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零度碳酸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精选6篇)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幸福是什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组的主题是“中外童话”,本组学习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魅力。《幸福是什么》是第二篇童话,这篇童话主要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二、说教法学法

  因为《幸福是什么》是本组的第二篇童话,前面已学习了讲读课文《巨人的花园》,学生对童话的语言和表达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 “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上一课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重点事例、重点句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探究幸福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学生字、词语,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三个青年认识幸福的句子和智慧女儿的话,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幸福的真正含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主动探究、品词析句、展示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五、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调查、搜集别人对幸福的看法。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大环节:

  一、歌声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师: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刚才同学们又是拍手,又是跺脚,很幸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板书:幸福是什么  齐读课题)你们是怎样理解“幸福”的呢?

  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师:对于幸福,大家都说出了各自的理解,你们所说的幸福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下面,我们到《幸福是什么》这一篇童话故事中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由歌曲导入,把音乐带进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幸福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使学生初步感悟幸福,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课前反馈,整体感知   3个环节

  1、开火车读文,纠正字音,指导难读的词、句,读后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点拨、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词语(教师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纠正字音,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预习提纲中的第5个问题。(即完成提纲2、4、)

  提纲3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完成。

  预习提纲:

  (1)自读文前导语,,画出阅读要求。

  (2)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通读顺,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的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利用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记在文中

  (4)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默读课文,画出三个青年寻找和认识幸福的语句,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简要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预习,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课前反馈,师生共同交流,学生互相学习,查漏补缺,以便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三、展示交流,品味幸福

  (一)理解三个青年寻找和认识幸福的语句,感悟幸福

  1、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青年的做法和同伴交流,先读自己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最后用词语概括青年对幸福的认识。

  (2)讨论:怎样读才能读出三个青年很幸福的感觉,并练习朗读。 。

  (3)讨论小组汇报的内容和汇报方式。

  (4)合作解决不懂的问题、

  (5)交流时要认真倾听,能听出好在哪里,哪地方说得不够完美,能够补充。

  2、全班汇报交流: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示交流。

  (下面我说一说学生是怎样展示交流,教师是如何点拨指导的)

  预设1、小组可能从读句子谈感受的角度汇报。一组汇报后

  教师追问:哪组还有不同的感受?其他组继续展示。

  预设2:小组可能以感情朗读的方式汇报。(学生感情朗读,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评议,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预设3、小组还可能用现场表演的方式汇报。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评议哪地方演得好,为什么?

  在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如:在交流第二个青年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 同学们,现在想象一下,这个青年他可能会在火车上、轮船上勤勤恳恳的做哪些事呢?

  生:想象说话

  师:他做这些好事,心里怎么样?

  生:他做这么多好事,心里肯定觉得很幸福。

  师:那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这份情感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指名感情朗读,学生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学生幸福、自豪地朗读这段话。

  师引读:你们读出了这种幸福的感觉。虽然第二位青年做什么事勤勤恳恳的,可是有人不理解。有的人可能会说:“你呀,干活别那么卖力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时候,你可以给他说——

  生齐读:划线的句子。

  师:假如咱们班有同学对班干部说:“你天天为班级操心,多累呀!”这时候,你也可以给他说——生再次齐读划线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为人治病 、  对人有用  、 养活别人 )

  (二)理解智慧女儿的话,感悟幸福真谛。

  1、师提问:这三位青年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学生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2、课件出示这句话,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3、小组讨论交流这句话的含义。

  前后桌四人一组结合预习,通过理解重点词 “义务” “有益”和短语“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的含义,合作探究这句话的含义。

  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理解“义务”(应尽的责任) “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的含义时,(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我还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如:建筑工人的义务是              

  所以,建筑工人                        ,这就是自己的义务。

  学生的义务是                       。

  所以,学生                              ,这就是我们的义务。

  交流完这句话的含义。

  师追问: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引导学生从这句话中抽词概括,师板: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

  ( 三)  质疑解疑  提出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师小结:三个青年通过辛勤劳动,给别人带来了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所以他们自己也是幸福的。

