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温柔眷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精选16篇)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1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找”“许”“法”3个字。

  2、通过比较,体会“一个一个”的用法,能用“渐渐”说一句完整的话。

  3、理解课文,学习乌鸦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9课——《乌鸦喝水》(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宝宝大家还认识吗?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吧。(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乌鸦  口渴  找水  喝水  瓶子  许多  石头  办法  渐渐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画了什么呢?(出示图1)

  指名说。相机板书:找水喝  喝不着

  2、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正是描写这幅图的,谁知道是哪个?(第一自然段)那就赶紧去读一读吧。(生自由读课文)

  3、这个时候,乌鸦的心情怎样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理解“到处”,想象:乌鸦会去哪些地方找水呢?)

  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4、那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再去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乌鸦着急地想啊想,终于想出办法来了。板书:想办法

  课件出示: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指名读。范读。生再读。自由练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呢?请同学们赶紧去读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回答。相机板书:放石子 喝着水

  2、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读出小问号来。(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放”?水为什么是“渐渐”升高?师相机附副板书,帮助学生理清问题,为后面作铺垫。)

  3、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课件出示视频(乌鸦一个一个地放石子,水渐渐升高了)。

  指名说: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相机指导:

  (1)体会“一个一个”的用法。

  出示课件: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①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如果把这句话去掉几个字,再读读,有什么感受?自由读。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③指名说,体会“一个一个”的用法。

  (2)练习用“渐渐”说话。

  课件出示: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渐渐冷起来了。

  ①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②你也能用“渐渐”说话吗?

  课件出示:      渐渐         。

  指名说。

  5、乌鸦终于喝到水了,此时,它的心情又是怎样呢?(开心、高兴……)那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把第三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齐读)

  三、整体感悟。

  1、课文学完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能用一句话夸夸它吗?

  2、是呀,这真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让我们再一次捧起书来读读课文,重温乌鸦喝水的故事。

  四、拓展升华。

  过渡:大家读得真好。不过,老师还有一个疑问: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你能帮乌鸦想想办法吗?请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吧。

  课件出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

  反馈交流。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三个字:找、许、法。每个字请齐读三遍。

  2、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师范写,生认真看。认读“找”的斜钩。

  4、生练写,师巡视。

  5、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找水喝   喝不着

  ↓想办法

  放石子   喝着水

  同事听后提的意见,现总结如下:

  一、问题不明确。如:

  1、问:这个时候,乌鸦的心情怎样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应该改成:你是从书上的哪个词或哪句话看出乌鸦很着急?“这个时候,乌鸦的心情怎样呢?”这个问题设置得不好。

  2、问:如果把这句话去掉几个字,再读读,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感受”学生不知所云。

  3、问: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读出小问号来?说是高年级的教学方法用到低年级来,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会质疑。

  二、板书混乱。原板书是:

  19、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

  ↓想办法

  放石子喝着水

  现改为:

  19、乌鸦喝水

  找水喝

  ↓

  喝不着(瓶口小、水少)

  ↓

  想办法(放石子)

  ↓

  喝着水

  那些辅助板书,如:“一个一个地放?”“渐渐升高?”都不要再板书。

  三、教学第三自然段程序混乱。应该是一找、二说、三读、四视频、五再读,而我的是一读(找)、二读(质疑)三视频、四说。

  四、句子比较指导不到位。

  五、一部分学生仍不能理解“渐渐”的意思。

  六、指导朗读不到位,缺乏层次感。

  七、把简单的课文教得复杂了。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2

  教学设计之四

  俞欢华 蔡基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方法(怎样)喝到水的。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来解决。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乌鸦、喝水、口渴、到处、看见、瓶子、怎么办、找”等词语。区别“渴、喝”的字形和字义,会用“看见”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1.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就用课后的训练题1揭示教学目标 ,重点学习课文第二、四小节。

  2.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语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读中加深理解。

  3.有目的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强训练。

  4.背诵课文的训练层次清楚。从看投影背诵到看板书的词语背诵到独立背诵,由形象到抽象;从一节一节背诵到全体背诵,由个别到全体。这样训练扎实到位。

  本课建议安排三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看图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投影片,问:图上画了什么鸟?

  2.教学生字“乌鸦”。

  3.乌鸦要干什么?教学生字“喝”。

  (l)“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2)右下部分看笔顺指导书空。

  3. 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

  (2)给每小节编号;

  (3)指名读,每人读一节,正音。

  3.乌鸦喝到水了吗?

  三、教学第一节。

  1.指名读。思考:乌鸦为什么到处找水?

  2.教学生字“渴”。

  (1)读准字音;

  (2)为什么是“氵”旁?

  (3)读卡片,分清“渴”和“喝”。

  3.轻声读第一句。问:乌鸦口渴得怎么样?从哪个词看乌鸦口非常渴?

  4.教学生字“找”。

  (1)读准翘舌音;(2)谁找什么?

  5.指导读第一节。小结。

  四、教学第二至四节。

  1.出示投影片。(书上图1和图3)

  (1)问:乌鸦到处找水,找到了吗?喝着了吗?

  (2)师:瓶子里有水,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后来,它想了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呢?(不要回答。)

  2.课文哪一节写乌鸦找到了水却没喝着?学第二节。(1)听录音,看第二节,有几句话?

  (2)指名每人读一句,思考:哪一句写乌鸦找到了水?(3)出示第一句。

  ①教学生字“瓶”,读准后鼻音;

  ②乌鸦找到了水,心情怎么样?它会想些什么?

  ③朗读第一句,读出高兴的语气。

  (4)指名读第二句。

  ①问:乌鸦喝到水了吗?

  ②边读边思考:瓶子里有水,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板书)③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是瓶高,口小,水不多,书上为什么要用上“很、又、也”?

  ④出示投影(四个瓶子)找找乌鸦看见的是哪个瓶子,为什么?⑤练习说话:要是瓶子怎么样乌鸦就可能喝到水了?

  ⑥指导读第二句,读好“很、又、也”。

  ⑦这一句的开头用了一个什么词?为什么要用上“可是”呢?读出语气来。

  (5)乌鸦喝不着水,心里怎么样?书上哪句话写乌鸦心里着急?出示第三句。学习生字“怎、呢”,“呢”读轻声。

  (6)有感情地读第三节。

  (7)背诵第二节。

  ①看投影背;

  ②看板书背;

  ③独立背。

  3.学习第三节。

  (l)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你们说说该怎么办?(2)听录音,问:乌鸦想出办法了吗?

  (3)齐读第三节,读出高兴的语气。

  4.学习第四节。

  (1)轻声读,然后看录像说说乌鸦想了什么办法。(2)再看录像,看清乌鸦是怎样放石子的?瓶子里的水会怎么样?然后讨论并板书。

  (3)三看录像,看时,把乌鸦的动作“衔、放”说出来,水升高的“升”也说出来。

  (4)指导朗读,“一个一个”、“慢慢”读得慢,最后一句读出非常高兴的语气。

  (5)指导背诵。

  五、总结全文。

  1.听录音读课文。

  2.说说:开始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后来它想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

  3.你认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乌鸦?

