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捞月亮》

《捞月亮》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捞月亮》

微信扫码分享

《捞月亮》(精选15篇)

《捞月亮》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会看拼音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能正确回答课后第2题,会复述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育学生遇事多动脑,勤思考,不要盲目去做,不然,就容易做出傻事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猴子们捞月亮前的表现,这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今天我们学习童话故事《捞月亮》。(板书课题)

  2.“捞”是什么意思,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捞月亮?为什么捞月亮?怎样捞?捞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一群猴子不懂得井里是月亮的影子,盲目地到井里捞月亮的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刚才提出了问题,现在我们就仔细读课文,看看猴子们到底为什么要捞月亮,怎样捞的,结果怎样?

  请按下面的学习方法读书。

  (1)找出对应的内容读一读。

  (2)画出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集体讨论。

  (1)指名读1—4自然段,说说猴子们为什么要捞月亮?(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一群猴子都发现月亮掉到井里,所以他们大叫,准备捞月亮。)

  提示:大家看看,这些猴子大叫之前,有哪些不相同的词,请拿笔画出来。(跟着,也跟着,大家跟着)想想他们叫之前,动脑筋想了吗?(没有)从哪看出来的?(“一看”接着就叫起来。这些词说明它只看了一下,没仔细看清楚就叫起来)其余的猴子呢?(都和这个小猴子一样,没有认真动脑筋,看一眼就跟着叫起来)他们叫时什么心情?(小猴子惊奇、焦急,其他猴子着急)大家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感到他们很焦急?

  试读、自由体会、教师指导、指名读。

  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归纳学习方法:找、画、说、读。

  (2)那么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结果怎样?按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再学。

  学习5—6段时,教师要半扶半放,帮助学生找出“倒挂、拉住、接、伸”,看图解释一下这些词,说说他们按什么顺序排列,为什么这样排列?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是怎样捞月亮的。

  (3)学习第七自然段,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己说说捞的结果,指导朗读,注意把猴子在“月亮不见了”时他们伸着脖子找月亮的心情表达出来。

  四、再读课文,体会中心。

  1.提问:刚才同学们仔细读了课文,知道猴子们并没有捞到月亮,那他们为什么没有捞到月亮?错在哪?(提出问题)(因为小猴子不动脑筋,看见井里的月亮就叫起来,大猴子该想一想,老猴子更应该动脑筋了,数它有经验,可它们都不动脑筋,盲目地跟着喊,急着到井里去捞月亮,结果是水中捞月一场空,白费劲儿。它们错就错在,遇事不动脑筋,就盲目跟着去做。)

  2.揭示学习方法:

  (1)自己再从头到尾读课文,小声说一说。

  (2)小组讨论。

  (3)全班讨论。

  五、学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从)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看图复述故事。

  三、综合练习。

  1.组词。

  挂( ) 到( ) 候( ) 劳( )

  娃( ) 倒( ) 猴( ) 捞( )

  2.填写并回答问题。

  (1)填空:猴子们( )了井旁边的大树。老猴子( )在树上,( )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 )着,( )另一猴子的脚。猴子们就这样( )一直( )井里头,小猴子( )最下面。

  (2)猴子们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倒挂的?(老猴子、大猴子、另一只猴子、小猴子)

《捞月亮》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规范书写。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猴 附  掉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引趣,导入  新课。

  1、请学生观察:

  教师从讲台桌上拿一支笔,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拿)

  教师从地面上捡起一张纸,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捡)

  教师板书:“捞”,让学生说说什么意思?

