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甜尕妞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南京江宁科学园小学 陈宾

  教学目标 :

  1、学习1--8自然段,第14自然段;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2、朗读训练:①根据说话的语气朗读;②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进行朗读。

  3、句式训练:“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教学重点: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准备:投影片黄河、沙漠的图片

  教学过程 :

  一、揭题导入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愿,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心愿是什么?

  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随机指导:雀、愿的书写。

  二、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了段,下面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1、字词。(开火车)

  咆哮 冲垮 苔藓 冲刷 储存

  漫天飞舞 泛滥成灾 枯枝败叶 脱缰的野马

  2、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贫(pin ping )瘠河堤(ti di ) 淹没(mo mei) 蓄(xu xv) 水

  土壤(ran rang) 乱砍滥(lan nan)伐树冠(guan guan) 埋(mai man)怨

  三、教学第14自然段

  1、质疑。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号,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以你喜欢的方式自渎课文,可以默读,小声读书,大声读,也可以同座位或者四人小组合作轮流读。读后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3、讨论: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投影:“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植树造林。(四个字概括)

  4、那些词语可以看出小云雀的心愿很大?关键词“实在、太、一定、重新”。

  5、指导朗读。方法:朗读要抓住关键词,体会心情。

  6、第一个问号可以擦去了吗?

  四、教学课文第一段

  1、过渡:云雀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下面,我们来寻找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请同学们小声朗读第一段(1--4自然段),看看小云雀飞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2、云雀飞到了哪里?小云雀喜欢这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讨厌、埋怨”)

  指导朗读。体会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地说。方法:朗读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埋怨”的语气,轻声读。

  3、为什么不喜欢这里,有没有原因?动笔画一画有关词句。

  4、讨论:重点理解“贫瘠”“乱砍滥伐”等,你是什么心情,通过读体会出来。

  5、句式训练:学了这一段,你是不是知道了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按照“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句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土地贫瘠的沙漠

  五、学习第二段(5--10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小云雀离开了让人讨厌的沙漠上空,飞呀飞,又来到了大河的上空,看到什么景象呢?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书上是怎么描述的。齐读第5自然段。

  4、大河的水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能不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5、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河水可怕、凶猛。重点体会:“咆哮、脱缰的野马”。

  6、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大河水的凶猛。

  7、小云雀看到凶猛的河水,心里感到怎么样?能不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害怕)

  能不能添上这些词语,朗读小云雀的话,体会出小云雀的心情:小云雀地说:“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

  8、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呢?(无可奈何),朗读体会妈妈的话。

  9、学到这里,你是不是知道了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句式训练:“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10、妈妈说,森林是一座大水库,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小云雀不理解,老师也不明白,为什么说:森林是一座大水库,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呢?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自学,下节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给老师听,好吗?

  六、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失去森林的保护,就会;没有了森林,就会。”

  七、作业 

  1、词语填空

  枝叶 泛滥 乱滥 飞舞

  的沙漠 的森林 的野马 的大河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失去森林的保护,就会;没有了森林,就会。”

  板书设计 :

  10、云雀的心愿

  土地 贫瘠的沙漠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植树造林

  大河 泛滥成灾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0课《云雀的心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生词。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欣赏:

  欣赏《苍凉眼神  震颤人心》的图片,增强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一、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苍凉眼神  震颤人心》的图片,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从你们的话语中深深感受到你们是他们的知音,是他们的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近云雀,去倾听云雀的心愿。

  1、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  读课题

  2、出示云雀图,认识云雀。

  3、再读课题,引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反馈自学情况

  1、自读课文。

  要求:⑴将生字表中的生字多读几遍,读正确后再读课文。

  ⑵把句子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交流

  (1) 认读生词

  a交流点拨难读的字:“壤”“贫”“冠”“滥”等

  b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指名读、推荐读、齐读]

  (2)理解生词

  a、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

  b、选择喜欢的方式理解生词

  c、合作交流

  △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乱砍滥伐”

  再读重点句“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 理解了“泛滥成灾”后视频再现河水泛滥成灾的场景。

  再读词语“泛滥成灾”,力求读出词语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用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 “树冠——树干——土壤”, [正音:树干(gàn)]

  再读重点句子:“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

  三、再读,理清课文脉络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思考: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到了哪些地方呢?