  (此环节设计,此环节设计,意在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努力探索杜郎口“20+20”的教学模式,真正的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抓重点句段,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自悟,展示交流、感情朗读,轻松地理解了“幸福”的真正含义,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找到幸福

  1、展示同学搜集的对幸福的看法的句子。

  师语言过渡:对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课前我班同学也搜集了一段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看法,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

  搜集的同学感情朗读这段话:

  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

  对警察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然后老师满怀激情地说:此时老师也想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幸福 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

  幸福 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接着教师追问:孩子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一首歌曲……

  首先学生自我酝酿,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师总结:孩子们,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要用心去体验。让我们随着一首歌曲《幸福在哪里》,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传播幸福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写出存在自己身边的幸福,写出对幸福的感受,渗透语文的人语性,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幸福,并更好地珍惜幸福。)

  五、布置作业:

  自主选择伙伴,合作表演课本剧,准备在语文活动课上展示交流。

  幸福     是       什么

  ↑               ↓

  为人治病         靠劳动

  对人有用         尽义务

  养活别人         做益事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三个牧童在清理泉眼,砌上小井后,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后,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智慧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相聚,各自回顾彼此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智慧女儿再次出现,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它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选编的意图很明确,是想让学生建立对童话体裁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能力,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2.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

  3.朗读课文,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类有益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四、说教学策略

  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 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这一组中,共选编了四篇童话故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建立了对童话体裁的认识,这一篇课文的 出现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一种补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所以,这节课的学习我放手大胆的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深化理解童话内涵。

  五、说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说教学流程

  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我的大体流程是“自读—交流—拓展”三大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听《幸福拍手歌》后,师问: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你们什么时候有幸福的感觉?(同学们畅所欲言,课题的气氛也随之变得活跃)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幸福,可是你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孩子们会陷入沉思中)

  2.这时学生可以发言说一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3.对于幸福各自的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否对幸福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板书课题)(意图:激发思考、训练说话,使学生初步进入角色)

  二、紧扣主题,自读自悟

  1.读“阅读提示”,明确自学任务。

  2.快速阅读课文,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归纳课文大意,提示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说。

  4.引导学生反复读三个牧童砌井后的幸福,和十年后再相聚感悟幸福的段落。

  5.师三个青年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板书)

  生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

  [意图:本文故事情节简单,我没有按照起因,发展等顺序来分段学习,而是直插重点。]

  三、联系现实,深化理解

  [意图:由于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太远,读课文,划句子等方法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所在,我设计了让学生联系生活,编故事的方式,从而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1.师:三个青年经过十年的磨练,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弄明白的?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2.读后交流句子明确(表面上看孩子们们似乎把课文内容已经读懂了,但实际上孩子们无法真正的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问了下一个问题)

  3.师:这三个青年为什么会感到幸福?这十年来三个青年都做了些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想象,如青年一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病人会对他说什么?做什么?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尽自己的责任给别人带来幸福[青年二,做过许多工作都勤勤恳恳,他都什么?别人怎样评价他?青年三,组内交流]板书(笑脸)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别人服务,别人幸福了,自己也会幸福)

  4.师:我们可以回顾第9课《巨人的花园》生活中幸福的场面(展示画面)

  5.鼓励学生也说一说你知道的事例(领悟幸福的多元化,明白幸福的真谛,从而珍惜所拥有的事情)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幸福的场景,感受到了我们被幸福包围着的感觉很甜蜜,下面老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来体会一下各行各业对幸福的感悟。

  1.出示各行业人对幸福的感悟,师读。

  2.鼓励学生也来写一写对幸福的理解,(有时间可以选一两份读一读)

  (幸福的多元化导致有些学生肯定会说一些譬如妈妈给我买了一件礼物或去吃肯德基之类的自我幸福感,出示这组图片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内涵。适时的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3、播放故事:《提醒幸福》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篇3

  《幸福是什么》是九义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上小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涵义。