  2、揭示学习内容:在捞后面加上两个字:“月亮”,全班齐读。月亮怎么能捞呢?现在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

  查一查,读准字音。

  2)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跳读)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1)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猴子 咱们  附近 倒挂 井里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另:上面是“口”,下面是“力”。

  捞: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劳”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猴:左右结构。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侯”字。注意与“候”字区分。

  掉: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不是“桌”字而是“卓”。第五笔是横。

  附:左中右结构。中间是单人旁,右边是“寸”。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3)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劳——(  )——(       )        力——(  )——(       )

  到——(  )——(       )        自——(  )——(       )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

  10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理解句子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

  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大胆的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1、通过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

  就怎么说。

  2、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知识:

  1、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附 咱  倒 另  伸

  2、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教师出示卡片)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子不动脑筋,看见井里月亮的影子后,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叫了起来,别的猴子也不动脑筋,跟着叫了起来,他们到井里去,结果月亮好好的挂在天上。)

  二、学习:

  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学,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

  投影打出学习提示:

  1)自己默读课文,在书中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与同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读课文,而后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见大家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问题:猴子为什么要到井里?

  他们是怎样的?

  他们捞到月亮了吗?

  ……

  3、重点学习一至四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组织好语言,做好发言的准备。

  2)学生间开展交流:(在交流时:先读出有关的语句,而后说明自己读懂的地方。)

  教师参与以下几个地方的交流:

  1)糟啦,糟啦!月亮掉到井里了”体会小猴子为什么这样叫?

  2)谁跟着叫起来了?后来呢?

  3)进行比较:猴子叫起来的这四节中,哪些话是相同的?哪些词语不同?进一步加深体会。

  板书:

  4)指导学生朗读:

  a与同桌一起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在哪应加重语气,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想法。

  b 听配乐朗读,结合自己读书情况找出问题。

  c师生间分角色读书,大家进行评议。

  4、五至七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问题。

  b小组内解决问题。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学习。

  c提出共性的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手制作教具,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猴子的图片,标上: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及一群猴子,然后边读书边粘贴,知道哪个猴子在上哪个猴子在下。)

  三、开展交流活动:

  1、通过读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启发想像:

  1)老猴子抬头一看,喘着气说了什么?

  2)小猴子、大猴子及一群猴子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这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总结:

  井里有月亮的影子,猴子们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他们就想办法,依次倒挂起来,想把

  月亮捞上来,因为井里是月亮的影子,所以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月亮仍然在天上。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要知道遇到事情一定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

  五、布置作业 :

  1、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给这篇课文续加结尾(选做)。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

  想一想,当老猴子发现月亮仍然挂在天上的时候,大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讨论,再演一演。

《捞月亮》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规范书写。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猴 附  掉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  新课。

  1、请学生观察:

  教师从讲台桌上拿一支笔,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拿)

  教师从地面上捡起一张纸,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捡)

  教师板书:“捞”,让学生说说什么意思?

  2、揭示学习内容:在捞后面加上两个字:“月亮”,全班齐读。月亮怎么能捞呢?现在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

  查一查,读准字音。

  2)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跳读)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1)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猴子 咱们  附近 倒挂 井里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另:上面是“口”,下面是“力”。

  捞: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劳”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猴:左右结构。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侯”字。注意与“候”字区分。

  掉: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不是“桌”字而是“卓”。第五笔是横。

  附:左中右结构。中间是单人旁,右边是“寸”。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3)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劳——(  )——(       )        力——(  )——(       )

  到——(  )——(       )        自——(  )——(       )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10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第 1 2 页  

《捞月亮》 篇4

  然后请你给故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出示大屏幕,讲猴子捞月的故事。 

  听完了故事谁来给故事起个名字?(捞月亮)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6课捞月亮。老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读课题。(指名读和齐读)

  二、初读课文,复习会认的字。

  1、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也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要想把故事讲好,就必须要把课文读孰。对了,生字娃娃你们和他们交成好朋友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教师出时生字图片,会读的同学举手读,其他同学大声齐读。教师边把要认得生字中要注意的地方讲给同学。

  2、开火车记生字。

  三、   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大家都是记字小能手,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熟的。赶快来读读课文吧!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那几种猴子?课文文给我们介绍了四种猴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附近的猴子

  2、刚才大家大家读课文的时候,有的同学悄悄地告诉我他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找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有趣。)

  3、把你认为有趣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4、找同学说说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不动脑筋跟着乱叫、利用特长倒挂着捞月亮。(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叫起来;也跟着叫起来;跟着叫起来。从而揭示猴子们遇事不动脑筋,别人怎样说自己就跟着怎样说。

  四、读了课文,你想对可爱的猴子们说些什么?

