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桂花雨》

《桂花雨》

狂想曲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桂花雨》

微信扫码分享

《桂花雨》(精选13篇)

《桂花雨》 篇1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初审通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0页

  教学目标:1、掌握“箩”、“杭”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摇桂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4、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理解文章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边学习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形。

  教学用具:字典、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有桂花糕的幻灯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图片,知道这些糕点是用什么做的吗?

  生:……

  师:对了,同学们,你们有见过桂花树,有摇过桂花吗?

  生:……(展示有桂花树的课件)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作者家里看看作者小时候是怎样摇桂花的,摇桂花可是作者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呢,就像我们童年的趣事一样,摇桂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书课题:桂花雨

  (学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们想知道什么是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老师也很想知道答案,那现在同学们就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课文,不懂的词语就查字典,一定要读正确、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

  师:同学们,你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发现那些生字不会读和写的?同学们可以和同桌互读,纠正对方的发音,然后交换一下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然后思考一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生:……

  师: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桂花雨的句子吗?谁最快找出来的,站起来告诉其他同学。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探究解疑,深入学习课文。

  师:回答的很好。桂花雨在作者心目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家齐读一下这个优美的句子。

  (全班朗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下课文录音,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顺便思考一下一下的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3、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摇桂花是件大事?4、画出作者描写摇花的句子。5、桂花有什么作用吗?

  师:下面哪个同学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仔细看一下课文。

  生:……

  师:课文主要讲的就是作者回忆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师: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会喜欢桂花,我们能用课本的句子来解释吗?

  生:我是在第二自然段找到的,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师:找的很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发现了其他描写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的句子呢?

  生: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师:以上两位同学找的都很正确,第二自然段就写出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还有桂花树的特点。桂花树有什么特点呢?

  生:样子笨笨的,花形很小,味道很香。

  师:回答的很正确,下面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一下这个几句子,我喜欢的是桂花,一二三读。

  (学生朗读,老师板书:桂花特点:样子笨、花形小、味道香)

  师:桂花香飘十里,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时,作者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生:摇桂花。

  师:那摇桂花是不是很容易的呢?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摇桂花是件大事呢?仔细读读课文,想象一下摇桂花的情形。

  生:第四自然段写到,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所以作者觉得摇花是大事,不能马虎。

  师:大家能想象到作者摇花的情形吗?观看一下幻灯片。下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然后画出作者摇花的句子。谁能给大家读一下自己找到的句子呢?

  生:第五自然段,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桂花落下来的时候会“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呢?

  生:因为桂花很多,而且它香飘十里。

  师:相信现在同学们对桂花已经有一定了解了吧?桂花还有很多作用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

  生:……

  师:很好,那现在齐读第六自然段,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桂花的作用。

  生:桂花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师:看来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并对课文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了。

  四、品读词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师:请大家朗读第五自然段,看这句话: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总是”两个字可以体现作者什么感情?

  生:可以看出作者很急着想摇桂花,体现摇桂花的乐趣。

  师:那哪位同学可以像作者一样,用很着急的语气朗读一下这个句子呢?

  (学生朗读,老师板书:总是:体现作者很心急去摇桂花。)

  师:读得非常棒,接下来,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这个句子的呢?

  生:作者很开心,因为摇花对作者来说是件大事。能摇花了,肯定非常兴奋,而且那时候就快有台风了,需要提前摇花,所以使劲摇。

  师:大家认为他回答的正确吗?大家有感情地读读这个句子,看看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没有。读完的同学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那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生:像一幅很好看的画,桂花纷飞,香飘十里。

  师:恩,回答得非常好,下面带着感情朗读第二到第五自然段。

  五、拓宽思维,体会作者感情。

  师:下面听老师朗诵第七、第八自然段,看看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老师有感情地朗诵)

  生:老师,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作者的母亲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有没有同学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因为母亲热爱自己的故乡。

  师:回答得很好,其实作者的母亲这样说,就很好地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

  生:我想问的是既然作者的母亲那么怀念家乡,那作者呢?是不是和母亲的感情一样呢?

  师:大家一起回答他,是还是不是啊?

  生:……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浇的阵阵桂花雨。

  六、课堂总结。

  师:回答得很正确。那现在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了吗?

