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零度碳酸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  )有个诗人叫(    ),早年因(    ),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 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  深夜访友  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  ”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 适宜 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表演:

  甲: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已: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点评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 一字斟酌  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板书:高潮 冲闯仪仗  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 韩愈表态 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于德明前几天观摩低年级识字教学公开课,看到词语教学被教得冷冰冰、硬生生的,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两位大师教授词语教学时的情形来。

  案例一:贾志敏老师在执教《推敲》一课时教学“斟酌”一词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明针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上节课我们说的那个“木”字。(师板书,画“木”、写“休”)一个人在树边休息。再比如说,“步”,上面指鞋子,下面也是鞋子,两脚跨出去,不是一步吗?词也很有意思,“左右”,(让生举左右手)“左右”又有了新的意思,再比如说“东西”,表示方向,两个字摆一起,就变成了物件。

  (生读)师:这是什么?

  生:书。

  师:这是什么、生:粉笔。

  师:我是东西吗?

  生:你不是东西。

  师:变成骂人的话了。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大家来看看这个词:(板书)斟酌。这斟酌分开指倒酒的意思,摆在一起又变成考虑了。

  案例二: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爱如茉莉》一课时教学“眸子”一词师:我们的汉语汉字太有意思了,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词语都有一个故事。我为什么要求你们查字典?道理就在这。那么我提一个问题,谁能用“眸”这个字来组一个词?

  (全班没人举手)师:我听过一个词,“明眸皓齿”,说一个人长得很精神,眼睛又亮,牙齿又白。清楚了吗?

  接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过来一下,我做个动作,看谁能组个词。(这位同学站在于老师的身后,于老师演示回眸一笑的动作)“回眸一笑”大家听过这个词吗?你喜欢于老师吗?

  生:喜欢。

  师:我在你身后,你喜欢我,请你对我回眸一笑。

  师:真是很漂亮哈,还有点羞涩,我也很喜欢你,我对你回眸一笑。(说完,于老师就给学生演示了这个动作)可惜这个“回眸一笑”不能用在男人的身上,它是专门形容女的,形容女的很漂亮,很恬静,但有点害羞。那么,你知道“回眸一笑”这个词出自哪首诗吗?

  (生摇头)师:“回眸一笑”出自白居易写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两位大师,虽然教学的方法不同,但是异曲同工,都教出了词语的情趣和韵味。贾老师采用类比的方法,把“左右”“东西”“斟酌”之类并列结构词语的趣味充分地表达出来了——两个相反或者相近的字,组合在一起却表示与原来的两个字完全不相干的意思。由点到面,显示了汉语汉字的张力和魅力。而于老师则采用表演的方式教学词语“回眸一笑”,尤其是他表演时的那种娇羞,那种可爱的情形,堪称绝技。他由“眸”到成语“回眸一笑”,再到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如同引导孩子们步入别有洞天的胜景一样。虽然是坐在课堂上,可是我想学生必定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深切感受。因为那就是景,那就是情,那就是趣,那就是深深吸引我们的中华文化!

  常言道,“字词知冷暖,句子有温度”。其实,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每一个词语,都蕴涵着一段美妙的传说。在进行词语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为了识字记词而教,应该尽力挖掘词语的内涵,教出词语的情趣。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案例】

  《推敲》课后作业:

  下列句子中的带点的词语能换括号里的吗?为什么?

  1、一天,贾岛到郊外去拜访(访问)一位叫李凝的朋友。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更响亮些。

  师:“拜访”能否换成“访问”?我们也来推敲一番。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访问”好像带着问题带着事情去的,而拜访则是礼节性地看望。

  师:哦,你是这样理解的。这么说,如果没有事情就不能“访问”了吗?(学生为难的样子)看来这个答案不够准确。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拜访”是带着对对方的敬意,很尊敬地看望。而访问好像是一般的看望。贾岛对李凝应该是怀着敬意的,所以我认为用“拜访”更好。

  师:嗯,你感觉很“准”。是的,“拜访”和“访问”其实是一组近义词,但是,他们还是有区别的。也就是他们之间不能画等号。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他们之间画一个等号的话,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拜访=访问 )

  生:我认为应该在访问的后面加上“带着敬意”。

  师:好!(老师板书“+带着敬意”,     拜访=访问+带着敬意)

  师:呵呵,今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表示了这一对词语,是不是很有意思?

  生:(会意地笑)。(呵呵,我最陶醉于学生这样的笑。)

  师:下面还有两对这样的词语,你有没有本领也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试一试。

  学生思考。片刻,交流。

  生1:即时+兴致=即兴。(第二句)

  生2:即时+诗兴=即兴。

  生3:宁静>安静。(第三句)

  师:解释一下。

  生:宁静比安静更静。

  师:好,有道理。

  生4:宁静=安静+美。

  师:不错,很有意思,安静加上美能否等于宁静呢?

