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契合伴侣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微信扫码分享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通用12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1

  作者:陈勇梅    转贴自:当代散文    点击数:13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作者:陈勇梅 文章来源:当代散文

  、上课时的感觉 

  因为很少带时间上课,全都凭感觉,平时上公开课时总是让别人提醒,今天想靠自己,于是边上课就边看时间,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直在想:天,今天的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于是赶紧加快步伐,能省的全省.。

  可是当我布置好孩子们写字时,突然想起是两点五十下课,当时第一感受就是,糟糕:我怎么把时间搞错了!于是懊恼:在学生用词串概括全文时,我可以多请几个说的,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时,我会反复引导孩子们把第五节中的几个长句读通读顺.赶紧又想:我该怎么补救?可左思又想,也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最后只得总结全文来补救,不 过在梦轩和彭校长看来这显然是个败笔,是画蛇添足。

  课后谈到这事,彭校长说:“老教师了,还犯这样的错误?”心中一紧,是啊,老教师了连课的时间都把握不好,怎么可以?于是想想,好象也不是这样的,应该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再加上很少上课看时间的,也从来都搞不清,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只听学校铃声.今天一看,就闹出这样的大问题来了。以后得记着每一节课的上下课时间,这样也许就不会犯这样的错了。 

  二、备课时的想法 

  课的结构,在备课时已经易稿几次,每一次都在想怎样把宋庆龄的介绍放进去。是放在第一课时好,还是第二课时好?还是一半放在第一课时,一半放在第二课时?放在第一课时,是放在前面前好,还是放在后面好?第一稿是放在后面的,后来放到了前面,后来又翻了翻,最后决定还是放在前面。 

  刚才在回家的路上想,我刚才的课上放在前面,达到了要达到的要求,即引起孩子们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这一点可以从孩子们再读课题可以感受到。可是这时引导学生读课文,等孩子们读通课文后,那种感觉又没有了,显然又没有达到我要的效果。于是就想大应该还放到后面,在孩子们读通课文后,引导学生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以及外国友人对她的赞誉,引发学生对她的崇敬之情后,立刻回到课文,回到课题,回到孩子们提的问题上来,留下下一节课的问题,这样也许会好些。 

  三、读了两位的评课引起的思考

  梦轩说检查预习,我没有着重考虑,因为我知道在我的课上会有所体现的。课前我布置了两项作业:了解宋庆龄;读通读顺课文。第一项我在让学生看宋庆龄图片前时,已经检查过,觉得孩子们只能达到这个高度,要再具体,他们能做的就是拿出他们抄的读了,这是我反对的。第二项我让学生开火车读就是对课前的朗读做了个检查,那一组中好、中、差全有,最难读的第五节是一个中下学生读的,觉得他读得那样,应该还好了。本来是想让学生通过评价,示范读的过程中,再指导读顺一点的,刚才说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好打住。至于怎么检查,在什么时候检查,我不能苟同梦轩的看法。

  “这样设计:先板书“宋庆龄”,检查一下学生对宋庆龄的了解,(预习时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教师出示简介资料,指名读;然后出示“故居”,理解“故居”“宋庆龄故居”,再完整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质疑,概括板书学生所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课文,默读、指名分段朗读、评读……然后解决几个简单的问题,“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樟树的特点的?”“为什么要写樟树?”等重点、难点问题留到第二课时去解决。”

  彭校长提到的这种设计,觉得很好。可以试试,不过好像也存在我上课时存在的问题。引起的孩子们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会在读通读顺课文的过程中慢慢淡去。 

  我觉得文中的用词是很准确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握呢?“不高”“枝干粗壮”等词语不正是宋庆龄高尚人格的写照吗?我们可以透过这些词语来感受。 

  这些是要放在第二课时中引导学生好好品味的,第一课时的目的,就是找出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把词串连成一段话,或一句话,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主要内容,当时我想说一说的,可是,想到时间不够,就省了。