  (学生作答)

  师: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下面让我们再重温一下作者童年摇桂花的乐趣,齐读课文。

  师:大家想不想认识这篇文章的作者呢?

  生:……

  (展示作者个人简介的幻灯片)

  七、课后作业。

  1、查找一下作者更多的个人简介,写在本子上,回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2、找出你觉得写的好的最好的句子,画上横线,并朗读几遍。

  3、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下节课说给大家听听。

  八、板书设计。

  桂花雨

  生字:箩(luó)、杭(háng)

  作者喜欢的是桂花

  ↓

  桂花特点:样子笨、花形小、味道香

  ↓

  作者喜欢摇花

  桂花作用:泡茶、做糕饼 

  由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体现了作者浓浓思乡之情。

  词语解释:总是:体现作者很心急去摇桂花,从而体现摇桂花的乐趣。

  附课文 

  7、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得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浇的阵阵桂花雨。

《桂花雨》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课前准备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板书:桂花雨

  (出示课件:桂花图)  读到“桂花雨”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出示动画桂花飘落的情景)

  师:多么美好幸福,快乐的场景啊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文字中美丽的桂花雨

  二、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检查班级朗读困难生的读课文情况。在读中认识“箩”和“杭”两个字。

  三、明确课文自学要求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怎么学呢?

  自读提示

  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再和同学们交流读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体会。

  四、学生自学,老师引导

  1、自学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指导朗读下面的句子

  快乐一: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像的雨啊!”。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来朗读。

  快乐二:“把桂花送给相亲们”的句子

  快乐三: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师:小结:原来这快乐有外在的摇桂花的欢快的场景,更有内在的浓浓邻里乡情和香在人们心中的美好感受。

  3、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引读课文至“那才是香飘十里”

  师:是啊,家乡的桂花才一棵,而杭州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香飘十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怎么回事呀?

  (2)再回读课文找到相关的段落,把体会到的说出来。

  出示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家乡的桂花                 

  家乡的桂花                 

  家乡的桂花                 

  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师: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一样的味道。桂花的香气,收获桂花的喜悦,馈赠桂花的快乐,亲手做的桂花食品的美味,桂花茶的飘香,孩子们摇桂花的快乐场景……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杭州的桂花虽多,虽香,那只是看到闻到,而家乡的桂花是母亲全部的情感。母亲难忘,我更难忘。难忘家乡的桂花,难忘家乡的花草水鸟,难忘故乡的亲人和朋友,乃至一切。

  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直至读完全文.

  好一个“又”字啊! 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课件桂花雨)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

  (五)拓展延伸,感情朗读全文。

  1、师:同学们,老师读过中国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作品,她一辈子最爱的就是亲人,朋友、花草树木,现在推荐她的另一部作品《烟愁》,里面的一段“后记”就是这样写的:(配乐朗读)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木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师:是啊!乡愁,是人类永恒而常新的话题,作者琦君把浓浓的思乡之情寄托在童年摇花的快乐中,读后令我们回味悠长。

  2、在《江南桂花雨》的乐曲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抄写目标中的词语

  板书:   桂花雨

  浸    香甜在心里

  快乐     摇    童年的美好     比不过(浓浓思乡)

  送    邻里的情感

  ……..

《桂花雨》 篇3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中自己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桂花雨》 篇4

  教学设计   第 周 星期 累计____课时 设计人:彭洁玲 内容结构意图:课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抒发了作者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的桂花树的事情。学习本文,主要应引导学生在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点:学习从内容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创新点:结合课文想像补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入点:作者的“摇花乐”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像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母亲的话。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对桂花的了解吧。2        揭题:桂花对于本文的作者琦君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二、     初读课文。1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交流主要内容。3        文中的哪一段具体描写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呢?三、     自读自悟,体会“乐”1        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找出体现作者“乐”的词句。2        交流:哪些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乐”?3        看画面,想像情境,带着“乐”的心情朗读这一段。4        桂花带给琦君的“乐”,又何止表现在“摇”呢?想想看,桂花还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乐趣?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桂花带来的其它乐趣。5        汇报交流:闻花乐、送花乐和品花乐,结合指导朗读。四、     想像情境,感悟“思”1        琦君读中学后,搬到了杭州。杭州的桂花怎样呢?生找句子。2        可母亲却说―――(引读)3        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你能想像出母亲当时的神情吗?指导朗读。4        在母亲的眼中,杭州还有什么比不上家乡?5        引读最后一自然段。五、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像本文一样表达了思乡之情的诗词或文章?

