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摆脱失落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通用16篇)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1

  一、复习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大家听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听录音,思考。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师:老师相信大家能正确地朗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远近闻名    渊博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传授   品行

  学生1:读得正确、流利。

  学生2:把“品行p?n”读成了“品行h?ng”。

  师板书品行和银行,并提示学生品行是品质的意思。

  齐读词语。

  2、课件出示句子:

  师:我高兴地看到大家能正确的朗读词语了。文中的词语是鲜活的,充满了灵性。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孔子年轻时,已经是的老师,但他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于是他、到洛阳拜老子为师。老子把知识地给孔子。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

  学生1:说得磕磕绊绊,不够流利。经过询问,学生说看不清楚。老师读着,让学生1填空。

  学生2:说得正确、流利。由此可见,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词语。

  分男生和女生两组填空。

  师: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孔子拜谁为师?为什么拜师?还知道了孔子谦虚好学。(板书:孔子    拜师    老子    谦虚好学)接下来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大家朗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子读准确,还要数一数有几句话!

  学生回答(这个自然段一共有11句话。提示学生:“你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到“。”“?”“!”“……”为止,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一)、品读第一句话

  师:30多岁的孔子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在路途中,孔子克服了重重困难。请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注意把词语读正确。

  1、学生读句子。

  师:有位同学学了这一段,也写了一句话。我们来比较一下,哪句话好?为什么好? 

  2、课件出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走到了洛阳。

  3、女生读上面的句子,男生读下面的句子。

  师:有了哪些词语,上面的句子变精彩了呢?

  4、指名学生回答(词语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

  5、理解“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的意思。

  师:2000多年以前,没有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只能坐马车或步行。请大家想象一下,孔子在拜师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提示刮风时、下雨时、天黑时)

  学生想象回答

  师: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有什么样的品质?(板书:坚持不懈)

  指名学生回答。

  师:怎样读出孔子的坚持不懈呢?哪些词语重读?这些词是快读,还是慢读?

  6、指名读、小组读、女生读。

  (二)、品读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师:历尽了千辛万苦,孔子终于走到了洛阳。下面几句话,老师和大家比赛朗读。我读到那里,请大家接着读完这一句。

  师:在洛阳城外 、                 生:孔子、很有学问。

  师:孔子想:                                    生:这位老人、老师吧!

  师:于是孔子上前行礼,问道、生:老人家、先生吧?

  师:“你是——”  、            生:老人见、纳闷。

  师:这时孔子说了什么?请看屏幕,正确地读这个句子。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1、学生回答     (板书:有礼)

  师:请大家重读这些词语,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

  2、指名读、男生读。

  师:见到了谦虚有礼的孔子,老子是怎么说的呢?

  3、课件出示句子。

  师:请大家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4、学生回答(板书:有礼)

  师:从哪个词知道的?“迎候”是什么意思?

  5、学生回答   

  师:我相信大家能抓住词语读出老子的彬彬有礼。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读这一句。

  师:研究学问孔子不比老子差,为什么他要拜老子为师呢?

  7、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三)、品读感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你能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这句话吗?

  1、学生回答          (板书:学无止境)

  师: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2、学生回答            (板书:学到老,活到老)

  三、品读三、四自然段

  师:学无止境,这就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学习的一个根本原因。我们继续看孔子拜师后是怎么做的,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请大家读三、四自然段。

  师:“左右”指什么?

  1、学生回答

  师:“随时请教”体会到了什么?(坚持不懈地学习)

  2、学生回答

  师:“毫无保留”什么意思?(板书:毫无保留)

  3、学生回答

  师:老子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孔子,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就是诲人不倦。(板书:诲人不倦)

  4、齐读三、四自然段

  四、拓展、积累

  师:上节课通过读资料袋,大家知道孔子一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单单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下他的名句。请大家读69页上孔子的四句名言。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1、学生读名言     2、指名读

  五、课后小练笔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谦虚好学、坚持不懈、有礼貌的孔子,还认识了诲人不倦、有礼貌的老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课件

  师:请你以“我眼中的孔子”或“我眼中的老子”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孔子          拜师        老子

  谦虚好学                                 有礼貌  

  坚持不懈                                  毫无保留

  有礼貌                                     (诲人不倦)

  学无止境

  (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复习回顾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写了我过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2、故事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课文中还写到了另外一个人物老子,他给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三、深入研究孔子、老子的人物形象

  1、是呀,那么在孔子拜师的整个过程中,孔子和老子是如何的谦虚有礼,都还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2、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⑴ 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

  ⑵ 他们的品行又怎样?

  3、学前指导。我们说一个人的品行往往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言谈举止)抓住人物的言行来研究人物的品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你可以研究孔子,,也可以研究老子,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一两个句子,认真地读一读,细细地体会体会。

  4、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划出让你感动的一两个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5、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问:你研究谁?你找到哪个句子来进行研究的?(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进行交流。)

  研究孔子:

  ⑴ 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理解字面意思,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算知识渊博呢?现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吗?自己先去试试?(生自己读)点名读。我好像听到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几个词语,你听出来了吗?(点名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读的站起来读。)

  ⑵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来到了洛阳。

  ①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点名说,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动。)

  ② 你是从哪几个词感受到的?(理解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

  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⑶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⑷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⑸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这么长的一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觉得可以是哪个成语?)