  我在设计时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为主,听说读写结合,最终从一个高度上来体会幸福,十年后青年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童话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浅层次的幸福过渡到深层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1、了解故事 ,深层次理解幸福

  2、从身边发现幸福,体会幸福

  3、读写结合,学会写随笔。

  以前后图片的对比增加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从浅层次的到深层次的。

  课堂的开始,用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幸福的氛围当中,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具有更高的启示……

  激情热身,我用多媒体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学生一边唱一边比划,说听了后的感受,我想这对对四年级学生要求过于简单,然后板书“幸福”让学生说面对这个词的时候有什么想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同时又训练学生说话,在这时学生已经初步进入了角色,我相机出示一组图片,也是学生平时所感受到的“母亲的关怀、温馨的礼物、生日的蛋糕、快乐的读书、平静的馨香、坚固的友情”让学生初步感知。接着进入课题:幸福是什么

  接着是默读课文,归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归纳时应该训练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说,我给了学生一个提示语句,让学生根据提示去归纳主要内容,反复的读三个牧童砌井后的幸福,和十年以后他们再次回到井边的情形,接着我问了三个青年找到幸福了吗?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再是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让学生自己想象在这个十年间他们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来体会三个青年的幸福,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尽义务,造福人类。感受更高层次的幸福。叶圣陶先生曾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

  接着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体会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幸福。借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课文语句和生活实际理解为什么三位青年感觉劳动可以带来幸福,质疑难道仅仅只有劳动才能带来幸福?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理解到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再补充里一组图片:“爱心的传递、搀扶的背影、保家卫国”等,达到从浅层次和深层次的一个跨越。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学生有了对幸福感悟以后,在积累了激情以后,立马写作,以情景式体验来为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相机出示了一组优美的句子:“天使说:幸福就是温柔的守护!张开双臂,为寒冷的人送去温暖 ,展露笑颜,给哀伤的人带来欢乐,幸福是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太阳说:“幸福就是热情的赠与!扫去阴霾,令大地充满火样的热情,驱走灰暗,让冷漠的人心寻回关怀,幸福是光明正大、宽宏大量!”

  郑老师说:“幸福就是真诚的感情! 浇灌友谊,陌路的人们会成为朋友 ,珍藏友情,寂寞的灵魂会拥有归宿 ,幸福是执著梦想、怀抱希望!”

  你说……

  让学生说,让学生仿写幸福随笔。意图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幸福是什么写下来,写对幸福的感受,来体会生活中存在身边的幸福并更好地珍惜幸福。当学生写好,挑几句好的当堂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让学生评一评,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幸福是什么》学生课堂随笔

  秦荣灿:幸福是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为我们消除饥饿;

  幸福是自己尽力的学习,让父母开心快乐;

  幸福不是拥有金钱的多少,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是说到做到。

  姜佩琳:幸福是帮助别人,让别人感到舒心

  幸福也是给残疾人送上温暖

  还是给饥饿的人送去一块面包,一杯牛奶

  给悲伤的人送去快乐的时光

  刘玥:  幸福就是爸爸妈妈给的爱,也是自己给别人无私的爱,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的一双温暖的手,

  幸福就是灿烂的阳光,

  幸福就是温柔的春风。

  陈利民:幸福不在于金钱,而是在于乐于助人,

  幸福是把温暖送给寒冷的人,让他们感到快乐,

  幸福在于关心和关爱。

  吴涵冕:我的爸爸是一位有名的医生,他给病人治病,让他们恢复了健康,这是爸爸的幸福。

  李东阳;幸福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和愉悦,

  是给残疾人捐出自己的心意。

  幸福不在于有钱而在于奉献。

  雷煊煊:幸福是一块面包,给饥饿的人

  幸福是一剂良药,给落下病根的人,

  幸福在于快乐,给别人增加笑容。

  白林洪:幸福的人不悲伤,悲伤就是一手的尘埃,如果你给她一滴水,他就会少一点漂浮的尘埃,就会多一份洁净,人们就会多一点幸福,世界上就多一份笑容。

  王崇林:幸福就是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把爱心给那些贫困的家庭。

  刘潇: 幸福就是给寒冷的人带来温暖,把自己的爱心,良心,关怀的心和温暖的心送给需要幸福的人们,让他们感受快乐。

  周玉婷:你送别人的金钱,别人不在乎,你送给别人幸福别人很在乎,因为,幸福能够使人快乐,幸福能够使人用微笑面对生活。

  雷磊:  幸福不是金钱,而是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让寒冷的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幸福是给贫穷的人捐钱,给饥饿的人一块面包,让他们不再饥饿,

