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梦入混沌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7篇)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人物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阅读《水浒传》、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猜谜激趣(围绕名著逐题出示):

  1.性格泼辣,南方人俗称“辣子”,模样标致,言谈泼辣,言语爽快,心眼儿也多,在贾府衰败时病逝。(王熙凤)

  2.“分开了,各人散伙: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   (猪八戒)

  3.骨软身躯健,眉浓眼目鲜。形容如怪族,行步如飞仙。夜静穿墙过,更深绕屋悬,偷营高手客,此乃   (时迁)

  4.“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过有大虫!你休说这般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武松)      

  5.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请看老师写课题。

  2.谁愿意读课题?(指名读 齐读)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两位人物。一个是——?另一个是——?这两人是如何碰到一起的?(生简单说说一、二自然段内容)

  3.师:这一坐坐可不要紧,就引出了一段棒打的故事!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呢?

  【设计意图】以探究性的语气引导学生快速走进文本,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儿童这样一种内心状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为精读感悟任务做很好的铺垫。

  二:朗读品味、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品读文字,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1.读一读文中具体描写林冲、洪教头酒桌相遇和比武的部分,想一想林冲、洪教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圈画相关词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小组内相互交流,学会分享

  (一):品读第三自然段:

  分析洪教头:

  1.师:谁来读这段?(指读) 林、洪二人在酒桌上相见,这饭吃得如何?(尴尬)是谁破坏了吃饭的兴趣?(洪教头)

  2.那么,洪教头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从哪可以看出来?(生抓关键词,说洪教头个性,读相关语句)

  (1)粗俗

  生读“挺着……头巾”(指导抓关键词品读) 师:谁来学学洪教头走路。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洪教头?  板书:粗俗

  (2)无礼、傲慢

  生读“全不理睬” 师:真是没把人放在眼里!生读“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师:什么样的位置叫“上首”?(尊贵的人坐的位置)洪教头只是这一次坐上首?(他一贯如此)   板书:傲慢无礼

  (3)心胸狭窄

  生读“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师:你如何理解“厚待”(好酒好肉  非常尊敬他)师:可见柴大官人很爱才,在这以前柴大官人都是厚待谁?(洪教头)。可是今天,他一见这情景,立即气势汹汹地问:“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多指几生说),此人——板书:心胸狭窄

  (4)气势汹汹

  生读“冷笑了两声……” 师:同学们冷笑两声给我听听?(生冷笑)带着冷笑自读洪教头所说的话(生自读、接读)这样读多有味儿!齐读。

  (5)暴躁

  生读“洪教头跳起来说……” 师:说就说呗!还跳起来!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快读读,感受一下。(生自读)师:看到这句话,我仿佛听到了“啪”的一声,是什么声音?(生:拍桌子的声音)带上你的动作,读好这一句!师领:洪教头跳起来说——

  3.师:好个咄咄逼人的洪教头!齐读这三处描写!

  a“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b“冷笑了两声……”

  c“洪教头跳起来说……”

  过渡:面对咄咄逼人的洪教头,林冲又是怎样说的?“不敢……不敢”(多指几生说)

  分析林冲:

  师:林冲何许人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读好柴进的介绍词从这句,你觉得林冲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武艺高强

  1.这位武艺高强八十万禁军教头面对……的洪教头,为何连说“不敢不敢”?他心里想什么?(不想惹事   给柴进面子) 师板书:谨慎

  2.如果你是林冲,别人一再强调你是犯人,还笑话你没真功夫,你会怎样想?(生:)会怎样说?(生:)会怎样做?(生)  师:大家都没忍住!

  3.你忍不住,可林冲却能——忍住!板书:忍

  4.师:让我们拿起书来,分角色读好这段精彩的文字!

  过渡:林冲想了这么多,忍了这么久,连说“不敢不敢”,后来为什么又只好拾起了棒?(生:逼人太甚)

  (二)品读4——6自然段

  1.出示:洪教头先脱了……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冲向林冲。战了四五个回合……我输了。

  2.指读:这两处描写,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自己读一读。

  3.生交流:

  (第一句:洪教头耍威风、装模做样、虚张声势;第二句:洪教头争强好胜、夺银心切)

  4.师:对于林冲的语言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生:林冲无可奈何,委婉提出开枷锁的要求)

  5.分内容齐读这两处内容(一半读写洪的句子,另一半读写林的句子)

  师过渡:林冲面对这位狂言恶语、无端挑衅的洪教头。先躬身施礼,是一忍;起身让座,是二忍;不敢不敢是三忍;只只好拿起棒,是四忍;不打认输,是五忍!到最后,好汉实在是——忍无可忍!该出手时——就出手!请大家拿起书,大声读课文第七自然段!(配上《好汉歌》的伴奏曲)

  (三)品读第七自然段

  师:当25两重的大银出现在洪教头面前,这场比武就更有看头了!

  1.指读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什么叫“把火烧天”?洪教头心里会想些什么?(打死你  得银子 得面子)

  3.师:看到银子,洪教头的血都要沸腾起来了,此人—— (板书:贪财)面对这招“把火烧天”,林冲快速把棒—— 板书:一横,使出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4.师:从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林很聪明 善于寻找机会)指导学生摆动作感受。

  5.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洪教头这时——(指读)

  6.从洪教头的动作、语言,你又发现什么?(气急败坏)

  a林冲如何回手?(一退)板书。林冲一退有何用意?

  b自己读好这句话(自由读、齐读体会)

  7.精彩还在继续!指读下两句。生交流读书感悟:

  8.林冲看出破绽,出手的时候到了!齐读——  这又是怎样的林冲?(沉稳、机智)

  9.面对气势汹汹、脚步已乱的洪教头,林冲只是抡起一棒——(生接:一扫)板书。此时,林冲心里想什么?再读这句话。

  师过渡:林冲这简单的三招“一横、一退、一扫”就把洪教头打败正应了那句老话“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10.第七节表演与读书并进:两位同学扮演洪、林,将人物的动作、语言表现出来,其余同学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洪教头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主学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入手,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林冲和洪教头个性特点,然后引导细品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挖掘出他们不同的内心世界。与此同时,适当点拨,激发学生阅读、思辨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教师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的引领、指导作用,始终都围绕着“林冲和洪教头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这根准绳。

  三、拓展文本,回归主旨

  面对众人哈哈大笑,洪教头是——(生接读)

  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洪教头的内心世界。他灰溜溜地走在路上,会想些什么呢?

  2.生写话。交流。

  3.了解两位人物性格特征,老师想送给他们一幅对联,出示:

  做人和为贵  处事善领先    (师鼓励学生加横批:和善至上)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感受人物形象;在朗读中解读人性。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角色,就读出什么样的味道。尊重学生对洪教头的猜想,把握人物性格的本质特点。从古典文学中生成孩子健全的人格。  

  四、课外拓展延伸

  1.《水浒传》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好汉,希望大家也能像今天这样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去品读人物个性,结识更多好汉!

  2.关于名著,老师只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好书要品  用心去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水浒传》这部名著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教给孩子感悟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也为写人的习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上课开始,教师先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在音乐声中,教师开始向学生介绍。)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歌声继续)这首歌是《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歌声停)

  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首《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唱得真是过瘾。同学们对《水浒传》有哪些了解?谁能说说?好,那位同学你来说。

  生:我知道《水浒传》是四大名著。

  师:好,你了解这个。谁还想说?唉,你来说。

  生:我知道《水浒传》里头有一百零八位英雄。

  师:你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

  生:我知道《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

  师:你了解作者,真不错。《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形象。(师相机板书:好汉)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认识《水浒传》的几个人物。学习一篇根据《水浒传》改编而成的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跟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师写课题,生书空。当写到“棒“时),“棒”是个生字,写的时候要注意,要想棒得先谦让,左边要给右边让点位置,这样写起来,才好看。

  师:课下,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老师先来检查检查大家预习的情况。

  (出示课件上的词语:枪棒  款待  发配  理睬  推辞  较量  白昼

  羞惭  依草附木  措手不及  非比他人   禁军教头  )

  师:大屏幕上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会不会?

  生:(齐声)会。

  师:这么有信心,来,一起读。

  (生开始齐读。)

  师:有一个词,我发现大家打嗝了。“羞惭”。来将这个词读三遍。来,一二。(生读词)(将“发配  依草附木  措手不及  非比他人   禁军教头”等词变红色。)

  师:这些红色的词语,你们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那位男同学,你来解释。

  生:“发配”的意思就是:宋代犯罪的人,在脸上刻上字以后,被送到远方去苦役。

  师:解释得非常清楚,纠正一个字,不是在脸上刻上字,而是刺上字。在课文里边有一个字跟“发配”的意思很接近,是哪一个?一块告诉我。

  生:流配。

  师:非常好。谁还能解释其它的词语?

  生:我知道“依草附木”的意思。“依草附木”是依仗他人的权势。

  师:“依草附木”在过去呀指妖魔鬼怪依附于草木上为非作歹。现在我们经常用它比喻的意思。就是比喻依靠有势力的人,你解释得非常准确。还有吗?