  生:是“约等于”。

  师:好,改成“约等于”。“宁静︾安静+美”呵呵,看来,这个“宁静”还有美的意思在里面啊!(因为我的网名是“宁静”,多数孩子都知道,所以又有很多会意的眼神投向我,暧昧的眼神投向发言的学生,呵呵,得意。)

  (下课了,黑板上就剩下了这么多“公式”,还有点舍不得擦掉。)

  【感触】

  这个点子也是突如其来。用一种比较新鲜的形式包装传统的训练内容,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这个故事。

  2、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

  二、细读第2-7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      ),不巧(      ),结果留下(            )。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有三:一:(       )二:(       )三:[来源:中.考.资.源.网]

  (        )

  2、回答题(1)

  (1)指名回答。

  (2)出示插图,说说图意。文中哪句话描写了图上的内容。(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全诗,读一读。

  (4)小结:深夜访友不曾遇,以诗赠友情谊深。这是故事的发生。

  3、回答题(2)

  (1)指名回答。犹豫什么?

  (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贾岛。

  (3)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

  (4)演一演。

  指导:贾岛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

  指名当导演,当贾岛,当群众。

  演后评议。

  (5)小结板书: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4、回答题(3)

  (1)指名回答。

  (2)介绍韩愈:唐朝著名的大诗人。

  (3)出示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

  (4)小结: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高潮。

  (5)演一演

  指导:韩愈说什么?怎么说?

  贾岛说什么?怎么说?

  演后评议。

  (6)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字好?

  5、回答题(4)

  (1)指名回答。(表明有礼貌;衬托出宁静;响亮)

  (2)出示课文,齐读。

  (3)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三、学习第八小节

  1、说说对贾岛的印象。

  2、什么是推敲?

  3、总结推敲的含义。

  四、拓展提高

  1、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春风又绿江南岸

  2、练一练

  (1)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摸”换成“找”行吗?为什么?

  (2)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依仗队中。“闯”换成“走”行吗?为什么?

  五、课外探究

  1、将故事完整地演一演,师提供剧本。

  2、探究一下《题李凝幽居》的诗意。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夜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两幅图生动形象的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板书设计:

  推 敲

  贾岛 韩愈

  斟 酌

  尽善尽美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 古诗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出示四句名诗,指名读.

  这些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们字字珠矶,是诗人精心构思,反复锤炼的结果,凝聚着诗人的智慧和心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在读的过程中划出难读的词.(读得快的学生上黑板板书难读的词)

  2,读词.

  补充:门闩(附图片)门没有闩的意思就是门没有上闩.

  3,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帮他解决了难题.)

  [板书:贾岛 韩愈]

  贾岛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他吗

  (他是一位苦吟诗人.)

  故事中他苦苦思索的是什么诗句 哪个自然段写贾岛苦苦思索

  三,研读课文:

  1,出示第3自然段,默读,划出你感兴趣的词句,在空白处写写感受.

  交流:读读你划出的词句,并说说感受.

  预设:(1)贾岛做事认真,连一个字都不放过.

  (2)贾岛推敲诗句入迷.

  从哪些地方看出贾岛入了迷 (抓住"吟哦,不知不觉,一边……一边……"来谈.)

  ①"吟哦"什么意思 贾岛吟哦什么呢 (僧推……,僧敲……)

  ②现在你就是贾岛,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4)出示插图:当时的贾岛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街上的人都――

  (5) 贾岛就是这样吟哦了一路,做了一路,人们笑了一路,他都不知不觉.你能用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他

  (忘我,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旁若无人,聚精会神,浑然忘我……)

  (6)想象着贾岛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学生练习读.指名两读.

  2,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贾岛的入迷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后出示课文第4段.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1)能说说仪仗队是什么吗 出示仪仗队图片(图在上,文在下)插图就是古代的仪仗队.

  看,迎面走来这么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听,迎面传来这么宏亮的声音,贾岛竟然充耳不闻.他对这些都不知不觉,他的心思全用到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怎样的聚精会神哪!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结果皆大欢喜,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再现这个场景.出示具体要求:

  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读贾岛的话,一人读韩愈的话,两人读叙述部分.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读.

  (4)韩愈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投影出示第七自然段.

  指名回答.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5)小结: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不但不怪罪贾岛的冲撞之罪,还帮他解决难题,看来,韩愈不仅是大官,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大文学家.

