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甜味剂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通用12篇)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1

  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

  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

  语法特点:

  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

  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2

  语文短语

  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语法特点:

  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

  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

  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

  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动+补。

  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形补短语

  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的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引在脑子里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3

  主谓短语

  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特点:

  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② 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

  如: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

  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4

  课文1

  重点:全文背诵。昨天指中国的以前,今天指中国的现在,春蚕指教师,理想的丝线指教学成果,新苗指学生。

  课后第3题。 课文2

  重点:第5段是诗句意思。

  背四、五、六自然段。

  课文3

  重点:望洞庭的诗和诗句意思要会。峨眉山月歌的诗和诗句意思要会。

  课文4

  重点:全文背诵。这一课描述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练习1

  重点:动物标牌要会。读读背背会背。

  课文5

  重点:江主席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课后第3题。

  课文6

  重点: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课文13

  重点:背诵第六、七、自然段。盘古神勇无比、无私奉献。

  1、呼出的气:风和云。

  2、声音:雷霆。

  3、左眼:太阳。

  4、右眼:月亮。

  5、肌肉:三山五岳。

  6、血液:江河。

  7、筋脉:大道。

  8、皮肤:良田。

  9、汗水:雨霖。

  语文会考知识点常考的知识(三)

  课文14

  重点:普罗米修斯:勇敢、博爱无私、富有同情心的神。宙斯:心狠手辣、凶狠残暴。赫拉克勒斯:有正义感。背诵课后第五题。1—2普罗米修斯盗火原因。3—4普罗米修斯盗火。5—6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惩罚。7—8普罗米修斯被获救。

  课文15

  重点:背诵课后第五题。 练习4

  重点:处处留心。酉做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意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是醒的引申义。背诵读读背背。

  课文16

  重点:背名人名言。

  课文17

  重点: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飞鸟归林、断垣残壁、长年累月。李时珍修订好了《本草纲目》。

  课文18

  重点: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课后第五题。

  19课重点:文中的“网”指的是国际互联网;课后第四题和第五题要会背。练习五重点:读读背背要会背。

  20课重点:本文中心: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课后第四题要会背。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5

  13、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14、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着名诗人。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被称为“雨巷诗人”。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15、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和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16、契诃夫(1860-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和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17、曹雪芹(?—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我国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20xx年高中语文会考必考知识点(文学常识)教案。《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

  18、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合称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6

  重点句子翻译: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无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10、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

  12、好读书,不求甚解: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1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已经喝醉了就离开,态度率真,来了就喝,喝完就走。

  1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著称。或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

  16、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7

  第二章 语境义理解

  一、 代义 联系上下文查找答案

  代词的指代义 非代词的指代义

  首先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 非代词的指代义与代词的指代义个”“这些”是近指;“那…”“那 一样,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所不同的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 是前者的寻找范围并不只限于上文。非是不定指等等。“他”“她”“它”人 代词的指代义,在上下文里总会有与之(物)称代词。然后,在语境(上文)中, 对应的阐释句,找到了阐释句几乎就等理解寻找。最后,代入原文,检验合适与否,找到了答案。

  二、 境义 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

  答题步骤:

  1、借助该词的基本义;

  2、分析该词在句中的搭配成分或修饰成分;

  3、联系上下文的感情色彩(褒贬中);

  4、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义、借代义、比拟义、讳饰义、反语义)

  5、理解词语的象征意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答题范例:

  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

  三、近义词 从意义、色彩、用法三方面分析

  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点 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范围 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感情色彩 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 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8

  语言运用

  简明、连贯、得体,均是语言实际运用方面的要求。

  简明就是说话、写文章都要努力做到既简要又明白,其具体内容要点包括: ①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之点,尽量去掉多余的话。

  ②语言清晰、明白,无歧义(就是不要让对方误解),易理解。

  ③简明扼要不完全是语言修养问题,还包括对事物的认识、了解等问题。对复杂事物如果不了解得很清楚,就很难掌握要点,就很难说得清楚。当然,提高语言修养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即使心里明白,也未必说得明白。 连贯的要求包括:

  ①各句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保持统一的话题。如果东扯西拉,话题突然转换,就会导致语言不连贯。 ②句序合理。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不仅要围绕一个核心,还要做到“言之有序”,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句子组织得不合理,即使有着共同的话题,中心明确,也还是不能连贯。

  ③语言要连贯,还要注意过渡、衔接自然,前后呼应。一段话常常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出现了脱节现象,上下文就不连贯了。 得体的主要内容有:

  ①用语要适合语言环境,注意场合。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使用各有不同的要求:a.庄重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一般用典范的书面语;b.工作场合,要求用语准确、扼要,经常使用某些专门的术语和行话;c.日常场合,要求用语自然、亲切、灵活,一般多用口语;d.娱乐场合,要求用语有趣、生动,有时还要求有点幽默。

  ②用语要注意对象,要处理好与对象的关系。关系的亲近与疏远,是对长辈还是平辈、小辈,都会引起用语的变化。

  ③用语要注意文明礼貌,它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9

  会考常用多音字

  1. 奇 ①jī 奇偶 ②qí 奇怪 奇异

  2. 缉 ①jī 通缉 缉拿 ②qī 缉鞋口

  3. 几 ①jī 茶几 几案 ②jǐ 几何 几个

  4. 济 ①jǐ 济宁 济水 人才济济 ②jì 救济 同舟共济 济贫 济世 无济于事 假公济私 接济 缓不济急

  5. 纪 ①jǐ 姓氏 ②jì 纪念 纪律

  6. 偈 ①jì 偈语 ②jié (勇武)

