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一梦入混沌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通用6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篇1

  看图明理 说话拓展 实践积累 形成习惯

  开学第一天,手捧语文教材走进教室,又一次和学生“聊”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是的,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十分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安排一个系列编入教材,在每册开始安排“习惯篇”,意在始终不渝地把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然而,教材所给予的仅仅是几页纸的图片资料。如果每次谈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看看表面的图、说说好听的话,就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吗?我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怎样才能在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有限资料的基础上,扎实有效的落实苏教版教材的这一教学重点呢?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了“看图明理、说话拓展、实践积累、形成习惯”的教学想法。

  一、看图明理:让良好习惯在心中萌芽。

  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都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苏教版教材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安排在每册的开头,自然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教材中按一定系列编排“习惯篇”,这些习惯不仅对学生正在进行的学习大有裨益,而且对今后学生继续学习和走上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教材以图片的方式直观地向学生揭示教学内容,告诉学生有哪些具体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逐图观察,清楚地弄懂图片讲述的意思,让学生初步了解该习惯是什么、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讲明道理,使他们明白怎么去做。

  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为例:教材中安排的一个良好学习习惯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提供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从师生参观天文台、天文展览馆、观摩古代碑刻到游览黄山、漓江、中山陵、敦煌莫高窟、圆明园、故宫等祖国壮美山河和名胜古迹,一一作了图片展示,学生在观察这些图片时,仿佛置身于这些地方,心情得到极大的熏陶。此时,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说说图上所展示的分别是祖国的哪些名胜古迹,并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作适当介绍。接着,让学生谈谈去这些地方跟学语文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这种方式是走出课堂,走向自然,既是丰富生活,又是开拓视野,是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学生自然会受到“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教育。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定然会萌发长大了去祖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的情结。

  二、说话拓展:在习惯培养中强化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的学习始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明的教师善于在单纯的教学内容中融入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习惯篇”虽然重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我们也千万别拘泥于此。过于直露地灌输、“单刀直入”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如果在教学中适当“旁生枝节”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材中的精美图片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教师应该充分把这一“无形”的资源活用起来。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中有许多介绍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些名胜古迹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并进一步介绍一下自己还知道或去过什么名胜古迹。这一过程的实施,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存储量,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等综合语文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实践积累:让习惯在训练中逐步形成。

  “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朝一夕或几节课、几天工夫就能养成的。”习惯的养成应该遵循“反复抓、抓反复”的朴素哲理。因此,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是靠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几节课所应完成的任务,而应成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的工作。

  一方面,习惯的培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规范和标准要求学生。教师在自身行为习惯自我约束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决不含糊。

  另一方面,习惯的培养要采用多种方法。如有些习惯学生直接通过看图就能明白;有些习惯则需要教师的适当讲解才能使学生弄懂;有些习惯适合当堂演示,就可以让学上前来演一演、练一练;还有些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实践的经历,就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区、工厂、农村去亲自体验和感受......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训练。

  第三,习惯的培养还得坚持不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了他们的习惯养成是个反复的过程。许多时候,往往刚刚形成的习惯由于要求的放松便出现滑坡现象,不良的习惯又会重新出现。因此,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习惯的培养一定要始终抓紧、抓实,防止“回潮”现象发生。在日常教学中要时时提醒、时时督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篇2

  开学的第一天老规矩,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教育,其实不是教,习惯不是知识,不是一节课能教会的。这节课只是一个引子,让学生认识到“坚持写日记”的重要性和“爱护图书”的必要性。这节课重点讲了“坚持写日记”的重要意义。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坚持写日记”时,学生凭着已有的经验悟出了坚持写日记能提高写作水平、提高知识水平,能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经过讨论,我提出了坚持写日记的要求,到学期结束的时候,看谁的日记写得好,写得多,奖品是一本日记本和一本书。学生一脸的兴奋,从他们兴奋的脸上,我知道这一引子算是成功了。

  “播种一次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但愿我和我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习惯,收获性格,收获命运,提升生活品味!