  生:我知道“非比他人”的意思。“非比他人”的意思就是比普通人的才智,然后那个力量比他们要厉害一些。

  师:就是别的人都比不了,是不是?“非比他人”,我们把这个词中的字调换一下顺序,这个词的意思就非常容易解释了。“非比他人”就是其他人都比不了。这也是一种解词的方法。还有吗?

  生:我知道“禁军教头”的意思。“禁军教头”的意思就是:保护皇上的人。

  师:禁军是保护皇帝的军队。“禁军教头”呢?那位男同学,你说?

  生:“教头”就是专门训练禁军的一个低级军官。

  师:一个武官。很好。还有吗?最后一个词语。好,最后那个女同学,你来说。

  生:我知道“措手不及”的意思。“措手不及”就是来不及躲避。

  师:嗯,你把这个词语调换了下就解释了。现学现用,真好。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非常扎实。相信课文也一定预习得不错。谁能简单地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讲了林冲受到高大尉的陷害。被发配到沧州,和洪教头比武的一篇。

  师:你少说了一个结果。跟洪教头比武,最后呢?

  生:最后林冲把洪教头打跑了。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把课外收集到的有关《水浒传》的知识在课堂上展示,调动了学生在课外学习收集知识、积累材料的积极性。并且对文中词语通过这一环节进行了交流与展示,使学生既理解了词意,同时也学会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说教学设计,对词语的理解方法的指导,不漏痕迹。)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师:这样说,故事就非常完整了。纠正一个读音,是高太尉。不是高大尉,“太尉”是过去的一个武官。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品读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领悟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前三段。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想想你为什么认为它精彩?

  (生开始认真地默读,标画。)(一分钟二十秒之后)

  师:谁来试着说说?来这位男同学。

  生:请大家跟我看第三自然段的前两句。可以从“挺着胸脯”“歪戴头巾”可以看出洪教头很不文明,瞧不起人,自以为是。还有从“庄客”“想必”和“大官人”可以看出林冲很文明、谦和有礼。

  师:庄客称他教头,不是林冲说的。(请坐)你找的第一句话,非常好。“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你认为可以看出他的目中无人,非常骄傲。(师板书:傲)。同学们,这就是名著,两个词语就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形象。看来我们读书,就要抓住关键词语去细细揣摩。还有吗?

  生:我想给他补充一下,从这句话,我还能看出洪教头很粗鲁。

  师:你补充得真好。(请坐)还有别的句子吗?来,这位女同学,你说。

  生:请大家跟我看第三自然段的这么一句话:“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这一句话也可以看出林冲很有礼貌,而且洪教头十分地目中无人。

  师:你可真会读书,你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体会出了人物的不同形象。我们也来对比着读读吧。(师读解说的话,生读写林教头和洪教头的动作等句子)。看对比多鲜明啊。洪教头的傲慢无礼,更加衬托出了林冲的谦虚忍让。(师板书:让)。谁还想说?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从“犯人”这个词中,我能体会到洪教头他非常的目中无人。把林教头称为犯人。

  师:看不上林冲。还有,你想说?

  生:请大家跟我看第三自然段的“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这段话表面上是在提醒柴进不要上当受骗,其实是在诋毁林冲,体会出洪教头十分的目中无人。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洪教头在诋毁林冲了?哪个词最能看出来?——有同学都已经小声说出来了,哪个词?

  生:冷笑。

  师:非常好。人物语言要读好,提示语言少不了。冷笑,什么样的笑可以被称为冷笑?

  生:不怀好意的笑被称为冷笑。

  师:不怀好意的笑叫冷笑。你说。

  生:充满嘲讽的笑也可以叫冷笑。

  师:非常好。那么在这一句话里边,洪教头在笑谁?一起告诉我,笑谁?

  生:林冲。

  师:笑林冲什么?

  生:笑林冲:冒充武师,找柴进骗吃骗喝。

  师:非常好,还有吗?还笑林冲什么?人物的语言要细细品味。大家一起来跟老师来分析一下,洪教头说这句话,到底有几层意思?首先,

  笑林冲的身份,笑他是个流配的——生答:犯人。第二,笑林冲没有真本事,是冒称武师,找柴进干吗啦?

  生:(齐)骗吃骗喝。

  师:第三,笑林冲:走投无路,只得来柴进庄上——生答:依草附木。

  看人物的语言,多有意思呀。再读读这一句话,看洪教头还笑谁?(生开始自由读。)

  师:(生读完后)还笑谁呀?

  生:洪教头还笑柴进。

  师:噢?还笑柴进?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从“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师:同学们,这就是名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多么耐人寻味呀!

  (师板书:语言)洪教头冷笑着说的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林冲的不屑,哼,骗吃骗喝,和依草附木,同时又表达了对柴进的不满,“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人物语言要读妙,走进内心最重要。同学们能不能想像着洪教头的样子,揣摩着洪教头的心理,来读读洪教头说的这句话。可以自己先试试。(生开始自由试读。)

  师:谁来试试。来这位同学。(生读洪教头说的话)

  师:哎呀,作者把人物给写活了,这位同学把人给读活了,我发现呀同学们找的句子都出现在第三段,我也认为第三段很精彩,咱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课文的第三段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师板书:语言、神态、动作)和动作进行了描写,真是入木三分,值得我们去学习。我想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分角色来读读第三段。谁愿意来读?

  师:谁愿意读柴进说的话?好,你来读。林冲,你来读。洪教头,你来读,我就近取材(师指了一个离他比较近的学生)。然后师开始读旁白。生开始读人物说的话。

  (教师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认识人物,使学生对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个人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同时也注重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加深了学生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认识。进一步渗透了学生的品读课文与感悟文本的学习方法。)

  师:这样读书多带劲儿啊,大家给他们三个点儿掌声好不好?

  刚才我们在学习课文前三段的时候,在老师的引导下,采用了“读,画、想、说的方法进行学习,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自学方法,然后自学课文的四、五、六三段。(生开始自学:一分四十秒后)

  师:我看很多同学都已经找到答案了,谁来试着说说你认为精彩的句子?然后说说你的理由。来这位男同学。

  生:请大家跟我看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这句话我觉得洪教头十分地狼狈、十分地傲慢无礼。

  师:你怎么看出他狼狈了?可以看出他的傲慢无礼,是不是?好,坐下。还有吗?你来说。

  生:大家先跟我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我从这儿从脱、拿、耍、喝和敲能看出洪教头十分地想获胜,希望打败林冲好显示自己的本事。

  师:你抓住关键词语去细细揣摩,有了很多收获。纠正一个读音:喝(he)道,第四声。好,还有哪些同学想说?这位女同学。

  生:我想给前边这个同学补充一下: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从“只好”这个词可以看出林冲他是迫不得已,他不希望通过这个比武来显示出谁的武力更高,他也不希望碰出一点火花。

  师:你说得真好,你又抓住对比体会出了人物不同的特点。还有同学想说吗?你来说。

  生:我从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从这个“来来”体会出洪教头目中无人,瞧不起林冲。

  师:大家的答案可真精彩,看来通过自学,大家真是收获颇丰。相信大家用这种方法来品读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几百年来,《水浒传》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有人还专门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句歇后语。你猜上半句就是咱们的课题,林冲棒打洪教头,你猜下半句是什么?

  师:猜不出来?没关系。唉,你想说?好说吧。

  生:我猜一下子:大炮打蚊子。我觉得你好像把这个关系给说颠倒了。应该是洪教头自不量力。是不是?猜不出来没关系,其实答案就藏在第七段。请大家快速读读第七段,画出林冲和洪教头打法的词语,然后看你能不能分别用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来评价他们两个。

  (生读第七段,边读边画)(一分钟后)]

  师:咱们先来试着评价评价洪教头,好不好。谁来说说?你来说。]

  生:我可以看出洪教头很狂暴。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从“浑身”可以看出洪教头很狂暴。

  师:他想一棍就把林冲打倒,是不是?纠正一个读音:一锭大银。最后那个女同学,你来说。

  生:我从: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可以看出洪教头很贪财。

  师:一个字很好,贪。还有吗?谁还想总结?最后那个女同学,你来说。

  生:我觉得洪教头很爱面子。因为当林冲已经把他打倒,之后呢,他还跳起来大喊:来来。说明他不希望别人看到他狼狈的样子。

  师:噢,这是你独特的理解,还有吗?谁还想来评价?你来说。

  生:我觉得这一段写出了洪教头自不量力、自以为是。我从“洪教头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

  师:“劈头打来”是要打林冲的哪儿?

  生:头。

  师:一见面就劈头打来,说明洪教头非常的——好,你来说。

  生:非常的心狠手辣。

  师:真的很精彩,用一个字来概括他,真是“狠”。(板书:狠)

  师:我们来评价一下林冲。这位女同学。

  生:我觉得林冲十分地机智,武艺也十分地高强。因为我从:他把棒一横,便抡起一棒一扫,就这两个词,我就看出了他十分机智、武艺高强。

  师:你怎么看出他机智了?

