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安乐窝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通用5篇)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凭借语言材料,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礼貌”。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谈礼貌》这篇文章,现在老师就来看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效果怎样。

  出示:彬彬有礼    纠纷    宽容

  出言不逊    师傅    和谐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指名读,齐读。

  2、说说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3、师: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管是态度上还是言语上都应该礼貌待人。因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引说: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板书: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4、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谈礼貌”。板书课题:谈礼貌

  二、精读课文品“礼貌”

  (一)自读课文,整体入手。

  1、为了讲清礼貌待人的好处,课文举了三个事例,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学要求学习文章第2~4自然段,感受三个礼貌小故事。

  出示: 自学要求: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概括每一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用括号标出每个自然段中直接写故事内容的句子。每个故事各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横线划出相关句子。

  生自学,师巡视。

  2、文章写了哪三个事例,谁来告诉我?

  (二)精读三个事例。

  1、你们想先来谈谈哪个事例?(生示意谈“周总理理发”的事)

  (1)、指名读“理发”这一故事的内容。

  (2)、提问:周总理理发时怎么了?周总理怎么做的?

  (3)、周总理怎么安慰朱师傅的?(指导朗读,读出周总理安慰朱师傅的语气)

  (4)、周总理为什么要安慰朱师傅?理解“深感不安”。

  (5)、在这件事中,周总理表现出了他的(引说:文雅、和气、宽容)。

  齐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

  2、面对别人的无心之过,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用他的文雅和气宽容,展现了他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也为我们做好了表率。还有谁想谈谈哪个事例?(生示意“乘车”事例)

  (1)、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个事例?指名读。

  (2)、读了这个事例,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看出了小男孩的礼貌?哪看出了女青年的宽容?

  指导朗读。

  (3)、作者想通过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齐读该自然段最后一句。

  (4)、圈划句中“理解”一词,结合这一例子,谈谈对“理解”一词的理解。在这件事中,谁理解了谁?一方为什么能得到另一方的理解?

  生自由发言。

  (5)、联系实际,当我们遇到像小男孩一样不小心冒犯了别人时,或像女青年那样受到了别人的无心冒犯时,我们该怎么做?

  生自由发言,齐读最后一句。

  3、刚才的这件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极为普通的一件事,让我们把时间快速倒流,来到南宋时代,看看那里发生了件什么小事?

  (1)、指名读“问路”这一故事。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读出描写牛皋、岳飞的语句。 指导有感情读。

  (2)、同样是将军,同样是问路,为何结果却截然不同?

  生自由发言。

  (3)、这正是那句俗语:(引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谁能结合这个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俗语的?

  (三)指导习作。

  1、为了告诉大家礼貌待人的好处,作者举了三个事例,(板书:举例)现在老师想问问大家,这三个事例能不能删掉一个?为什么?

  生回答。(三个事例各具代表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现在再请大家看看这三个事例,作者在写这三个事例时,都是先写(故事)再写(道理),那么,以后,我们在写到说理性的文章时,我们也可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三、回归中心悟“礼貌”。

  1、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知道,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伟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引说:礼貌待人,学会使用礼貌语言)

  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2、指名说礼貌待人的重要意义。    板书:更加和谐   更加美好

  四、联系生活写“礼貌”

  谈了这么长时间的礼貌,对于礼貌的好处和意义,我想同学们一定都深有感触。现在请大家想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同桌交流交流再写下来,写的时候,学着使用上课前搜集到的关于礼貌的名言,以及这篇文章使用的先举例后讲道理的表达方式。

  生交流写话。(课后练笔)

  板书设计:

  19、谈礼貌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举   例

  更加和谐      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

  《谈礼貌》这是篇说理性的文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应该是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另外就是让他们初识议论文,初步掌握这类文章的表达方式。围绕这两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特别是三个事例最后揭示的三句道理,再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在第一个事例中,我重点围绕“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句俗语,让学生在反复读了这个故事后,结合这个事例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让学生在接受了思想教育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围绕重点句子来整体感悟段落,乃至整体感悟文章的能力。同样,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我又重点抓住“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一句中的“理解”这个词,结合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脏后的例子,让学生说说对“理解”这个词的理解,让学生说说在这件事中,女青年理解了小男孩的什么以及小男孩为什么能得到女青年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明白女青年不但没有责怪小男孩踩脏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礼相待,这是小男孩主动地道谦,使用礼貌用语的结果。