  ⑹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小结谈话: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研究老子(那老子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你找到哪些句子进行研究的?)

  ⑴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⑵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教师小结:老子虽然不是课文的主角,但我们可以从孔子和老子的交往活动中感受到老子的博学多才和谦和大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行。

  6、朗读感悟: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孔子、老子高尚的品行,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⑴ 学生自由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

  ⑵ 分角色朗读,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① 出示孔子和老子两人的对话。(同桌互读、指读)读是读得很好,不过老师觉得如果能加上表情和动作会更好。你们认为呢?(试读、指读)有没有发现这中间藏了一个新的符号?他的作用同学们刚才都已经不知不觉地读出来了。你知道他的作用了吗?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②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是不是这样的。(师生分角色读)

  四、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了高尚的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齐读)

  五、课后作业

  下节课我们要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希望同学们课外收集、背诵孔子、老子的名言,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从多方面谈谈自己对孔子、老子的认识。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认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传授”等词语。

  2、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相互认识

  2、学生说说自己姓氏的名人,教师相机引出孔子。

  3、教师简单介绍孔子,引出课题,学生齐读。

  4、看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学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并圈出生字和读不准的词语。

  2、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生字。

  ①让学生说说认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

  ②猜字游戏。

  4、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

  5、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名读。

  6、谁还有读不准的词语?指导读读不准的词语。

  7、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课文69页,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我们会写,一起来读一读。

  2、如果按结构分类,哪些字可以放在一起?

  3、学生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4、这类生字,哪个最难写?想跟老师一起写?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6、投影展示,学生评价。

  四、课文小节

  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生提出搜集孔子和老子材料的要求。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4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美国也于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如《庄子·天下》,称老子为老聃,以老为姓,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经》五千言。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古人的名、字与号: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筓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

  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曲阜“三孔”:曲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儒家学派始祖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的官署和邸宅。占地16公顷,各式建筑463间,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后来,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占地21.6公顷,各式建筑466间。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二百多公顷,古木参天,碑揭林立。

  曲阜“三孔” 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而著称,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5

  1     我心目中的孔子 ——《孔子拜师》读后感

  庄达耀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很多言行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单元中我们就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孔子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孔子虽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还是不远千里到洛阳拜思想家老子为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就是孔子求学的原因。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精神都值得我学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我爷爷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他一有时间还是不断学习,有时候字音读错了,我给他提了个醒,他马上纠正过来,不会因为我是孙子而不予理睬。我想我应该向爷爷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一定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知道了孔子不仅谦虚好学,还尊敬师长,在生活上,我要以孔子的这种精神和品质为榜样,努力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

  2    《孔子拜师》读后感

  李哲鹏

  《孔子拜师》讲了孔子去洛阳拜老子先生为师,一路上无论是刮大风还是下大雨,他总是坚强地克服度过;而且他去拜见老子先生都是很有礼貌的。老子先生接待远方来的客人也是彬彬有礼,并且把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孔子先生。两位前辈虚心好学和伟大无私的胸怀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我决定向孔子先生和老子先生学习他们那种对知识虚心好学和诚恳态度高贵品质。

  3

  课文《孔子拜师》主要讲述了孔子30多岁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孔子谦虚好学,彬彬有礼,老子礼节高超,谦虚谨慎。

  孔子已经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但是他并不满足,还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来到千里之外,向老子学习。我要向孔子学习,学习他谦虚好学、彬彬有礼的精神品质。我有时候考试成绩比较好,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通过学习课文,我知道了学习是没有止尽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都能认真求学,更何况我们这些刚刚步入知识殿堂的小学生呢?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学习孔子的学习态度,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⑴ 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⑵ 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⑶ 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四、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五、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六、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40%的淘汰率。我想,这个数字对于每一个参加这次说课比赛的老师来说,都是一个让人紧张,甚至憋不过气来的空前压力。尤其是对于我这个来自乡镇小学的老师,哪里有城区老师们经常上展示课的丰富经验呢?

  说实话,我很紧张。但是,我还是来了。因为,我是跟着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的脚步来的。《孔子拜师》(板书:孔子拜师)孔子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不远千里,从曲阜风尘仆仆、风餐露宿几个月,也要到洛阳向老子求学。我这点路算什么呢?我很荣幸,今天能认识各位评委老师,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你们的热心指点。谢谢你们。

  《孔子拜师》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中有两个人物,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拜老子为师为主线,另一条以老子(板书:老子)诲人不倦为暗线,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互为渗透,成就两位大家一段学无止境、惺惺相惜的佳话。

  我的主要策略是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积累语言,通过联想体会孔子行程的艰难,意志坚强和老子的高尚品德。

  第一个环节是了解老子和孔子。对于八九岁的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于孔子、老子略有所闻,但知之甚少。因此开课时,师生交流对孔子和老子的了解,增进学生的认识,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读生字词。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为了帮助学生认读生字词,我出示了“风尘仆仆”“风雨兼程”“风餐露宿” 等重难点词语,让学生读准字音,认读生字,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我鼓励学生读词语也要读出对词语的理解来。比如:“风餐露宿”一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来感受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再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最后一段话“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引领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勇于质疑,带着问题研读文本,并由此自然过渡到第三个环节。

