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

红尘戏语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大堰河——我的保姆》

微信扫码分享

《大堰河——我的保姆》(精选12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1

  艾青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

  重点难点:

  1、写作背景与诗的抒情基调

  2、抒情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导入  、示标(略)

  二、检查预习

  1、艾青简介:原名蒋海澄,1910生于浙江金华现代著名诗人,《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礁石》《我爱这土地》。

  他出生时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的命”,被送到一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回家读书,但受到冷遇,只准称父母为叔叔婶婶,正如他所说:是在冷漠和歧视的空气里长大。1932年被捕,在冰冷监狱里,看见晓雪飞舞,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这首悼念讴歌之作。

  2、解释词语

  典押,典当。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三、有感情地全诗。

  注意抒情基调,感激与怀念,对黑暗世界的诅咒。

  四、理清文章的抒情结构:

  大堰河我的保姆

  五、“抒情主人公”与作者的关系

  本文是一首抒情诗,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等于作者,但由于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有作者的影子,或者说,往往就是诗人自己。

  六、布置预习:作者从哪些角度对大堰河进行塑造

  第2课时学习目标:

  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2、分析诗歌的表现特点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讨论分析大堰河形象

  1、学生讨论回答

  2、明确:

  A、通过精细描写大堰河怎样在地狱般的环境里,默默进行无休无止的各种劳动;°劳作之后,体现对诗人慈母般的爱,在流尽乳法后,又到地主家承担各种繁重的劳动;排比句式,像特写镜头,写出她的勤劳、纯朴和善良的品质,她劳作时含笑,说明她为了自己一家而活着,不计较劳累、辛苦,深爱自己的乳儿,一种宽厚品格跃然纸上。在表现她蒙蒙善良宽厚性格的同时,渗透着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指导研读4.7小节。)

  B、不仅如此,还着力描写她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疼爱乳儿,一往情深(作者也带着深情记叙)研读8小节

  C、诗人对大堰河的歌颂,也是对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嫂嫂品德的歌颂,揭示她们的悲惨命运(12小节),

  二、通过这一形象,要表达的主题。

  通过描述大堰河悲惨的一生,抒发了对其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牢房阴冷,晓雪飞舞);同时,在叙述悲惨一生的同时,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旧世界。

  三、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1、是抒情诗,但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感情:如第4、7、8、11小节的叙述,抒发了同情、怀念、赞美、爱戴的感情。

  2、修辞手法:

  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大量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表达效果。

  多次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总之,反复、排比更有助于表达强烈浓厚的感情。

  四、与《词二首》比较:

  在抒情上的不同特点:

  1、《词二首》: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大堰河》:间接、直接抒情,借事抒情。

  2、表现手法:前者,想象联想,借助神话来抒情;

  后者,排比、对比、反复来抒发强烈情感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⒈把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在其中所体现的真挚感情。

  ⒉把握借叙事抒情的艺术手法和对比、排比、反复等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 ⒈通过反复诵读,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⒉反复诵读,训练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感悟母爱,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教学

  重点 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的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切的怀念、同情、感激和赞美之情。

  教学

  难点 ⒈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

  ⒉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声调、节奏朗读课文。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教学设想】这首诗是作者成名作,也是他走向诗坛的起点。本文应从鉴赏重点“情感与意象”入手,既要品人,又要品文。从诗人感情变化线索来看,这首诗以诗人在铁窗中看到飘飘雪花触动诗情开始,追忆儿时被大堰河养育的往事和大堰河的艰苦劳作与悲苦命运,到最后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理清诗的抒情脉络,有助于把握大堰河这一形象。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从情感态价值观方面要让学生有启发,有收获。艺术形式方面,可重点讲解这首诗所运用的大量排比句式和重叠反复手法对于加强抒情效果的好处,还可适当讲解运用的大量描述性意象及其作用。

  【说教法】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独立思考。“因此,将“现代诗歌赏读方法”贯穿课堂,运用朗读法,点拨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1.这首诗较长,又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教学中要予重视,课时上要多费一些时间,既要指导学生弄清诗中所写的内容(包括人物、事件和思想感情),更要把握作品的主题

  2.要突出朗读教学。这首诗适合反复诵读、咀嚼。因此,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在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或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要注意的是,诗歌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说学生】1. 由于本文创作的时代、背景离现实较远。而如今的独生子女已经习惯接受“恩赐”, 对父母的疼爱视为理所当然,很有必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词,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介绍一首歌词的内容,二是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此次活动,调动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水平。 

