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薄凉之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通用12篇)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1

  导学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隧道、山岚、竹坞、名副其实、束手无策”等重点词语,学习文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的方法。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领悟“自然与人”的和谐美。

  第一课时:

  ⅰ教材助读

  一、 走近作者

  黄蒙田原名黄草予,又名黄茅,1919年出生,广东台山人,著作有《落乡班子》《职业与爱情》《清明小简》等。

  二、 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边朗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朗读的基本要求:

  ⑴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⑵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

  (提示: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2. 作者用了哪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3. 竹林人家的生活和环境氛围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通过诵读课文,江南的竹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ⅱ预习自测

  请结合课本完成自测。

  1.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屏风(     ) 沏茶(       )  隧道(       ) 竹箬(       )

  山岚(        )竹坞(     ) 山麓(       )  匾箪(       )

  密密匝匝(      )     山       jiàn        名       fù 其实

  2.请解释下列词语。

  束手无策:

  名副其实:

  密密匝匝:

  我的疑问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探究解决。

  第二课时

  探究案     竹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它一直是虚心、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佳句。江南竹乡,远远望去,一层又一层,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这辽阔的“绿色”的海洋,再加上“海洋”深处飘来的缕缕炊烟,是一副多么美丽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散文家黄蒙田先生走进那深深的竹林,探访一下竹乡之人吧。

  ⅰ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 作者用了过半的篇幅写竹林,而描写竹林人家的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这是否切合题意?为什么?

  2. 本文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至少说出两点。

  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不做任何形式的回答,以便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学习的针对性。

  (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同学进行一对一交流,或者学习小组内部的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精句赏析

  1. 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

  提示:这句话用写竹海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 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提示:作者为什么会有“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的感觉?

  3.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提示:为什么作者每当“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探究点二   文本理解

  1. 通过诵读,说说作者笔下的江南竹乡有哪几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提示:可从竹林、竹乡、竹民三个方面全面考虑)

  2. 李白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特点也不同,请同学们回到文本,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观景点来描绘不同的竹林景象的。

  3.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本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探究点三  综合探究

  1. 作者是怎样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写竹的韵致的?

  文章题目是“竹林深处人家”,落脚点应该是“人家”,作者却用了过半的篇幅写竹林,描写竹林人家的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这是否切合文题?为什么?

  ⅲ 文本拓展

  按语: 读了黄蒙田的《竹林深处人家》,我们见识了江南竹乡的宽广秀丽和竹民生活的和谐静美,但是只见竹之密,竹之多,竹之绵延无际,却缺乏对竹的内涵的了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见微能知著,小中见功夫。面对青青一竹,我们还应该有哪些思考呢?让我们在付梅丽的《竹思》中继续探索吧。

  竹思    付梅丽

  拾起竹韵的品思,夹在记忆的扉页,等待来年的春风,吹起酣梦的残浓。

  是春天招来了四月的踏足,还是四月留住了春天的脚步?春天四月芳菲尽显,四月春天浓情依然。然而在那些比较偏僻清幽的地方,有这样一种植物也静静地在春天里滋长,也默默地为春天送去缕缕祝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诗韵竹魂,仅限于斯。

  她,腹中空空,把她纵向剖析,里面只有横隔的竹节,其他一无所有,有人却说,这是“虚怀若谷“。她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腹中无物就不断向外界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用不满足。品竹,就要品她的虚心自持。

  她,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松柏的身躯伟岸;没有月季的引蝶浓香,也没有杨柳的盈絮飞扬。有人却说,这是高风亮节。她性高韵胜,明净深邃,不炫耀,不卖弄。然而她的青翠欲滴,她的四季常青,在人们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致。她那毫不张扬的独特之美,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使她成为他们笔下感情的寄托之物。赏竹,就赏她的隽秀脱俗。

  她,时时作节,每成长一步,都留下印记,是要让自己不断回首过去吗?有人却说,这是“竹子作节步步高“。在生命的旅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困难不能使她害怕,挫败不能使她畏缩,竹节就是最好的印证。赏竹,就赞她的不断进取。

  她,扎根地下,不断向下伸展,是只会向下看而望不到头上的蔚蔚蓝天吗?有人却说,这是“扎稳根基“。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因此干事一定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发扬竹的坚韧精神。念竹,就念她的踏实稳重。

  她,立于寒冬,孤芳自赏,不知与时俱进,让自己过得舒适安逸。有人却说,这是“笑傲严寒“。在冰封大地的冬天,抗严寒,斗傲雪,品性坚韧。与松、做伴,为冬天添一份生机与活力,因而与松、梅被人们亲切地并称做”岁寒三友“。思竹,就思她的坚韧不屈。

  从小就对竹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偏爱,一种超乎寻常的爱。青青翠竹,亭亭玉立,修长的身躯,好似苗条的妙龄少女;挺拔的姿态,又好似威武的将士。

  竹,也是文人墨客的一种情怀的寄托。晋代有“竹林七贤”在竹林里清谈,唐代“竹林六逸”隐居于徂徕山的竹海中,纵酒酣歌,谈诗论文。竹经通幽处,人在画中游,郑板桥赞曰“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真恰如其分。唐代白居易更是以竹喻人生 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以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竹被喻为全德君子,“居有竹”成为文人雅士追求的住所的最高境界,被认为是精神上的一大享受。竹如此可爱,怎能不让人怜、爱、喻、品、赏呢?故竹从不缺少懂她的“知心人”。

  四月的竹,让春天在褪去华丽鲜艳的外衣后,还有那么一丝朴素、执着与不俗的内在涵养。繁华背后,竹,演绎着另一种极致!就像我们人,不仅要注重与讲究外在美,更要塑造自己的内在美,因为那种美更让人留恋与品味。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说:“一叶一宇宙,一竹一人生”。

  人生,思竹,思人生。

  ⅳ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下列各项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b.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c.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

  d.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

  2.“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句中的“铺”字能否换成“长”字?

  有错必改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课堂小结 :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2

  素质教育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味江南竹乡的美丽景色,明白作者所寄寓的深情。 

  2.体会作者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达到形象生动描写景物的语言艺术。 

  3.培养学生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2.难点:品味并说出本文语言的优美。 

  课时划分 2课时 

  指导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晾(liàng) 沏(qī) 隧道(suì) 竹箬(ruò) 

  山岚(lán) 竹坞(wù) 山麓(lù) 匾箪(dān) 

  2.解释词语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形势。 

  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情况相符。 

  束手无策: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竹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它一直是虚心的高洁我象征,所以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佳句。今天我们就随当代画家兼散文家黄蒙田,一起去江南竹乡走走。 

  二、朗读思考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轮流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几部分写?请写出各段段意 

  (2)作者怎样描写江南竹乡的面貌? 

  (3)竹林深处的人家,生活上有什么特点? 

  (4)作者用了过半的篇幅写竹林,而描写竹林人家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这是不切文题?为什么? 

  (5)你觉得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 

  (1)文章主要写作者穿行于江南竹林沿途的见闻感受,按照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行踪,课文可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江南竹乡竹子之多。 

  第二部分(2):写走入竹海的独特感受。 

  第三部分(3、4):写来到竹坞的所见所闻。 

  第四部分(5-7):写来到竹海山村见到的百姓生活。 

  第五部分(8)写竹林深处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回味。 

  (2)作者从三个角度去描写江南竹乡的面貌的。 

  ①先是从“远望”的角度写,突出“竹子实在太多了”的特点。 

  “一连几座山头……被竹的海洋淹没了。”这是写面积之大。 

  “当一阵风吹过……它是非常深沉的。”这是写竹浪,突出竹子种植之密,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一阵风吹过,形成“竹浪”。 

  ②再从自己深入竹林的独特感受的角度,突出竹海的“密”。 

  ③最后从一位画家也“束手无策,画不出一幅画来”的角度,感受竹林的“浓密”。 

  (3)那里的人家,多数是竹农,他们是倚*竹林的生产品而生存的。 

  (4)本文的主题是描写竹林深处人家的恬静生活,但这人家何来必须交待清楚,而且“深处”两字极为重要,若不是在竹林深处,便见不到这些人家所过生活的恬静,因此作者需要作很大篇幅描述竹林的深、密、广,一山连一山的都是竹,从平地到山顶都是竹,经过这样的铺垫和衬托,山村人家的闲适生活便有了根据。所以作者用了超过文章一半的篇幅来描写竹林的茂密,是合理而又切合文题的。 

  (5)本文主题: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穿行于江南竹乡的见闻感受,抒发了作者对茂密林海深深的赞叹和对林海人家淳朴、和谐、富有情调生活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1.本文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至少能说出2—3点。 

  2.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它好。 

  明确: 

  1.(1)用“步移换景法”描写景物:即是边走边看,依次描写看到的景物,通常是描写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2)点面结合,主题集中:本文只抓住当地竹子多的特点加以描述,从竹海、竹浪、竹坞、炊烟写到竹林深处的人家从面写到点,从竹海写到人家,从粗写到细,点面结合,主题集中。 

  (3)注重色彩的描绘,清丽柔美:文章以竹林的嫩青色和墨绿色为基调,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美的和谐。然后描写竹乡、竹浪,村庄农家,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清丽画面,有如一幅色调柔和的图画。 

  2.文中好的句子很多,学生在分析“为什么”时,指导他们从句子的内容、用词、修辞等方面说出它的表达效果。 

  板书设计: 

  广 

  竹林的特点 多 竹林人家的生活:*竹子生存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对课文《竹林深处人家》进行整体感知,让同学们课外去搜集有关竹子的成语、诗词、谚语等以便这节课交流。现在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把你认为最好的材料展示出来。

  (小组经过交流,推荐代表上台,老师打开投影仪,学生把材料放置在投影仪下)

  生1:我们小组搜集到的材料有成语:青梅竹马、胸有成竹,有郑板桥的《竹石》一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你能介绍一下为什么选郑板桥的《竹石》吗?