  2、板书:沙漠   大河   森林

  四、默读,把握课文大意

  1、学生默读思考:小云雀跟着妈妈一路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2、围绕出示的填空说话。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将填空连起来说说。

  4、小结:把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连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五、描红,突出写字指导

  1、出示9个生字,学生说书写的注意点。

  2、范写“冠”,课件演示“邀”的笔顺。

  3、要求学生看清字形,注意笔顺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知道了云雀的心愿,其实云雀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心愿。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2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真朗读,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心愿”什么是心愿?你有什么心愿吗?

  2、补充课题导入: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就连我们的小云雀都有一个心愿。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它的心愿?把书本打开,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云雀的心愿。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自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 检查自读

  a、 出示生字,学生板演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b、 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

  讨厌 树冠 冲垮 冲刷 茂密 云雀 土壤 擦去 绿洲 空调器 枯枝败叶 漫天飞舞 乱砍滥伐

  c、 指名读课文 集体评议

  d、思考: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2、 指导分段

  (1) 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小云雀它们到过哪些地方?

  (2) 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

  三、 作业

  1、 抄写词语

  (1) 分析字形

  (2) 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新词。

  2、回答: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飞呀飞,它们最先来到了什么地方?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

  (2)指名读第1--4自然段。是不是这样呢?我请同学朗读一下第一段

  “漫天飞舞”是什么意思?

  “贫瘠”是什么意思?“贫瘠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相机板书:漫天飞舞 贫瘠 砍)

  (3)指导朗读。

  (“漫天飞舞、睁不开眼、乱砍滥伐、贫瘠”等词要重读。小云雀的话要用埋怨的语气读,云雀话要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指名试读,分角色读。

  (4)小结段意 练习说话

  由于人们乱砍滥伐,使茂密的树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

  2、细读第二段。

  (1)小云雀和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看到了什么?谁能说说洪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2)自由读第5--10自然段。

  A 、“咆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河水像脱缰的野马?

  B 、河水为什么会这么凶猛?理解:河堤 汛期 泛滥成灾。

  C 、“蓄水”是什么意思?森林是怎样蓄水的?

  理解词语:树冠、苔藓、渗、储存。

  D、比较句子: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说说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哪句话语气更肯定些。(告诉学生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更肯定些)

  E、指导朗读第二句话。(相机板书:泛滥成灾)

  (3)指导朗读 (描写河水泛滥的句子要读出气势汹汹的样子。小云雀的话要用害怕的语气读,读话显得无可奈何)

  (4)小结段意 练习说话

  河流上游的森林被砍光,河水泛滥成灾 。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

  3、细读第三段。

  (1) 小云雀和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

  (2) 自学课文。讨论:为什么森林是空调器?

  (3)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

  (4) 指导朗读。

  3、 细读第四段

  由此,小云雀产生了一个怎样的心愿?

  (1)齐读课文。

  从小云雀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4、总结课文内容

  (1)学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引导学生从乱砍滥伐、森林会变成沙漠、河水会泛滥成灾、森林是水库、是空调器等方面练说)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四、 指导复述课文

  五、 作业

  1.组词

  tiao( ) mai( )

  调 埋

  diao( ) man( )

  2.改写句子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 )

  (2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不就是云雀的心愿?

  ( )

  3.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没有……;没有……;有了,所以……)

  板书设计:

  10 云雀的心愿

  漫天飞舞

  砍 贫瘠

  泛滥成灾 森林重要(植树造林)

  不砍 茂密 非常凉爽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认真朗读课文,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指导课

  预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语

  3、借助课文语言,体会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预习过程:

  1、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看生字表,生字表上没有的查字典,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读后盖上拼音,读生字表,读错的多读几遍,全读对为止。

  2、从课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画下来,并读准字音。

  3、读2、3遍课文,达到读正确、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恰当。读得有感情更好。

  4、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以下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查工具书。

  连绵起伏:_________________

  奇迹:_____________________

  蜿蜒: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五遍课文,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

  预习后质疑:

  预习了课文,我有以下问题不明白:

  ————————————————

  第二课时 展示提升课

  一、 导入课题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心愿是什么?同学们的心愿可真多,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实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云雀的心愿》——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1、出示词语

