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漫游诗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精选12篇)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1

  一★级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

  港(  ) 澈(  ) 壶(  )  绣(  )   

  巷(  ) 撤(  ) 壳(  )    诱(  )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清澈——    特别——      赞叹——

  聚集——    自由自在——    一丝不苟——

  二★★级

  (三)把正确的选项写在括号里。

  1、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人。(   )

  举止:a.举起又停止  b.迈步  c.举动  d.姿态和风度

  2、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   )

  反映:a.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  b.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c.化学反应

  (四)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                          )。

  2、他在金鱼缸边画画,似乎(                               )。

  3、他的一对大眼睛就像(                                    )。

  4、他画的金鱼是栩栩如生,仿佛(                          )。

  (五)阅读理解

  1、“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次是作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笔谈。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他观察金鱼入了迷;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向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说明青年作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金鱼画得_______________。(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3、“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

  “鱼游到了纸上”是文中小女孩的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游到心里”是说青年人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级

  (六)小练笔:

  1、细心观察你最敬佩的一个人的外貌、神态、动作,写一写。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新词并理解新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聋哑男青年做事的专注和勤奋,并通过感情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悟;

  3.抓住重点词句,领会、学习、运用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聋哑男青年做事的专注和勤奋,并通过感情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因果关系;

  教具:ppt课件;

  教学准备:

  1.能够正确流利地读熟课文;

  2.查字词典理解新词词意;带拼音写课后生字两遍并组词。

  教学过程:课前:

  引生互查昨晚所写生字作业。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是——(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坐姿并分析“游”字结构部件。)

  二、检查预习:

  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检查预习需要大家“过两关”!(1.“我会读”: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矫正读、齐读;这一关的题目是“我会读”,其实要做到扎实地预习,我们还要能理解这些词语。下面我就来检查两个: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苟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这是课文中含有“一丝不苟”的句子,请大家读一读,看看文中是指谁干什么一丝不苟?除了会读、会理解,对这些新词中的某些新字还要会写,课前我检查了一下同学们昨天晚上的预习作业,发现有些同学把“港、徽、澈”写的不够规范,下面我们一起来纠正一下。【略】2.“我会总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答,引生补充——一位聋哑男青年画金鱼非常专注,画技很高。)小结:随着大家年级的升高,预习课文已经成为你们一项必须掌握的学习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自觉预习,养成习惯。

  三、理解课文:

  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那位聋哑男青年画金鱼的呢?接下来我们还要更加深入地学习课文。

  【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两个人赞叹聋哑青年画的金鱼“游到了纸上”?聋哑青年是如何面对别人的赞叹的?边读边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引生交流:

  首先写一个女孩对聋哑青年的赞叹。她是怎样赞叹的?引生理解“惊奇的叫起来”。透过女孩惊奇的叫起来,你体会到了什么?【聋哑青年画的金鱼非常逼真。】课文是如何描写聋哑青年当时画画情景的呢?指名读并课件出示“他有时……”看到了聋哑青年画金鱼的样子,你有什么体会?【画得认真、逼真。】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引生练读。其实,当时观赏聋哑青年画金鱼的不止是女孩和作者,还有很多人,请大家看第129页的插图,看看还有些什么人?请大家想象一下,他们会如何赞叹呢?引导学生紧扣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描画。听了老爷爷的赞叹,你一定对这位聋哑青年画金鱼的专注和逼真有了新的理解,请大家带着更进一步的理解再读两句话。生齐读。面对大家的赞叹,这位聋哑青年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读有关语句,引生理解青年没有任何反应不仅是因为他听不见,而且说明他画金鱼画得太投入了。用文中的话说就是“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第二次是谁赞叹聋哑青年画的金鱼游到纸上了呢?是作者借用女孩的话来赞叹聋哑青年。那么这一次聋哑青年有没有反应呢?指名读有关语句,引生体会:聋哑青年为什么“笑了,笑得那么甜。”【自豪、幸福的笑。】他不仅笑了,而且还写了一句话【板书】,“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引生谈理解;在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我们曾读过一个关于北宋画家文与可的成语故事,大家还记得吗?文与可之所以能够随手画出栩栩如生的竹子是因为什么?那么这位聋哑青年是随随便便就能画出活灵活现的金鱼来的么?课文有几处地方描写了聋哑青年观察金鱼的情境,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引生读句子。如果说文与可画竹子栩栩如生是因为他胸有成竹,那么这位聋哑青年画金鱼画得活灵活现我们也就可以说是——“胸有成‘鱼’。”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每阅读一篇文章我们都会受到一定的教育和启发,那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受到了什么教育和启发呢?引生谈。的确,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就难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文与可和聋哑青年的行动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解释。希望大家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中,激励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不断奋发向上。