  生:因为洪教头使出了个把烧天,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能看出当时林冲,很震惊,就立马就想出了一个招式。来还洪教头。

  师:唉,你说得非常精彩,林冲非常的机智。(板书:智)刚才那位同学的答案我听清楚了,原来他认为林冲的机智就体现在洪教头的每一招,他都能够有应对,都能够发现洪教头招数中的——

  生:林冲可以发现洪教头每一招里的破绽。

  师:非常好。这句歇后语的后半句,就这样被同学们发现了。这句歇后语就是: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咱们同学们可真聪明。

  师:课文的这一段描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场面,真是扣人心弦。老师想像说书先生一样,把这一段说说,你想不想听?

  生:想。

  (给学生以自学方法与步骤的渗透,这样在自学的过程中的效果会更好一些,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足见学生对这一学习方法的运用与落实的成效有多大:学生对作品的感悟有了一个更大的提升。)

  三、分析人物,拓展提升

  师:(说评书)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师:你们想不想试试?

  生:想。

  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开始。

  (生自由说)(一分钟后)

  师:我给大家点儿掌声。你们说得可真投入啊!我相信你今天晚上给家长来上这么一段,他们肯定对你刮目相看。

  灰溜溜走开了的洪教头,心里一定会纳闷:嘿,我怎么就输了呢?咱同学能不能帮他总结一下?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你说。

  生:因为他准备打林冲头的时候,林冲往后一退,一棒落空,来了个踉跄,还没有站稳的时候,又提起了棒。林冲就看他的这个时候,脚步乱了,就用棒一扫,把他给打倒了。

  师:洪教头不但武艺不精,还操之过急。后面的那个女同学,你说。

  生:我认为洪教头会输是因为他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轻敌了。

  师:对。老师认为洪教头输就输在没有真正懂得一个字——武。把武字拆开就会得到一个“止”和一个“戈”。戈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戈字也就有了争斗的意思,而止戈就是学武之人应该运用所学之力,去制止争斗。所以“武”字真正含义就是:以武止戈,以德服人。林冲不正是这样吗?

  (由人物表现来体会人物的品质,以讲说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悟的升华。一个“武”字的字理分析为学生认识人物更是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见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应该有其独到之处。同时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于永正老师的一句话:教师对教材解读,越深越好。)

  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师:面对初次见面,就傲慢无礼的洪教头,林冲谦虚、忍让。当洪教头心狠手辣地要制他于死地之时,林冲不慌不忙,三招:一横、一退、一扫。就将洪教头打倒在地,羞惭离去。林冲真不愧是一个: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英雄好汉。

  师:在《水浒传》中,像林冲这样的好汉,还有很多,比如说景阳冈打虎、为民除害的武松;比如说拳打恶霸镇关西的鲁智深……所以快去读读《水浒传》吧,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波澜壮阔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节课,还有一点时间,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留下的作业,可以提前完成作业。

  (师出示作业)

  (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这样的作业布置,就会让学生欣然接受,甚至达到了不读不快的效果。)

  课后作业:

  1、用钢笔认真工整地描红本课生字;

  2、在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的基础上,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1、阅读课文填空。

  (1)这篇文章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三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书后摘录一个句子介绍《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柴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林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洪教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自能拓展】

  《水浒传》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好汉,他们人人都有绰号,请你帮下面的绰号找主人。

  神行太保:________________

  拼命三郎:________________

  菜园子:________________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难点)

  3、在阅读中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男生再读。

  2、从课题我们就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

  3、出示课文插图,你能认出哪个是林冲,哪个是洪教头吗?说说你的理由。

  4、那气势汹汹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在地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1、林冲、洪教头,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怎么会相遇的呢?

  (简要概括1、2小节的意思。)

  2、他俩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柴进庄上,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林冲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洪教头的句子,想一想:这时的林冲和洪教头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洪教头(傲慢无礼,目中无人)

  ①“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为什么要把头巾歪戴?)是啊!名著就是名著,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能把人的形象、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②“洪教头全不理睬”

  “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试想:洪教头与林冲无怨无仇,他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无礼?

  a、他自认为是柴进的老师,况且又在柴进的庄上,他觉得很了不起。

  b、他看见柴进今天如此厚待一个犯人,心里很是嫉妒。

  过渡:从洪教头的话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这一点。

  ③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他的意思是什么?他的话语中充斥着_______)

  ④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a、你先冷笑两声,想一想这种笑里包含着什么?

  b、带着感情读一读这句话。

  ⑤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是真教头。”

  a、洪教头为什么要跳起来?

  (柴进一再地帮林冲说话,况且一个戴着木枷的犯人,洪教头说什么也不相信林冲会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b、正是因为不服气又妒忌,所以洪教头___________。(读这句话突出“偏”、“敢”)

  (2)林冲(谦让、彬彬有礼)

  ①“林冲寻思……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连忙”说明什么?(速度快)“躬身”是什么样子?(弯下腰来)

  从这两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②林冲起身让座

  (“上首”一般是给什么样的人坐的?林冲把这最好的位置让给了洪教头,说明了什么?)③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a、洪教头两次强调林冲是犯人,说他不是真教头,对他如此出言不逊,傲慢无礼,如果换作是武松、李逵、鲁智深会怎样呢?那林冲呢,当洪教头向他挑衅时,他___________。

  b、林冲真的不敢吗?你怎么知道的。从这里你可以看出什么?

  c、林冲心里在想什么?

  过渡:林冲想了这么多,忍了那么久,连说“不敢,不敢”,后来怎么又棒打洪教头了呢?

  (柴进的要求,洪教头的逼迫)

  (3)洪教头又是怎么逼迫他的?

  过渡:这个洪教头呀,人家林冲是真人不露相,人家是含蓄,人家是深藏不露,可他倒得寸进尺,还真以为林冲没本事,硬是要拿出点历害让林冲瞧瞧什么才是真教头。

  3、默读课文4、5自然段,想一想,你又读出了怎样的洪教头。

  (1)“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

  ①这句话里有几个动词?从这一系列的动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②他为什么要独自耍了一阵?直接打不就行了吗?

  师:这叫虚张声势,耍一点自己的威风,灭一点别人的斗志,林冲,你看看我身上的肌肉,再看看我手里的这根棒,你敢来吗?来,我喝一声吓死你。谁来喝一喝。

  出示“然后喝道,来!来!”

  (提示:“来”字后面是感叹号,要读出洪教头的傲气、狂妄。)

  (2)“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①洪教头恨什么?

  a、他原本只是想吓唬吓唬林冲,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他还来真的了。

  b、林冲刚刚还说“不敢,不敢”,现在又要和自己比武,他的话前后矛盾,洪教头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②他恨啊,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这儿的“吞”能不能改为“吃”?为什么?

  a、吞是不细嚼慢咽,一下子进肚子,比如“囫囵吞枣”、“饿虎吞羊”、气吞山河“、”狼吞虎咽“。

  b、林冲一个大活人他吞得下去吗?为什么这么写?

  ③于是他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为了显示________。

  ④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洪教头?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林冲真的想和他比武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他也很无奈啊!谁叫这洪教头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他呢?)

  过渡:这哪像林冲棒打洪教头啊!我看分明有点洪教头棒打林冲的感觉啊!那洪教头最终有没有打赢这场比赛呢?(没有)

  3、那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在地呢?默读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

  △洪教头心情太急躁,自以为是,自不量力。

  (1)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蠃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

  ①洪教头为什么恼恨林冲?

  (联系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

  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来思考)

  林冲暗示比赛不公平,洪教头觉得他在耍小聪明。

  偏偏柴进又帮他开了枷,处处在帮林冲,要知道,洪教头可是柴进的师父呀,胳膊肘往外拐啦!)

  ②洪教头恨他,又想蠃他,所以他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

  a、他为什么用了浑身的功夫?除了想打败林冲,还想(赢得这锭银子)。可见洪教头(很贪财)

  b、“把火烧天”是一种怎样的招式?(出示图片)

  c、那林冲呢?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拨草寻蛇”又是一种怎样的招式?(出示图片)

  d、一个是“把火烧天”,一个是“拨草寻蛇”,这两种不同的招式如果打在同一个人身上,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2)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

  ①他连喊了三个“来”,比刚才又多了一个“来”,你看出了什么?刚才只是想吓唬吓唬林冲,现在是想一棒子把林冲给结果了,你能读出这种杀气吗?

  ②这一棒如果打在林冲的头上,会怎么样?

  过渡:洪教头要置林冲于死地啊!看来他对林冲已经是恨之入骨了。同学们你们可能有所不知,洪教头可是位出了名的打假英雄,但今天这一棒他却打在了真人头上,注定他的美梦要彻底破灭了。

  (3)我们看,林冲就这么轻轻地抡起棒一扫,洪教头就“扑”的一声倒在了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①从“一扫”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不是狠狠地一打?如果换作是武松,鲁智深、李逵,会对他这么客气吗?林冲在想什么?

  ②林冲就用了三个“一”,就轻而易举地打倒了洪教头,你能找到吗?(一横、一退、一扫)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林冲武艺高强)

  (4)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①这是怎么样的情景?指名学生读第7自然段。

  ②想不想看一看这精彩的一幕?(播放二人比武视频)激烈吗?齐读第7自然段,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

  ③想想围观的人会说些什么?