  六、课堂练习。1.选字填空。

  2.背诵全文。

  3.用“看见”练习说话。

  4.听写词语和句子。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3

  教学目的:《乌鸦喝水》讲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手”动脑喝到水的故事。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动手动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其间,随机析字形,辨字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晴天,太阳当空照,上完体育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

  学生回答。顺势让学生猜一猜,“喝、渴”字是什么偏旁,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喝、渴”二字的字形与字义,并能够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它是什么呢?(出示乌鸦模型,板书乌鸦)看一看“乌”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字型相近?学生很快说出“鸟”。 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 

  3.教师:这只乌鸦啊,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出示第一幅挂图,要求学生看图),太阳天,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学生从图上不难看出,不远处的瓶子里有水,乌鸦可以去喝。) 

  教师:瓶子里有水,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大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观察图画学生能够发现,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教师一边听学生讲一边演示,使困难一目了然。 

  4.教师: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动手做,动脑想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石子、瓶子、水亲自动手试试,看看乌鸦怎样才能够喝到水。然后请同学上台演示并讲述乌鸦喝水的过程。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体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要求学生仔细听,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学生亲自动手做,能使乌鸦喝水的经过显而易见。这个活动使学生间接掌握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2.教师:乌鸦想到的办法和同学们的办法一样吗?(出示第三幅图)那么,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教学分两步进行: )

  1.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教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2.全班交流,组织评议。

  (要求各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其他人认真听,并评议他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想出的办法会五花八门,但他们为了成功,往往会忽略当时的环境。经教师点拨,马上就会有学生反驳。这就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使教学变成一场激烈的辩论。这样处理,旨在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的发散思维留出了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

  三、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1.教师:同学们都肯动脑筋,这场辩论太精彩了,那么这些办法中,谁的办法最好呢?(不仅要求学生想办法,还要求学生从中选优,优中选特)。 

  由此看,这是只怎样的乌鸦?你们学习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予小结,以突出单元主题:手和脑,两件宝。) 

  2.要求学生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 

  四、齐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最后,全班同学整齐地朗读一遍课文。 

  (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还综合运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动手做,动脑想。)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4

  江苏 王巧玲

  习作内容

  打破思维定势,大胆发挥想象,。

  训练目的和要求

  1.以故事内容为依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启发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能根据自己的所想、所画、所说,写一段通顺的话,把故事“改”得更精彩。

  作前准备:

  录像带(《乌鸦喝水》)、投影片(乌鸦在想办法)以及乌鸦头饰一只。

  启发学生思维与口述:

  一、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充分感知

  1.组织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录像带,讨论: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它会怎么想呢?先说后写。(提示: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可是瓶口太小,乌鸦喝不着。它想:________________。)

  2.乌鸦终于喝到水了,它又会怎么想呢?先说后写。(提示:乌鸦终于喝到水了,它想:__________。)

  3.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呢?同桌互相说。在此基础上,请一学生戴上乌鸦的头饰,表演乌鸦喝水的经过。

  二、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1.乌鸦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我们小学生更聪明,大家动动脑子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呢?(幻灯出示画面:屏幕上出现了半瓶水,一只头戴问号的乌鸦在瓶子上空不停地盘旋着。)

  2.在小组里展开激烈的讨论,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好办法。

  3.你能不能把你帮乌鸦想的好办法画出来呢?

  4.同学们画得真认真。让我们一边欣赏你的画,一边听你的介绍,好吗?先在小组交流,然后请学生在全班交流。(提示:乌鸦围着瓶于边飞边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____________。)

  三、综合想象,

  请学生结合所想、所画、所说,改写故事。

  附学生习作: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这可怎么办呢?

  乌鸦围着瓶子边飞边想。突然,发现瓶子旁边有根长长的软吸管。乌鸦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它用嘴叼起吸管,放进瓶子里,学着人的样子,得意地吸起来。可是,这样太吃力了。

  乌鸦眼珠子骨碌一转,它又有了新主意。它叼来一个盘子,把吸管的一头插进瓶里,一头含在嘴里,深吸一口,又赶紧拿出来放在盘子里,因为瓶子在高处,盘子在低处,管子里的水便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盘子里流。不多一会儿,瓶里的水奇迹般地到了盘子里,这下乌鸦可高兴了,它便尽情地喝起来。“真痛快呀!”乌鸦眉开眼笑地说。

  它顾不得收拾残局,又飞出去玩了。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5

  1、猜一猜

  一只小鸟真奇怪,长颗牙齿在左边。( )

  瓦片层层并一起。( )     鸟儿闭眼睛。( )

  水车千斤重。  ( )  水边去一去。( )

  2、形近字组词

  喝(  )为(  )右(  )鸟(  ) 

  渴(  )办(  )石(  )乌(  ) 

  3、选词填空

  喝  渴

  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夏天( )白开水真解( )。

  乌   鸟

  (  )鸦是一种不十分讨人喜欢的(  ),可是它很聪明。

  怎么   什么

  乌鸦喝不到水,( )办呢?我们做(  )事都要把别人放在心中。

  4、在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 )开水 ( )朋友(  )树苗  (  )衣服

  ( )办法 ( )国旗  (  )图画  (  )作业

  (  )黑板  (  )水果  (  )故事  (  )尾巴

  5、照样子,写句子。

  (1)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             )了,到处(             )。

  (2)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         )渐渐(         )。

  6、今天我们要去春游,可是,(         )。

  (         ),可是(        )。

  7、“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可以用在吃、喝、看、听等方面。请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 乌鸦津津有味地喝着清凉的水。

  (        )津津有味地吃着(                              )。

  (        )津津有味地听着(                              )。

  (        )津津有味地看着(                              )。

  8、续编故事(可以写在这次写话本中)

  小鸡过河

  不远处新开了一家动物游乐园,许多小动物都到那里去了,小鸡知道了,很高兴,也想去看看。没跑多远,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这可怎么办呢?请你帮小鸡想想办法吧。

  9、《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中的乌鸦真聪明,但要是边上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你能新编故事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也可以配上插图画下来)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6

  教学设计之五

  何凤兰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样喝水的。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3.学会生字词,能区别“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办法”和“用法”的不同意思。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 hē zhǎo

  渴了喝水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 xǔ bàn fǎ

  旁边许多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言: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

  三、图文对照,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讲读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看写了什么?

  (一只乌鸦口渴了,找水喝)

  2.理解词语“到处找水喝”写出了什么?

  (口渴得很,急着找水喝,可水不容易找,去了好多地方去找水。)

  3.指导学生读第一段,要读出乌鸦找水的急切心情,把“到处”突出来。

  讲读第二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谈第二段写了什么?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可喝不着水。)

  2.结合图,说说为什么喝不到瓶里的水?

  (瓶里的水只有半瓶,瓶子是细脖的,口很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所以喝不着水。)

  3.结合上文,理解“怎么办呢?”

  (乌鸦找到水很不容易,找到了又喝不着,它在问自己,说明它在动脑想办法)

  4.指导学生朗读。

  (要读出乌鸦先是看见水很高兴,可喝不着又很着急,最后一句要轻而慢,表示思考)

  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读后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

  2.回答问题:乌鸦是怎样想出办法来的?

  (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3.指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大家想,乌鸦想出办法时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应怎样读?(速度稍快)学生读后给予指导,然后再读。

  讲读第四自然段。

  1.看二、三幅图,读第四段,想想这一段说的什么。(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就喝着水了)

  2.理解“把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看图说出意思。(说明乌鸦放了一个又放一个,放了许多个小石子。)

  3.“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这句话什么意思?