  【教学思路与方法】从歌颂母亲的诗歌入手,引导学生体味母爱,导人新课。出示目标后学生速读课文研讨课文的思路,明确诗体为叙事诗,诗人的感情为纪念和歌颂,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分部分研读课文,学生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把握大堰河的形象,从而把握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进而把握叙述事件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同时穿插诵读课文,教师进行诵读方法的指导,学生体会对比、排比、反复等表现方法的艺术效果。作业可以考虑学生通过读艾青的其他诗歌,谈个人对艾青的认识。

  一,导入新课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走近作者

  ⒈作家简介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

  补充:他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x",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 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而“海澄”有又意为青色,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⒉背景介绍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艾青18岁考入西湖艺术院绘画系,1929年留学法国,1932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参加进步美术活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6年。1933年1月,没有画笔的艾青,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思念起把他喂养大的保姆,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写下了这首激情扬溢的成名作。

  三,初读:整体感知:

  第一步:朗读,读熟,读出感情;

  第二步:抓首尾和重点节,把握全诗主题;

  第三步:品味诗的语言和写法,如叙事抒情、大段铺排等。

  ⒈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对照课文,感受诗的感情。

  ⒉快速阅读,理解诗人的感情变化,梳理诗的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内容。

  ⒊学生交流、讨论。

  ⒋学生汇报(可展开争论,互相补充)。 

  (板书课题)

  四、文本探究

  ㈠第一部分(1-3)

  ⒈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发表看法。

  提示:反复,突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烘托出怀念之情。

  ⒉这三段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学生谈谈。

  提示: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

  ⒊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你换一下试试。

  提示:用“她”是客观的交待,用“你”是表达亲切的深情。

  总结:第一部分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怀念之情。

  ⒋第三节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试答。

  提示: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⒌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提示: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 

  ㈡分析第二部分(4-8)

  过渡: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

  ⒈朗读,思考: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⒉这一切体现了大堰河什么样的品质?

  提示:通过8个场景从住、穿、吃三个方面表现了“我”大堰河家中生活的情景,突出了大堰河的勤劳、善良、慈爱、无私。这对于“我”遭家庭冷落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珍贵的啊。

  ⒊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勤劳、充满母亲般慈爱的大堰河向我们走过来了,她的双手轻轻的抚摩着她的乳儿,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睁开眼睛,谁能给我描述一下这双手?

  提示:是啊,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温馨,使艾青——这个被地主家庭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而我和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

  ⒋诗人在五岁时终于被领回了自己的家,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但诗人心中感觉到却是——“忸怩不安”。为什么会这样?

  提示: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全班同学齐读4、5、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

  ⒌析第7节:

  ⑴默读,思考:描绘了大堰河怎样的劳动生活?

  提示:洗衣、洗菜、切萝卜、喂猪、炖肉、晒麦——笑。

  ⑵思考: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又开始劳动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读第七节,大堰河从事着这样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总是“含着笑”?这表明了什么?

  提示: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份,也渗透 

  讨论,回答。

  讨论,回答。

  (补充背景介绍)

  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那么低。

  师: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

  ⒍分析第8节

  ⑴师:但是,诗人写到这里,认为还不足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于是,她又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堰河美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家浏览第八节,看一看,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

  提示:切糖、贴画、赞美、做梦。

  ⑵问: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

  提示:这是大堰河对“我”的祝愿,期盼“我”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美满,由此可见大堰河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美好。

  ㈢第三部分(9—11)

  ⒈师:是啊,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却有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朗读)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人世生活的凌辱,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⒉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

  提示:微薄的葬礼。

  小结: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⒊问: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

  提示: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长方”、技术“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几年‘,可是她却受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给她送葬的,只是“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报偿!诗人强烈的愤慨包含在这数量词组的对比之中。  

  (教师朗读9、10节)

  她死后,丈夫也死去,儿子除了做土匪当炮灰,便只能做伙计当奴隶。真实的笔触,包含着控诉的心声。诗人自己,终于彻底背叛了他出生的那个阶级,而与养育他的那个阶级结成了真正的兄弟。所以大堰河不仅滋养了诗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滋养了诗人的精神。

  ⒋问: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⒌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大堰河出身贫苦,地位卑微,命运悲惨,但她勤劳、善良、慈爱、无私、纯朴、宽厚。她是神圣的母亲的代表,令人肃然起敬,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让人情不自禁地唱出一曲赞美的诗歌。

  ㈣分析第四部分

  过渡: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

  ⒈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提示:一种看法,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另一种看法,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

  ⒉艾青的这首诗仅仅是赞美大堰河一个人的吗?谁能读出诗中的句子?