  板书:

  鱼游到了纸上

  先游到了心里

  (胸有成“鱼”)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3

  本课我在练习设计上比较有特色。

  1.第一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时,紧紧抓住“聋哑青年”爱鱼的特点进行深入理解。首先理解“忘我的境界”的意思,在到课文中找根据,具体感受“忘我的境界”。在找根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讲,该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与表达的能力。

  2.第二题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入地理解,使聋哑青年的形象更加突出。首先应让学生分别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意思,然后紧扣一个“先”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弄清“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过程中,凸现聋哑青年勤于观察、刻苦练习到了忘我境界的形象,使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得到锻炼。

  3.第三题,重在语言的积累。在朗读与抄写中,体会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自主性练习]

  一、读句子,回答问题。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1.“忘我的境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先认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部分。把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说说,再简要地写下来。

  二、读课文,自由分组研讨以下问题后选出发言人全班交流。

  1.“金鱼游到纸上来啦”是谁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2.“鱼先游到我的心里”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3.鱼“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有什么关系?

  三、聋哑青年的外貌是怎样的?他看鱼、画鱼时的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再体会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并选择其中的两三句抄写下来。

  引导学生围绕课后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首先看是否正确地理解了两句话的意思,再考察对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否理解,是否能对“先”字的含义作出正确的解释。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4

  说教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三组的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本文可以分成四段,教学时没有按常规先分段,然后根据分好的段落一段一段地讲解进行教学。而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素质。

  本文所在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选择了哪些材料,而且从中学习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一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个有心人;二是认真观察,多看、多听、多问;三是勤于动笔。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渗透训练重点尤为重要。通过这一训练项目为后面学习读写例话作一铺垫。教学时先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写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本课时主要是留心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问),以此指导学生的作文。

  说学情:

  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优点是阅读面较广,接触到的中外名家名篇挺多的,再加上我校课外阅读的扎实,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挺强的。

  本课就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个性化阅读为指导,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以自学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意思。

  2、在体会聋哑青年品质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活。

  4、通过对课文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主线:

  以自主研读,主动探索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说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俗话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可今天呀,这活泼可爱的鱼儿却游离了水中,游到了纸上(揭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看法吧。引导学生谈自己心中的疑惑或心中的感受。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而我创设了一个生活常景,从俗语引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整体感知,互相交流。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通过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尝试解答。课堂上也应有生生互学的场面。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写在卡片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排序。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克服课堂上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的现象。]

  三、抓问题共性,自主感悟。

  在学生讨论问题,解决容易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发现问题,并结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加以罗列: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教师精心引导罗列课文的共性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发挥教师的引领价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这是小学阅读的心理规律。阅读教学应顺应这一规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引导学生读、思、议。学生再次读书讨论,互相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共性的、重点的、难点的词、句点拨精讲:如体会青年的特别时,抓住文中的“忘我”“融为一体”逐层深入,在这其中穿插想象说话练习: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金鱼画时,人们会怎么赞叹?又会在议论些什么?引导学生从想像中感受年青人对美的追求,体会青年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学生体会词句内涵的同时,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中间不失时机地穿插朗读指导,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也为突破本课的难点,做好情感的积淀。]