  (因为石子占了水的地方,一个一个石子往瓶里放,水是一点点升上来的,水升到瓶口时,乌鸦就喝着水了。)

  4.指导学生朗读。

  “水渐渐升高了”应怎样读?(读得要慢)

  “乌鸦就喝着水”,要读出轻松的语气来。

  四、看图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乌鸦喝着水的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讲故事,讲清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

  3.指导生字书字,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

  一、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组织朗读后的评议。重点句子教师适当范读。

  二、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讲时可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如:乌鸦口渴得怎样?都到哪里去找水?乌鸦看见小石子时怎么想的?喝着水后高兴得怎样?)

  三、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每个生字词抄写两遍。

  四、完成课后第二题,先让学生选词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然后比较“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用法”和“办法”的区别。

  作业 :1.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准备默写生字词。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7

  教材简析:

  《乌鸦喝水》是人教版课标本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这是一篇老课文,今天,带着新课程的理念再次看这篇课文时,我觉着这个故事包含着更丰富的教育内涵,特别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纬度看,课文蕴涵着"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放弃,要想办法解决的思想教育;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 ----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大胆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理念:

  练习朗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孩子最喜欢的动画情景,吸引孩子注意力,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在读中体验.通过动手实验等知道"遇到问题不要轻易放弃,----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大胆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目标:

  认识"乌,鸟,喝,渴"等生字.

  通过多种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准备:

  1. 瓶子一个,小石子数个

  2. 课件(乌鸦喝水的动画)

  3.小乌鸦图片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 谁

  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2,适时指导"乌","鸟","喝","渴"这些生字.

  你是怎样区分"乌","鸟","喝","渴".

  [设计意图:通过可爱的小乌鸦图片,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动画演示,了解内容.

  (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说说动画里的主要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兴致勃勃的观看动画,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欲望,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大致内容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使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小声的读一遍,读的时候请思考乌鸦为什么要喝水.

  2,师:课文中哪个词说明它很口渴 (到处)

  请同学观察看图片

  师: 乌鸦找到水了吗 喝了没有

  (乌鸦看见一个小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板书 喝不到水

  师: 那就是说乌鸦遇到了困难罗!板书 遇到困难

  师:那它害怕困难吗 你从课文哪句话知道的 原来它在干什么啊 板书:动脑筋想办法

  师:想到没有 怎么想出来的

  指导朗读

  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

  动手实践,感悟真理

  ①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乌鸦是怎样放小石子的

  理解"一个一个"

  ② (拿出预先准备的装有半瓶多水的窄口瓶和一包石子)

  做实验

  ③师: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里,瓶里的水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请大家要注意看,认真想.

  ④ 理解"渐渐"

  练习用"渐渐"说一句话 .

  渐渐

  ⑥师:为什么放进石子,水就会升高

  师:那乌鸦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来的

  (板书:喝到水)

  师:乌鸦喝到水以后心情如何,谁能用高兴地感觉读读这一段

  四,全文感知

  师:读得很好!小朋友们喜欢《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吗

  师:为什么喜欢

  生:乌鸦会动脑筋,想办法喝着了水,我喜欢这个故事.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儿童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开动感觉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维器官(心到),亲自实践,提高认识,理解了课文的中心.〕

  师:乌鸦真聪明,注意看,积极想,就想出办法来了.我们同学更聪明,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我针对一年纪的小朋友好动的特性,通过各种有趣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感悟课文内容,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始终主动参与的意识,并通过各种适当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动脑,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巧妙的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五,扩展活动

  1,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2,你平时遇到过困难吗 解决了没有 (可以让同学讨论在说)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设计意图: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扩展延伸,学生积极动脑想办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是本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不怕困难

  喝不到水——————————————————喝到水

  动脑筋 想办法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8

  教学设想:

  《乌鸦喝水》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则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却喝不着,第二自然段讲乌鸦想出了办法,第三自然段讲乌鸦利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内容,有助于学生读书领悟。

  高万同老师在《谈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中指出,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要把培养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应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当一个有口无心的假读书郎。为此,我首先以第1自然段为引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鸦喝不到水”这一情况,然后就让他们围绕课题,大胆猜想事情的最后结果,从而找出矛盾焦点,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激起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朗读、背诵课文,领会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读通、读懂、读好课文。一个巧妙的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改思想。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打开了记忆的仓库,激活了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生凭借这些“背景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尽情描绘课文语言所描写的情景,再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把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活生生的形象。运用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完成了对课文的“再创造”。

  “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运用实验等直观教学化静为动,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奥妙,避免了抽象繁琐的讲解。

  陆桴亭说:“人性中皆有悟……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在阅读教学中应为学生留出时间,留出空间,创造条件让他们去自读自悟,而为师的,只在一边旁敲侧击,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 :

  一、故事导入  ,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导入  (创造性地指图(1)讲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只乌鸦很口渴,到处找水喝。找呀,找呀,它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乌鸦喝水》的故事。

  2、出示课题并齐读

  3、出示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刚才老师的介绍,看看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2)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3)大堂交流

  ①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抓住“到处”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四处找水的情景,(睁大你的千里眼,竖起你顺风耳,乌鸦会到哪些地方找水,边找还边说着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来演一演)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焦急的心情。并指导朗读第一句]

  【通过学生的“听”、“说”和“演”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并为指导课本剧表演埋下伏笔。】

  ②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喝不着水。(抓住“可是”引导学生了解乌鸦发现水的惊喜和喝不到水的无奈,并指导朗读第2、3两句)。

  ③乌鸦开始想办法了。(指点:怎么办呢?这是乌鸦思考时的自言自语。并指导读好这一句。)

  4、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举行朗读背诵擂台赛)

  【直接引用课文第一自然段导入  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在听--读--说--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课文学会阅读,完成内化,积累语言。这是国标本编者意图的体现。】

  二、大胆猜想,动手实验,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过渡

  (1)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太小,所以喝不着水。

  (2)再读课题,猜想课文既然以“乌鸦喝水”为题,那事情结果?——必定是乌鸦喝到了水。

  (3)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乌鸦是怎样克服难题喝到水的?或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

  【大胆猜测找到矛盾焦点,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2、指名读第2自然段猜想:石子——办法(用一句话说清两者关系即乌鸦怎样利用小石子喝到了水。)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3自然段

  (2)讨论:乌鸦是怎样利用这许多小石子喝到水的呢?

  (3)交流

  4、实物演示,突破难点

  (1)指名表演演示,其余学生观察:乌鸦怎能样把小石子放进瓶里,水又是怎样升高的?(一个一个;渐渐)

  (2)交流,并指导用“渐渐”说话(出示“读读说说”中的例句并完成填空。)

  (3)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着。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根据一定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实验,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另外,一个巧妙的追问,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改理念。】

  9、指导表情朗读,背诵2、3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要表现乌鸦想出办法后的兴奋,第三自然段前文表现乌鸦的艰辛后文则要读出乌鸦如愿以偿的欢欣。)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指导课本剧表演

  1、齐声朗读全文

  2、回忆第一自然段第1句话我们是如何来再现当时场面的?(为人物加上动作,语言,神情等,尤其是语言,可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第二自然段用上“这么多小石子……有办法了!”第3自然段用上“一个、两个、三个……”“多甜的水啊!”等)

  3、两人合作,一个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一个给予指导而后交换。

  【高万同老师说: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天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他们说不清楚,但一心想表现,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

  四、推翻条件,引出问题小论坛中比创新

  小论坛:

  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分小组讨论

  大堂交流(比谁的点子更多谁的方法更合理。)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看笔顺图并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3、师生共议书写要点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六、作业 :

  1、背诵课文

  2、继续准备课本剧表演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9

  教学设计之一

  南京 徐艳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让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2)“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3)乌鸦看见一个瓶 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

  (4)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5)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1)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的故事讲一讲。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10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7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鸡公岭小学   张永清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矿泉水瓶子多个,小石子若干, 小剪刀一把(用于分组实验);动画课件一组(帮助学生理解、朗读感悟课文)各色五角星多个(用于随机激励学生)。

  教学流程:

           激趣引入  复习旧知

  1、课件:配乐出示课题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和小乌鸦见了面。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

  2、课件:乌鸦站在树枝上,嘴衔生字卡片。学生读对一个,往下掉一个 你会认吗? 乌、鸦、石、法、渐、瓶、办 (书空,强调点的写法)、喝、渴(怎么分清“喝”和“渴”?)