  孩子们,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想对可爱的猴子们说些什么?

  教育孩子们(遇事要动脑筋,才不会做出傻事)。贴纸条揭示道理。

  五、续编故事。

  听了大家的话,这些猴子们会怎样说,又会怎样做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

  六、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捞月亮》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生动有趣的“人物”不仅含有深刻地寓意,而且给人以启迪和智慧。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有趣的课文,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并积极投入其中。

《捞月亮》 篇5

  之五

  李洪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跟着去做,容易做出傻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1、猴子看见月亮的影子后在井边叫嚷;

  2、一只猴子接一只猴子倒挂着捞月亮。

  3、朗读录音带。

  4、猴子头饰多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学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月亮在天上。可是有那么一群猴子,却从井里捞月亮,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吧。

  二、自读课文

  要求:1、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2、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记忆字形。

  3、学生反复读字生字。

  4、用抽读的方法检查学生是不是把课文读通了。

  四、书写生字

  个别指导“猴”“倒”“脚”“接”。

  五、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课生字

  二、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1、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集中起来,围绕几个主要问题分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

  2、解答小组里未解决的问题。

  三、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想象猴子的神态、动作、和心情,借助插图体会。

  指导重点句子。月亮/好好/挂在/上呢!

  四、扩展想象,分组交流

  1、听到老猴子说月亮还好好挂在天上了,下面那些倒挂的猴子有什么反应,后来他们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许多年后,那只小猴子已经成老猴子了,当它的儿孙们一道坐在井边面对那轮明月时,它会怎么说,怎么做。

  3、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归纳出本课要让学生懂得的道理。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第4题。

  六、课堂订正。

《捞月亮》 篇6

  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捞月亮的母亲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捞月亮的母亲阅读材料

  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在一处平整的山坡,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于是,我大着胆子走上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说出的话语。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她抚摸着小男孩的头,再看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我来到她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

  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

  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你们城里人叫白内障,我正在攒钱给他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

  或许是看到了我眼中的疑问,女人接着说:“狗儿爹去了城里打工,那里挣钱多一些,家里就只有我和狗儿了。”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一路来到了女人位于半山腰处的家里。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 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

  我躺在外间屋原属于男人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儿子说:“娘,我想爹了,今天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好像爹啊,个子一样的高,手一样的有劲,可我就是看不清他的模样。”

  母亲说:“狗儿,快睡吧,睡着了,就能见到你爹的样子了。再过上半年,咱们就去城里找他, 治好你的眼睛。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它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

  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她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选自20xx年第10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捞月亮的母亲阅读题目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我”遇到了一对母子,他们虽然贫穷,但具有的精神品质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B.“我”联系了医院,让朋友开车接母子二人去治 病,面对他们的道歉“我”感到羞愧,原因就是我知道得太晚,没能及时给小男孩治疗眼睛。

  C.文中人物虽然简单,但是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借助了很多的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D.“我”听到远处窸窸窣窣的声音,看到是母子二人;在午夜,这样的母子让“我”“恐惧”;最后确认,他们只是普通的母子。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

  E.文章标题“捞月亮的母亲”含意丰富,既指为给孩子希望,母亲捞月亮;也指母亲的做法,把“我”的迷途之心捞起,让“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8.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3分)

  9.针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结合文本和现实对其含意进行探究。(6分)

  捞月亮的母亲阅读答案

  7.AE(E给3分,A给2分,D给1分,B、C不给分)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我”羞愧的原因并不是“没能及时给小男孩治疗眼睛”,而是因为本是他们帮助了“我”,他们却来感谢“我”。C并没有心理描写。D“跌宕起伏”稍重,可以说“曲折”。

