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读不完的大书

读不完的大书

零度碳酸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读不完的大书

微信扫码分享

读不完的大书(通用7篇)

读不完的大书 篇1

  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  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 认识6 个生字。

  教学过程:

  1、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 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口语交际:编一出小剧演一演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观察图意,并能完整清楚地叙述出来。

  2、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相似事情,以小组为单位编个小剧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来。

  3、培养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运用适当的语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矛盾。

  教学重难点:

  根据具体情景合理想象图上人物的对话内容。

  能把身边相似的事件编成小剧本,并表演出来。重点是采取适当的方式,运用恰当的语言来化解矛盾。

  教学思路:

  1、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出示插图和说话要求的前两句,使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同桌讨论,自由练说。

  同桌之间相互补充,把图上内容说清楚,说完整。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物心理,选择适当对话并表达出来。

  3、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4、出示说话要求的后两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5、小组交流,充分练说。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把事情演得生动。

  6、全班表演,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有依据的评价优胜小组。

读不完的大书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5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我们都知道,读书对我们成长有很大好

  处,谁能用古诗或名人名言来概括一下读书的好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本很大

  很大的书,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书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来来

  学习《读不完的大书》。

  二、揭题

  1、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那么就让我们快到书中去看看吧。

  三、读中感悟,体验新知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读一下本课的字词。(课件出示生词、展翅飞翔、两

  军对垒、暑寒荣枯、井然有序、壁垒森严、随风摇曳、温柔细腻、雨后春笋)

  3、默读课文:

  课件出示思考题:

  (1)这本书指的是什么?

  (2)你是从哪知道的?(第一自然段)

  (3)谁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4)大自然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好玩的、好看的)

  思考后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4、作者又觉得大自然哪好看,哪好玩呢?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飞鸟、花草、鲜花、蚂蚁、果树、竹林、棕榈树)

  5、选择一处或几处你喜欢的景物,小组内学。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

  个自然段看出来的。(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中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四、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美好的景象,辽阔的天空,浮云朵朵飞鸟翱翔,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出沁人的芳香,满山的果树,竹林生机勃勃,高大的棕榈树……

  1、这时你有什么感受?

  2、作者会有什么感受呢?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五、你见过大自然的哪些现象?大自然给你带来什么样快乐?说说你的感受。

  六、小结: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拓展延伸

  1.联系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奥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回答哪些问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用彩笔画下来。

读不完的大书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置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板书课题)

  问:看了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怎么样?)

  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读,互相纠正读音。

  3、出示字词,小组学习。从以下几方面学习:1、有没有多音字;2、有没有需要辨音的字;3、哪个字你能扩词;4、完成填空

  4、交流学习生字。

  三、品读课文,自我感知

  1、指名读文,思考学生课伊始提出的问题。

  2、回答问题:这本大书是什么?(大自然)内容是什么?(自然万物)

  这本书怎么样?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

  3、自由读文,说说课文哪一句话或哪一段话你最喜欢,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学生广泛读文,并指导朗读。(采用多种方式读出兴趣,在读中积累词语、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分组读全文。

  2、齐读最后一段,你能将结尾再补充一句话吗?(点出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

  大自然

  自然万物 细心观察

读不完的大书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 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 认识6 个生字。

  教学过程:

  1、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 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读不完的大书 篇5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小编在这里整理了《读不完的大书》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不完的大书

  朱维之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的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天高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读不完的大书》阅读题目与参考答案: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细腻

  A.lì

  B.nì

  正确答案:B

  2.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遐想

  A.jiǎ

  B.xiá

  正确答案:B

  3.连线搭配。

  一( )棕榈------

  正确答案:一( )棕榈------株

  一( )咸菜 ------

  正确答案:一( )咸菜 ------坛

  一( )画册------

  正确答案:一( )画册------部

  ( )的身影------

  正确答案:( )的身影------惆怅

  ( )的喧声------

  正确答案:( )的喧声------萧萧

  4.文中详细写了(  )。

  A.蚂蚁

  B.桃树

  C.竹子

  D.橘子树

  正确答案:A C

  5.“雨后竹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  )。

  A.形容植物生长得很茂盛。

  B.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正确答案:B

读不完的大书 篇6

  《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事物的奥秘,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也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读不完的大书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不完的大书阅读材料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的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天高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读不完的大书阅读题目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细腻

  A.lì

  B.nì

  2.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遐想

  A.jiǎ

  B.xiá

  3.连线搭配。

  一( )棕榈------

  一( )画册------

  ( )的身影------

  ( )的喧声------

  4.文中详细写了(  )。

  A.蚂蚁

  B.桃树

  C.竹子

  D.橘子树

  5.“雨后竹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  )。

  A.形容植物生长得很茂盛。

  B.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读不完的大书阅读答案

  1、正确答案:B

  2、正确答案:B

  3、株;坛;部;惆怅;萧萧。

  4、正确答案:A C

  5、正确答案:B

读不完的大书 篇7

  读不完的大书

  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朱维之写的一篇短文。作者写“我”小时候在大自然中———野外的天空、大地、飞禽、走兽、游鱼,找到了玩不尽的材料;自家房子前后左右空地上,栽有各种果树,棕榈和竹林对孩子来说,也很有情趣。文章通过对野外与自家庭院自然环境的描述,说明了大自然是儿童的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表述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结构分析〕