  但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只想到了整体感悟对学生今后读书的重要,却忽视了细节处理,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研究。这篇文章是一篇说理文,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周总理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也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它们各有侧重,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对待礼貌的态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仅仅是这样,这三个事例的选取还分别侧重了这三方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该采取什么态度、当我们有了错时我们该怎样做、面对别人的无心之过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而我,尽管教学中也结合事例交待了这三方面,但仍缺少一个整合,缺少一个归纳,缺少一个让学生立体、纵观看课文的机会。议论文“事例的典型化”在学生心里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在这节课中,围绕着三个事例,我和学生们对礼貌谈了不少,让学生说说有礼貌者怎么有礼貌,没有礼貌者又是如何没有礼貌的,以及从他们的故事我们又该怎么做。在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语言特色,通过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性认识“有礼貌”“没礼貌”,因为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而且我们也要通过朗读,把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把书本的言语落实到言语交际中去,让学生在体悟文本的思想的同时实现“人文与工具的统一”。但失误的是,我让学生读了、感悟了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却没能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之关键词,让学生在这些关键词的朗读中、对比中去品读,去感悟。

  名言俗语积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特点,它的好处自不必言说。但这节课,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却因自己没把握好时间而没能与学生交流成。小练笔是对文本的一个拓展,是学生思维的延续。光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还不够,我们还得学着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一写生活中的礼貌事件,这不论从对学生的习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着眼于礼貌教育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同样因为自己没把握好时间,对整节课缺少整体规划,课前没备足课而没能在课堂上落实。

  经过这节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新课程需要的是能有着丰富的知识、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的教育实践的高素质教师,作为一名在新课改下的青年教师,我想我们惟有学习,惟有钻研!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2

  【教学内容】

  《谈礼貌》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文章,作者先引用传统的古训自然引出观点、然后例举了古人、普通人以及伟人正反三个以礼待人的典型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它是一篇说理性文章,结构严谨,说理明确,易于把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2、懂得礼貌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教师“先扶后放",授生以法;学生自学、合作,积极参与。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生问好,引出“礼貌”(板书)。教写强调“貌”字的写法。说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板书)礼貌的课文。

  2、齐读:谈礼貌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要想让人听了你的朗读觉得舒服,最起码的就是将课文读得正确、通顺。

  ①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读通课文。

  2、检查:

  (1)读新词语:

  礼貌古训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讨人嫌 彬彬有礼

  出言不逊 粗暴 纠纷安慰文化 修养 文雅 师傅 和谐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可借助提示:本文围绕( )例举了(     ),告诉我们(            )。来把握全文。)

  2、再读三个事例,给三个事例各取一个小标题。交流汇报。

  3、通读全文。

  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1。

  第二课时

  一、直接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围绕“礼貌”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谈论"礼貌",请同学们看着老师书写课题.(板书课题:谈礼貌)

  二、解读古训,明白观点

  1、中国有句古训,(出示齐读)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朗读第一自然段(书的第一自然段有解释,会读书的学生肯定作了圈画和批注)

  (2)这句话出自《礼记》,原文是(出示)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师读,解大意。(孔子说:“君子在众人面前,不能举止失体统,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所以,君子的外貌足以使人敬畏,仪表足以使人感到威严,言语足以使人信服。”)

  (4)讨论:什么是君子?可以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用书上话来说。

  师小结:举止、态度、言语都要讲究礼貌,方能成为君子.

  2、那么,作者引用古训想表明什么观点?(板书:礼貌待人优良传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研读事例,懂得道理

  过渡: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相机板书:问路 乘车 理发)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朗朗的读书声.下面,我请同学朗读第一个故事,其他同学拿好书,注意倾听.

  1、精读故事一:

  (1)指名读,师生评,再指名读

  (2) 现在让我们来评一评牛皋和岳飞问路时各是什么表现?从哪些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指导抓住人物神态、语言、动作体会,教学生在文中作批注)请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这两人态度不同,问路的结果怎样?

  (4)作者用哪句话来总结这两种情况的?

  (5)理解: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6)四人一小组先组内练习,再分角色朗读.

  (7)小结学法:(出示)

  学习指导:

  a、抓住人物的态度、语言和动作等体会人物特点;有感情地朗读。

  b、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c、明白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圈画和作批注

  2、按照上面的学法,自学第二、三个小故事.

  师巡视指导:一要读好书,二要动笔墨、作批注.