  4.理清关系,升华情感。

  在体会“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基础上,再出示最后一段,以一个“先”字为切入点,来理清两者的关系,此时在水到渠成之感。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再给学生充分发表独到见解的同时,适时地利用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或“只有……才”来对这两句加以归纳。然后再以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不用“鱼游到心里”为题?使学生对所感悟的内容有个总结,有个提升。

  5、拓展延伸。

  从明确“鱼游到纸上”到“鱼游到心里”的关系后,引导学生想像生活中有如课文中一样的事例吗?结合学生曾经写过的观察作文——《可爱的金鱼》,让学生明白,只要细心的观察也能让鱼儿游到文章中。(可从齐白石画虾,郑板桥画竹等故事中启发引导学生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用心真正去感悟生活,也以此来提升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之情。)

  老师小结:聋哑青年因为爱鱼,才会细致地观察鱼,鱼儿游到心中后才令鱼儿游到了纸上。那文章中的作者又是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的眼前呈现了那栩栩如生如生的画面的?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来描写人物的方法。回顾全文,细细品味文章。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忘我”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品读第4和第7自然段。

  3、体会聋哑青年画技的高超,感受聋哑青年做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中理解、感悟描写青年画鱼、看鱼的句子,感受聋哑青年做事专注、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先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并齐读。

  2、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边读边划出你认为难懂的句子,可以在课文的旁边做好批注。3、思考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字词,指导书写

  花港厂徽罢了绣花

  一壶茶金鱼缸聋哑人

  泉白如玉清澈见底赏心悦目

  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3、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看鱼看得非常专心,画鱼画得活灵活现。)

  三、解读“鱼游到了纸上”

  1、找出三句与课题一样的句子

  2、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3、这位女孩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惊叫?她看到了什么?

  4、解读第⑦小节

  抓住“绣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描”。

  抓住“很快地”理解“挥笔速写”。

  感受鱼的动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你看到了什么?鱼是怎样游的?

  指名读,齐读。

  小结评价:你们的朗读使我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我觉得我就在那位青年身旁看他画画,一个女孩也惊奇地叫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那这个女孩这么说是在夸青年什么呢?(把鱼画活了)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把鱼画活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神形兼备、逼真、巧夺天工)(这么多好词啊,都赶上词语字典了)

  4、小女孩的这一叫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围观的人都纷纷议论着、赞叹着。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文中的插图,观察他们的神态,猜想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也可以想想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夸?

  ①练笔:

  一位老人不住点头称赞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青年__________赞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群孩子__________叫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馈夸,引导进入角色夸。

  ③(齐读女孩说的话)师:你们夸得不错,让我们把所有的称赞融为一句话。

  5、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呢?当我把这句话写给青年看时,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三、感悟“鱼游到了心里”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鱼游到了青年的心里?找出相关的句子。

  2、抓重点句理解青年的“特别”——忘我。

  句一: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从“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体会青年的专注。

  句二: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从“忘了……忘了”体会青年的忘我。

  课件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一看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教师引读:就这样他老是……忘了回家。

  在风和日丽的星期天里,他——

  在寒风凛冽的星期天里,他——

  在烈日炎炎的星期天里,他——

  师:在这一年里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

  师:“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就像文与可画竹子一样,先做到了“胸有成鱼。”

  句三: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

  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老师:这位青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还在金鱼缸边画画。真是如痴如醉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

  句四: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这句话中没有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是个忘我的人呢?(生答:“唯一”、“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

  2、“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怎么理解呢?

  3、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谁愿意来读读?

  4、小结过渡:美丽的风景没有吸引他,围观者的议论也没有打扰他,此时此刻,他自己也不记得“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了。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能读好吗?