  (6)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两句诗能成为千古名句 (围绕贾岛,韩愈品质来谈)【不仅是因为敲字用得巧妙,更是因为贾岛和韩愈两位著名诗人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

  (6)推敲本来是表示推和敲两个动作,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推敲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 (板书:斟酌)(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点击课件: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齐读]这小小的一个词背后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7)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 反复地推敲,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板书:尽善尽美]

  3,拓展:

  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王安石千锤万凿,这个"绿"字就曾经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 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来杏枝摇曳杏花斗艳的"闹"字.

  此处快速出现诗句,让学生抢着答出每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恰当,特别妥帖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师:同学们真有一双慧眼,这一个"绿"字,一个"闹"字特别形象,传神,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你想不想推敲一下试试

  出示:

  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句子哪句用词好 为什么

  ①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②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

  总结:看来,大家都喜欢上了推敲,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是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的自己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做到勤推敲,细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好文章.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上次写的读后感,请推敲用词的准确,看谁改得精彩.

  2,选做题:(1)背诵《题李凝幽居》.

  (2)搜集古今中外作家推敲文章的事例.

  (3)给本课排个课本剧,演一演.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3.能根据课文讲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推敲》一课。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什么叫推敲?(出示) 同学们细细揣摩一下这两个字(在意思上或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意思相近)你能做一下这个动作吗?那么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合在一起怎么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了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穿越时空,去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看一看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师: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树上沉睡的小鸟。 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师范读:这儿的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宁静、美好)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来吗?指导朗读这句话。齐读。

  这么美好的环境是谁住的?贾岛为什么要来这儿呢?轻声读第二小节。思考。

  2、生: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贾岛来拜访李凝。 (讲解:拜访)这里的拜访换个词怎么说? 还能从哪些词看出来他俩关系非常要好?

  从“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等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贾岛费了那么大的周折也要去看他,说明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指导感情朗读。

  3、师:可是贾岛月夜访友,却没有见着。而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指名读)

  4、小结:贾岛深夜访友,留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

  (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只见他右手拉着缰绳,左手正做着“推”的动作,看上去很可笑)可配上动作表演。书上是怎么说的?

  2、出示: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1)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好,好在哪里。 (第2句比第1句多了“一边...一边...”和“不知不觉”,把贾岛斟酌字句时的那种认真、专注、投入的样子形象地写出来了)

  贾岛如此专注,我们还能用那些词来形容?(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2)指导朗读第2句。(要把贾岛此时那样如痴如醉的样子读出来)可配上动作。 如果你是长安街上的行人,看到他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名学生畅说。(神经病,真奇怪、疯子)

  3、师:贾岛骑着毛驴到底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请读一读描写贾岛所想的句子,可以看出贾岛的创作态度怎样?(贾岛创作态度认真严肃、锲而不舍) (讲解:即兴)文中贾岛写诗就是即景生情、由感而发的。 齐读。

  4、师: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难以定夺。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斟酌“推敲”, 难以定夺)

  四、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1、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十分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以致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行人在纷纷避让,而贾岛却浑然不知,最终闯进了仪仗队。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韩愈是唐代的监察御史(相当于现代纪检部专门负责反贪污的),是个很大的官,而贾岛是个因家境贫寒而出家的和尚,身份悬殊如此之大!因此韩愈会怎样?贾岛的态度又怎样?自读课文4-6,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2、出示对话。

  (1)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韩愈的话用责问、生气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

  (2)自由练读,分角色表演朗读。

  3、师:贾岛误闯仪仗,恳请宽恕。这是故事的。

  4、(1)出示: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想象练说:贾岛是怎样对韩大人说的?(生自由畅说。)韩愈也是一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的思索起来„„

  (2)师: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们也来帮帮贾岛,到底用哪个字好?为什么?(我们的韩大人跟你想得一样。) 呵呵,你跟韩愈想得一样,看来你一点也不比我们的大诗人韩愈差啊!

  (3)出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讲解:宁静)

  5、看到这句话,大家有没有想起前文哪句话? (齐读:“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6、“宁静“一词正好符合那样的意境!!贾岛听了韩愈的话,心中的疑问解答了。(板书:韩愈解疑)贾岛有什么反应?(贾岛点头)

  7、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师点击“推”,改成“敲”。) 当然,贾岛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创作态度也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故事也随着“推敲”流传至今。齐读与“推敲”有关的这首诗吧!

  五、指导讲故事。

  1、师:这篇课文也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讲述了唐朝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你能将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吗?

  2、学生自由练讲;

  (1)可看图想象练讲。

  (2)可根据板书提示练讲。

  (3)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后练讲。

  3、指名讲。

  师:讲故事不同于复述课文,它不仅需要流利的表达,还需要有丰富的 表情、夸张的动作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希望你们在这方面能朝这个方向争取进步!!