  有的说___________,有的说______________,还有的说_______________。

  (5)我们再来看看洪教头,他毕竟不是十恶不教的坏人,他也知道羞耻,看着周围每一个人都在笑自己,只得灰溜溜地走开了。你看他是挺着胸脯,傲气十足地走进来,现在却是如此狼狈地离开。我想这一路上,他一定想了许多,他会想些什么?

  (6)同学们,洪教真的就那么不堪一击吗?试想:柴进会请一个平庸之辈来做自己的师父吗?洪教头究竟输给了谁?(自己)师:是啊!人最大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7)那你觉得做人要做怎样的人呢?(谦虚)

  “满招损,谦受益”,即使你有再大的本领也不要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记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课外延伸,推荐书籍

  1、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读一读《林冲风雪山神庙》,你又会读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林冲。

  2、《水浒传》中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同学们课后有时间可以去读一读。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将举行“水浒故事擂台赛”。到时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今天,我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课上的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想了很多……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选自古 典名著《水浒传》,编入教材时略有改动。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独特魅力,并让学生接触白话文,为将来中学学习文言文做一些准备。由于本课 是记叙梁山好汉的话本,因此语言不同于现代语言,不太适应学生的语言习惯,因此我重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边记。

  开始检查朗读情况了,学生都积极举手,我喊了两个同学读1、2自然段,坐在第一排的韩枫也不示弱。他一边把手高高举起,一边大声说着:“刘老师,我!我!”看到他如此踊跃,我便请他站起来读第3自然段,然后又请了几个同学,没被喊到的几个女孩立刻惋惜地“唉”了几声,我转向那几个学生安慰他们说:“等会儿还有机会,我们先来听这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说实话,今天读课文的几个同学除了韩枫,朗读水平都属于中上,对于韩枫能读得怎么样,我心里没有把握。韩枫是什么样的学生呢?似乎每个班级都会找到这样的孩子,他热情、单纯、好动、顽皮,有时会少写点作业,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又不付出努力,课堂上无论会不会总爱积极举手,老师请他回答时,往往不是回答不上来,就是张冠李戴,他读书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前面两个学生较顺利地读完了,个别字读错了我就及时纠正。轮到韩枫了,他刚开始读得还可以,当读到“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这句话时,把这句话读断了,我请他再读一遍,仍然没有读好,有几个学生顿时把手举起来了,我说:“请别的同学试试吧!”韩枫顿时泄了气,无奈地坐下了。

  我请陈露读了一遍后对韩枫说:“韩枫,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韩枫赶紧站起来,很兴奋地端起书,重读了这句话,可惜的是他满心想读好,就是不能如愿,又读断句了。“唉呀,你还是坐下吧!”“刘老师,让我读!”很显 然,同学们有点不耐烦了,有的高举着手,有的小声地埋怨着。再看看韩枫,耷拉着脑袋,一脸的沮丧。我用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便微笑地鼓励韩枫:“比刚才好 一点了,再来一遍!”韩枫鼓起勇气又读了一遍,虽然没读断句子,但不够通顺、流畅。我满意地说:“好!又进步了!”我对其他学生说:“其实他能读好,只是 有点紧张,大家不要着急,我们请韩枫再读一遍,相信他一定不负众望!好吗?”同学们都友好地同意了,韩枫读这一句时是那么仔细认真,生怕再出错,还好,他终于读得正确流利了。他舒了一口气,我也舒了一口气。后面的课文我坚持让韩枫读完了,真是出奇得好,只错了一处,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儿。学生们不由得为韩枫鼓起掌来,我也激动地说:“真不简单,这么长的课文能读得较为正确、流利,说明你韩枫一点不比别人差,要有信心啊!”韩枫也很激动,他笑了,笑得那么灿烂!

  尽管今天的语文课没来得及写字,但我认为是值得的。我想:一 个老师的耐心、宽容、鼓励、信任是多么重要啊!它使孩子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个小小的环节,但对于韩枫这个个体来说是多 么关键!他体验了由失败到成功的学习过程,也感受了一段心理历程。经过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从而培养了自信,这是多么可贵,多么难得啊!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6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选自古 典名著《水浒传》,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独特魅力,并让学生接触白话文,为将来中学学习文言文做一些准备。由于本课 是记叙梁山好汉的话本,因此语言不同于现代语言,不太适应学生的语言习惯,因此我重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反复阅读,边读边想边记。

  开始检查朗读情况了,学生都积极举手,我喊了两个同学读1、2自然段,坐在第一排的朱林也不示弱。

  他一边把手高高举起,一边大声说着:“史老师,我!我!”看到他如此踊跃,我便请他站起来读第3自然段,然后又请了几个同学,没被喊到的几个女孩立刻惋惜地“唉”了几声,我转向那几个学生安慰他们说:“等会儿还有机会,我们先来听这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说实话,今天读课文的几个同学除了朱林,朗读水平都属于中上,对于朱林能读得怎么样,我心里没有把握。朱林是什么样的学生呢?似乎每个班级都会找到这样的孩子,他热情、单纯、好动、顽皮,有时会少写点作业,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又不付出努力,课堂上无论会不会总爱积极举手,老师请他回答时,往往不是回答不上来,就是张冠李戴,他读书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前面两个学生较顺利地读完了,个别字读错了我就及时纠正。轮到朱林了,他刚开始读得还可以,当读到“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这句话时,把这句话读断了,我请他再读一遍,仍然没有读好,有几个学生顿时把手举起来了,我说:“请别的同学试试吧!”朱林顿时泄了气,无奈地坐下了。

  我请刘彤彤读了一遍后对朱林说:朱林,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朱林赶紧站起来,很兴奋地端起书,重读了这句话,可惜的是他满心想读好,就是不能如愿,又读断句了。“唉呀,你还是坐下吧!”“史老师,让我读!”很显 然,同学们有点不耐烦了,有的高举着手,有的小声地埋怨着。再看看朱林,耷拉着脑袋,一脸的沮丧。我用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便微笑地鼓励朱林:“比刚才好 一点了,再来一遍!”朱林鼓起勇气又读了一遍,虽然没读断句子,但不够通顺、流畅。我满意地说:“好!又进步了!”我对其他学生说:“其实他能读好,只是 有点紧张,大家不要着急,我们请朱林再读一遍,相信他一定不负众望!好吗?”同学们都友好地同意了,朱林读这一句时是那么仔细认真,生怕再出错,还好,他终于读得正确流利了。他舒了一口气,我也舒了一口气。后面的课文我坚持让朱林读完了,真是出奇得好,只错了一处,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儿。学生们不由得为朱林鼓起掌来,我也激动地说:“真不简单,这么长的课文能读得较为正确、流利,说明你朱林一点不比别人差,要有信心啊!”朱林也很激动,他笑了,笑得那么灿烂!

  尽管今天的语文课没来得及写字,但我认为是值得的。我想:一个老师的耐心、宽容、鼓励、信任是多么重要啊!它使孩子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个小小的环节,但对于朱林这个个体来说是多 么关键!他体验了由失败到成功的学习过程,也感受了一段心理历程。经过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从而培养了自信,这是多么可贵,多么难得啊!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之二

  前黄中心小学 张新东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展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自定学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22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洪教头逼他比武。林冲仅用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己的棒下,使他羞愧离庄。)

  同学们,在这精彩的故事中,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教学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根据阅读写人文章的一般步骤,提出自己需要了解和思考的问题,既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让他们自定学习目标,激发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

  二、研读,理解人物形象。

  1、讲读2-3小节。

  (1)自由读。思考:在两人相遇的过程中,洪教头、林冲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后,板书:骄傲蛮横谦虚平和。

  (2)细读,讨论。

  ①你怎么会说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蛮横的人呢?品读洪教头说的三句话。先让学生知道洪教头当着林冲的面,对柴进说这样的话,是用旁敲侧击的办法,贬低林冲;接着把这三句话连起来,体会洪教头的飞扬跋扈,步步紧逼;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品味,在读中体会洪教头的为人。

  ②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表现如何?这说明什么?

  ③比较作者对洪教头、林冲的不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林冲与洪教头在柴进庄上相遇。作者在叙述时,洪教头和林冲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平和、一再退让。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在讲读这一段时,基本上是顺应了学生的问题,但是又提出引导学生深究的问题。]

  2、讲读4-7小节。

  过渡:紧接着,课文记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过程。作者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同学们对洪教头和林冲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1)轻声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2)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①叙述比武的过程。

  ②通过相关语句的交流,体会洪教头狂妄浮躁、武艺一般的特点。

  ③在有关片断的讨论中,了解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超的特点。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描写之传神。

  [这是教学的重点部分,也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地方。教学节奏要放慢。在教学中,要及时对学生有独立见解的地方,给予恰当的鼓励。]

  3、讲读第8小节。

  过渡: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师引)——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生读)

  三、总结,揭示一般规律。

  1、总结性讨论。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回顾板书)

  (2)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2、总结。

  阅读写人的课文,首先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人物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了表现人物的是怎样展开具体描写的。如果一篇课文中描写了两个或几个人,还要进行比较、欣赏,找出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在描写人物或语言方面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作业 。

  1、练习复述课文。

  2、阅读古典小说《水浒》。

  [这是张老师在语文课题组活动中上的一堂课。主要体现的思想是: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怎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怎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学习中有所发现,培养他们的独创性。]

  (简评徐伟健)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8

  师生阅读是阅心、育心。互教互学,彼此共同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样的课堂是对话交流的场所,心路徜徉的海洋。浩瀚的中国语言,品不尽,尝不透,很多语句中的个中含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课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能给学生的只是让他们拥有这种体会语言文字的敏锐性,独创性。现寻本人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片段做些个人的见解

  片段一:师:古人常说“煮酒论英雄”,今天咱们创造一种新的方法----煮书论英雄”。“煮书”应该怎样煮呢,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认真读好每个字词句,并且能将重点的句子画出来。

  生:煮书更应该是读书自己的见解,品味、斟酌关键的词语,能够有感情的读出来。

  师:所以今天同学们就拿出煮的本事,将朗读中煮书、在讨论中煮书、在品味中煮书,煮出语言文字中的酸甜苦辣汤。

  (评价:课标中曾无数次提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能过对古语的改编,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从中渗透本课学习得以成功的秘诀即学习的方法那就是“煮”书。这比往常一味地说教强调,更有效果。“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整个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主的、个性的发展状态中,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非常积极,使课堂上精彩的发言络绎不绝。)

  片段二:

  师:“依草附木”其实就是“依附草木”。平时你们见过什么常依附草木呢?