  本文按文中的4个自然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写幼年家贫,大人无暇关心孩子玩耍的事,于是“我”便到大自然中找玩的东西。

  第二部分,写“我”在野外的大自然中找到玩不尽的材料。这一段写得很细致,先概括地写野外的大自然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再具体写哪些材料令孩子兴奋不已。文章举了三个方面的实例:一是飞鸟的活动与花草的形态;二是各种鲜花的形状与颜色;三是观察蚂蚁搬家与蚂蚁战斗。

  第三部分,写自家庭院营造的优美环境也使“我”感到可爱而有情趣。可分三层。第一层描写自家房子前后左右栽的各种果树,春天开的花好看,秋天结的果鲜美。第二层写自家房后的竹林,竹笋长得快,且能食用;竹叶高洁、温柔、细腻。第三层写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而有情趣。

  第四部分,概括总结全文,照应文题,点出大自然是读不完的大书。

  〔语意理解〕

  “我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无暇关心孩子玩耍的事。”

  “幼年”,指小时候,儿童幼小的时候,一般指入学前那一段。“无暇”,指很忙,没有空闲。几十年前,“我”家里没玩具,表明家里较贫困。因为家穷,所以大人自然都忙于生计自然就“无暇关心孩子玩耍的事了。”

  “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弯曲的小河,繁茂的花草、树木,空中的浮云、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水中的游鱼、蝌蚪,等等,都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给孩子提供了玩不尽的材料。”

  这句话概括地写出大自然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为孩子提供了游乐的材料。前3个短语点出了3个主要对象即天、地、河。第4~6个短语分别写天、地、河中引起孩子们兴趣的事物,即天上的云、鸟,地上的兽、虫,水中的鱼、蝌蚪,这些事物对儿童来说十分新奇、有趣。最后总结出天、地、河为孩子们提供了游乐材料。

  “当它们两军对垒时,队伍整齐,壁垒森严,开战后,打得你死我活,它们英勇奋战的精神,令人敬佩。”

  “两军对垒”,指两军相持,排好阵势,即将开战。“壁垒森严”,比喻防守严密,界限划分得分明。这一句用拟人写法,把蚂蚁写“活”了,字里行间露出一个“趣”字。

  “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喜爱的。”

  “竹”,禾本科植物,多年生,有木质化长或短的地下茎。杆木质化,有明显的节,节间常是空的。“棕榈”,棕榈科,常绿乔木,高约7米。竹与棕榈两种植物都很美丽,所以,孩子“最喜欢”。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享受不完的乐趣。” 

  这是对全文的总结。“看不完的画册”,极写大自然美不胜收,处处是如诗如画。“读不完的大书”,极写大自然蕴涵丰富的知识,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未知。最后一个分句承接前文,对文题作进一步诠释。大大然是“大画册”“大书”,能给人们乐趣,能给人知识。

  〔写作特点〕

  1.理因情生的立意。

  这篇课文作者告诉我们的意思是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为了表现这个立意作者从儿时许多细微处着眼,选取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事物和细节来写。

  全文围绕一个“玩”字来写:因为大人无暇关心孩子的“玩”,孩子才自己找“玩”的地方与“玩”的材料;孩子来到野外,看到天、地、河中的诸多动物,看到它们的形态与活动,感到好“玩”;孩子来到庭院,看到各种果树,看到竹林与棕榈,有花有果,姿态柔美,也感到好“玩”。作者写“玩”,不停在“玩”上,而是自然地让人们体味到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这个抽象的道理,这种理性结论是由上面许多生动、细致的描写自然地引发出来的。整篇文章有景、有物、有情、有理。 

  2.描写中尽显童心。

  全文活泼、有诗意,在记叙与描写中,把一个儿童的心灵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第2段写麻雀的样子是“蹦蹦跳跳“的,显露幼儿的情致;写老鹰,盘旋、猛扑,让人感到威猛雄健。写蚂蚁有灵性、连搬家都井然有序;写花草,红、黄、紫、蓝,五颜六色,单瓣、重瓣、四五瓣,形态万千。第3段写庭院的树木亦然。透过这些描述,仿佛让人看到一个幼稚可爱的儿童正在天地之间痴迷地欣赏与探究。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并学习“我”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操作要点〕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书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去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读,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理解。) 

  (2)小组互动: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浅显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出示课件: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看后同桌互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在互读、互听、互学中读好描写优美景色的段落,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读了课文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哪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相关文章。

  资料

  〔棕榈〕常绿乔木,茎呈圆柱形,没有分枝,叶子大,有长叶柄,掌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花黄色,雌雄异株,核果长圆形。木材可以制器具。通称棕树。

  〔细腻〕物体表面精细光滑或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读不完的大书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44709127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