。

  (2) 认读所有的生字词。

  A、联系上下文,自学理解词语。

  B、讨论:怎么样抓住字的关键部件记字型?

  C、检查词义理解情况。

  二、 课堂作业 

  1、 各自轻声读课文。指名当众读,然后评议。

  2、 读一读词语,再抄写。

  3、 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一听写

  二、 精读训练

  1、 各自轻声读课文第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副画来描绘。想一想;每幅画上该画些什么?怎么画?为什么这么画?

  第一幅: 树: 挨挨挤挤 森林

  小鸟: 枝头 唱歌

  鹿: 林间 嬉戏

  狼: 下毒手暗算

  第二幅: 狩猎队: 不止一人举枪

  枪口: 轻烟袅袅

  狼: 尸体血泊

  25年杀掉6000多只

  第三幅: 鹿: 活着的、死去的

  树; 枯黄

  很快超过了10万只

  到1992年,只剩下8000只病魔

  2、讨论

  (1) 一百多年前,森林里的是什么情况?森林呢?

  (2) 后来,的情况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 结果,森林边成了什么样子?

  三、 流利地朗读1—3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 复习

  1、 从一百多年以前到1942年,森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森林从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国’”是什么意思?

  二、 继续精读训练

  1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 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 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同时也是毁灭自己的“大坏蛋”。

  2、讨论:

  (1) 什么是“功臣”?为什么讲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 鹿怎么会成了“大坏蛋”的呢?

  3、小结:文中三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四、 由事明理

  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们本想特意保护鹿,大量捕杀凶狼,结果鹿群大量繁殖,森林闹饥荒,疾病流行,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说明必须保持生态平衡)

  五、 练习朗读

  1、 各自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抑扬顿挫、轻重快慢。

  2、 指名当众有感情地读,读后评议。

  六、 指导复述

  1、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着重了解文章层次。

  2、 讨论各部分的要点。

  3、 恰当摘引文中的语句,利于复述。

  4、 复述训练。

狼和鹿 篇6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课文,弄清狼,鹿,森林之间的密切联系,受到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狼和鹿》(学生齐读课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一课。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1、指名学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进行评价。过渡: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很不错,尤其是描写狼的句子语气上表现出了对狼向鹿下毒手的行为的痛恨。凯巴伯当地的居民更是恨透了狼。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2、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地居民是怎样对待狼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回答。)过渡:贪婪、凶残的狼几乎被人们杀光了,凯巴伯森林的鹿儿应该是快乐无比了,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后就会明了一切了。森林的样子鹿的情况(数据)通过对比你明白了什么狼被杀前   狼被杀后  (1)默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2)小组汇报交流表格的完成情况。(利用课件相机出示图片)过渡:原来狼被杀以后鹿儿们并不快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常现象呢?其根源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到第四自然段寻找答案吧。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在能解释以上反常现象的语句下面作上记号。(2)课件展示重点语句,探究学习。句子一: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功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讨论交流。句子二: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祸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也要加上引号?该怎样理解这句话?讨论交流并回答。过渡: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呀,在凯巴伯森林里狼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动物。那么,凯巴伯森林,狼和鹿它们之间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请看下面的示意图:                          森林                        破           保            坏                     护                吃           鹿                            狼4、小结:(指着示意图)这反映的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生态平衡,森林、狼、鹿它们三者是相互依存的,缺少哪一个其它的都无法生存。下面请几位同学再讲一讲这个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再来体会这个道理。5、指名学生讲述故事内容。三、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畅所欲言,领悟其中的道理。 2、小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个联系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要保持生态平衡。3、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已经造成对大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被毁、草原荒漠、水土流失,土地沙漠。4、你关注生活中不注意保持生态平衡的例子吗?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有图片、文字,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谈。

狼和鹿 篇7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二、教学时间:两教时

  三、课前准备: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科学课学过的相关知识,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找一些事例。

  第一教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师:你们认识狼和鹿吗?你们更喜欢哪种动物?

  1、文章中狼和鹿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后会怎么样呢?

  2、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语句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句子,选择读音

  (1)鹿群时刻要提(      )防狼的暗算。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        )在血泊中。

  (2)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       )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2、出示生字词葱绿    捕杀    下毒手    繁殖    枯黄   灾难    妖魔     威胁     传染    悲惨特意    消退     居然     贪婪    狩猎青烟袅袅         哀嚎     蔓延    毁灭

  (1)各种方法练读正音

  (2)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下毒手”、“繁殖”等词语的意思。(或由学生质疑后再集体交流)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

  四、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写了什么?

  2、你能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吗?

  (学生边读边画)树    挨挨挤挤    森林    小鸟    枝头   歌唱     鹿   林间   嬉戏狼     下毒手   暗算 (教师可画好样子,学生图色)

  3、学生作品展示,你为什么这样画?

  4、练读,展现森林的美好。师:后来,凯巴伯森林有什么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复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六、课后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课文,抄写课文生字词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知

  1、出示生字词

  葱绿    枝头    生机勃勃    歌唱枯黄    林间    生儿育女    嬉戏        森林    青烟袅袅    暗算

  (1)轻声读词语

  (2)说说每组词语有什么特点?(竖行)

  (3)填空(    )的森林      (    )地歌唱(    )的鹿        (    )地嬉戏(    )的狼        (    )地暗算

  2、齐读第一小节,说说主要意思,画面出示

  二、学习第二小节师: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

  1、指读第二小节

  2、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1)狼被捕杀前,森林是葱绿色的。

  (2)狼被捕杀后,森林变得枯黄了。

  (3)你能想象一下枯黄的森林是怎样的情景呢?

  (4)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这样的情景吗?(荒凉、萧条)

  3、练读句子(悲伤的语气,出示相关的句子)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4、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得变化呢?(轻声读2、3小节,继续思考)

  5、学生讨论后交流6、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有什么不同?

  (1)出示:( )的鹿在林间(              )。

  (2)理解: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7、结合讲解,完成板书狼               鹿         森林下毒手暗算          嬉戏        葱绿25年杀掉6000多只  大量繁殖     饥荒                   死去6万只                 只剩8000只病鹿

  8、齐读第二、三小节

  师:狼被捕杀前后,森林和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

  三、学习第四小节

  1、轻声读

  2、体会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3、讨论

  (1)什么是“功臣”?(有功之臣,对人民对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人)为什么说狼是鹿和森林的“功臣”?

