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零度碳酸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微信扫码分享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精选16篇)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1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cuò     yòu zhì     shā mò       jì mò      mián ǎo    tuó rónɡ     páo zi

  (       ) (       ) (       ) (       ) (       ) (       ) (       )

  shǎ shì

  (       )

  二、在课文中找出abb式的词语写下来,如“胖乎乎”。

  、             、              、              。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    )花园        一(    )李子树        一(    )大草帽

  一(    )谷穗        一(    )狗尾草        一(    )倭瓜花

  一(    )果园        一(    )白蝴蝶        一(    )大蜻蜓

  四、填空。

  1、花开了,就像___________似的。鸟飞了,就像在___________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________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________的。读着这些句子,我的体会是:                                。

  2、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课文还写了作者跟着祖父在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当然这些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并不是真正的劳作。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_______,作者过着___________的童年生活。

  答案:四1、在祖父的园子里,是非常自由、非常快乐的。2、树、花、菜、庄稼、蜻蜓、蝴蝶、蚂蚱、小鸟……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睡下,自由快乐。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2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题目是──

  生:《祖父的园子》。

  师:知道是谁写的吗?

  生:萧红。

  师:怎么知道的?书后有呢,作家卡片里有。是呀是萧红写的。介绍萧红。今天我们学的可是一篇名家名篇,再读课题。

  生:《祖父的园子》。

  师:课前同学们都经过了丰富的预习,老师来看一看。这里有三组词,哪个孩子来读一读?谁来试试?好!话筒给后面的女孩子,你来试试。

  生:读。

  师:读的正确吗?读的非常正确。好。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组词串,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殷老师的课堂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了什么规律吗?你来说。

  生:归纳第一组:动物(昆虫) 第二组:植物(谷穗是粮食)第三组:农活。

  师:我有一个和你是──谷穗是蔬菜吗?平时吃到吗?是什么?(生答是食物)是粮食。那第二排是什么?你再说。

  生:植物。

  师:都是植物。第一排都是动物,昆虫类。第二排都是植物,第三排都是劳动。都是农活。你们发现了第一个规律真了不起。再读读课题,还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看看课题想想?你发现了?

  生:第一排这些动物都是可以在园子里见到的,第二排都是一些农作物也是可以在园子里可以见到的。第三排是我们在园子里做的事情。

  师:对啊。一二两排都写的是园子里有什么?第三排写的是我们在园子里──(生答干什么。)很快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有什么?我们在园子里干什么?打开教材,看看课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是哪几自然段?直接写园子的?找着了吗?谁来说还有同学没有举手,这边同学谁来说,你说。

  生:是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

  师:是直接写园子的。那么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的是哪一自然段到哪一自然段?谁来说。好,后面的那个小伙子你来说。

  生:第3自然段和第12自然段。

  师:好。同学们能不能拿笔出来很快的分一分段?谁好了,来说说。你来说。

  生:我是把第1自然段分成一段,它讲述了介绍了她的祖父和整个文章的人物。然后第二自然段是描写了园子的景色。

  师:好,是描写了园子的景色。再接下去说。

  生:第3自然段到12自然段讲的是她和祖父的各种各样的趣事。第13自然段再次描写了景色。第14自然段讲了她睡着了。

  师:又一次描写了景色。好的,请坐下,很快就分下来了。是不是这样?好,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读一读词串。你们就能找出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和“我和祖父” 你们抓住了直接写园子的两段话。能很快的把这么长的文章分了段,这就是语文的能力。同学们再读一读词串。园子里有……读词──停──园子里有──(生读词)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生读词)有一个词跟老师念“下种”。“种小白菜”、“下种”。好再来读这三组词串,你发现很有意思吧?好!词串里出现了“倭瓜”这个词,有没有同学知道?你说。

  生:“倭瓜”是一个方言其实就是我们吃的南瓜。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答是查字典的)非常好。北方称南瓜为倭瓜。我们见到的都是那些根很大的,圆圆的。不过也有一些倭瓜是长的,可以上藤上架。同学们再看“黄瓜”大家非常的熟悉。但是黄瓜开谎花什么意思啊?又是你,你来说。

  生:一种不结果实的一种花。

  师:对,开了谎花以后就不再结瓜了!这个谎就是假的意思,这位同学叫什么名字?老师特别欣赏你,你课前预习非常充分。好。同学们再轻轻的把这三组词串读一读。自己开始。

  生:自读。

  师:以后你们还要学着自己写词,自己写词串。这样对课文一下子整体把握就非常有好处了。是不是呀?那园子里究竟有什么呢?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自己开始。

  生:自由读。

  师:读了这一自然段,脑海里立马奔出了什么词?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你说。为什么说美丽?东西多就美了。你说。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因为这个里面有风筝、蝴蝶……样样都有。这样的话我就觉得很美丽;样样都有。

  生:我觉得这里是鸟息虫居的园子。因为这里风筝、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说明这里的昆虫非常的多。还有一个没有写到的,好。那男孩子你说。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从哪看出来拉?

  生:因为有许多的风筝、蝴蝶、蜻蜓、蚂蚱,这样给人一种生机盎然。

  师:充满了生机是吧,请坐,还有补充吗?那位男孩子你说。

  生:它是一个充满丰富多彩的一个园子。因为它里面什么都有。

  师:里面什么都有,是吧?还有吗?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热闹的园子。

  师:恩,你从哪感受到的?

  生:因为它里面有风筝、蝴蝶、蜻蜓、蚂蚱,我觉得很热闹。

  师:是吧!还有补充的,你说。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蜂飞碟舞的园子。

  师:蜂飞碟舞的园子?你说。

  生:白蝴蝶……它们都是在翩翩起舞的。所以我觉得是蜂飞碟舞的园子

  师:是啊。谁来读一读这一段。我请个男同学谁来试试?女孩子举手特别多,男孩子谁来试试?怎么拉男孩子就不行了,好。你来。从头开始。(师并做指导)停!什么园子?再来读。停!不够。

  生:读。

  师:北方的园子和我们想象的那个院子不一样,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种花种草,可以种蔬菜,种果树,甚至还可以种粮食。你想这个园子大不大?读出来。再来。(一生读),大家一起帮他来读。(生齐读)对,接着读。东西不够多,大家来试试。写了四样肯定还有呢?肯定有花,花香,才会把它们引来呢,把这个样样都有,再读。大家来。接着读。(当场指导)

  师:是呀,看到了这么多的色彩,非常的好看,如果用几个“好”字来形容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真是一个好玩、好大、好多、好看的园子。一起读最后一句。多好玩啊?好,同学们看着屏幕自由的轻声地再来读读。争取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好,自己开始。

  生:自由读。师:觉得这个园子大吗?东西多吗?好看吗?好玩吗?进园子了吗?没进园子的再读。

  生:多、好看、好玩。(齐答)进了。

  师:好!都进园子了。在园子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同学们打开到第13小节。自己再轻轻地读一读。一定要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好。自由读。

  生:自由读。

  师:在园子里你们看到了什么了?谁来说说?好,后来那个男孩子你说。

  生:答。

  师:哦,看到这些了。还看到什么呢?你说。

  生:我还看到了很大的太阳。

  师:很大的太阳。还有谁说,你说。

  生:看到了许多小花和小鸟。

  师:是吧?你说。

  生:我看了上了天的鸟。

  师:上了天的鸟。你说。

  生:我看到了蓝悠悠的天空。

  师:哦!若是用这段话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园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用这段话中的哪一句你就能说出来了。你说。(生答)是一切都活了的园子。这段话一共有11句,而这一句就是这一段里的中心句,就是围绕“一切都活了”来写的。看一看花活了没有?怎么活?原来花怎么的?原来睡着了现在醒拉。活了。鸟活了没有?怎么活?上天拉。虫子活了没有?怎么活?会说话拉。(生答)

  师:这里的这个“活”还是你们理解的生死之活吗?(生答不是),这里的活什么意思?你说。(生答拟人了)拟人了。一切都充满生机了是吗?像真的一样都活了,还有什么活了?(生答)倭瓜活了,还有什么活了?(生答)还有?倭瓜怎么活?