《桂花雨》 篇5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或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响亮。

  3、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们见过雨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中国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生读课题。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桂花雨是什么样的?

  3、作者笔下的桂花雨是否和同学们想像的一样,赶紧打开课本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1、默读全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的音,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2)根据上下文,试着理解词语意思。

  (3)读通课文,并能大致地讲讲课文写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左右  新鲜  感谢  尤其  吩咐  帮忙   

  仔细  姿态  沉浸  即时  拣去  糕饼

  ①     指名读,正音。

  ②哪些词语你已经理解了?

  ③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④齐读。

  3、质疑问难

  (师介绍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日年生,浙江永嘉人,现当代女作家。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1949年到了中国台湾,曾在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来定居美国。出版的散文集、小说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有30余种。)

  4、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四、指导书写

  同学们,在今天所学的词语中,有没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一下你的伙伴的?

  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1、钢笔描红

  2、硬笔习字册。

  六、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感悟

  (一)精读感悟:体会“我”“摇桂花”时的心情

  1、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再画出有关描写摇花乐的句子。

  2、体会“摇花乐”。

  (1)体会想摇花的急切。

  请同学分别扮演“我”和母亲,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

  (2)体会“摇桂花”的快乐。

  ①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②根据“铺”、“抱”、“摇”等动词,表演摇桂花的动作,体会“摇花乐”。

  ③抓住“喊”字,指导朗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学生可能有过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中“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

  朗读要求:语速较快,读出兴奋和快乐。

  3、表情朗读,全班同学品评,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精读感悟: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1、为什么“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2、为什么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仿照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的句式,让学生说一句话。

  (如:“外地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3、指导朗读:语气舒缓,读出其中的怀念之情。

  (三)精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1、用“每到……,我就会想起……”说一句话。

  2、指导朗读。

  要求:语速应该舒缓一些,以体现对童年、故乡的无限遐想和怀念。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板书设计:           11 桂花雨

  我爱桂花

  摇花乐怀念、热爱家乡

  母亲爱桂花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2、体会作者情感,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3、小练笔:学着作者的写法,试着写写自己小时候的难忘经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读好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小朋友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场面?

  你能读好它吗?

  指名读,并请学生来评一评。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二、体会作者情感

  1、体会作者:琦君这辈子最喜欢写的便是故乡那些人和事。这里有一段话想读给大家听,这是在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烟愁》里的一段后记(教师朗读):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在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在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听完这段话,再联系这篇课文你觉得琦君是个怎样的人?

  2、体会情感:我这还有个例子,琦君不仅对周围的人很好,她对家里的花花草草也特别关注,她知道自来水中的氯对兰花不好,便总是提前两三天把水晾好,再浇。而且每天用温布把兰花叶子上的灰尘擦去,她就是个这么有爱心的人。咱们学了这篇课文,你说让作者难以忘记的就只是那桂花雨吗?其实令作者真正难以忘却是什么?

  3、联系实际:回忆令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三、启发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布置作业:课后你们可以写一写童年的趣事,也可以看看有关琦君的其他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

  11、 桂  花  雨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文中难点的句子,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童年的摇花乐,体会浓浓的思乡情。

  难点:理解母亲那段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你的童年生活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或者是难忘的事情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简单交流)

  童年是有趣的,也有很多难忘的生活片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说的就是作者童年最难忘的(板书课题:桂花雨)

  2、师:桂花你们见过吗?(出示桂花图片)说说你了解的桂花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美美地读一读。师可简介作者琦君以及她的一些作品及特点。在这桂子飘香的季节,让我们寻着桂花的香气,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吧。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读的要求:⑴、将课文读通顺、流利;⑵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让学生汇报自己读书中遇到的生字新词和难读的句子,做小老师指导大家练)(指名分节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争取做到让每一个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教学生字,练习书写。

  重点指导:拣  帮  尤 

  四、学文第一节

  ⒈读了这一节,你了解了什么?