  (2)“祸首”(引起灾祸的人)鹿怎么会成为“祸首”呢?(人们大量捕杀狼,鹿过多地繁殖,破坏森林,毁坏自己。)

  4、小结:文中两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5、齐读第四小节四、由事明理学习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们必须认识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五、指导复述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情况

  (2)人们捕杀狼

  (3)捕杀产生的恶果

  (4)得到的教训

  2、讨论各部分的要点

  3、恰当摘引文中语句,帮助复述

  4、同桌学生练习复述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找一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拓展知识面。

  阅读指导《蛇与庄稼》

  一、师生谈话,揭示学习内容师:《狼和鹿》的学习使我们认识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1、学生交流课后收集到的其他例子

  2、今天再学习一篇相关的文章,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学文章

  1、提出要求:(1)读通文章,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2)想一想,这篇文章与《狼和鹿》有什么相似之处?举了哪些例子?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2、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同样阐述了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有的存在简单联系,有的存在复杂联系。)

  3、简单联系:(除文中以外,学生可以再举些生活中知道的例子)下雨---地湿    太阳出来---东西晒干火----烧东西   水----灭火

  4、复杂联系:例子1:蛇——田鼠——庄稼

  例子2:猫——田鼠——蜜蜂——苜蓿例子3:随地吐痰——传染病菌——许多人得病——肺结核病人痛苦呻吟5总结: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复杂的,掌握他们的规律,看事情才能看得准,做事才能做得好。

狼和鹿 篇8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使鹿成了破坏森林,

  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自学课文,读通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练习写字,在田字格中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教具准备: 小黑板、图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概,

  2、识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安排:

  一、 导入新课,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1、谈话:听说有关狼的故事吗?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和鹿》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2、听老师讲故事。

  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学生听后交流。

  二、 初读指导

  1、   初读课文,

  (1)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自学理解下列词语:

  繁殖  捕杀  枯黄  下毒手  生机勃勃  惨

  (3)查字(词)典,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妖魔    威胁

  2、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1)    指名读词语,说说词语的意思。有疑问的互相讨论,不能当堂解决的留到精读课文时结合课文再解决。

  (2)    指名读生字。

  (3)    自己记忆字形,在书上描红。有疑难的互相提醒、帮助。

  3、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交流:

  (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狼鹿共处,鹿常受到狼的威胁。

  (2)当地居民捕杀狼,25年中,共杀掉鹿的天敌6000多只。

  (3)灾难降临,森林闹起饥荒,鹿的总数由10万只减少到8000只。

  (4)人们总结了教训:不该大量捕杀狼。

  相机板书:狼鹿共处  生机勃勃

  捕杀狼     饥荒

  不该大量杀狼

  三、            习第一段 

  1、小朋友,睁开眼吧,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凯巴伯森林,仔细的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看图 1)(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来)

  2、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时是那样的开心,无忧无虑,可是你知道这些鹿为什么一边做着游戏,一边东张西望,还向后看呢?它们怕什么呀?(生答)

  3、在你们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那么,狼看到鹿,会发生什么事?

  狼会吃什么样的鹿呢?能用“但是或可是”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4、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难的小鹿,你会想些什么?

  5、指导朗读第一段。

  四、课堂练习

  1、课堂游戏: (见训练题库)

  2、写字练习:《习字册》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文中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种联系,将会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过程安排: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9课——(齐读课题)。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样的呢?

  2.生交流。

  师出示:

  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来大家都十分喜欢这样美好的森林。那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到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生交流。

  师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指名读。

  3.以前的森林一片葱绿,而现在的森林变成了枯黄色,你能想象一下枯黄色的森林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吗?

  4.学生交流

  5.是啊。多么荒凉,多么萧条啊,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谁能把这句读好?指名读。

  6.男女生分读这两句话,感受凯巴伯森林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7.那么,到底是谁破坏了这美好的森林呢?(鹿)(板书:破坏森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指名读。鹿在这个自由王国里会做些什么呢?生交流。

  8.是啊,它们太自由了,25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只有4000只鹿,而现在却超过了十万只。大约是原来的25倍。鹿在大量繁殖,而森林面积却没有变化,导致森林中闹起了饥荒,可以吃的都被鹿吃光了,现在的森林就像——(引读)

  9.不但如此,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了鹿群中,是什么呢?指名读。是啊,它们受到了传染病的威胁,大量的鹿都病死了。(板书:毁灭自己)

  10.25年前,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而25年后,

  (                      )的鹿在林间(                   )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大量捕杀狼)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捕杀的狼很多)

  4.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再读读课文,找到有关的句子好好的读一读。

  5.指名读,齐读。

  6.出示填空:

  凯巴伯森林原来生活着大约(    )只鹿,人们在25年间总共杀掉了(    )只狼和其他鹿的天敌(  )只,于是,鹿的总数超过了(   )只。而到了1942年,凯巴伯森林却只剩下了(   )只病鹿,同时,森林也(   ) 。

  (1)         指名填空。(2)看了这些数据,你想说些什么?同桌讨论。(3)师小结:这些数字多么有说服力,从这些数字背后,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了狼和鹿的数量变化,与森林的命运息息相关,这正是大自然神奇的食物链,一旦食物链被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随着打破。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当地居民为了保护活泼而美丽的鹿,大量捕杀狼,最终导致了这样的恶果。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板书:“功臣”、“祸首”)

  2.“功臣”是什么意思?“祸首”呢?

  3.为什么凶恶的狼成了“功臣”,而活泼美丽的鹿却成了“祸首”呢?请同学木们再读课文,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原因。

  4.学生交流(板书:保护森林,吃掉病鹿)

  5.同学们看,这是一架天平(师画天平)。这头代表狼,另一头代表鹿,狼只有吃掉一些鹿(师画箭头“吃”)才能制约鹿的过度繁殖,,使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才能使这架天平保持平衡,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6.如果当地居民没有大量捕杀狼,也不会让鹿成为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所以,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人类)

  7. 请你在这块警示牌上写句话,劝告和警戒当地居民。课后收集类似的故事,下次综合实践课上交流。(小组交流)

  五、拓展

  1.其实,除了狼和鹿,世间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平衡关系,你还知道哪些事物间也存在着这种平衡关系呢?

  2.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可真不少,那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呢?(板书:保护生态平衡)

  3.没错,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让他们也加入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队伍中来,好吗?

  板书:

  狼 和 鹿

  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森林 破坏森林

  吃掉病鹿 毁灭自己

  “功臣” “祸首”

狼和鹿 篇9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我们非常熟悉的两种动物的特点。(板书:狼)说说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带“狼”字的成语,能说几个吗?(声名狼藉、狼心狗肺、狼狈为*、狼吞虎咽……)(板书:鹿)鹿又给你怎样的印象?

  2.可是,这篇课文的最后又怎么评价它们的呢?

  3.出示:(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4.读读这两句话,明白加引号的词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100百年间,同一座森林前后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阅读课文的第一和第三小节)

  二、紧扣“变”,找根源。

  1.请你说说,课文中所描写事物,前后哪些发生了变化?