  3、你会用吗? 一只乌鸦口( 渴 )了,到处找水( 喝 )。   抽生填空后齐读

  [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生动的形式复习、巩固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       情境再现   朗读感悟

  [第一段]:

  1、   课件:乌鸦飞来飞去动画  想一想, 乌鸦为了找水,飞过了哪些地方呢?

  2、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该怎么读呢?请打开书,把课文的第一句话读一读。读不好,指导;读好,学学乌鸦的动作、表情,边飞边读(评价、奖励)。

  3、乌鸦继续飞呀,飞,终于找到了一瓶水。你们看:课件:乌鸦看到水动画片段,刚才,你听到乌鸦在说什么吗?你能感觉到乌鸦的心情吗?抽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句。

  4、可是,乌鸦喝不着,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勾画此句。

  5、 课件:看到水,找到瓶子动画,此时 ,乌鸦的心情怎样?怎么看出来的? 读读第一段3、4句,把乌鸦失望、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6、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一组读、一组表演)。

  [学习第二、三段]

  1、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把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

  2、把你勾的句读一读: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3、乌鸦到底是怎么放的,我们学着乌鸦的样子试一试。请大家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4、分组合作做实验,放石子。

  5、乌鸦那么想喝水,他为什么不一下子放很多呢?拿剪刀当乌鸦试,咦,怎么还是喝不着?师:石子少了怎么行,瓶子旁边不是有许多小石子吗?我们把二自然段再读一读(强调“许多”)。

  6、我们接着看看乌鸦放吧。课件:乌鸦放石子图动画  请大家边看边思考:有什么不明白的?

  7、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瓶子里放进了石子,水就升高了呢?)——小组讨论后回答。

  8、瓶子里的水是很快升高的吗?(慢慢)书上用哪个词来说? (渐渐)

  9、 该怎样读呢?(强调:一个一个、渐渐、喝着水了)、

  10、用“渐渐”说话(结合看图,说说瓶子里、外石头的变化、春天来了,天气......同着互相说)

  11、连起来读一读二、三段,(姿势)想一想,你喜欢这只乌鸦吗?为什么?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通过动画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朗读感悟课文。]

  12、乌鸦聪明的事例很多。谁知道乌鸦还会做什么? 从什么地方知道的?(随机表扬)

  13、我也知道一点,想不想听?(简介乌鸦的聪明):

  乌鸦会收藏食物,会模仿人的哨声、咳嗽声和其它许多种声音。还能学会各种各样的动作。英国一位教授在野外发现一只乌鸦能使用小树枝来挑东西,将其“请”到实验室来观察。当这只乌鸦意识到自己不能直接找到食物后,就开始寻找可能的工具。只见这个乌鸦叼来实验室内的一段铁丝,将其弄成了“钩状”,随后就在这种“鱼钩”的帮助下,顺利吃到了食物。专家根本没有想到,乌鸦竟然能“亲手”打造自己需要的工具。师小结:看来,乌鸦的确聪明, 你们猜,老师从什么地方知道这个消息的?(生:书上、电视上……)看来,小朋友们真会学习,已经知道从不同的地方去获取知识。

  [这一环节,是延伸,更是启发,让学生意识到不仅是书本上可以学习,还有许多渠道都可以学习,生活是更大的课堂。]

         合作讨论   拓展思维

  1、 乌鸦是很聪明。但是,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回答)

  2、 老师也想到了两种:课件:推倒瓶子  打破瓶子动画 ,大家看看好不好?为什么?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今天,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实验,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哪一种办法最好呢?明天与同学交流。

  3、 乌鸦聪明,小朋友更聪明: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不但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而且,就是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也为乌鸦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

  [此环节,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探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       指导背诵  积累语言

  1、课文有趣吗?愿意再看看乌鸦喝水的过程吗?动画配音课件:乌鸦找水全过程

  2、想不想把它记下来,讲给家里人听。这里有几个帮助你们记忆的词语: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了 ——能不能能按课文顺序把它排出来?(抽两位学生上黑板贴)

  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水

  3、现在,我们按照这个顺序,把课文内容回忆一下(引读)。

  4、记住课文内容了吗?——同桌抽背——齐背:愿意背的可以站起来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一看书;还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师总结评价学习情况——谢谢小朋友。

  [最后这一环节,既是一个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条理的过程,又是一个帮住学生背诵课文,积累语言的过程,同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案评述]

  《乌鸦喝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一只又累又渴的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很适合学生阅读。本课可分两课时教学,本次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

  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又配有插图,可操作性强,所以教学时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词利用动画,引导学生合乎情理地想象;通过情景表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利用分组合作实验,对难点问题进行探究;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乌鸦的心情,达到绘声绘色地朗读,从而变讲为导,化繁为简,充分体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乌鸦喝水》一课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栩栩如生的情境再现,入情入境的朗读感悟,探讨为主的合作学习,使课堂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在情境中诵读、理解、体验、感悟,营造了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此课教学,在重庆市万州区课改赛课中获一等奖。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傅开国)

  转载自;articlepage=3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11

  《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组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体会瓶子里的水是怎样渐渐升高的。我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状态,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本课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因此,我就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多方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2、开发了语文教学的多种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实验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同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个一个”、“渐渐”的意思,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学生在观察瓶中水的变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在这一情景中,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怕孩子们会出现觉得乌鸦的这个办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绪。如果这样,就阻碍了学生去认真体会文本。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像“说说你还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如果你是这个乌鸦你会怎么做?”这一类的问题。而是与学生一起,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去感受这只乌鸦的高明之举。

  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请学生自读,然后让他们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孩子们很自然地说:“这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好!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我心里暗暗想着。“哦?是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只乌鸦很聪明呢?”

  生:“它把小石子丢进了瓶子里,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我知道了,你是想说它想的办法十分不错,对吗?”

  (学生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师(皱眉):“可我觉得这只乌鸦有个地方却好像不太聪明,你们瞧,它都是捡小石子放进瓶子,我想如果能找些大石子不是更快能喝到水吗?”