  生:野草在树木的树荫下茂密地成长。

  生:我见过藤蔓缠在树上不断地向上攀爬。那些藤蔓要是离开了树木他们就只能在地上爬了。

  师:那你们发现了吗?文中洪教头认为谁依草附木呢?

  生:他认为林冲是不起眼的、没用的野草、藤蔓,要依靠柴进这棵高大的树木。

  生:柴进是一个王族的后代,手上还有免死金牌,是一个有财有势的人。

  师:同学们说真是完整。洪教头就是认为林冲不仅是个无名小卒,而且还是个被流配的囚犯,满眼瞧不上,所以用依草附木来讽刺林冲。那么将“依草附木”与“依附草木”仔细体会一下,这两个词完全相同吗?

  生:我觉得不相同。“依附草木”就是依赖草木生长。

  生:我跟小清的看法相同。“依草附木”说明见草就依赖草,见木就依赖木。所以,觉得“依草附木”的依赖性更大。

  生:“依草附木”所表达的感悟更深,更强烈。

  师:你的语言感悟能力真强。在我们中国汉字中,像这样的词语还非常多,你见过这类结构的词吗?

  生:波峰浪谷就是波浪的峰谷改变的。

  生:翻山越岭就是翻越山岭变成的。

  生:还有日月积累说成日积月累,意思更强烈。

  生:还有风调雨顺、天昏地暗、傍花随柳、开天辟地……

  (评价:对“依草附木”这个词的处理,教师三言两语地点拨就将中国汉字的结构巧妙的刻在学生的思维中。不仅让学生体会了中国文字的美妙,更加热爱语文了,还懂得去寻找、去挖掘、去感情、去品味语言宝库中那些丰富多彩的特色语言。教师的总结,学生的扩展,使词语教学更焕发出活力。

  (反思:很多教师在词语教学这一环节中,目标大部分定位在理解词语、运用词语上,并没有花心思去发现他们的规律,更何况是让学生去发现呢?不仅是数学有规律,语文文字的创造过程也是一种规律,教师不仅不慢的使用了“演绎-归纳-演绎”的方法,举一反三,将中国的语文文字的结构展现在学生中,并将他们平常所积累的进行回顾。这种独特的词语教学方法比那单纯的理解与运用不是更有指导意义?或许,今后学生也可以运用这种规律自创词语。)

  片段三:

  师:“洪教头大叫:‘来!来!来!’”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像,这三声来中可能是来什么?来什么?来什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生:洪教头大叫:来较量!来比赛!来一决高下!

  生:洪教头大叫:“来比一比谁才是真的教头!来出招吧!来尽管使出你的本事吧!”

  ……

  师:从这一次又一次、一声又一声的叫嚷中,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觉得洪教头人没本事,却自命不凡。

  生:我觉得洪教头急于求胜,性格比较急躁。

  生:我觉得可能这时洪教头已经觉得林冲的武艺比他高,但他太爱面子了,故意撑着,虚张声势。

  生:我觉得林冲真是有耐性。如果是我,被洪教头这么三番五次的看不起,早就和他动手了。

  (评价:“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呀!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能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冷暖”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这句“来!来!来!”是洪教头人物性格中最集中表现的语句,教师牢牢抓住课堂中的生成,引导学生从这细节处来体会字词的冷暖,再一次回归到了“煮”书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想像与理解,人物的形象就越然纸上了。要是每节课都这样训练,学生就可以真正学到语文,并且都会具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反思:很多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就在于虽然让孩子去面对文本,与文本对话,但是却没有去把握文中哪儿是学生思维的“最近区”,因此在学习中虽然与文中对话,但是却没有生成孩子属于自己的思想,没有生成孩子的对语言文字的体验。最终总是觉得效果不好。从细微处着手,从学生的思维的“最近区”着手,一步一步的引导,语言之花才会灿烂。)

  片段四: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中,在学生理解情节,感悟人物的基础上,进行各抒己见:

  师: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在地?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生:从他们较量的过程上,我觉得洪教头被林冲打倒在地,输在他的学艺不精上。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看法吗?林冲仅仅是在武艺上打败了洪教头吗?(引导学生看板书)

  (学生再次举手):我觉得林冲的谦虚忍让打倒了洪教头的傲慢无礼。

  (举手的人多了):性格上林冲胜过洪教头。林冲沉稳,洪教头急躁,越打越乱,所以更容易败走。……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傲慢无礼

  一横

  沉稳急躁

  一退

  武艺高强狂妄自大

  一扫

  师:一个真正的好汉有时不用出手就能打败对手。这和武林比武时相类似,有的德高望重的人虽站着不动,也能制服对手。这就是意胜。林冲不仅从武艺上战胜了骄傲自大、狂妄的洪教头,他的忍让与谦虚更是使洪教头一败涂地。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汉!

  (评价:培根说,读书塑造人格。语文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提升学生;要立足课堂,更要超越课堂;要释放生命,更要点化生命。在这里浓浓的人文情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的情感受到了熏陶。)

  (反思: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没有浮于表面,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反观讲大道理,既枯燥无味,学生又厌烦,花的力气大的传统教学,效果大有进步。但是再学生已经将目光转向人格上时,这时不用教师来总结,让学生自己谈谈感受,那么对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应该更具有影响。)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程度。只有教师拥有敏锐的、独特的品悟语言的能力,才能引领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运用中,更深层次品味语言,培养对语言独特的感受能力。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8

  太仓市实验小学 薛丽芬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林冲棒打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练说、指名练说。(两三生)

  二、综观全文,整体把握:

  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

  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四、林冲是怎样的人?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五、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读第七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场面。

  六、同学评议读得怎样?

  七、你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八、师生接读第7小节:

  洪教头使了个什么招式?林冲还了个什么招式?洪教头怎样进攻?林冲怎样应对?结果怎样?林冲怎么进攻?结果怎样?

  九、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十、分角色朗读全文。

  十一、作业:讲一讲这个故事。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林冲)本文转载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一、词语:款待 羞惭 理睬 措手不及 依草附木 押解 较量

  二、多音字。

  hái               jiě      jīn           zhāo

  还( 还有) 解(理解) 禁( 禁不住)朝(朝阳)

  huán             jiè      jìn           cháo

  还( 还书) 解(押解) 禁( 禁 止) 朝(朝代)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作者是施耐庵。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林冲是个武艺高强、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谦逊识礼的人,洪教头是个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目中无人、自不量力的人。

  2、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与他相关的故事还有: 《林冲雪夜上梁山》《误闯白虎堂》           

  四、拓展练习。

  1、中国四大名著作者及主要人物:《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主要人物有鲁智深、林冲、李逵等;《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主要人物有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人物是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主要人物是贾宝玉、林黛玉、刘姥姥等。

  2、《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  

  柴进--小旋风      吴用--智多星       李逵--黑旋风      鲁智深--花和尚

  3、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六神无主 心花怒放 提心吊胆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1

  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眼是“打”。这“打”体现的是一生充满矛盾的林冲的性格的缩影。作为教者,只有走到林冲的心里,方能“打”出味道,“打”出力量,“打”出性格,进而“打”出教学的风格。

  设置冲突,激发需要,建构话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太规矩,没有野性。再读!(生齐读,声音响亮了许多)请我们班的好汉读一读。(生读课题。很有味道)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写了林冲,还有洪教头、柴进。

  生: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打架,还有柴进。

  师:他们在打架,是通俗的说法,书上的说法是在比武。

  生:写了柴进款待林冲的情景,以及在柴进的要求与洪教头的逼迫下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师:你认为谁是好汉?为什么?