  生1:我认为“咬定青山不放松”表现了竹子的坚韧不拔的气节,所以很喜欢这首诗。

  师:你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再请一位代表上台。

  生2:我们组搜集到的材料有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还有谚语:虚心能容物、山尖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师:“山尖”应为“山间”才对。你选的成语中有“胸有成竹”,刚才那位代表也选了,那你知道“胸有成竹”的意思吗?

  生2:“胸有成竹”是形容很有信心。

  师:好的。下面我们再请一位代表上台。

  生3:我们组搜集到的材料中有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青梅竹马。但我认为最好的是这幅墨竹画。

  师:你认为最好,那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生3:郑板桥。

  师:对。郑板桥的墨竹画是非常有名的,它的画上还经常题有诗句,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你请坐。刚才同学们展示的成语中,基本上都有“罄竹难书”,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大部分学生摇头,有一位学生举手)

  生: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罪名很多,用竹子做成的书也写不完。

  师:你很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好,请坐。下面我解释一下,“罄”是尽的意思;“罄竹难书”的意思是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一般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所以这样说。

  师(总结过渡):同学们搜集的材料很丰富,有画、有成语、有诗词、有谚语。可见,同样是竹子,可以有不同的写法。上一课时我们已整体感知了《竹林深处人家》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文章作者怎样描写竹林景色。现在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朗读,其他同学可以闭眼聆听,放飞想像,跟随作者去观赏竹林美景。

  二、赏析三段写景文字

  (一名学生上台,配乐朗读“远望去……只是竹子”一段文字。屏幕映出大幅竹林景观图作为背景。朗读完,师生热烈鼓掌)

  师:同学们,这片竹林景色美不美?

  生:(纷纷答)美!

  师:请大家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竹林的美的。

  (学生默读)

  师:作者怎样表现竹林的美?谁来说说?

  生1:作者说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什么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他把竹子比作海洋,我认为很美。

  生2:老师,我认为他这样说是错的。应该说是“把竹林比作海洋”。

  师:说得很好。这片竹林之所以美,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3:有,还因为它是有颜色的。作者写出它的色彩是“嫩青色”和“墨绿色”。

  师:对。它还美在拥有代表勃勃生机的绿色。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这幅竹林图,大家觉得美吗?

  学生(纷纷点头):美。

  师:它有没有把作者笔下的这片竹林的美完全表现出来?

  生4:老师,我知道了,这片竹林还美在“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

  师:为什么你认为这句美呢?

  生4:因为它写出了竹林的动态。

  师:说得好。那你怎么知道它是写竹林的动态的?

  生5:作者用了“涌、暗浪、推”这些词。

  师:你认为“推、涌”这些词用得好,那你能具体说说它们好在哪里吗?

  (学生迟疑了一会,另一名学生举手)

  生6:我认为这两个词用得好,就在于它们写出了竹林像海的特点。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看过电影《卧虎藏龙》吗?(学生纷纷回答看过)里面的竹林也可用“竹林如海”来比喻。风吹过时,一浪推着一浪,此起彼伏,一直涌到很远很远。现在让我们深入到竹海中去,齐读第4自然段。

  (学生朗读)

  师: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就这段文字的内容提出问题。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举手)

  生1:为什么说“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师:有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呢?

  生2:这是因为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严了,好像一个隧道。

  生3:作者说“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味道究竟是什么样的?

  (学生静了一下,一时被难住了,老师见此,指导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学生热烈讨论)

  师:谁愿意来说说看?

  生1:应该是一种绝处逢生的味道吧。(学生笑)

  生2:不对,应该叫“豁然开朗”。

  生3:我认为是那种以为没有路可走了,后来又发现了路的又惊又喜的心情。(学生鼓掌)

  师:你说得很好。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啊?

  生1:作者说“除了每根竹子有一个登记的号码以外”,为什么要登记号码?

  生2:村里人怕迷路。

  (话音一落,马上有人反驳:“是村里的人怎么会迷路?”)

  生3:说不定是村里搞承包做的记号。(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生4: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作者说竹海的海底隧道,那隧道不是阴森森的吗,作者怎么会感到美呢?(学生又静了一下,老师据此又指导四人小组讨论)

  师:下面谁来讲一讲?

  生1:隧道不会阴森森的,因为叶子可以反射出光来。

  生2:竹林虽然很密,但还是会透光的。

  生3:作者走在里面可以看两旁的景色,像走进迷宫一样。

  生4:不对,迷宫太恐怖了。作者走到里面,既可以观赏两旁的竹林美景,又不用怕被阳光晒黑了,所以他当然就觉得美了。(学生边笑边热烈鼓掌)

  师:还有没有问题?(大家摇头)那么我们就不在这竹海深处逗留了,继续往前走吧。现在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齐答:较高的竹坞。

  师:这里的景色怎么样?

  生(纷纷答):除了竹子还是竹子。

  师:对。这是一片竹的海洋。讲到这里,我想起课前一位同学向我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讲一下。

  生:我的问题是———同是一片竹林,作者怎么能写得这么长?

  (学生开始小声讨论,一名学生举手)

  生:因为作者是站在不同的地方看竹林,每次看到的竹林景色都不一样,这就跟看庐山的感觉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景色当然就不一样,所以写起来就长了。

  师:听了你的话,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说作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能具体说说是哪些地方吗?

  学生(纷纷答):远处、深入竹林、较高的竹坞。

  师:我还有一个问题,你说跟看庐山的感觉一样,那看庐山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生(略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他学生纷纷跟读)。

  师:太棒了,可见同学们是很注意语文知识的积累的。我们一起把这三段的内容总结一下吧。

  (黑板板书,师生共同归纳)

  远处所见:竹林如海

  三个观景点 深入竹海:如隧道似屏风

  登临竹坞:竹的海洋

  师:作者用了这么长的篇幅描写竹海,只是为了让我们跟着他去观赏竹林景色吗?

  学生(纷纷答):不是。

  师:当然不是,作者除了写景,还写了人,写了竹乡中的人家,但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留在下一个课时来讨论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三段文字齐读一遍。

  三、拓展练习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屏幕上映出短文《竹》,将《竹》一文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大家一起把《竹》这篇文章读一遍,感受另一位作者笔下的“竹”吧。

  (学生大声齐读:)

  竹

  从我出生的那天起,妈妈就给我种下了好几株竹,几十年了,已成气候。浑然天成的自然的那种绿色,常将我神游的思绪从娇艳的花丛中唤回。

  清风抚竹,对月成影,婷婷婀娜的是那纤细的密竹,玉树临风的是那刚直伟岸的萧竹。淡淡悠闲的竹枝随意舒展着,瓣瓣细小的叶儿展露着绿色的生命。笔直粗壮的主枝向上延伸着它的勃勃生机,挽起了那份孤傲与清雅。此时找不到竹的一丝的柔情,找不到竹的一丝娇作,只有那份遗世独立,与世无争。

  落雨了,是蒙蒙的夏日的雨,点点细小的密沙雨,笼罩了整个竹园,如一座美丽的烟雨仙境,让人忘记身在何处。偶然积成一颗小珍珠,却因为小叶儿经不起稍重的负荷,而任凭它随颤而坠……

  入夜了,幽暗的竹枝应和着风的呼唤,用那轻盈的悦耳之音迎接着风儿的礼待。室内暗色的灯光斜斜地透过玻璃,灯光中的竹子如沐浴过的天使晶莹玲珑,变得柔情似水了。透过落地玻璃,我静静地融合在这份意境中。

  师:这也是一篇优美的描写竹子的文章,描写了风中的竹子、雨中的竹子、入夜的竹子,既写出了竹子的美(如婷婷婀娜、玉树临风),又写出了竹子的品格(遗世独立、与世无争)。我们把它和课文的这三段进行比较阅读,从内容、写法、语言三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点。请同学们课后完成。

  下课!