  段皓天:幸福就是为别人服务,别人遇到危险,帮助他们,因为帮助困难的人也 是一种幸福。

  汪治宇:幸福是我们给穷人捐爱心,是给老人在公交车上让座,

  是我们为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方登辉: 幸福是有天使的世界,是帮助别人,

  幸福的人不孤独,因为孤独会让人们悲伤。

  侯艾琳;幸福不在于金钱, 

  幸福是帮助别人,

  幸福是尽自己的义务,是用劳动来报答帮助你的人.

  廖文:  幸福是帮助别人,要靠劳动,比如说:“看到路边有残疾的老爷爷要钱主动捐出一份爱心。在乡村里有困难的家庭不能给让孩子上学,主动把爱心捐给他们”。这些是要具体行动的,这些幸福是无私的爱!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幸福是什么》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含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二.说教学内容

  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的对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幸福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浅层次的幸福过渡到深层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1.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拼拼读读”进行教学,让学生准确认读这6个生字。

  (2) 略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再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以前后图片的对比增加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从浅层次的到深层次的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教学重点。

  (3) 体会课文所讲幸福的真正含义,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教学难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运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和一道习题进行教学,以突破教学难点。

  (4) 引导同学们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领会课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再引导学生表演。

  2.课前准备:幻灯片   光盘

  3.教学安排: 1课时

  三.说教法与学法

  1. 情境教学法

  2. 引导自学学习法

  3. 情境表演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1. 以音乐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具有更高的启示……。《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略读课文,为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幸福快乐的氛围,导入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用多媒体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学生一边跟着唱,一边拍拍手,搭搭肩,跺跺脚,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幸福的氛围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会在这样轻松的氛围当中说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幸福。有的同学会说幸福是有了新书包新衣服;有的会说幸福是爸爸、妈妈的夸奖,老师的表扬,学校的奖状……。 当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知道的幸福后, 我用这样一句话引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有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幸福是什么》,同学们读完后一定会对幸福有新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幸福是什么》吧。”

  2.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接着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利用光盘展示生字“拼拼读读”进行教学,让学生准确认读生字,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弄明白故事情节;再要求学生反复的读三个牧童清理喷泉和砌井后的情形,和十年以后他们再次回到井边的情形;然后提问“三个青年找到幸福了吗?”“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呢?”,并引导回答;最后让学生想像在这十年间三个青年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来体会三个青年人幸福的付出,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尽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 分角色合作表演。

  角色表演能使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情境,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角色表演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的表演,个性化阅读和理解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利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情节美和语言美,领会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再让同学们合作表演课文内容(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井和他们与“智慧的女儿”的谈话),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激起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4. 拓展延伸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自己理解到的幸福进行交流。借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时教师相机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图中的幸福,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是无处不在的,人人都可以创造幸福,为自己创造幸福,为他人创造幸福。

  5. 写一写

  幸福是                                                                        

  意图是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幸福是什么写下来,以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学生写好时,挑几句好的当堂展示出来,让学生评一评,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五.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好的板书能体现课文的重点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我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了以下的板书。

  10.幸福是什么

  第一个青年       给病人治病                 靠劳动,靠尽自

  己的义务,做出

  幸福是什么    第二个青年       做过许多事                  对人们有益的

  事情。   

  第三个青年       耕田

  六.说使用农远资源

  农远教育资源的使用,它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这节课里我用幻灯片播放了歌曲和图片,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了欢快幸福的氛围,引发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幸福;从图片视觉上看到幸福无处不在,补充了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我使用光盘播放“读读拼拼”和课文朗读,使学生准确认读了生字,聆听了童话故事的语言美,激发了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七. 效果预测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预测会达到以下3点:

  1.提高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2. 学生对课外书产生浓厚兴趣。

  3﹑学生会用自己的小手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力所能及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么》是人教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老泉,砌上小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涵义。

  设计时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为主,听说读感写相结合,最终从一个高度上来体会幸福。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目标:

  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但要说清楚幸福是什么,又在那里。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让学生从文中三个青年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浅层次的幸福过渡到深层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合作交流、拓展、多元的品味幸福

  3、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幸福、感受幸福

  教学重难点:感悟幸福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幸福。

  四、教法学法分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有句名言:“教师教学着眼点要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只有教师把着眼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上,才能解决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因此本节课教师主要采用了学导式教学法。学生学会根据自学提示明确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完成学习目标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表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流程

  本节课教师主要通过5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更高的启示。课前,多媒体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学生一边唱一边感受。上课时,又由“什么是幸福”入手,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对“幸福”有初步的体验,设立问题情景,引发了孩子对幸福的认识、探讨和追求,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回顾旧知,理清脉络

  回顾是对知识的梳理过程。进入课文后,教师以自学提示的方式出示3个问题,(点击课件),“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十年前,三个小孩清理喷泉砌石的目的是什么?由清理老泉引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去回忆、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学习新知做了铺垫。

  三、紧扣主题自读自悟

  叶圣陶先生曾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在初步突破文章重难点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学导式教学法,(点击课件)先出示自学导航,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加深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出示学习方法五字诀,引导学生通过读,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写体会的方式,进行小组内交流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读书与感悟的空间。

  四、汇报交流,引导想象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时教师直接从10年后再次相遇为切入口,首先以图片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10年来那个曾经被3个青年清理过的老泉如今的美丽摸样。直观的让学生对比感受劳动可以让“泉水污浊,杂草丛生,枯枝烂叶”变成“泉水清澈,树木茂盛。鲜花盛开的世外桃源”劳动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创造很多的幸福。

  情景再现之后,教师又一音乐渲染的方式,激发学生潜在对美的诉说的欲望,进行配乐有感情朗读课文。(课件)

  另外在引导学生感悟幸福的真正含义方面,学生仅仅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教师便引导学生在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去想象这里面具体的故事,每一个职业可以作什么,被帮助的人会说什么,这些让孩子自己去想象。接着教师用(点击课件)医生平日工作中的救死扶伤、送去健康;用大地震中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用园林工人装扮自然美化环境、用服务员热情服务为旅客送方便、用消防员用生命捍卫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用农民可以生产粮食……多种手段将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可以静静的感受、说出实实在在的体会。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真正的让孩子感受到了幸福真正的含义就是(点击课件)“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这种通过对课文中的精彩语段的研讨,实现对人物情感的再创造,既体现了语文本体观,又体现了学生主体观,情与景交融,其乐亦融融。

  五、联系生活多元拓展

  情感+语言=诗。实现对课文情理的语言创造,是小语教学的一种境界。凡是有激情澎湃的课堂,就有诗的火花在闪烁。在学生深入地理解幸福的深刻含义之后,教师关注了学生情感的点燃。首先(点击课件)伴随音乐教师出示收集到的孩子身边的幸福,通过直观的看让孩子体验身边的幸福,真正的明白能够做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幸福。语文光感受是不够的,如何让孩子把感受的表达出来呢?这时教师(点击课件)又安排了学生自由创作《幸福是什么》小诗环节,在孩子这种表达中,升华了幸福的高度。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期待,走进《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篇6

  一、 说教材

  幸福是什么?对于我们而言这都是一种很抽象的概念,而对于幼儿来说将更是不能体味其中的深奥含义,然而幸福并不是一定是一种框死了的特定的概念,,对于每个人而言幸福都有各自不同的意义,就像本次活动中这片小散文所讲述的那样,现在的幼儿往往都生在福中不知福,对于幸福着一次更是含糊不清,而本次活动主要通过一个散文的欣赏让幼儿浅显的理解幸福的概念,而《纲要》中也指出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的,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活动。