  我设计的第三个环节是围绕中心,品读感悟。怎样体会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我引领学生读相关句子,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如抓住“终于” (板书:终于)一词,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描写来体会。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达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我把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板书: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板书: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行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光是带领学生把文本读通顺,从字面上了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一方面反复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另一方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第四环节——小练笔:

  洛阳城外,老子远远地看见孔子来了,他想        

  就要到洛阳城了,孔子心里想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自己的想象,补充两人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内心恰恰是文本所没有呈现的,给学生练笔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想象、写作、交流,同学们不仅做到读写结合,实现了真性情写作,把孔子的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老子的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感受到了,而且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了内化,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搭建了平台。

  我的第五个环节是升华情感,拓展延伸。我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诵读、理解课后列举的几句传诵最广的孔子名言:

  1、温故而知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是向学生推荐、诵读两句老子的名言: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

  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对孔子和老子有了更深的认识,让学生亲近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在诵读这些闪烁着先哲圣贤们智慧的名言中结束本课时的学习。谢谢大家。

  附板书:

  孔子拜师    老子             风餐露宿

  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           终于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8

  课前谈话:

  师:不知大家暑假里有没有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

  生:齐声回答—— 有

  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28个大脚印

  生2:活字印刷

  生3:水墨画

  生4:中国舞

  太极拳

  皮影戏

  ……

  师:想不想再回味一下当时精彩的片断

  生:齐声——想

  观看开幕式片断(中国汉字)

  师背景介绍(他们高高举起的就是中国最早的书——竹简,他们吟诵的就是中国古老的文字)

  哨子声响

  师:真精彩呀!上课了,我们就上课吧。

  师生问好

  一、揭示课题,质疑

  师:你们知道刚刚录象上响彻世界的话是谁说的吗?

  生:齐声——孔子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孔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孔子拜师

  看这个“拜”字特别难写,看老师写

  师: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生2:孔子拜师了有什么用?

  师提醒:这也就是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倾听别人的发言

  生3:孔子去哪里拜师?

  生4:孔子向谁拜师?

  (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他是怎样去拜师的?(板书)

  三(7)班的孩子真会学习,读了课题提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读题质疑,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二、初读课文,交流容易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如果在哪里发现了问题的答案就做个记号。

  生自读,师在巡视中引导(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在读的时候把自然段的序号标上了,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还没有标上的就标上吧。)

  师:读课题时提了那么多的问题,哪个问题是你一眼就看出来的?

  生1:向谁拜——老子

  师:老子又叫什么?

  生:齐声——老聃

  师:读得真准。孔子又叫什么?

  生:孔丘

  师:还叫——

  生:仲尼

  师:解释(仲尼是孔子的字,古时候,用名来称呼自己,用字来称呼别人,都是为了表示谦虚和礼貌。后来,人们把很有学问的人称为“子”。所以后人都尊称为他们老子和孔子。)

  (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知道图中哪个是老子,哪个是孔子?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吗?

  学生自读课文

  生:那位鞠躬的就是孔子

  学生读相关段落

  师:还有哪个问题也一眼就看出来了?

  生:孔子去哪儿拜师?——去洛阳拜师

  师追问:从哪儿出发?

  生:从曲阜到洛阳

  师:回到课文里再读读这两个地方。(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读着读着,我们就解决了两个问题,读课题提问题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再次强调读题质疑的学习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三、词语入手,体会孔子的不辞辛劳

  师:那怎么拜师的你们找到了吗?在哪儿?

  生: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把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划出来。

  学生自读自悟

  指名交流

  生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看看老师跟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出示第1句)

  指名读,读准

  师:读着这句话,哪几个词让你最感动,圈一圈

  交流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

  生:夜里人家睡觉了还在走

  师:“餐”是什么意思?

  生:吃

  师:“宿”是什么意思?

  生:住

  师:那“风餐露宿”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还是不理解

  师:“露”是露天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像这样理解一个词语中的一个字就能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值得我们推广的解词的好方法)

  同样的办法理解“日夜兼程”

  师:轻轻地读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孔子在什么时候赶路?

  生1:白天、晚上

  生2:中午

  师:烈日当头,孔子也在赶路。把话说完整

  生3:我仿佛看到孔子在下雪天赶路。

  生4:我仿佛看到孔子每天都在赶路。

  师:读着这两个词语,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1:孔子很辛苦

  生2:孔子很好学

  师:请带着你的感受读

  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们知道曲阜到洛阳有多远吗?

  出示地图,箭头指示感受远

  谁再来读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感受到了孔子的不容易,一起来读读

  齐读第1句

  师:孔子真不容易啊,走了几个月,终于走到了洛阳,课文中用了一个词写出了孔子历经了艰辛?

  生:终于

  师:还有哪个词

  生:风尘仆仆

  教师板书:风尘仆仆

  师:可惜插图上没能画出孔子风尘仆仆的样子,你能根据这句话来猜猜孔子的样子吗?

  生1:身上都是灰尘

  生2:身上都是泥

  生3:身上都是沙

  师:孔子长途跋涉,身上都是沙、泥,很累的样子,你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请把这个词写在插图旁边,注意“仆”是单人旁,不是提手旁。写好后同桌互相欣赏一下写的字,写得好的可以夸夸他。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解词方法,在理解中穿插写字教学)

  师:老师要问,孔子那么辛苦、风尘仆仆为什么要去拜师呢?从哪一段知道的?