  教后记

  设计教案时,我一直担心学生提不出问题来,认为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得出结论是冒险的事。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幼稚的,却是充满趣味的、真实的,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这使我更加认识到,只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所提的一个个问题展开研讨,给学生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他们都肯学习、都会学习。

  点评

  黄老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竹的成语、诗词、谚语等资料,不仅使学生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积累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和方法,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而在课堂展示中,不仅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如对“咬定青山不放松”诗句的理解,对“胸有成竹”成语的解释,等等。

  黄老师在第二个环节教学中,始终没有忘记结合阅读。这是很重要的。因为阅读是基础,是建构文本的依据。正是从文本出发,学生感到竹林是很美的。

  “作者怎样表现竹林的美”,这是教师提出的具有探究价值的中心问题。正是这个问题将学生带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去,对这一问题做深入的探究。

  探究是依据文本的描写顺序来展开的,也就是从整体到细部的分析过程。先是指出作者“把竹林比做海洋”,进而对竹林颜色和形态(动态)深入探究,从而揭示出竹林的整体特征。在细部分析中,如引导学生对“海底隧道”的体验,或“绝处逢生”,或“豁然开朗”,体验不同,反映了同学们反应的多元性。总体来看,这节课是在向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首先,教师还没有充分放开。突出的表现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主要的,而没有使学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形成并充分展现出来。这种现象,是受旧有习惯的影响所致。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究,让他们在相互合作与探究中得到发展。

  其次,解读过程中,学生的多元性反应还不够充分。原因是问题的探究性不够,给学生留下的探究空间不够开阔,其次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真正形成,其相互之间的“脑力激荡”作用未容充分发挥。因此,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究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或更提倡由学生提出,或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提出。

  总之,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是一堂体现新理念的课,是在新课堂教学探索中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教育部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 张继先)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4

  总体构思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叫写景文章的特点,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并会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引导通过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握课文通过描绘景物的情状和特征,并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特点。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品味——探究——体验。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教长。教学中应该在泛读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段落精读,感悟美点,让学生在品味的基础上发现竹林的美丽、竹乡生活的恬静,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展示)

  江南竹乡,远远望去,一层又一层,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棉队这辽阔的“绿色”的海洋,再加上“海洋”深处飘来的缕缕炊烟,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散文家黄蒙田先生走进那深深的竹林,探访一下竹乡之人吧。

  (二)文化积累,了解作者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

  (三)知识积累,学做读书卡片

  展示课后“字词积累”中的词语,从音、形、义方面让学生辨析。鼓励学生就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教师适当点拨,要求学生做成读书卡片。

  (四)整体感知,学生自主探究

  1、在朗读中思考:

  问题一:一句话概括,这里有什么景?这里有什么人?

  要点提示:这里有茂盛的竹林和勤劳质朴的竹农。

  问题二:竹林之景,立足点不是一个,而是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之景,说出三个观景点的位置,并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景物。

  要点提示:此题设计让学生找到立足点。找到课文中有关语句,并学会概括,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本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丰富的感情,交流阅读感受,文章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3、作者的情感流动中,写了竹林之人,在写法上有何特色?(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

  要点提示:遥见炊烟——听到禽鸣——初识竹林——吃到竹饭——听到欢笑

  总之在安排材料时,尚未见竹乡,已见炊烟;到达竹乡后,未见村民,先闻声音,由家禽的鸣叫直到少妇的笑声,步步深入,引人入胜,作者这样精心设计,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五)合作讨论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竹子,同时又写了竹林人家,文章写作的重点是什么?

  要点提示:本文的重点是写山村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

  (六)作业

  仔细回味课文,竹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七)重点品味

  1、自由朗读写竹子的段落,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从色彩、声音、气味上描写竹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1)色彩:a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绿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b、在竹钨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

  c、在路边,在空地上……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若。

  d、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2)声音:a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吵声。

  b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

  c我们正要离去……声音却愈来愈近。

  (3)气味:a又用山泉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新的新竹的气息。

  b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象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

  2、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写景的方法。

  (1)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地观察。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3)景物描写要安排合理的顺序。

  (4)景物描写中要渗透作者的感情。

  (八)感受美点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或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明欣赏的理由。

  1、段的示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象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来的清香,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要点提示:这是作者在前面以游记形式介绍完竹林和人家后,意味深长的结尾,在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当年在竹乡所见所闻所感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也反映了作者对江南竹乡及生活在那里的勤劳朴实的村民怀有深深的感情,因此也就有了闻到竹子的芬香,感觉四周都是柔和,宁静的青绿。

  2、句的示例: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

  要点提示: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风过竹海时的情景,渲染了竹海的起伏和气势,写出了竹海的深沉,问中用了“推”“涌”“暗浪”等词语,十分恰当,表现力强。

  (九)质疑释疑

  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假如你有疑问,现在允许你去采访作者,请你列出一个提问的清单,就本文的理解提出你的看法或进行质疑。

  3、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在问中标出或列出在笔记上。

  4、同桌互相扮演访问、被访问的角色,讨论交流彼此的见解。

  5、在全班范围内将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十)作业

  收集有关竹的诗文,书画作品。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5

  导 学 平 台

  [课标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2、学习文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

  3、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学法点悟]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相互质疑,理解课文内容,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增强感性认识。

  [整体感知 ]

  这是一篇优美如画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写了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物?作者在描绘景物时,是从一个角度,还是从多个角度来写的呢?全文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就是我们在学习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

  质疑:文章写了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物?

  解惑:文章描绘了江南乡下的春天,茂盛的竹林以及竹乡人家丰收的情景。

  质疑:作者是从几个观景点描绘不同的竹林景物?

  解惑:作者是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景物,分别是:1、远处所见:远远望去,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子,像全被竹海淹没了。一阵风吹来,只见竹浪一浪推着一浪,直涌到很远。2、竹林深处所见:山路两边高大的竹林很密,盖住了天空,一点也感觉不到阳光的猛烈。我们走在路上就好像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有时看到前面的竹丛像屏风挡住路,好像走不通了,但是我们走到前面一看,另一条山路又出现在我们眼前。3、竹坞所见:抬头向四面看望,到处都是竹子。

  质疑:全文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解惑:作者通过描绘茂盛的竹林以及竹乡人家丰收的喜悦,表达了对祖国山川壮丽、物产丰富的赞美,对欣欣向荣的生活的讴歌,以及对勤劳、朴实的山村人民的热爱之情。

  [语言揣摩]

  1、“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这是写“我们”深入竹海近看的感觉。竹林密得教人仰头看不见上空,像走过竹海的海底隧道。

  2“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 

  这句话对竹海进行精彩、细致的描绘,运用了“推”、“涌”、“暗浪”等表现力强的词语,渲染了“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充分表现了竹海的“深沉”。

  [研究课题]

  《竹林深处人家》是一篇优美如画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描绘了江南乡下的春天,茂盛的竹林以及竹乡人家丰收的情景。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找出黄蒙田的其它作品,比如他写的《春暖花开》,这是在江南地区的游记,同课文比较阅读。

  自 主 探 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重点语句的含义。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基础巩固集训]

  一.字音字义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山麓 隧道 竹坞 

  山岚 竹箬 匾箪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晾 沏 岚 径 栽 隧 

  谅 彻 岗 经 裁 遂 

  二、语言积累

  1、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束手无策: 

  名副其实: 

  山岚: 

  山麓: 

  三、问题探究

  1、什么事情引起作者对竹林深处的回忆?那种回忆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提示:朋友请吃饭,有扁尖笋做的家常菜,因此引起作者的回忆。作者记忆得那时是在春天,是清明前三天到谷雨后七天那段日子。地点是江苏省太湖山区,那是中国名茶碧螺春的故乡。)

  2、作者怎样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方面对竹子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提示:视觉:作者从远观竹海,竹林茂密;竹浪起伏,气势深沉;登上竹坞,极目四顾还是竹子,在视觉上看到竹子长得那么茂盛。听觉:作者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海,除了近处微风吹拂竹叶的沙沙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吵音,这是从听觉描写竹林的寂静。嗅觉:作者沏一杯碧螺春茶,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竹的气息。甚至连空气也是充满了竹的清香。这是用味觉嗅觉描写竹的气息。)

  3、文章中的画家和护林员面对竹海有什么不同的观点?

  (提示:画家认为竹林茂密,找不出一点层次,如果要绘画竹林景色,实在束手无策。

  护林员认为竹林旺盛,意味着竹林和竹笋丰收,正是名副其实的竹乡,值得高兴。)

  3、作者是如何细腻描写竹农生活的?