  ⒉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校园里的桂花树,想想它的姿态有什么特点?桂花的形状怎样?用一段话写出你眼里的桂花树,表达出你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桂花雨》这篇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通过课后的观察,同学们把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赏析部分优秀作品)

  3、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对其形其味的观察中,还表现在哪里?(摇花乐)

  二、体会“摇花乐”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花”乐的心情?画出来读一读。

  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可通过“老是”“缠”的理解,运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练习朗读好这一句。)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觉得用力摇桂花树一定很好玩。所以是“使劲”地摇)。

  3、桂花纷纷落下,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读这个句子,你看到了什么?漫天桂花飘落,我们在桂花的海洋)(出示flash)看,这就是纷纷落下,这就是满头满身,谁来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沉浸在桂花雨中的我和母亲)

  4、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我喜欢桂花雨的香味。)(真的下雨吗?下的是桂花。)假如当时你站在作者身边,你也会这样喊吗? 桂花雨真美,摇桂花真乐,老师也想读。(配乐范读)谁来评评老师读得怎样。让我们一起来再现摇花乐的情景。(集体读)

  5、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体会出一份如桂花香般悠远的思乡情。)

  师:童年生活里那场纷纷飘扬的桂花雨,那阵阵飘逸的桂子芬芳,化作一份思乡情,永远地萦绕在作者的心中。

  三、感受“思乡情”

  1、故乡的桂花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乐,对于母亲来说是怎样的感受呢?母亲是怎样说的?找出来读一读。

  2、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

  3、交流重点

  (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第四节)

  (因为大家都用桂花来做糕点,而桂花是母亲分给乡亲们的。)(这是一种分享的喜悦。)谁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

  这里是不是可以穿插原作品中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呢?母亲每天都摇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因为母亲担心桂花被台风打落,没有办法送给乡亲们。)(母亲想的是谁?)这就是乡情。我们分角色再现一下这个情景。

  (3)可是母亲一看天上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因为,母亲不希望桂花被台风吹落。)(如果刚才是担心,那么这里应该是“紧张”。)[浓浓的乡情飘满了整个村子]

  (4)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这一部分展现了一家团聚时其乐融融的情景,一份浓浓的亲情也是故乡难忘的回忆)

  师:故乡的桂花雨,是母亲珍爱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师小结: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让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

  四、拓展阅读

  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散文集〈桂花雨〉,希望大家能从中对作者有更深的了解。

  课前思考:

  《桂花雨》这是一篇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因此,我认为,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实现自主、合作、高效地阅读。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

  授后小记

  桂花雨的第一课时我是让同学们回忆童年趣事导入的.目的是能让同学们对课文中作者的童年生活有兴趣,可以让他们产生探究文章的欲望.不过我在这边花的时间稍微长了点,下次我会注意.今天我还首次使用了课件,虽然做的不好,但也算一次尝试.我用多媒体放映桂花的图片给大家看,再结合了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了下对桂花的了解,以激发学生们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教学生字方面我可能总是单一模式,以后会尽量改进.张老师指导我第一课时还是生字和朗读为主,朗读这一块我日后还有待加强,而且不光是读了就过了,更重要的应该是让同学们通过反复的朗读来感悟课文,体会文章的真谛.对小学生来讲,一味的问答并不能让他们了解课文,即使问题明白了,也是暂时性的,还是要通过不断阅读才是学习文章的最好办法啊.

  教前思考:

  本文的教学主要流程:

  一、读题解题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评价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质量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学这一环节

  三、精读课文,解决几个重要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与强化

  1、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2、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11 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摇花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桂花雨》教案

  1、  板书:雨,你知道哪些带有雨的词语?(学生讨论)

  2、  那么你们见过这样的雨吗?(板书:桂花)

  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很美的课文,中国台湾的现代女作家写的:桂花雨。介绍作者:。

  4、  看了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5、  要想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6、  学生再次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者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7、  同学们读的都很投入,只有投入了才能有所收获。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讨论,老师引导到“摇桂花”这个章节)

  8、 是的,这也是作者印象最深的童年趣事。出示句子: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9、  “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享受那落英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10、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摇桂花”这段文字。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时候的欢乐。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对话:“摇桂花”对我来说可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学生点评读的好不好?指点抓住“缠”来读好这句话,然后分角色朗读。从哪些地方你能感受到摇桂花的快乐?抓住一系列动词来体会小作者的快乐。最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是哪一句?(出示句子:这下,我可乐了。)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竟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11、你知道乐的原因是什么吗?