  生:第一段

  师:读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

  师:“渊博”是什么意思呢?

  生摇头表示不知

  师:不知道该怎么做?

  生:查字典

  师:是的,老师查了“渊”字,把字典上的意思拍了下来

  出示3种注解:1、深水  2、深  3、姓

  “渊”在这里应该是第几种意思呢?

  生:第二种 “深”

  师:知道了“渊”的意思,那“渊博”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深

  听众哄笑

  师:老师告诉大家,博是广大的意思。那“渊博”就是——

  生:深广

  师:孔子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

  生:不是,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师:“闻名”是什么意思?老师告诉大家,闻有2种意思:1、用鼻子闻 2、听

  “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

  生:很远的地方、很近的地方都听说过他。

  师:像这样理解词语中的一个字来理解真个词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你们了解孔子吗?

  生:了解

  师:说说看

  学生介绍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生:资料袋里

  师:打开课文后面的资料袋,自由地读一读

  学生自读资料袋内容

  师:读了资料袋的内容,你一定更佩服孔子了,再来读读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

  师:孔子已经很有名了,还要去拜师,什么呢?你还从哪里找到了?

  生自读课文、交流

  生:第二自然段中“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学无止境的人吗?

  生1:我的同桌英语很好了还在学习

  生2:我的同桌数奥很好也仍然在学

  师适时引导: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人呢,比如爸爸、妈妈?

  生:我爸爸还在学

  追问:学什么呢?

  生:不知道

  台下哄笑

  生2:爷爷还在学普通话

  师:生活中,工作了还要学,爷爷奶奶还要上老年大学,用一个词就是——学无止境

  孔子就是这样学无止境的,拿出抽屉里的练习纸写下来,今天学到的词可以用一用

  练习纸的内容为:

  孔子__________,拜老子为师。

  (以下词语可以选用哦!)

  渊博  远近闻名  学无止境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交流:

  生1: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赶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可以在中间加上“所以”,读一读

  生修改读: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赶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还有没有用的词语不一样的?

  ……

  四、课堂小结,提示下节课的任务

  师:看黑板,孔子就是这样学五止境,所以后来才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直到现在,我们还要把他的思想展示给全世界的人看。除了孔子,还有哪个人也很伟大?

  生:老子

  师:下节课我们再来了解老子。

  宣布下课

  板书:      

  向谁学?

  去哪里学?

  孔子拜师              为什么学?

  怎样学?

  风尘仆仆

  学无止境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1、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2、感悟题意:

  ⑴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⑵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认读生字:

  ⑴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⑵指名认读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⑴给这些生字组词。

  ⑵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1、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2、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⑴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⑵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课外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2、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2、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3、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4、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2、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五、布置实践活动

  1、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2、活动筹备。

  ⑴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⑵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3、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4、交流活动计划。

  六、课外作业

  了解孔子其他方面的资料,论著等。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10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先来相互认识一下。(指大屏幕)这是我的姓名,谁认识我姓什么?

  生:老师,您姓鄢!

  师:哇,我的姓很少见,你能认识,你真有本事。

  我们姓鄢的人不多,但是我们家族历史上可是有过名人的。如:明末遁迹深山的高士鄢正畿,还有为民请命,志行卓越的鄢鼎臣。每当提起他们,我自豪极了!同学们,你姓什么?你们家族历史上有过哪些名人、伟人呢?

  生1:我姓李。我家历史上有李白,李世民。

  师:真羡慕你。你家有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还有皇帝,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

  生:我姓杜。我家历史上有大诗人杜甫。

  师:哦。唐代大诗人,人称“诗圣”,与刚才说的李白诗人,合称“李杜”。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历史人物还不少。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闻名世界的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出示孔子像)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古时候,人们把学识渊博,品行高尚的男人成为“子”。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叫《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很敬重他,他去世以后,人们在他的家乡山东曲阜修建了孔府,孔庙,孔林(同时大屏幕出示三孔图片)来纪念他。每到孔子诞辰,人们就在这里举行孔子文化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参加祭孔活动。同学们,就这么一位学识渊博,影响巨大的人物,你们说他还需要拜师求学吗?

  生:需要。

  师:孔子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学无止境”。(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生:17 孔子拜师

  师:举起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生:(边念遍书写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生1:我想知道,孔子已经这么有名气了,他为什么还要去拜师求学呢?

  生2:我想知道,孔子学问这么渊博,那么他拜的老师一定比他的学问还渊博,那么他拜的老师是谁呢?

  师: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答案就在课文里。请打开书67页,仔细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词语。

  师:(朗读课文)

  生:(边听边画)

  师:谁听明白了?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1:课文讲的是孔子拜师的事情。

  生2:课文讲的是孔子觉得自己的学问不够渊博,就去很远的地方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的故事。

  师:你听得可真仔细!老师刚才读书时,找出了几个生字(出示生字)你认识哪个?是怎么认识的呢?

  生1:我认识“兼”,“道歉”的“歉”去掉“欠”就是“兼”。

  生2:我也认识“兼”,刚才读书时有个词语“日夜兼程”。

  生3:我认识“仆”,“仆人”的“仆”,有个单人旁。

  师:“仆人”是指旧社会里被雇到家里当下人的人,所以是单人旁。

  生4:我认识“丘”,爱神丘比特的“丘”。

  师: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

  生5:我也认识“丘”。“乒乓球”的“乒乓”分别去掉“撇或点”就是“丘”。

  生6:我也认识“丘”动画片中比卡丘的“丘”。(生笑)

  师:我也说说吧。一堆堆的小土包,叫“土丘”,那么一座座小上叫什么?