  第二篇:我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8》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标准”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项主要目标。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就得重视起来,切切实实把这部分内容抓紧抓好。

  四年级下册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共分两个部分:其中第一至三页为“坚持写日记”;第四、五页为“爱护图书”。教材均用图片直观地给学生展现了教学内容。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发地这么去做,不然就只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了。所以我为这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画,了解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以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老师先给大家将一个故事……”,每到这时学生们的眼睛总会闪烁出兴奋的光彩,于是我便将关于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坚持写日记的趣闻轶事娓娓道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认真中还透着一分敬佩。接着我又选择了《雷锋日记》中的几则与学生分享,学生兴致很高,毕竟雷锋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故事几乎人人都能说上一两个。

  第二,讨论写日记的好处。“既然这么多在事业上有作为的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那它一定有不少好处,你能说说吗?”从有写日记经验的到从没写过日记的,大家七嘴八舌说出不少,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能为自己提供写作的机会,提高写作水平。2、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3、一些事情时间长了总是会遗忘,写日记可以克服这一点,从而积累一些珍贵的见闻或资料等等。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列出了本册书中需要通过坚持观察、记录才能较好完成的习作名称:《推荐雏鹰奖章获得者》、《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谈谈对热点话题的看法》、《写一两种植物》、《记一次体验活动》,这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让学生意识到坚持观察、记录写日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三,思考怎样才能写好日记。知道了写日记有这么多好处,看来我们是该养成这个好习惯了。那问题又来了,该怎样写呢?学生阅读例文,自由交流,最后板书总结。

  “爱护图书”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与“坚持写日记”较为相似,也是围绕“为什么”、“怎么样”展开教学的。

  当然,经过课后反思发现这节课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我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已有写《每日一段》的习惯,由《每日一段》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的《每日一段》都写些什么内容呢?”让学生畅所欲言,由此引入“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这样也许就更加水到渠成,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靠这一节课就可以养成的,这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加注意,多加指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篇3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或思维方式,有外显和内隐之别。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重点在于平时的课内外的长期坚持。长期培训,才能终生受益。

  在今年的炎热的夏夜,我们一行七十多号人,冒着酷暑准时来到学校参加县教育局举行的“庆七一”歌咏比赛的排列。在休息之余,我与葛家生老师一道在我们班级中休息(因为排练厅靠近我们班级)。这时,他看到黑板的左边张贴着“态度决定一切”的标语,问:“这是什么?”我自豪地告诉:“这是我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不好的关键原因不是其他,而是态度!”我非常强调“态度”二字是有根源的。

  回忆我教学学生时候的印象:

  潘同学:“自然课上,我们叫苦连天。自然老师竟然让我们在一节课之内出好一张试卷。天啊!这怎么可能做到呢?有同学开始提出抗议了:‘这不是在逼迫我们起义吗?’我内心暗暗高兴,起义吧!”

  张同学:“在语文老师的妙语连珠般的攻势下,中午就餐的同学没有了正式的休息时间。这还不算,数学老师接着前来阻截,××同学在老师说‘下课’的一刹那间,飞也似的冲出了教室。”

  刘同学:“下午,可怜了朱同学与黄同学。兴趣课时,大家有说有笑,沉浸在棋海的嘶杀中,他们两位由于作业没有按时完成,就要补齐落下的功课。”

  ……

  纵观学生以上的学习状况,我在活动课上,对他们说起了中国足球:中国足球一直停滞在一个亚洲二流、一流边缘的水平上,对韩国、日本、西亚球队的战绩非常糟糕,是否我们真的不行呢?回答肯定的:不!最为根本的还是前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米卢提及的“态度决定一切”,这里的态度主要是说中国球员对于足球运动和足球职业联赛的态度问题。

  确定了驱使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要原因之后,我张贴了“态度决定一切”作为班级的警言。这个就是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就是外显与内隐的相辅相成的体现。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篇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文章不厌百回改”,再者是“多种渠道学语文”。今天,我重点带领孩子们学习了第一部分内容——文章不厌百回改。教材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习作的修改,并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以说,孩子们对于修改对写好习作的重要性体会不深,甚至根本体会不到。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时,先向他们介绍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的来历(上学期刚学过,学生印象较深);一部《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的精妙之处,从而初步激起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紧接着具体指导他们如何修改习作,讲解修改符号的用法,教育其养成自我修改的良好习惯,最终真正领悟:“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中的道理。