  12、  再读这段话,画出描写作者摇桂花的有关语句,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13、  播放课件。

  14、  同学们,桂花摇落时的情景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出示语句: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香在哪里?联系前文的句子读读。

  15、想象一下桂花雨和春雨的感觉。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16、指导朗读: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7、  读课文中描写爸爸妈妈的语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8、  出示母亲的话,交流妈妈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19、  再次出示最后一句讨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20、  交流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

  21、  老师朗诵一首《乡愁》出示这首诗: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听课感受

  今天张老师连上两节课将桂花雨完成.从质疑课题导入,让同学们带着疑问学课文.课堂上张老师让同学们将课文分层,再了解每层的大意.之后又细细分析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与同学们一起将整篇文章疏通.然后再用多媒体放映一些比较重要的句子,让学生们认真品读,感受句子中透出的作者的心情.张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句子补充题,让同学们填出后半句.主要也是让他们模仿书中的句子,仿写.可能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度,因此回答的不是特别好,可能是因为没有亲身体会过的缘故,所以说起来有点空.第二节课的时候,张老师主要是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了书中的那首小诗,注意朗读时的感情还有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又和同学们探讨了本篇课文最重要的地方,那就是不光要读懂作者对桂花的热爱和对童年回忆的怀念,更要体会到作者和他母亲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我先让学生读,从读懂的地方入手,因势利导,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对于“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导学生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桂花雨》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 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情地朗读课文。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我知道了“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5、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内.                                                        

  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生1:“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我体会到桂花是精致的小花,会散发着那样迷人芳香,让人快乐?)                                                         

  生2:第五自然段内容中的“是件大事”,“总是缠着母亲”我体会到作者急切地盼着摇花。                                                  

  生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我体会到“没有不”表示“都”,“浸”字感受到桂花香不是一缕,而是空气中都散满了,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十几家邻居”说明大家不用走出家门,就能闻到桂花香。    

  生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我从“全年”感受到不光是开花季节香,人们还把桂花做成了各种食品后,整年都可以感受到桂花香;“整个村子”可以感受到,我们做的桂花糕、桂花茶,家家户户都可以分享。                                         

  生5:“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我的体会是“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母亲年都闻着院子里的桂花香,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丰收的喜悦,馈赠的快乐……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乃至是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还有什么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其实是对家乡的一种什么情怀——思乡。”                           

《桂花雨》 篇7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中自己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桂花雨》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新词。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路及主题。

  2、“感悟式”教学流程,想方设法给学生学习、思考的凭借,让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获得言语智慧的生长。

  3、注重人文精神的教导,体会文章丰富的意蕴: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对家乡人和年丰、四邻友好生活的热爱;对桂花质朴无华,默默奉献的赞美等,同时,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孩子们碰到好文章,学会感动;有收获的时候,学会分享等。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再现“摇桂花”的情景,感受“摇花乐”,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所说的那句话的真切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文本,初闻桂花。

  1、直接板书:桂花  问:你们知道桂花吗?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香)

  2、有一位中国台湾女作家叫琦君,她笔下的桂花也是香气扑鼻的,请同学们赶紧打开课本,仔细、认真的读一读。注意文中的两个生字和部分新词,争取读准它们。并找一找这些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3、出示两个生字和部分新词,指名学生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浸润花香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好的句子是要多读的,读着读着,就会有一些特别的字眼留在你的脑海里。现在请你们自由读读这个句子,是不是有一个特别的字眼跳入了你的脑海。

  (2)“浸”本来是指一个东西泡在水里,为什么把“浸”字用在这儿呢?请你再读读句子,有什么发现?

  (3)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觉?

  (4)那就请同学再来读读,谁来陶醉一下。

  2、过渡:是啊,桂花如此美,如此的香,但是,作者却没有把课题叫做桂花,而是桂花雨,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再次快速读课文,看看使作者最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

  三、重点感悟,感受摇花乐

  1、谁来说说,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什么?