  一个’伟大’太概括,不如’勇敢’’高雅’实在。我也知道啊,可是孩子们没有说到啊,难道我要拼命地拉他们吗?我只能板书他们能说到的了。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2

  作者:王丽琴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8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树木,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为什么喜欢它呢?(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出示图片,学生联系所查资料,简介宋庆龄生平。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从课文题目看,你觉得这篇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樟树)写的是哪里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

  2、说说你对课文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读课文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检查自学课文。

  教师教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读词语卡片,注意“龄、樟、稠、瞻、质”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分段 。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4、5自然段)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3、收集有关宋庆龄的一些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精读课文。

  (一) 扣题直奔重点段,先行探究樟树的特点,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导入:在这篇课文中,大家都认为重点写的是樟树,那么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描写樟树的呢?

  1、  思考、探究第四自然段。

  (1)观察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2)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

  (3)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

  (4)指导朗读。(提示:“粗壮、稠密、远远的、四季常青、勃勃生机”等词语应重读。)可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

  (5)小结: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樟树的样子,作者抓住它“蓬蓬勃勃”的外形特征,按由分到总的顺序描写的。

  (6)指导背诵。

  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2)出示重点句,品读: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①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招――拒)

  “招”和“拒”可组成哪些词?在这句中“招”和“拒”当作什么讲?(招引使虫不敢接近)

  ②句子: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本身”这个词说明什么?(说明拒虫香气是樟树内在的,固有的,不是外加的。)

  ③“永久保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的香气永久保持?(即使……仍然……)

  比较一下“枝枯叶落”与“枝繁叶茂”,作者为什么不写它枝繁叶茂时的浓郁的香气呢?(因为当它枝枯叶落时,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这才说明它本身有香气,能“永久保持)

  (3)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是说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4)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5)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五自然段的体会。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二)扣题牵动第一、第三段,再探究象征意义。

  导入:这樟树生长在什么地方呢?

  1、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那么主要写谁的事?主要写宋庆龄的什么事?(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舍不得这两棵樟树)

  2、宋庆龄为什么对长在她家院子里的这两棵樟树有这么深厚的感情?联系课文里的有关词句,联系老师介绍的宋庆龄的生平,联系课外读到的宋庆龄的故事,展开合理想象,描述宋庆龄在樟树下的活动和她的所思所想:

  每当接见客人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少年儿童来探望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朝阳初升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夕阳西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轻声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这句话说明宋庆龄对这两棵樟树非常喜爱和深深的眷恋。读时,要表达出这种思想感情。

  4、来宋庆龄故居瞻仰的人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想一想,议一议,再告诉大家。(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三、总结全文。

  课文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再写樟树的样子和高贵之处,最后写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樟树不仅外形美,蓬蓬勃勃,而且本身有一种永久不变的拒虫香气。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是因为宋庆龄就是一位外表秀美、具有高洁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精神的伟大女性,人们对她非常崇敬。

  四、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板书:                                  枝干粗壮

  外形及特点   枝叶稠密

  四季常青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拒虫的香气

  内在品质    

  永久保持

  王丽琴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3

  回归本真  走出困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例谈

  在研究如何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课时,我再次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面对一个又一个困惑的同时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教学中,人文多些,还是语文多些?要生成还是要预设?多引导还是多自主?多元解读还是突出文本价值取向?如何使上述诸多矛盾和谐统一、把握住适当的度?如何在头绪纷繁的教学要素中“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经过反复思考和尝试,我渐渐明晰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只有回归语文的本真,才能走出语文教学的诸多误区!

