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花之咏

花之咏

无风无月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花之咏

微信扫码分享

花之咏(精选17篇)

花之咏 篇1

  课题

  花之咏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重点难点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

  二、明示目标

  板书课题:花之咏。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

  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三、初始通读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4、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四、品味精读

  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

  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

  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五、实践悟读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二、明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

  三、初始通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

  四、品味精读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

  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

  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

  “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4、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5、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6、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7、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五、实践悟读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3、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

  板书设计

  一句话

  花之咏     一颗星星

  大地的女儿      光明(理想与追求)

  礼品

  课后反思

  预习习惯养成: 第一课时检查预习,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预习任务,识字词方面较好,但个别学生课前完不成这一任务,还得靠课上学习。对课文内容方面,今后要提出具体要求,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在朗读方面练习到位,但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花之咏 篇2

  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

  我是一颗星星,人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

  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奏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眠。

  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清晨,我与微风携手宣报光明的到来;黄昏,我和百鸟一起向它告别。

  草原上,我舞姿轻盈,为她打扮;空气里,我叹吁呼吸,使她芳香四溢。我醉卧大地,黑夜便眨着无数只眼睛看着我;我招徕白天,为的是他用眼睛观看世界。

  我啜饮露水的琼浆,聆听鸟儿的歌唱,合着青草的拍子起舞。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这天教学《花之咏》一文,401班的老师先上了课文,然后在《基础训练》中发现了一题:

  “‘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追求光明。’这一句中的‘幻想’是指是么?”

  当时我正好在备这一课,还没上呢。我本想有些问题《教师用书》上应该会有解答的。

  我一向不喜欢看《教案》,我觉得那也只是一般老师备下的课,但我对《教师用书》还是很依赖的,因为那里有对教材的深入分析。不过这北师大版的《教师用书》对于教材的分析有太深入了一些,有的虽然不一定要与学生分享,但作为老师我想知道总比不知道要好。也正因为如此,我想这么深刻的问题《教师用书》上一定有踪可寻的,可结果是我想好了设计思路也没看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401班老师认为这句话有另一种翻译版本,而那一种版本里出现了“不孤芳自赏,不顾影自怜”的字样,因此他认为这个可以做为“幻想”一词的理解。然而我总觉得不像,我觉得此处的“不为看到我的幻想”其实是“我的幻想”已经看到了,只是不是“我”也就是“花”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光明”的。

  我反复的读书,企图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能有所收获。可这篇散文诗写得实在是太美了,诗一般的语言根本无法让你去逐个追踪到个别词句。

  当我再次拿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文中所有的对于花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不都是花在歌唱,不都是花的幻想吗?

  花儿幻想他是“一句话”“一颗星星”“大地的女儿”“朋友间的礼品”“新娘头上的彩冠”“生者致以死者的赠物”,花儿幻想他与“清风”“百鸟”为伴,花儿幻想他“装扮草原”“浸润空气”“醉卧大地”,花儿幻想他“啜饮露水的琼浆”“聆听鸟儿的歌唱”“和青草起舞”。

  而所有的这些美好、幸福的幻想都不是最终目的,他的理想是为了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的。这一切的幻想都是他实现理想的过程!

花之咏 篇3

  《花之咏》,当我们一读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就能感觉到花的芬芳,如诗般散文的魅力,不言而喻,这是一篇美文。美的文章教学就要让它美起来。当我们听了谢老师的这堂课后,感觉一个字“美”,如何让一堂课美呢,我想以下几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以“读”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重点落在读、悟上。整个课堂上老师尽量使学生在读中学,悟中思,学中悟,读出意味与感受。整个课堂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读书情。不管是老师的范读还是学生的悟读,不管是自由读还是指名读,总之,读书声弥漫在整个课堂中,越读越好,越读越有味。