  2、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3、品读句子:“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1)好,现在你们就是童年的琦君,我就当“妈妈”,谁来缠缠我?

  (2)你们这么缠想干什么呢?

  (3)知道要提前摇桂花,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快乐、开心)

  4、 好,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1)指名,你在桂花树下摇得欢吗?你来喊一喊。

  (2)你们想看看桂花落下的情景吗?

  (3)好美的桂花雨啊,谁站起来感受感受。指名读整个句子。

  (4)桂花树大,桂花又多,琦君一个人可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帮她摇。

  (5)此时此刻,你们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沐浴着缤纷的桂花雨,你们想到了什么?请拿着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6)在学生的回答中生成朗读。能读出你的思念吗?能用朗读表达你的(  )情感吗?你能把这种情感带到字里行间读出来吗?你也试试吧……

  (7)过渡:香飘十里的桂花,缤纷下落的桂花雨带给我太多的快乐了,我想这便是作者把课题称作“桂花雨”的真正原因了。(后来,作者离开故乡,到了杭州。从此,童年的摇花乐没有了,丰收的喜悦又那么遥远。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每次赏花回来,琦君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四、品味生活,感受乡愁

  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说句实在话,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琦君院子里的桂花香?你能用文中的句子说明吗?

  2、母亲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3、小结:桂花里有母亲的欢乐,母亲的辛劳,也有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4、结束语:同学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人儿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板书设计

  7*、桂花雨 

  香         !        乐

  情

  课后小结:

  桂花的香是作者一家人爱桂花的情感源头。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桂花的感情,才能为下文的摇桂花做好情感铺垫。所以我从引导学生体会桂花“香”入手,先让学生找到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在逐句知道学习“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等语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体会桂花的香,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从而很自然的就过渡到摇桂花的“乐”。

《桂花雨》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后面的生字和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事和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摇桂花”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话的意

  思,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2007年  月  日

  教学要求:学会课文后面的生字和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从小长到大这一段生活中,有没有一直让你难以忘怀的事啊?

  2.谁愿意向大家说说。

  3.是啊,童年是幸福、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童年,欣赏那美丽的桂花雨。

  二、让学生自学课文后面的生字和新词。

  三、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和文中的词语。

  2.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沉浸”的意思。学生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究。

  3.描一下课后田字格里的字。

  4.朗读课文。

  四、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分段。

  1.朗读课文。

  2.分小组,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段,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五、交流分段情况。

  1.第一段(1)节:我喜欢桂花。

  第二段(2-5)节:小时侯,摇桂花。

  第三段(6)节: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摇桂花的事。

  2.引导学生学会分段和概括段意。

  六、学习课文第一段。

  1.朗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这段话,主要在讲什么?

  3.了解桂花的特点和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

  4.照样子,说上四个这样的词。

  笨笨拙拙:口口声声、兢兢业业、支支吾吾、吞吞吐吐……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课时(2007年  月日)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上一课学的词语。

  2.默写这些词语。

  3.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4.溪水谈谈自己已经了解的内容。

  (1) 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2) 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3) 桂花有什么特点?

  5.过度:桂花除了这些特点,还有其他的特点吗?

  二、学习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学习课文第2小节。

  (1) 我们一起来朗读第小节。

  (2) 读后,你读懂了什么?(桂花的香)

  (3) 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引导学生品读词句)

  最茂盛  、不说香飘十里  、至少前后十几家 、浸

  (4)当桂花成熟时,就要“摇”桂花?为什么呢?

  (5)那么,他们是怎样摇桂花的呢?

  2.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 指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预设:我怎么摇桂花的;我摇桂花时的情景;我摇桂花时高兴的心情。)

  (3) 小结:同学们很会读书,不仅读懂了内容,而且还体会到到了感情。

  (4) 谁能找出我心情的句子。学生默读课文找句子,做记号。然后交流。

  (5) 说说作者乐的原因。(1、2句)

  出示句子:②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6)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美呀!实在是美!)那么,你能说出美在马上地方吗?