  语文的本真是什么?怎样围绕语文的本真有效地开展系列语言文字实践活动?我认为,语文的本真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语文教学教学语文,教学语文见语见文;见语见文仍非语文。下面,我结合对《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思考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语文教学教学语文

  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朱家珑先生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发表文章——《关于教材实验中的几个倾向性问题》一文中指出:“超越文本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挑战文本,但这应该以文本的学习为基础。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超越文本,置课文于不顾,或刻意地追求‘多元解读’;甚至在答案唯一的地方也要拼命地选取多种不同的答案;或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地‘对话’讨论;或旁征博引,千方百计地开发课外教育资源。使学生不但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做人的道德观念等是非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吸收和内化也未着边际。”

  用的是最先进、最前沿的理念,却上出“四不像”的语文课,想来是个笑话!事实上,这种“理念踩空”的尴尬远不止这一种,我们不能看到语文课堂只执各语文要素之一端而不计其余的情况,而且这种只执一端的做法又往往走向极端。这些窘境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脱离了语文课的本真,忘记了语文教学必须扎扎实实教学语文。“应该以文本的学习为基础”,文本学习学什么?答案确定无疑,那就是学语言文字。脱离了语言文字学习这个基础,一切活动都无异于南辕北辙。叶圣陶先生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可见,语文教学应立足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对一篇课文来说,教学环节设计紧紧围绕课文的语言文字,才抓对了教学的起点、立足点。同时,抓住语言文字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归宿。

  无论哪篇课文,都有教不完的语言文字的东西。如果都抓,显然既不必要,又不现实。《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抓、要抓实的语言文字训练点?通过反复研读教材,我们就可以发现,苏教版教材有一个很好的编排体例,那就是,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提示了一篇课文的教学要点。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钢笔描红。3、读读下面的词语。4、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5、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这些题目在提示我们,对于这篇课文,应该进行哪些语言文字的训练?显然,“感悟、积累、运用”,是这些要求背后的要求。具体说,就是:读课文,练感悟;积累描写树木的词汇、语段;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说话。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心生感慨:我们的语文课上可以做、应该首先做好的事情真不少啊!不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我们的语文课堂必然会在半空中兜圈子,必然失去应有的真意。

  二、教学语文见语见文

  现今,语文课堂应该着力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已被愈来愈多的教师所认同,并不断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不少操作层面的智慧。但同时,又一个重要层面被忽略了——课堂教学抓住了“语”,丢掉了“文”。更有甚者,完全曲解了“语”的内涵,缩小了“语”的外延,将“语”的教学仅仅局限在字词句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上。

  曾几何时,分段、概括段意、感受中心、学习写作方法等等这些关乎“文”的东西,在语文教改的“矫枉过正”中成了令人扼腕的牺牲品。很长时间以来,几乎没有人再在课堂上落实些关于“文”的东西。

  事实上,关于“文”的东西真的过时了吗?真的不再需要?文章取士是旧时代的产物;中国古代文章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等功用,其含义相当于“治理国家”。今天,虽然文学、文章没有了这般辉煌,但其教育自我、警醒世人、陶情冶性的功用谁也不能否定。文章不是无情物,离开了“情”,它只不过是一堆生冷的符号。读文需“披文入情”,显然,由文入手,关注“文”的东西,才利于“入情”,才使教学生动活泼,才是语文教学的正常路径。

  语文教学凸显“文”,就应该光明正大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谋篇布局、段落层次、表述方法以及文字的流畅和韵律等,完全不必欲抱琵琶半遮面!在这些方面,《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就是一个极好的学“文”的素材。比如,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不应让学生感受、认识吗?如果学生学习完本篇,脑海中只有樟树的一些印象,感受不到樟树可贵之处和宋庆龄博大情怀的联系,就难免流于疏浅。再如,本文谋篇布局的方法很巧妙:单就写樟树来说,作者从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写,每写一个方面,都围绕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此外,作者介绍樟树,还由表及里,由外观到内质,给读者留下了完整、深刻的印象。在“围绕特点写具体”方面,本文也很有独到之处。如,对樟树的香气,作者除了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还恰当地运用对比,使人充分感知樟树香气之悠长。

  课堂教学中,见语又见文,才能使言语蕴涵的意象丰满、鲜活,也才容易体悟文章所含之情。就《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来说,注重本文“文”的特点,利于学生的“感悟”。注重“文”的特点,同样有利于学生的“积累、运用”。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层次、脉络,方便快速积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明晰了作者的思路,在反复诵读中,更容易感受语言的流畅与韵律。