  (提示:(1)住:房子的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都是竹造。(2)用:家具如椅子、凉床、衣柜、斗笠、摇篮、鸡笼、斗笠,甚至接山涧水的水管,都是用竹材制成。(3)穿:鞋子也是竹箬所制。(4)吃:吃的是盐笋干,竹叶锅巴汤和蚕豆鲜笋饭。)

  四、欣赏评价

  1、你最欣赏课文中的哪些段落,说说你的理由 。

  五、拓展阅读

  农 家

  [德] 黑 塞

  ①当我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福地时,我仿佛总觉得自己从流亡中回到了故乡,仿佛终于又站在我理应站的山的那一边。这里,太阳更亲切,群山更红,这里生长栗子、葡萄、杏仁、无花果,人们善良、友好、彬彬有礼,虽说他们都很贫穷。他们所建造的一切,看来是那么好,那么〉倍砂路鸲际亲匀簧傻摹7课荨⑽健⑵咸焉降氖丁⒌缆贰⒅种驳睾吞萏铮庖磺屑炔恍乱膊痪桑庖磺蟹路鸩皇强坷投ㄔ斓模皇怯媚越钕氤隼吹模皇乔啥崽旃さ模窍裱沂⑹髂尽⑻阂谎匀恍纬傻摹f咸焉降奈健⒎课荨⑽荻ィ庖磺卸际怯赏暮稚檠沂龀傻模庖磺邢喔ㄏ喑桑竦苄质肿阋话恪c挥幸谎蠢词悄吧摹⒒秤械幸獾暮痛直┪耷榈模磺卸枷缘们浊小⒒冻┖湍懒谟押谩?br>

  ②你愿坐在哪里就坐在哪里,围墙上,岩石上或者树桩上,草地上或者土地上,全都可以;不论你坐在哪里,你周围都是一幅画和一首诗,你周围的世界汇成优美而幸福的清音。

  ③这里呈贫穷农民居住的一个田庄。他们没有牛,只有猪、羊和鸡,他们种植葡萄、玉米、果树和蔬菜。这所房屋全部是石头彻成的,连地板和楼梯也是,两根石柱间一道凿成的石级通往场院。不论在哪里,植物和山头之间,都浮现出蓝色的湖光。

  ④忧和虑仿佛已留在雪山那边了。处在受折磨的人和可憎的事情之间,人们的忧虑实在太多了!在那里,要找到生存了的理由,是那么困难,又是那么至关重要。不然的话,人该怎么生活呢?面对真正的不幸,人们煞费苦心,郁郁寡欢。——在这里,不存在难办的问题,生存无需辩护,思索变成了游戏。人们感觉到: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是万念皆灭;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我把双腿伸进草丛里,并希望它们变得更长一些。

  ⑤我愿成为一个巨人,那样,我就可以把头枕在积雪旁一处高山牧场上的羊群中间,我的脚趾则伸进山下深深的湖中去戏水。我就可以这样躺着,永远不站起来,在我的手指间长出灌木丛,在我的头发里开出杜鹃花,我的双膝变成前山,我的躯体上将建起葡萄山、房屋和小教堂。我就这样躺上千万年,对着天空眨眨眼睛,对着湖水眨眨眼睛。我一打喷嚏,便是一阵雷雨。我呵上一口气,积雪溶化,瀑布舞蹈。我死了,整个世界也死了。随后我在宇宙中飘洋过海,去取来一个新的太阳。

  ⑥这一夜我将睡在哪里?反正都一样!世界在做什么?创造出了新的神、新的法律、新的自由?反正都一样!但是,这儿山上还开着一朵樱草花,叶子上银珠点点,那儿山下的白杨树问,甜蜜的微风在歌唱,在我的眼睛和天空之间,有一只探金色的蜜蜂在嗡嗡乱飞——这可不是一回事。它哼着幸福的歌,它哼着永恒的歌。它的歌是我的世界史。

  (选自《外国散文精品》)

  探究建议]

  1、本文是黑塞的散文诗歌和水彩画合集中最优美的一篇。文章通过对农家生活景物的描绘,表达一种什么情感?

  2、第④自然段说“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我把双腿伸进草丛里,并希望它们变得更长一些。”文中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的想法?

  3、第⑤自然段说“我死了,整个世界也死了。随后我在宇宙中飘洋过海,去取来一个新的太阳。”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文章结尾说“它的歌是我的世界史”,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6

  执教者:肖永全

  重点:了解作者抓住特征的写法。

  难点: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清课文层次,找出各层次之间过渡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路。

  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课

  竹子,是令人喜爱的一种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植物,我们在许多绘画,摄影作品中都见过她的倩影,当你来到竹海之中是怎样一种感觉呢?今天让我们一起从一篇散文中的“竹林深处”,体会身在竹海之中的意境,一起分享竹了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愉悦。

  (二)          阅读要求

  1.     先欣赏文中插图,增强感性认识,然后阅读课文,熟悉内容。

  2.     找出文中表示“移步换景”的衔接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三)          落实生字、生词。

  (四)          分析课文

  提问:本文写竹林,采用了回忆的手法来写,表现了作者对当年的竹乡所见、所闻、所感,这种以回忆写景的手法好处是什么?

  回答:表明作者对当年的竹乡之行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也反映作者对江南竹乡及生活在竹乡的勤劳、朴实的村民的一往情深。

  老师提示:本文共8个自然段,我们重点看本文的第一部分,第5自然段才写到竹林深处人的活动,而在第1——4自然段,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竹海、竹坞中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作者这样安排文章的描写顺序用意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把各组意见集中后整理归纳。

  教师点拨:作者用大量笔墨(四段文字)写竹林,写它们的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用意在于通过具体描绘竹子丰收的景象,为后文写竹林深处的人家,写他们丰收的欢笑作铺垫,作者并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详细写竹林景色,写竹海无边,来表现出竹乡的美丽富饶,而且也与文题“深处”二字切合。

  提问: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视角来描写茂密的竹林,同一竹海,从不同角度看,作者的感受却不尽相同,文中先从什么角度写竹海,重点写了什么?

  回答:先写从远处远望,第一自然段中有“远望去”一句,主要写远望竹海给人的一种整体感觉。

  提问:写“远望”都望见了什么?具体找一找哪些语句写“远望”所“得”?

  回答:如“一连几座山头……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写竹子多而茂密。

  提问:除了突出多、密,还写了什么?

  回答:“当年一阵风吹过的时候……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写竹海在风中摇曳、波荡的气势。

  提问:写这种风中竹林的景象,扣住了文中的一个词,这个词是什么?

  回答:竹海。

  教师点拨: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角度是远望,与“远望”的角度相吻合,作者先写整体感受,为了突出整体感受,作者把竹林与大海联系了起来,先写竹海的辽阔远大:“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再写竹海波涛起伏的气势:“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这些贴切的比喻和精彩细致的描绘,写出了竹海的宽广、深沉,给人无限的遐想。

  提问: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回答:第二自然段写“深入林海去”,视角有了变化,由“远望”变成了“近观”,和竹林的距离更近,身在竹林中,识其真面目。更具体地写出了竹林的茂密。

  提问:近看的感受,作者是怎样表现的?用了哪些比喻?

  回答:先写走在“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不见底”的小径上,由于密林覆盖了路的上空,尽管“阳光猛烈”,“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提问:这个比喻多么新颖,感觉多么奇妙,另一处比喻呢?

  回答:“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住了去路……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老师点拨:同是描写竹林,视觉不同给人的感觉炯然不同,第一自然段写远望,第二自然段写近观,同时突出了竹林茂盛、辽阔,“远望”重点写竹海的雄伟壮阔,近观写竹林的深不可测,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提问:细读第三自然段,哪一句写视角的变化,所观之景的环境特点是怎样的?这一段重点写竹林的什么特点?

  回答:写视角变化的句子是“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环境特点是四面高中间凹的山地,竹林的特点是密不见底。

  提问:哪些语句是写竹坞所见?

  回答:“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一座的山……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子构成的。”

  教师点拨:三次写竹林,作者在描绘所见景物时,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有层次,使读者仿佛随作者一起移动,观赏,身临其境,先从远处写竹林,突出它的无边无垠,再从近处写竹林,表现它的深不可测,最后从高处写竹林,描绘它的密不见底,移动路线和观察角度,所见所感写得清晰,具体,井然有序。

  老师略讲第四自然段。

  (五)          板书设计 

  竹林深处人家

  黄蒙田

  一  写竹海之景

  远望:无边无际

  近观:深不可测  移步换景

  四顾:密不见底

  (六)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上节分析写竹海部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第5——7自然段。

  2.     总结全文。

  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内容

  1.     本文写林海之景的视角有什么变化?

  2.     作者写竹林的特征是什么?

  (二)          分析课文第5——7自然段

  教师提示:上文我们重点分析了本文写竹海之景部分,并且分析得出作者写竹海之景意在为后文写竹海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做铺垫.本文重点是写山村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有了课文前半部分写景的烘托铺垫,后半部分写竹乡的美丽富饶和写竹农丰收后的喜悦,就显得十分充实、自然。

  提问:读了第5——7段,竹乡人家生活在一种怎样的环境氛围中?