  讨厌 冲垮 树冠 冲刷 土壤 枯枝败叶 漫天飞舞

  邀上 泛滥 凶猛 贫瘠 埋怨 乱砍滥伐

  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读,并面向全体学生纠正读音——齐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吗?(交流)

  二、读书感悟

  过渡:对,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云雀的心愿。

  (一)突出中心(课件出示中心段落)

  1、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思考一下。

  (1)指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板书)

  (2)指导读出“重要” (评价:抓住重点词句读书)

  2、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正是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这次旅行,使小云雀明白了这一点,同学们,让我们和它们一起去旅行吧。

  (二)学习2-----10小节

  过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小云雀和妈妈飞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交流)

  1、 咱们就跟随小云雀,先去沙漠看一看吧。它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读给大家听。

  (1)指读

  (2)自由读,你有什么体会,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3)风沙这么大,怪不得小云雀会埋怨地说:“这里风沙真讨厌!”——指导读

  (4)沙漠里的环境如此恶劣,让我们看看云雀妈妈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 指名读———范读——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吗?(指导读)

  (5)咱们合作一次,(分角色读)

  2、 过渡: 此情此景真是让我们心疼呀,没有了森林的保护,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其实,乱砍滥伐带来的后果还远远不止这些,小云雀跟着妈妈越过沙漠,又来到了哪里?

  (1)指读(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默读这段文字,想一想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读——指导读(通过你的读,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河水的凶猛。)

  (3)河水真是凶猛啊!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他说: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指导读

  (4)云雀妈妈告诉了我们河水凶猛的原因:范读-------听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指读。

  总结:同学们,没有了森林的保护,洪水泛滥成灾,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3、 森林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呢?为什么被称为森林水库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0节,边读边思考。

  (1)自由读——指读

  (2)森林是怎样蓄水的?——指读

  (3)指导读反问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总结:森林可以储存那么多的水,有了这座大水库,河水就不会泛滥成灾,可见,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4、 过渡:小云雀和妈妈越过贫瘠的沙漠,飞过凶猛的大河,当它又累又热地飞回家时,它高兴地说:妈妈,我们的家真凉快呀!

  (1)同学们,这么热的天,小云雀为什么会感到凉快呢?

  (2)交流:空调有什么作用?森林是怎样调节温度的的?

  ————指读——齐读

  总结:同学们,森林冬暖夏凉,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调节气温。所以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二、 总结全文

  旅行结束了,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让我们再来齐读云雀的心愿,(课件出示)

  三、 拓展

  同学们,小云雀的心愿会实现吗?来年春天它会邀上哪些小伙伴来种树?会种些什么树?----------几年过去了,那片贫瘠的沙漠会变成一片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所思所想。

  (1)生写

  (2)交流

  总结:同学们想象真丰富,让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是我的心愿,相信也是大家的心愿,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家园会因为有了更多的绿色更加精彩。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1-10自然段,通过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知道造成沙漠和洪水凶猛的原因。

  2.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云雀的心愿》。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生:到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它随着妈妈出去看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4自然段)

  过渡:云雀妈妈带着小云雀飞呀飞,飞到沙漠上空,小云雀看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

  1、出示沙漠影片,学生观看

  2、看完后,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答。答后简要评价。

  看到的样子 造成的原因

  沙漠

  3、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请大家轻声读课文1-4小节,完成表格(即小云雀在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只要划在书上即可。出示表格。

  4、读后指名回答(在沙漠上空,小云雀看到了"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

  (板书:漫天飞舞)

  5、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指名朗读:"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这句话你读懂了哪些?结合理解:贫瘠、乱砍滥伐(板书)

  6、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第一段,你说妈妈的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心疼的语气)云雀的话呢?(埋怨的语气)先同桌练,再指名读。

  7、练习复述课文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过渡:他们飞呀飞呀,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小云雀又看到了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1、出示"洪水泛滥"影片。

  看后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简要回答:汹涌的黄河水从上游滚滚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水花如烟如雾……)

  2、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和刚才同样的方法轻声朗读第二大段,完成表格。

  看到的样子

  造成的原因

  大河

  3、四人小组交流表格内容。

  然后指名说,在大河上空,云雀看到了什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原因是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库"没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结合课文理解:咆哮、泛滥成灾。

  板书:泛滥成灾

  4、造成河水泛滥成灾的原因是森林水库没有了,森林怎么是森林水库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云雀妈妈是怎么跟小云雀说的?默读第10小节,看看森林里哪些事物可以蓄水,用"--"划出来。

  5、指名说说森林里蓄水的事物:树冠、树干上的苔藓、树下的枯枝败叶、土壤。森林里这么多事物能蓄水,所以云雀妈妈说森林就是一座森林水库。它们怎么蓄水的呢?下面请大家观看森林蓄水动画片。

  6、最后云雀妈妈说"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与"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句子比较:

  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1)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一般的陈述句。从读中体会反问句语气强烈,加强语气)

  (2)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我们的校园不就是一座大花园吗?