  8.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的能力。

  ①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吃苦耐劳,她为了给儿子治病,去帮人纺丝线,晚上还要去种田。生活贫困仍给儿子希望。她给儿子捞月亮,让儿子感受生活的美好。②不怨天尤人。因同样的贫穷,她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她说起这些很平静,认为别人帮她够多的了。③善良。她看到“我”这个不速之客并没有不安和恐惧;并且想下山时叫“我”回她家,因为山上凉。(每点1分)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的能力。

  文中“我”因为爱情的破碎选择了放逐与放纵,但忽略了自己这样做会给亲人们带来什么样的伤害;除了爱情,其实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珍惜。(2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都会遭遇失败或挫折,也许有些人会一蹶不振,会选择自暴自弃,如果我们转念想想,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机会,还有很多人在关心我们,也许我们就会释然。(2分)因此,任何的打击或失利,都不能成

  为我们放纵的借口,因为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的人生会更精彩。(2分)

《捞月亮》 篇7

  佚名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地听故事,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能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2.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对小孩不能宠爱。

  教学时间 l课时

  教学重点 认真地听故事,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能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

  1.小黑板出示“教学目标 ”。

  2.让学生读一读。

  3.说说什么是故事的“大概内容”。(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4.说话的良好习惯应是怎样的?

  二、揭题解题。

  1.出示课题一一捞月亮。

  2.指课题提问设疑。(导引;①什么叫“捞?”②月亮能捞吗?⑧为什么能捞月亮?在什么地方捞?谁捞?④怎样捞?⑤捞的结果怎样?)

  3.说明;捞月亮足故事的题目,也是我们这次听说训练的内容。

  三、第—次听故事,粗知故事大意。

  1,老师讲故事(后附),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用小黑板出示)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讲了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3)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上面的思考题。

  四、第二次听故事。把握故事大概内容。

  1.老师讲故事(或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又是怎样的?

  2. 指名说说原因,经过、结果。重点说说“经过”部分。

  五、讲故事大概内容,

  1.说明讲故事的要求;

  ①原因、经过、结果要说清楚;

  ②说故事的声音要响亮,姿态要自然大方;

  ③说话要通顺连贯、没有语病。

  2.按课文中的“第三步要求,指—名优等生说。

  3.评议后,再抽几名一般的学生说。

  4.比较评议。

  5.问桌互说。

  6.指名较差的学生说。

  7.教师以肯定、表扬为主,评议同学所说的。

  六、明白故事告诉的道理。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去思考:一是从故事中的“我”去考虑;二是抓住故事中外婆所说的话去考虑。从“我”中可以体会到做事要动脑筋的道理,从外婆的话中可以体会到对小孩不能事事顺从,过多宠爱。

  七、小结。

  围绕教学目标 议论、

  (“捞月亮”的故事资料见《教参》)

  教后感:

《捞月亮》 篇8

  活动目标:1、感受传统民间故事的趣味。2、理解倒影与水的关系。3、锻炼语言描述的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第五册第9-13页。2、挂图《猴子捞月亮》。3、语言磁带或cd。活动过程:一、边看幼儿用书,边听故事。讨论:——教师:为什么猴子们要去捞月亮?——教师:月亮到底在天上还是在水里呢?二、边看挂图边分析再听一遍故事,探讨细节。1、幼儿与好朋友面对面坐好。——请幼儿和好朋友面对面坐在一起,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好朋友的特点。——教师: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做好,我们来仔细看看好朋友吧。2、说说好朋友什么样子。——是谁发现月亮掉进水里了?学一学他的样子。——猴子们是怎样去捞月亮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月亮被捞上来了,可是为什么又打破了呢?——猴子们后来又发现了什么?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三、回到故事的整体,谈谈自己的想法。——你喜欢这些猴子吗?为什么?——他们是聪明的猴子还是傻猴子呢?为什么?——夜晚的水里除了月亮的影子,还会有什么影子呢?——要是在白天,小猴子能从水里看见影子吗?活动延伸:1、在自由活动时间里播放故事《猴子捞月》让幼儿加深印象。2、进行故事表演游戏,教师可以扮演老猴子,引导幼儿表现故事中的一些细节。