  六、延伸拓展

  1、读小故事《妙用“绿”字绘春色》,师:学习了《推敲》和这则小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吗?

  2、有一位同学正在推敲自己作文中的字眼儿,让我们给他提些意见好吗? (出示: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2、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

  3、搜集有关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

  4、小练笔:过了一段时间后,贾岛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把这次的奇 遇告诉李凝。

  附板书设计:

  推 敲 发生:深夜访友 , 留诗相赠 发展:斟酌“推敲”,难以定夺 :误闯仪仗, 恳请宽恕 结局:韩愈解疑, 贾岛点头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隶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做“推”与“敲”的动作,生猜词语。

  师板书这两个字。问: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语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师: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

  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让学生发现前后两词是近义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看来大家对斟酌“推”字和“敲”字这部分很感兴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贾岛和韩愈分别是怎么斟酌“推敲”的?为什么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怪他,还帮他斟酌用哪个字好?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

  四、精讲点拨

  1、贾岛是怎么斟酌“推敲”的?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作者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 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2) 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3) 看到贾岛这个样子,大街上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4) 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旁若无人……浑然忘我、如痴如醉、锲而不舍、严肃认真)

  (5)指名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如痴如醉的贾岛。

  2、韩愈是怎样斟酌“推敲”的?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也来斟酌一下这两个字。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给人的感觉是:……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敲”:给人的感觉是:

  生分别发表意见,小结:是啊!还是用敲字更巧妙。

  师: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回读韩愈的话

  3、释疑:韩愈为什么不怪罪贾岛,反而帮忙斟酌呢?

  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引导抓住“韩愈也是一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弄明白原因是韩愈作为一名的诗人对斟词酌句很有兴趣。

  4、出示:贾岛、韩愈斟词酌句的资料

  韩愈:韩愈也是唐朝的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

  贾岛:的苦吟诗人。苦苦地思索吟诗的诗人。为诗艺洒尽心血,几至忘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诗歌精品。后代诗人中甚至有人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侍之如神。

  5、总结:通过这段资料你发现他们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斟酌词句。

  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

  6、启示: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什么?

  ——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能虚心受教。板书:严肃认真

  ——我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五、拓展提高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文学作品追求完美。你还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吗?——春风又绿江南岸

  六、作业:

  搜集其他推敲文字的故事,用简要的文字把故事的梗概记下来。

  附:板书设计:

  9 推敲

  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严肃认真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板书设计:

  推敲

  贾岛韩愈

  斟酌

  尽善尽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出示四句名诗,指名读。

  这些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们字字珠矶,是诗人精心构思、反复锤炼的结果,凝聚着诗人的智慧和心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在读的过程中划出难读的词。(读得快的学生上黑板板书难读的词)

  2、读词。

  补充:门闩(附图片)门没有闩的意思就是门没有上闩。

  3、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帮他解决了难题。)

  [板书:贾岛韩愈]

  贾岛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他吗?

  (他是一位苦吟诗人。)

  故事中他苦苦思索的是什么诗句?哪个自然段写贾岛苦苦思索?

  三、研读课文:

  1、出示第3自然段,默读,划出你感兴趣的词句,在空白处写写感受。

  交流:读读你划出的词句,并说说感受。

  预设:(1)贾岛做事认真,连一个字都不放过。

  (2)贾岛推敲诗句入迷。

  从哪些地方看出贾岛入了迷?(抓住“吟哦、不知不觉、一边……一边……”来谈。)

  ①“吟哦”什么意思?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②现在你就是贾岛,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4)出示插图:当时的贾岛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街上的人都――

  (5)贾岛就是这样吟哦了一路,做了一路,人们笑了一路,他都不知不觉。你能用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他?

  (忘我、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旁若无人、聚精会神、浑然忘我……)

  (6)想象着贾岛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学生练习读。指名两读。

  2、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贾岛的入迷?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后出示课文第4段。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1)能说说仪仗队是什么吗?出示仪仗队图片(图在上,文在下)插图就是古代的仪仗队。

  看,迎面走来这么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听,迎面传来这么宏亮的声音,贾岛竟然充耳不闻。他对这些都不知不觉,他的心思全用到了----这是一种怎样的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怎样的聚精会神哪!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结果皆大欢喜,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再现这个场景。出示具体要求:

  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读贾岛的话,一人读韩愈的话,两人读叙述部分。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

  (4)韩愈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投影出示第七自然段。

  指名回答。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5)小结: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不但不怪罪贾岛的冲撞之罪,还帮他解决难题,看来,韩愈不仅是大官,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大文学家。