  提示:这首诗不仅献给大堰河,也呈给她的儿子们,呈给千千万万如大堰河般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

  这一节,诗人的感情并没有停留在大堰河一个人身上,艾青正是通过对大堰河勤劳、善良、宽厚、淳朴的形象的塑造,写出了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不是吗?正是这些像大堰河一样的人类社会的保姆,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人类世界,创造了供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享乐的物质财富,用宽厚、善良的心给人以温暖;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挤干了乳汁,流尽了血汗,养活了别人,自己却一无所有,过着悲惨的生活。所以,诗人把诗“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就使诗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五,诗歌表现手法探究

  ⒈是抒情诗,但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感情:如第4、7、8、11小节的叙述,抒发了同情、怀念、赞美、爱戴的感情。

  ⒉修辞手法:

  ①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②大量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表达效果。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1段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3段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0、11段中,也都采用了的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③多次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排比的手法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全诗除了一、二、五、十一、十三节之外,全使用了这种手法,诗中所形成的巨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浓烈的抒情气氛,都与这种大排比的手法与句式相关。)

  总之,反复、排比更有助于表达强烈浓厚的感情。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七.作业:

  1、熟读全诗,感受大堰河的形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试着分析诗中的叙事方法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 学 问 题 集 锦 解 决 问 题 措 施 及 实 践 结 果

  问 题 原 因 分 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3

  ――艾 青

  一、目的要求

  1、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2、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

  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

  法。

  4、提高朗读自由体新诗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新诗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

  1、借助本诗的朗读录音,加强朗读训练,着重体会诗中强烈的节奏和流畅跌宕的

  旋律;

  2、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学习

  的重点;

  3、诗人在构思诗篇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一

  点比较难以捉摸,应作为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的一首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资料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19xx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yi)田蒋村。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里的不受欢迎的人。

  因此,艾清被送到本村的一家寄养,后来又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他的乳儿,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三、听磁带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在听的时候注意字词

  四、注音

  大堰河yàn    檐头yán    瓦菲fēi    灶火zào    荆棘jīng jí

  掐死qiā      匾biǎn     火钵bō     碾niǎn     忸怩 niǔ nì

  冰屑xiè      团箕jī     凌侮wǔ     叱骂chì    咒语 zhòu

  五、结构层次

  学生诵读课文,然后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后明确:

  全诗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交代了“我”与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二人之间

  的特殊关系。

  第二部分:(第3—11节),集中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贫苦的农

  民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

  第三部分:(第12、13节)诗人从回忆过渡到现实,诗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

  一连串的排比句,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与深情礼赞。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诗歌,句段全解

  第一部分

  第一节内容:交代了“我”与大堰河的关系以及大堰河悲惨的身世。这三句诗的容量很大,所交代的所给我们展示的内容都经过了作者精心选择和加工。诗人舍弃了大堰河的家世及其许许多多的生活遭遇,只写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问:分析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大堰河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明确:大堰河,和诗中说的一样,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河,大堰河是谐音,她从小就嫁到艾青的村庄里做童养媳,度过了悲苦的一生。作者仅仅抓住了人物的名字这个细节来描写,这个贫困保姆的名字问题,看似平淡无奇,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压迫下贫苦妇女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童养媳: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儿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再结婚,这样的小女孩叫童养媳。

  最后一句反复: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贫苦保姆的真挚同情。

  第二节,首先交代“我”的阶级出身。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实际上遭到了父母的变相遗弃。出身贫贱的大堰河,却给予了这位弃儿以深厚的母爱。

  第二部分

  第一层:第3—4节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既是写实,借写景来烘托压抑而悲愤的氛围。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诗人以深情的的笔调描写这位贫苦的农民保姆,没有正面刻画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而是在环境、气氛上多用笔墨,写了一大串与大堰河相关的事物:压着雪、满是荒草的坟墓;因无人出入而关闭了的破旧农舍;仅仅一丈平方而又早已变成别人的园地;无人光顾而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令人伤感的悲凉画面。而开篇就写大堰河的墓地,则为全诗罩上了悲剧的气氛。

  第二层,第5—6节

  描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

  诗人深情地回忆起大堰河厚大的手掌。这是一双勤劳、温暖的母亲的手。诗人没有用抽象的词句,而是用鲜明的画面,把她的繁重劳动表现出来。

  问:通过“搭”“拍”“放”“补”“拿”等动作表现什么?