  二、鼓励、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空间,这样使孩子更加深入地对课文进行理解。这一点也正体现了语文课标中说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望、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过渡语,着力煽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教师之情,学生之情,作者之情,作品之情产生共鸣,这样确保了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的有效进行。在课堂上,教师声请并茂的范读对全班同学产生极大的感召里,激励学生在朗读中努力进行情感的投入,积极大胆的读课文,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师还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重视语言的积累。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通过初读 、细读、精读等活动,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的知道去学也愿意去学。

花之咏 篇4

  福建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 四年(4) 魏思思  施聪怡  王凯曦

  指导教师: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   赖小珍

  我是一本书,大自然把我写了出来又把我献了出去,带给人们自然学的奥妙。

  我是一株草,在清风中舞蹈,在阳光下欢笑;在雨中跳跃。

  我是一轮圆月,我期待额外你们不断进步,揭开我的面纱,探究我的奥妙。

  我是一朵白云,太阳给我温暖;雨水给我滋润;月亮催我入眠。

  我是一只蝴蝶,在公园的每个角落翩翩起舞,飞高飞低,供人们欣赏。

  我是一滴小水滴,从乌云密布的天幕坠落下来,点缀着碧绿的地毯。

  我是送给母亲的礼物——康乃馨;我是送给情人的礼物——玫瑰花;我是朋友之间的礼物——百合花;我是家里摆放的装饰物,能发出清香淡雅的香味——水仙花。

  我是太阳的女儿,早晨,柔和的清风唤醒了我,使我热情奔放;中午,温暖的阳光哺育了我,使我芳香四溢;傍晚,稀疏的星星与我一同玩耍,与我渐渐歇息;在夜深人静

  时,轻柔的月光扶摸着我,使我安然入睡。

  我啜饮露水的琼浆,聆听鸟儿的歌唱,合着青草的拍子起舞,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我是学生尊敬老师的象征,我是姑娘头上的一件装饰品,我也是男生送给女生的一件赠物。

  我是一棵大树,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我笑得更加亮丽,秋天催我入眠。

花之咏 篇5

  去年公开课讲了《花之咏》,课后经过大家的评议,自我感觉不是太好。 特别是同学科的 一位老师告诉我   作者是位盲人时,我觉得无地自容,好像自己精心备了几天的课被全盘否定。虽然事后不断地钻研,但觉得自己所了解的一切已不具说服力。

  今年在同学科集体备课时,我首先自我批评:我去年没有结合作者的实际背景去渗透领悟本文的中心。可内心却一直想把背景搞清楚......恰巧那天遇见陈老师,再次询问作者是不是盲人?得到的答案仍是作者正是因为盲人才写的这篇文章。我迷惑不解但无力辩解......无奈教材资料翻了一遍又一遍,网页翻了一张又一张.......最后经我们四年级组搜集、五年级判断,一致认为著名黎巴嫩是人纪伯伦不是盲人,他所谓的光明指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他的一生坎坷曲折,作品文韵优美、含蓄,借花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必须结合作者背景去理解:

  纪伯伦(kahlil gibran)(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并有评论说“上帝的先知于其身复活”。同时,以他为中坚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曾经全球闻名。

  不管怎样,都要向你致敬,为你认真求真的态度,这也正是我们要教给学生们的人生态度!(引者评)

花之咏 篇6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板书课题:花之咏)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那“花之咏”又是什么意思?(花在歌唱)

  二、品读课文

  过渡: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听——(配乐范读)                                                                                                                                                                                                                                                                                                                                                                                                                                                                                                                                                                                                                                                                                                                                                                                                                                                                                                                                                                      

  1、多美的诗呀!在刚才听读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了文中多次出现了“我”,那文中的“我”又指的是——生:花。

  2、文中用第一人称“我”来抒发花的心声,把花朵当做人来写。这种写作方法叫做——生:拟人

  小结:是啊!文中把花当作人来写,花就像人一样,有它的生长,有它的生活,更有它的追求。(板书:花的生长、花的生活、花的追求)

  3、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花的生长,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花的生活,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花的追求。