  三、见语见文仍非语文

  2005年第九期的《小学语文研究》,刊登了苏教版主编、著名特级教师张庆的一篇题为《走一条求真务实的语文课改之路》的文章。在文章中,张老师就如何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八字方针——“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文章切中时弊,旁征博引,字字珠玑,可以很好地回答一线老师在课改进程中的诸多困惑。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我产生了很多想法。其中,感受最为突出的是:语文教学必须切实回归语文的本质属性,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

  但是,语文教学见“语”又见“文”,就是完美的语文教学了吗?显然不是。就语文教学说,“语”为基石,“文”作高台,还需更多的东西穿插、补充、丰富、修饰,才能构筑空灵的语言楼阁。这些起到穿插、补充、丰富、修饰等功用的东西可以概括为“智慧”和“情趣”,它们是语文的血肉,语文的灵魂。具体到教学中,应该是语文教学必须关照语文方法、语文思维,必须强调“有情有趣”。从这个角度说,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应是培养学生的大情怀、大智慧。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是什么?显然应该是引导学生感知樟树香气的永久保持,同时自然地领悟关联词语起到的作用。怎样突破这个难点,我作了如下设计:

  师:作者如何具体写出樟树香气永久保持这一特点的? 交流【出示句子】

  (1)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师:分行、分次地出示四句话。引读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不变。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师:读一读这四句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是啊!无论怎样的情况,樟树的香气都能——(板书:永久保持)再来读读这句话。

  (2)引读,是呀,所以说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这样的预设,就是综合考虑了文本理解、方法掌握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学科性质和地位,即不能单纯强调某一方面,应在二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应看到,语言并非生冷的抽象符号,它则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感情真挚,内涵丰富,通达天地,畅晓古今,可谓包罗万象。人文关怀,智能发展,品德熏陶,习惯培养,方法习练,等等,都应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顺便自然达成,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此,著名专家成尚荣有过精辟的论述,有助于我们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把握正确的方向。他认为,语文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我们树立怎样的语文教育观,当我们把握住语文的本质,一定能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之路!他指出,在回归本真、删繁就简的语文教改中,必须注意避免再次走向极端,他指出的注意事项值得我们警醒:

  1、语文本色,不是止于平凡和真实,而应追求教师与学生的解放与自由,以求得语文教学的纯粹意义——幸福感。

  2、课改的主导思想、核心目标定位在“创新”上。语文本色虽有所涉及,但关注不够,甚至有淡出改革语境的嫌疑,稍不注意,“本色”可能会遮蔽“创新”。

  3、语文的本色应该用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去照耀,去支撑,去引领,这可能是最为重要的“本色”。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只有立足语言文字,结合文本的具体特点,合理兼顾语文教学诸要素,力避执其一端,才容易上出生动活泼的语文课。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4

  本文状物怀人,托物言志,构思巧妙,写法别致。文章的主体内容是对樟树的描写,分别写樟树的外形特征和可贵之处。而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则从不同的角度点明并强调了樟树所生长的地方:宋庆龄故居。这样,文章的布局就显得匀称合度、匠心独具:一方面,首尾呼应,紧扣题意,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另一方面,借树写人,以树寄情,文章的旨趣因此而深厚。    课文的最后一段,写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宋庆龄故居的时候,总是要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从结构上看,这也是课文的第三部分。这部分的内容除了呼应开头,再一次点明题意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表现角度的变化转换。如果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是从故居主人的角度,来表现宋庆龄与这两棵树的亲密感情,那么,课文的最后部分则是从瞻仰者的角度,来进一步体现宋庆龄与这两棵樟树的紧密关系。为什么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作为永久的纪念呢?最重要的就是经历了这么对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人们已经明白,故居的樟树就是宋庆龄同志高贵品格的最好象征,人们也透过这两棵默默无语但枝繁叶茂的樟树,真切而具体的感悟到了宋庆龄同志的崇高人格,表明宋庆龄同志的高风亮节已经在许多人的心中扎下了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5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8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xx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宋庆龄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6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樟树的“高贵”又可以从哪里看得出来?出示:

  ②“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③“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交流这些句子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悟。可以围绕樟树香气的作用及持久性来品读每句话,每个词语。

  相机板书:高贵: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启发感悟:课文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联系吗?继续追问:文章写樟树的处形和内在的品质,这与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呢?这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

  我又问,知道宋庆龄的请举手。

  这时候我适时地读了一段与课文紧紧相连的文字读给学生听,问:你听明白了什么?

  然后,我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说说感受。

  有的说宋庆龄很清秀。

  有的说相片中的她很高雅。

  有的说看起来她很高贵。

  有的说她很温柔慈爱。

  我顺势简要介绍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让她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明晰起来。

  然后我问孩子,现在你们明白了吧,文中樟树与宋庆龄的关系了吧?

  孩子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

  有的说宋庆龄的精神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

  有的说宋庆龄像樟树一样让敌人畏惧。

  有的说宋庆龄就是一株高大的樟树。

  树如其人!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这时,我再让他们齐诵最后的一段。

  感情可想而知!

  再组织交流,寻找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的相似之处。学生很快找出答案:

  樟树蓬蓬勃勃————宋庆龄的精神蓬蓬勃勃

  樟树拒虫,香气永久保持————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

  樟树有高贵的木质————宋庆龄有高贵的品质

  相机板书: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

  教学随想: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应当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当重视语文的积累和感悟作用。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高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高贵品质。这个教学环节,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7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 (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7、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写字指导

  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 描红(书上)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导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 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a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b 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 c 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 d 指导用“稠密”造句 e 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f 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1 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2 学习第1—3句 a 指名读 b 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学习第4—8句 a 自由读课文。 b 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 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 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 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

  5、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6、指导背诵 a 师引读课文 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 更可贵的是什么? 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 b 男女生分层读课文。 C 练习背诵。

  7、指导归纳段意。 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 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 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 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

  (四)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 指名朗读课文

  2 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 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五、教学结束:

  作业

  1、写字簿第二课生字词写完。

  2、抄写词语。

  3、读课文三遍。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8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本文文质优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为此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教学构想:

  一、朗读铺垫,享受书香。首先要引导学生步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中感悟语言文字,这是一种享受。所谓“文未出口先有情”。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通过教师范读——“你觉得老师哪里读得比较到位,或者有什么建议?”,“披文以入情”让学生感受文章的优美;各自默读——“做好批注、圈画。”,让学生收获自己灵动的思考;指名读——“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交流自己读书的点滴收获;重点读——“你认为哪些句段值得我们多读几篇?为什么?”,赏析重点,品读玩味……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学生就能争先表现自己。

  二、独特感悟,品味果香。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的前提。因此,在浓烈的阅读氛围中,要鼓励学生收获自己独特感悟的果香,让学生发表、交流,乃至碰撞。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启发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我知道了……,因为……”;“我认为课文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中我领会到了……”;“我感受到了……,你们是否有这样相同的体会呢?”;“同学们,我觉得课文中…… 描写得非常美,我想用朗读的方法来展示我的收获。”……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逐渐找到交流的支点,交流的方法、途径,让学生收获文本的内涵、意蕴。在学生的独特感悟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内蕴的绵长,从而收获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感悟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阅读就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三、引导点拨,延伸树香。一个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者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彰。这篇课文教师要主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感受樟树的的外形特点、品质,在幽幽的树香里,感悟宋庆龄的高贵。教师可预设这样的问题:1、你知道了宋庆龄奶奶不肯搬家的原因了吗?2、你为什么把“蓬蓬勃勃”、“总是”读得这样响亮,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3、从樟树的可贵之处,你想到了什么?4、从樟树身上所散发的香气中,你还闻到了什么?5、课文最后一节中,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知道为什么吗?“永久”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告诉其方向,而是引导他辨别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学生走,而是激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