  生:倭瓜可以爬上架……长到天上去。

  师:谁再来说说还有什么活了?黄瓜、倭瓜、玉米,都活了。在这里面活还有什么意思在里面?说明这些东西都长的──(生答茂盛)。用一个词说植物疯长了是吧?祖父把它们伺弄的多好呀多旺盛呀。活了,还有什么活了。蝴蝶也活了吧?蝴蝶怎么活的?你来读读?你来读。(生读)。随意的飞可以看出蝴蝶很自由。这个活了还有自由的意思。再往下读,只有天空──(生答蓝悠悠的)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啊?蓝悠悠的?谁来说说,你说。

  生:我感觉非常美,有点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哦,这个“活了”,还有诗情画意的意思?还有吗?读一读最后一句话。预备齐。(师并做指导)看!活了。那么的充满生机那么的旺盛,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惬意。请同学们在下面选择几句读一读,读出活劲儿出来。自己开始。

  生:练读。

  师:谁来读读,读一句也行,读两句也行,谁来试试。话筒现在在哪个地方?来,给旁边的那个女同学,让她来试试。

  生:指读。

  师:笑眯眯的在读,不过还有些拖沓。还有谁再来试试,读的不错。你来试试。还有谁想读,读出那个活劲儿出来。

  生:读。

  师:都喜欢这句,有喜欢不一样的吗?我告诉你们,殷老师特别喜欢听男生读书。谁来。谁来试试。传给后面的男同学。

  生:男生读。(再自由点)

  师:读的真好。我特别喜欢男孩子。还有哪个男孩子让我喜欢一下?来试试。这个语文课堂上老是女同学的天下是吧?来,话筒传过来给他们,你读。

  生:读。

  师:再奔放一点(指导),好。举手的男生越来越多了。再给个机会。传到前面来给这位男同学。

  生:读。

  师:你读的非常好。好。同学们两段话一下就给我们带进了好看、好多、好大、好玩,一切都活了的园子。萧红的语言这么有魅力,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上个世纪的园子,同学们读读这两段话,你看她在写在两段话的时候,有什么不同,老师又要让同学们来发现了。(教师给予提醒):第一段话主要写的是园子里的昆虫,是吧?有翅膀的能奔跳的,而第二段写的是倭瓜黄瓜玉米没有翅膀的。不能动的静的。可是她写的动的时候写了什么?有没有写它们怎么动?她主要描写它们的──(生答颜色样子)而写倭瓜、黄瓜的时候,写它们什么?(生答生长)写怎么生长。殷老师提示的太多了,发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什么?她把那些动的?她把那些静的?(生答)谁来说,好。

  生:作者把那些动的写的比较静,作者把静的写动了。

  师:写动了写活了这就是萧红的语言的特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你们自己读读呢,看是不是这样。

  生:练读。

  师:这回同学们关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萧红的语言了。好同学们看,殷老师在读文章的第13自然段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她的语言,看她的第一句话: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的大。咱们把“是”字去掉,读读看,行吗?(生自由读)行吗?好象行的。这里她为什么说“是显得特别大”?你们琢磨出什么吗?两句再比较在读读,把“是”字拿掉再放上去读读看。(生读)。琢磨出了什么?你说。

  生:是在这里起强调,肯定了太阳是特别的大。

  师:你看聪明的都是男生。肯定的太阳特别大。为什么在这里用“是”啊?

  生:我觉得不用是的话,比我们一般看到的稍微大一点点,用是的话感觉就非常大。她想让我们体会深刻一下,

  师:你看,女同学更聪明是吧?是特别大,殷老师在读的时候我也在琢磨,她这里强调了太阳大,而且还告诉我们真的就是这样的。不仅太阳这么大,花儿、虫儿真的就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一直在作为读者在读这篇文章,你们倒过来,你们站在作者的角度想想,当她这样说这样写的时候,她想告诉我们什么呀?你说。

  生:她想告诉我们园子很大。

  师:她就想告诉我们这个。是不是这样的?是的。她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呀?告诉我们园子里这一切──(生答:充满了生机)。就是这样的。强调真的是这样的。特别想告诉我们这些。那同学们再想想,太阳在园子里特别的大,一般在文学作品里出现太阳这个词的时候,它总是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谁来说?表达什么?你说。

  生:温暖、希望。

  师:温暖、希望。对。还有吗?你说。

  生:有可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师:心情怎么样?很愉快。你说。

  生:我觉得饿还会表达一些活力。

  师:活力,是吧?当我们联想到太阳这个词的时候,真的中国的汉语文很有魅力,你看一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温度,很温暖,感受到飞翔,很快乐。甚至能闻到太阳的味道。就像妈妈的爱一样,作者就想传递这样一种情感。所以她说了,一起读第一句──

  生:齐读。

  师:再读。这是殷老师在读第13自然段的时候自己的感受,我拿出来和你们一起分享。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真的是这样。园子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园子,但是作者感受到了那种温暖:那么一点快乐那么一点生机,所以园子就是好大、好看、好玩的,一切都活了的。在文学作品里面,我们这就说是──景乎情乎,不同的人看山是不一样的山,不同的人看园子也是不一样的园子。那么作者那种太阳般的温暖和快乐从何而来呢?她为什么有这种快乐和温暖的感觉呢?请学生们快速的阅读文章的2~12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从这个自然段当中有一点体会?自己开始,个人自读。

  生:体会读。

  师:说错了是3~12自然段就是写我和祖父的自然段。在这段当中领会到一点快乐吗?(生答体会到了)从哪感觉到了一点快乐?那个男同学你说。读出来。

  生:选择读。

  师:很好玩很快乐,还从哪也读出来了。今天还有谁没有发言,赶快,先来说说,你说。

  生:选择读。

  师:好玩是吧。快乐了。还有吗?你来说。

  生:选择读。并说原因。

  师:很快乐,读出了。你还有补充?

  生:我是从第三自然段中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它说到……我从这体会到主人公非常的天真。

  师:很调皮的是吧。好,同学们来看。祖父栽花,我栽花;祖父拔草,我拔草;祖父下种,我瞎闹;(是下种吗?)祖父铲地,我也铲地。(是铲地吗?)乱勾一阵。祖父浇水,我也浇水。(是浇水吗?)祖父教我,我认不清韭菜认不清谷穗,祖父教我,我并不细看。我忙着摘黄瓜,追蜻蜓,睡大觉。在祖父的面前我流露的是自己率真率情的一面,我能不快乐吗?快乐读出来。还能读出温暖吗?读的出来吗?关注关注祖父的言行,能读出一点温暖吗?你来说。

  生:说。我看出祖父对她的关爱……

  师:关爱换一个词──疼爱。你说。

  生:首先我同意刚刚的那个同学的观点,祖父对她的疼爱,还有就是她做错事,祖父不打她。

  师:对她非常的宽容,是吧。那位男孩子。

  生:我感受到祖父很爱她。

  师:恩,老师要纠正你一个词“是锄头杆”(第三声)什么时候读“杆”?旗杆、电线杆,很长的时候读杆(第一声)在这里是指器物的刀柄的时候,把子的时候用杆(第三声)说的很好,你还有补充。

  生:说。

  师:祖父教她也不细看,祖父对她大笑。非常的宽容,你们读出一些来了?老师告诉你们我和祖父之间的“情”,不是我们这堂课一下子就能读懂的。下一节课我们仔细读这一段。学着萧红的语言,来写写园子里的趣事,争取把自己写进园子里去,写进祖父的怀里。你可能就有更多的感受了!老师为了上好这节课也读了一些资料。想告诉同学们的是萧红的童年其实很孤单很寂寞,在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去世了,后妈不喜欢她。爸爸因为她是女孩也不喜欢她。祖母是一个洁僻。非常爱整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只有年迈的祖父疼爱她。可以说是祖父的爱温暖了萧红的童年。每次萧红挨了打,站在窗前的时候,祖父就对她说:“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就好了。”这个“情”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去读。但是今天这堂课,我们走进了园子,走进了萧红的语言,也微微触摸到了萧红那颗自由、跳荡的心,我们知道了文学作品里景乎也是情乎。如果老师再用一个词来说的话,那就是境由心生。萧红一直都非常怀念这个园子。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园子在萧红的心中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吗?

  生:齐答不是。

  师:它是一个──

  生:充满爱的园子。

  师:萧红怀念的是园子,怀念的是祖父,也是怀念那一段真性情的岁月。所以萧红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呼兰河传》。在《呼兰河传》记叙了一些人还有一些小事。文章的结尾她这样说:“呼兰河这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只有31岁。在这堂课要结束的时候让我们来轻轻地读首诗。也算是我们对她的一种纪念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重难点:1、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3、预习新课。

  板书: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女作家萧红写的篇优美的散文,文笔挥洒自如。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课文中的语言富有孩子气,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真实地再现出来了,学生读来感觉亲切,感觉这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实感去表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以会打动读者。

  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读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由于本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

  最后,再细细品读课文,对学生的引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来负担和痛苦。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的自由。我首先问,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让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4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课文,重点再现园子带给我的自然情趣和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读中体会我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读中感悟因为有了祖父对我的爱,才让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限,才让我拥有了这个难忘的、快乐的、幸福的童年。学习作者自由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布局谋篇的精巧。

  【教学过程】

  一、学生品读

  1、教师启发谈话,帮助学生复习回想上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

  2、学生静心默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园子的语段,边读边想: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园子。

  3、交流:

  媒体出示第2自然段:

  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这是一个五色缤纷的,充满活力的大园子。

  媒体出示第1、3自然段:

  引导学生从读中体悟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由的园子。园子里的动物和植物是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师小结:

  第一次媒体出示: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齐读。

  二、教师导读

  1、请看课文3~12自然段,先找出描写祖父在园子里干农活的语句,再找出我跟着祖父模仿的语句,放声读一读。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我和祖父形影不离,一天到晚都在这院子里边,爷爷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要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

  3、师小结:

  教师引读第二次媒体出示: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师过渡:

  原来,不仅这园子里的动物植物是自由的,快乐的,还有这园子里的人也是自由的,快乐的。再看课文,你还能从哪里具体感受到我的自由和快乐?