  (1)学生自学。

  (2)交流。

  4、理清了课文的条理,就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课文。在品读的过程中(出示: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并旁批你喜欢的理由或感受。)

  (1)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流。

  (3)班级交流。

  相机出示:

  a、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

  (1)学生谈感受。

  (2)点拨:在这里,文中把花比作了大自然吐出的一句话。从这个“吐”字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到来,从这个“收”字,我们又可以感受到冬天的来临,明年将是一个新景象。

  (3)指导读。“吐”、“收”这两个字用得生动有趣,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得重一些,还要读得慢一些。这样才能读出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b、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眠。

  (1)学生谈感受。

  (2)点拨:在这段话中,诗人又把花比作了大地的女儿,从冬、春、夏、秋这四个季节中,可以感受到花在不断地生长着,变化着。

  (3)指导读。(“我是大地的女儿”声音平,“冬天把我孕育”声音低而缓,“春天把我降生”音调提高,语速加快;“夏天把我抚养”音调稍低拉长字音;“秋天”后稍停顿,再读“催我入眠”,音调降低。   师范读)

  c、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出嫁时头上 的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1)学生谈感受。

  (2)师:除此之外,孩子们,生活中我们还看到了哪些送花的事?

  (3)小结:是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花,花让我们心灵得以竞放,花让人与人互相沟通交流。

  5、过渡:花是真善美的化身,花的生活是美好的。但是花却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文第七自然段,看看花的追求是什么?

  (1)齐读。

  (2)孩子们,哪句话写出了花的追求?(生答)

  (3)出示:我会理解

  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点拨: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 “我”的幻想可能是对自己的孤芳自赏,希望自己更加的美丽,希望自己能和星星一样升上天空,希望自己永不凋零,希望自己被更多的人称赞等等。“追求光明”是花的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这就是借花喻人的写法。)

  师: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花儿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板书:追求光明)

  生:花儿绽放笑脸,花儿没有太多的幻想,只为看到光明,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

  三、归纳

  让我们一起再看看,花到底在歌唱什么?(师指板书总结)

  四、配乐朗读

  (音乐响起)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再次走进花的芬芳。齐读课文《花之咏》(出示)

  五、摘抄

  《花之咏》这首散文诗寄托了纪伯伦的高尚情操,语言轻柔、隽秀、清新,请同学们拿出你的摘录本,把你认为优美的句段摘抄下来。

花之咏 篇7

  教材分析:

  《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第三篇课文。这篇文章也是借花喻人――看似写花,实为映人,不过比这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种一片太阳花》更含蓄。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文章的感受逐渐接近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和理解应能形成大致的共识。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应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就文章内容谈出个性化的感受。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深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照学生的理解和需要,背诵喜欢的段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一段。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与“笔下生花”结合,写一篇关于花的想象作文。

  4、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喜欢?

  能不能背一首描写花的诗词或文章片段?

  有一位黎巴嫩著名的诗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花,那他对花又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纪伯伦的一篇文章《花之咏》。(板书课题)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字典,记录下“咏“字的几个含义,谁来说一说?

  (“咏”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一是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吟唱,如“歌咏”;二是用诗词等来叙述,如“咏梅”)

  那在“花之咏”中“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来解释。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语言之美。

  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跟读,边听边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

  三、同位互读课文,互相正音。

  想一想,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个人练习朗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想想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谈感受时注意引导学生谈出个性化的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

  (1)想象大胆奇丽:“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

  (2)仔细观察生活:“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3)用词丰富优美:多个自然段皆可看出。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各个自然段。

  五、体会情感,释题。

  1、“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怎么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花之咏》?

  3、课题当中的“咏”字是什么意思?