  一句话下去,下面立刻有了反应,不一会儿,有许多地方都冒出了一双双小手。

  生1:“不,如果捡大一些的石头,大石头很重,沉到瓶底的时候可能会把瓶子打碎的,那样一来就喝不到水了。”

  生2:“那个瓶子的口很小,大石子就卡在瓶口进不去。”

  听,孩子们的回答多么有道理啊!这些答案有些甚至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常觉得只有中高段的课文才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妙语佳词,想不到在这篇课文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字在孩子们口中变得可究可探起来。听了孩子们这一个个回答,我忍不住笑着说:“看来这只乌鸦的聪明还不仅仅因为它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就连挑选石头的时候,它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学生们都纷纷点头,从他们的笑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份说服我的喜悦。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这只小小乌鸦的了解并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表面。

  课上到这儿,我觉得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乌鸦聪明的同时发散他们的思维了,于是我请学生们说说“你会用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我会把瓶子打碎,一些大的碎玻璃中还会留下一些水的,我就可以喝这些水了。”生2:“我会去找一根别人丢掉的吸管,把它伸到瓶子里去喝。”

  生3:“我会用我的尖嘴在玻璃瓶的下面啄一个小洞,让里面的水流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喝了。”

  …… 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富有创新意识的,我想这堂课上我不仅与孩子们一起体会到了文中那个小乌鸦的聪明才智,更让我感受到学生们的智慧。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12

  教学设计之五

  何凤兰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样喝水的。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3.学会生字词,能区别“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办法”和“用法”的不同意思。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 hē zhǎo

  渴了喝水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 xǔ bàn fǎ

  旁边许多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言: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

  三、图文对照,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讲读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看写了什么?

  (一只乌鸦口渴了,找水喝)

  2.理解词语“到处找水喝”写出了什么?

  (口渴得很,急着找水喝,可水不容易找,去了好多地方去找水。)

  3.指导学生读第一段,要读出乌鸦找水的急切心情,把“到处”突出来。

  讲读第二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谈第二段写了什么?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可喝不着水。)

  2.结合图,说说为什么喝不到瓶里的水?

  (瓶里的水只有半瓶,瓶子是细脖的,口很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所以喝不着水。)

  3.结合上文,理解“怎么办呢?”

  (乌鸦找到水很不容易,找到了又喝不着,它在问自己,说明它在动脑想办法)

  4.指导学生朗读。

  (要读出乌鸦先是看见水很高兴,可喝不着又很着急,最后一句要轻而慢,表示思考)

  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读后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

  2.回答问题:乌鸦是怎样想出办法来的?

  (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3.指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大家想,乌鸦想出办法时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应怎样读?(速度稍快)学生读后给予指导,然后再读。

  讲读第四自然段。

  1.看二、三幅图,读第四段,想想这一段说的什么。(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就喝着水了)

  2.理解“把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看图说出意思。(说明乌鸦放了一个又放一个,放了许多个小石子。)

  3.“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这句话什么意思?

  (因为石子占了水的地方,一个一个石子往瓶里放,水是一点点升上来的,水升到瓶口时,乌鸦就喝着水了。)

  4.指导学生朗读。

  “水渐渐升高了”应怎样读?(读得要慢)

  “乌鸦就喝着水”,要读出轻松的语气来。

  四、看图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乌鸦喝着水的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讲故事,讲清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

  3.指导生字书字,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

  一、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组织朗读后的评议。重点句子教师适当范读。

  二、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讲时可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如:乌鸦口渴得怎样?都到哪里去找水?乌鸦看见小石子时怎么想的?喝着水后高兴得怎样?)

  三、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每个生字词抄写两遍。

  四、完成课后第二题,先让学生选词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然后比较“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用法”和“办法”的区别。

  作业 :1.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准备默写生字词。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13

  实 录

  (教师展开一幅放大的课文中的第三幅插图)

  师:请小朋友看这一幅图画着什么?它在做什么?

  〔充分发挥课文有插图的特点,提供学生说的机会〕

  生:图上画着一只乌鸦。乌鸦在喝瓶子里的水。

  师:谁能用一句最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画的意思。

  生:这幅图画着一只乌鸦,它口渴了,把嘴伸进瓶子里喝水。

  师:再简短一点。

  生:画着一只乌鸦在喝水。

  师:再简短。

  生:乌鸦喝水。

  〔看图说见解,训练概括能力,发展语言〕

  师:对!乌鸦喝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

  生:(集体)想!

  〔让学生看图归纳图意,点出课题,导入  新课,很有新意。把观察、思维、说话训练有机结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

  师:说说“喝”的字形。

  生:喝字是左右结构,左边“口”字,右边上面是“日”,下面是撇,横折钩,小“人”在里边,竖折来关门。(曷)

  师:为什么“喝”字是口字旁?

  生:因为喝水用口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诱导学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把话讲完整〕

  生:“渴”字和“喝”字,字形相近。

  师:口字与渴字都读第三声,连在一起怎么读?

  生:前边的口字读得像第二声,口渴。

  师:请这一行小朋友朗读第一段。

  (学生按顺序朗读)

  师:乌鸦到处找水喝,“到处”是什么意思?

  生:“到处”就是每个地方。

  生:“到处”的意思就是处处。

  生:“到处”就是四面八方。

  师:几个小朋友回答得不仅对而且好!乌鸦找到水了吗?我们学习第二段课文。

  kě hěn zháo bàn

  (教师在田字格中写可 很 着 办指导学生学习“很”字,注意书写笔顺。“着”字与“看”字比较字形。“可”字和“办”字要求学生自己想法记住。要求每个学生在生字本上写这四个字)

  师:请小朋友用“很”字“开火车”组词。要求后一个同学组的词和前一个同学组的词的意思要相反。

  生:很大。

  生:很小。

  生:很高。

  生:很低。

  生:很香。

  生:很臭。

  ……

  〔让学生边朗读边说话,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字的音形义教学和词句训练,为学生的说留有充分的余地。〕

  师:请小朋友顺序朗读第二段课文。(学生按要求一个个读课文)

  师:请大家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乌鸦的表情。想一想它喝不着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看书中插图)

  生:天气很热……

  师:你怎么知道天气很热呢?

  生:从图上看出来的。天上只有一朵白云,太阳红红的,说明天晴、很热。

  师:好!往下说。

  生:乌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两只翅膀紧紧地抱住瓶子,两条腿伸得直直的,乌鸦喝不着水时心里是很着急的。

  (教师范读第二段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乌鸦找到水了,又没喝着,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达这个意思?

  生:课文里用了一个“可是”。

  师:为什么要用“可是”呢?

  生:乌鸦找到了水,又没喝着,就用“可是”。

  师:好!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páng biān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旁 边 后指名朗读第三段课文,这时有学生举手发言〕

  师:你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办法?

  〔听课教师议论:问得好!〕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回答?

  生: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就像老师给我们讲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一样,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听课教师啧啧称赞〕

  〔教师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思维动向,因势利导,精心设问。教师“引”,学生“发”,广开学生言路。〕

  师:乌鸦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喝着水的?请小朋友们看第二幅插图。

  〔学生看第二幅插图〕

  师:大家读第四段的第一句。

  (学生读)

  师:再看第三幅插图。

  (学生看图)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为什么就喝着水了?

  (学生各抒己见。有一学生举手)

  师:你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

  〔只“引”不“逼”,让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教具棗盛有水的瓶子和一些小石子)

  师:小朋友爱动脑筋,问题提得好!老师要给你们做个小小的实验。好,就请来

  做。

  (老师当众滴了几滴红墨水在瓶子里,让大家看清水位的高度。学生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到瓶子里,水慢慢地升起来了。)

  师:谁知道水为什么会升起来呢?