  (6)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两句诗能成为千古名句?(围绕贾岛、韩愈品质来谈)【不仅是因为敲字用得巧妙,更是因为贾岛和韩愈两位诗人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

  (6)推敲本来是表示推和敲两个动作,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推敲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板书:斟酌)(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点击课件: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齐读]这小小的一个词背后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7)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反复地推敲,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板书:尽善尽美]

  3、拓展:

  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王安石千锤万凿,这个“绿”字就曾经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来杏枝摇曳杏花斗艳的“闹“字。

  此处快速出现诗句,让学生抢着答出每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恰当,特别妥帖?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师:同学们真有一双慧眼,这一个“绿”字,一个“闹”字特别形象、传神,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你想不想推敲一下试试?

  出示:

  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句子哪句用词好?为什么?

  ①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②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

  总结:看来,大家都喜欢上了推敲,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是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的自己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做到勤推敲、细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好文章。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上次写的读后感,请推敲用词的准确,看谁改得精彩。

  2、选做题:(1)背诵《题李凝幽居》。

  (2)搜集古今中外作家推敲文章的事例。

  (3)给本课排个课本剧,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板书:发生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第三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2、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恰当)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合适适宜适当等)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5、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6、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7、小结: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这是故事的发展。

  板书:发展一字斟酌反复推敲

  第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4、小结:贾岛不知学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请求宽恕。故事进入了*。

  板书:*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映示:韩愈也是一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1)指名读。

  (2)给"思索"找近义词。

  (3)想一想,"思索"能不能换成"思考"?为什么?

  6、映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

  (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

  (3)映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7、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8、小结:韩愈认为用"敲"字好,贾岛表示赞同。这是故事的结局。

  板书:结局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三、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3、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吟哦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幽居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范水镇范光湖小学 作者:马俊肖 高学勤 

  片断一:在情节梳理中推敲

  师:同学们,《推敲》是流行于文坛的历史典故,如果把它拍成一部电视剧,拍几集?

  生:(自读课文2——7自然段)

  生:拍三集为宜,第一集访友留诗、第二集骑驴斟酌、第三集路遇知音。

  生:拍四集也可,第一集访友、第二集斟酌、第三集误闯、第四集“敲“好。

  生:拍五集也行,第一集留诗会友、第二集吟哦推敲、第三集痴迷误闯、第四集韩愈指点、第五集换“推”为“敲”。

  ……

  师:在短暂的时间内,就起了这些好听的名字,了不起!现在请你们说说在起名时是怎么想的?

  生:起名字要依据课文情节。

  生:情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连贯。

  生:每个标题的字数要力求相等。

  生:名字中的文字要精炼、优美。

  师:说得好!有什么创作体会或见解请继续说。

  生:字数越少,越难把意思表述清楚。

  生:拍摄的集数多,起名字的难度就大。

  生:集数少了,不成连续剧。我认为拍摄3到4集,每集的名字4—7字较好。

  生:经我们小组讨论,想把它拍成四集,每集7个字。即:(1)访友不遇留诗句;(2)痴迷推敲难取舍;(3)误闯朝廷仪仗队;(3)韩愈指点成佳话。

  生:我建议将“留诗句”中的“留”改为“赠”,这样能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敬意。

  生:我建议将“成佳话”改为“佳话传”,这样更说明意义深远。

  ……

  【赏析:教者借拍电视剧,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引导学生找重点段落,划分层次,编写小标题。注重引导学生谈创作体会,变教师的友情提示为学生的个性见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善于推敲的习惯和技能。】

  片断二:在人物感悟中推敲

  师:塑造电视剧中的主人翁形象尤为重要,那么故事中的主角贾岛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带着这一问题读读课文。(板书:         

  的贾岛)

  生:(边读、边画、边议、边注)

  生:重情重义的贾岛。(生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生:专心致志的贾岛。(生读句子说明)

  生:(①有耐心的贾岛;②一丝不苟的贾岛;③懂礼貌的贾岛;④精益求精的贾岛;⑤追求完美的贾岛;⑥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贾岛……)(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推敲)

  师:(出示并引读贾岛的诗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生:(跟读、感悟)

  师:读了贾岛的这首诗,也许大家对贾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推敲一下刚才的见解,用一两句话将贾岛作诗的态度和精神概括出来。好吗?