  回答:祥和(柔和)、欢乐(欢快)、劳碌(忙碌)。

  提问:体会一下这三个自然段在安排材料时步步深入、引人入胜的特点。

  回答:如第七自然段中写到竹乡后,先写闻其声,再写见其人。又如第七自然段中写到离开之际时先写“女孩子们的欢笑声”,再写“她们终于拨开竹林出现了”,从中可见作者的精心设计与构思,从而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教师提示:这三段中有关竹子的描写很有特点,我们可以从这三段中找出有关竹的描写看看作者是怎样用精致的描写和严密的结构来表达对竹的喜爱,对竹、竹乡人民的情感的。

  分组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例1:“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几乎全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箬。”(从色彩上写竹林景物)

  例2:“主人从门外抓一大把晾在匾箪里的盐笋干来招待我们”,“又用山泉水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从气味上写竹林景物)

  例3:“我们正在离去,忽然传来了女孩子们的欢笑声。那声音隐蔽在竹林深处,看不见人声音却愈来愈近。”(从声音上写竹林景物)

  学生发言也可从其他角度去寻找,理解,也可以在前半部分中寻找例句。

  教师点拨:作者抓住竹子和与竹子有关的竹乡景物的特点去写,在写竹海人家时,抓住与竹和竹乡生活有关的景物去写:写竹林的辽阔,写竹林的宁静,写竹乡的富饶美丽,写山的喜悦,这些描写既形象生动、贴切精当,又使文章结构严密,使我们阅读时,有一气呵成之感。

  (三)          归纳本文中心

  本文通过描写茂盛的竹林以及竹乡人家丰收的喜悦,赞美了祖国物产丰富,山川秀美,讴歌了欣欣向荣的新生活,表达了对勤劳朴实的竹乡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          板书设计 

  二   写竹林人家 

  色彩

  声音        勤劳    朴实    富足     喜悦

  气味

  (五)   作业 :

  1.  搜集有关竹的诗、文、绘画等资料至少一件,与同学交流。

  2.  完成练习册上本课各题。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7

  执教者:肖永全

  重点:了解作者抓住特征的写法。

  难点: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清课文层次,找出各层次之间过渡的语句,理清作者的思路。

  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课

  竹子,是令人喜爱的一种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植物,我们在许多绘画,摄影作品中都见过她的倩影,当你来到竹海之中是怎样一种感觉呢?今天让我们一起从一篇散文中的“竹林深处”,体会身在竹海之中的意境,一起分享竹了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愉悦。

  (二)          阅读要求

  1.     先欣赏文中插图,增强感性认识,然后阅读课文,熟悉内容。

  2.     找出文中表示“移步换景”的衔接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三)          落实生字、生词。

  (四)          分析课文

  提问:本文写竹林,采用了回忆的手法来写,表现了作者对当年的竹乡所见、所闻、所感,这种以回忆写景的手法好处是什么?

  回答:表明作者对当年的竹乡之行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也反映作者对江南竹乡及生活在竹乡的勤劳、朴实的村民的一往情深。

  老师提示:本文共8个自然段,我们重点看本文的第一部分,第5自然段才写到竹林深处人的活动,而在第1——4自然段,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竹海、竹坞中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作者这样安排文章的描写顺序用意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把各组意见集中后整理归纳。

  教师点拨:作者用大量笔墨(四段文字)写竹林,写它们的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用意在于通过具体描绘竹子丰收的景象,为后文写竹林深处的人家,写他们丰收的欢笑作铺垫,作者并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详细写竹林景色,写竹海无边,来表现出竹乡的美丽富饶,而且也与文题“深处”二字切合。

  提问: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视角来描写茂密的竹林,同一竹海,从不同角度看,作者的感受却不尽相同,文中先从什么角度写竹海,重点写了什么?

  回答:先写从远处远望,第一自然段中有“远望去”一句,主要写远望竹海给人的一种整体感觉。

  提问:写“远望”都望见了什么?具体找一找哪些语句写“远望”所“得”?

  回答:如“一连几座山头……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写竹子多而茂密。

  提问:除了突出多、密,还写了什么?

  回答:“当年一阵风吹过的时候……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写竹海在风中摇曳、波荡的气势。

  提问:写这种风中竹林的景象,扣住了文中的一个词,这个词是什么?

  回答:竹海。

  教师点拨: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角度是远望,与“远望”的角度相吻合,作者先写整体感受,为了突出整体感受,作者把竹林与大海联系了起来,先写竹海的辽阔远大:“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再写竹海波涛起伏的气势:“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这些贴切的比喻和精彩细致的描绘,写出了竹海的宽广、深沉,给人无限的遐想。

  提问: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作者的观察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回答:第二自然段写“深入林海去”,视角有了变化,由“远望”变成了“近观”,和竹林的距离更近,身在竹林中,识其真面目。更具体地写出了竹林的茂密。

  提问:近看的感受,作者是怎样表现的?用了哪些比喻?

  回答:先写走在“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不见底”的小径上,由于密林覆盖了路的上空,尽管“阳光猛烈”,“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提问:这个比喻多么新颖,感觉多么奇妙,另一处比喻呢?

  回答:“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住了去路……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老师点拨:同是描写竹林,视觉不同给人的感觉炯然不同,第一自然段写远望,第二自然段写近观,同时突出了竹林茂盛、辽阔,“远望”重点写竹海的雄伟壮阔,近观写竹林的深不可测,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提问:细读第三自然段,哪一句写视角的变化,所观之景的环境特点是怎样的?这一段重点写竹林的什么特点?

  回答:写视角变化的句子是“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环境特点是四面高中间凹的山地,竹林的特点是密不见底。

  提问:哪些语句是写竹坞所见?

  回答:“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一座的山……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子构成的。”

  教师点拨:三次写竹林,作者在描绘所见景物时,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有层次,使读者仿佛随作者一起移动,观赏,身临其境,先从远处写竹林,突出它的无边无垠,再从近处写竹林,表现它的深不可测,最后从高处写竹林,描绘它的密不见底,移动路线和观察角度,所见所感写得清晰,具体,井然有序。

  老师略讲第四自然段。

  (五)          板书设计 

  竹林深处人家

  黄蒙田

  一  写竹海之景

  远望:无边无际

  近观:深不可测  移步换景

  四顾:密不见底

  (六)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上节分析写竹海部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第5——7自然段。

  2.     总结全文。

  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内容

  1.     本文写林海之景的视角有什么变化?

  2.     作者写竹林的特征是什么?

  (二)          分析课文第5——7自然段

  教师提示:上文我们重点分析了本文写竹海之景部分,并且分析得出作者写竹海之景意在为后文写竹海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做铺垫.本文重点是写山村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有了课文前半部分写景的烘托铺垫,后半部分写竹乡的美丽富饶和写竹农丰收后的喜悦,就显得十分充实、自然。

  提问:读了第5——7段,竹乡人家生活在一种怎样的环境氛围中?

  回答:祥和(柔和)、欢乐(欢快)、劳碌(忙碌)。

  提问:体会一下这三个自然段在安排材料时步步深入、引人入胜的特点。

  回答:如第七自然段中写到竹乡后,先写闻其声,再写见其人。又如第七自然段中写到离开之际时先写“女孩子们的欢笑声”,再写“她们终于拨开竹林出现了”,从中可见作者的精心设计与构思,从而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教师提示:这三段中有关竹子的描写很有特点,我们可以从这三段中找出有关竹的描写看看作者是怎样用精致的描写和严密的结构来表达对竹的喜爱,对竹、竹乡人民的情感的。

  分组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例1:“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几乎全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箬。”(从色彩上写竹林景物)

  例2:“主人从门外抓一大把晾在匾箪里的盐笋干来招待我们”,“又用山泉水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从气味上写竹林景物)

  例3:“我们正在离去,忽然传来了女孩子们的欢笑声。那声音隐蔽在竹林深处,看不见人声音却愈来愈近。”(从声音上写竹林景物)

  学生发言也可从其他角度去寻找,理解,也可以在前半部分中寻找例句。

  教师点拨:作者抓住竹子和与竹子有关的竹乡景物的特点去写,在写竹海人家时,抓住与竹和竹乡生活有关的景物去写:写竹林的辽阔,写竹林的宁静,写竹乡的富饶美丽,写山的喜悦,这些描写既形象生动、贴切精当,又使文章结构严密,使我们阅读时,有一气呵成之感。

  (三)          归纳本文中心

  本文通过描写茂盛的竹林以及竹乡人家丰收的喜悦,赞美了祖国物产丰富,山川秀美,讴歌了欣欣向荣的新生活,表达了对勤劳朴实的竹乡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          板书设计 

  二   写竹林人家 

  色彩

  声音        勤劳    朴实    富足     喜悦

  气味

  (五)   作业 :

  1.  搜集有关竹的诗、文、绘画等资料至少一件,与同学交流。

  2.  完成练习册上本课各题。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8

  第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饼饵(  ) 山麓(  ) 山岚(  ) 道(  ) 竹2.课文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作者不惜笔墨描写了竹林的茂盛和竹乡人家丰收时的喜悦,想一想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景物,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远处所见:                                                           深入竹林所见:                                                           登临竹坞所见:                                                           5.作者对竹子的描写很有特点,按下列要求从课文中找出同竹子相关的句子。从色彩上找:                                                           从声音上找:                                                           从气味上找:                                                           6.把下列词填入空缺中,依次是              。⑴其实,在她那江南女子的秀气中,却蕴含着几分           。⑵不知是喘息了一会儿,还是来了一股       ,招娣练球练得完全忘我了。⑶小李也冒火了,       一上来,就不顾一切了。(备选词语:愣劲  野劲  邪劲)7.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吗?例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⑴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⑵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⑶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⑷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     )⑸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⑹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     )⑺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第二部分:     (一)说是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不过实在太少,而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除了每根竹子上有一个登记的号码以外,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了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8.“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句中用“铺”而不用“长”,为什么?                                                                     9.为了写竹子之多,作者还用          作比。10.从这两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11.“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能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                                                                          (二)