  六、个人练习有感情朗读。

  1、指名配乐朗读。

  2、各小组合作表演读。

  七、深化理解。

  同学们,你们多次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提示学生:可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读后的感受,比如用几个成语概括,引用一首诗或词来表达,或者画一幅画,唱一支歌,跳一曲舞来抒发感受。

  教学反思:

  本文是风格隽永的散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唯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课文的这一特点,运用了形式多样的读来品味词句,进而突破难点。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

  点评:

  1、抓语言文字,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花之咏》一课的设计者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重视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揣摩语言所传递的美好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扣住课题,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设计者没有按常规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意思,而是先设疑,然后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在学生已经感同身受的情况下,再来理解课题意思,可谓水到渠成。

  3、教学设计的最后,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全方位的开放自己的感官,投入到对文本的感悟与演绎中来。

花之咏 篇8

  初读这首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纶的散文诗,感觉文辞的确优美无比。多读几遍,也能体会到作者借花抒发的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可是,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这深层次的蕴意呢?

  我一次次把心放进去细细品味:“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又把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我是花,“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我绽放;“又把我收了回去”,我谢了,不,不是谢了,而是回到“它的心室里”,多么温暖,多么亲切!“我是一颗星星……”,我是花,我开放在“湛蓝的天幕” 里,多么美丽!我谢了,不,是“坠落在碧绿的地毯上”,多么舒适!“我是大地的女儿……”我就这样,读下去,读进去,最后,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中,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多么热爱生活、多么向往光明!

  这么美的诗句,怎么让我的学生爱上她?这么美的意境,怎么让我的学生走进她?他们,毕竟还只是四年级的孩子。

  在课前,我没有设计出详细的教案,只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初读正音——深读感悟——总结提升。在深读感悟环节,只想到一个引导学生读书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个段?把心放进去读读,看看自己能读出点什么。对于课堂上,将出现什么情况会取得什么效果,心中没有个底数。

  就这样,我草草地走进了课堂。初读正音,因学生预习较好,没花多少时间就完成了。我按预设抛出了那个引生读文的问题。学生听清后,也有模有样地读起来,不多会儿,就有人举手了。可是,抽起来后,多是读自己喜欢的段,却说不出自己的体会。不过,课越上到后面,学生的体会却越让我惊喜。下面是我课后整理出来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

  生1:我喜欢第一自然段。(该生读本段)

  师:你有什么感受?(该生支吾着,说不出来。)

  师引:“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了出来”(老师做出花开的动作),花怎么了?

  生齐答:花开了。

  师接着引:“又把我收了回去”(老师做出花谢的动作),这是花——?(生接:谢了!)

  师再引:谢了?多悲凉多没诗意啊!作者是说“把我收了回去,藏在——?”(生接:她的心室里。)

  师:来,把心放进去,读读,你是花,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读体会后举手了)

  生2:我是花,我回到“她的心室里”,好温暖哦。

  生3:我是花,我是大自然的女儿。

  师:多好的体会,把它送进诗句里,读出来!(学生再次体会读、展示读,比刚才好多了。)

  片断二:

  生1:我喜欢第五自然段。(该生读:清晨,我与微风携手宣报光明的到来;黄昏,我和百鸟一起向它告别。)因为,清晨,我和微风携手宣报光明的到来。

  师:你是用诗句来回答自己的感受。老师也喜欢这段,老师来读读,看看,你是花,你能体会到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感情诵读本段)

  生2:我是花,我很骄傲。因为是我和微风宣报光明的到来。

  师:我骄傲!我自豪!送进去,读出来!(生自由体会读)

  师:再听听,还有什么体会?(师再诵读本段)

  生沉默。

  师:“黄昏,我和百鸟一起向它告别。”你曾经和谁告别?

  生3:我曾经和妈妈告别。

  师:告别时你和妈妈——?

  生3:依依不舍。

  师:黄昏时分,花儿和百鸟一起向它告别,也——?