  生:山丘

  师:那一堆堆沙包呢?

  生:沙丘

  师:谁还认识哪个字?

  生1:我认识“毫”。数学书上有毫米。

  生2:还有毫克

  生3:毫升

  生4:我给大家猜个字谜: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面一根秃毛。(众笑)

  生喊:毫

  生5:我认识“佩”,妈妈给我买了个玉佩。

  生6:电视里的大侠们腰里都佩着刀和剑。

  师:你们的胸前都有什么呢?

  生喊:佩戴着红领巾。

  师:“佩”除了有戴的意思,还表示心悦诚服,如佩服,敬佩等。

  生1:我还认识“纳”。纳米是高科技,妈妈买的衣服是用线织成的,所以是绞丝旁,穿在里面所以加上一个“内”字。

  生2:我认识“授”,这是教授的“授”。

  生3:我认为师傅传授徒弟手艺得用到手,所以用提手旁,加上一个“感受”的“授”。

  师:所以,提手旁表义,“受”表音,这是个什么字?

  生喊:形声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可以学汉字。下面,轻松一下,我们玩个游戏吧!

  生:好!

  师:请两名同学。一人指字,一人猜字,我们大家当裁判。

  生1(指着“授”字)同学们看好了吗?

  众生:看好了!

  生2:是不是“兼程”的“兼”?

  众生:不是。

  生2:是不是“纳米”的“纳”?

  众生:不是。

  生2:是不是“孔丘”的“丘”?

  众生:不是。

  生2:是不是“佩服”的“佩”?

  众生:不是。

  生2:是不是“毫米”的“毫”?

  众生:不是。(众笑)

  生2:(指着“仆”刚要问,众笑。于是指着“授”问)是不是“传授”的“授”?

  众生:是。(众笑)

  师:谁再来?

  众生:(高高举手)我来!

  生1:(指着“纳”)看好了吗?

  众生:看好了!

  生2:是不是纳闷的“纳”?

  众生:是!

  师:你可真会猜!谁再来?

  生3:(指着“毫”)看好了吗?

  众生:看好了!

  生4:是不是“毫米”的“毫”?

  众生:是!(众笑)

  生5:(指着“仆”)同学们看好了吗?

  众生:看好了!

  生6:是不是“仆人”的“仆”?

  众生:是!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能掐会算。好,有机会在玩吧!

  师:那么,这些字在课文里都组成什么词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划下来。

  生:默读课文,划词语。(有人出声)

  师:默读课文,请大家不要动嘴唇,不要出声。

  师:(出示词语)谁都认识这些词语,到前面领同学们读一读?

  生:领读词语。

  众生:跟着读词语。

  师:现在男生读一个词,女生读一个词,比比谁读得好!

  众生:男生先读一个,女生在读一个,如此交替读词语。

  师:下面开火车读。谁当火车头?(指名)你的火车往哪儿开?

  生1:我的火车往左开。

  生1左边的学生:一个一个地读。

  师:谁在当火车头?(指名)

  师:你的火车往哪儿开?

  生2:我的火车往后开。

  生2后边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读。

  师:看来几个词语是难不倒大家的。看看谁能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得更好呢?(出示带有“日夜兼程”的句子。)

  生1:有感情地读。

  生2:大声地读。

  师:(出示带有“孔丘”的句子。)

  生1:大声地读。

  生2:有感情地读。(将最后的“学生”读成“徒弟”)众笑

  师:不要慌,看清字,再读一遍好吗?

  生2:(继续读,没有出错。)

  师:(依次示其他三个句子,分别指两名同学读。)

  师:现在,我们打开书,看看谁还有读不准的词语?

  生1:“渊博”我读不准。

  师:(板书“渊博”)“渊”指深,“博”指广。这里是说孔子和老子的知识深而且广。

  生2:“仲尼”我读不准,

  师:古人兄弟排行,老大称为伯,老二称为仲,老三称为叔,老四称为季。孔子叫“仲尼”,你们猜孔子排行第几?

  众生:第二。

  师:再比如说,一年又四个季节,第二个季节为夏季,所以又叫“仲夏”。

  生3:“曲阜”我读不准音?

  师:“曲”是多音字,读三声时,指的是“歌曲”。读一声时,有弯弯曲曲的意思。“阜”指土山。“曲阜”是个地名,古时候,曲阜城内有弯弯曲曲的土山,因此得名“曲阜”。

  师:我这儿有几个词语,看看你能读准吗?(板书“老聃”指名读)

  老聃指的是谁?

  生:老子。

  师: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示“品行”指名读)

  (出示“长进”指名读)

  师:同学们,我们和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做了朋友,现在,你能把课文读通顺了吗?

  众生:能。

  师:自己读一读。遇到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就顺了。

  众生:自由读课文。

  师:看读出来,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我们学习语文,不但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下面,打开书69页,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我们会写, 我们先来读一读。

  众生:(齐读)

  师:如果这些字按结构分类,哪些字应该归为一类呢?