《捞月亮》 篇9

  猴子捞月亮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

  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

  (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

  (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捞月亮》 篇10

  目标: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1、配乐故事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二、讲故事

  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

  “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四、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赏配乐故事。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捞月亮》 篇11

  之七

  佚名

  教学内容:捞月亮

  教学目标 :

  懂得遇事不要盲从,要多动脑的道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懂得课文要说明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字课文

  教学过程 :

  揭示课题,自主提问。

  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文明理。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猴子们看见月亮掉在井里?哪几个自然段讲猴子们捞月亮?

  指导学习1—4 自然段。

  猴子们说了一句什么话?

  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

  “叫”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

  看动画片:为什么它们只看天上并跟着叫呢?说明猴子们怎样呢?

  分组讨论,自学5—7 自然段。

  看动画。

  自学,分组讨论。

  快速默读5—7 自然段。

  用笔在课文中划出“猴子们捞月亮”的句子。

  写出猴子们连接的顺序。

  (树)→→→→→(井)

  猴子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

  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

  汇报学习结果。

  小结内容,照应前提。

  说理总结。

  从《捞月亮》这篇课文中,你们知道了什么道理?

  作业 。

《捞月亮》 篇12

  之六

  作者:huaiyu91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跟着去做,容易做出傻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1)猴子看见月亮的影子后在井边叫嚷;(2)一只猴子接一只猴子倒挂着捞月亮。

  3、朗读录音带。

  4、猴子的头饰多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生字

  一、谈话引入学习新课

  同学们都有知道,月亮在天上。可是有那么一群猴子,却从井里捞月亮,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有趣的童话吧。

  二、自读课文

  要求:1、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注意检查下面字的读音:

  “捞、另”的声母是边音,“另”还是后鼻韵母;

  “咱”是平舌音,读“z n”,不能读翘舌音,或“z ”;

  “伸”前鼻韵母,翘舌音;

  “碰”是后鼻音。不要读成“p ng”

  “喘”读翘舌音“chu n”。不要读成“chu i”。

  2、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记忆生字。

  如“捞、咱、倒、另”,可让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

  3、学生反复读记生字。

  4、用抽读的方法检查学生是不是把课文读通了。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下面的字:

  猴:左右结构,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时候的“候”字少中间一竖。左右要写紧凑些。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倒: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紧凑、匀称,“亻”和“刂”都比中间部分长,中间部分的下面是不是“土”。

  脚:中间的“去”高于两旁,“卩”在几乎全字二分之一处起笔。

  接:右下的“女”写大些,托住上方的“立”。

  五、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扩展练习

  一、复习本课生字

  二、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1、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集中起来,围绕几个主要问题分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

  2、解答小组里未能解决的问题。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四个“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可引导学生想象猴子看到井里的月亮那着急的神态、动作和心情,可借助插图体会。前两个“糟啦”连接紧一些,第二、三个“啦”字的声音稍拖长,突出喊叫时的着急。

  最后一段老猴子说的话,应表现出喘着气、很累的样子。第一个“不用捞了”后面是逗号,但根据内容及语气表达的需要,停顿时间可稍长一点,表现出老猴子喘着气说话的样子。后一句可这样停顿:月亮/好好地/挂在天上呢!

  四、扩展想象,分组交流

  1、听到老猴子说月亮还好好地挂在天上时,下面那些倒挂着的猴子有什么瓜,后来它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许多年后,那只小猴子已经成了老猴子了。当它和儿孙们一道坐在井边面对那轮明月时,它会怎样说,怎样做。

  3、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归纳出本课要让学生懂得的道理。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第4题

  六、课堂订正

《捞月亮》 篇13

  之三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规范书写。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猴附掉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引趣,导入  新课。

  1、请学生观察:

  教师从讲台桌上拿一支笔,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拿)

  教师从地面上捡起一张纸,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捡)

  教师板书:“捞”,让学生说说什么意思?