  5、交流:

  找到一处,说好一处,读好一处:

  ⑴ 第3自然段后边部分:

  祖父种菜,我来溜平。

  ⑵ 第4自然段: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⑶ 第5~10自然段:

  祖父教我分辨谷穗和狗尾草事件。

  ⑷ 第11自然段:

  我捅黄瓜,吃黄瓜,丢黄瓜,追蜻蜓……

  ⑸ 第12自然段: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6、师小结:

  教师引读第三次媒体出示:“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三、师生深化理解

  1、师质疑:

  课文学到这里,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我在这个园子能感到自由和快乐?

  2、教师引学生例举文中点滴感受祖父对我的爱: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概括说说。

  3、师小结:

  是呀,这点点滴滴都是祖父对我的爱。正是因为有了祖父对我的爱,才有了发生在园子里的一切趣事。我才过上了这样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充满了爱的自由的乐园啊!难怪20多年过去了,萧红仍然对这个园子魂牵梦绕,恋恋不忘。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诗一般的语言,回味回味这难以忘却的童年趣事,怀念怀念这深爱着我的祖父:

  媒体出示: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

  祖父

  戴一顶大草帽,

  我

  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种菜,我就溜平。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活的,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我玩累了,找个阴凉地就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子,

  把草帽遮在脸上

  就睡着了。

  师:小姑娘真的玩累了,就地睡着了。看她睡得那么熟,老师不忍心再去打扰她了,我们悄悄地从这园子里出去吧。

  同字们不知不觉,我们又到我和祖父的园子里走了一回,感觉如何?

  让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再去作业超市逛逛──

  四、作业超市(你可以任选其中两题来做)

  1、小练笔:

  真是个淘气的小姑娘啊!“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等着,等她醒了,看她又闹出什么好玩的来……

  你估计这个小姑娘睡醒后又会闹出什么好玩的来呢?请你接着“小姑娘醒来了……”继续往下写。

  2、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们听,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快乐。

  3、你觉得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先读一读,再选一两处抄下来。

  4、著名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为什么呢?请你在百忙之中挤出点时间来读一读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爱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5

  设计、执教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虞大明

  课前交流:作为学生,你觉得上课的时候什么最重要?(发言、笔记……)我觉得特别要做好两点:一是倾听,二是思考。老师要说一段话:“我叫虞大明。”你听出了什么?(生答)“我现在叫虞大明。”(生讨论)

  在一个茫茫的大沙漠上,有一个人已经死了,他身边有一个包,他如果早一点打开这个包,她就不会死了。请你猜想他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他早一点打开这个包,他就不会死了?

  学生大胆猜想。

  有一位同学说那个包是降落伞包。这就是不同的思维方向。

  (木子: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融洽了师生关系。)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生: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再读读课题。

  师:请注意看屏幕,这是一篇什么课文?

  生:略读课文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怎么学略读课文,知道吗?

  生:知道

  师:你说

  生:就是一节课学完。

  师:那怎么一节课学完呢?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读读,自己去想想,自己去发现。 虞老师有个建议,学略读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几遍读的方法。

  【木子: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对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

  师:第一遍读,可以快速浏览,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当你有所感触的时候,就在课题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开始。(生自主浏览,写旁注)

  【木子:此处教师手把手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

  师:来。你说一个。

  生:五谷丰登的园子。

  师:你说“五谷丰登”,是不是说园子里什么东西都有?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更准确,你自己修正。

  生:应有尽有。

  师:这个词怎样?好,我们就把这个词写上去。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园子。

  生: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有这种感觉的孩子请举手。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师板书五彩缤纷)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师板书:生机勃勃)

  师:还有吗?

  生:自由自在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板书自由)

  师:还有吗?

  生: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

  师:这个词跟哪个词意思差不多?

  生:五彩缤纷

  师:是啊,相同意思的,咱们写一个就行了。作者在这样的园子里不仅感到自由,而且感到无穷的乐趣。用哪一个词概括?

  生:快乐

  师:对呀!这还是一个快乐的园子。(板书:快乐)

  师:真会读书。学略读课文,我们通过初读,对园子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是学好略读课文的第一步。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看着板书说说,这是一个——

  生: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园子。

  【木子:浏览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阅读方法之一,这里通过浏览来总体感悟园子的特点,让学生在浏览中思考,在思考中提炼出词语概括。让学生批注的同时参与板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师:难怪这个园子会深深地烙印在萧红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同学们,学课文如果光学到这儿,那还不行,这样学显然太肤浅了。我们还得第二遍读课文。第二遍读课文可以带着什么问题呢?来,看着板书,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初步感受重新变回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

  生: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

  生: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为什么这是——

  生:自由自在的房子。

  师:为什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木子:教师的适当引导,给了学生真切的感受——把刚才初步的感受重新变回问题,是文本阅读变肤浅为深刻的途径之一。】

  【第一板块】感悟园子的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

  师:这样吧,我们先来解决为什么说这是应有尽有的、五彩缤纷的、生机勃勃的园子?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当你找到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以后,把这个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把这些词写上去。这就叫做旁注。(生快速浏览,做旁注)

  【木子:再次运用批注的方法。】

  师:完成了吗?我们要学会看得快、找得快、脑子转得快。学略读课文,就是锻炼我们浏览的能力,而且是快速浏览的能力。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一目十行。有答案了吗?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应有尽有的园子?把那段话读一读。

  生: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能说明吗?

  生:能。

  师:这个句子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特点?

  生:生机勃勃。

  师:是啊!有人说,蜜蜂、蝴蝶是会舞蹈的精灵。就是这些蜜蜂啊,蝴蝶啊,这些精灵给园子带来了无尽的生机。所以在这句话的旁边你就可以写上生机勃勃。

  师: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生: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师:就是这句话。哪个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师:是啊!学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萧红之所以写一二自然段,就是想让我们明白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生:应有尽有、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园子。

  【木子:快速浏览的能力是在实实在在的训练中获得的。此处就是让学生在紧张的阅读思考中领悟园子的生机勃勃与五彩缤纷。】

  【第二板块】感悟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师: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呢?我们通过第三遍读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说来,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往往就承载着这份自由和快乐。请同学们拿起笔,用圈关键字的方法来梳理一下,萧红在园子里做过哪些事。什么叫圈关键字?

  生:圈出主要的、重要的字。

  师:“万事开头难”,圈好第一件事是关键。比如这件事圈一个“吃”行么?

  生:不行。

  师:是的,得圈上“吃黄瓜”才能表述清楚。

  (生读文,圈点)

  师:交流一下,第一件——

  生:栽花。

  师:第二件

  生:拔草。

  师:第三件——

  生:溜土。

  师:课文里可以圈画前面一个“土”,后面一个“溜”,怎么能表示是“溜土”呢?

  生:在“溜”的旁边写个“土”。

  生:在“溜”和“土”之间画上颠倒符号。

  师:这个方法很高明。第四件——

  生:铲地。

  师:第五件——

  生:吃黄瓜。

  师:第六件——

  生:追蜻蜓。

  师:没错。第七件——

  生:采倭瓜的花。

  师:那就可以概括为——

  生:采花。

  师:第八件——

  生:捉蚱蜢。

  师:捉蚱蜢。没错。第九件——

  生:浇菜。

  师:浇菜。没了吗?第十件——

  生:睡觉。

  师:你看,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可以尽情地做这么多事情,所以——这是一个

  生:自由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木子:按着顺序读,圈关键字,都是略读的方法。具体地指导让学生在有目的、有方法的浏览中提炼出文章的叙述要点。】

  四、细研课文,感悟“自由”

  【第一板块】研读“自由之事”

  师:这十一件事情当中,写得最具体的是哪件事?

  生:铲地

  师:感觉真准。哪几自然段写的是铲地?

  生:第五自然段到十二自然段。

  师:是的。请看大屏幕。虞老师特意把描写铲地的这些自然段呈现在大屏幕上。请问,你们为什么说这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具体?从哪儿让你感受这件事写得最具体、最详细?