  生:(两名同学)按类把这12个字帖到黑板上。

  师:“品”字应单为一种结构,叫“品字结构”,那么还有那些字是品字结构的字呢?

  生1:“亮晶晶”的“晶”。

  生2:“鑫”

  生3:“树林”的“林”。

  师:是吗?

  生3:哦,是“森林”的“森”。

  师:好,同学们,在这些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最容易写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生1: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迎”字里面不要多加一点或是撇。

  生2:我想提醒同学们,“境”字右面中间是日,不是口。

  生3: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尘”字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

  师:那么,在这一类字中,哪个字你认为最不好写,想要老师跟你一起写?

  生1:“迎”

  师:范写“迎”

  生:书空。

  生2:“境”字不好写。

  师: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两边要怎么样呢?生3:左右两边一样宽。

  师:仔细观察,一样宽吗?

  生3:不是,左边窄,右边宽。

  师:注意观察老师怎么占格(板书示范。)

  生:“丘”字不好写。

  师:注意第一笔是点。和老师一起写。

  生:书空。

  生:“等”字写不好。

  师:写时注意中间三横之间的距离和长短。仔细看看老师怎么写。

  师:好,在纸上把这十二个字每字写一遍。

  生:书写练习。

  师:谁把你写好的那个同学们看?(投影展示学生的生字)

  学生互评。

  师:同学们写得都很认真,只要我们经常临摹,经常练习,我们的字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还对孔子很老子两位大思想家有了一些了解。课下,请同学们通过读书,上网等多种方法搜集孔子和老子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近他们。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11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12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理解“远近闻名”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勤奋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设计】

  一、叙述揭题,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课件滚动出示)你知道是谁说的吗?

  关于孔子,你还知道些什么?(课外收集资料)

  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学了《孔子拜师》这一课,相信对你会有所启发。

  二、初读感知,自学生字、词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先去读一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且想一想,孔子向谁拜师?(生自读)

  你知道孔子向谁拜师了吗?(点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老子,或老聃。老师听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老子和老聃到底是两个不同的人还是同一个人呢?老师这儿有些资料,看能不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师介绍古代人的姓名)

  课件出示:古代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如孔子、老子等。

  2、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课文中有许多新朋友,见咱们班的同学这么能干,都急着要出来和大家见面呢。来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全部词语,生自读)

  请几个小老师带读。(卡片形式)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认识完这么多新朋友,接着咱们去研究课文了?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自读以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2、汇报交流:

  ⑴ 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 找到这自然段

  ② 你们 知不知道他的理由?(认为孔子谦虚或好学?)追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算知识渊博呢?

  ③ 现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吗?自己先去试试?(生自己读)点名读

  我好像听到他读的时候强调了几个词语,你听出来了吗?(点名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想读的站起来读)

  ⑵ 曲阜和洛阳……走到了洛阳。

  ①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你们看到了吗?(点名说)

  ② 你是从哪个(哪几个词)感受到的。

  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孔子赶路的艰难。

  ⑶ 对话部分:

  ① 找出孔子的话。想不想当一回有礼貌的孔子?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吧!(点两个人读)他在和谁对话知道吗?你也找个老子对话吧。(同桌互读)(点一组或两组读)

  读是读得很好,不过老师觉得如果能加上表情和动作会更好。你们认为呢?(试读)

  汇报。

  有没有发现这中间藏了一个新的符号?他的作用同学们刚才都已经不知不觉地读出来了。你知道他的作用了吗。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②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看是不是这样的。这回老师也要跟你们一起读,行不行?

  师读提示,2部分同学对话。

  ⑷ 学无止境: 

  ① 说说理由吧。

  ② 其实这么长的一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觉得可以是哪个成语?

  四、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1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           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目标:

  1.会认7个生字,正确读出“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教具准备: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17课《孔子拜师》,昨天布置大家预习,不知道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老师现在要检查一下.

  师:关于孔子,你了解了多少?(板书孔子)

  生:孔子很有学问.

  生: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生:老师,我还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老师板书相关内容)我还知道孔子的《论语》.

  师:你知道得还真多,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老师,在我们的课文后面有个资料袋,我读了以后知道的.

  师:哦,老师还没有注意到呢!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

  学生一起读资料袋的内容.然后对名和字做简单介绍.

  师:除了课本上介绍的,你还了解有关孔子的哪些知识?

  .....(生无语)

  师:孔子不只是教育家,他还是我们老师的祖师呢!(课件展示有关人们祭孔活动的图片)可是就是这样一  个学识渊博的人却要去拜师,他拜的是谁呢?

  生:老子.

  师:(板书老子),那老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孔子为什么要去拜他为师?

  生:老子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生:老子是个大思想家.

  师:这两位大思想家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仔细来研读课文.

  [教学评析]: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听到同级部的老师说,她刚刚上过这课,孩子们对于孔子和老子知之甚少,所以理  解起课文来,有些难度,所以我就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在导入部分和学生一起来详细地了解孔子的有关知    识,使学生对孔子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对于后面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不  过孩子预习的情况不太好,没有搜集多少资料.倒是我展示的图片引起了孩子很大的兴趣.

  2.初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来了解故事的经过.老师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吗?谁有信心读给大家听?

  学生抢着举手,指名几个平时较弱的孩子来读.请其他学生认真听.