  (狼变少,灭绝;鹿增多,又变少;森林,由葱绿变得绿色消退,枯黄蔓延)

  2.森林的变化: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①你能说说森林前后颜色有什么不同?(狼被捕杀前,森林是葱绿色的;狼被捕杀后,森林变成了枯黄色。)

  ②能想象一下葱绿色和枯黄色的森林情景吗?(地上是光秃秃的,草都被鹿吃光了。灌木在也没有了,连树皮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因为树叶都被鹿吃光了,小鸟飞走了,再也不在这儿安家了。)

  ③是呀,以前生机勃勃的森林,现在呢?用个词概括!(荒凉、萧条……)

  ④这两句话分别怎么读?(第一句轻慢——美好的森林,”生机”、“葱绿”重读)(第二句悲伤语气——荒凉的森林,“着火”、“枯黄”重读)

  ⑤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3.鹿又有了变化:

  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①狼被捕杀后,你们看到了怎样的鹿在林间干什么?

  ②呆板而难看的鹿在林间无精打采地走着。

  肮脏而又笨拙的鹿在林间呻吟。

  4.质疑: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变化?这变化的根源是什么?读第二节找一找。

  (引读第二小节: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生读:枪声打破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它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三.学悟第四小节

  1.25年的枪声改变了这一切。直到1942年,凯巴伯的人们也如梦初醒。他们明白了什么?

  (1)指名读第4节。

  (2)交流:

  ①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居然”是什么意思?狼怎么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随机板书:“功臣”)

  ②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为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祸首”什么意思?(板书:“祸首”)鹿怎么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真正的“祸首”是谁?

  4.综观全文,课文中哪些情形是凯巴伯人们或者是你根本没想到的?用“居然”说说。

  五.明理

  1.面对被破坏的森林,觉醒的人们(包括我们)有什么话要说?

  2.其实天地之间有杆称。狼鹿共存,好比是一架天平(随机画简笔画天平)。当有意杀狼保鹿,反而失去了平衡。

  3.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蛇与田鼠》、《狐狸和兔子》……)多多了解身边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地球吧!

狼和鹿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环保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插图比较,显示矛盾,感受森林的变化

  1、揭示课题《狼和鹿》,齐读。

  2、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位主人公(板书:狼  鹿),请你说说对这两种动物的印象。出示:贪婪 凶残    活泼 美丽 (理解“凶残”)

  3、狼和鹿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凯巴伯森林)

  4、读悟森林之变化:

  (1)多媒体出示插图,以充满生机的绿色及荒芜静寂的黄色的反差引起视觉冲突。观察后谈谈自己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以及二十几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的感受。

  (2)找出与图匹配的相关文字并出示:

  ①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②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

  (3)指导朗读:

  ①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片美丽的森林?(抓住关键词“一片葱绿、生机勃勃”等)

  ②指名读,读出怜惜之情。

  5、图文对照,质疑: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凯巴伯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二、感悟文本,深入探究

  ☆数据比较,感受鹿的变化

  1、是呀,为什么同一座森林前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学生边默读边思考。

  2、自悟交流,点拨,初步得出:

  狼被猎人杀死,鹿变多了,所需的食物也多了,森林中的植物被鹿吃光了,所以森林变成了这样。

  3、理解杀狼动机,感受杀狼场面。

  (1)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呢?(理解“提防”)

  (2)出示第二自然段:放声读,完成说话训练:狩猎人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开始大量捕杀狼。听——                   ;看——                   。

  (理解“宁静、青烟袅袅”,感受人们对狼的杀戮,场面的凄惨)

  4、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了解鹿的数量、情况变化:

  鹿的数量 鹿的情况 通过对比你明白了什么

  狼被杀前   

  狼被杀后   

  (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全班交流。

  出示:四千只   活泼美丽

  十万只   鹿的王国

  四万只   饥饿疾病

  八千只   病鹿

  (2)教师小结:狼的数量在急剧变化,鹿群生活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鹿群在这里大量繁殖时,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

  (3)出示句子: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读读这段话,哪句话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会比喻句的作用,感受鹿的痛苦:每天都有鹿在接二连三地倒下,剩下的也奄奄一息。)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景象?

  ☆理清狼、鹿与森林的关系,感受狼鹿角色的异位

  1、狼一只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受到破坏,活泼美丽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凄惨。而此时,贪婪而凶残的狼以及活泼而美丽的鹿,它们的角色发生了怎样戏剧般的变化?(狼——功臣,鹿——祸首。理解“功臣、祸首”)

  2、出示第四自然段,用因果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1)贪婪而凶残的狼成了“功臣”,因为                                          

  (2)活泼而美丽的鹿成了“祸首”,因为                                          

  3、对于谁是祸首,你还有什么高见?(人类才是真正的祸首)

  4、再次出示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感受由于人类的无知而做的蠢事)

  三、总结明理,升华感悟

  1、狼、鹿、森林、人类都是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学完课文,你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担任不同角色。你最想担任哪个角色,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

  (1)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对话训练。

  (2)展示合作成果。

  2、出示天平,师总结: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个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它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但一旦某一方遭到人为的破坏,天平必将倾斜,也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应该时常敲响。(板书:吃    保护生态平衡)

  板书设计:

  狼                      鹿

  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中我紧扣三组对比:森林状态的变化,鹿群数量、情况的变化以及狼鹿角色的异位。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比如,在感受“森林变化”时,通过两幅插图,使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二十几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又如,在感受“鹿群变化”这一板块中,我请学生合作完成表格,找出文中关于鹿的数量、情况变化的数字及语句,思考并交流,使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层层剥笋似的探究,使学生充分领悟了文章的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并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狼和鹿 篇1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的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领会课文内容。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2. 能根据需要从课文中有效地提取信息,并在实践中运用所搜集的信息。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搜集有关生态平衡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感受森林之美丽、狼之凶残

  100多年以前,狼和鹿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凯巴伯森林,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1.课件出示:凯巴伯森林。

  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播放美丽的凯巴伯森林和森林中狼凶残地捕食鹿的录像。

  3、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读后按要求划出描写森林美丽的句子和描写狼凶残贪婪的句子。指名读。交流。(2)师引读,再度感受凯巴伯森林的美丽和狼的贪婪和凶残。(3)述: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凯巴伯森林真令人神往。

  二、文字比较,感受森林之变化

  1、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

  2、这样的森林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同学们交流

  3、指名回答。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齐读。现在你脑中的森林又是什么样的?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看,这就是枯黄的森林。这样的森林又给你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4、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句话。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三、深入文本,领悟变化之原因

  短短的25年,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多么令人震惊的变化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原因

  2、指名说原因。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为什么要捕杀狼呢?当地居民是怎样捕杀狼的?读读第二小节,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人们对狼十分憎恶、捕杀狼的数量之多的,情景之残忍的。如果你能读好这些词,你就能读好整段话