  山中访友①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桅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1]。早晨,好清爽!我决计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这满怀[2]的好心情,独自去访问我的那些山中好友。②那座古桥,是我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里已经站了好几百年。你曾把无数人马渡过彼岸,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俯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一去不返,唯有你坚持着,从不改变姿式。从你 ⑴ (布、缀、长)满苍苔的石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古老而坚韧的灵魂。③过了古桥,我走进一片树林。树林向我打着清翠的手势,枝间有小鸟唤我的名字,叶上有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静静地靠在一棵树上以树的眼光看周围的树我发觉我也变成一棵株树了,脚下长出根须头发变成树冠,我挥动树枝似的手臂,让灵魂变成汁液,在我身体的年轮里旋转,结成树籽,又被鸟儿衔向远方。④呵,你好,山泉姐姐!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让我照照自己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吟一首清快的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嫂子!你洁白的身姿飘逸曳,使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你好,瀑布大哥!你天生 ⑵ (雄伟、雄壮、雄浑)的男高音,从遥远的古代唱到而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 ⑶ (蕴含、包含、显现)无尽的神密。抬头望着你,我像瞻仰一位至上的智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上供你翻阅?喂,你们,云雀小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呢?我知道你们都是纯洁少年怕是在谈论一路飞行所见的好风景?⑤捡起一块卵石,轻轻敲击,我倾听远古火山爆发传来的声音;接住一片落叶,细数叶脉,我猜测它神秘的掌纹,——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虔诚献上我给它的注目礼;采来一朵小花,我把它插上我的头发,在这无人的山谷,我要做一会女儿性。⑥忽然下起了雷阵雨,我赶紧奔向一株老柏慈祥的柏树撑起了伞。满世界都是雨,唯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我看黑云压顶,       ,闪电飞驰。我突然发现有许多蚂蚁,它们也来在树下避雨。啊,蚂蚁,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纷,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⑦雨过天青。一弯虹桥形成了,两座高山正好做了虹的桥墩。修一座天堂竟是这么简单,只需要一阵雨的功夫?真想踏上那座桥,一步登上天国。又一想我上虹桥去看什么呢?还不是看虹桥下的好山好水好风景?那么,我就站在这虹桥下,岂不既看了天同又看了人间?虹桥好像知道我的心事,只一会儿,便悄悄不见了。⑧幽谷里传来几声犬吠,云岭上 ⑷ (飞、掠、冲)过一群归鸟。我轻轻挥手,作别山中众朋友,趁一路月色,带回满怀的好心情……12.结合语境解释第①段中加点的两个“满怀”的含义。满怀[1]:                               满怀[2]:                               13.文中四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⑴                ⑵                ⑶                                   ⑷                      14.第②段中用“德高望重”描写古桥,请你结合这一段的描写,从两个方面概括出古桥使作者崇敬的精神。⑴⑵15.第⑥段方框中应填入的四字短语是          。16.对这篇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写“我也变成一株树了”,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树的亲近感。b.第⑤段中的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作者访问了山中的朋友后心情变得纯洁天真。c.第⑥段写躲雨,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在复杂多变的气候面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d.第⑦段中的“真想踏上那座桥,一步登上天国”表现了作者的消极思想。17.第⑧段的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18.用“|”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19.从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看,读这篇短文,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       (填作者名)写的散文《       》     (三)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于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天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③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青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芳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④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20.第②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中哪句话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根据文中第③段的意思,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再写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两种,并举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略 2.引出下文 3-5.略 6.野劲、邪劲、愣劲 7.依次是:笑面虎、铁公鸡、井底蛙、丧家犬、地头蛇、替罪羊、老黄牛、千里马 8.极言竹子之多,“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根挨一根。 9.竹海 10.惊讶、喜悦 11.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了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 12.[1]人体的前胸部分;[2]人的心中,心情 13.依次是:缀、雄浑、蕴含、掠 14.⑴永不改变的持久性。⑵担当重任的责任心(只要意思接近即可) 15.雷声轰鸣 16.d 17.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18.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9.朱自清;春 20、田野春意图、河畔春意图、天空春意图、果园春意图 21、末句 22、略 23、排比、比喻 24、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9

  百和中学   谢治平

  一、课文说明。

  本文的重点是写山村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文章却用大量篇幅描绘竹海,竹坞中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的竹林,意在具体描绘竹子丰收的景象。为后文写人家,写竹乡人的“欢笑”作铺垫,重在表现江南竹乡的美丽富饶,表达作者对竹乡生活的向往。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不能忘却,原因有二:一是这里独具特色的竹林,二是这里闲适、安静的竹乡人的生活。

  二、设计思路。

  本课时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是熟悉文章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前面部分的写景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描绘竹子的丰收景象为后文写人家,写竹乡人的“欢笑”作铺垫,展现竹乡人闲适、安静的生活(也就是“难忘”的原因之二)。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写竹海,我们不能不对作者的描写角度,写景方法(又由于前面两篇文章对此问题都有所涉及)进行关注。这也是作者“难忘”竹海的原因之一。因此本课时着重解决这个知识点,属于一堂专题研究性的课。

  三、设计原则。

  1、故意降低难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阅读与写作指导并举。

  4、学生活动充分,积累丰富。

  5、课内外衔接,知识与能力并重。

  说明:

  1、教学重点确定为“竹林”,并非否定“人家”。因为在第一课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2、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竹乡、热爱竹乡人民以及改革开放给农村致富的主题反映不是很明显,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把它放在了第一课时。

  四、设计流程。

  教学目标:学习写景的层次和方法

  教学重点:多角度写景。

  教学难点: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景。

  课型:研究性学习

  教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与文本对话,准备活动。

  1、快速阅读课文,重点是前面三个自然段,尽量识记课文内容。

  2、开展“招聘导游”活动。

  (以“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竹海……”为句式。)

  三、学生与教师对话,深入理解。

  1、首先来感知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在前三个自然段中,作者从什么角度写出了竹海什么特点?

  要求;找出文中的一些语言标志。

  明确:      远望:宽广深沉

  近观:密不见底

  四顾:无边无际

  教师点拨: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换景”(板书)作者除了从不同的视觉看竹海,还从不同的方面渲染竹海的特点。

  2、从文中找出从色彩、声音、气味各方面对竹海进行细腻描绘的句子。

  明确:

  色彩:                                     

  声音:                                     

  气味:                                     

  教师点拨: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具体描绘。五官(板书)

  小结性提问:

  ①为竹海拟一条广告词。

  ②为政府机关开发“竹海”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3、加深理解,迁移练习。

  (一)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②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③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④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⑤他们换了四回手,见望见依稀的赵庄,⑥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⑦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⑴写景角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嗅觉④⑤视觉⑥听觉⑦视觉

  B:①②嗅觉③④⑤⑥⑦视觉

  C:①嗅觉②触觉③④⑤视觉⑥听觉⑦视觉  

  D:①②视觉③④视觉⑤⑥听觉⑦视觉 

  ⑵很好地烘托了“我”的                     心情。

  (二)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⑴诗的颔联,作者从      角度,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⑵诗的颈联,作者从      角度,描写了一副          图。

  4、总结学习,加深认识。

  形式:学生写总结短文。

  要求:①以“我学到了什么……”、“我现在认识到……”、“我不能同意……”、“关于……我想出更多的……”作开头;

  ②字数100字以内。

  四、指导积累,促进写作。(布置作业)

  ⑴从文中分类摘抄词语

  ①色彩:                             

  ②声音:                             

  ③气味:                             

  ⑵ 从以上类别的词语中,任意选择其中的三个连缀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提示:抓住色彩、声音、气味几个方面,选取所摘录词语描绘出景物特征。

  ⑶竹、松与梅并称“岁寒三友”,搜集有关竹的诗词、文章、绘画资料,办一个“竹文化”专刊,两周内完成并交流。

  五、板书设计。

  竹林深处人家          

  移步换景(前三个自然段)

  竹林:多角度写景    (第二课时)

  难忘                      五官(全文)

  人家:闲适、安静的生活 (第一课时)

  五、附第一课时的设计。(略)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10

  11、竹林深处人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顺序,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一探究一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竹林的美丽、竹乡生活的恬静,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写景文章的特点

  教学难点

  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并会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起中国美景,有人曾这样说过“北方之景,形似关东大汉,有粗犷豪放之态;南方之景,宛如小家碧玉,有温柔恬静之姿”。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竹林深处人家》,就让我们去江南竹乡领略一下她的女儿情态和动人之姿。

  二、简介作者。

  原名黄草予,又名黄茅,广東台山人。著作有《落乡班子》、《职业与爱情》和《清明小简》等十多种。

  三、字音及词义。

  山麓 :山脚。麓,山脚。  

  饼饵 :糕饼一类的食物。   

  竹坞:指四周长满竹子的地方。   

  山岚:山林中的云雾。岚,山里的雾气。   

  匾箪:盛东西的扁形竹器。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   

  髹 :用漆涂饰器物。   

  箬 :这里指笋衣。

  四、整体感悟。

  1、谋篇立意——文章重点写出山村人家,写竹林丰收的喜悦。文章通过不同的视角描写茂密的竹林,不仅表现了江南竹乡的美丽富饶,也反映出作者对江南竹乡及生活在那里的勤劳朴实的村民的一往情深。