  然后学生进行评价,纠正读错的字音.

  师:今天这几个同学读得都有明显的进步,不过有几个词语读得不太准,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黑板上板书:风餐露宿  老聃  风尘仆仆  仲尼

  带领学生一起读.

  [教学评析]:

  选相对较弱的孩子来读课文,只要他们能读下来,其他的孩子一般就不会有问题了.关于学习生字词  语,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把本课的生字词语全部出现来认读,因为这些生字孩子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  都比较熟悉,我们所应该纠正和学习的是孩子们还不能熟练掌握的部分.所以孩子读书过程中出错的才是  应该重点教学的,这样一来也相对减少了课堂上的不必要的时间的浪费.

  3.精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读到了两个词语:风餐露宿和风尘仆仆,你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

  生:老师,我认为风餐露宿是在风里吃饭,住的有露珠.

  学生大笑,举手发表不同意见.

  生:不是住的有露珠,这句话不通.

  师:那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说不上来.

  师:大家都知道,餐是吃饭的意思,宿是住宿的意思,露在这里可不是露珠---

  生:老师我知道,露着,孔子住在路边吗?

  师生一起笑:大家还记得吗?百花齐放是说一百朵花一齐开放吗?

  生:哦,明白了,是说孔子吃得也不好住的也不好.

  师:这说明孔子拜师的路上----

  生:很辛苦(齐答)

  师:那,哪句话说了他的辛苦呢?

  生齐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餐风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除了餐风露宿,还有那些词语能看出孔子走得很辛苦?

  生:日夜兼程

  终于

  师: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的走,孩子们,那时候可是2000多年以前,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孔子走了上千  里路,终于走到洛阳,"终于"是说---

  生:走得不容易.

  指导朗读这句话.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孔子这么有学问,却费了千辛万苦来拜老子为师那么老子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呢?

  找出些老子的句子读一读.

  汇报交流:

  1生:我找到的是: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

  师: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重要?

  生:毫无保留,老子全都教给孔子,自己没有留下.

  师:从这里看出老子---

  生:品德很好.

  师:这里仅仅只说了老子吗?还有别人吗?

  生:还说了孔子,他不离老师左右.

  师:这说明---

  生:孔子学得很专心

  认真

  随时请教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地方吗?谁还找到了和这个同学不一样的地方?

  2生:老师我找到的是:你就是仲尼阿.........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老子为什么这样问?

  生:因为孔子的学问很好......

  师:孔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生齐读孔子的话.

  师:有个词语叫:学无止境(板书),你可以从这句话中找到他的解释吗?

  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师:也就是说学习是---

  生:学不完的

  没有头的

  师:举个例子来说

  生:你虽然学习很好,可是还是有人会比你学得好

  生:世界上有很多知识,我们是学不完的

  生:就算你学得很好,你还是会有不懂得知识

  师:所以阿,大家当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可千万不要骄傲,要知道:天外有天

  生:人外有人

  师:在孔子和老子的对话中,有一对近义词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

  生:"迎候"和"等候".

  师:谁来说说他们的区别?

  生:迎就是在门外边,等就是等着

  生:迎是出来接着,等是在里面

  ......

  师:也就是说,迎候比等候显得更-----

  生:尊重

  师:那我说句话,大家听合适不合适:妈妈,请你到学校门口迎候我.

  生大笑:应该是等候,妈妈是长辈,这样没礼貌.

  师:老子说迎候孔子,说明老子怎么样呢?

  生:很有礼貌.

  [教学评析]:这一部分中我抓了几个重点的句子,通过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来帮助学生对孔子和老师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体会人物的品质.在词语的理解上花费了不少功夫,尊重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但是课文读得比较少而且有些支离破碎,所以对于学生对整个拜师的经过的整体认识有些欠缺.

  4.总结全文

  师:通过读这些句子,你对孔子和老子有什么评价呢?

  生:他们都很谦虚

  生:很有礼貌

  生:很有学问

  师:所以人们不但佩服他们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师:那就把你对他们的评价用语言表示出来,我们来一起读读整篇课文.

  师生齐读

  [教学评析]:

  因为前面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在这里没有让学生尽量多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课文没有读完就下课了.

  三、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过程中,我重点抓住了课文中出现的两个知识泡泡引导学生来理解课文,对人物做出正确的评价.而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词语,个人认为,我们教语文不是为了教给孩子一篇文章,分析几个人物,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首要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学会怎样读懂文章. 但是本节课中在注重词语理解的同时忽略了孩子对整篇文章的理解,特别是拜师的过程,关于孔子和老子见面的一部分读得很少,甚至没有读到,孩子对拜师的经过没有形成完整的一个过程.课文读得也比较少,除了开始自由读了2遍,在最后一次通读全文的时候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受教室外面的影响,读的效果不是特别好.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14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等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

  教学重点:

  1: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拜师的经过;

  2: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

  教学难点:

  1:体会孔子勤奋好学的品行;

  2: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课前活动:背诵孔子的名言,p69页

  1·引入课题

  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们,都是我的老师,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子拜师》,齐读课题,(出示卡片区别子的读音)你是否记得孔子怎样拜师的吗?课文的顺序(ppt)你了解孔子和老子吗?