  3、请同学们放声读读第二自然段

  4、指名读。齐读。

  四、对比精读,感受变化之巨大

  1、狼和一些鹿的天敌被大量捕杀以后,鹿是不是生活的更好了呢?请同学们读课文1、3两节,分别找出表现感受鹿群数量、生活质量之变化的相关语句

  2、鹿群的数量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变化,请同学们完成填空

  凯巴伯森林原来生活着大约        只鹿,人们在25年间总共杀掉了         只狼和其他鹿的天敌,于是,鹿的总数超过了          只。而到了1942年,凯巴伯森林却只剩下了          只病鹿

  3、感受鹿生活质量的变化

  光是数量在变化吗?生活状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引导学生再读第一节: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鹿群虽然要时刻提防着狼,但生活中没有饥饿、没有疾病。

  (2)引导学生想像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时,起初鹿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时间一久,饥饿和疾病就缠上了鹿群。

  5、师小结: 25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只有4000只鹿,而现在却超过了十万只。大约是原来的25倍。鹿在大量繁殖,而森林面积却没有变化,导致森林中闹起了饥荒,可以吃的都被鹿吃光了,现在的森林就像——(引读)

  6、不但如此,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了鹿群中,是什么呢?指名读。是啊,它们受到了传染病的威胁,大量的鹿都病死了。

  7、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1、3两节。

  五、揭示原因,解生态之平衡

  1、在人类的枪声中,狼一只跟着一只倒在血泊中,美丽的森林随之被破坏,活泼可爱的鹿也陆续死去,留下一片苍凉和惨淡。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剧!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2、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3、出示句子: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4、可恶的狼怎么会成了“功臣”?可爱的鹿怎么倒成了“大坏蛋”了呢?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其中的原因。

  5、同学们看,这是一架天平,假如这头代表狼,另一头代表鹿,狼只有吃掉一些鹿,才能制约鹿的过度繁殖,将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才能使这架天平保持平衡,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六、课外延伸,升华认识

  其实,除了狼和鹿,世间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这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一旦被破坏了,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1.教师补充一些材料,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1)澳大利亚大量养牛后,牧草退化,牛粪成灾,蝇虫滋生,后来控制养牛量,引进以粪便为食物的蜣螂,牧场又青草茵茵,生机勃勃了。

  (2)当密密麻麻的蝗虫疯狂吞食庄稼时,得到人们爱护的海鸥从海上飞来,帮助人们消除了蝗灾,让庄稼能茁壮成长,百姓能安定地生活。

  3、总结: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宣传生态平衡的知识,号召更多的人来保护环境,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狼和鹿 篇12

  作者:沈高明    发表时间:2004-4-28    阅读次数:568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 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唱着<<大风车>>这首歌到凯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吗?

  小朋友,<<大风车>>将开到凯巴伯森林中去,你们想不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看看美丽的大森林?

  2. 小朋友,睁开眼吧,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凯巴伯森林,仔细的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投影1 森林 鹿 小鸟)(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时是那样的开心,无忧无虑,可这些鹿为什么一边做着游戏,一边东张西望,还向后看呢?它们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见到鹿就吃?它会挑什么样的鹿来吃?能用“但是或可是”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难的小鹿,你会想些什么?

  3. 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希望把狼消灭掉,让美丽可爱的小鹿生活下去,凯巴伯森林周围的人们也恨透了狼,于是,猎人们一起背起了猎枪,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样了~~~~~

  狼在死之前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进行说话练习和想像训练)

  好,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现在鹿已经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没有天敌的鹿在森林里生儿育女,于是鹿越来越多,而森林是不会变大的,粮食来自树木,它们会怎么办?森林会变成什么样?不如我们再回去看一下

  4. 投影3 (森林 鹿 小鸟)你们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间(     ) 

  (    )的小鸟在 (     )

  鹿为什么会无精打采的?小朋友,你来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饥饿 、生病)

  鹿饿了,干吗不去找吃的?这么多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生病了呢?

  5.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森林 狼 鹿)

  通过这件事,我们能不能把狼消灭掉?为什么?(师小结)

  6. 小朋友,让我们走出森林,回到课堂,把我们看到的情景编成故事讲给森林外面的人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

  7. 刚才两位小朋友都讲得不错,以下面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把刚才的故事表演出来吗?老师这儿有头饰,谁有信心上来试一试,请下面的小朋友配合一下。

  8. 演得很好,老师把这些头饰奖给你们,下面再请你们说一说,听了故事看了小品,你们明白了什么?

  9. 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 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天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 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吗?

狼和鹿 篇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狼的图片)这个呢?(出示鹿的图片)

  狼和鹿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这两种动物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狼和鹿》,齐读课题。

  二、 初读感知

  1、我们先来听一下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大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把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习生字词。

  4、自己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成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

  三、细读课文

  是啊,为什么贪婪而凶恶的狼被称为功臣,而美丽温顺的鹿却被称为祸首呢?我们一起在书中找答案。

  1、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然后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3、我们先来看看森林是怎样的?(狼被捕杀前、狼被捕杀后,出示图片和两句话)

  你能说一说森林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想象一下枯黄色的森林是什么样子的吗?

  过去的凯巴伯森林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狼被捕杀后呢?有时怎样的情景?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

  这两句话应该怎样来读呢?

  男女省份读这两句话

  5、我们再来看看,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有什么变化(出示鹿前后变化的句子)

  在这里,鹿的王国你是怎样理解的?

  (数量:狼被消灭掉,森林成了鹿的天下,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鹿。生活:鹿快乐的生活着,没有其他动物来打扰它们了)

  但是鹿群很快发生了变化(出示语句)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只病鹿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在草地上徘徊。

  6、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在25年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段找找原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在凯巴伯森林,贪婪而凶狠的狼总是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人们对狼恨之入骨,从哪儿可以表现出来?

  (有组织的捕杀狼、数量多、时间久)

  这样的捕杀确实解了人们的心头之恨,怎样读好这段话?

  8、拿着猎枪的狩猎者和当地居民以为捕杀鹿的天敌——狼,就可以创造安静、祥和的森林环境,还以为自己是保护鹿群和森林的功臣呢,其实,真正的森林功臣是谁呢?为什么这样说?

  9、读第四段。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

  10、交流意见

  是啊,狼吃掉一些鹿,保持了鹿和森林的相对平静、稳定的发展,而且狼吃掉的又多半是病鹿,保证了鹿的优胜劣汰,对于保持生态平衡,狼才是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11、 从保护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祸首在这个句子中有着特定的含义,所以在祸首上加引号,我们知道,其实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啊?对,是我们人类杀狼护鹿,才酿成了这样的惨剧。

  12、狼吃鹿,鹿吃森林里的植被,而森林又给狼和鹿提供生存的环境和场所,自然间的生物总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失去平衡,就会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因此保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狼和鹿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教训,老师想在凯巴伯森林的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应该在上面写什么呢?