  (我们的校园就是一座大花园。)

  小学生难道不应该保护环境吗?

  (小学生应该保护环境。)

  8、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1)自己练读   ②男女生分角色读

  9、复述课文第二段。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两部分,知道由于人们乱砍乱伐,造成沙漠上的黄沙漫天飞舞,河水泛滥成灾,土地贫瘠。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云雀和妈妈来到森林有何感觉又明白了哪些。

  五、课后作业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人们乱砍滥伐的行为不应该制止吗?

  2、难道我们不应该爱护校园里的环境卫生?

  板书:

  云 雀 的 心 愿

  黄沙    漫天飞舞

  乱砍滥伐

  河水    泛滥成灾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作者:孟卫国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39

  《云雀的心愿》教学片段

  孟卫国

  ……

  师: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飞呀飞,他们先飞到了哪里呢?

  生:他们飞呀飞,飞到了一片沙漠上空。

  师:他们飞到了沙漠上空,看到了些什么呢?遇到了什么呢?

  生甲:他们看到地上黄沙漫天飞舞。

  生乙:他们被风沙迷得睁不开眼了。

  师:大家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体会一下,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啊。

  生:闭上眼睛,想象体会。

  师:有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读了课文后的体会?

  生甲:我仿佛听到了狂风的呼啸,看到了漫天的黄土。

  生乙:我听到了风在狂呼,看到了沙在狂舞。

  生丙:我仿佛听到了刺耳的狂风,仿佛看到了黄沙被狂风卷起,漫天飞舞,连眼睛也睁不开了。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你们学会了用自己的耳朵去体验,用自己的眼睛去体验,用自己的心去体验。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该要用心去体验事物。那么,遇到这样的情景,小云雀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再用心体验一下吧!

  ……

  【评点】这一片段,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课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使学生在多元解读中获得体验,个性得到了张扬。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93

  《云雀的心愿》教育随想

  凤凰语文网友小雏菊

  师法自然     教学无痕

  都是“任务”弄人,为了完成教学这项任务,教师和学生苦不堪言;都是“质

  量”烦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急,学生累。什么时候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

  成为愉悦的精神之旅?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也一直审视着我的课堂教学。

  这星期我上公开课,与四年级其他两位语文老师商量,决定上《云雀的心愿》。

  经过讨论和试上,大家一致认为: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使学生乐学、

  想学,关键在于“师法自然”。

  手握“师法自然”之箭,我设计了教案,走进了课堂。

  师:让我们一起跟随小云雀和他的妈妈出去看看。老师解说,一、二两组当

  小云雀,三、四两组当云雀妈妈。

  师声情并茂地叙述黄沙的漫天飞舞,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读得投入,读得

  有情。

  师:我来问问小云雀,你们为什么觉得黄沙真讨厌?

  生1:因为黄沙迷得我睁不开眼睛!(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小云雀。)

  生2:黄沙漫天飞舞,呛到了我的嘴里、喉咙里,难受死了。

  生3:到处都是黄沙,我根本看不清前面的路。

  师:云雀妈妈,你们又为什么心疼呢?