  生:因为这件事,她用了好几个自然段写。

  师:哎——是啊!这也是一种衡量的标准啊!你看,她写得特别长,用了比较多的自然段来描述,所以我们就断定这件事情是写得最具体的。这是一个依据。还有别的依据吗?

  生:作者抓住了对话进行描写。

  师:所以,同学们记住,我们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抓住对话来描写,那就会把这件事写得比较具体。还有什么依据吗?

  生:其她几件事都是略写的,就这件事详写的。

  师:还能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写得非常详细的一件事。除了篇幅比较长,除了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还有什么?

  生:作者对外公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描写。

  【木子: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具体描写的方法就是抓住人物对话、动作、神态进行细致描写。】

  师:由此看来,我们要让一件事写得比较具体,还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是啊。这样三个方面的依据,让我们完全有理由断定,铲地这件事情是所有十一件事情中写得最详细的。那我就纳闷了,我们刚才不是梳理过了,萧红在园子里做着多少件事情?

  生:十件

  师:这仅仅是写出来的,还有好多好多没有写出来的,那萧红为什么单单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其他事情也挺有意思的,是不是?比如说浇水,我读过一遍就有印象了。萧红怎么浇的?大家一起来做一做。

  (生一起做举瓢浇水动作)

  师:怎么都是哑巴?萧红浇水时是一声不吭么?来一起做,老师不喊停不许停啊。

  (生边呼喊边做动作,教室里一片欢腾)

  师: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为什么那些事情不写具体,独独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想一想,说一说。要求: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否则老师要追问,这叫“打破沙锅问到底”。你要受得住老师的“追问”

  生:我想这件事情萧红记忆极为深刻。

  师:那当然。那为什么独独对这件事情萧红印象极为深刻呢?我们还得抓住这件事情的本质来思考。

  生:她把草当做了谷,把谷当做了草,其实是做错了一件事,可她爷爷没怪她。因为她爷爷很爱她。

  师:你真会读书!同学们,知道吗?爷爷为什么要在园子里种谷穗?是种着玩的吗?

  生:不是。

  师:为了什么?

  生:拿来吃的。

  师:拿来吃的,拿来养家糊口的。而现在,萧红却把一畦的谷穗给铲了。这将意味着什么?

  生:他们一家有可能会挨饿。

  师:是啊!这是一般的调皮吗?

  生:不是。

  师:这是一般的捣蛋吗?

  生:不是。

  师:这可是犯下了——

  生:滔天大罪。

  师:呵呵,这道不能说是滔天大罪?这可是犯下了大错。同学们,当你们犯下这样的错误的时候,不要说这样的错误,就说在家里吃晚饭,啪嗒——碗打破了,你妈妈会怎么对你?

  生:小时候会打我屁股。

  师:你现在多大了?

  生:十二岁

  师:小时候会打你屁股,现在不打了。你看妈妈会打她屁股,你呢?

  生:我妈就会吓唬我,说不要我了,让我去当乞丐。

  师:呵呵,我认为你妈妈一定只是吓唬吓唬你,让你长点记性。但是萧红呢?犯下了这样的大错,她的祖父,也就是她的爷爷,还是怎么样面对她?

  生:笑

  师:笑了几次?

  生:三次。

  师:这“三笑”就是祖父对孙女儿的——

  生:关爱

  生:宽容。

  师:连这样的大错,爷爷都能够原谅,都能够宽容,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宽容和原谅呢?萧红在这样的大错中都能够感受到快乐,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让她感受到快乐呢?所以,萧红要把这件事情写得特别详细。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感受到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生:自由的、快乐的园子

  【木子:通过此处的细读,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详略得当,如何才是详略得当——就是抓住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事例写具体。】

  【第二板块】研读“自由之景”

  师:虞老师觉得还有一个自然段,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园子是自由的,哪个自然段?

  生:第十六自然段。

  师:你们认为呢?

  生:是的。

  师:请关注第十六自然段。(课件呈现)这一段不是写景的吗?你看这一段写到了花儿,写到了鸟儿,写到了倭瓜啊,写到了玉米啊,怎么让你感受到园子的自由呢?

  生:她说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这段话里面有一个句式反复出现,哪个句式?

  生:愿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对。要怎么样就——

  生:怎么样。

  师:所以我们就感受到了自由,是吧?

  生:是。

  师:关于倭瓜,关于玉米,虞老师也写了这样一段话,请看。(课件呈现老师下水文: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怎么开,都很美,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着和风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快速浏览,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你读了这段话,你就会由衷地发出感叹,哇——这景色——

  生:好美啊!

  师:你看,同样描写的是这些景物,但是写法不同,我们的感受也不同。从这段话里面,我们读出了景物的什么?

  生:美。

  师:萧红的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的——

  生:自由。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景物不同的写法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离开了写作目的,文字无法判断好与坏。作者难道仅仅在倾诉景物的自由吗?它实际上是在表达——

  生:自己的自由。

  师: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自由的心境。这样的写法就叫做——

  生:借景抒情。

  【木子: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必须要习得的重要方法。】

  师:透过这段文字,萧红她一定在诉说——(生在配乐中补读)课件出示:我愿意(摘黄瓜),就(   );我愿意(捉蚂蚱),就(   );我愿意(      ),就(   );

  师:这样的事例举得完吗?

  生:举不完。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概述——在这样的园子里,我——

  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

  生:自由

  师:也就是说,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

  生:因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

  生: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

  师:说得好!所以,萧红就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

  生:祖父的园子

  师: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

  生:怀念。

  【木子:通过补充说话,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那份自由和快乐。同时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方法。】

  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师: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所以,萧红想到了用笔来刻录她的童年,让童年永恒。于是,她写就了一部小说,名字叫做——(课件出示《呼兰河传》的封面)

  生:呼兰河传

  师:猜猜看,在这本书里,萧红还会写什么?

  生:其他快乐的事情

  师:还有呢?

  生:其他那些自由的事情,比如:捉鱼什么的。

  师: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读了这本书之后,是这样评价的——课件出示: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有什么疑惑吗?

  生:为什么说她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相信你们都有这样的疑惑,对吗?

  生:是。

  师:怎样才能解开心中的谜团?

  生:去读读这本书。

  师:愿意去读这本书,从而解开心中疑惑的请举手。(小手如林)

  【木子:从一篇文章到一本书、一位作家,使阅读有了宽度,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六、直面童年,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童年是美丽的歌谣,童年是动人的诗篇,童年是人生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萧红用文字记录她的童年,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刻录她的童年。比如有一个著名的歌手,叫——罗大佑,他有一首歌叫《童年》。请看——播放歌曲。会唱的孩子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在《童年》的歌曲声中)萧红用笔刻录童年,罗大佑歌刻录童年,虞老师向萧红学习,也用笔来刻录,想了解虞老师的童年吗?

  生:想。(师逐段呈现下水文)

  师:虞老师的童年有意思吧!。再看(出示照片和图片)。一张黑白的照片,加上几段文字,几篇文章,虞老师的童年就永恒了。聪明的孩子们,好好地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式让你的童年永恒呢?想一想,再想一想,然后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下课!

  【木子:歌词和教师下水文的拓展阅读,让学生明白文字可以记录的是时光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6

  前几天,我有幸听到了一节与众不同的课——《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我第一次听到,听说是一篇新课文。它是著名作家萧红的作品,短文以“爱”为核心,以“趣和乐”贯穿在祖父的园子里,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幸福、快乐的家园,是“我”成长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乡。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写得至真至纯。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通过问题把握整体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本书《呼河兰传》,这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这本书记录了……今天所学的选自第三章,读题——《祖父的园子》。

  师:课文预习了吗?读通顺了吗?

  生:读通顺了。

  师:真好!有谁带着问题去读的?

  生:这是个怎样的园子?

  生:发生了什么事?

  生:祖父是什么样的?

  师:你们的想知道的太多了,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就有方向了,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细读品味,感知园子的形象

  1、学习第二节和第十三节: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多媒体出示:

  这是一个(     )园子。找找课文哪两节写的?

  生:2、13节。

  ⑴ 品读第二节:

  出示: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师:你们读读,在作者眼里这个园子是怎样的?

  生:在作者眼里是充满奥秘的。

  生:是充满知识的。

  生:是鸟语花香的,那里有各种动物。

  师:都有些什么呀?

  学生交流。

  指导朗读。

  接下来,教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园子充满生机、五彩缤纷,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想想画面,感受我在园子里的快乐。

  ⑵ 品读第十三节:

  师:在“我”眼中,这还是个怎样的园子?

  出示: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鸟飞了……”

  生:在作者眼中,这还是个“自由”的园子。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自由“?

  学生交流。

  抓住句子“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愿意……就……”等,体会萧红文字的活力,通过指名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形式来感受园子的自由,读出“我”的自由。

  2、学习第三节——第十二节:

  师:刚才我们捕捉到了“我”和祖父生活的自由,好好读读3~12节,找找最吸引你的画面。

  学生交流。

  师:“我”干了一件什么傻事?