  表现出保姆的辛苦和劳累。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堰河仍然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通过对比表现了深厚的母子情意。

  第6节

  问:为什么艾青走了,本来,可以卸下一付负担,应该高兴,但是她却流泪了。

  答:在这泪水里,包含了贫苦的保姆对乳儿无比真挚深厚的感情。 

  第三层、第7—8节

  写回到父母家后的感受和大堰河的生活。

  第7节:

  问:从哪些方面描绘自己的家?

  答:从住、穿、吃三个方面描绘了自己的家,和大堰河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问:为什么要和大堰河的家做对比?

  答:他所回忆的一切都是在展现大堰河的淳朴善良。

  第8节:

  但是生活对大堰河是很残酷的,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了繁重的劳作。那大堰河为什么笑啊?

  答:反映了大堰河不向艰难生活低头的倔强性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她的麻木和不觉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笑,比满眼眼泪更凄楚。

  第四层:第9—11节

  描绘了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第9节:展现大堰河死时的情景。

  她是在梦还没有醒来的时候死去的。也就是说,她是在没有弄清自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没有弄清解脱悲剧命运的道路时死去了。

  问:诗人强调:“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为什么?

  答:这样写加重了悲剧气氛,表达了自己非常遗憾之情。

  第10节:用几个排比句,描绘勤劳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惨境遇。最可悲的是大堰河的悲剧还在他的丈夫和他的儿子身上重复和继续着,只有他的乳儿“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里的咒语”,这也许是给死去的大堰河一点宽慰吧!

  由此可见,诗人在主体部分,以自己的深情笔墨,尽情讴歌了“大堰河”勤劳、淳朴、善良的感人形象,并借此表达诗人对她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情感是人世间的大美。

  第三部分:(12、13节)

  从回忆过渡到现实,诗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一连串的排比句,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礼赞。

  最后一节,句式又整齐的排比,转为长短错落,语气也又急促变舒缓。

  二、教师总结:主题全解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三、写作特点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诗。

  “什么是‘自由诗’?简单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来流畅,象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艾青《诗的形式问题》)。

  “自由诗”,绝非“放荡不羁”,而是一种“自由”其外,“诗神”其中的富有“散文美”的现代诗歌的精品。

  2、《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

  就这首诗的总的倾向而言,作者并没有向读者讲述有关他乳母的完整的或大体完整的故事,他利用这些片断的故事或画面,目的是倾吐对大堰河的深情。所以这首诗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

  四、课后练习一解答

  (一)、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对这一形象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

  大堰河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她还是博大的,她能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

  她又是悲苦的,贫苦的,劳累的。多年的贫苦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健康,年仅40多岁就含泪地去了。

  她是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是普通母亲的代表,也是对全中国劳动人民的赞美。(二)诗中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全篇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

  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1节的“大堰河”,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3节的“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10、11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

  五、教后记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4

  大堰河 我的保姆【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诗歌以诗人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惨经历,抒发了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切的赞美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之情。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大堰河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2、引导学生通过典型细节分析认识大堰河的形象:勤劳、纯朴、善良。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及对比的写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这首诗是艾青在狱中写的,在一个飞雪的早晨写的,你觉得人在困境中,在饥寒中,总会想到谁?(想亲人,想家人。)而此时艾青想到的是谁?(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大堰河。)

  大堰河连名字都没有说明了什么?(贫穷,社会地位低下)诗人为什么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却想念大堰河?(艾青诞生时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就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冷遇,大堰河却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艾青,将伟大的母爱毫无保留地给予了艾青。艾青写这首诗,既是对保姆大堰河的感激,也是对黑暗世界的诅咒。同时表现出作者背叛地主阶级,向劳动人民靠拢的真诚愿望。)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堰河,看看这个平凡而卑微的劳动妇女为什么能让作者终生敬仰。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听配乐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诗中强烈的节奏和流畅跌宕的旋律。

  (2)要求学生找出难懂的字、词、句,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本诗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是什么?(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

  (4)本诗从哪些地方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有慈母般的爱?(主要表现在第4、5、8节里。如在第4节,用八个排比句集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这八句实在是八个出色的细节,把她的爱心写得非常具体、充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两句首尾反复,起了点化、强调感情的作用。