  13、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狼和鹿的例子。(举例说明)

  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慨,课后,请同学们去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的愚蠢行为,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得到的奖品就是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

狼和鹿 篇14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目标分解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   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基于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学科知识与生动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本文的写作特色主要是:由事及理,对比分明。

  3、基于学生实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展开想象,体会灾难的严重及造成灾难的原因。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内容,体会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评价活动方案】

  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用范读、质疑、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刻道理。

  【教学活动预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我们非常熟悉的两种动物的特点。(板书:狼)说说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带“狼”字的成语,能说几个吗?(板书:鹿)鹿又给你怎样的印象?

  2、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让我们借助课文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凯巴伯   葱绿   消退   枯黄   蔓延

  捕杀     提防   特意   居然   传染 

  血泊     饥荒   妖魔   灌木   繁殖

  威胁     祸首   贪婪   糟蹋   毁灭

  2、默读课文,理清脉络,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  品味感悟

  (一)紧扣“变”。

  初读了课文,我们心目中凶狠的狼成了“功臣”,而温顺的鹿却变成“祸首”,究竟是为什么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1、自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然后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交流:

  我们先来看看森林是怎样的?

  ①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两句话:

  a、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你能说一说前后的森林有哪些不同吗?理解:“提防”、“暗算”等词语。

  b、整个森林想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①作者用比喻句描述了变化后的森林,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②比较: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整个森林想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这两句话,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要写呢?有什么好处呢?

  师小结:我们平时写文章,也可以这样,在一般叙述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具体写写。

  ③指名读这两句话,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对比前后的变化。

  ④出示幻灯,师述: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一幅美好和谐的画面;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比比谁读得更投入。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我们再来看看,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发生的变化。

  ①老师发现课文中有3个数字是描述生活在凯巴伯森林中的鹿数量的,你们找到了吗?(板书:四千   十万   八千)

  ②出示:_______的鹿在林间_______。

  狼被捕杀后,怎样的鹿在林间干什么呢?

  ③引导学生比较探究:狼的数量与鹿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找根源。

  1、质疑: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在25年间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人们为什么捕杀狼?请同学们分组学习,找到原因。

  2、分组学习,交流反馈。

  在凯巴伯森林,贪婪而凶狠的狼总是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人们对狼恨之入骨,引导学生从有组织的捕杀狼、数量多、时间久几方面可以表现出来。

  这样的捕杀确实解了人们的心头之恨,怎样读好这段话?(指名有感情朗读)

  3、当地居民以为捕杀狼,就可以创造安静、祥和的森林环境,还以为自己是保护鹿群和森林的功臣呢,但事实并不如此。当地居民一直在问,也一直弄不明白。请你来当科学家,说一说其中的原因。

  ①交流原因

  ②在学生已有的情感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功臣”和“祸首”,为什么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以及引号的作用。

  ③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

  三、复述课文,拓展深化

  1、小结:是呀,其实森林就如同一架天平(师画天平),一头代表狼,另一头代表鹿,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狼只有吃掉一些鹿(师画箭头和吃字)就控制鹿的总数,这架天平也就保持平衡了,而如果人们捕杀了狼,就打破了这种平衡,鹿群没有了狼的制约,就过度繁殖,使整个森林不堪重负,最终走向毁灭。

  2、复述

  出示词语:

  葱绿 嬉戏 贪婪 提防

  捕杀 哀号 血泊 饥荒

  消退 传染 繁殖 祸首

  根据词语复述课文。

  3、升华主题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像凯巴伯森林的居民这样,由于不明白大自然有她自身的规律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的人还有很多。多媒体映示:

  马里温岛的猫灾

  马里温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随船来的几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岛上的霸主,探险队运进了5只猫捕鼠,可是海鸟的味道比老鼠好,猫不抓老鼠却吃鸟,结果猫繁殖到2500只,鸟遭殃了,一年被吃60万只。

  夏威夷的蜗牛灾

  20世纪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蜗牛运到夏威夷群岛,供人养殖食用。有的蜗牛长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几年,蜗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乱七八糟。人们喷洒化学药剂,连续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将它除净。

  ……

  (1)凯巴伯森林只是我们地球的一个缩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一片片森林在消失,一种种生物在灭绝,鸟儿无处安家,鱼儿大量死亡……(出示课件,解说)

  (2)读了这些故事,看了这些图片,现在你最想对人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小练笔:现在凯巴伯森林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想在森林入口处设置一个警示标语,你认为应该在上面写些什么?(学生写  写后指名说  师生评议)(板书:保护生态平衡)

  【作业设计】

  把凯巴伯森林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朋友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板书设计】

  吃 

  狼                鹿

  保护生态平衡

  森林   生机勃勃   荒凉

  鹿     四千       十万  六万  八千

  【目标达成检测样题】

  1、听写生字新词。

  2、开展复述课文比赛活动。

狼和鹿 篇15

  【文本解读】

  《狼和鹿》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阅读课文。文章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的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而且,文章所叙述的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中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文章的教学难点是“狼为什么是鹿和森林的功臣”,以及初步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1.针对文本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读中悟情。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不需要太多繁琐,抽象的叙述,以读带讲,边读边思,读中悟情,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多种形式的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多项比较,深入探究。抓住文本,通过对比朗读,重点引导学生比较1、3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顺理成章地进入探究造成这原因的根本所在。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领会课文内容。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齐读课题)

  2、出示狼和鹿的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狼凶残,贪婪,奸诈,狡猾;鹿乖巧,可爱,漂亮,活泼。)

  3、小结过渡:看来,狼和鹿的形象在你们心中是根深蒂固了,人们总是对鹿喜爱有加,对狼痛恨有余。

  【设计意图】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常常能为阅读文本提供诸多资源。这一揭题方式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本文题目中的阅读资源,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阅读重点与阅读指向,让学生的认知与文本内容产生强烈的“反差”,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帮助学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行为首先应该从阅读文章的题目开始。

  二、导出末端,设置悬念。

  1、过渡: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也和你们一样的看法,可是后来,他们对狼和鹿的评价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想想:这时人们用哪两个词来形容狼和鹿。

  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3、“功臣”和“祸首”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人们喜欢的鹿成了祸首,而人们痛恨的狼却成了功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查个究竟吧!

  三、多项比较,深入探究。

  (1)探究森林的变化

  1、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样的?后来的森林又是怎样的?