  孔子(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汇报

  师:听了同学的介绍老师知道了孔子和老子是很有学问的人,老子是孔子的先生,也就是孔子的老师,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为什么他还要去拜老子为师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最快找到人们评价孔子和老子的句子?

  二.解决问题

  1.生汇报: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ppt)点名读,齐读

  a.齐读句子,理解敬重,你能给它换个词吗?

  b.换词:尊敬,敬仰(齐读)

  2.细读课文,品读句子

  师:为什么人们敬重他们的品行,你能否从孔子拜师这件事来说说你的体会。

  生汇报:

  师:你能从文中找到能说明孔子品行高的词或句子?首先请同学快速默读(提醒:不出声),并用直线画出来,然后四人小组人进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发言,其他人做补充。

  a.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b.指导点评,及时评价(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调整,顺学而导)

  重点词句:ppt

  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齐读句子,你从这句话真的了什么?(孔子拜师的艰辛)你从哪几个词体会到了孔子拜师的艰辛?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说孔子求取知识的心情急切。

  “终于”因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遥远。

  2.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近义词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分角色读

  多谢老师等候。

  3.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一句话你能换个四字词?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3.师:看,孔子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想与孔子交流吗?ppt

  运用:孔子,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学生自由发挥,结合自己的感悟

  三.升华主题

  师:孔子是个谦虚好学的人,那么他的老师——老子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

  1:拓词:选择题的形式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子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这句话你认为一下的那个解释最合适?(诲人不倦)

  a:勤学好问b虚心求教c诲人不倦

  2:师:正是因为孔子的虚心求教,老子的诲人不倦,所以:ppt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人们为什么敬重他们的品行了吗?

  孔子的勤学好问,老子的诲人不倦

  四.总结

  师:.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的精神,思想,品行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孔子的勤学好问,老子的诲人不倦。

  五.课外延伸:

  1.背诵p69孔子的名言。

  2.搜集孔子的名言,并熟记。

  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

  老子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学海无涯

  学无止境

  诲人不倦勤学好问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15

  一、教材理解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作为一个伟人,一直受到国人的敬仰,当权者把他尊为圣人,文人学者把他尊为宗师,一般老百姓把他尊为启蒙的智者。《论语》,作为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重内心的修养;做事,重踏实的践行。而这些在本文字里行间都可见可感。

  二、教学目标:

  这课书通过对孔子和老子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突出了他们的品质,因而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读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字义串联法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体会他们的精神。

  3、通过联想体味孔子行程的艰难,意志坚强,通过孔子学成后和老子拜别场景的练笔体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板块一:激趣导入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些什么?

  板块二: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这这一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两处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词语的方法。

  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你体会到了什么?随机:

  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千里迢迢、万水千山

  你能读出“远”吗?

  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体会“日夜兼程”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2)读出一路艰辛,求知若渴

  不管风雨,孔子风雨无阻地在赶路,读

  不论寒暑,孔子一如既往地在赶路,读

  不分昼夜,孔子迫不及待地在赶路,读

  读——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让我们学学孔子,彬彬有礼地拜见老师吧。

  出示: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随机谈体会,指导朗读

  出示: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你读懂了什么?有礼貌求知若渴(谦虚好学)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用一个词?(学无止境)用一句话?(泉水流不尽,知识学不完,活到老,学到老

  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

  (2)谈老子

  出示:“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出示: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在这一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写的训练,做到读写结合,悟中练写,通过抓住对话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写一写孔子学成后和老子拜别的场面,我们每一课书都将搭建写作的平台,将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分散到每一课书,每一节课之中,力争做到一课一个写作训练点,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减轻学生的习作压力,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此外,还通过各种方式读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品行。以读为本,读中体会人物品行。教学第二段先让同学们找出描写孔子和老子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在书中画出来,让学生先对这节课要学的知识有个总体印象,然后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这句话的教学感悟他们的品质。老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体会孔子行路的艰辛。对话部分我们设计了通过自己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方式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让学生以读促思,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

  板块三:课外延伸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在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学而不厌

  ↓

  拜师学无止境

  ↓

  老子——渊博、迎候、爱护晚辈→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篇16

  一、第一次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二、第二次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闻(    )        尘(    )          仆(    )        纳(    )       

  闷(    )        丘(    )          迎(    )        等(    )       

  止(    )        境(    )          授(    )        品(    )       

  2 、我能把下列词语读准确。

  曲阜(fù)  洛(luò)阳  老聃(dān)  孔丘(qiū)  仲尼(zhòngní)

  3、读了课文,我认为孔子是个                的人,老子是个               的人。

  人们          孔子和老子的          ,也          他们的           。

  三、第三次朗读课文,继续完成下面题目。

  1、读了“曲阜何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想象一下孔子会遇到什么困难                                                             

  2、读了课文,我想说的是                                                   

  3、阅读完书69页的资料袋,我知道了孔子的一些资料:

  ★ 我还积累到孔子的2条名言:

  四、演一演:文中第2自然段中,孔子和老子见面的对话情境很有意思。请按要求完成各题

  1、自己感情朗读这段话。2、在书上写写句子体会。3、自备道具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情境。

  五、我要请教老师的问题是:                                                

  ★ 在课堂上,我希望老师这样教:                                        

  ★ ★ 做题完毕后,请你读一读以上题目和答案,检查错漏,及时改正,为提高成绩给力!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孔子拜师》一课的教学实录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41101127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