  (许多学生举手)

  生:我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武艺高强。

  生:我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特别谦虚,洪教头要和他比武,他一直在推辞。

  生:我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师根据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谦虚、武艺高强、勇敢)

  师:大家都这么认为?(生点头)哦,是的,确实有许多人都这么看,不过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林冲是个谦虚、勇敢、武艺高强的人。

  ——许多人

  说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我是赞成的。但说他谦虚,我有不同看法。个人认为他是一个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而谨慎的人。

  ——某专家

  师:你认同哪一种看法?你认为林冲是怎样的人?理由是什么?(个别学生举手)好好读读书,我们会说得更周全,更深刻。

  品味语言,诵读感悟,读出自己

  师:自由读课文,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或者你认为最重要的地方多读读,读出你自己的情感,然后再想想林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自由读课文,师个别指导。待读书声小了,师组织交流)

  生:(读)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师:琢磨琢磨,洪教头的这句话该怎么读?他在笑什么?读出来。

  (生自发练读,然后指名读,由于学生读得极好,其他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发出了会心的笑)

  师:这样读多有味啊!我们一起这样读一读。(生齐读课文)就这样,我们再来练练柴进、林冲与洪教头的这段对话。

  (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好!把洪教头与林冲的不同性格读出来了,尤其是这个“不敢,不敢”读得好。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师生齐读)

  师:林冲是什么人啊?

  生:八十万禁军教头。

  师:什么叫禁军啊?

  生:就是负责皇帝安全的。

  生:不只是皇帝,是负责整个京城的安全的。

  生:林冲可是禁军的教头,怎么连说“不敢,不敢”呢?他想些什么呢?

  生:他想,我现在是一个被流放的犯人,不能再惹是生非了,不能给柴大官人惹麻烦。

  生:他会想,人家柴进好好招待我,我给柴进一个面子,不和洪教头计较。

  生:他是柴进家的教头,我可要给他点面子。

  师:是的,林冲说“不敢,不敢”,一是不想再惹祸事,二是照顾柴进的面子。同学们说得真好。你觉得这林冲——

  生:我觉得他特能忍。

  师:如果你是林冲,如果别人一再强调你是犯人,还嘲笑你没真功夫,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非常气愤。

  生:我会这样说:“他*的,我非打死你不可!”(众笑)

  师:特殊的时候我们要用特殊的词来表达情感。有一位著名作家写过一本书,题目是《狗日的粮食》,来表达复杂的情感。这里这位同学用了“他*的”,说明实在是忍不住了。但林冲还是——

  生:(齐)忍住了!

  生:如果是我,我肯定当场就和他一较高下,非让他见识一下我的厉害。

  师:是啊!但林冲却连说——

  生:(齐读)不敢,不敢。

  师:林冲真能忍(板书:忍得住)。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生自由读课文,非常投入)

  窦桂梅:学生说林冲是一个很能忍的人,说得好!若非高俅杀人害命,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不会上梁山的。没有“把牢”家庭,没有“把牢”事业,林冲受到的打击可谓大矣!但是,发配路上,林冲仍在期望平安到达发配地,够“忍”的了!当他的脚被“滚汤”泡得红肿时,明知是董超、薛霸有意所为,可还是忍气吞声“自去倒在一边”睡了……

  “他想些什么呢?”“你会怎么想?”教师没有一处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巧妙地引导。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林冲所受之难一股脑儿告诉学生——通过一首诗、一篇演说、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一段朗读或录音、录像。然而,此时张老师的“两引”无声胜有声,绕梁的余音正是把学生带入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生硬的剖析无疑已成多余。

  对林冲的“逆来顺受”,也许有人认为他太“窝囊”,有失英雄的“水准” 。对其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果然有个学生来了一句“他*的”——你想啊,当学生情不自禁地、有“缺陷”地表达时,教师却让学生异口同声地强调林冲——“忍住了”,从这么一个“忍” 字中,可以想象林冲“忍”的究竟是什么。但老师没有告诉学生,也没有追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徽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厚野的窗子。”所以,教师的这种“忍”,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忍”以外的东西。教师如果明确告诉,念出大段旁白,学生就会感到紧张,体会不到学习的愉悦。

  咀嚼比武,揣摩细节,读懂好汉

  师:林冲想了这么多,忍了这么久,连说“不敢,不敢”,后来怎么又“棒打洪教头”呢?为什么?

  生:这是因为洪教头一再相逼。

  生:关键是柴进“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在林冲心里柴进是最为重要的,后来棒打洪教头,也是为了给柴进面子。

  师:是的,一方面是洪教头一再相逼,另一方面是柴进想看看二位教头的真本事。林冲只好打了。

  (出示精彩的“棒打”语段。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味儿不足)

  师:好的,谁读第1、2句?

  (生读)

  (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林冲)本文转载

  师:你不恼恨林冲吧?(生点头)可洪教头十分恼恨林冲啊!(众笑)请你再读读。(生再读,较好)

  师:(指着“把火烧天”)这个词怎么读?(生齐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洪教头用足了劲,把棒高高举起又狠狠地劈下,想一下打死林冲。

  师:想象一下“拨草寻蛇”的招式。(指名读这句话,生把“拨草寻蛇”读得和“把火烧天”一样很用力、很猛。师一边学着学生的读法,一边很用力、很猛地做了一个“拨草寻蛇”的招式)这样读行吗?(生哄堂大笑)

  师:再练一练。(指名读,生把“把火烧天”的凶险与“拨草寻蛇”的轻快读了出来)

  师:读得好,这“拨草寻蛇”若打到洪教头了会怎样?

  生:最多放倒而已。(众笑)

  师:林冲对招式有研究吗?

  生:当然有研究。(生若有所思,师示意他继续说,并微笑着等待)这洪教头想打死林冲,而林冲只想点到为止。

  师:面对洪教头的致命招式,林冲心里想什么?咱不说,读出来,好吗?

  (自由读,指名读。生读得很好)

  师:你读出了什么?又听出了什么?

  生:我知道林冲面对洪教头非常轻松。他只是一横,往后一退,棒子轻轻一扫,就把洪教头打败了。

  (师板书:一横、一退、一扫)

  生:林冲真是谦虚,有这么好的武功,开始还不愿意比试。

  生:面对招招致命的洪教头,林冲也不生气。你想啊,比武又不是拼命,你一来就想打死我,能不气人吗?可林冲还是忍住了。

  师:很有见地,你说呢?

  生:尽管洪教头招式毒辣,可林冲一边打一边可能在想,既不能打残洪教头但又要打赢。

  生:我觉得洪教头很狂躁,也鲁莽。林冲呢,真能忍,还想得全面,更重要的是武艺高。如果他还活着,我真想拜他为师。(众笑)

  师:是的,林冲可真不容易。在洪教头招招致命的情况下,林冲既要打赢又不能让洪教头受伤,既给足柴进面子又留有余地,真是难为人啊!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生读得非常传神)读得真好,除了激烈还多了一份沉稳,了不起。

  窦桂梅:关于这“打”,文章写得简洁明了,教师讲得“斩钉截铁”。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同理,教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理解作者、相信读者。所以特意留下空白,让学生去思考。

  是的,林冲的这一打,打出的是自尊,打出的是实力。打败了洪教头之后,叛逆的“波澜”在“忍气吞声”中一点点积聚力量!于是,林冲到了沧州后,陆虞侯一出现,便引起他的大怒:冤有头,债有主,我林冲已经被你们逼得妻离子散、面刻金印,你们还不放过我,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郁积在英雄心里的怨气,像山洪暴发一般,宣泄出来。你看他,把陆虞侯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进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此刻,想象着林冲打洪教头的情景,读着这些带着“血性”的文字,非但没有“血腥”的感觉,反倒觉得他血气方刚!

  回归整体,拓展视野,追问好汉

  师:你觉得林冲是谦虚还是谨慎?默读浏览课文。

  (过了一会儿,生纷纷举手)

  生:我觉得林冲是谨慎,他处处想的是怎么给别人面子,不惹是生非,并给自己留有余地。

  生:我觉得是谦虚,他武艺高强且不露声色,还连说“不敢,不敢”。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他既谦虚又谨慎,既忍得住、想得透,又敢打。

  师:是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你们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表面看到的林冲的确谦虚,而进入内心发现他其实是谨慎。林冲,既谦虚也谨慎,武艺更是高强,所以我们觉得林冲是好汉!

  生:(齐)是的。

  师:可当我们学校的外教听了这个故事后,关于好汉,他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出示有关语句,请一生读)

  (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林冲)本文转载

  我不喜欢林冲,他太谦虚、谨慎,不够豪爽,不像好汉。我觉得洪教头虽然鲁莽,但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倒像好汉!

  ——美籍教师

  在这三个人物中,我觉得柴进是好汉,他热情好客、仗义疏财,颇有绅士风度。

  ——英籍教师

  其实这三个人都是好汉,只不过性格不同罢了。

  ——中国教师

  师:你赞成谁的观点?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生:我赞成我们中国老师的说法。

  生:我基本赞成美国老师的说法,林冲想得太多,是有些怕人。

  (众笑)

  师:你的意思是,如果你是林冲的朋友,很难知道他哪句话是自己真实的想法。

  生:是的,但又觉得洪教头后来自己气昏头了,招式太毒辣,或者说洪教头只有百分之五十是好汉。

  (众笑)

  师:你的意思是洪教头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像好汉,对吗?

  生:(点头)对。

  生:我觉得林冲与柴进是好汉,而且按照《水浒传》的说法,“小旋风”柴进本来就是好汉,更何况他仗义疏财,而且好习枪棒、热情好客。

  师: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不管怎么理解好汉,好汉是仗义行侠的,至少不害人,是吧?