  二、 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与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以及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散文,初步了解幸福的概念,知道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定义

  2) 能力目标,能大胆的说说属于自己的幸福是什么,并与老师同伴交流

  3)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更具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位认知目标,难点定位为能力目标。

  三、 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我给孩子做了以下的准备: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幸福是什么?》、人手一只勾线笔和各色的彩纸若干。

  经验准备:已经学习过歌曲《幸福拍手歌》

  四、 说教学法

  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适应但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我主要采用了一下几种教学法:

  1. 情感迁移法:本次活动我主要会在讨论的基础上迁移幼儿的情感,让他们用回话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于幸福的独到见解,用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更易于幼儿理解。

  2. 讨论法:活动开始我还会启发性的提问引发幼儿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

  五、 说活动过程

  六、 此次活动我将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组织教学,以《纲要》为指导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能动,创造性的学习,我还在此活动中加入了绘画的形式,让活动更富趣味性,基于此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以下5个环节:

  (一) 以幸福拍手歌导入活动,引出话题进行谈话。

  在活动一开始,我就会弹奏《幸福拍手歌》引导幼儿主动地跟唱,在弹奏过后,我会提问到:“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唱了一首什么歌呀?”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都会答出是《幸福拍手歌》,我会接着说道:“那歌里面唱到的是什么呀?”幼儿会说是幸福,我会接着说:“恩,真棒!那小朋友你们知道幸福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这个环节我主要用幼儿熟悉的歌曲来引出幸福这一词,再加上我启发性的提问一到幼儿自由讨论,幸福是什么。

  (二) 欣赏课件,初步理解散文中的幸福是什么

  讨论过后我会说到:“咦,怎么每个小朋友说的幸福都不一样呢?那你们想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吗?”幼儿一般都会回答说想,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观赏过后我在提问:“散文中都出现了谁呀?”引导幼儿回忆散文中的内容,幼儿会回答:“有小猫,大雁,青蛙,农民伯伯,妈妈。”“恩,你们看的可真仔细,诶?那你们听到他们的幸福分别是什么吗?”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过后我会说到:“那怎么他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怎么也不一样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这一环节旨在理解散文的基本内容,未下一个环节的讨论与发掘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三)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原来对于每个人说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我会先请幼儿上来说说散文中为什么每个人对于幸福的概念不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也许也会有小朋友说出“因为小猫喜欢吃鱼,所以他觉得有鱼吃就是幸福”之类的回答。最后我会小结道:“其实每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是正常的,就像刚才那位小朋友讲的那样,因为我觉得做这件事是我很开心,那我就可以说这就是我的幸福。”

  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幼儿讨论一下,然后由我小结,使幼儿清楚的了解,并知道原来每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一事实,也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达成了目标(1)

  (四) 动手创作,让幼儿画出属于自己的幸福并大胆的说说

  我会这样说:“我真想知道你们的幸福是什么,那小朋友们除了直接告诉老师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让我知道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画画的方式,并说:“那你们来画,然后老师来猜猜看,好不好?”住址幼儿回到各组进行作画,画完先猜猜,在请个别幼儿上前大胆说说。

  这个环节主要让幼儿进行作画,描绘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也达成了目标(2)

  (五) 迁移情感

  我先会说:“幸福呀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那我们一起来说说除了刚才被我们画出来的幸福外还有什么也是幸福的?”引导幼儿再次的说说,再次理解幸福的概念。

  活动结束。

  七、 说活动延伸

  一个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幼儿学习的兴趣还在不断的延生。因此我会把握住这个聊好的教育契机,积极地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我会请幼儿把自己画的幸福张贴在展示板上,并让他们同伴间相互猜猜说说,这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幼儿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此外我还会鼓励幼儿一起寻身边的幸福,并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我们说课结束了,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幸福是什么》说课稿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42521127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