  生齐答:依依不舍。

  师:送进去,读读。

  片断三:

  生:我喜欢第六自然段的“草原上,我舞姿轻盈,为她打扮;空气里,我叹吁呼吸,使她芳香四溢。”我觉得花儿很愿意把自己的舞姿和美丽献给草原,把自己的芳香献给空气。

  师:用一个词语。这叫乐于——(生:奉献)。谁是这无私的、乐于奉献的花?(抽学生感情朗读)

  片段四:

  生:我喜欢第七自然段(该生读本自然段:我啜泣露水的琼浆,聆听鸟儿的歌唱,合着青草的拍子起舞。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我感觉到花儿好幸福哟。

  师:是吗?花儿们,闭上眼睛,仰目朝天,享受我们的幸福生活--(老师激情咏诵,学生尽情体会)花儿们,你这么幸福,你还有什么想说吗?

  生:我永远仰目朝天,是为了看到光明,我热爱光明。

  师:好一个幸福!好一个热爱光明!孩子们,你们体会得多好啊!把你的体会送进去,读读!(学生自由读时,有的闭目、有的晃脑、有的起舞,感染着自己,也感染着老师。后来抽读时,不少学生在听读时不由自主地轻声跟着读,好多孩子晃着脑袋、摇着身子,读着读着,都仰着头,声音越来越大,变成了齐读。)

  师:我感受到了每朵花儿都是那么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生活的幸福和对光明的热爱,来吧,花儿们,一起来表达!(学生的感情朗读再次达到了高潮)

  每整理一个片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在我的脑海中回放一遍,我也就会被学生的体会激动一次。细读这些片断,我发现,有些细节处,还可以进行更好的点拨和引导,学生还可以得到更多更深的体会,学生还可以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更有意境。如片断二中,当学生汇报说“我是花,我很骄傲。因为是我和微风宣报光明的到来”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清晨,除了我和微风之外,其他“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想象,从中体会在这种意境中只有“我和微风”在期待、在盼望、在时刻准备宣报光明的到来,从而,体会到花儿对光明的热爱、向往和追求,再读就会更加入情入境。

  所以,在被学生一次次激动的时候,也一次次遗憾着,感叹着:学生思维火花的点燃、语言文字的揣摩、情感体验的激发、内心世界的触动,老师的作用太重要了!

  在课前,自己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和领悟诗中深层次的蕴意、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到茫然,可课堂上实际效果却大出我的预料。我在想,这是为什么?琢磨自己从准备到上课再到课后整理的全过程,觉得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自己真正地走进了文本,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做到了“跳进去”。课前一次次地读,一次次地体会,一次次地感悟,一次次地感动,最后,觉得自己就是那热爱生活、追求光明的花儿、就是那诗人。二是自己能跳出文本,找到学生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认知、思维与文本意境的联结点,给予学生适时的点拨和引导,而且对于点拨和引导的方式也事先思考得比较清楚,做到了“跳出来”。三是课堂上自己能全身心地投入,吸引着学生,感染着学生,煽动着学生。

花之咏 篇9

  一、教材分析:

  《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第三篇课文。这篇文章也是借花喻人――看似写花,实为映人,不过比这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种一片太阳花》更含蓄。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文章的感受逐渐接近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和理解应能形成大致的共识。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应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就文章内容谈出个性化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深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照学生的理解和需要,背诵喜欢的段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一段。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与“笔下生花”结合,写一篇关于花的想象作文。

  4、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喜欢?

  能不能背一首描写花的诗词或文章片段?

  有一位黎巴嫩的诗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花,那他对花又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纪伯伦的一篇文章《花之咏》。(板书课题)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字典,记录下“咏“字的几个含义,谁来说一说?

  (“咏”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一是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吟唱,如“歌咏”;二是用诗词等来叙述,如“咏梅”)

  那在“花之咏”中“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来解释。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语言之美。

  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跟读,边听边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

  (三)同位互读课文,互相正音。

  想一想,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个人练习朗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想想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谈感受时注意引导学生谈出个性化的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

  (1)想象大胆奇丽:“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

  (2)仔细观察生活:“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3)用词丰富优美:多个自然段皆可看出。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各个自然段。

  (五)体会情感,释题。

  1、“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怎么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花之咏》?