  生:把韭菜当野草割了,却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

  师:祖父看到了会怎样?

  生:祖父对着“我”笑。

  师:从祖父的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对“我”的疼爱。

  生:祖父也有一颗不老的童心。

  师:“我”能在这个园子里这么自由,是因为?

  生:祖父的爱。

  师小结。

  三、拓展链接,深化园子形象

  师:读到这里,为什么萧红念念不忘祖父、园子,这还是个怎样的园子?

  生:这还是个充满爱的园子。

  生:还是个温暖的园子。

  师:萧红直到最后也忘却不了,她难以忘却的是什么?

  生:她不是忘却不了黄瓜、蝴蝶,而是忘却不了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温暖和爱。

  师:是啊,萧红用她的笔书写着这份爱,这份自由……

  师:同学们,课前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生:萧红现在在哪里?

  师:萧红于1940年写完了这部小说,1942年就去世了。

  生:那园子现在还在吗?

  生:现在的园子怎么样了?

  生:……

  师:你们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请课外去读读萧红的书吧,老师向你们推荐《永远的憧憬和追求》、《呼河兰传》第三章、《呼河兰传》尾声这几本书,相信你们读后一定会知道的更多。

  【简评】

  一、抓住课题进行阅读质疑,指引学生阅读探究的方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之始,也是学生阅读探究之始。在上述教学实录之中,学生对课题进行了一番阅读预测之后,即产生了阅读探究的浓厚兴趣。然而此时,学生对自己该往文章的哪个方向进行探究,需要集中心智探究课文中的什么问题等等,仍是比较茫然。探究除了需要兴趣作支撑之外,更需要理性来指明探究的方向。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扣题质疑——“在作者眼里这是个怎样的园子?”这样就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指明了方向。课中,教师始终围绕“这是一个(        )的园子”开展教学活动,寻求到了阅读的切入点,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去阅读去感悟,这样,学生以主体去进行阅读探究,使得学生得到真正的收获。

  二、紧紧围绕语言文字,着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这个引领者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细微变化。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师生应该享受课堂,在课堂中得以发展。上述课堂教学中,当讲到“想怎样,就怎样。自由,谁不向往,可以无拘无束……”时,教师指名一位女同学起来读课文,可她没有读好。就在这时,教师走到这位同学身边和她并排站着,左手扶着女同学的背。这一小小的举动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了这位学生的紧张心理。最后以请别人帮助她读,她评读这样一个过程,使得这位同学有了台阶下。教师巧妙地转化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这样通过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很好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去想象,去体会萧红在祖父园子的童趣。课堂显得那样和谐、自然,听完一课,就象欣赏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三、以文本为基点,适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本课教师在课尾尝试以文本为基点,链接相关的篇章,让阅读成为学生阅读的中点,或者是另一个起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可以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各自的探究性阅读的对象。对小学生来说,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应当以课内为主,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但是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相配合,开展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人才的培养,光注重知识的积累是很不够的,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十分重视启发智慧和锻炼才能。开展课外阅读,正是启发智慧和锻炼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7

  《祖父的园子》是五年级下册“美好的童年”这一单元主题编排的课文,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这是一片略读课文。编排在它前面的是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五年级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一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很显然,这样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从前一篇课文中习得阅读方法,然后运用方法自主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阅读量。而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种种问题,如:定位模糊,把略读课文当精读课文;忽视指导,成了学生自读,甚至课外读物;教学简单,局限于回答导语中的问题提示。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目标不清,方法不当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就“略读课文怎么教”这一话题展开了论坛,提供了观摩课。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如下:

  一、总结《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的阅读方法:抓住课文描写的

  主要场景,从具体的句段描写中体会情感。运用这种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学生带着导语中的这个问题自读课文:园子中的哪些情景给我留

  下了很深的印象?

  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教师引导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劳动、玩耍、美景。“白色朗读”与内容相关的段落,积累三个方面的词语,如:追蝴蝶、捉蜻蜓等描写玩耍的,铲地、拔草等描写干农活的,胖乎乎、圆溜溜等写景物特点的。

  三、品读语段,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方法。

  让学生带着导语中的第二个问题再读课文:在祖父的园子里劳动、玩耍,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默读课文,画下感受最深的语段,写写感受到的心情。再聚焦到语言文字,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自己心情的。

  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写写画画。

  组织交流。作者的心情是自由的,是快乐的。大部分学生找到这样的段落:

  1、“铲地把谷子铲掉,留下狗尾巴草”的段落。

  “浇菜的情景”

  这哪里是劳动,分明是在玩耍,在祖父的慈爱中自由快乐地玩耍。

  2、玩耍的段落: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吃黄瓜去了。黄瓜也许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去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的上。好在一开初也没有存心一定追上,所以站起来,跟了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去了。

  3、写园子里风景的句段: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1)自由朗读,读出园中花鸟虫等的自由。

  (2)说说作者用什么样的词语和句式表达了这种自由和快乐。

  要……就……

  愿意……就……

  不愿意……也没有人……

  (3)为什么园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眼里是这样的自由和快乐?领悟作者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境由心造”,正因为作者的身心是自由,其眼中的景物色彩也都是自由的,它们不再是景物,而是人,作者的伙伴。

  四、拓展阅读

  选择《呼兰河传》中的两个片段,一段是写呼兰河小城的,一段是写小团圆媳妇的。学生自读,谈感受,老师介绍《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是自读自悟空间大,时间足;

  二是讲究“略中有精”,精读的点更突出,更集中;

  三是导语提示引路,注重“要求与方法”;

  四是拓展阅读,求效率。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

  课时 1教时

  教学过程:

  1、昨天的课堂上我们了解了骆驼在林海音童年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在你们的童年记忆中,哪些人和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萧红的童年,感受她记忆中的祖父的园子。

  3、自由读文,你感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4、交流,说说从哪些此句中感受到园子的特点。

  (重点体会园子的自由。)

  5、在这样的园子里,我在里面做什么?(瞎闹)

  6、读4——15节,圈出你认为她瞎闹的有趣行为,并在旁边写上感受。

  7、交流。

  8、为什么“我”能在这样的园子里瞎闹?

  9、再读16.17节,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其实在这样的园子里,还有什么也是自由的?

  10.用上“愿意……就……”来说说我的自由。

  11、介绍萧红的童年。推荐《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9

  一、学情分析

  读《祖父的园子》一文,学生轻轻松松就跨进园子,感受到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的气息。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也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孩童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这样的话题十分贴切儿童生活,学生学起来不陌生,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情感积累与体验比较单一或肤浅。因此,要让学生从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入手,引导学生课前或课后阅读《呼兰河传》,这样能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为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打入基础。学生先谈谈读书收获,再提出自己的读书疑问,这些在课前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另外,学生个人的读书收获较片面,因此把合作学习、探究学生的精神和方式引进课堂,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思路

  首先是课前先学,为学生提出自主阅读的三维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读懂作者内心情感,提出个人独特见解”,检查反馈学生的自主读书的收获,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自学基础,在稍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然后教师根据事先获知的学生质疑问题,择其精华投影于屏幕,让全班同学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忘自己“引领和点拔者”的身份,从“园子”直接切入第十三段的教学,然后聚焦于“自由”这个字眼,教学由此展开并形成波澜。接着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体会写作方法,并由此拓展片段写作,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语言内化迁移。最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获得“自由的背后是爱”这个关键的感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人物情感,领悟表达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感悟作者对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难点:感悟作者对文章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1、充分地朗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

  2、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怎样,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运用学过的方法在书上批注。

  3、提出你对课文的质疑之处。

  4、了解作者的生平,有条件的可阅读《呼兰河传》中与萧红童年生活相关的篇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前先学,检查反馈。

  1、谈话导入,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2、根据课前布置的预习要求抽查预习情况

  3、展示学生的质疑问题

  (1)谈自己对阅读的感受

  (2)从各个角度谈阅读收获

  (3)针对课文提出质疑

  二、精讲启迪,注意生成。

  1、  捕捉教学文眼

  (1) 请找出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

  (2) 你会产生一种什么感觉,头脑中会跳出什么词来?