  四、创设情景,散发心香。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气氛的烘托、美丽的想象、角色的扮演等,让学生进入文中,步入情境,可促使其与作者、与教者、与文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使情感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这样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对着第一幅插图想象,我来到了宋庆龄奶奶的故居前,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2、假如老师给你一次拍照的机会,你想怎样要求老师选择最美的拍摄角度呢?并且告诉老师理由?3、人物访谈——和宋庆龄奶奶交流,设计一段访谈录。(课后,可以鼓励学生广泛摘录宋庆龄生平的有关事迹,让学生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访谈,这样效果肯定更好。)教学反思《《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随想》一文由易教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40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作者 陆凤娟

  教材分析:

  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两棵樟树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和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本文语言简洁,曾系清楚,重点突出。教学的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它体现 了一种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 图片、搜集宋庆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到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到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指导生字书写

  1、学生读帖,记忆字型。

  2、学生提出难字,教师指导“瞻”、“龄”。

  六、作业

  1、  生字描红、临写。

  2、  注音:枝干(    )  繁衍(    )  崇敬(     )  瞻仰(     )

  3、  组词:

  稠(     ) 俱(     ) 纪(     ) 蓬(     )

  绸(     ) 具(     ) 记(     ) 逢(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朗读课题

  二、探究课文,体情悟道。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

  (2)        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宋庆龄与故居的樟树深厚的感情)

  (3)        朗读训练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①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外形 蓬蓬勃勃)

  ②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樟树长得“蓬蓬勃勃”?自己读书做标记

  ③交流:枝干、树叶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树叶绿得发亮)

  ④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⑤看着图片,学生再来介绍樟树的特点

  指导背诵。

  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樟树不仅外形很美,更美在它的内在(板书:内在)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②学习第1~3句。

  a、指名读。

  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③学习第4~8句。

  a、自由读课文。

  b、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理解句子。

  “本身”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永久保持”说明什么?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

  (相机板书:永保香气拒绝虫子)

  ④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的体会。

  ⑤指导朗读。

  ⑥指导背诵。

  3、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三、赏读课文。

  四、课堂作业:

  1、写出近义词  崇敬(     )  繁衍(     )  稠密(     )  永久(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恭敬地看 (       )                  ②大略地看(       )

  ③ 向四周看(       )                  ④聚精会神地看(       )

  ⑤ 从高处往远处看(       )            ⑥从高处往下面看(       )

  ⑦ 回过头来看(       )                ⑧仔仔细细地看(       )

  3、造句:

  无论……总是……

  只要……就……

  四、实践作业:

  搜集有关宋庆龄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外形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内在 永保香气  拒绝虫子

  转载自陆凤娟的博客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10

  我这次比赛上的课题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本文人物离学生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文章所写的樟树虽然学生比较熟悉,但本文主要通过对樟树的描写,要求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我的设计是想通过对文本阅读指导,让学生认识樟树,欣赏樟树,感受樟树的外形美与内在美,从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理解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樟树前留影的原因,从而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阅读指导,我感觉还是比较生动的,抓住了樟树“蓬蓬勃勃”与“香气永存”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深入、感悟也比较深刻。通过大量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补充,学生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对文章的这种写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或许是人物离学生较远,或许是我预设得过于生硬,学生对“树”与“人”的这种联系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让课堂出现了尴尬的瞬间,也让后面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拖沓。

  比赛已经结束,我对自己本次的表现不太满意。我认为自己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优美。2、对文本的解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3、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当然,无论赛课的结果如何,对于我来说算是有了一次收获,而且这种收获也只有多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够获得。从教龄来说,我从教已经十几个年头了,这么多年来,学习提高的机会也不少,但很多时候,只是知道了怎么上好课,对自己的某些不足,没有能够及时地发现,不知道问题在哪。所以只有通过这样公开的赛课、评课,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是对自身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过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1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案例

  在教学“稠密”一词时,我运用2次不同的处理来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第一次教学:

  师:大家知道“稠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

  生:茂密。

  师:是啊,大家看(指着图片),这些树叶是那么的(多),那么的(密)。大家还知道生活中除了树叶以外,什么也可以用“稠密”来形容?