  生4:人类乱砍滥伐,森林没了,我的家也没了,我很心疼。

  生5:这里本来多么美丽,到处都是绿色,动物们可以自由地生活,可是现

  在美丽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我很心疼。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茫茫的沙漠,再来看看人们乱砍滥伐的行为。

  播放录象,学生根据录象内容抒发自己的感受。有的惊叹、有的指责、有的

  惋惜、有的埋怨……

  看完录象,学生再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得更加投入,更加入神。

  分角色朗读,讲究的是能进入角色之中,与角色合二为一。我在课堂中,将

  自己扮演成解说员,让学生扮演云雀,利用角色效应,通过叙述,把学生带入情

  境。再通过录象再现情境,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读和说都非常精彩。

  课上完了,没有往日的担心、着急、疲惫,有的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从学生

  专注的眼神,精彩的发言,生动的表情中,我知道学生与我一样,短短的四十分

  钟,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这归功于“师法自然”,尊重教材,

  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心坎里。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泰戈尔)当我们与文本与学生融

  为一体,那么“课堂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教过。”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昨日,有幸聆听了市特级教师倪玲的执教的《云雀的心愿》现将课堂实录展示如下:

  一、课前谈话。

  二、读书展示。

  1、挑选自己喜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

  生1:读。

  师点评:你读的正确、流畅,显得沉稳。

  生2:读。

  师点评:从你的读中听出了埋怨之情。

  生3:读。

  师点评:读中老师看到了一只快乐的小云雀。

  生4:读。

  师点评:从你的读中,我好象看到了洪水的泛滥。

  2、理清课文的脉络。

  师:同学们,请看着书,回答我的问题:云雀飞到了哪些地方?它的飞行路线是什么?

  生1:它飞到了沙漠的上空,大河的上空,飞到了居住的森林。

  师:应该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的词语有序的回答。

  生2:再次练说。

  师:云雀的飞行路线就是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

  二、读中感悟。

  师:默读课文,在你认为值得好好推敲的段落前做个标记。

  生:默读课文。

  师:请读好的举手。

  生:我认为是4、10、13这三个自然段。

  师:赞同的请举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谁能说说理由吗?

  讲解第四自然段。

  结合学生回答, 屏幕出示:“孩子,以前这里是……贫瘠的沙漠……”

  理解“贫瘠的沙漠”是什么样子?

  生1:干燥,没有水源,光秃秃的。

  生2:没有树木。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对。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片。

  出示图片:贫瘠的沙漠。

  师:书中哪一句描述了“贫瘠的沙漠”?

  生: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生:齐读。

  师:贫瘠的沙漠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生:茂密的森林。

  师:想象一下。茂密的森林里会怎样?

  生:小鸟欢快的唱歌。蝴蝶跳着优美的舞蹈。

  师:那是什么原因把茂密的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的呢?

  生:乱砍滥伐。

  师“联系18课,请比较:“乱砍滥伐”与“乱砍乱伐”有什么区别?

  生:滥说明矮的、高的、粗的、细的都砍。乱说明这儿砍砍,那儿砍砍。

  师:同学们,请看这段话。

  出示第四自然段。

  师:齐读这段话,想想森林有什么作用?

  生:保土。

  师:介绍沙尘暴、洪水泛滥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听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不能乱砍滥伐,人类需要树木。

  生:植树节那天,我们要多植一些树。

  出示:第十自然段。

  师: 这一段,又告诉我们森林有什么作用?

  生:蓄水。

  师:板书。请仔细读这一段,想想森林是怎样蓄水的?

  生:树冠——树干——树下——土壤

  师:作者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写的很有条理,森林蓄水的本领大吗?谁能通过朗读把它体现出来?

  生:读第十自然段。

  师: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比较:哪一个说法更能说明森林的蓄水本领大?

  生:反问句。

  师:如果森林少了大水库,会怎么样?

  生:泛滥成灾。

  师:课文中哪一句写洪水泛滥成灾的?

  生:试读。

  出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师:谁能把河水的汹涌、疯狂读出来?

  生:自由试读。指名读,指点。齐读。

  师:疯狂的洪水都冲向了哪里?

  生:村庄,把村庄淹没了。

  生:庄稼。

  生:河堤。

  师:此时此刻,求生的人们会想到什么?

  生:当时如果不是我们烂砍烂伐,现在就不会这样了。

  播放录像:河水疯狂的冲跨村庄。

  师:同学们,发生洪灾可怕吧,所以说:保护森林太重要了。

  精读第13自然段

  出示:第13自然段

  生:试读

  师:读完你明白了什么?

  生:森林的作用。

  生:森林可以调节气温。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觉这自然的空调吧!

  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云雀的心声。

  出示:“小云雀一边听,一边不住地……一起……”

  师: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生:到沙漠上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板书:沙漠——绿洲

  师:这篇课文中有一句是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能把这句读好吗?通过你的预期不啊这种重要读出来。

  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来换一种语气读课文,好吗?