  生:(齐)是的。

  师:可是对这些好汉,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师出示三种读《水浒传》的观点,请一生读)

  写众多好汉被“逼”着杀人、抢劫、放火,正是《水浒传》的精华所在,这些故事值得细细品读。

  ——某专家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民间老话

  《水浒传》中杀人像砍西瓜一样随便,这样的名著怎么能读出一个民族的美丽心灵?

  ——某作家

  (生纷纷举手)

  师:谢谢同学们,我知道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非常好,看不看《水浒传》是你们的权利,但是,我建议你们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传》。下课。(生不肯下课,还是把手举得老高。师犹豫了一下)我们像林冲一样留有余地,好吗?

  (生不做声,有几个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听课老师先是笑声一片,紧接着报以热烈的掌声)

  窦桂梅:林冲的“囚徒”历程是“希望”一点点破灭的历程——做个顺民的幻想在一点点破灭。林冲的一些委曲求全之举绝不是可怜虫似的懦弱,而是他宁为囚徒不做草寇的人生观的外露。这种外露铸就了林冲有别于鲁智深、李逵等的独特“气质”。这个气质在林冲身上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我认为就像金圣叹所评,是他的“熬得住”,用现代人的话,就是“消极的高贵”。殊不知,这样的描述恰是施耐庵的客观之笔,他在写一个好人如何地变成“强盗”,他在写汹涌澎湃的大河入海前的“迂回平静”,这是林冲的妥协吗?非也。正是这种绅士气节,才使得林冲打洪教头时那样从容而又节制。于是,林冲的形象由高大走向了高贵。

  当张老师出示三种读《水浒传》的观点,请一学生读并发表意见的时候,学生纷纷举手,没想到张老师却说:“我建议你们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传》。下课。”学生不肯下课,还是把手举得老高。张老师说:“我们像林冲一样留有余地,好吗?”你看,张老师的做法处处体现着“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这不做声、不情愿,正是“留白”价值的体现:学生表面凝神屏息,而内心却如即将喷发的熔岩。

  有这样一种观点:对学生提出问题后,至少要等待3秒。好处是: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等。

  然而这节课上,张老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3秒的空白!这“空白”体现了教师“拿得住”的节制的风度!如同林冲的“打”一样利落、潇洒,是“高潮留白”的急流勇退——停下来,退出来,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留给未来。

  (执教:张康桥;评析:窦桂梅;整理:庄广正)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2

  3月29日,我去实验小学东校区听了孙双金老师的两堂课,他教学的是五年级的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 关内容改编而成的。孙老师在教学中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和善,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下面我谈谈我的听课感受。

  一、善于激励学生

  课一开始,孙老师便从鼓励学生大声发言入手,谈话中带着幽默,让学生把自己的小嘴巴变成大喇叭,学生的兴致就上来了。课中,他用孩子的名字做文章,“你 的名字里有个聪,聪表示聪明啊,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让学生心潮彭湃,“让我看看你的脑袋,外面看看和其他人一样,里面就是不一样。”他让学生充满自 信,“老师喜欢举手的孩子,举手的孩子自信!”等等。在孙老师的课上,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让学生举起的小手多起来,发言的人多起来,发言的声音响亮起来。

  二、注重概括能力的培养

  孙老师的第一堂课其实也如我们平时上课一样,检查学生的预习,让学生概括段落的意思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但他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对教材的研究和把握,对 名著的认识以及对课堂的生成都驾轻就熟。他在检查学生读文之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再简洁地归纳为两个字,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从阅读—— 概括——提炼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对段意的概括,但学生的这种概括能力不可缺少。

  三、课的重点突出

  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中,主要有三个人物,孙老师的第二课时就让学生认识了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他的话说:“一课突出一个重点。”这样就能让学生认识得更深刻。课中,孙老师以一个填空题的林冲让学生在文中找依据,并把他们说得好的写在黑板上。通过交流、演示招式,透过语言文字,孙老师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谦虚的林冲,武艺超群的林冲,武品高尚的林冲,礼貌待人的林冲。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案例]

  一个青年教师的正在上公开课《林冲棒打洪教头》,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林冲的性格特点,气氛十分火热:有的说,林冲武艺高强,有的说林冲彬彬有礼,有的说林冲谦虚忍让……

  突然一个孩子打断了大家的讨论,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林冲戴了木枷,怎么可以拿棒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想这下可完了:这意外的生成,打破了原来的教学过程,超出了我们的预设!我们课前备课组可没有考虑到。这个年轻老师会怎么对待呢?

  “哦,你学习真细致,也很会动脑筋,敢于提出新问题。那,我们还是一起来研究一下吧!”机智的青年老师没有慌张,而是巧妙地把“球”又踢给了学生,而且不露声色。

  我开始担心着急起来:他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他这样不着边际地讨论下去,这教学任务怎么完得成?而且,这个问题有必要讨论吗?管他怎么拿的呢?

  学生可没有这样想,他们的回答还很精彩。

  生1:“我认为林冲武艺高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随意用脚一挑就行了,哪用得着用手啊!”哈哈,分析得有理有据,真是不同凡响。(大家不由一震:是的,林冲如此的本领,拿棒还不是小菜一碟!)

  师:“恩,说的很有道理。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看看书,再细细研究研究。”老师没有就此结束,又引导道。(我不由得更着急了:哎呀,怎么搞的,就此点到为止,多好,还要浪费多少时间啊?)

  学生们又开始看起书来,才一会儿,他们果然有新的发现了。

  生2:“啊,老师,我觉得林冲还是从地上拿的棒,因为书上就是这样写的:‘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说。’他肯定是从地上拿的。”

  生3:“我补充,从图上看,林冲是从地上拿的,他戴的木枷就是那种套在头上的,手被锁住,但还可以动的那种。”(大家一看插图,果然如此,不是那种手和头都被套住的那种)

  生4;“还有,我觉得林冲也不是那种很张扬的人,他是不会神气地用脚一挑,显示自己的能耐的。因为书上写的是‘只好拿起一条棒’,可想而知,林冲多么谦虚,他是忍无可忍,才和洪教头较量的……”(这时,我才发现,孩子们的讨论学习是有价值的。老师的引导也是智慧的。)

  ……

  师:“同学们,你们学得太棒了,说得太好了!林冲的性格特点,大家分析得十分透彻!读书就要这样,细细研究感悟,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继续来学习研究……”青年老师这时才点到我们又预设的教学方案上来……(这时,我才由衷地感慨:真是精彩的生成啊!)

  [反思]

  这则案例是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碰到的意外生成,案例中,青年教师冷静地、智慧地、巧妙地引领孩子,让孩子们深入语言文字,自己探究研讨,寻找答案,真正地得到感悟。我想这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尊重孩子的个性阅读;是文本、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真正“对话”、心灵碰撞;是真正地学语文,爱语文……这则案例也提醒我们,课堂上遇到意外生成,我们要这样做:

  多一份宽容等待,让孩子会质疑。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教学环节一环套一环,紧锣密布,常常预设得较全面,孩子的生成也很少,即使生成了,为了完整完美的教学过程,因此也是蜻蜓点水,点到而已,不能让孩子尽兴。长此以往,孩子就显得被动,只会应答,而不会质疑,没有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像案例中的老师一样,给孩子宽容等待,让孩子说,让孩子想,让孩子充分表达……逐渐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善于思考、积极质疑的好习惯。因为,智慧的火花就是在孩子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才产生的,而不是能够预设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尊重孩子的个性阅读,才能真正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精彩!

  多一份智慧引领,让孩子会思考。在课堂上,面对孩子的意外生成,能敏感地捕捉,智慧的引领,“化腐朽为神奇”“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才是最关键的。对孩子意外生成的问题,如何解答,怎样研究,学得生动有趣等等,教师都要迅速做出抉择、引领,让孩子与文本、老师生动地对话,这样,才学得更加生动有效。案例中的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当然,这与老师课前对教材的深刻研究,对教案的烂熟于心,对孩子的学情了解等是分不开的;与一个老师所具有的丰富、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分不开的;与一个老师的随机应变能力也不开的……所以,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锻炼,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多一份表扬鼓励,让孩子会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会质疑,敢质疑的孩子毕竟不多,即使有时候孩子提出的是一些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对这些孩子,我们老师一定要多表扬鼓励,要小心地呵护,要善于引导,要有意识的培养,因为这是孩子积极思维的体现,是孩子善于思考的一种意识培养,是孩子会学习的一种能力锻炼……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会学习,才会养成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2.学习课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采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听《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

  2.熟悉的旋律荡气回肠,一个个英雄好汉仿佛就在眼前。这就是大家熟悉的一部名著(《水浒传》),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成功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有(     )(    )(    )(    ) …… 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        )(       )(       ) ……

  3.(出示林冲图片)今天先表一人,此人东京汴梁人士,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官至八十万禁军教头。人送外号“豹子头”。此人姓甚名谁?(林冲)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林冲棒打洪教头。

  4.板题,读题目:林冲——棒打——洪教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5.看题目,就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汇报交流。

  1.学习提示:林冲是个怎样的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

  2.抓住文中的词句汇报交流:

  (1)外貌描写: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2)语言描写: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武师。”

  洪教头喝道:“来!来!”