  2、  细读,引发体验高峰

  (1) 你最喜欢哪句话,你想怎么读才能表现你的心情。

  (2)配上音乐请学生在温馨的旋律读书

  (3)请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4)小结:是啊,字词有冷暖,语言有温度,这些特殊的词与句式能让我们体会到,萧红的文字朴素又洒脱,字里行间扑腾着“自由”二字。

  (5)启发“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1)学生自由读第十七自然段

  (2)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后感受

  (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1)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句子读

  (2)配乐自主读书

  (3)学生赛读,感悟读书方法

  (4)用“借景抒情”之手法,课堂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5)汇报写作片段。

  三、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1)小组自学讨论“人的自由”部分。

  (2)抓住学生汇报内容予以点拨、指导。

  (3)帮助学生发现“自由、快乐”的背后是爱。

  (1)小组成员在组长汇报下,各抒己见,用边读边悟的方法学习。

  (2)全班汇报。

  (3)在交流中体验一种人性自由的爱。

  四、拓展延伸,自我评价。

  1、请学生说说童年生活的快乐。

  2、鼓励学生用本课的写法写一写。

  在拓展深化中,能自悟自评。

  祖父的园子

  园子·人

  自由·快乐

  祖父·爱

  五、反思与评点

  (一)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这个园子是作者萧红记忆中的一幅明丽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儿,这里面的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什么都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让作者感到快乐、自由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在他暖暖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幸福的童年。也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发在她孩子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这篇内容上感性的文章表达方法上也有突出的特点,比如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等。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并且领悟这种情感怎样表达出来,成为我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学校不久加入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作为教改实验教师,我把“指导——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方法带入课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基础上,交流读书心得,提出存疑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再设计重、难突破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读出个人的独特见解。本课教学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三点。

  1、体现鲜明的“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教学活动开始前预备活动中,我就给学生提出自学“三维目标”:把握主要内容、读出作者情感、提出个人见解。学生围绕这个目标自读课文,查找作者生平资料,阅读《呼兰河传》描写童年生活部分的相关文章,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等。我在课前了解到学生已经拥有的阅读经验和个人感悟,在正式开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就能表现出更强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事先收集学生质疑的问题,从中挑选出与我预设的教学重、难点不谋而合的“精品”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力解决,自主获得感悟,这样的课堂像课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一样,学生充满了学习的自由与快乐。

  (二)评点

  本课教学平实、自然、有效、扎实。执教者力图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教师了解学生自主读书这过程中的收获与存疑,围绕有质量的质疑设计并展开教学环节。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课前提示,充分自主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并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语言内化迁移,“读写结合”使本节课浓浓的语文味儿弥散开去。教师在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方面也是本课教学的一大亮点。本节课的教学特点体现了“针对性”、“合作性”、“生成性”、“探究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如“独立性”、“能动性”、“超前性”也较为明显。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10

  温馨寄语:童年是彩色的,有银铃般的笑声,也有苦涩的泪水。

  【学习目标】

  1.认识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会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重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说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作者一起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难点)

  【学法指导】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

  【知识链接】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有人说,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

  【自主学习】

  一.为下列加线的生字注音,并圈出你认为难写的字,并在后面的横线上用最美的字体抄写三遍吧!

  蚂蚱(  )  樱桃(  )   蚌壳(  )   嗡嗡(  )    倭瓜(  )

  水瓢(  )  啃咬(  )   稻穗(  )   毛嘟嘟(  )  玩腻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什么景物?“我”都可以做些什么呢?找出来写在下面吧。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抄下来,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合作探究】

  一.文章第1,2小节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看谁读的最动听。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并用简单的几个字归纳出来。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为什么?

  三.文章最后4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有感情地读这几段话,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拓展延伸】

  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事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课堂小结】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                 )的画,画里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  )时的乐园。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               )的,“我” 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汉字。

  dào  suì       pāo  kāi       suí  yì         yīng  táo        bàng  ké

  (         )     (          )     (        )       (         )        (          )

  hú    dié      cǎo   mào     xiā   nào       wō  guā      mā   zhà

  (         )     (          )     (         )     (       )     (        )       

  二.在课文中找出abb式的词语写下来,如“胖乎乎”。

  、             、              、               、             。

  三.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相应的括号里打“√”。

  1.蜜蜂嗡嗡的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的,就像一个小毛球。

  (  )比喻            (  )夸张            (  )拟人

  2.蜻蜓飞的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拟人             (  )夸张            (  )反问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话,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比喻             (  )排比            (  )拟人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比喻              (  )夸张             (  )排比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11

  教学目标

  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句进行学习,想像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

  教学过程

  读诗导入,明确步骤

  1,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板书课题.

  2,读课前连接语,明确学习步骤

  (二)初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2,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3,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的朗读.

  (四)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师: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你觉的作者我在园子做的哪件事最有趣 边读边在旁边写出感受.

  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

  2,交流:

  重点抓住以下几件趣事:

  ⑴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你体会到什么 淘气,调皮.特别从哪个词体会到 男女生赛读

  ⑵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是不是特有趣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体会天真,傻的可爱.)

  ⑶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师:祖父哈哈大笑起来,从这个笑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一个笑字,让我们体会出来了,这个笑字蕴涵了祖父对萧红的爱.指导同学们朗读萧红和祖父的对话

  ⑷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指导朗读,"下雨啰!下雨啰!"体会快乐.你又看到怎样的情景 可她还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师:过渡:园子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在这样的园子里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呢 板书(自由)

  三,融情于景,体会写法

  师:仅仅是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吗 还有什么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请你在文中找一找.

  交流:

  重点句子(园子的):

  1,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2,昆虫是自由自在的,你还能找到谁也是自由自在的.(根据回答出示第13自然段)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哪些都是自由的 还有哪些是自由的

  出示:我们能否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以下呢.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引读:

  我就是倭瓜,我愿意___就____;我就是玉米,我愿意___就___;我就是黄瓜,我愿意______就_______.

  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再读: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都在传达着我的自由呀!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呀.

  (五),品悟祖父之爱

  那么是什么给了我这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呢 想一想这是一位怎样的爷爷

  生答

  教师:同学们,萧红的自由都是建立在祖父的爱之上的,祖父是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萧红一生坎坷,1942年,也就是在她写完《呼兰河传》的第二年,31岁的萧红就离开了人世,她出生在一个地主的家庭中,父亲对她很无情,祖父是唯一疼爱她的亲人,萧红的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她就对爱和自由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向往.萧红为什么对那个园子念念不忘呢 那个普通的菜园子它普通吗

  生答

  教师:(音乐)是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子,他所表现出来的自由和爱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那是一个多么好的天地啊,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天地,那是一个高远,敞亮的天地.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轻松,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想用最真纯,最无邪的文字表现它,放大她,珍藏它.同学们,有爱的天地真好,有自由的天地真好,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天地呢

  附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自由←爱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12

  下面是2篇关于《祖父的园子》的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一:

  《祖父的园子》是关于童年回忆题材的一篇略读课文。整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但是言优美,易懂。文章需要学生把握的是体会句段中所透露出的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无限留恋。

  出于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的考虑,在教授此文时我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并以几个问题来贯穿全文的学习。由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的长,相对多的时间让他们阅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在他们阅读的同时必须得完成一个任务----------完成填空题:A、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的地方;B、祖父的园子充满( );C、祖父的园子( )。在这三个句型中任选其一作填空。设计这个环节是想让学生充分的阅读,然后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把握,这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课堂上,从学生所概括出的答案:美丽、生机勃勃、自由、欢乐······来看,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很确切地把握到文章的大意。但为了使学生真的有所感悟,我还要求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品析。在学生所分享的句子当中,对美丽、生机勃勃和欢乐的体会是相当的深入的。可对于自由的体会却是有些阻碍。为了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由,我列举了身边的事例与课文进行对比,效果果然好了。

  然而当深入品析作者童年的欢乐与自由与课文题目《祖父的园子》之间的关系时却有了阻碍。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对祖父进行评价的片段。同学们也都能理解祖父的慈爱与关怀,可是对祖父的慈爱与作者童年的欢乐与自由却是无法联系起来理解,从而对课文题目《祖父的园子》的由来没有透彻的理解。而待继续讲时,下课铃终止了一切。

  这节课尚有许多的疑问:其一、多数的时间都分给了学生读书、自学,因此对学生没有品析到的句子却没有过多的深入的去品析。这样是否造成一种“漏洞” 呢?其二、许多优美的句子也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充分地让学生课后进行学习是否会有效呢?其三、对于自读课课堂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否该作为课后作业进行自行解决呢?一节课时间所要完成的长篇课文,对教学目标的设置该把握到何种程度呢?而像我们班中下生较多的情况,又该如何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呢?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二:

  早上,我上了《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感觉颇多。下面我简单地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的目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被安排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行文挥洒自如,如清泉涓涓流淌,字里行间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在作者的笔下,万物皆有灵性,都是有生命的。在作者笔下,童年生活是那么快活惬意,令人难以忘怀。但是萧红的童年时寂寞而单调的,家里的后园是她唯一消遣的地方,慈爱而富有童心的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然而,成人和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是不同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地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把文中蕴含的天真唯美的东西张扬出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童年”。阅读本组课文的重点是感受他人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我的设计大致遵循“潜入——涵咏——内化——释放”这样的层次进行悟读指导,抓住一个个童年的细节,进行文本细读,多元启悟,感受形象,体察情感,把文本的欠缺部分,空白点和沉默之处读出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很欣赏张伟老师的“球心”教学。一堂课总有一个主要的目标,它就像是一首曲子的主旋律。这课的主要目标是: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我始终围绕着:祖父的园子是怎样的园子。通过景物、趣事、爷爷三方面的深入解读,层层递进,理解祖父的园子是生机勃勃的园子,是自由自在的园子,是充满爱和温暖的园子。早上展示的是前面两个层次,第二节课主要是感悟祖父的爱。正是因为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允许我随便瞎闹乱闹,对我倾注了无尽的爱和宽容。他的爱让我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喜爱,才有了我的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我心灵是自由的,所有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甚至是充满了梦幻色彩。再带着这样的感悟引读第17自然段。最后话题一转:可是在我18岁时,祖父离开了我。由于母亲在我年幼时过世,继母和父亲都对他不好。再加上父亲的逼婚,使她的生活过得苦不堪言。在这篇文章时,作者已经离开爷爷十几年了。由于战乱,此时的她正与第三任丈夫居住在香港身患重病。在她《呼兰河传》的尾声中这样写道:引出小诗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说说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最后推荐阅读《呼兰河传》。

  反思整堂课的得失,我发现还有这样的遗憾:比如在处理“一切都活了”这个环节时,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所以想象不大丰富,有的同学还出现没有琢磨透句式,所以说出来的语言质量不高。如果让学生静下来动笔选择写一写,我想效果会更好,理解会更到位。另外,我觉得造成这个环节有问题的是自己在备课时的预设不够,我以为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没有去写过,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当学生的回答出现了缺陷的时候,自己没有很好的调控。看来,上好一节课要一细再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到哪儿都是真理。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13

  一、给黑体字选择读音。

  壳(bàng bàn)  桃(yīng yīn)  吃(kěn kěng)

  寇(wō wēi)   水(piáo páo)  玩(mì nì)

  二、比一比,再组词。

  碟(  ) 飘(  ) 愉(  ) 啃(  ) 烁(  )

  蝶(  ) 漂(  ) 榆(  ) 肯(  ) 砾(  )

  谍(  ) 瓢(  ) 渝(  ) 恳(  ) 乐(  )

  三、品一品句子的思想感情。

  1.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模仿秀(用上黑体字)。

  1.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不但没有盖上采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填空)。

  1.课文中的“我”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件童年趣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童年的“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14

  设计、执教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虞大明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或许印象模糊,或者压根就留不下印象,但是,对于著名作家萧红来说,这个园子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让她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美好的回忆,带给她无限的遐想,这就是——

  生:祖父的园子。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再读读课题。

  师:请注意看屏幕,这是一篇什么课文?

  生:略读课文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怎么学略读课文,知道吗?

  生:知道

  师:你说

  生:就是一节课学完。

  师:那怎么一节课学完呢?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读读,自己去想想,自己去发现。虞老师有个建议,学略读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几遍读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

  师:第一遍读,可以快速浏览,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当你有所感触的时候,就在课题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开始。(生自主浏览,写旁注)

  师:来。你说一个。

  生:五谷丰登的园子。

  师:你说“五谷丰登”,是不是说园子里什么东西都有?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更准确,你自己修正。

  生:应有尽有。

  师:这个词怎样?好,我们就把这个词写上去。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园子。

  生: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有这种感觉的孩子请举手。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师板书五彩缤纷)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师板书:生机勃勃)

  师:还有吗?

  生:自由自在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板书自由)

  师:还有吗?

  生: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子

  师:这个词跟哪个词意思差不多?

  生:五彩缤纷

  师:是啊,相同意思的,咱们写一个就行了。作者在这样的园子里不仅感到自由,而且感到无穷的乐趣。用哪一个词概括?

  生:快乐

  师:对呀!这还是一个快乐的园子。(板书:快乐)

  师:真会读书。学略读课文,我们通过初读,对园子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是学好略读课文的第一步。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看着板书说说,这是一个——

  生: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园子。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师:难怪这个园子会深深地烙印在萧红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同学们,学课文如果光学到这儿,那还不行,这样学显然太肤浅了。我们还得第二遍读课文。第二遍读课文可以带着什么问题呢?来,看着板书,我们一起把刚才的初步感受重新变回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

  生:五彩缤纷的园子。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

  生: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为什么这是——

  生:自由自在的房子。

  师:为什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第一板块】感悟园子的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充满阳光

  师:这样吧,我们先来解决为什么说这是应有尽有的、五彩缤纷的、生机勃勃的园子?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当你找到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以后,把这个句子划下来,然后在旁边把这些词写上去。这就叫做旁注。(生快速浏览,做旁注)

  师:完成了吗?我们要学会看得快、找得快、脑子转得快。学略读课文,就是锻炼我们浏览的能力,而且是快速浏览的能力。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一目十行。有答案了吗?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应有尽有的园子?把那段话读一读。

  生: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能说明吗?

  生:能。

  师:这个句子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特点?

  生:生机勃勃。

  师:是啊!有人说,蜜蜂、蝴蝶是会舞蹈的精灵。就是这些蜜蜂啊,蝴蝶啊,这些精灵给园子带来了无尽的生机。所以在这句话的旁边你就可以写上生机勃勃。

  师: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生: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师:就是这句话。哪个自然段?

  生:第二自然段。

  师:是啊!学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萧红之所以写一二自然段,就是想让我们明白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生:应有尽有、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园子。

  【第二板块】感悟园子里的快乐、自由

  师:那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呢?我们通过第三遍读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般说来,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往往就承载着这份自由和快乐。请同学们拿起笔,圈一圈,萧红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师:交流一下,第一件——

  生:栽花。

  师:第二件

  生:拔草。

  师:第三件——

  生:种小白菜。

  师:种菜。第四件——

  生:铲地。

  师:第五件——

  生:摘黄瓜

  师:第六件——

  生:吃黄瓜。

  师:哎——吃黄瓜也是一件事情。第七件——

  生:追蜻蜓。

  师:没错。第八件——

  生:采黄瓜的花。

  师:那就可以概括为——

  生:采花。

  师:第九件——

  生:捉蚱蜢。

  师:捉蚱蜢。没错。第十件——

  生:浇菜。

  师:浇菜。没了吗?第十一件——

  生:睡觉。

  师:你看,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可以尽情地做这么多事情,所以——这是一个

  生:自由的园子

  师:这是一个——

  生:快乐的园子。

  四、细研课文,感悟“自由”

  【第一板块】研读“自由之事”

  师:这十一件事情当中,写得最具体的是哪件事?

  生:铲地

  师:感觉真准。哪几自然段写的是铲地?

  生:第五自然段到十二自然段。

  师:是的。请看大屏幕。虞老师特意把描写铲地的这些自然段呈现在大屏幕上。请问,你们为什么说这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具体?从哪儿让你感受这件事写得最具体、最详细?

  生:因为这件事,她用了好几个自然段写。

  师:哎——是啊!这也是一种衡量的标准啊!你看,她写得特别长,用了比较多的自然段来描述,所以我们就断定这件事情是写得最具体的。这是一个依据。还有别的依据吗?

  生:作者抓住了对话进行描写。

  师:所以,同学们记住,我们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抓住对话来描写,那就会把这件事写得比较具体。还有什么依据吗?

  生:其她几件事都是略写的,就这件事详写的。

  师:还能从哪儿让你感受到这是写得非常详细的一件事。除了篇幅比较长,除了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还有什么?

  生:作者对外公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描写。

  师:由此看来,我们要让一件事写得比较具体,还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是啊。这样三个方面的依据,让我们完全有理由断定,铲地这件事情是所有十一件事情中写得最详细的。那我就纳闷了,我们刚才不是梳理过了,萧红在园子里做着多少件事情?

  生:十一件

  师:这仅仅是写出来的,还有好多好多没有写出来的,那萧红为什么单单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其她事情也挺有意思的,是不是?比如说浇水,我读过一遍就有印象了。萧红怎么浇的?拿着个什么?

  生:水瓢。

  师:然后呢?

  生:往天上一扬。

  师:嘴里还喊着——

  生:下雨了!下雨了!

  师: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来!模仿一下。开始,浇菜——

  生:下雨罗!下雨罗!

  师: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为什么那些事情不写具体,独独把这件事情写得那么具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生:我想这件事情萧红记忆极为深刻。

  师:那当然。那为什么独独对这件事情萧红印象极为深刻呢?我们还得抓住这件事情的本质来思考。

  生:她把草当做了谷,把谷当做了草,其实是做错了一件事,可她爷爷没怪她。因为她爷爷很爱她。

  师:你真会读书!同学们,知道吗?爷爷为什么要在园子里种谷穗?是种着玩的吗?