  课文中有三处对话,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生:自由分组朗读。

  交流

  三、练习说话。

  师:为什么说森林是太重要了?你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吗?

  生1:美化环境。

  生2:降低噪音。

  生3:净化空气。

  生4:防止水土流失。

  师:你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来把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连起来在说一遍吗?

  生:……

  四、深化主题,引发思考

  课件展示:沙尘暴中行走的人。2006年广东特大洪涝灾害场景。 森林。九寨沟  秋天的森林  夏天的森林

  师:学到这里,你能谈谈你的心愿是什么吗?

  生1:沙漠可以治理。

  生2:要植树美化环境。

  生3:政府多出台治理环境的政策。

  生4:呼吁社会爱护地球,多植树。

  师:走,让我们一起去植树。

  生:齐背诵《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师:总结

  五:写话

  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中心,写一段话。

  提示写作方法:1、先总后分。

  2、先分后总。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师:刚刚分享了我的小小心愿,你的呢?板书:心愿。

  生:拿到起航卡,期中考试考好,养成小宠物。贫困的人过上好的日子。

  师:心愿就是愿望。今天介绍一个新朋友:云雀。齐读课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找小云雀的心愿。师巡视。检查生字。

  厌   滥   贫   垮

  冠   刷   壤   邀

  生:指名读

  师:有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

  生:贫、滥、冠

  冠的意思:在顶上的东西;帽子,出示图。树冠  桂冠   皇冠

  的第一    冠军

  师:出示词。竖排读

  讨厌  冲垮   树冠    乱砍滥伐

  埋怨  冲刷   树干    泛滥成灾

  提醒埋的音,树干知道是什么呢?树主体部分。圆柱形的。

  学好生字词能够更好的走进课文,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生:邀上小伙伴,到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师:出示小云雀的心愿,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一定要去?什么样的沙漠?

  师:跟着小云雀去飞行。学会思考。出示: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

  师:你眼前仿佛浮现了什么情景?

  生:像龙卷风一样的浑黄的沙子、漫天飞舞,黄沙像怪物一样。

  师:师板书:黄沙漫天飞舞,哪个字更能突出你的理解?

  生:漫,被缠绕了。

  师:小云雀遇到什么困难?

  生:把它和妈妈分开,找不到妈妈了。到处乱飞,呛着,很难受。想喊妈妈。嘴巴一张开,就说不出话。没有自己的方向,等风沙停了,没有力气。

  师:出示:“这里的风沙真讨厌。”还跺脚啊,埋怨地读读。

  生:指名读,齐读。

  师:我们扇动翅膀,飞到大河的上空,出示:大河的上空文字。

  师:文字有温度、有力度、有情感的。听着她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有生机的村庄,鲜活的生命被掩埋了,河堤有了很大的力度,生命刹那间消失了。

  师:怎样的河水?

  生:无情、残忍的。凶猛的河水

  师:脱缰的野马是什么样的?横冲直撞、失去控制、难以驾驭,仅仅是冲垮河堤、淹没村庄吗?看洪水视频。是什么让你的目光凝视?

  生:无辜的人们、洪水的疯狂、残暴,

  师:用第8小节的词概括

  生:泛滥成灾

  师:板书:河水  泛滥成灾。出示:小云雀的话。不哭,虽然无法挽回

  害怕  惊恐   难过

  师:什么心情?

  生:惶恐  胆战心惊

  师:本来是一次充满期待的履旅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呢?快速阅读2—8小节,寻找答案。

  生:我从课文的第4自然段找到答案,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师:用自己的话说

  生:人们乱砍滥伐,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乱砍滥伐的情景吗?

  生:小树苗

  师:第八小节内容。生读。为什么云雀妈妈叹口气呢?

  生:如果改成森林被砍了,不能体现人类乱砍滥伐的行为,给别人一种错觉,森林没有。读

  师:归根结底一个词。板书乱砍滥伐。

  师:以前这里生机勃勃,而现在却死气沉沉

  以前这里土壤肥沃  而现在却   

  背井离乡

  都是因为人类乱砍滥伐。

  师配乐朗诵

  听听吧  听听吧    可怜的小鸟在倾诉……,看着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生:悲伤、沉痛、沉重、气愤、痛恨、不敢相信这是人类做出来的。

  师:心疼地说:“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数目

  生:齐读

  师:大树轰然倒下,云雀妈妈无可奈何,唉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

  师:感慨万千,写下此时你最想说的话。

  学生写。

  全班交流。

  师:挑自己最想说的。

  生:我痛恨哪些风沙,洪水,为什么要伤害那些保护我们的树。

  眼前的利益是暂时的,人类,觉悟吧!