  四、升华情感

  1、师总结:因为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所以鱼才游到了纸上。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青年花了多少时间去观察鱼、画鱼呀!没有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很难做到的。

  正是心中有“鱼”才让人们夸赞那青年“鱼游到了纸上”。

  2、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27、鱼游到了纸上

  / 看鱼————老是、呆呆、静静鱼游到了心里\勤奋

  聋哑 专注

  青年坚持不懈

  \/ 工笔细描、一丝不苟鱼

  画鱼————融为一体游到了纸上/

  \ 忘记 忘记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地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设计点评:直奔主题,让学生立足课题提问,引起学生阅读期待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读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

  ③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同桌相互交流:上面的读书要求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

  4、指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设计点评:带着问题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习惯,真正达到快速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了解文本特有内涵的目的,为探究文本、走进文本作好铺垫。]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聋哑青年 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B: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心里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下来。

  3、同桌相互对读课文,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设计点评:教师有意识的将词语分为三类:A类是聋哑青年观鱼样子的词语,B类是聋哑青年画鱼样子的词语,C类是观众和“我”表现的词语,目的是帮助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和积累。同时用上述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既规范学生语言。又灵活运用词语。使语言训练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

  四、精读语段,感悟形象

  1、大家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聋哑青年的把鱼画得像。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具体讲了这层意思。

  2、教学7-8自然段。

  (1)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看看第七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一丝不苟”、“绣花”和“细致”理解工笔细描)

  (2)你想象一下,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是怎样做到工笔细描的?

  (3)正因为他画得好。围观的老人、青年、小孩是怎么赞叹和议论的?

  (4)谁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融为一体”的意思。

  (5)此时你如何评价这位聋哑青年?

  (6)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鱼画得像?

  (7)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及教师范读。

  [设计点评:对青年绘画技艺的精湛的体会。要落实到关键的字词上,此时教者抓住“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细致”等词语引导学生感悟,让学生真正理解它们的基本义和语境义,感受了聋哑青年的绘画技艺。不难看出此环节教学将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语言的迁移与运用、方法的指导与习得融为一体。这样立体推进,让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与对青年形象的感悟做到合二为一。]

  3、青年将金鱼画得栩栩如生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

  学生读后谈感受。(引导学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以及“从来不说一句话”想象、感知他平时如何认真观鱼的特点)

  4、再评价这位聋哑青年。(除了品质以外,有必要引导学生谈出对生活的热爱)

  5、教师小结:是啊,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忘我的观察金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画鱼,那么他又怎能使画出来的鱼像在水里游呢?

  五、品读难点,明白事理

  1、当“我”和聋哑青年交谈的时候,“我”将小女孩发自内心的“鱼游到了纸上”的纸条交给他时,他是如何回答的?

  2、“鱼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学引导。

  (1)“鱼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时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2)“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将两句话及两句话所蕴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3)让学生谈谈自己从聋哑青年画画的经历中获得哪些启示,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认识。

  3、朗诵课外作品《高贵的补鞋匠》,听后谈初步感受。

  [设计点评:让学生用关联词语说话。看似一个简单的句子训练,实际起到了两个作用:其一对学生进行了语法句式的渗透;其二检验学生是否弄懂两者的逻辑关系,从而解决教学的难点。同时,朗诵课外作品。使学生超越了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

  六、总评

  1、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

  例如,在让学生体会“聋哑青年画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词语,让学生对词语逐渐理解、感悟。同时,教师采用了想象说话、评价人物等方法将文本的“消极语言”转化为学生的“积极语言”。又如,让学生分类读词语,再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用关联词语说“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两者的关系等,都把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作为教学重点。

  2、繁简得当,张弛有度。

  教师着重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的品质。在多层次、多角度感悟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观鱼”与“画鱼”的关系,显得简洁明快。虽然简洁明快,但突破了教学难点。

  3、变讲读串问为阅读对话。

  教师将逐段讲解变为选点突破,重点品析画得像,借此引出“青年将金鱼画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和“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让学生与文本、与教师进行深层次对话。正是这样的阅读对话,使学生得到有效阅读,提高了语文素养。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2、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成语积累,导入课文