  3、课题当中的“咏”字是什么意思?

  (六)个人练习有感情朗读。

  1、指名配乐朗读。

  2、各小组合作表演读。

  (七)深化理解。

  同学们,你们多次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提示学生:可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读后的感受,比如用几个成语概括,引用一首诗或词来表达,或者画一幅画,唱一支歌,跳一曲舞来抒发感受。

  五、教学反思:

  本文是风格隽永的散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唯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课文的这一特点,运用了形式多样的读来品味词句,进而突破难点。19世纪英国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

  六、教学点评:

  1、抓语言文字,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花之咏》一课的设计者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重视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揣摩语言所传递的美好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扣住课题,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设计者没有按常规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意思,而是先设疑,然后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在学生已经感同身受的情况下,再来理解课题意思,可谓水到渠成。

  3、教学设计的最后,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全方位的开放自己的感官,投入到对文本的感悟与演绎中来。

花之咏 篇10

  教材分析:

  本文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1883—1931)散文集《泪与笑》中的一篇。《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诗人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在前3段“我”分别把自己比作了“大地心中的一句话”、“坠落到草地上的一颗星星”、“大地的女儿”、第4小段讲了自己的用途“朋友间的礼物”、“新娘头上的鲜花”甚至是“祭拜逝者的赠物”,“花”是世上美丽事物、人间真挚感情的象征;在5、6段“我”又歌颂了自己从清晨到黄昏,从大地到空中与微风携手同百鸟相伴的幸福美好生活;第7段则表达了花的理想:追求光明。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物抒情,作者已与花融为了一体,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的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诗人以流畅的语言,清新的文笔,愧丽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从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

  学情分析: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抒情、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与感悟,而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借花表达自己对美丽对光明的追求,正是两种手法的有机结合。加上“花”是学生们身边十分常见的也是大家较为喜欢事物,学生对它们的形态外表以及生长习性比较了解,所以本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不难理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课文。

  3、通过诵读课文体会到作者对美丽与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并与自己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重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查字典,“咏”什么意思?(歌唱)

  3、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静静的听一听

  二、初读课文

  1、录音示范读。

  2、听之后有什么感受?

  3、谁愿意代替花“唱唱”这首歌?(知名分段读)

  4、你觉得他们读的怎么样?(生生互相评价)

  三、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语言交流、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吟诵一首诗词)

  (在说到“我是一句话”这一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第4段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第7段,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我”的幻想可能是对自己的孤芳自赏,希望自己更加的美丽,希望自己能和星星一样升上天空,希望自己永不凋零,希望自己被更多的人称赞等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四、朗读背诵课文

  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所学之后

  1、课下搜集到的关于纪伯伦的更多信息,进行知识扩展。

  2、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当堂仿写一段。进行交流。

  3、读一读日积月累中“读一读”中的词语。

  4、练笔:通过这首散文诗我们不但感受到花是美丽的,更体会到了花的崇高理想与追求,其实大地万物还有很多东西也有着崇高的气节,你愿意像作者一样为它们作词歌唱吗?(学生进行练笔)

花之咏 篇11

  《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

  设计理念: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点评: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点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

  2、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如果你还有些困难,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要读通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  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点评: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点评: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点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鼓励背诵,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对文本理解的呈现方式可多样化。]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点评:作文教学的根在阅读教学,要打通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点评:放手让学生写心中所想所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对文本进行个人独特的“再创造”。]

  总评:

  识字教学扎实。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教师指导“赠”的写法。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写法,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这些基本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采取不同学法。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等,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各自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背诵。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感悟写作方法。课文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教师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引出写作方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打通了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花之咏 篇12

  《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 ”,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

  设计理念: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

  2、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如果你还有些困难,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要读通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  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 ”――“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

  总评:

  识字教学扎实。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教师指导“赠”的写法。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写法,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这些基本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采取不同学法。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等,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各自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背诵。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感悟写作方法。课文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教师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引出写作方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打通了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花之咏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篇散文诗。作者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儿的心声:“我是一句话”、“我是一颗星星”、“我是大地的女儿”……“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文章文辞优美、意味深长,表面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在借物抒情,此时,诗人与花已融为一体,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二、学生分析:

  花是我们身边十分常见,也是大家喜欢的事物。学生对它比较了解。《花之咏》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基本的了解。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光明的追求。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作为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三、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四、教学重点: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

  2、板书课题:花之咏

  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

  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由孩子们咏花引入课题,学生通过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花之咏就是花儿的歌唱。]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4、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自读自悟,自己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课文时会更积极。]

  (三)全班交流

  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

  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

  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

  (1)谈到第4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

  (2)第7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谈到第7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学生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对课文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读后的感受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但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原文,再结合原文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和思维习惯。]

  (三)感情朗读

  1、配乐朗读课文。

  2、朗读比赛。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四)小练笔

  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

  2、互相交流。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花之咏 篇14

  一  课文分析

  我认为这是一篇散文诗。语言优美含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二  设计理念

  诗存在可解与不可解的矛盾。但教学必须作以解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中的价值,激发学生根据对语言文字的体验和意境的想像,尝试作多元的想像和个性化的解读。虽然任何对诗的解读都是误读,但是学生享受到优美的语言所带来的情感高峰体验,可以说是一种美丽的错误。

  三  教学目标

  1  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掌握生字词。

  2  通过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激发学生体会诗的语言和意境的优美,并能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受到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的生活态度的感染。

  3背诵喜欢的段落,学会仿写。

  四  设计流程

  a  鲜花招得伊人赏------导入新课

  1  出示四季花谣“一月水仙清水养……”,师生共同咏唱.

  2 大屏幕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卉。

  3 指名谈谈花儿带来的感受。

  4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b好花不厌百回看------读中赏花

  1题目中的“咏”是什么意思?

  2让我们仔细听听花儿唱的歌。看看谁是花儿的知音,能听懂花儿在唱什么?

  3出示读书要求:

  l  结合生字词,读通诗歌。

  l  带着自己的体会,熟读成诵。

  l  在书白处,标注自己的感受。小组内交流。

  4 花儿的知音们,快去欣赏花儿的歌唱吧。

  c  采得百花酿佳蜜------合作品花

  1异质分组,商讨表达感受的方法。如:

  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诵一诵……

  2 教师根据实际,相机激发学生想像,品味。

  l  我是一句什么话?大自然为什么吐出又收回,还藏在心室里?说明了什么?

  l  比较:“星星闪烁在湛蓝的天幕”

  “花儿开放在碧绿的地毯”

  这两句话有什么异同之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l  想像后填充:

  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可以-----------------------。

  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可以-----------------------。

  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可以-----------------------。

  我是一朵花儿,可以-----------------------,可以-----------------------,

  可以-----------------------……

  l“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是什么?

  诗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这种追求?

  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朗读诗歌

  d 心心相印我成花-------花的遐想

  一朵花儿也有自己生命的价值和追求。假如你是一朵花,你愿意怎样生活,你的追求是什么?

  1自由发表感想。

  2 仿写一段,表达自己的感情。

  3  师生再次诵读全诗。

  e 拓展练习

  1 笔下生花,写一篇花的想像作文。

  2  积累写花的诗句。

  四.板书:

  花之咏

  美丽 

  追求 生命的意义

  光明 

花之咏 篇15

  一、说教材

  本课是黎巴嫩着名诗人纪伯伦的一篇散文诗。作者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儿的心声:“我是一句话”、“我是一颗星星”、 “我是大地的女儿”……“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文章文辞优美、意味深长,表面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在借物抒情,此时,诗人与花已融为一体,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课文。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到作者对美丽与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并与自己情感产生共鸣。