  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

  齐读小云雀的心愿的话。

  板书设计:

  云雀的心愿

  黄沙漫天飞舞

  乱砍滥伐

  河水泛滥成灾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详细介绍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滥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人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埋怨”、“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相机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述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三、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的同学说:“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感悟、积累、迁移”是语文教学的“三步曲”,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小学语文研究》XX年9期)

  感悟积累迁移——《云雀的心愿》教学谈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感悟积累迁移——《云雀的心愿》教学谈

  江苏省运河师范附小 吴 雷

  资源来源: 《小学语文研究》2002年9期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滥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人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对话,悟到了“埋怨”、 “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相机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述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三、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的同学说:“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感悟、积累、迁移”是语文教学的“三步曲”,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作者:华锡芬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67

  由《云雀的心愿》而产生的心愿

  童话故事《云雀的心愿》叙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在树林外面飞行时所看到的伐林毁林造成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觉得如何将课文延伸至课外十分重要。课后,我让学生选读环保科普文章,搜索与环境有关的数据,举行“环境保护我知道”主题会,交流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主题会上学生相互交流找到的数据,“全球蕴藏的石油1XX年后基本开采完毕,全球每年损失耕地2100万公顷,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1100万公顷森林消失,250万吨泥沙流入大海,4500亿吨废物、废水排入江河,1500万人死于水和空气污染。在我国有1/3的沙漠是人为造成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长江流域连年洪灾告急,沙尘暴这种新名词频频出现等等。” 结合前不久无锡“退耕还湖”活动,我还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环境教育课。通过这些数据的交流,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违反生态规律的人类活动,既创造了文明又产生了恶果。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性的开发,矿产、耕地、森林、淡水等资源相对越来越贫乏。所以维护生态平衡,科学地解决人口与环境的问题,已成为人类当务之急。

  云雀的心愿是植树造林,使沙漠变成绿洲。我们的心愿是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美化环境,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供稿:华锡芬)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云雀的心愿》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同为环保主题,本篇在内容和结构上相对于前面两篇,较为简单,明晰。

  题目“云雀的心愿”,引导它的阅读者在文中很快发现课文的主题:保护环境。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正如课文中所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提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是借云雀之口,分三部分写出了森林的重要性:一森林可以保持水土,二森林可以蓄水(保持水土),三森林可以调节空气。

  作者通过地点的转换,实现着自己的叙述。学生阅读时,很快就可以找到课文叙述的要点。飞到沙漠上空,体会森林水土保持的作用;飞到大河上空,体会森林的蓄水作用;飞到森林里,体会森林对空气的调节作用。作者在安排这三点的叙述时,可谓独具匠心。课文先写两点,失去森林保护使水土流失,失去森林保护河水泛滥成灾。这是反写,写失去森林保护的危害。最后一点写拥有森林的好处,正写,调节空气。反与正,使学生在阅读时感受有无森林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体验到森林的重要性。反与正强烈对比,似把森林的重要性垫高,这为下文“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的呼出,做了情感上的铺垫。在层层阶进中,学生对森林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强。课文写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就显得自然而然了。因为云雀明确了森林的重要性,才会有到沙漠中植树,才有把沙漠变成绿洲的愿望。整个课文如此写来,结构缜密,气韵自然。

  课文在写作森林重要性三点时,细细理会,中间也有一些值得玩味的地方。它都是先写失去森林之后出现的现象,再写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同时配合云雀面对这种现象出现时的神态,叙述就显得丰满,有血肉。叙述第一点时,黄沙漫天飞舞,引起云雀的埋怨。继而妈妈心疼的说出,失去森林保护,土地变成贫瘠的沙漠。特别是贫瘠一词,把这种危害具体化、扩大化,有强调、突出失去森林的作用。心疼一词,不仅有心疼小云雀的意思,还有心疼森林变成沙漠的意思。叙述第二点时,作者用了比喻——像脱僵的野马写出水流的速度快,咆哮写出水流的声音响。紧接着写洪水泛滥后的悲惨景象,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妈妈叹了一口气,惋惜之情、悲叹之气溢于言表。