  2、文章脉络:全文共十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缘起。由吃扁尖笋引起对江南乡下作客的回忆。

  第二部分(2~5),写“竹林深處”。这一部分又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扁尖笋、碧螺春谈起,略点江南竹乡风味。

  第二层,转入正题,先总写竹乡的竹海。

  第三层,由石子路深入竹海,才知其中既深密又曲折。

  第四层,登竹坞居高临下,俯瞰竹海。借画家和护林员的议论,点出竹材竹笋丰收。

  第三部分(6~9),写“竹林深处人家”。这一部分也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怀疑宁静的竹海没有人家,后来发现竹林深处的炊烟,引人下文。

  第二层,随着炊烟,向竹林深处进发,渐渐展开一幅竹林深处村落图。

  第三层,竹乡人家,不仅房屋门窗用竹构造,而且家具器皿都用竹造。事实上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一再映带盐笋干、碧螺春,描写竹乡生活的乡土气息。

  第四层,临別用听见拾竹女孩子的笑声,再点竹和竹笋的丰收。第四部分(10),结尾。回应首段,寄寓对竹乡的眷念。

  六、探究活动,深入理解。

  1、首先来感知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在前三个自然段中,作者从什么角度写出了竹海什么特点?要求;找出文中的一些语言标志。

  明确:远望:宽广深沉。近观:密不见底。四顾:无边无际。

  教师点拨: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换景”(板书)作者除了从不同的视觉看竹海,还从不同的方面渲染竹海的特点。

  2、从文中找出从色彩、声音、气味各方面对竹海进行细腻描绘的句子。

  明确:色彩:声音:气味:

  教师点拨: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具体描绘。

  小结性提问:①为竹海拟一条广告词。②为政府机关开发“竹海”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板书设计】            11、竹林深处人家

  远望:宽广深沉

  近看: 深不可测   (由远到近、整体到局部)

  四顾: 密不见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有关竹子的诗文:

  1、咏竹 (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2、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3、 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分析探究。

  1、文章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明确:竹林美 竹林人家美。

  2、“竹林”和“竹林人家”美在哪里?(总特点)明确:辽阔深沉 高大茂密 欢乐祥和 恬静。

  3、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竹林美”与“竹林人家美”的?友情链接:(!)从立足点的角度。(2)从修辞角度。(品味语言)(3)乡村的角度。

  明确: 移步换景    比喻    朴实、勤劳、好客

  三、整体感知,学生自主探究。

  1、在朗读中思考。

  问题一:一句话概括,这里有什么景?这里有什么人?

  要点提示:这里有茂盛的竹林和勤劳质朴的竹农。

  问题二:竹林之景,立足点不是一个,而是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之景,说出三个观景点的位置,并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景物。

  要点提示:此题设计让学生找到立足点。找到课文中有关语句,并学会概括,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本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丰富的感情,交流阅读感受,文章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3、作者的情感流动中,写了竹林之人,在写法上有何特色?(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

  要点提示:遥见炊烟——听到禽鸣——初识竹林——吃到竹饭——听到欢笑总之在安排材料时,尚未见竹乡,已见炊烟;到达竹乡后,未见村民,先闻声音,由家禽的鸣叫直到少妇的笑声,步步深入,引人入胜,作者这样精心设计,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四、合作讨论。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竹子,同时又写了竹林人家,文章写作的重点是什么?

  要点提示:本文的重点是写山村人家,写竹农丰收的喜悦。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

  五、重点品味。

  1、自由朗读写竹子的段落,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从色彩、声音、气味上描写竹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1)色彩:

  a、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绿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b、在竹钨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

  c、在路边,在空地上……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若。

  d、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2)声音:

  a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吵声。

  b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

  c我们正要离去……声音却愈来愈近。

  (3)气味:

  a又用山泉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新的新竹的气息。

  b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象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

  六、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写景的方法。

  1、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地观察。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3、景物描写要安排合理的顺序。

  4、景物描写中要渗透作者的感情。

  七、作业、小作文:家乡的竹林(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11、竹林深处人家

  写景的方法:

  细致观察

  抓住特征

  安排顺序

  渗透感情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11

  段意:本文主要内容应在第三段至第九段,共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三、四、五段)主要对竹林竹海景物的描写。 

  写竹子之多,作者以竹海作形容。 

  1. 「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它便甚么植物都不存在了。」 

  2. 作者形容一切都「彷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3. 风吹过时,竹海上还涌着竹浪。 

  深入竹海中,只见竹子之密。 

  1. 「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在猛烈的阳光下,仍使人「彷佛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2. 有些地方,「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 

  从竹坞高处观看,可见竹林之广。 

  1. 举目四顾,只见竹子山连山,但连山势的绵延,竹坞缺口都看不到。 

  2. 画家朋友所见,认为整个大自然就是由竹林构成,而且密得找不出层次。 

  3. 当地朋友表示,竹林旺盛,名副其实是竹乡,意味着竹林和竹笋的丰收。 

  第二层次:(六、七、八段)主要对竹乡的人和物的描写。 

  在茂密的竹海中发现山村人家只是偶然的事。 

  ─ 由于看到竹林深处人家升起的炊烟。 

  探索竹海里的村庄,过程绝不容易。 

  ─ 「从山坞上再钻入竹海里,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比想象的要远得多。」 

  竹乡人家的生活,与竹有密切至不可分割的关系。 

  1. 房屋 ─ 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全部利用竹材建造。 

  2. 用品 ─ 台、椅、床、柜、鞋、帽,笼子和水管,全是竹的制成品。 

  3. 食物 ─ 用竹叶煎锅巴汤,吃尖笋。 

  4. 工作 ─ 种碧螺春的茶叶,采竹箬、竹笋,制工艺品,施肥,拔除野草。 

  【内容讨论】 

  一、 根据《竹林深处人家》一文,解答: 

  什么事情,引起作者对竹林深处的回忆? 

  答: 朋友请吃饭,有扁尖笋做的家常菜,因此引起作者的回忆。原来作者以前在江南乡下作客,那地方盛产竹材,一到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晾着盐扁尖笋。当地的人时兴用那些盐扁笋,当作饼干糖果一样,当点心去招呼人客。像这样的风俗,在别处是没有的,因为扁尖笋是江南的特产呢?所以当作者一吃到扁尖笋,不期然的便回忆起在江南乡下作客的情形了。 

  那种回忆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答: 作者记得那时是春天,正确点说,是雨水节气后七天至清明节气前三天那段日子。地点是江苏省太湖县山区,那处是中国名茶碧螺春的故乡─碧螺春是产在江苏太湖洞庭山的。 

  二、 在《竹林深处人家》一文中,作者怎样描写江南竹乡的面貌? 

  答: 作者从三个角度去描写江南竹乡的面貌的。 

  竹乡的竹子实在太多了。「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到,彷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深入竹林的感觉是很特别的。首先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那时阳光猛烈,但在竹底下,丝毫感觉不到一点热气。其次竹林的大路小径,都是差不多的,要是没有当地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第三,有时前路一丛屏风的竹挡住去路,但走近了,忽然像机关布景一样移开,然后发现另一条新路来,真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竹林的浓密,连画家也束手无策,画不出一幅画来,因为浓密到连一点层次也找不出来。但正因竹林如此浓密,就象征竹林的丰收。竹乡的竹林旺盛,对国家、社会,当时民居,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三、 作者怎样通过「远观」和「近看」来描写竹林? 

  答: 远观 ─ 作者远望竹乡: 

  1. 从山麓到山顶全铺着竹。竹海淹没了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 

  2. 风吹过时,竹海涌着起伏有气势的竹浪。 3. 竹林密得没有层次,整个大自然彷由竹林构成。 

  近看 ─ 作者置身于竹海,看到: 

  1. 小路两旁竹林高大茂密,把路的上空盖着,不见阳光,像走进竹海的海底隧道。 

  2. 竹林里的大路、小径、竹树都是差不多,路上没有标志,容易迷途。 

  3. 丛丛竹树遮挡山路,林中路尽又有路,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四、 作者深入竹林中去,和登上一处较高的竹坞去,看到的景致有甚么不同? 

  答: 作者深入竹林中时,觉得像走进竹海里去,而一路上密密的、高大的竹子把上空遮盖着,令人感觉不到猛烈的阳光,就彷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看似一样,如果没有人带着,就会迷途。这时他看到的是竹林的密。 

  但当走到较高的竹坞上,感觉又不相同。这时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顶,看到更远、更高的地方,一座接着一座的山都全长满了竹,连山势的绵延和泥土也看不到。这时他看到的除了竹林绵密之外,还有它广披的情景。 

  五、 作者用了哪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答: 作者用了下面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1. 竹的海洋 ─ 从平地到山顶全植着竹子,看不到房子小径和其它景物,像被竹的海洋淹没。 

  2. 竹海暗浪 ─ 风吹过处,涌起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浪,像大海波涛。 

  3. 海底隧道 ─ 走在竹海里,竹叶密得教人仰头看不见上空,像走过竹海的海底隧道。 

  4. 竹的屏风 ─ 有时丛竹挡路,像个屏风。 

  六、 据《竹林深处人家》一文回答下列各项: 

  画家和护林员面对竹海有甚么不同的观点? 