  (7) a.桂花像夏天的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

  b.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下来。

  此时,如果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桂花落在我的脖子上,痒痒的,酥酥的。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了,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了,这使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

  (8)作者觉得怎么样?

  a.出示句子: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b.母亲呢?乐着干什么?

  c.父亲呢?出示诗句,读,理解。

  (9) 齐读第三节。

  3.学习课文第4小节。

  (1)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2)小结:桂花丰收了,大家都忙碌开了,这就是“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场面。(出示诗句)

  (3) 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欢乐的场面来读出来。

  (4)一看天上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a.出示母亲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b. 母亲快乐吗?让我们来读读原文,你有什么体会?

  c. 小结:原来桂花被台风吹落后,母亲就没办法送给乡亲们了,所以要提前摇花,母亲在和乡亲们分享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感受了一份快乐。

  4.感悟思乡之情。

  (1) 过渡:许多年后,作者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常常说——(出示句子)

  (2) 读了母亲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呀?

  (3) 母亲说的仅仅是桂花吗?假如作者和母亲说:外地的水真甜,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的橘子真红,母亲又会怎么说?外地的人真好呢?

  (4) 十多年后,作者来到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外国的坏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的生活真好呢?

  (5) 小结:是呀,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香不如家乡桂,难怪母亲常常会说——齐读。

  (6) 引读: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

  (7) 介绍:作者在她许多的作品中都写了童年的人和事,在她的一部作品《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师读)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重感情,爱家乡)

  四、总结全文。

  1.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琦君的童年生活,伴着阵阵桂花香,品味着桂花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我们既感受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也感受到了她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同学们,在我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让我们来个说童年趣事的活动,把你的这份美好的回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2.最后,我向大家推荐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这两本书都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五、布置作业:完成《语文同步探究》上《桂花雨》一课的作业。

《桂花雨》 篇10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中自己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说一说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桂花雨》 篇11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知识要求:自学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能力要求: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

  教具准备:常规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你会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趣的事吗?爸爸妈妈也会回忆他们的童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

  二、 初读课文

  思考:

  1、 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三、 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事,哪几段是写这件事?(小组讨论再全班发言)

  2、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对“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 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结合学生的想像点题为什么用“桂花雨”做题目

  4、 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如何理解母亲说的话?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吗?(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写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也看出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5、 带感情读课文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桂花雨》 篇12

  一、直接揭题,介绍作者。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琦君。

  二.初读文本、提炼主线。

  1.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碰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教学生字:箩,注意读音,分辨箩和筐。

  3. 这是一篇散文,跟我们平常学的记叙文不同。作家冯骥才曾说过(出示课件):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那琦君写《桂花雨》是想表达哪种令人深切难忘的感受呢?快速浏览课文,你觉得课文的哪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这种感受,值得我们细细斟酌、回味的?请划出来。

  三.闻香识花,解乐悟情。

  (一)版块a——【闻花香】

  1.出示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读懂“这里的桂花”?

  (1)“这里”指哪里的桂花?——(杭州小山的桂花)

  (2)请你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杭州的桂花香的?

  出示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重点词:“香飘十里”“全是”

  指导朗读。

  3.读懂家乡的桂花香。

  杭州的桂花够香了吧?可母亲却说:回归到中心句的情感朗读

  那么家乡的桂花到底有多香呢,让母亲如此地念念不忘呢?请读读课文,找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随机渗透读书方法:划、圈、写)

  第一处: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重点词:太、可是

  让学生体会先抑后扬的写法。

  第二处: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是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你从哪个字、哪个词读出了桂花的香味?

  重点词:

  “至少、整个村子”,说明范围广。

  “没有不”,句式变换。

  “浸”,说明程度深、时间长。

  “全年”,说明时间长

  随机指导朗读。

  4、师总结过渡,回归到中心句的情感朗读

  过渡:除了闻花香,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家乡的桂花如此念念不忘?

  (二)版块b:——【摇花乐】

  1.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板书:摇花乐

  (2)闭上眼睛想像,然后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你所看到的情境。师配乐范读: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摇啊摇,桂花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我满头满身都是,我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陶醉了,我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反馈评议。

  (4)指导朗读。

  (5)我们不停地摇呀摇,我们摇下的仅仅是桂花吗?我们还摇出了什么呢?

  2.小结:回归到中心句的情感朗读

  过渡:其实,除了“闻花香”和“摇花乐”这两部分,还有什么也让母亲对家乡的念念不忘的?