  1、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鱼的成语?(如鱼得水 浑水摸鱼 鱼水相逢 殃及池鱼 鱼跃龙门……)

  2、从孩子们积累的成语中可以看出鱼儿和水密不可分,但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却很特别,鱼不是游到水里,而是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⑴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⑵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 “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2、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3、检查自读情况:

  ⑴ 检查生字读音:

  花港 清澈 一丝不苟 厂徽 聋哑

  ⑵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⑶ 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我在西湖玉泉观鱼时,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他看鱼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人们评价他“鱼游到了他的纸上”,青年说是“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⑷ 指名朗读有关语句 出示句子(全班齐读):

  ① “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②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

  ③ 那个年轻人是怎样回答我的?(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板书:先游到了心里

  5、出示句子:

  鱼游到了他的纸上

  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根据这两个句子质疑:

  (鱼不是在水里游吗,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鱼是怎样游到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关系?)

  三、教师小结,布置任务

  孩子们真会动脑,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要来得可贵。下节课我们将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释疑。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撒(  ) 缸(  ) 绣(  ) 徽(  )

  撤(  ) 缺(  ) 诱(  ) 微(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玉泉  (  )的身材  (  )地叫起来(  )的池水  (  )的眼睛  (  )地画下来(  )的孩子  (  )的衣裳  (  )地看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的

  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27鱼游到了纸上。

  2、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留下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鱼不是在水里游吗,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鱼是怎样游到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关系?)

  3、布置学习任务:

  让我们一块走进课文,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理解关键词,合作解决问题,去真正地认识这位聋哑青年。

  二、讲读结合,学习课文

  1、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

  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⑴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 读句子,勾画句中重点词语,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工笔细描”“一丝不苟”“细致”“像姑娘绣花”说明聋哑青年画画认真,专注。挥笔速写说明他画画熟练,很快。)

  ② 青年笔下的金鱼是怎样游动的?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互相说一说。③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工笔细描”的句子读出青年的细致,“挥笔速写”的句子读的稍快)

  过渡:青年笔下的鱼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怪不得小女孩为之惊奇。

  ⑵ 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读出小女孩的惊奇,“哟”读得重而短促,语调上扬。)

  不仅仅是小女孩在赞叹,围观的人们都在赞叹着,议论着。

  ⑶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融为一体”谁和谁融合在一起,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⑷ 小结:现在你知道“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了吗?

  ⑸ 研讨作者描写聋哑青年时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⑹ 出示插图:

  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⑺ 总结学法:

  ① 朗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② 勾画重点词句,解决问题

  ③ 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④ 有感情地朗读。

  2、研读“鱼游到了我的心里”:

  ⑴ 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⑵ 运用学法,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说“认识”……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① 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谁还有补充)

  “老是”体会到青年爱看鱼;“呆呆”写出了青年看鱼看得入神,着迷、如醉如痴;“静静”体会到青年在记鱼的样子。

  ② 小结:其实青年 “呆呆、静静、从来不说一句话”,都是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用红粉笔画出这句话。

  ③ 让我们来读读这个段落:(一遍不行,再读)能不能读得更好些,让在坐的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青年看鱼得入神。

  还有哪些句子体现鱼游到了他的心里?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

  ①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看鱼看得时间长,还废寝忘食。“每个星期天都来看”写出他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看一天容易,每个星期天都这样就难了。)

  ②小结:他看鱼真是持之以恒,不仅是一整天、每个星期天,而且是一年多

  ③ 谁愿意读一读 谁还想试试。(指名朗读)

  ⑶ 小结:

  现在你知道“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了吗?(指名说)正是因为青年长期认真观察,形成了鱼的深刻印象,所以鱼才能游到纸上(拖长语调)

  ⑷ 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① 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② 举止和神态描写。

  3、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⑴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请你运用学过的关联词,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可以作语序调整,也可以加上一两个字:

  因为……所以……

  只有……才……

  只要……就……

  先……然后……

  如果……就……

  ⑵ 小结:

  对 “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纸上”的基础和原因,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的关系,要把鱼画活,画像,必须先仔细观察,使头脑中金鱼的形象鲜明、生动、深刻,呼之欲出。“游到了纸上”是“游到了心里”的结果。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在“游到了纸上”,是聋哑青年长期认真看鱼,刻苦练习画鱼的结果。

  三、总结升华,延伸主题

  1、这是一个怎样的年青人呢?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为了画好金鱼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我们被他勤奋、专注、忘我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8

  预设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聋哑青年画画的专注,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预设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鱼,同学们看见过鱼吗?你知道鱼儿在哪儿游吗?

  2.板书课题:27 鱼游到了纸上

  3.引导学生质疑。

  (1)谁让鱼游到纸上?

  (2)鱼怎么会游到纸上?

  (3)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读准课文中生字的读音。思考:你能用上课文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多种形式检查自读课文。

  (1)朗读词语。

  (2)字形辨析:港、徽。

  4.讨论:读了课文,你能用上课文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研读“鱼游到了纸上”,品味语言: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课文中写鱼游到了纸上的句子。

  2.组织交流,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预设:“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这是对他的称赞。

  3.再读课文,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划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4.组织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耐心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细致的动作描写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预设写话: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1)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有的……有的……还有的……。

  (2)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一位老人不住点头称赞说……一位青年赞叹道……一群孩子叫道……

  △预设体会描写方法:侧面烘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8自然段。

  6.当“我”把“鱼游到了纸上”写在纸上给那位青年时,他又是怎么说的呢?

  △预设: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心里?鱼是怎么游到他的心里的?为什么说先游到了心里呢?

  7.小结存疑:我们下节课再深入课文的字里行间解决这些问题。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

  第 一 课 时

  导入  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B 案

  第 一 课 时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自主读书

  1.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2.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粗说印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 二 课 时

  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a.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2、理解“鱼游到纸上”与“游到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的关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具: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我: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二)研读“画鱼”

  过渡:这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鱼,青年是怎么画出来的?

  1、自由读课文,找出青年画鱼的句子。

  2、交流:

  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生谈体会

  (1)、什么是“工笔细描”?读前半句,哪些词句能帮助我们弄懂它的意思?

  (2)、什么叫“挥笔速写”?用刚才的方法说。

  (3)、课件出示金鱼图,简单解说:你看,像这样每一个鳞片、每一条鱼纹、每一片鳍都是画家一笔一笔细细刻画,这就是工笔细描,而像这样用简单的线条,快速地勾画出金鱼的样子、动态,这叫“挥笔速写”。

  (4)指导朗读:游到纸上的鱼儿,就是这样画出来的。(一起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带着你的想象读。

  3、看到这样栩栩如生的鱼儿,一个女孩忍不住惊奇地叫起来,叫什么?

  (1)、出示“哟,金鱼游到了纸上来啦!”

  删去“哟!”好吗?为什么?读一读,比一比。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你来惊奇地读,女生惊奇地读,全班惊奇的读。

  4、插入想象,说话、写话训练。

  听到你们的惊叫,周围的游客纷纷围了过来,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天真可爱的小孩,有和蔼可亲的阿姨……听!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议论着……你听到了吗?他们在说什么?大胆说,在此基础上,模仿这种句式写下来。

  (三)品读“看鱼”

  真是赞不绝口!当你知道他是个聋哑青年时,你脑海中冒出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我就是那个聋哑青年,你想问我什么?

  1、为什么画得好?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读课文,有几句找几句。

  2、交流

  (1)、出示“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从来不说一句话。”生谈体会

  ①、什么叫“静静地看”?你平时是怎么看鱼的?和你相比,青年的看显得更_加_______,更加________。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

  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他就是这样看鱼,看着,看着!他眼前看到的是什么?他的心里想到的是什么?

  ③、读:他眼前看到的是鱼,心里想到的是鱼,心里记着的也是鱼,这就是静静地看。带着想象,抓住静静一起读。

  (2)、他为什么能这样专注地画鱼呢?