  生:节场的时候,大街上人很多,可以用“稠密”来形容。

  生:放学的时候,校门口人特别挤,也可以用“稠密”来形容。

  师:除了说人以外,还能想到些别的吗?

  生:森林里树木很稠密。

  生:我的头发很稠密。

  师:可是你的头发好象不是很多很密啊!

  生:邵老师的头发很稠密。

  ……

  师:那谁来用“稠密”来造句?

  生:……(学生造不出什么句子)

  第二次教学:

  师:师:大家知道“稠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

  生:茂密。

  师:是的,在这里,稠密和茂密意思相近,但两个词在具体用法上还是有区分的。请看黑板,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完成填空。(出示选词填空。)

  稠密   茂密  

  1.蜀南竹海景区内28座山岭全是(    )的竹林,竹波荡漾,连片成海,绿透了天府的南端。

  2.全球变暖将影响地球大气层,进而影响蒸发和降雨,使地球上处于人口(    )地区的大多数河流流量减少,危及全球大部分城市水源。

  生:第一句填“茂密”,第二句填“稠密”。

  师:正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案例分析:

  教师对于这个“稠密”一词的处理进行了2次不同的设计,一次放手让学生理解,先作个铺垫,让学生说说什么可以用“稠密”来形容,然后再进行造句。另一次是引导学生进行选词填空,从而理解“稠密”一词的意思和用法。如果单从环节上看,我们可能会认为第一种设计更符合新课程理念,大胆地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但从结果来看,第二种设计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对“稠密”一词有了认识与理解。由此,我不禁进行了思考,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唯新课程理念为先?我们应不应该继承并发扬前人所长?正在我不断思考之时,新课程标准解读告诉我们,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这个发展首先是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再联想到教学中又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心中不由恍然大悟:第二种教学设计不正是如此吗?看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才能是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更扎实的技能啊!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篇1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中的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

  一、抓住中心,展开教学。

  教学本课时围绕“我舍不得”这一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因为这是两棵(        )的樟树。”“我舍不得这两棵树,不仅因为它们永远蓬蓬勃勃,而且因为这是两棵(        )的樟树。”这两个句式训练,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全面的清晰的了解,而且层层递进,明白宋庆龄舍不得樟树的原因。

  在评课中,有人给我提了建议,在最后点一下——游人也舍不得樟树,他们更舍不得宋庆龄啊!那中心就更凸显了。这个建议非常好。

  二、授之以渔,学会方法。

  默读是中年级的训练要求,是学生钻研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主要手段。课上,我2次让学生默读课文,自学内容,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默读课文的同时,圈圈划划,写写感受。

  概括能力的训练在课上我也做了渗透。让学生概括第五自然段前面一部分所写的内容,我也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太啰嗦,或是找不到中心,所以我先让学生找一句话——“别的树木容易招虫。”然后问:这里写了什么树?(石榴树),连起来就是写——石榴树容易招虫。这样一来,学生就学会了这种方法,以后碰到概括,他也会学着这样的方法去做。

  三、搜集资料,加深认识。

  学生学习了樟树的生长特点,学习了樟树的可贵品质,对物基本了解了。那人呢?课文对宋庆龄描写几乎没有笔墨,如何认识人,这是一个难点。课前让学生收集宋庆龄的资料,阅读她的事迹,初步了解宋庆龄其人。课上,再补充与樟树有相似之处的资料,学生读后有更深的认识,也能理解宋庆龄与樟树之间存在的联系,也就明白了作者写作的目的。

  四、人树联系,借物喻人。

  这是我这堂课最失败的地方。

  课文的难点是让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在课上,我没能把樟树与宋庆龄好好联系起来,或者说没有把握教材的主旨,没能让学生由树及人,领会难点。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有感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47892127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