  (生合作探究后交流)

  生:具有严肃认真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贾岛。

  生:具有专心致志态度和锲而不舍精神的贾岛。

  ……

  【赏析:着力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围绕“什么样的贾岛?”这一关键性问题,借助读、画、注、说等学法,猜摩人物特点,感悟人物品格,变琐碎的讲解为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感悟,培养学生认真推敲,精心提炼,高度概括的学习态度。】

  片断三:在角色表演中推敲

  师:知道了贾岛的为人,现在请大家来演一演这个角色好吗?

  (生分组讨论,准备道具,思考动作……)

  生:(表演骑驴、吟哦、斟酌、敲门……)

  师:各位导演,对这位同学的表演,有意见发表吗?请指教。

  生:这位“贾岛”的痴迷状态不够到位,应该……

  生:吟哦的声音不宜太响亮,应该……

  生:斟酌时的表现力不强,应该……

  【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扮演好导演、主角、评委等多重角色,既使学生自娱自乐,又活化了人物形象,生动形象的表演,认真严谨的编导,足以证明学生已从推敲中获得真切的内心体验,自信心、成就感得以满足。】

  片断四:在拓展训练中推敲

  师:类似“推敲”这样的典故,还有许多,也许大家听说过。

  出示:(1)春风又(   )江南岸。

  (2)红杏枝头春意(    )。

  生:(读诗句,猜摩括号里的字)

  生:这是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生:据说第一句中的“绿”字,在初稿中曾用过“吹、到、满”等字.

  生:第二句中的“闹”字,也曾和最初的“浓”字推敲而定。

  师:说得对,现在老师也给你们提供一次推敲的机会,请大家试一试。

  出示:春风吹绿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生:树梢在上,小草在下。按这样的顺序,我的填空是“吹醒了小草,吹乐了小鱼”。

  生:“绿”是一种色彩,从这个思路去想,我补充的句子是“吹青了小草,吹红了小花”。

  ……

  【赏析:借助自能拓展,知识迁移,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巩固和检测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课堂信息反馈不难看出,学生的思维方式,推敲态度,答题的质量均已达到或超出教者预设的目标。】

  【总评:教者以编导电视连续剧为线索,以感悟课文为载体,以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为根本,将“推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千方百计地为所有的学生倾心感悟,真情体验,开拓空间,搭建平台,可谓开放型、研究性课堂教学之精品。】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推敲   (实录)

  贾志敏《推敲》(上)

  贾志敏《推敲》(下)(这两个是录像)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四期培训会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在江苏扬州举行。培训会上,我们有幸听到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推敲》一课。《推敲》一文讲述的是唐朝诗人贾岛用词推敲的那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告诉我们推敲一词的由来,从而让学生懂得遣词造句要善于推敲这个道理。

  本课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看不到时髦、前卫的教学方法,但是学生却学得积极主动,听课老师感觉到亲切轻松。整堂课给人一种清新质朴的感觉,感觉这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本文试图透过本课教学的过程来分析贾志敏老师的一些最基本的教学理念。

  一、注重双基,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推敲》一课的教学,教师一直把双基训练贯穿于80分钟的教学过程之中。具体表现在:

  1、生字教学。老师专门花时间让学生读字、组词,并引导学生联系熟字记住生字,比较形近字的区别。教学方法简单、实用,教学风格清新质朴。

  2、对于练习中的词语,老师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问答、比较、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悟、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学好课文扫清了障碍。

  3、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如教师让学生试着用“贾岛”、“唐朝”、“诗人”这三个词语按照不同的顺序练习说一句话等。

  4、注意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教师采用4个填空题训练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5、注重朗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对于语文知识和能力十分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对于课标的这种讲述我们无疑是认同的,因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没有离开人文性的工具性,也不可能有离开工具性的人文性。然而就这两个方面而言,我认为工具性更能够体现语文课程的特质,人文性则应该渗透在各门课程之中,只不过在这一点上,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较而言则更多的体现出它的优势。可以这样讲,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它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注重双基就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把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摆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二、注重训练,着眼于每个学生的进步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很少听到“训练”这个字眼。似乎一谈到“训练”,学生就失去了主体性,就没有了“自主学习”!笔者认为,训练和自主学习之间并不矛盾。所谓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而言的。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基础上的“坚持学”。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学生内在需要的,并且以积极的态度、高昂的情绪所面对的,这样的学习都可以认为是自主学习。只有那些违背学生意愿、无视学生需要、背离教育规律的教学行为才为我们所丢弃。贾老师在上课之前,就提出了“一本二主”的思想,即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鼓励为主,大张旗鼓的提出课堂还是需要“训练”的。

  其实,训练并不可怕,关键是看训练什么?怎么训练?《推敲》一课的教学中,从生字的识记到语言的实践,从内容的概括到朗读的指导,都非常好的体现了“以训练为主线”的思想。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表现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情绪。在训练的方法上,贾老师十分注重训练的层次和坡度,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引导之下,学会的是怎样感悟语言、推敲语言、运用语言。我想,当这一班学生下课之后,他们的内心一定会对语文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文字在他们心中,将不再是一个个呆板的符号,而是充满情感、充满睿智、充满活力的生命体。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无须避谈训练!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想学了,而且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回避甚至丢弃这种多年来通过实践检验并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呢?