  7. 系 ①jì 系紧缰绳 系好缆绳 ②xì 系好马匹 系好船只

  8. 稽 ①jī 稽查 无稽之谈 反唇相稽 稽留 稽延 ②qǐ 稽首

  9. 亟 ①jí 亟待解决 亟需 亟亟奔走 ②qì 亟来闻讯

  10. 诘 ①jí 诘屈聱牙(同佶屈聱牙) ②jié 反诘 盘诘 诘问

  11. 茄 ①jiā 雪茄 ②qié 茄子

  12. 夹 ①jiā 夹攻 夹杂 ②jiá 夹裤 夹袄

  13. 假 ①jiǎ 真假. 假借 ②jià 假期 假日

  14. 间 ①jiān 中间 人间 间不容发 间架

  ②jiàn 间断 间谍 当间 间隔 间或 反间计 间歇 间杂 间作 间接 间苗 乘间 相间

  15. 将 ①jiāng 将军 将来  ②jiàng 将校 将兵

  16. 嚼 ①jiáo (口语) 嚼舌 马嚼子 ②jué (书面) 咀嚼 ③jiào 倒嚼(反刍)

  17. 侥 ①jiǎo 侥幸 ②yáo 僬侥(传说中的矮人)

  18. 角 ①jiǎo 角落 号角 口角(嘴角) ②jué 角色 角斗 口角(吵嘴)角逐

  19. 脚 ①jiǎo 根脚 脚本 ②jué 脚儿(角儿,脚色)

  20. 剿 ①jiǎo 围剿 剿匪 ②chāo 剿袭 剿说

  21. 教 ①jiāo 教书 教给 ②jiào 教导 教派

  22. 校 ①jiào 校场 校勘 校正 校样 ②xiào 学校 院校 将校

  23. 解 ①jiě 解除 解渴 解嘲 瓦解 解剖

  ②jiè 解元 押解 解送 起解

  ③xiè 解县 解不开 浑身解数 姓解

  24. 结 ①jiē (长出之意)结果 结实 ②jié 结网 结合 结果 归根结底

  25. 芥 ①jiè 芥菜 芥末 ②gài 芥蓝

  26. 藉 ①jiè 枕藉 慰藉 ②jí 狼藉

  27. 节 ①jiē 节骨眼儿(口语) ②jié 节操 节俭 节制 高风亮节

  28. 禁 ①jīn 禁受 禁不起 禁用 弱不禁风 ②jìn 禁忌 禁锢 禁闭 违禁 禁止

  29. 尽 ①jǐn 尽早 尽可能 尽着三天办事 先尽女同志 尽前边

  ②jìn 取之不尽 想尽办法 尽心尽力 人尽其才 尽职尽责 尽人皆知

  30. 矜 ①jīn 矜夸 矜持 骄矜 ②qín 矜(矛柄) 锄镰棘矜

  31. 仅 ①jǐn 仅有 ②jìn 士卒仅万(将近万人)

  32. 劲 ①jìn 干劲 劲头 用劲 没劲儿 ②jìng 强劲 劲草 刚劲 劲敌 劲旅

  33. 龟 ①jūn 龟裂 ②guī 乌龟 龟缩 ③qiū 龟兹(cí)(西域古国)

  34. 咀 ①jǔ 咀嚼 ②zuǐ 嘴

  35. 矩 ①jǔ 矩形 ②ju 规矩

  36. 据 ①jū 手头拮据(只此一词) ②jù 盘踞 据实 凭据 据理力争

  37. 菌 ①jūn 细菌 霉菌 ②jùn 香菌 菌子(同蕈xùn)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10

  常见题型:

  1、语境表达: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注意过渡、衔接和呼应。还要适应语言环境,注意场合、注意说话对象、注意文明礼貌。格式:礼貌用语+表达内容+询问

  2仿写: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 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 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3、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 缩句顺口溜:

  “的”前“地”前“得”字后,形容限制去个够。数量出现莫放过,介宾来了也杀头。 4、修辞手法作用类

  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11

  1. 蓝 ①lán 蓝草 蓝图 ②lan 苤蓝(piě lan)

  2. 烙 ①lào 烙印 烙铁 ②luò 炮(páo)烙

  3. 勒 ①lè (书面组词) 勒令 勒索 勒派 悬崖勒马 勒石 勒碑

  4. 肋 ①lē 肋脦 ②lèi 肋骨 鸡肋 ②lēi (口语单用) 勒紧点儿

  5. 擂 ①léi 擂鼓 擂他一拳 ②lèi 擂台 打擂(仅此二词)

  6. 累 ①lèi (受劳义) 劳累

  ②léi (多余 连缀 颓丧义) 累赘 果实累累 累赘 累累如丧家之犬

  ③lěi (牵连 积累 屡次义) 牵累 连篇累牍 连累 累进 罪行累累 累卵 累年

  7. 蠡 ①lí 管窥蠡测 以蠡测海 ②lǐ 蠡县 范蠡

  8. 俩 ①liǎ (口语,不带量词) 咱俩 俩人 ②liǎng 伎俩

  9. 量 ①liáng 丈量 计量 思量 酌量 端量 量度 量程 量具

  ②liàng 量入为出 量力而为 量才录用 量体裁衣 量刑 气量 胆量 流量 质量 力量 饭量

  ③liang 打量 掂量

  10. 踉 ①liáng 跳踉小丑(同跳梁小丑) ②liàng 踉跄 踉锵(走路不稳)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篇12

  7、肖伯纳。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 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0xx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8、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主办刊物《小说月报》,提倡为人生而艺术(文学反映人生、关心人民疾苦)。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2年语文会考知识点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66342128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