  作者怎样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写竹的韵致? 

  你认为作者用《竹林深处人家》作题目,内容是否切合? 

  答: 1. 画家: 竹林茂密,找不出一点层次,如果要绘画竹林景色,实在束手无策。 

  2. 护林员: 竹林旺盛,意味着竹林和竹笋丰收,正是名副其实的竹乡,值得高兴。 

  1. 视觉:作者从远观竹海,竹林茂密;竹浪起伏,气势深沈;登上竹坞,极目四顾还是竹子来描写,在视觉上看到竹是长得那么茂盛。 

  2. 听觉:作者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海,除了听到近处微风吹拂竹叶的沙沙响声,再听不到别的吵音,这是从听觉描写竹林的寂静。 

  3. 嗅觉:作者澈一杯碧螺春茶,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竹的气息。甚至连空气也是充满了竹的清香。这是用味觉嗅觉描竹的气息。 

  作者在文中既写竹、亦写人家、内容是切合题目的,因为: 

  1. 作者先以「广阔」、「茂密」、「深沈」描写江南竹乡竹子的多,形同竹海,切合了竹林的形容。 

  2. 作者再记述循所见炊烟,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深处山村有人家居住,生活与竹有密切的关系,包括房屋、器皿、饮食等,紧扣了文题。 

  七、 作者很细腻描写竹乡人家的生活,试说明下列三项: 

  ? 山村景色。 ? 竹农生活。 ? 生活情调。 

  答: 山村景象─ 

  1. 走近山村,逐渐听到鸡鸭家禽叫声。 

  2. 看见孩子赶着山羊回村庄。 

  3. 村庄的路边、空地、屋外都晾着笋干和晒竹箬(即竹皮)。 

  竹农生活─ 

  1. 住:房子的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都是竹造。 

  2. 用:家具如凳椅、凉床、衣柜,器皿如鸡笼、斗笠,甚至接山涧水的水管,都是用竹材制成。 

  3. 穿:鞋子也是竹竹箬所制。 

  4. 吃:吃的是盐笋干,竹叶锅巴汤和蚕豆鲜笋饭。 

  生活情调─ 

  1. 在到处都是竹具的环境里,喝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茶,吃新晒的笋干和竹香四溢的竹叶煎锅巴。 

  2. 村中女孩子傍晚拾完竹箬回来吃晚饭,大家忙碌,欢笑声中说丰年。 

  总的来说:村庄人家的生活是简朴,充满乡土气息的。 

  八、 从《竹林深处人家》一文,说明竹林深处的人家,生活上有什么特点? 

  答: 凭着上空的缕缕轻烟,在浓密的竹林中,发现竹林深处的人家。那里的人家,多数是竹农,他们是倚*竹林的生产品而生存的。当作者一发现那些一家,就看见他们家家户户都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青黄色带斑点的竹箬了。竹箬的竹子的一种,叶阔而长,可以裹粽子和制竹帽。竹笋和竹箬是留在农村进行加工的,其它的竹材,外运到别处支持建设了。竹乡里的人家有一特点,就是人家里的一切用品,都是用竹制成,这包括了房屋的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等,无一不是用竹制成的。此外家中的日用品,如凳子、椅子、凉床、碗橱、衣柜、茶几、摇篮、鸡笼、斗笠等,都是竹制的。甚至接山上的泉水,也是用竹管送到各家的灶头的锅里,可见生活在这里,简直是一个竹的世界。还有什么的竹叶煎锅巴汤、蚕豆鲜笋饭,更是清香可口的食品呢?每当竹林丰收,竹农们就更忙碌,生活就更丰富,大家都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 

  【作法探究】 

  一、 细读下面的两段文字: 

  首段:「朋友请吃饭,有扁尖笋做的家常菜。……不过却因此,引起我在江南乡下作客的回忆。」 

  末段:「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好像立刻就到了竹子发散出来的芳香,彷佛感觉到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作者首段和末段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甚么作用? 

  答: 作者是用「倒叙法」来写作本文。首段简单记述了这段回忆事件的缘起,是个「引子」。末段扼要说出对这段回忆的感想,是「结语」。这是「倒叙法」的一般结构。 

  二、 试从课文摘录例子填写如下: 

  明喻 ─ (吃盐扁尖笋)「就像吃糖食饼饵一类点心那样。」 

  借喻 ─ 「竹海上涌着暗浪…」 

  排比 ─ 「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 

  层递 ─ 「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 

  设问 ─ 「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 

  反问 ─ 「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林和竹笋的丰收么?」 

  三、 《竹林深处人家》用了过半的篇幅来描写竹林,而描写竹林人家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这是不切文题吗?试抒述己见。 

  答: 本文的主题是描写竹林深处人家的恬静闲适生活,但这人家何来,必须交待清楚,而且「深处」两字极为重要,若不是在竹林深处,便见不出这些人家所过生活的恬静,因此作者需要用很大篇幅描述竹林的深、密和广,一山连一山的都是竹,从平地到山顶都是竹,经过这样的铺垫和衬托,山村人家的闲适生活便有根据了。所以作者用了超过文章一半的篇幅来描写竹林的茂密,是合理而切合文题的。 

  四、 试分析《竹林深处人家》一文的写作特色。 

  答: 本文的写作特色有: 

  用「倒叙法」,层层引入:作者在朋友家吃到扁尖笋做的菜,联想到昔日在江南竹乡吃扁尖笋的回忆,运用倒叙层层描述竹的世界和竹乡生活。首段和末段互相呼应,从回忆到现实,文意一气呵成。 

  用「步移法」,描写景物:「步移法」是结合描写和叙述两种表达方式的一种写作手法。即是边走边看,依次描写看到的景物。作者在文中对竹乡的描述是随行踪而展开,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内容,以空间的转移为转移为叙述先后,如: 

  「竹林下的小路」(行踪)→「两旁只有登记了号码的竹子」(见闻)。 

  「村庄的街道上」(行踪)→「家禽叫声、孩子赶羊」(见闻)。 

  这种描写方式的好处是交代楚,使描写对象层次分明地逐一展现。 

  由面而点,主题集中:作者写此次行程,没有谈及其它的事物,只抓住当地竹子多的特点加以描述,从竹海、竹坞、山涧、竹桥、石路、写到竹林深处的人家。由粗到细,由面而点,主题集中,首尾贯串,使者读留下深刻的印象。 

  色调柔美,清丽动人:大概因为作者是一位画家,所以写文章也表现了他巧为设色构图的特色。文章以竹林的嫩青色和墨绿色为基调,充份表现出大自然美的和谐。然后描写竹乡、竹浪、村庄、农家,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清丽画面,有如一幅幅色调柔和的图画。 

  文字朴实,善于修辞:作者通篇以平实无华的语言写鲜明的图象,一片白描,不事夸饰,常是情随景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文中修辞方式也变化多端,运用了比喻、排比、层递、设问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篇12

  导课:谈起中国美景,有人曾这样说过“北方之景,形似关东大汉,有粗犷豪放之态;南方之景,宛如小家碧玉,有温柔恬静之姿”。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竹林深处人家》,就让我们北方大汉去江南竹乡领略一下她的女儿情态和动人之姿。

  一、投影目标:1.理解、学习本文写景的方法。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自然与人”的和谐美。

  二、请同学们在葫芦丝《竹林深处人家》优美的旋律中,欣赏竹乡美景及竹乡人家的幸福生活,进而感受她的美妙多姿。(注意图片顺序与课文行文思路的吻合)

  过渡:的确,大自然用她的神来之笔,为我们创造了人间天堂。竹乡的美仅是自然的杰作吗?明确:是自然与人类辛勤劳作的共同结晶,下面让我们在朗读中加深对竹乡美的认识和体会。 

  三、风采展示“选择你喜欢的文段进行朗读展示”。提示:边读边在脑中想象画面。

  友情链接:1、根据“语境”调整朗读的语气。2、把握“语音”的高低、“语速”的缓急变化。3、调整好感情的“放”与“收”。过渡:通过大家的精彩朗读,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美丽的竹林、勤劳的乡民”,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四、探索尝试 (一)

  文章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明确:竹林美 竹林人家美

  友情链接:1、收集自然段落的信息,进行整合。2、结合题目。

  (二)“竹林”和“竹林人家”美在哪里?(总特点)

  明确:辽阔深沉 高大茂密 欢乐祥和 恬静 

  友情链接:1、找准段落,抽取信息。2、概括整理。

  (三)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竹林美”与“竹林人家美”的?

  友情链接:1、从立足点的角度。2、从修辞角度。(品味语言)3、乡村的角度。

  明确: 移步换景 比喻 朴实、勤劳、好客

  五、质疑问难。

  六、课堂反思

  友情链接:

  1、从情感的角度(从情感变化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虑)。2、从写景的角度。

  3、从学习过程的角度。

  结课:祖国的秀丽山川,让我们陶醉其间,流连忘返,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要牢记对自然的人文关怀,更要用双手和智慧去呵护可爱的家园,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七、欣赏歌曲《神奇的九寨》,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秀丽景色,从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根据课堂自由取舍)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71045128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