  生:因为石子比水重,石子放到瓶子里就把水的地方占了,水就被挤得升起来了。

  师:回答得很好!请大家读一遍课文,要用心记住今天学习的生字和新词,要读出乌鸦先“焦急”后“高兴”的心情来。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

  师:读得很好!小朋友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生:(集体):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

  生:乌鸦会动脑筋,想办法喝着了水,我喜欢这个故事。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儿童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开动感觉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维器官(心到),亲自实践,提高认识,理解了课文的中心。〕

  生:《狐狸和乌鸦》里的那只乌鸦只会听好听话,不动脑筋,上了狐狸的当,我不喜欢它。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论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宗旨,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挣脱“先识字,后读书”的束缚,重视发展儿童语言,充分调动儿童阅读的积极性,满足他们对阅读、写作的渴求。这一变革,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的。那么,作为实验教师,怎样改革阅读教学,顺应这一变革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有益的尝试。

  一 课堂“留有余地”,加强说的训练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重写轻说”的倾向。有人认为“口说为虚,动笔是实”,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的“练”,总是要落在动笔写上。这一认识,随着近年阅读教学改革的进展,正逐步转变。因为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传声技术的迅速发展,口头语言运用越来越广泛。过去许多靠文字传递的信息现在都用声音代替了。一个人说话的技能技巧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率。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先进国家的语文教学都把说的训练当成一项重要的任务。一位教育学家曾指出:“说话训练旨在培养青少年用母语说话的能力和熟练技巧。并使其有助于青少年个人的发展,大大促进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在政治生活中的活动能力。”还说“(青少年)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方面的交往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外,不仅以语言知识而且特别是以说话能力和本领为前提的。”因此,“说”是小学生语文诸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说与写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我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阅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就把正确处理“说”与“写”,作为改革的重点。六七岁的儿童正处于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他们受外界影响快,记忆力强,语言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把加强说的训练,作为上好阅读课的重要内容。在讲读课、说话课的时间安排上“留有余地”,创设儿童口头语言训练的情境,最大限度地给儿童提供说话的机会和场所,让他们扎扎实实地把说话基础打好。

  (一)课堂上学生说话和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注意让他们把话说清楚,讲完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说的话,我尽量耐心地让他们说,诱导学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一句一句地教他们把话讲完整。

  (二)充分发挥课文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材中有大量可供多角色朗读的课文,角色间的对话丰富多彩。抓住这一特点,我除了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外,更着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对话练习。例如教学《狼和小羊》、《小马过河》、《小公鸡和小鸭子》等课文时,我概括了以提示语位置划分的对话四种基本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时不强求一字不漏,鼓励用自己的话说,克服背诵课文语句,从小训练学生边想边说的习惯。

  教材中有相当篇幅的看图学文和加插图的课文。这是课文的另一特点。看图说话是一种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说话训练。我十分珍惜这类课文为学生提供的说话机会。教学过程 中,我总要让学生先观看图画,有时让学生照图讲述,有时我提出具体说话要求,或请一个学生讲全过程,或按故事时间、空间和发展顺序让每个学生讲述一部分,然后再串连起来。学生按图画内容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提高了说话的能力。

  (三)充分运用课文提供的条件,进行必要的讲述训练。教材中绝大部份都是记叙人和事的课文,语言凝炼、生动形象,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重复课文中的原句,用自己的语言,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来讲述。这样的训练,可以用课文中的书面语言促进学生口头语言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说好一段话,清楚、完整地讲述一件事。

  二 师生“穿针引线”,广开学生言路

  阅读教学,教什么、学生学会什么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课文。而每一篇课文,尽管表达形式各异,但总有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就是课文的纲。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这条线索上去,紧紧把住它,把课文学活。备每一课时,我都认真钻研教材,抓住课文的线索,把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引到点子上,然后再发散开来。努力做到“捕捉中心,把握整体,沟通思路,明了部分”。立足于教师“引线”,让学生自己“穿针”,即教“引”,而学“发”。要达到上述目的,在实际教学中,言路的“广”与“窄”影响很大。于是我就注意在“广”字上下功夫,就是必须照顾到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真正做到各抒已见。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改变课堂教学结构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使之有利于对儿童进行说话训练,有利于培养儿童初步的学习能力。

  我组织学生应用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般经过三个环节。

  1.应用汉语拼音疏通文字,扫清障碍。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时一定要注意音节和汉字对照,发现错的声、韵、调立即订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又能正音学好普通话。

  2.读文解题。教学《找骆驼》一课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最后一致同意这篇课文是讲怎样才能找到骆驼。因此课题中的关键词是“找”。接着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找”学懂课文。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迅速捕捉中心。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老师不要定“框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老师要尊重学生,认真听取他们的发言,并及时加以指导,仍以《找骆驼》为例,我问学生《找骆驼》这课书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甲回答说:

  “这课书是讲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去找骆驼的事。”我接着又问:“老人没有见过商人的骆驼,为什么能指点商人呢?请同学们说得完整些。”这时同学乙抢着回答说:“通过记叙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去找骆驼这件事,说明了老人随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动脑思考问题,所以能指点商人去找骆驼。”同学丙补充说:“老人就像《密蜂引路》里的列宁,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好习惯。”阅读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说话训练,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只“引”不“逼”,让儿童质疑问难

  儿童在阅读课文时,在教师引导下,如果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难,说明他思维活跃起来了,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懂。教师不要一味的“逼”学生答问。如:教学《被饿死的猫》一课时,我首先“引”了一下:“从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什么?罗雷小朋友经过思考提出:“这篇课文不好,猫的本性就是捉老鼠,不会被饿死的。”我没有马上表态,只“引”大家对罗雷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经过讨论,弄清楚了课文是一篇童话,用“假设”的方式说道理。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对童话的表现手法也领悟了。

  (三)精心设问,引起争论,发展求异思维

  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注意启发性,善于调动和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教学《牧羊人和狼》一课时,我只向学生发了一问:“如果你是牧羊人会怎么办?”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争先恐后,讨论得十分热烈。绝大多数小朋友说如果自己是牧羊人,一定不轻信狼的话,要仔细,调查弄清羊死的原因。有的小朋友甚至说要像电影上的大侦探波洛一样,把狼的诡计戳穿。儿童思维各异,而殊途同归,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矛盾

  教师在课堂上,要十分注意学生的思维活动状况,抓住学生思路能否畅通的关键,即主要矛盾。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各抒己见,解决矛盾,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比如教学《飞行员的背心》一课时,学生对“橙黄色的背心”疑意重重。提出在海水中“白色”、“鲜红”等也很显眼,为什么专用“橙黄”?我是可以立即解释的,白色易和海鸟,如海鸥混淆;鲜红易和水上浮标混淆等等。我没有轻易回答,我认为学生不甚理解的主要矛盾在于“保护色”。

  保护色有两个作用,其一是显,其二是隐;有自然状态和人为规定两类。对六七岁的儿童不能光用讲道理来解决。我就提出“保护色”来让学生发表见闻,他们争先恐后发言:交通警蓝上衣上的袖套,红白相间的标杆、各色指示灯、草绿色军装,鸟的羽毛颜色等等。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既让儿童进行了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的思维训练,又使道理化难为易,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的改革中,要逐步克服重写轻说的倾向,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广开言路,让思维之路畅通,课堂里的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才会在书声琅琅,各抒已见,议论纷纷的环境中养成多语善言,熟读精思的习惯,使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