  三、注重实践,着眼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推敲》一课,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课标的这一理念。主要表现在:

  (一)、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训练

  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老师通过四个填空题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请看下面的一段教学过程。

  师:黑板上有四个填空。看黑板。

  (1)贾岛在(   )去(   ),结果(   )。

  生:贾岛在深夜去看朋友,没有遇到李凝,留下了一首诗。

  师:看第二个。

  (2)他对诗中的( )字究竟是用还是犹豫不决,甚至于(   )。

  生:他对诗中用“推”还是用“敲”犹豫不决,甚至一路走,一边比比划划。

  师:谁能把两个问题连在一起说。

  (生把一二两个问题连起来说。)

  师:(3)结果冲撞了(  ),(  )和贾岛一起商量,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有三:1、2、3、

  生:填写。

  师:介绍韩愈。

  师:把一、二、三个问题连在一起说。

  生:练说。

  师:(4)后人把斟酌字词便叫

  自己把黑板上四个问题连起来说,待会看看谁说的好。(学生练习)

  师:我请四个同学。(指名)

  生:贾岛在一个夜深人静时去拜访李凝,没有遇到朋友,留下了一首诗。他对诗中的“推”字犹豫不决,甚至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和他商量起来,决定用“敲”,理由有三:一是表现自己有礼貌,二是更能衬托出夜色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好听。后人便把斟酌字词叫做“推敲”。

  师:真好,表扬。第二位要后来居上。

  (第二位说)

  师:第三位不能看黑板,我把它擦了,你说。

  对于这篇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教者在课堂上花了很多时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反复练说,最后终于能比较流利地说出一段话。阅读是依托教材学习语言,而这一段的教学正是通过课文来让学生实践、运用语言,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学生掌握并熟记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二)、对推敲一词的感悟理解

  在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中,其中有一条就是要理解“推敲”的内涵,让学生学会推敲。我们注意到贾老师在落实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采用了这样的步骤:

  1、借助文本,让学生了解“推敲”的故事;

  2、依托文本,让学生理解“推敲”的内涵;

  3、超越文本,让学生实践“推敲”的方法。

  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真正学会推敲。推敲不是感性的揣摩,而是对客观现象本质认识基础之上的条清缕晰。因此,在让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推’与‘敲’的比较,理由有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推敲;而让学生掌握推敲的方法则是通过大量的语言实例如“我是从小看着你长大的”、“我在冰箱里找东西”、“我的家住在白玉兰小区”这些病句的修改来完成的。这一过程,学生从理解到实践,不但“懂了”,而且“会了”。学生的思维、语言、能力、方法得到了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得以提升。

  从《推敲》一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深刻领悟,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教材教学价值的敏锐捕捉,对学生发展方向的积极引导。与时俱进,又不盲从时尚;依托教材,又能超越教材。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对规律的尊重,对传统的继承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真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多一点天然,少一点雕琢。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靠后期工艺的修饰和装点,那将是我们语文教育的莫大悲哀!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推敲》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首先看课题,推和敲是两个不同的动作,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别做做这两个动作,这两个表示不同动作的词连在一起,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就是推敲的含义:人们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这个意思是怎么来的呢 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推敲的故事.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贾岛和韩愈,还有一个未出面的李凝.

  引导学生构建一个阅读话题:文章中哪些语句看出贾岛的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从而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阅读课文.

  课前引导学生搜集关于贾岛韩愈的资料,"唐朝"交代了人物生活的朝代,"诗人"说明人物的身份."早年因家境贫寒"说明贾岛早年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出家当了和尚"是因为家境贫寒,"和尚"还可以说成"僧",也就是第三自然段诗句中"僧推月下门"的"僧".此处还可以让学生补充资料:贾岛诗学韩愈,因诗出名,还俗后,多次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微,都没有被录取.贾岛作诗,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题李凝幽居》的创作过程,最能说明贾岛极为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故事的开端,写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郊外"说明李凝的家离长安城较远,"拜访"是访问的意思,但包含了对被访问者的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此处的"拜访"可以看出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和"访问"做比较."找了好久"可以看出找了很长时间,"摸到李凝的家"中的"摸"字不仅能看出夜色的深沉,还能看出他不熟悉这条山路,李凝住的地方比较偏僻.由此贾岛对友人的尊重以及执著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摸"可不可以换成"找",为什么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美丽景色使贾岛触景生情,写下《题李凝幽居》.同时,这句话写出了李凝居住的地方非常幽静,和诗题中的幽居呼应,这句话也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所描绘的情境,可以结合课文50页的插图来理解.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将银辉洒向大地,一切都是那样的柔美,和谐.穿着僧衣悄悄地敲门的正是贾岛.门前有颗树,树上栖居着正在沉睡着的小鸟,山上万籁俱寂.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小鸟警惕地睁开了眼睛.从贾岛的动作神态均可以看出贾岛很尊重朋友.