  (表扬批注做得好的同学)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出示)

  过渡:许多同学很会学习,既能绘声绘色地读书,又作了认真的批注.下面你可以朗读,可以评评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可以说说故事道理,

  先交流第二个故事:乘车

  (1)有感情朗读

  (2)评价:女青年和小学生的表现,说说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体会到?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指名。出示最后一句。齐读

  (4)同桌分角色练读。指名分角色读。

  (5)不礼貌又会怎样?老师指名一生配合。再读最后一句。

  再交流第三个故事: 理发

  (1)朗读。

  (2)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周总理的话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抓住三个"您"体会)师范读周总理的话。

  (3)朱师傅内心怎样?(由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动,心理描写)

  (4)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指名说。出示最后一句,齐读。

  四、回归全文,感知写法

  1、学了这三个故事,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谈的都是礼貌待人 不同:举出的人物有古人、今人、伟人)

  (1)过渡: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意义重大啊!作者是怎样作总结的(出示:齐读最后一段)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2、师结合板书讲述:这篇课文结构严谨,作者开头提出---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后举出三个实例,证明了谈礼貌的重要,最后总结观点,像这样讲故事明道理的文章叫说理文,也叫作议论文。(板书:摆事实 讲道理)

  3、我们之前学过这样的文章吗?(《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

  五、拓展延伸,实践礼貌

  过渡:其实,古今中外都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名言和经典故事,老师收集了一些,送给同学们:

  1、出示,生自由地朗读

  与礼貌有关的名句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 《三字经》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洛克(英国哲学家)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俄国哲学家、作家)

  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  ---温特(英国画家)

  程门立雪    孔融让梨    举案齐眉交流

  4、我们每天都在交往,自然也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你们有没有遇见过?(话题:①双方以礼相待的。②碰到不讲理的人时怎么办?③我们以礼相待了,对方却恶语相向,又该怎么办?学生说------(指导:把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结合起来说,这样才能生动感人。)请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去劝劝他------

  六、课堂总结

  过渡:是啊,礼貌其实很简单,这儿还有一首小诗,作为这节课的总结.(出示生读)

  礼貌其实很简单

  礼貌其实很简单,

  礼貌是相遇时, 彼此的问好。

  礼貌是马路上, 你遵守交通规则。

  礼貌是课堂上 , 你乐于倾听。

  礼貌是别人失败时, 你给予鼓励。

  礼貌是有人掉了东西,你帮助他捡起来。

  礼貌是说到做到, 你交给老师整洁的作业。

  礼貌通过你的一言一行来表现,

  礼貌在一个个细节中得以彰显,

  它是这样简单,

  就在你我他的不经意间……

  七、作业设置(选择你善长的一种)

  1、善积累的你---摘抄你喜欢的有关礼貌的格言,名句,小故事等。

  2、善写作的你---选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写下来。

  3、善创新的你---创作一句有关礼貌的格言。

  【板书设计】            谈礼貌

  问路

  礼貌待人                    和谐

  乘车       

  优良传统                    美好

  理发      

  (摆事实 讲道理)

  教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文章,作者先引用古训引出自己所要阐明的观点,然后分别列举了三个典型的古人、普通人和伟人,以礼相待的小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与人交往时,以礼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本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处理很到位,重点说说第二课时。

  第二节课主要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展开教学:通过理解文本,让孩子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实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先扶后放”,授生以法,让学生学会自学与合作,加大了参与度。整堂课我都在引导学生读好书、写好批注、说好话、做好人。学生理解文本并不难,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特点,便很快明白了故事表明的道理。难得是让“礼貌”深入孩子的内心,深切的感受到礼貌待人的重要。围绕这一难点,备课时安排了三个环节:汇报“我想读,我想评,我想说”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的事,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交流积累与礼貌有关的名言、故事。以此来深化并践行主题。但美中不足的是:

  1、自身语言不够凝练。

  2、个别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简练。

  3、学生的参与度是辐射到全部了,尤其是后进生(这是评课时,听张老师说,她班的“高手”和真正意义上的高手都被提问到了,尤其是“高手”课堂积极地表现是以前所没有的。这我才知道的)但时间上就没有把握好。

  今后还应多磨教材,教学设计多走几遍,积极地请教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多交流,及时修改,以便取长补短!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3

  《谈礼貌》教学反思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本文结构严谨,说理性强。所举事例注意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当自己有求于人时,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别人无意中伤害自己时应该怎么说,怎么做。课文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如何礼貌待人提供了范例。文中通过三个生动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讲究礼貌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明白文中所阐述的事理,又了解使事理明晰突显所采用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以“三个故事”为主线,让学生自读感悟、圈画批注,理解事例中事例内涵。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揣摩人物心理,为了进一步理解,并让学生演一演,使学生在正反事理的比照中,在具体词句的感悟中,既理解语言表达的妙处,又明白事例中说明的是事理。

  在这课教学中,我重点完成两个教学目标:

  1、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课文中三个事例是独立的小故事,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而且写法是一样的。在教学,我重点教学第一个事例。通过抓描写牛皋和岳飞自的动作、语言句子,让学生比照研读体会礼貌待人的好处,并让学生演一演,让学生感受到礼貌待人就体现在细节中,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第二、三事例的方法:1、抓住人物态度、动作、语言等体会人物特点。 2、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3、明白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对于第二、三个事例,我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一事例的方法”,独立阅读课文,理解事例中说明的道理,再进行简单的交流。

  此外,本文又是一篇议论文,这类体裁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不大,因此教学时抓好这一“例子”,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议论文,从感性上了解有关议论文的知识。所以我在教学中,我依据板书初步认识议论文的要素,并结合文段,认识议论文的三要素具体是哪些内容,从而真正理解议论文的体裁。然后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了解三个故事的异同之处,感受三个事例在说理的同时层层递进,明白说理性文章常用的写作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这为学生将来议论文的学习、写作打好基础。

  这篇课文,初读会使人觉得文章浅显易懂,容易教学。但是,当深入教学时,发现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到达理想的效果。上了这节课,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

  1、“在对三个故事选取的角度进行比对”时,一看时间不够,就很仓促地想赶紧完成,没有让学生做更多的交流,也无法体现从“学教材”到“用教材”的能力转换。

  2、由于在教学中,时间把握不到位,教学环节不够紧凑,以至于“拓展练习——短文阅读《宽容是金》”及“说话训练”没能完成。

  语文课,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潜词造句的准确、传神,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实现思想教育。

  《谈礼貌》教学反思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主旨明朗,语言浅近,结构严谨。面对这样一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该如何处理,才能把这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文章上出语文的味道来呢?经过反复的研读,我找到了教学的方向。

  一、让文体知识穿行在问题情境中

  蒋军晶老师曾说过,一堂课的教学主线最好清晰点,主要问题最好精简点,否则学生的精力和智慧就会在不断的环节转换和问题切换中消耗掉了。所以我在教学伊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三个问题:谈什么?怎么谈?为什么谈?学生在对这三个问题答案的寻寻觅觅过程中,既可根据这个提示很迅速的将课文划分成了三个段落,体会到本文的层次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又可以通过这三个问题初步认识议论文,从感性上了解有关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过程。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二、让理解道理贯穿在故事对白中

  本文作者精心选取了三个事例:当自己有求于别人时,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别人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时候。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来说明问题,再加上既有古人又有今人,既有大人又有小孩,既有伟人又有普通人,所以说服力特别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这三个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让理解道理贯穿在故事对白中。

  例如:在理解“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一句时,我先让学生结合第三个故事说说“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指的是哪一句(周总理安慰的话),再说说朱师傅听了以后心情有了什么变化,来理解“沟通了人们的心灵”,最后让学生结合周总理说的话来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理解“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于是讲道理就不再是讲空洞的道理,读故事也不再仅仅是读有趣的故事,二者在相互印证中让语文课上成了“读书”课,读中理解,体会中再读。

  三、让礼貌待人渗透到学生心灵中

  “礼貌”一词在课文中出现在五句里,共八次,就象乐曲中的悠扬旋律贯穿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田。所以,我想,何不让“礼貌”一词也贯穿在我的教学始终,成为我教学的主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学生的心间里回荡。所以,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让他们读读古训、俗语“礼到人心暖,无力讨人嫌”;在回答三个问题、划分段落时,也让他们找找课文中同时出现两个“礼貌”的句子,读一读;在理解三个事例时,也让学生反复读那些含有“礼貌待人”的富有哲理的句子;到了最后,仍是不舍,还是让学生又配乐再次回顾读这五句。努力让“礼”成为这堂课的种子,让“读”促成它生长,长在学生的心里。

  在教学最终,由于仓促,没有让学生结合板书再次回顾全文的主要内容,让板书成了摆设,实为一大遗憾。在教学第一个故事时,只让学生扮角色有感情读,没有尽兴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实为第二大遗憾。

  让教学从容,学有所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希望在反思中不断前进。

  《 谈礼貌》教学反思

  这次青年教师课堂评比规则一出来,我就很茫然。尽管工作年限不算短,各种比赛也参加过,但是第一课时怎么上?尤其是高年级第一课时上多少内容?我参考了很多名师的案例,请教了一些前辈们,但众说纷纭,让我拿不定主意。考虑再三,我决定抛开别人设定的套路,按照自己的风格,上出高年级第一课时的特色:即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大概内容;再从重点词语突破,从而拎出课文的重点段。思路一定下来,我就冷静很多。

  拿到课题的刹那间,我又有了一丝慌乱,怎么也没想到会上议论文。前一天和同事讨论时还在说肯定上的是写景抒情类的,没想到……仔细研读完课文,觉得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又有了一丝庆幸。