  (5)本诗哪些地方运用了排比、反复和对比的手法?举出例子后,请谈谈它们所起的作用。(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句,第7节中六个排比句,都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明快,气势酣畅,有力地传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爱。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诗人对她特有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写道:“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有力地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1节,都采用开头和结尾诗句反复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第4、6节中运用了对比,把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描写,虽然没有发什么议论,但诗人的感情倾向不言自明;此外,如美丽的梦境和凄惨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劳和死后的凄苦悲凉,这些都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以及对主题的表达。)

  2 、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 、教师小结。

  (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既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蕴涵,又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意蕴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 、合作交流,感悟形象

  (1)大堰河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她的这些优秀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只求奉献)(在第4节,描写她在家整天做家务,带孩子,忙得不可开交,在第7节,用6个排比句集中写她在乳儿家劳动,年复一年,始终“含着笑”,显得那样勤劳纯朴,宽厚善良。为了乳儿,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什么都肯干,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诗中的细节描绘,发挥想象,给大堰河填写一份“档案”,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也可以自己设计。表格留出空行,目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

  属相血型体型健康状况人生信条

  (3)教师巡视,适当点拨,拓展学生思维。

  (4)课堂讨论,交流小组探究成果,并要求说明理由,相机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如属相:牛--忍辱负重、默默奉献、脚踏实地。猪--任人宰割、不知反抗。兔、羊--温顺善良……血型:o型--奉献型,万能献血者。体型--体重可能因大堰河的生活状况而偏轻。健康状况—营养不良,肩椎劳损等。人生信条—“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学生的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不必僵化一致。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大堰河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2 、品味鉴赏,体验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深入体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

  (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切的赞美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之情。)

  (2)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段,反复朗读,体会感情。学生有感情朗读后,教师要相机评价,也可适时提问,如:你读的这段是否能让你想起自己的妈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妈妈吗?

  (4)在交流学生的亲身体验之后,再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并要求将“大堰河”换成“妈妈”,再反复朗读。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与作品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并引导学生将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学生对自己母亲的感情,用“情”打动学生,用“情”将学生带入诗的天地之中,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又能引导学生体验高尚的情感生活。)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自主阅读《母亲》、《我的母亲》或其他歌颂母爱的作品,比较与课文的相通性和相异性,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2 、母爱写真

  教师引导:“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她的代名词。母亲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是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儿女的不应该刻骨铭心?让我们更好地珍视母爱,更好地回报母亲的爱吧,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请从你的生活中摄取一个最打动你心灵的真情片段来赞美你的母亲。

  3 、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共赏。

  (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母爱,体验母爱的伟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激发学生用真情赞美母爱、回报母亲的激情,体验高尚的情感生活。)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要体现这一特征,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只有从学生自主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除此以外,别无它途。为此,本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探究的问题本身具有开放性,没有僵化统一的标准答案,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这样既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课文人物形象,又使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以情动人的叙事诗,抒发了对以大堰河为代表的母爱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因此,本教学设计重视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教师、同学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珍爱母爱,回报母爱的真情,既提高了学生感受诗歌情感美的能力,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又引导学生对母爱的感恩,能更好地善待自己的母亲,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回报母亲。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5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描写并抒发感情。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变化与节奏和旋律的关系。

  接着对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品析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水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四、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五、教学突破:

  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准备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并设计一些练习题。2.了解一些关于诗人艾青的生平资料及该诗的创作背景。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真并带感情的朗读诗歌多遍,准确认读课文下的注释及课后列出词语。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导入课文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

  2.字词练习2.完成字词练习

  3.范读并引导学生感受文意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

  4.指导划分层次,归纳层意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了解创作背景(约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当代诗人——艾青的名作。有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作者艾青的资料? 抽学生简述作者的生平。1.积极回答问题,就所了解的知识对艾青其人做基本简介。 生:艾青,原名蒋海澄,19xx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10月出狱,次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受到文坛重视。

  2.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艾青的主要作品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他的诗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刻画艺术形象,语言朴素清新,韵律和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2.倾听,作好相应记录。

  3.师:1933年,艾青因参加进步爱国活动被捕入狱。在阴冷的牢房中,诗人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睹物思人,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书课题。3.听取老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原由,以便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字词练习(约 分钟)

  师:大家在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必须要先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意。导人随堂练习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三、朗读诗歌,初步感受文意(约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录音范读诗歌。强调注意朗读时要讲究节奏,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句子节奏,并有感情的朗读。1.听范读,体会诗歌韵律节奏,初步探悉作者感情。