  生:不是。

  师:为了什么?

  生:拿来吃的。

  师:拿来吃的,拿来养家糊口的。而现在,萧红却把一畦的谷穗给铲了。这将意味着什么?

  生:他们一家有可能会挨饿。

  师:是啊!这是一般的调皮吗?

  生:不是。

  师:这是一般的捣蛋吗?

  生:不是。

  师:这可是犯下了——

  生:滔天大罪。

  师:呵呵,这道不能说是滔天大罪?这可是犯下了大错。同学们,当你们犯下这样的错误的时候,不要说这样的错误,就说在家里吃晚饭,啪嗒——碗打破了,你妈妈会怎么对你?

  生:小时候会打我屁股。

  师:你现在多大了?

  生:十二岁

  师:小时候会打你屁股,现在不打了。你看妈妈会打她屁股,你呢?

  生:我妈就会吓唬我,说不要我了,让我去当乞丐。

  师:呵呵,我认为你妈妈一定只是吓唬吓唬你,让你长点记性。但是萧红呢?犯下了这样的大错,她的祖父,也就是她的爷爷,还是怎么样面对她?

  生:笑

  师:这就是祖父对孙女儿的——

  生:关爱

  生:宽容。

  师:连这样的大错,爷爷都能够原谅,都能够宽容,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宽容和原谅呢?萧红在这样的大错中都能够感受到快乐,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让她感受到快乐呢?所以,萧红要把这件事情写得特别详细。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我和你们的合作读,来体会一下萧红的这种快乐,来感受一下,爷爷的那种宽容和爱。好吗?

  生:好

  师:我们就来合作读对话吧!好吗?

  生:好。

  师:既然是合作,我们首先有分工。我读谁的?

  生:爷爷。

  师:你们全做我的孙女儿!准备一下,琢磨琢磨。怎么读才能体现萧红的那种快乐?

  师生分角色读。(结尾学生读了一个:哦)

  师:我觉得一个“哦”字还不够。 什么是“马马虎虎的承认”?

  生:知道了,爷爷!

  生:我知道了,爷爷,下次不会弄错了!

  生:好了啦!爷爷,我知道了,我要去捉蚂蚱了。

  师:嗨,这才是我可爱的孙女儿。同学们,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感受到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生:自由的、快乐的园子

  【第二板块】研读“自由之景”

  师:虞老师觉得还有一个自然段,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园子是自由的,哪个自然段?

  生:第十六自然段。

  师:你们认为呢?

  生:是的。

  师:请关注第十六自然段。(课件呈现)这一段不是写景的吗?你看这一段写到了花儿,写到了鸟儿,写到了倭瓜啊,写到了玉米啊,怎么让你感受到园子的自由呢?

  生:她说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这段话里面有一个句式反复出现,哪个句式?

  生:愿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对。要怎么样就——

  生:怎么样。

  师:所以我们就感受到了自由,是吧?

  生:是。

  师:关于倭瓜,关于玉米,虞老师也写了这样一段话,请看。(课件呈现老师下水文:倭瓜长蔓了,沿着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顶,再挂下来,随风摇摆,甚是婀娜。黄瓜也开花了,这儿一朵,那儿一朵,怎么开,都很美,她们仰着黄色的小脸,向着和风点头。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分享着这场花的盛宴。玉米苗也伸展着腰肢,向着天空微笑。一切都是美的!)快速浏览,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你读了这段话,你就会由衷地发出感叹,哇——这景色——

  生:好美啊!

  师:你看,同样描写的是这些景物,但是写法不同,我们的感受也不同。从这段话里面,我们读出了景物的什么?

  生:美。

  师:萧红的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园子的——

  生:自由。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难道仅仅在倾诉景物的自由吗?它实际上是在表达——

  生:自己的自由。

  师:萧红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她自由的心境。这样的写法就叫做——

  生:借景抒情。

  师:透过这段文字,萧红她一定在诉说——(生在配乐中补读)课件出示:我愿意(摘黄瓜),就(   );我愿意(捉蚂蚱),就(   );我愿意(      ),就(   );

  师:这样的事例举得完吗?

  生:举不完。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概述——在这样的园子里,我——

  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学到这儿,你们一定明白了,这份快乐的源头就是——

  生:自由

  师:也就是说,因为自由,所以快乐。那么,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呢?

  生:因为园子是祖父创造的。

  生:是祖父的爱和宽容给了萧红自由和快乐。

  师:说得好!所以,萧红就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

  生:祖父的园子

  师:这也表达了萧红对祖父的——

  生:怀念。

  五、猜测内容,阅读延伸

  师: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所以,萧红想到了用笔来刻录她的童年,让童年永恒。于是,她写就了一部小说,名字叫做——(课件出示《呼兰河传》的封面)

  生:呼兰河传

  师:猜猜看,在这本书里,萧红还会写什么?

  生:其他快乐的事情

  师:还有呢?

  生:其他那些自由的事情,比如:捉鱼什么的。

  师: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读了这本书之后,是这样评价的——课件出示: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有什么疑惑吗?

  生:为什么说她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师:相信你们都有这样的疑惑,对吗?

  生:是。

  师:怎样才能解开心中的谜团?

  生:去读读这本书。

  师:愿意去读这本书,从而解开心中疑惑的请举手。(小手如林)

  六、直面童年,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童年是美丽的歌谣,童年是动人的诗篇,童年是人生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萧红用文字记录她的童年,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刻录她的童年。比如有一个著名的歌手,叫——罗大佑,他有一首歌叫《童年》。请看——播放歌曲。会唱的孩子可以跟着一起唱。

  师:(在《童年》的歌曲声中)萧红用笔刻录童年,罗大佑歌刻录童年,虞老师向萧红学习,也用笔来刻录,想了解虞老师的童年吗?

  生:想。(师逐段呈现下水文)

  师:虞老师的童年有意思吧!。再看(出示照片和图片)。一张黑白的照片,加上几段文字,几篇文章,虞老师的童年就永恒了。聪明的孩子们,好好地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式让你的童年永恒呢?想一想,再想一想,然后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下课!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15

  一、设计理念: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通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一切都是自由的,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的快乐的源泉。

  本文是略读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作者的写法,并积累语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木瓢、圆滚滚”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实施:

  本课教学分为四个部分:谈话揭题--------激发兴趣-----------初读课文、了解园子--------再读课文、感悟童年--------总结全文、表达情怀

  导入部分采用谈话方式,想知道现代著名作家萧红的童年是怎样的吗?激起了学生学校兴趣和读书的强烈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的学习方式,初读时,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课文,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品读部分,再次让学生读书,并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作者在园子里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最后,再引导学生完成两个练习。

  1、仿写句子:“在这个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2、意在引导学生弄懂作者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来源于领她到园子的慈祥的祖父,在作者的眼里,整个小城只有她的祖父才是最爱她的人,至今仍让她难以忘怀。

  教师适时补充有关萧红的资料,激起学生读《呼兰河传》的强烈欲望,学习将继续下去,将学生引向课本之外。

  总之,本课时教学,我以兴趣为先,读为本,放为旨的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正如玉恒了事说: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的能力。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篇16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家笔下的有关童年生活的作品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

  板书作者:

  萧红

  二、粗读

  1、若给课文起个标题,你起什么名字,请说说理由:

  预设《祖父和我》:叙事的主角(快七十岁的祖父和四五岁的女孩);《我家的大花园》:描写的对象;《我的故事》……起什么标题要视内容而定。

  2、读课文,带着感情来读:

  第2~6(女生读),为什么叫女生读,请男生回答。

  明:视内容而定,花园的景物,为下文开展作铺垫。要注意把一个四五岁的女孩的口吻读出来,表现孩子的稚气。

  第7~26节(男生读),叙述了什么事儿?

  明:学种菜,学铲地,辨认谷子和狗尾巴草,学浇菜。注意年龄差异,语气、语调有区别,老人苍老、低沉有力宜用降抑调季、平直调,小孩活泼,清脆高昂宜用高升调。

  第27~31节(齐读),读出小萧红对这园子的印象。

  明:觉得什么都是好玩的、自由自在的。再读28节,读出自由的味道。提萧红的生平,父亲的暴戾无情,婚姻的坎坷给予成年萧红的影响,使她很怀念幼年时的欢乐时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三、研读

  1、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

  理由: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2、用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我”,并说出你的理由?

  明:天真烂漫的“我”。

  理由:

  “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委屈”,一下子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3、这样的“我”的眼中的园子自然也是充满了童趣,找例子分析。

  明:“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  

  理由:

  “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从听觉、视觉(形态和亮度),再用比喻句,写出了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奇,好玩。 ”

  四、作业

  仿照课文,请用一两个百字左右的小故事说说你记忆中的孩童时代。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萧 红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54301127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