  出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①、什么叫“忘我”?忘我还体现在哪些字里行间?

  ②、小结:青年这样入神地看鱼,忘我地爱鱼,才让游客惊奇地发现“鱼游到了纸上”。(扣题)

  (3)画得好,还有其他原因吗?

  出示“他告诉我,把学画才一年多……”

  ①、生谈体会

  ②、一年中“每个星期天”有多长时间?

  ③、引读:这么长时间,不坚持怎能做到?走,我们一起到玉泉看看。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来到玉泉,只见________。春天过去了,夏天到来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我们来到玉泉又看见 ___________。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我们来到玉泉,还发现___________。一个寒风剌骨的星期天,我们来到玉泉,还会发现 ____________。)

  ④小结:就这样,从春天到夏天,从秋天到冬天,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他都坚持到玉泉看鱼,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四、研讨关系

  1、正因为这样忘我地爱鱼,正因为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看鱼,以致于闭上眼睛,也能在眼前,在心中清晰地出现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鱼游到了我的心里。”

  2、“游到了我的心里”什么意思?

  3、“游到了纸上”与“游到心里”是什么关系?你会用关联词连接起来吗?

  五、总结延伸

  1、这是一个聋哑青年,一年如一日,忘吃饭,忘了回家,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可是唯一没忘有是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结合板书),才创造了“鱼游到纸上”的奇迹。(扣题)

  2、课文学到这儿,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想说什么?想对谁说?

  3、总结

  六、作业:

  1、摘抄生字词

  2、选择文中描写聋哑青年的外貌和看鱼、画鱼的句子抄下来。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本课教学以解决“鱼怎么游到纸上?为什么能游到纸上?”这两大问题,从中感悟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为重点。通过读悟、想象,层层深入,唤起学生体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抓问题共性,自主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这是小学阅读的心理规律。阅读教学应顺应这一规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课伊始,从题目入手引导复习: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问,对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引导读、悟:鱼怎么游到纸上?为什么能游到纸上?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发挥教师的引领价值。

  二、立足文本、品读感悟

  “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杜威语)”语文课还要上出十足的语文味,这语文味就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听、说、读、写的训练。这节课上,我通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了解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培养敏锐的语感。如“静静地看”一词组,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静静地看?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你平时是怎样看鱼的?和你相比,青年的看显得更加认真、更加专注、更加入神。通过对比,感受到词语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这样静静地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带着想象,抓住“静静”读。学生轻松地感受到青年的如痴如醉。又如,引导学生理解“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时,我超越了单纯回忆生活经历的简单做法,要求学生找到文中可以理解的词语去体会、去琢磨。这样真正立足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理清关系,升华情感。

  在体会青年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基础上,再出示“鱼游到了心里”,结合最后一段来理清两者的关系,此时有水到渠成之感。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再给学生充分发表独到见解的同时,适时地利用关联词:“之所以…… 是因为……”或“只有……才”来对这两句加以归纳。然后再问课文学到这,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说什么?让学生对所感悟的内容有个总结,有个提升。

  四、模拟训练,学以致用

  每一篇课文都是习作的范例。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都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厚积薄发”,到习作时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本课在学生感受到鱼栩栩如生后,引导学生想象:这么活灵活现的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有白发苍苍的小孩、有天真可爱的老人、有和蔼可亲的阿姨…听!他们议论着、赞叹着……,你听到了吗?他们在说什么?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的阿姨地说:。”这样的句式写话。渗透习作中抓住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写,同时让学生了解,这节课只是初步学习的,今后的学习还要逐步深入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11

  学习目标:

  1、品读佳句,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小练笔。

  一、我能正确听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二、品读佳句。

  1、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2、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方法指导:a、认真读读这两个句子,画出写得好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b、小组讨论交流:作者运用了哪些习作方法,写在句子旁。