  点评 

  识字、听说、阅读……头绪纷繁的低段语文教学,如何有机结合进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王汝珉老师在一课的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让儿童主动学习,勤思、多想、乐说,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王老师抓住儿童思维直观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及胆大爱说的特点,利用色彩和形象十分鲜明的自制挂图,开篇就引导儿童看图观察、训练用最简炼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点出课题“乌鸦喝水”。接着用“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问题,激发儿童,让其在好奇和欲说的心态中学习课文。王老师抓住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通过表情范读代替乏味的讲解,以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乌鸦喝不到水时焦急不安和喝到水时轻松愉快的不同心情,读出感情色彩。同时不断变换朗读形式。整个教学过程 棗识字、看图、说话、学文,教得轻松,学得主动,智力发展,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二、激励儿童质疑问难。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一个人智力的后天发展,体现在能否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王老师抓住低年级儿童爱提问题这个思维发展的特点,重视儿童的质疑问难,广开言路,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由于老师的激励,儿童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其中“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办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这两个问题很关键。王老师抓住不放,引导儿童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讨论解决这一个问题。后一问质疑的儿童自己动手,为大家作水位升高的实验,来巧妙地解答。这时,儿童的求知欲似乎得到了满足,其实不然。王老师为进一步激励儿童质疑问难作示范,又主动提出了“石子放到瓶里,瓶里的水为什么会升高呢?你遇到这种现象吗”的问题,孩子们讨论开了,很快得出了结论。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在质疑问难与运用知识、动手实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三、综合训练培养能力。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重“文”轻“语”,重“写”轻“说”的弊端。王老师克服了这种倾向,重视对儿童说话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把说话训练与语文的各项基本功训练综合起来进行。既训练学生认真地听,边听边想;又训练学生大胆地说,说的内容来自观察,观察了要思考。观察生活说话,就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综合训练。说的训练又和读写训练紧密结合。为通过语言环境对形近字“渴”和“喝”进行辨析,用字义作为分化音、形相混的手段。学生在说话训练中运用了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词汇。王老师在教学中及早地把说和写联系起来,以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互相促进,统一发展。

  阅读教学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王老师既重视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教学,又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把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紧密地综合起来,在培养认识事物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丰富的经验。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14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鸟的乐园一课我们认识了许多鸟类朋友,其中有一位鸟类朋友:虽然他长得又黑又丑,但是,它既能捕捉害虫又能孝顺妈妈。你还记得吗?(乌鸦)板书乌鸦这节课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板书乌鸦喝水你看它来了。看课件,师范读

  二.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1、你们还想见到小乌鸦吗?想那你必须完成小乌鸦交给你们的任务:第一会认11个字。第二能写好两个字你们有信心吗?有

  2、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指导把课文读准确,并圈出要求认识的字。

  3、同学们,你们圈好了吗?请你把它读给同桌听一听,如果发现谁读错了音,一定要帮他纠正呀!

  4、瞧,你们圈出来的字都跳到了大屏幕上来了,我们来拼读一下。谁愿意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5、摘掉这些字宝宝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吗

  (1)自己先试着读一读,然后老师找同学读。

  (2)师指名读

  6、你们想和这些字宝宝成为朋友吗?那你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把他们记住。先把你的好办法和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告诉大家。

  7、谁能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1)【喝和渴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还可以用儿歌有口喝喝喝,见水渴渴渴】板书:编儿歌

  扩词

  (2)【处 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外字变一笔记住它】组词用处组词说话

  (3)【瓶 可以用并+瓦=瓶】扩词   板书:加一加

  还有哪位同学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本课的其他的字。

  (4)【办可以用力+两点】

  这两点加在什么位置?

  (5)【办的孪生姐妹你认识吗?出示办为扩词因为“办法”用“办法”说一句话。还有哪位同学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其他的字?

  (6)【进可以用“井”+“辶”  这个字的反义词是什么?这个进可不是远近的近,远近的近是“斤”+“辶”这个进是前进的进,进入的进。它的反义词是出或者是退,做动作,利用反义词来记生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反义词】还有哪位同学用反义词的方法记住了本课其他生字?

  (7)【法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去+氵这也是加—加的方法】扩词,说话

  (8)【快—慢】扩词,说话。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来

  (9)【在这句话里还有一个本课的生字“升”你是怎样记住他的?你要做这个动作,一起做向上升,动作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升的反义词是什么?降。扩词:说话我们学校每周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板书:做动作】

  你是怎样记住旁的?傍去“亻 ”这是减一减的方法【板书:减一减】

  你有办法记住它吗?(衔)为了你们能更好的记住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行的左右两部分吵架啦,他们谁也不理谁。这时,“钅”字走到了他们中间,帮他们和解,告诉他们要团结友爱。于是,他们就手拉手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字朋友——衔。这种记忆生字的方法叫编故事。【板书:编故事】  扩词说话

  小结:恭喜大家已经顺利的完成了小乌鸦叫给你们的第一个任务,那你们有信心完成第二个任务,把字写漂亮吗?

  9、下面我们就学写两个字“处和进”

  (1)首先我们来观察处字,想想这个字是什么结构。

  (2)想想写好这个字的关键一笔是什么?“捺”写的怎么样?并要托起上面的“卜”。

  小结:一般情况下半包围的字的外面的部分写得要伸展。

  (3)观察笔顺

  ①生书空

  ②师范写,生注意这个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③生写

  ④展评。同桌拿给大家看一看

  ⑷我们再学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进”想一想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①观察笔顺

  ②生书空

  ③师范写

  ④生写字

  ⑤展评

  三.回归课文,再现生字

  同学们,你们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小乌鸦交给你们的两项任务,小乌鸦说到做到,马上就和你们再次见面了,他和字宝宝们已经在课文中等着你们了把书打开翻倒54页

  1、读一读课文,你还认识他们吗?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谁愿意读课文。1,2,3,4,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读音是否正确,是否有丢字加字的现象。【生读后师纠正】

  3、齐读课文

  总结:这篇课文你们读得既准确又流利,从中可以看出你们和本课的生字宝宝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小乌鸦都在为你们之间的真挚友谊鼓掌呢!

  四、变换环境,巩固识字。

  1、它们跑到一首儿歌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1)先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老师找同学读。

  (2)谁愿意读?这么多,那每个人读一句,接读儿歌。

  (3)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边拍手一边齐读儿歌。课件

  现在,时间不早了,小乌鸦要回家了,它说:下节课它还会带着新的任务和你们一起学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喝小乌鸦说再见吧!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15

  教学设计之六

  作者:顾明

  教学设想:

  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则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却喝不着,第二自然段讲乌鸦想出了办法,第三自然段讲乌鸦利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内容,有助于学生读书领悟。

  高万同老师在《谈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中指出,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要把培养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应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当一个有口无心的假读书郎。为此,我首先以第1自然段为引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鸦喝不到水”这一情况,然后就让他们围绕课题,大胆猜想事情的最后结果,从而找出矛盾焦点,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激起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朗读、背诵课文,领会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读通、读懂、读好课文。一个巧妙的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改思想。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打开了记忆的仓库,激活了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生凭借这些“背景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尽情描绘课文语言所描写的情景,再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把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活生生的形象。运用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完成了对课文的“再创造”。

  “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运用实验等直观教学化静为动,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奥妙,避免了抽象繁琐的讲解。

  陆桴亭说:“人性中皆有悟……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在阅读教学中应为学生留出时间,留出空间,创造条件让他们去自读自悟,而为师的,只在一边旁敲侧击,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 :