  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

  林冲说:“不敢,不敢”。“请教了。”“我输了”

  (3)动作描写

  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来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写出了心胸狭窄、傲慢狂妄、目中无人、盛气凌人、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洪教头的形象和林冲武艺高强、谦卑忍让、沉着应变、忠直淳朴、心胸广阔、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机智勇敢的形象。)

  3.讨论:洪教头是坏人吗?

  (尚有羞耻之心,还不是坏人。)

  4.用一个字来说林冲会是哪个字?(忍)

  林冲              洪教头

  躬身施礼          全不理睬               一忍

  起身让座          径坐上首               二忍

  默不作声          指桑骂槐               三忍

  不敢不敢          较量一下               四忍

  只好请教          举棒大喝               五忍

  不打认输          提棒就打               六忍

  一横一退          气势汹汹               七忍

  抡棒一扫          扑倒在地        点到为止,宽以待人

  5.齐读诗赞林冲:

  昔日东京豹子头,一朝落难走沧州。佐借梁王三巡酒,开枷应战洪教头。一横一退复一扫,棒打狂徒见惭羞。今日英雄千般忍,他年名震泰山东。

  三、品悟写法,走进名著。

  1.回顾一下,这样丰富而鲜活的人物,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语言洗练,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采用反衬的写法,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2.还有什么疑问:

  柴进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特殊的身份?

  林冲为什么遭高太尉陷害?之后有发生了什么故事?

  3.拓展阅读《水浒传》,金圣叹评“水浒所叙108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1)写众多好汉被“逼”着杀人、抢劫、放火,正是《水浒传》的精华所在,这些故事值得细细品读。——某专家看法。

  (2)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民间老话。

  (3)《水浒传》中杀人像砍西瓜一样随便,这样的名著怎么能读出一个民族的美丽心灵。——某作家语录

  4.请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传》。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5

  一、 说教材

  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便使洪教头败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愧而去。

  全文共八个自段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大段。即1节,写林冲被押解沧州来到柴进庄上;2至7节,详写林冲被迫与洪教头比武的经过。8节,写洪教头败给了林冲,满面羞愧而去。人物描写细腻传神,故事曲折动人,读来引人入胜、美不胜收。根据大纲要求及学生认知水平,制订本课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1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文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林冲和洪教头二人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林冲的沉稳 与洪教头的狂躁。

  教学难点: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评价人物特点。

  二、 说教法

  1、根据第一教时“学习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等任务,我选择“导学反馈法”进行教学,其步骤为“导向――导学――反馈”。导向: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导学:强调学生的学习实践。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大组交流评议、书面练习等活动。反馈:是指在重点内容导学以后的相对集中的评价和分析。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反映出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及时给予点拨或示范,使学生的学习逐步到位,逐步深化。

  2、本人根据第二教时“读议全文,分析评价人物特点,复述课文”等任务,采用“四步导读法”,把第一教时看作是“四步导读”的第一步――初读、感知内容。循着其思路接下去导学:细读,品析词句――精读,揣摩写法――熟读,积累运用。

  3、第三教时拓展延伸阶段,我采用“自读――积累”教学法:明确目标,课外自读,交流检查,摘录积累。

  三、 说学法

  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特色,我在三节课中分别授给学生如下几种学法:

  1、利用工具书和学查“无字字典”读懂读顺课文。

  2、根据学习目标,分步逐渐深入读书法。

  3、广泛阅读,巧妙积累法,收集信息,丰富自己。

  四、 说教学程序

  第一教时,先提出学习目标:扫除字词障碍,读懂读顺课文,给课文分段。采用“导学反馈法”引导学生自学探究。读读、划划、议议。为第二、三教时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环节略)

  第二教时,采用“四步导读”法教学。具体环节如下:

  1、复习巩固,引入正题。

  这一过程让学生听写生字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给学生留下印象,为“细读”做好准备。

  2、细读课文,分析评价人物特点

  这过程指导学生抓住语言、动作描写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品味来把握人物特点。这里主要切忌提问太多、太碎、太杂。用一两个问题统领整个学习过程,捕捉住学生的思维“焦点”。比如,可以让学生围绕“林冲的谦和忍让及其他的武艺高强”去读书探究,品析词句。看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

  3、精读课文,揣摩写法

  这一过程主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美”,揣摩其绝妙的写法。可以组织学生赏析精彩的语段并细细体味传神之处。从中吸取习作“营养”。

  4、熟读好词佳句,积累运用有机结合

  这一过程主要组织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好词佳句背下来,并交流说明原因,接着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借助第一教时研究的段落提纲。

  第三教时,采用“自读――积累”教学法。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有关“水浒传”方面的书,并要求每人要记牢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或水浒人物的趣事。在课堂上进行讲故事竞赛。课内外密切结合,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带有古文色彩的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带有古文色彩的词语,梳理课文脉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教材132页名著便览

  2、我们都看过《水浒传》这本书了,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完成补充习题53页填空)

  过渡:在学校推荐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水浒传》中,删去了许多精彩的章节,《林冲棒打洪教头》就是其中之一。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释题意:“教头”是什么样的人?林教头指谁?

  (禁军:保卫皇帝的部队——御林军,也叫禁军。

  教头:古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后来也泛指传授技艺的人。)

  设疑: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三、初读全文。

  1.检查自学效果,相机生字词正音。

  发配、理睬、胸脯(pú)、恼恨、满面羞惭、押解(jiè)、禁军、掂量、木枷、

  一锭、踉跄、抡起棒

  2、部分文言色彩的词语释意。

  发配:古代把犯人押送到遥远的地方,让他看不到亲人,孤独地生活,叫“发配”,也叫“充军”。

  权且:姑且、就算。

  锭:块。金属或药物等制成的块状物。

  上首:上座。

  厚礼款待:用很隆重的礼节来接待。

  交流不明白的其他词义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洪教头挑动比武以及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经过?(2至7自段)

  3.请你按初次见面、初次交手、再次交手把第二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2、3);第二层(4-6);第三层(7)。

  4、你认为还可以怎样给这篇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段(1节)林冲发配沧州途中,来到了柴进的庄上。(起因)

  第二段(2、3节)洪教头来访,执意要与林冲比武。(发展)

  第三段(4-8节)林冲经过几次较量,最终打败了洪教头。(高潮和结局)

  五、强调部分生字字形

  昼、裳、羞

  六、课后练习

  理解下列词语

  发配、非他能比、八十万禁军教头、流配、依草附木

  板书设计

  来到庄上、挑战林冲、

  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洪比武、惭愧离去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7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选自中国古代名著《水浒传》。文中林冲和洪教头两个人各有特点,一般老师引导学生确定了林冲“武艺高强、谦和礼让”,洪教头“自高自大、傲慢无礼”就算达到目的。接下来,就让学生看课文哪部分写得最精彩。把重点都集中在林冲身上,洪教头就不再提起了。我们说。作为主要人物的林冲当然重要,但对于反面人物,我们在教学时也不能忽视。像洪教头就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因为这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写洪教头出场,我们可以把他与林冲的举动来对比——

  林冲:躬身施礼起身让座

  洪教头:全不理睬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由此可看出林冲谦和礼让,洪教头傲慢无礼。然后进一步思考:洪教头为什么会这样做?透过人物的行为,折射出洪教头自高自大的性格。

  接着,我们可以看看洪教头是如何苦苦相逼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本不把获罪充军的林冲放在眼里.更是为了在柴进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

  在比武一段,可抓住洪教头先是怎样神气十足,在受了挫折以后又是怎样恼怒的。最后,比武失败后又是怎样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的。启发学生结合洪教头比武前的行为、语言来剖析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洪教头自高自大、贪图钱财、心胸狭窄等特点从文章中感悟出来。

  我们分析反面人物的特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正面人物,来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反衬手法。所以,教学时,两类人物不是单列出来分析.更多的应该是对比映衬。可以是横向的,如林冲与洪教头的对比:也可以是人物前后的对比,如洪教头一开始是如何不可一世的,最后又是怎样灰溜溜地走开的。

  当然,我们学习课文。除了要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外,更应该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的道理。像课文题目中“棒打”的“打”字,就应该仔细琢磨琢磨。首先,林冲是一让再让,忍无可忍,这才抡棒打,这个“打”是教训像洪教头那种“自高自大、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人,打击那种嚣张的气焰。

  同时,引导学生对事物要进行客观的认识,像洪教头这个人物是否“无药可救”了呢?可引导学生从故事结局中去体会。可让学生从“满面羞惭、灰溜溜”两个词中感悟,通过前后文的阅读品味。感悟到洪教头此时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懊悔自己当初太不自量力等等。教学时,可设计一个教学环节: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他会怎么想?如果今后,再碰到林冲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来想象,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写一写。

  到此,可引导学生归纳阅读名著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来理解、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帮助理解。

  所以,语文老师不管上哪一篇课文。首先要熟读教材,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正面人物是教学重点。反面人物也不能忽视,努力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更全面的感受和理解。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走进经典 与人物对话——《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617791282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