  在第二、第三点的叙述中,关于森林蓄水作用与森林调节空气作用两段,在写法上还有两点相似之处,值得学生读后思考,读后迁移。相似之处在哪儿?一是总分总的写法。你看,它们都是先总写作用——森林可以蓄水,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在分写、具体写作用,最后一句又都是以一个反问句总结——(森林不就是一个大水库吗?森林像不像空调器?),强化森林的作用,给读它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二是在分写时,作者采用排笔的句式,强化学生对所述问题的认识。比如第十节中,作者用“可以”、“也可以”,增强文章叙述的语势,加深学生阅读后对森林蓄水问题的认识。比如十三节把夏天与冬天放在一起叙述,也是排笔的手法,强化学生对森林调节空气温度功能的认识。在配合最后一句反问句,这种语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刚才讲的总分总的写作方式,排比的修辞手法,都是为了作者表达的需要而来。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这一课,可从课题入手,询问学生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再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从而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云雀三个地点中的三次语言中,寻找关键词句中总结出森林的作用:保持水土,调节空气的温度。继而提炼写法,进行迁移写作训练。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师:读课文,想一想,云雀妈妈和小云雀飞过了哪几个地方?

  生:(读课文)

  生:云雀妈妈和小云雀飞到过沙漠、大河、森林。(师板书)

  师:我们先来读一读有关沙漠的这一部分,说说他们看到的沙漠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词语是哪几个?

  生:(读课文后)“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这句话描写了沙漠的样子。

  生:重点词语是“漫天飞舞”、“睁不开眼”(师板书)。

  师:“漫天飞舞”是什么样子?谁来描述一下?

  生:漫天飞舞就是天上地上到处都是黄沙。

  师:所以云雀妈妈和小云雀……

  生:(接)睁不开眼。

  师:那么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应该怎么读呢?

  生:(自由练习读)

  师:(指名读,学生读得很投入,比较到位,读出了小云雀埋怨的语气。)

  师:这里原来也是茂密的森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这种状况的呢?

  生:是人们乱砍滥伐森林造成的。

  生: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师板书“贫瘠”)

  师:因此云雀妈妈非常的……

  生:(接)心疼。

  师:因此第四自然段应该读出云雀妈妈的……

  生:心疼。

  师:好,同学们很聪明。我们练习读读看,看谁读得最像云雀妈妈。

  生:(练习读)

  师:(齐读、指名读)

  师:为了避免风沙的侵扰,他们又继续往前飞,飞呀飞,飞到了……

  生:大河的上空。

  师:看到了什么样的大河呢?读课文5-10自然段。

  生:(读课文)看到了一条浑黄的大河,水位很高。(师板书:水位很高、浑黄)

  生: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板书:野马、咆哮、冲去)

  师:“咆哮“是是什么样子?

  生:就是很凶。

  师:我们可以看看书上的插图,就是河水咆哮的样子。河水咆哮着向下游……

  生:冲去!

  师:而不是……

  生:流去。

  师:你们真了不起。“冲去”写出了河水非常……

  生:凶猛。

  师:看到这种情景,“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感到很……

  生:害怕。

  师:对了,所以小云雀问妈妈的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应该读出害怕的语气。

  师:好,我们就用害怕的语气来读一读小云雀的话。

  生:读“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多人读)

  师:云雀妈妈怎么回答?

  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师:(学生这段的朗读可以说很到位,那一声叹息,让人真切的感觉了一丝丝忧伤。学生的朗读让我也感到一丝意外,看来只要调动起学生的激情,朗读水平就会提高很多。)

  师:河水如此凶猛,罪魁祸首是谁?

  生:是人,把上游的森林砍光了。(板书:砍光)

  师:“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小云雀的问题你能回答吗?让我们来读一读第10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我们分学习小组练习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小云雀的问题。然后来说给全班同学听听。(全班交流)

  生:因为森林里的树冠就像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直接冲刷地面。

  生:苔藓和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

  生:剩下的雨水渗进土壤,大多也能被储存起来,所以森林就是一个大水库。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43893127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