  2、揭示学习内容:在捞后面加上两个字:“月亮”,全班齐读。月亮怎么能捞呢?现在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跳读)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1)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猴子咱们附近倒挂井里捞月亮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另:上面是“口”,下面是“力”。

  捞: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劳”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猴:左右结构。左边是“反犬旁”,右边是“侯”字。注意与“候”字区分。

  掉: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不是“桌”字而是“卓”。第五笔是横。

  附:左中右结构。中间是单人旁,右边是“寸”。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3)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猴子看到井里有月亮以为月亮掉到了井里,于是猴子们倒挂起来,捞月亮。小猴子伸手一摸月亮不见了,老猴子抬头一看,发现月亮就在天上呢!)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劳————力————

  到————自————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

  10 捞月亮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理解句子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大胆的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

  1、通过读这篇故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

  2、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巩固知识:

  1、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附咱倒另伸

  2、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教师出示卡片)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子不动脑筋,看见井里月亮的影子后,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叫了起来,别的猴子也不动脑筋,跟着叫了起来,他们到井里去捞月亮,结果月亮好好的挂在天上。)

  二、学习:

  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学,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

  投影打出学习提示:

  1)自己默读课文,在书中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与同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读课文,而后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见大家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问题:猴子为什么要到井里捞月亮?

  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他们捞到月亮了吗?

  ……

  3、重点学习一至四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组织好语言,做好发言的准备。

  2)学生间开展交流:(在交流时:先读出有关的语句,而后说明自己读懂的地方。)

  教师参与以下几个地方的交流:

  1)糟啦,糟啦!月亮掉到井里了”体会小猴子为什么这样叫?

  2)谁跟着叫起来了?后来呢?

  3)进行比较:猴子叫起来的这四节中,哪些话是相同的?哪些词语不同?进一步加深体会。

  板书:

  4)指导学生朗读:

  a 与同桌一起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在哪应加重语气,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想法。

  b 听配乐朗读,结合自己读书情况找出问题。

  c 师生间分角色读书,大家进行评议。

  4、五至七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问题。

  b小组内解决问题。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学习。

  c提出共性的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让学生亲手制作教具,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猴子的图片,标上: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及一群猴子,然后边读书边粘贴,知道哪个猴子在上哪个猴子在下。)

  三、开展交流活动:

  1、通过读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启发想像:

  1)老猴子抬头一看,喘着气说了什么?

  2)小猴子、大猴子及一群猴子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这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总结:

  井里有月亮的影子,猴子们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他们就想办法,依次倒挂起来,想把

  月亮捞上来,因为井里是月亮的影子,所以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月亮仍然在天上。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要知道遇到事情一定要动脑筋,多思考,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说。

  五、布置作业 :

  1、听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给这篇课文续加结尾(选做)。

《捞月亮》 篇14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

  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

  “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四、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捞月亮》 篇15

  《捞月亮》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生动有趣的“人物”不仅含有深刻地寓意,而且给人以启迪和智慧。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有趣的课文,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并积极投入其中。

  如果学生感到快乐,那么他们就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所以在这节课上我力争给孩子们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学习中。课前,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歌声中走入课堂,用孩子们喜欢的看故事的形式揭示课题,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揭示课文所讲得道理时,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说出答案,而是让孩子们在读中自己悟出道理来。这一堂课自始至终孩子们都沉浸在欢乐中,学习兴趣很高,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滩旧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在努力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

  这节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识字教学主要是检查学生对生字宝宝的掌握情况。我用了开火车之以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在阅读教学中,我大胆的把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度,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分角色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在重点词句上重点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我也感觉到这节课中有不足之处,在学生的朗读指导上唑的不是很到位,在过渡型语言方面有的话不够简洁明了,有的语言用得不太恰当,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机制,又是对孩子的回答评价没有及时跟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练习,争取有更大进步。

[!--temp.footer2--]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