  2、请生自由朗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交流:

  ①、一百多年前的森林

  出示 :一百多年前的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a、(出示flash森林图)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机勃勃”什么意思?(充满生命力,充满活力。)

  b、总结:森林里,天空湛蓝,湖水清澈,树木茂盛,花儿鲜艳,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让我们齐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森林的生机勃勃。

  ②、可是经过25年之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似的,绿色在消退,黄色在蔓延。

  a、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眼前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现在的森林?

  b、出示现在的森林图。看到这样的景象,你的心情如何,请带着这种心情读这句话。

  (出示森林的对比图)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男女生读 、齐读)读到这儿,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呢?(指名说,如:这一切是谁造成的?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的理解,通过凯巴伯森林的两次鲜明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森林的巨大变化,因势利导,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些问题最能表达当时所有学生心中的矛盾,它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起探究的欲望。

  过渡:是啊,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它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鹿群的变化)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说一说。

  (2)探究鹿群的变化

  交流:

  1、出示句子:小鸟在枝头唱歌,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师:这时的鹿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活泼,美丽,健康,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回答。

  总结:是啊,快乐中存在着危险,嬉戏时也要时刻提防。

  a、出示图片,请生仔细观察图片,你认为哪些鹿能脱险,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b、因为不断遭到狼的暗算,那时的鹿有多少只?(四千只)

  c、你能想象一下森林里的其他动物生活得怎样吗?

  总结:出示图片,是啊,这时的凯巴勃森林生机勃勃,莺歌燕舞,鹿群嬉戏,恶狼出没,快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防守并存,但是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让我们齐读这一段,感受森林的和谐美好。

  2、后来鹿群又发生什么变化?请生再读读。

  交流:a、数量变化:4千只——10万只——8000只病鹿

  出示: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熟悉的班级人数、年级人数、学校人数的逐层相比较,帮助学生建立起“十万只”的概念,从而感受到此时凯巴伯森林已经成了鹿的王国了。)

  【设计意图】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十万只数量之多,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熟悉的班级人数、年级人数、学校人数的逐层相比较,帮助学生直观地建立起“十万只”的概念。于是“十万只”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符号,它已经有了丰富的文本内涵。

  出示: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鹿群后来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交流:

  出示: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数、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鹿群这时遇到的难题是什么?(饥荒)这里的“一切”指什么?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请同学们补充完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补充。(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就被饥饿的鹿吃光了;小花还没来得及装扮森林,就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凡是森林中能吃得到的东西,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可是,你还能听到无数鹿宝宝对鹿妈妈痛苦的哀鸣,它们好像在说:“妈妈,我……”(指名说)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那就是疾病。

  出示: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地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学到这儿,老师不禁纳闷了,鹿好好的,为什么会有疾病?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b、状态变化:现在的这八千只病鹿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从哪儿可以看出?

  c、那么森林中的其他动物呢?引导学生明白因为森林的消退,食草动物没有了食物和家园,而食肉动物也连带受到了影响。

  总结:此时的凯巴伯森林荒凉萧条,死气沉沉,病鹿奄奄一息,小动物无家可归,没有了狼的威胁,鹿群反而失去了快乐,森林反而失去了和谐,此时的你心情如何?齐读这一段。

  (3)探究狼的变化

  1、过渡:那么森林和鹿群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狼的变化)是啊,狼的大量捕杀正是森林和鹿群变化的导火线,当时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和你们一样恨透了狼。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恨透了狼?

  出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了六千多只。

  (交流:从“一个跟着一个,25年,六千多只”中体会人们的残忍。)

  3、再读“当地居民恨透了狼”这句话时,体会当时人们对狼恨之入骨的心情。(齐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由文悟理的关键。这一过程的设计,围绕一个故事: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故事;紧扣三组对比:森林、鹿群、狼群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文中数据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默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以及观看多媒体再现的森林变化前后图景,探究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下一步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原由奠定了基础。

  (四)寻根究底,总结原因。

  1、过渡:当地居民捕杀狼是为了什么?然而事实上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吗?

  2、读最后一段,想想: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事情出乎他们的预料?(做梦也不会想到,居然,反倒,倒成了。)

  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3、现在,凶残的狼成了人们眼中的“功臣”,而善良的鹿却成了人们眼中的“祸首”。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原因吗?

  4、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如果我是当地居民,会想些                       ;

  如果我是当地居民,会说些                        。

  【设计意图】通过对当地居民不同心情和语言的想象,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态平衡的科学道理和重要意义。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出示一架天平,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架天平,这一头是鹿,另一头是狼,狼吃掉一些鹿,限制鹿的繁殖,将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着天平的平衡;假如我们人为地打破了这个平衡(拿掉一些砝码)天平就将倾斜,甚至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现在看来,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是人类,是人类的无知。)

  2、老师从网上的资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杀狼这一政策是当时没过总统罗斯福制定的,他的本意是想保护鹿,但是事与愿违,结果痛心不已,如果罗斯福还没有下令消灭狼,你是他的总统助理,你会如何劝说?

  3、同学们说得有道理,如果罗斯福总统早些听到这些话,也许就不会出现今天的悲剧。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贪婪一时的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平衡。(出示补充资料介绍)

  (1)白蚁与黑蚁是一对冤家,一旦相遇就会大动干戈,往往出现大兵团作战的场面。结果常常是黑蚁大获全胜,白蚁损兵折将,纷纷逃窜。于是,人们用黑蚁来防治毁坏建筑物的白蚁。

  (2)山雀和啄木鸟是一对好伙伴。山雀喜欢飞到啄木鸟那儿,在地上等待啄木鸟啄出的虫子;而啄木鸟由于专心啄树皮,很容易遭到老鹰的袭击,于是山雀只要发现老鹰,就会给啄木鸟以信号。

  (3)狐狸是令人讨厌的家伙,但是如果没有了狐狸,兔子、田鼠、刺猬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多,那么田间的植物和果实就会大量减少。

  4、交流身边发现的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并谈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5、是啊,除了狼和鹿,时间万物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这种平衡关系一旦被破坏了,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设计意图】拓展课外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这里教师和学生补充的现实生活中没有注意生态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事例,是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升华主题。

  五、作业超市,课外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收集有关生态平衡或失衡的小故事,与同学交流。

  3、设计一条保护生态平衡的宣传的标语。

  【设计意图】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出示作业,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参与探究的空间。作业内容也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狼     和     鹿

  “功臣”    吃       “祸首”

  ▽

  保护生态平衡

  《狼和鹿》教学反思

  ————在对比碰撞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狼和鹿》一课的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为了将教材所载的有限信息最大化的激活,根据课前确定的教学目标,我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选取重点——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抓住典型的语言信息,恰当地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试着以“狼、鹿和森林的关系及它们的变化”为主线,紧扣教材中的对比描写,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教学的设计着重体现多角度、多方位的“对比与碰撞”。