  故事的发展部分.第三自然段写贾岛在途中斟酌诗句."即兴"可以结合上文贾岛创作《题李凝幽居》的过程来理解,它是指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此处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妥帖"可以换成"合适,恰当"联系"不够妥帖"和"更恰当些"可以感受贾岛认真严肃,一丝不苟,追求准确,传神,完美的创作态度."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这句话是课文49页插图的内容,"吟哦"是吟咏的意思,也就是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演示贾岛"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动作"的情景,感受贾岛为了斟酌字句已经完全沉浸到诗的意境中,简直如痴如醉,因而进了长安城都"不知不觉".后面一句话些行人的反映,更衬托出贾岛的一丝不苟.教学时可以问学生"你觉得贾岛的行为好笑吗 为什么 "由此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贾岛认真的创作态度.

  贾岛闯入了韩愈的仪仗队.这段写到了韩愈,对韩愈做简介: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仪仗队,学生可能在电视上看过这样的场面,很壮观,人也很多,通过"簇拥"这个词可以看出来.而这时韩愈在京城做大官,他出行时仪仗队是何等微风,何等声势,通过"行人车辆纷纷避让"可以看出来.而贾岛却在比比划划,"竟然"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这样声势浩大的仪仗队,贾岛居然闯了进去,感受到贾岛认真的钻研精神.

  误入仪仗队的贾岛请求宽恕,韩愈和她一起斟酌诗句.五六自然段是贾岛和韩愈的对话.第五自然段韩愈的问话含有责怪之意,第六自然段是贾岛的回答,"无意间"说明他并不是有意冲撞,"大驾,您"可以看出贾岛对韩愈非常尊敬,"求您宽恕"可以看出贾岛的态度非常诚恳.第七自然段写韩愈和贾岛一起思考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因为"韩愈是很有名的诗人",所以会"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后面写了用"敲"的三点好处.一是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宁静"指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比较深,此处用"宁静"准确地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和"安静"做比较.此处是用有声衬托无声,反衬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为什么呢 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当然读起来要响亮些.在教学这部分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贾岛和韩愈的神态,语言,分角色表演,注意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最后让学生交流感悟通过学习你认为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 加深理解.

  作业布置:让学生修改自己近期写的一篇文章,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和踏实的学习方法.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ǎo jié     zhēn zhuó     bìràng

  (        )    (          )     (        )

  tuǒ tiē      lǐmiào        máo lǘ    

  (        )    (          )     (        )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即兴    即时     访问     拜访     犹豫不决    不知不觉

  1、贝多芬(      )创作了著名的《月光曲》,皮鞋匠和盲姑娘听得如痴如醉。

  2、星期六,爸爸(      )了他的小学老师。

  3、老朋友见面,(      )我们聊了将近半天。

  4、明明是个没主见的孩子,办事总是(      ),一点儿不果断。

  三、黄金搭档。将括号里能与前面搭配的词用“   ”画出来。

  月光(洁白  皎洁)   月夜(宁静  平静)   发现(问题  题目)

  反映(意见  建议)   印象(深刻  深厚)   著名(诗人  朋友)

  四、根据课文内容,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为了一字,斟酌推敲。

  (    )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    )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    )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   )用“推”好。(   )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  )友人家门没有闩,(  )不能莽撞推门,敲们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贾岛犹豫不决是因为                                       ,韩愈认为用“敲”比“推”好是因为                               

  3、读了片段,我认为贾岛是个                                的

  人,韩愈是个                                       的人。

  六、读读背背贾岛的诗。

  题李凝幽居                    剑  刻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十年磨一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霜刃未曾试。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今日把示君,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谁有不平事。

  七、填空。

  1、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是斟酌文字叫做“       ”。这一典故出自我国

  朝诗人       的诗《              》中“              ”一句。

  2、本课讲的是唐朝诗人与韩愈一起                       的故事,表现了贾岛                的创作态度和              的钻研精神。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60240128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