  三、我想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描写他(她)专注做事的样子。

  四、我对这篇课文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想提出来。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栏杆、罢了、境界、绣花、厂徽、聋哑人、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栏杆、罢了、境界、绣花、厂徽、聋哑人、清澈见底、赏心悦目、一丝不苟、融为一体”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流程:(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读佳句,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流程:

  一、听写字词,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集体订正。

  二、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1、朗读全文

  2、学生自学。

  3、交流反馈。

  4、指导朗读。

  三、课堂练笔,活学活用。

  1、谈话激趣。

  2、学生练笔。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四、回归文本,析疑解难。

  五、总结升华。

  六、课后作业。

  1、摘抄文中描写聋哑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

  2、修改并抄正小练笔。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篇12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作者对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二、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走个来回,不但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本节课让学生找到青年言行的句子品读、感悟,再通过适当的语言文字训练,使一个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哑青年跃然纸上。同时,在这种品读、感悟之中也了解了作者是怎样写的。然后再让学生读文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就这样,学生学完课文后,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清澈见底、一壶、鱼缸、花港

  2、课文主要讲件什么事?(估计学生会说:一位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以及他画技高超的事。)

  3、学了课文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估计学生会说:玉泉“泉如白玉”;观鱼的人多;看鱼赏心悦目……)

  二、品读课文、感悟品质。

  1、谈话:我们从前面的几篇课文的学习中知道:要了解一个人,要把一个人读活了,就应该抓住文中描写他的句子来品读感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篇课文中的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2、布置任务: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写青年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中体会到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汇报交流。(关键引导学生抓住以下一些句子进行品读感悟,并适当地进行感情朗读。)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①抓住关键词“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不说一句话”体会到青年观察鱼时专注、入神着迷,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②个别读,评读,齐读。

  (2)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抓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体会到青年作画全神贯注,相机理解“一丝不苟”的意思,体会青年作画不马虎;抓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体会青年把鱼画活了,真是画技高超;抓住“有时…‥有时……”体会到青年作画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②个别读,评读,赛读。

  (3)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①抓住“唯一没有任何反应”“融为一体”体会到青年作画专注、忘我、痴迷,全身心投入。(有感情朗读。)

  ②语言训练:假如你就是围观中的一员:你看到青年的画会怎么赞叹着,议论着?(生先练写,再交流。最后再感情朗读这句话。)

  ③师小结:此时此刻,青年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的全是鱼,他已各游鱼融为一体了。我们用刚学过的一个成员说就是——全神贯注(生说)。

  (4)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①抓住“太阳快下山”“可青年还在画鱼”“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体会到青年执著的精神。

  ②有感情朗读。

  (5)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①抓住几个时间“一年多”“每个星期天”“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体会青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专注认真的品质。

  ②有感情朗读。

  5、理解“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1)通过我们的努力,一个活生生的青年站在我们的面前,他是那么的勤奋专注,画技是那么的高超,这不由得让我们对他产生敬佩之情。文中的一句话就是对他的最高概括,是哪一句?——鱼游到了纸上。(生)

  当我把这句话告诉青年的时候,他说——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生说)

  (2)“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是什么关系呢?(估计学生会说:是因果关系,因为先游到了心里,才能游到了纸上;是前后关系,只有先游到了心里,才能游到纸上。)

  (3)师:人家是胸有成竹,我们的这位青年可以说是胸有成“鱼”。

  三、学习作者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师:正因为青年看鱼,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所以围观的人赞叹道:“鱼游到了纸上!”文中还有一个人也认真观察了,你们知道是谁吗?(作者)

  2、布置任务:

  再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观察的?

  3、学生讨论学习。

  4、反馈学习情况。(估计学生会说:作者认真看,听别人说,还问青年等。)

  5、教师归纳小结:

  作者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他认真看,听人说,亲自问,才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勤奋专注的青年展示在我们面前。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作业:

  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阅读他人坚持不懈,执著追求的文章。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鱼游到了纸上》作业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47394127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