  一、碰撞于反差强烈的画面对比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感知才能形成表象,然后才能获得知识。尽管文章对凯巴伯森林变化有一些描写。但为了再现和强化森林之变的特定场景,我用多媒体课件将森林原先的繁茂之美与后来的荒凉之景作了鲜明、强烈的对比。学生一见原来那美丽的凯巴伯森林,兴奋、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心理顿时活跃起来。而后来的凯巴伯森林那么荒凉、萧条,学生图文对照,思维面打开了,思维的力度加大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多媒体课件播放适时适度,真正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解读、感悟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触辞而入境、动情”,他们个个都惊讶于凯巴伯森林巨大的变化,抽象的文字符号构成了一幅幅发人深省的形象画面,学生也收到较好的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效果。

  二、碰撞于内容深刻的对比中

  训练语言是语文课的专务。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而语文能力的获得是在丰富多彩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获得的。教学中,我设计多个内涵比较丰富,易于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旨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读自悟,对文本中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疏理、加工。在组织学生研究问题中的省略号的妙用时,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再次和文本进行对话,然后用语言表达、感情朗读等方式表达各自不同的感受。这是又一次思维与情感的碰撞,是对学生智慧的挑战,是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碰撞于数量变化的对比中

  《狼和鹿》这篇课文,作者用一系列翔实的数字隐含说明狼与鹿的数量变化与森林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如凯巴伯森林原有“活泼而美丽的”鹿4000只,自从人为地杀掉6000多只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鹿的总数迅速超过了10万只,翻了15倍。当“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时,鹿又急剧地死去6万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这里对比鲜明,学生在前后对照的读书中,不难发现自然界中的生物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发展思维,实践语言文字的重要阵地。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极具震撼力的课堂氛围中驰骋思维。强烈的对比引起了学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学生在对比中解读了文本,悟出了道理,陶冶了性情。于是,课堂绽放出了创造的火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狼和鹿 篇1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92

  《狼和鹿》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3.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说说心里话

  1.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唱着<<大风车>>这首歌到凯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吗?(播放课件:大风车主题曲)我们的第一站是“说说心里话”。(播放课件:说说心里话栏目)

  2.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你们有没有去植树呀?说说你们为什么要去植树?

  师总结:不仅仅是为了一片绿色,不仅仅是你们的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你们在保护这一片可爱的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草原荒废,土地沙漠化;保护地球实际上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3.小朋友,<<大风车>>将开到凯巴伯森林中去,你们想不想到那儿去一饱眼福,看看美丽的大森林?

  二、我看见

  1.小朋友,睁开眼吧,我们到达的第二站是“我看见”。(播放课件:我看见栏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凯巴伯森林,仔细的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森林景色)(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来)

  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时是那样的开心,无忧无虑,可这些鹿为什么一边做着游戏,一边东张西望,还向后看呢?它们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见到鹿就吃?它会挑什么样的鹿来吃?看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难的小鹿,你会想些什么?

  2. 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希望把狼消灭掉,让美丽可爱的小鹿生活下去,凯巴伯森林周围的人们也恨透了狼,于是,猎人们一起背起了猎枪,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样了(播入课件)

  3.好,小朋友们说得都不错,现在鹿已经过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没有天敌的鹿在森林里生儿育女,于是鹿越来越多,而森林是不会变大的,粮食来自树木,它们会怎么办?森林会变成什么样?不如我们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 (森林鹿小鸟)你们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间(    )

  (    ) 的小鸟在(    )

  5.鹿为什么会无精打采的?小朋友,你来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饥饿、生病)

  鹿饿了,干吗不去找吃的?这么多的鹿怎么会一下子生病了呢?

  三、挑战800

  聪明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站“挑战800”(播放课件:栏目)

  1.挑战的项目一:找一找,读一读:

  用你喜欢的去读一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看看森林和鹿在狼捕杀前后有什么什么?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交流,比读,比评议)

  2.挑战项目二:出示三个带引号的句子。

  比理解,比朗读。

  3.挑战项目三:读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比合作,比交流,比评议。

  四、新闻袋袋裤

  真是一场激烈的比赛,一次智慧的比拼,一次团体的抗衡。课前,教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生态平衡的事例,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把它放进“新闻袋袋裤”,好吗?“新闻袋袋裤”里也装着一些见闻,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出示资料)

  五、奇思妙想

  让我们再一次放飞想象,共同进入第五站“奇思妙想”。

  狼和鹿的故事读完了,我们心里有很多想法。因为还有好多好多人,不知道这个故事,不明白这个道理,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我们有责任把这个知识和道理传输给更多的人。小朋友,让我们走出森林,回到课堂,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做。

  (生交流,师按要求分组练习,可分为故事小队、手抄报小队、演讲小队、宣传画小队、合唱队等)

  指名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风车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赋诸于行动。让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六、生活小水滴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小水滴”,本期的问题是:去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将得到的奖品是由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

  抓住对比 探究明理——《狼和鹿》第二课时说课与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论文百分百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讲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故事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统一。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失衡——狼被捕杀,灾难降临。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狼,消灭鹿群的天敌,枪声响了25年,狼被杀掉六千多只;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结局是森林遭到破坏,鹿群在毁灭。最后得出保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势在必行的道理。

  课文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由事及理,对比分明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对比主要有三组:一是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二是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三是狼鹿异位的对比。根据教材的特点,在考虑学情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的主要教学思路是:先从整体入手,再以三组对比为突破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等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在一幅幅鲜明画面,一个个具体数据的对比中体验明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为此,我准备分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精读比较,探究明理。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在看、读、议、比中突破重点、难点,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下面我具体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课后的一些反思:

  一、 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出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考虑,复习上堂课的学习内容,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设计了一个回答范围较为广泛的问题:“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9《狼和鹿》这篇课文,初步学习课文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自由畅谈初学收获。

  (当这个问题提出后,一开始,同学们的反应并不热烈,但不一会儿,同学们的小手就都举起来了。有复述课文的,有谈对狼或鹿新的认识的,有说从《小学语文电子教材》《狼和鹿》背景资料中了解到的信息的……同学们各抒己见,一下上公开课的紧张与拘束消失了大半,对上堂课的学习内容也有了一个较好的反馈。但因为同学们要说的太多,而我又不忍心打断他们的发言,所以这一段花的时间偏长了一些。)

  二、 精读比较,探究明理

  这是引导学生由文明理的关键。教学设计时,我紧扣三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一)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丰富的表象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导入畅谈之后,我按“由图及文,引发思考”的设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森林吗?说一说你的理由。”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由图及文,图文对照,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追查原由的热情。

  (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而25年后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真实的画面再现,图、文的鲜明对比给了学生强烈的冲击。看得出,同学们的内心深处被触动了。听,他们的朗读声中流露出了对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喜爱,还有对25年后荒凉的凯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

  (二)寻找森林改变的根源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刨根问底,凡事爱问个为什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进行第一组对比后,我牢牢抓住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问:“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句话,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待学生提出疑虑,再请学生自主读文探究答案,明白:原来,人们恨透了狼,大量捕杀狼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果不其然,第一组对比出示后,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然后主动地寻求着森林改变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思维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鹿群变化的前后对比