  (三)版块c:——【赠花情】

  1. 从母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 母亲送给乡邻的仅仅是桂花吗?(乡情、邻里情)板书:赠花乐

  3. 母亲在这赠花的过程中,也在收获着快乐,收获着邻里之赞,家乡的

  桂花里透着浓浓的乡情啊!所以母亲才说——

  5. 小结:再次回归到中心句的情感朗读

  (四)版块d:――【护花乐、爱花心、品花味】

  让学生找句子体会母亲的爱花之情、品花之美、护花之乐、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

  师总结回归中心句朗读。

  四、拓展延伸,体味乡情。

  1、配乐:思乡情。许多年过去了,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离开了母亲,离开了故土,当人们说到杭州的桂花最香时,琦君会说:

  (1)日月潭的水真清时,她会说:

  (2)桂林的山真美时,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亲时,她还会说:

  ……

  师总结,板书:思乡情。

  2、其实在《桂花雨》原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学到这里,你觉得让琦君魂牵梦萦的还仅仅是桂花吗?那还有什么?

  五、前后对照,概括特点。

  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没有直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那么她是通过什么表达的?

  是啊,作者将这份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深藏在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录这中。(指板书)但在这平常的生活记录当中,我们无不感受到她对母亲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所以作家冯骥才这样说道: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板书设计:   

  闻花香                                   散文  

  桂花雨         摇花乐      思乡情                     琦君  

  赠花情                                   箩筐

  ……                             先抑后扬

《桂花雨》 篇1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26

  细赏琦君及其作品《桂花雨》

  不经意中看了电视剧《橘子红了》。于是让我感受了中国台湾女作家琦君的写作风格。她的文笔应是属于我欣赏的那种:淡淡的愁绪,温馨中透着幽思,似一缕春风隐约可现。笔调淡雅的琦君是集散文,小说,词人,学者一身的人气很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和散文在不同时段我们都能看到她怀旧,念旧的情怀。读书时期看过那时很红火的作家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与琦君笔下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共之处。也许,女作家的创作基调大多有着怀旧,思乡的风格。

  《桂花雨》经编者做了改动后成为了一篇很有风格的学生学习的作品。我初读《桂花雨》是在我儿子的语文书本上。因为是孩童的书本赏析作品,内容很单薄,内涵略微浅显了。但其中琦君的文风依旧,简洁,纯朴,淡雅。在素淡的笔调中会带给我们一份心灵的空间,让我们又重拾起童年美好的记忆。那些迷人的小山坡,那些落英缤份的桂花雨。。。。。。

  琦君的《桂花雨》中描述了桂花的外表淡雅,也不为人注意,然在她的笔下,给人感觉是“迷人”的,“香飘十里”写出了香溢全文而不浓烈。真可谓淡淡花香,幽幽书香。每当桂花盛开,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飘,弥漫四方。作者其目的在于把桂花香沁入整个小山村,让人们都沉浸在花香的生活里。香远家乡,弥而不散,这魂牵梦萦的花香早已铭刻在作者深深的记忆中了。

  琦君在描绘桂花香的同时也把悠远的回忆写了进去。那份幼年的童真,真切而写实。香甜的桂花雨浸润了她的童年回忆。心头淡淡的花香,帮大人摇花的怀念,都随着一幕幕的影像而展开。确实童年的欢笑对作者而言已在梦中,那些无比的快乐,那种动容的喜悦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依然清新自然。

  作者在文章中提起母亲,字里行间流淌出对母亲的热爱。由于母亲的关注,她才每次感受到了收获桂花雨的激动,有了母亲的理解,她才品尝了桂花雨的香甜。体验了一份桂花的欢乐。多少年逝去,世事变迁,琦君早已告别母亲,远离故土,然而,她依然牢记着母亲的话:“哪里的花香,也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飘零的岁月,芬芳的怀旧,难以割舍的童年,都依然历历在目。

  琦君的作品中摆脱不了怀旧的思绪,悠悠的一份情思。其实她给我的感觉是她总有一份温情饱含在内,缓缓之中我有些看懂了琦君,她把童真收藏于脑海,她把温馨流泻于笔下,也是在收敛一些美好的情感,一些美丽的生活片段。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桂花)

  此文转载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桂花雨》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61592128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