  教学此课时,我由谈话导入,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彬彬有礼的教师形象,并且让学生谈谈对礼貌的理解,从而直接进入到课文。初读之后,先理解一些生字词及难理解的词。最重要的是第二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的两组词

  彬彬有礼 礼貌待人

  出言不逊 态度粗暴

  通过理解、朗读加深体会。进而引出文章的中心句,也就是论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再读课文,“围绕中心句讲了几件事”也就是论据,对文章的层次有了清楚的了解。这三件事例如何使学生明白文中所阐述的事理,在第一课时只学习第一个事例,通过朗读、体会、表演读等多种方法加深认识,最后总结学法,为第二课时后两个事例的自学做准备。

  语文课终究不是思品课,我们只能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为了能上出语文味儿,在课堂上我很注重交流,对话,非常有礼貌的进行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习语言文字,培养情感,得到教育。

  一节课上下来,感慨也颇多。二十四小时内备课、试教、评讲、修改、再备课,还有自己的教学任务,那天的精力高度集中。然而越是这样,越能体现出一个教师平时教学的功底是否深厚,越能锻炼出能力。也希望评委能对不足之处给予指正。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4

  语文课,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交流的氛围很重要,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谈礼貌》时,感觉自己是和学生交谈着、讨论着、商量着来学习的。在学习第三个故事时,我们谈到了“宽容”,正是总理的宽容才使朱师傅由“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动”,正是总理的宽容简单化解了可能出现的矛盾。谈到宽容,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学生和我表演。  

  师:同学们,当别人无意中伤害你的时候,你会怎样呢?  

  生:要对别人很宽容。  

  师:(笑着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当别人无意伤害你时,有三种态度,得理不饶人、沉默不语、宽容安慰。我请一个同学来配合一下。  

  (学生上台,假装踩老师的脚。)  

  生:哦,对不起,对不起。  

  师:(蛮不讲理*腰),对不起,对不起多少钱?这是我昨天才刷的鞋,你长眼睛了吗?给我擦干净!  

  (学生笑,学生又假装踩老师的脚,老师白了学生一眼,扬扬手示意对方走吧。)

  (第三次,学生假装踩老师的脚。)

  师:(搂住学生)到底是好朋友,你太了解我了,我今天正好刷鞋,踩得好!

  (学生大笑。)  

  师:老师要给大家出题了,当一个同学喝水时不小心溅到你桌子上了,你会怎么说?  

  生:(踊跃举手)我会说,这么巧,我的桌子脏了正要洗澡。  

  师:当你回到家感到很饿时,妈妈的饭还没有做好,你会怎么说?  

  生:妈妈我一点都不饿。  

  生:妈妈我正好在减肥。(学生笑)  

  我为什么要安排这个环节?也许有人说这岂不是上成思品课了,我认为语文学习本身就渗透着思想品德的教育,在这里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认为不足的地方:  

  1教材的把握还有很大的依赖性。  

  虽然课上得还不错,把握教材也可以,但是我发现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对教学参考书有很大的依赖。有的老师说:“当然要看教参,不然,印教参干啥?”但是过于的依赖也是一种懒惰的表现,钻研能力低的表现。我在这一点上的确欠缺,需要好好改进。  

  2课上“灌”得多。

  感觉还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给学生一个陷阱让学生跳,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发挥出来,思维的训练要加强。  

  3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努力培养。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5

  今天学校在组织青年教师优质光盘的教学活动,我执教了《谈礼貌》的第二课时。40分钟后,我领着孩子们回教室,一路上很懊恼自己。看着孩子们在叽叽喳喳、拥挤地排队,排的歪歪妞扭扭,觉得这节课好失败!虽然课上孩子们能说礼貌待人,但在行动上却是如此糟糕!

  尽管在此之前曾多次翻看光盘,但在执教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局面,有点让我手足无措,实在无法做到与光盘中的老师无缝对接,天衣无缝!

  让我懊恼的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不够,不能利用突发性生成资源好好开发。今天,课堂上我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遇到不愉快的是该怎办的。一位小男生居然含着泪说“今天中午写毛笔字时将后桌的墨汁打翻了”,就没在说下去,从他的神情感受到没道歉,就顺势引导当场进行交际对话。可惜的是比较肤浅的对话,如果我会再采访二人“当他打翻你墨汁时,你是什么感受?现在他当着这么多老师、同学的面给你真诚的道歉,你又是怎样的?”“现在别人原谅了你,心里怎样?”再由此揭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的矛盾”就显得水道渠成了。教学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谈礼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63286128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