  这部分教学活动,我按“数字比较,深入探究”的设想展开。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比较一、三小节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

  (在鹿群变化的前后比较这一块,我请学生圈出文中关于鹿的变化的数字,思考并交流数字后面的故事。多媒体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四千只(活泼美丽)十万只(鹿的王国)四万只(饥饿疾病)八千只(病鹿)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丰富想象,借助媒体展示对鹿群的变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灾难的严重。)

  (四)狼鹿异位的对比

  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这个教学环节我按“由文悟理,提高认识”的设想主要设计请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大坏蛋”的原因。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一节课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所以文章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主动举手回答的同学能较好地将内部语言外化加以表达,而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更是我应该关注的对象。)

  三、扩展延伸

  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从课本向相关材料的延伸,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进入《小学语文电子教材》这个网络平台,进一步了解关于狼和鹿及生态平衡的相关内容。

  在整个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过渡衔接较自然,所以三组对比各有侧重点但又并不孤立,学生探究森林状态的前后巨大变化;鹿群的巨大变化;狼鹿异位根源的热情很高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

  另外,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齐读、赛读等),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在动情地朗读中,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感受着森林、鹿群的变化,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

  再有就是在《狼和鹿》这篇课文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又一次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比如在《小学语文电子教材》这个网络平台上,学生从背景资料、拓展阅读中可以大量获取课文相关的资料,这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现代教育媒体也是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它的运用,避免了老师繁琐地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狼和鹿 篇1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为什么狼少了,鹿却成了破坏森林的“祸首”。

  教学难点:由狼和鹿之间的联系知道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及环保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课文

  一、读课文

  二、查字典、词典,处理生字词

  1、指导朗读

  捕杀  葱绿  特意  消退  提防  传染  居然  血泊

  嬉戏  贪婪  狩猎  凶残  哀嚎  繁殖  饥荒  蔓延

  妖魔  游荡  糟蹋  威胁  功臣  祸首  青烟袅袅  灾难降临

  2、指导多音字

  提防

  血泊

  注意“捕杀”和“居然”的读音。

  3、给词语分类

  三、再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四、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写会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

  2、出示狼和鹿的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说说你读过的童话故事中狼和鹿的形象。

  (狼:贪婪、凶残、自私、冷酷、残忍、狡猾、*诈、残暴)

  (鹿:活泼、美丽、温顺、善良、优雅、可爱、漂亮、乖巧)

  3、小结:看来,人们总是喜爱鹿,对狼却非常痛恨。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们也和你们一样的看法,可是经过了一场灭顶之灾以后,他们对狼和鹿的认识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凯巴伯森林中究竟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情?人们最后又是怎样评价狼和鹿的?

  2、指名概括课文内容

  和谐相处

  狼遭捕杀

  鹿遇灾难

  谁是祸首

  最后,狼成了“功臣”,而鹿却成了“祸首”。

  3、理解“功臣”和“祸首”

  功臣:旧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现指对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祸首:引起祸患的主要人物。

  三、探究原因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查个究竟吧!

  (一)探究狼的变化

  1、凯巴伯森林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先遭到不幸的是什么?

  狼

  2、是啊,当时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和你们一样恨透了狼。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恨透了狼?

  狩猎队  捕杀  枪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

  描写狼的词句:哀嚎  倒在血泊中  25年,六千多只

  3、感情朗读(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说说你的感想

  读了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齐读课文,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二)探究鹿和森林的变化

  1、探究鹿的变化: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鹿生活得怎样?

  (1)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鹿的词语。

  状态:活泼  美丽  嬉戏  提防

  数量:四千只

  (2)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那时的鹿怎样?

  快乐中存在着危险,嬉戏时也要时刻提防(警惕、防备)。

  (3)时刻提防,说明了那时的鹿怎样?

  聪明,健康,机警,反应敏捷。

  (4)后来鹿群又发生什么变化?

  ①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了鹿的变化?

  ②同桌讨论,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5)练习:

  ①“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感悟和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练习:用上“像”说一句话。

  像          一样,                 。

  (什么像什么一样,怎么样。)

  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这句话换成“两个冬天,鹿死去了六万只。”行不行?体会“仅仅……就……”的作用。(表示在短时间内鹿的太多,死去的速度极快。)

  用“仅仅……就……”说一句话。

  (6)朗读上面的句子,想象此时凯巴伯森林里的景象。

  此时的凯巴伯森林荒凉萧条,死气沉沉,病鹿奄奄一息,到处都是鹿的尸体。小动物无家可归。

  (7)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悲伤,难过。

  带着这种悲伤、难过的心情齐读这一段。

  2、探究森林的变化

  狼遭到捕杀,鹿灾难降临,那么森林怎样呢?

  也遭受了灾难。

  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样的?后来的森林又是怎样的?

  (1)自由朗读第一、三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开始:“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后来:“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2)读了这些语句,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开始:生机勃勃、茂盛、美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鸟语花香……

  后来:“绿色在消退”:花草都被鹿吃光了;灌木没有了,树叶、树皮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绿色的植物越来越少……

  “枯黄在蔓延”:地上光秃秃的,森林里很荒凉,枯黄的范围越来越广;森林已毫无生机了……

  (3)小结:这样下去,凯巴伯森林将不再适宜动物生存,将会变成一片荒凉的世界。

  四、探究谁是“功臣”,谁是“祸首”?

  1、自学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

  课文里的“功臣”和“祸首”分别是谁,为什么?为什么加引号?

  2、小组讨论,真正的“祸首”是谁?

  全班交流。如有歧异,当堂辩论。

  2、根据出示的提纲,试着复述课文

  五、小结

  1、学生交流:从狼与鹿关系变化和密切联系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保持生态平衡)

  2、教师小结。在这堂课上,我们两次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这样才能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3、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美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拯救措施。如果你也参与到这次拯救行动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讨论,交流。

  六、拓展性作业

  1、讲述故事:《打开豹笼》

  红崖羊、豹和动物学家的故事。

  在一片密密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崖羊。可就在附近,却生活着一只豹子,它专门捕捉红崖羊,严格控制着羊群的数量(66只),红崖羊每天生活在惊恐之中。动物学家为了保护红崖羊,捉住了豹子,红崖羊一阵狂欢,异常兴奋,从此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随着红崖羊数量的猛增,它们开始争夺王位,不断发生流血厮杀,整个羊群陷入毁灭的边缘。最后,红崖羊恳求动物学家打开了豹笼。有了豹这个天敌,红崖羊又恢复先前的生活状态,它们和豹生活在一起,虽然时时惊恐不安,却始终保持着和谐安宁的秩序。

  2、《打开豹笼》就是《狼妻》中的一个故事。推荐阅读《狼妻》

  3、把《狼和鹿》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狼和鹿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35317127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