  让学生学会对文章进行“改”是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不断加工,不断完善,不断创造的过程。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希望孩子们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让修改贯穿于自己写作的始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篇5

  趣味性 拓展性 互动性 针对性

  —————浅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课型的教学,很多教师称之为“鸡肋”,教者教得枯燥,学生听得无味,可是放弃了不上又觉着可惜。这种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听了很多这样的课,惟独这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受这节课的启发,我觉得,要上好这种课,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的趣味性。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就爱听爱上,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上这种类型的课时,我们的教师往往忽视趣味性,使得本来就枯燥的内容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除了需要我们教师提高对这种课的重视程度之外,还需要我们教师多动动点子。我们教师可以采取“讲讲故事”“学习名人名言”甚至是组织学生“玩玩游戏”“演演小品”等等方式,这样做,也许很费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完不成任务,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为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做,是值得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上面的这节课之所以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主要还是由于教师在针对本班学生写日记时觉得没有内容可写的情况下,确定了“拓展学生写日记的内容”这个十分恰当的教学重点。这个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有的放矢的,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拓展了学生写日记时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了对于写日记的畏难心理。学生上到这里时,十分兴奋,各个跃跃欲试,纷纷要求说出自己假想日记的题目和内容,这是我在听这种课型时,从来没有见到过的。这也说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是如何的重要。

  3、教学内容的拓展性。我们的教师在进行这种类型课的教学时,往往,只是就教材讲教材,只是引导学生看看图,说说图意,这样的课必然是枯燥的。相反,我们的教师如果能在充分地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教材,不断地丰富教材的内容和内涵,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实用性,学生就会感到了十分新鲜有趣。因为,这是在他预习和独立阅读时,无法知道的,就会使他觉得学有所获,而不是像就教材讲教材那样,使学生觉得听老师讲课和不听老师讲课一个样,课堂气氛也就当然不同了。

  4、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师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知道来迎合教师,这也是教师在上这种课型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这必然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消极心理,对上这种课丧失兴趣。我们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只有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多观察图画,多表达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发挥出这种课型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应有的作用。上面的这节课,无论是“拓展学生写日记的内容”还是“复习写日记的格式”等环节,都是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像这样,才能使学生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地放飞学生的心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平等、自由、对话的课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篇6

  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学习苏教版最具特色、常抓不懈的习惯教育,虽然知道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开学伊始,就对学生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使用苏教版的学生和我以前教的使用人教版的学生相比较,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确实是让我非常满意的。

  这个学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和书写的姿势,培养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好习惯。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从使用铅笔过渡到使用钢笔,暑假期间我就布置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练写钢笔字。从学生们交上来的习字册来看,大部分同学还是完成得很认真的,效果不错。

  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后,我让他们讨论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收获,然后课堂上就让他们拿出田字本,写几个自己最喜欢的字。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我下位巡视,发现执笔方法和书写的姿势不正确的,就马上边示范边纠正,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大的,容易犯错,也容易改错。最后把写得好的钢笔字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且先让他们自己点评好在什么地方?说得不全面的地方,我再适时进行补充。巡视了一圈下来,心里还是挺快乐的,因为学生们的表现比我想象的要出色得多!

  利用下课前的五分钟时间,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要求:

  1、每个同学的笔盒里有而且只能有两种笔:钢笔和铅笔,钢笔写作业用,铅笔画图用。

  2、每个同学至少要准备两支以上的钢笔,而且使用同一种颜色 的钢笔水。

  3、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都要记得检查钢笔是否灌满钢笔水。尽量不要把钢笔水带到学校里来,如果中途没有钢笔水,到老师办公室灌钢笔水。

  4、使用钢笔写字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开始使用钢笔的一段时间,速度尽可能慢一些,老师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绝对不允许使用改正液、改正纸之类的东西。

  习惯的培养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我一定会把这些要求贯穿在我每一节课中,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怠。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56131127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