  教学重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二、说教法

  1、以读代讲,边读边想、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解了课文内容以后,通过教师声情并貌的配乐朗诵、学生的配乐诵读,给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三、说学法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抒情、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较深的了解与感悟,而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借花表达自己对美丽对光明的追求,正是两种手法的有机结合。加上“花”是学生们身边十分常见的也是大家较为喜欢事物,学生对它们的形态外表以及生长习性比较了解,所以本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不难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

  (1)谈到第4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

  (2)第7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谈到第7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学生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对课文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读后的感受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但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原文,再结合原文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和思维习惯。]

  (三)、感情朗读

  1、配乐朗读课文。

  2、朗读比赛。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四)、小练笔

  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

  2、互相交流。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花之咏》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笔清新、想象瑰丽、比喻新奇,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美对光明的追求。由于课文内容较简单,而且学生已经有了前两课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以读为主,通过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读后谈出自己的感受,使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写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学完课文之后,学生对这种写法已经有所了解,这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四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大部分学生的仿写都比较成功,能够做到基本相似,个别人的语言还相当精彩,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成为本课的一个亮点。

  孩子在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时,虽然老师告诉学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绝大部分孩子都选择用语言来表述,而且表述缺乏个性,这很值得我思考。

花之咏 篇16

  】《花之咏》教学设计之一     】《花之咏》教学设计之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篇散文诗。作者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儿的心声:“我是一句话”、“我是一颗星星”、“我是大地的女儿”……“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文章文辞优美、意味深长,表面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在借物抒情,此时,诗人与花已融为一体,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学生分析:

  花是我们身边十分常见,也是大家喜欢的事物。学生对它比较了解。《花之咏》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基本的了解。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对花的赞美与喜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光明的追求。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作为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

  2、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教学重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赞美自己所喜欢的花儿呀。

  2、板书课题:花之咏

  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

  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由孩子们咏花引入课题,学生通过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花之咏就是花儿的歌唱。]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把自己在课文中遇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4、互相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自读自悟,自己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课文时会更积极。]

  三、全班交流

  1、谁愿意代替花儿“唱”出自己的心声?(指名读)

  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

  3、说说花儿表达了自己什么心声?(生答)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聆听花儿的心声。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后的感受。可以用语言交流,也可以画一幅画,唱一首歌,吟诵一首诗词。

  (1)谈到第4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花儿的美好寓意。

  (2)第7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谈到第7段时教师可以相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让学生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学生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对课文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读后的感受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但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原文,再结合原文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和思维习惯。]

  三、感情朗读

  1、配乐朗读课文。

  2、朗读比赛。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四、小练笔

  1、根据前四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

  2、互相交流。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纪伯伦的《花之咏》,我们从花儿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儿的美丽,而且体会到作者的崇高理想与追求。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笔清新、想象瑰丽、比喻新奇,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美对光明的追求。由于课文内容较简单,而且学生已经有了前两课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以读为主,通过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读后谈出自己的感受,使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写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学完课文之后,学生对这种写法已经有所了解,这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前四段的结构特点,试着仿写一段,大部分学生的仿写都比较成功,能够做到基本相似,个别人的语言还相当精彩,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成为本课的一个亮点。

  孩子在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时,虽然老师告诉学生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绝大部分孩子都选择用语言来表述,而且表述缺乏个性,这很值得我思考。

花之咏 篇17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二十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以纪伯伦为中坚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曾闻名全球。

  在短暂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与他艺术的灵感。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八九八年,十五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一九0二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一九0八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一九一一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四十八岁英年早逝。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 ——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艺术生命双翼。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一七五七—一八二七)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二十世纪的布莱克”。一九0八年—一九一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象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早在一九二三年,纪伯伦的五篇散文诗就先由茅盾先生介绍到中国。一九三一冰心先生翻译了《先知》,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开阔了文学的窗扉。近十多年来,我国又陆续出版了一些纪伯伦作品。这位黎巴嫩文坛骄子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知音。【选自《人民日报》(国内版)1993.11.12国际副刊】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花之咏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46905127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