  一、故事导入  ,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导入  (创造性地指图(1)讲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只乌鸦很口渴,到处找水喝。找呀,找呀,它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的故事。

  2、出示课题并齐读

  3、出示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刚才老师的介绍,看看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2)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3)大堂交流

  ①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抓住“到处”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四处找水的情景,(睁大你的千里眼,竖起你顺风耳,乌鸦会到哪些地方找水,边找还边说着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来演一演)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焦急的心情。并指导朗读第一句]

  【通过学生的“听”、“说”和“演”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并为指导课本剧表演埋下伏笔。】

  ②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喝不着水。(抓住“可是”引导学生了解乌鸦发现水的惊喜和喝不到水的无奈,并指导朗读第2、3两句)。

  ③乌鸦开始想办法了。(指点:怎么办呢?这是乌鸦思考时的自言自语。并指导读好这一句。)

  4、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举行朗读背诵擂台赛)

  【直接引用课文第一自然段导入  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在听--读--说--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课文学会阅读,完成内化,积累语言。这是国标本编者意图的体现。】

  二、大胆猜想,动手实验,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过渡

  (1)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太小,所以喝不着水。

  (2)再读课题,猜想课文既然以“乌鸦喝水”为题,那事情结果?——必定是乌鸦喝到了水。

  (3)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乌鸦是怎样克服难题喝到水的?或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

  【大胆猜测找到矛盾焦点,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2、指名读第2自然段猜想:石子——办法(用一句话说清两者关系即乌鸦怎样利用小石子喝到了水。)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3自然段

  (2)讨论:乌鸦是怎样利用这许多小石子喝到水的呢?

  (3)交流

  4、实物演示,突破难点

  (1)指名表演演示,其余学生观察:乌鸦怎能样把小石子放进瓶里,水又是怎样升高的?(一个一个;渐渐)

  (2)交流,并指导用“渐渐”说话(出示“读读说说”中的例句并完成填空。)

  (3)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着。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根据一定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实验,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另外,一个巧妙的追问,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改理念。】

  9、指导表情朗读,背诵2、3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要表现乌鸦想出办法后的兴奋,第三自然段前文表现乌鸦的艰辛后文则要读出乌鸦如愿以偿的欢欣。)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指导课本剧表演

  1、齐声朗读全文

  2、回忆第一自然段第1句话我们是如何来再现当时场面的?(为人物加上动作,语言,神情等,尤其是语言,可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第二自然段用上“这么多小石子……有办法了!”第3自然段用上“一个、两个、三个……”“多甜的水啊!”等)

  3、两人合作,一个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一个给予指导而后交换。

  【高万同老师说: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天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他们说不清楚,但一心想表现,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

  四、推翻条件,引出问题小论坛中比创新

  小论坛:

  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分小组讨论

  大堂交流(比谁的点子更多谁的方法更合理。)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看笔顺图并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3、师生共议书写要点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六、作业 :

  1、背诵课文

  2、继续准备课本剧表演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篇16

  一、说教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通俗易懂,以“ 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中插图形象鲜艳。

  本文共三小节,分两课时完成。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和能力:认识“乌、鸦”等九个生字。会写“可、石、办”三个独体字。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在别人有困难时要热心帮助,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本课作者赋以乌鸦人的思维,因此第一自然的教学中抓住“到处”一词理解乌鸦口非常渴,找到水不易,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理解课文也就成为本课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喝”与“渴”字,形近,音似,区分成了本课时一年级学生的难点。

  二、 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的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体验法。通过乌鸦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得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

  1、《乌鸦喝水》的第一课时,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身空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多频道”地运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同时孩子又重温了乌鸦对“老人”的孝敬。联想到识字二里三字经练习册中的“鸦反哺”这一内容,也便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2、出示“乌鸦”问,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

  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着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3、然后揭示题目《乌鸦喝水》,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喝”字。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的吗?

  通过前面的铺垫,孩子们觉得乌鸦就在我们的当中,又通过刚才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问题匣子打开了,从提问中也可看出孩子对乌鸦的关心,通过激发,孩子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自学。

  (二) 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由于这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38篇短小、有趣的课文了,其中有三篇还是不注音的文章。因此学生已有了许多对不认识的字,读不通课文的解决办法,所以在自学要求时,只要教师稍作点拨就可以了,而在识字、认字方面学生也已懂得这个字象什么或加一加、减一减,加减混合等许多方法来解决生字。

  自学要求: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B、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C、寻找答案,深入思考

  2、在反馈中分三步走:

  A、生字学习中我采用认——带——找三步。认:拿出生字卡片与大家一起再认生字;带: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的?一个学生的方法变为大家共享的方法;找:老师准备字谜,如:水车千斤重(渐),拿出实物如:瓶子,石子,教学(瓶、石),做喝的动作(喝),渴的表情(渴),边做以游戏让学生寻找到手里的生字卡片举起来,“喝”和“渴”是形近字,难记,也可让同桌一起合作自由编顺口溜的方法加强记忆:喝水要用口,口渴需要水。

  B、读课文时,抽三个小朋友分段朗读,并让听的同学与朗读的同学互提要求与建议,使孩子明确自己在读或听时该注意些什么。

  C、学生评价。学生之间正确、公正、激励性的评价与建议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3、指导书写“可、石、办”三个独体字,可联系“河、右、力”来指导写字,特别指出“可”字横要长,竖钩起笔不在横的最右边,“办”字左点不同于右点,同时注重写字的姿势。

  (三)解疑 读文 感悟

  1、解答疑惑,继续质疑。通过刚才的自学,你已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交流。通过这一环节让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决遇到的困难。再问:那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你又新产生了哪些问题呢?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和进取的精神,对课文的质疑可以使学生懂得在思考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

  2、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乌鸦是怎么找水喝的?这一环节中可抓住“到处”这一关键词统领本段。

  先可让学生做做动作,乌鸦飞到哪里?找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样东找找,西找找的找水的?再体会心情,刚开始找不到水心情如何?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瓶水,心情又怎样?集体、个别地读这两个句子体会,特别指导好“到处”一词的朗读。

  3、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碰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这个句子划出来,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照文字旁边鲜艳、生动的插图来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水不多,口小,嘴大”等原因。

  面对这些困难,这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采用激将法:算了,算了,喝不着,还是走吧!

  这时激起了学生许多智慧与情感的火花。“不行,不行,乌鸦已经很渴了。”“乌鸦到处都找遍了,才发现的。”“你瞧图上的乌鸦多累啊!”“小乌鸦还要去照顾妈妈呢!”这时孩子和文中乌鸦一样处于两难的境地,再让孩子反复朗读:怎么办呢?这里的感情激发,就十分的水到渠成了,教师随便什么讲解都显得多余了。

  孩子们通过矛盾的斗争,也很自然的想到帮助乌鸦,用麦管吸,加石子,请大象帮忙等十分多的办法也就产生了。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热心关爱,帮助别人,又发展了思维,训练了表达。也为下一课时的体会乌鸦的善于观察与聪明作了铺垫。

  (四)、指导朗读,背诵

  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孩子的朗读更有感情、更自然了,而且还可个别、集体加上动作、表情,等多种形式朗读,并借助板书边演边背。

  五、板书说明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设计时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急着找水——喝不着水——?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乌鸦喝水》公开课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644291283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