  2.抽取同学就所读讲讲自己对这首诗 的初步印象,并进行归纳。 师: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乳母真挚的怀念和深切赞美的感情,进而表达了对广大劳动妇女乃至劳动人民的挚爱,表达了对“不公道世界”的诅咒、控诉之情。2.畅谈对这首诗的印象。 生: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诗人的乳母,她是一位平凡、低微到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的劳动妇女,她勤劳、纯朴、善良,但生活一直很贫困、艰难。

  四、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约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归纳诗歌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所抒发的思想感情。1.按老师要求反复朗读课文,就自己的理解划分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

  2.师:这首诗分为几个部分?2.生:分为四个部分。

  3.师: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是诗歌的前四段,它主要讲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 点拨:诗歌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运用想像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 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引出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3.生:第一部分交代了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在教师点拨下细细体会作者在该部分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4.师:第二部分又讲述了些什么呢?4.生:第二部分是从第5段到第8段,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眷恋与尊敬。

  5.师:回答得很正确,诗歌的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实则控诉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5.生: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用生前“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与死后“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相对比,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6.师:诗歌的第四分部讲了什么? 将上述内容梗概板书。(见课末板书)6.生:第四部分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地怀念和由衷地赞美之情。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对作者艾青作了大致了解,初步体会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涉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反复朗读,对诗歌的层次及层意有了基本了解,理清了诗歌的结构。

  六、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一层(1~4段):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怀念与痛悼

  第二层(5~8段):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眷恋与感激

  第三层(9~1l段):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12~13):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讴歌与赞美

  教学探讨与反思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歌,但并不排斥叙事,甚至是细节描写,因此一定要j学生反复阅读,充分体会诗人满怀的激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此诗一大j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并学习这些修辞手法。

  5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探讨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1.细读诗歌,分析探讨写作手法

  2.深入理解 2.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

  3.指导品析《给乌兰诺娃》3.品析名篇,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一、分析探讨写作手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诗歌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其形式不仅具有特殊性,更会采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现内容,抒发情感。本文除了多处运用联想、想像和对比以外,还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另外,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这种手法有何作用?1.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反复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2.请学生找出并朗读诗歌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句段,并分析其作用。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2.仔细阅读诗歌,找出采用各种修辞手法的段落语句,并就自己的理解分析其作用。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四。

  2.师:从构思看,全诗前4个诗段从“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 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 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 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3.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前边我们对整首诗进行了阅读分析,现在我们选取几个重点章节来研读,有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第7、8段?1.深情地朗读诗歌第7、8段。

  2.师:第7段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是忸怩不安的。“忸怩不安”一词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2.跟随教师讲解理解重点段落,试着分析并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生:“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明明自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却说成是“新客”,表明了对大堰河的深厚的感情,以及对自己亲生父母的陌生。

  3.师:诗歌第8段写道“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了”。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像第5段那样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主家(“我”的家)干活,从而取得报酬养活自己一家。劳动是繁重而多样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这表明了她的什么品质?3.生: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师:联系第6段所写“我”离开大堰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段中反复写她“笑”,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请问是什么含义? 4.生:表明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深的爱,为能够和乳儿在一起而“笑”。这是真正的母爱!是超越了一切功利关系的爱。

  三、赏析《给乌兰诺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通过对教材所选诗歌的学习,我们对艾青的诗歌有了初步印象,为了加深对其风格和思想的了解,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我选取了他的另一首诗让大家欣赏。 板书诗歌《给乌兰诺娃》,抽学生朗读。1.充满感情的朗读《给乌兰诺娃》,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指导完成随堂练习2。2.回答问题,听取教师评讲,在教师的常导下体会诗歌的荨杏特色与思想情感。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重点段落的研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及该诗的艺术特色。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能力,本节课还引导学生品析了艾青的另一名篇《给乌兰诺娃》。

  给乌兰诺娃

  ——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

  像云一样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有什么作用。

  练习设计

  1.给下列词注音释义,并用它们造句。

  典押 忸怩 冰屑 悉索 凌侮 叱骂 漂泊

  2.阅读诗歌《给乌兰诺娃》,并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的比喻句。(2)说说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和好处。(3)诗的语言是形象的,试分析头两句把演员翩翩的舞姿用自然界的云、风比喻的艺术效果。

  (4)诗中“不是……却是”是什么关系?诗人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

  个性练习设计

  试着用简短的一段话或几行诗来赞美你身边劳动者的形象。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6

  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整体把握

  1.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点读 全诗总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写“我”和大堰河的特殊关系,并且反复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第3~10节):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了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三部分(第11~13节):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这就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二、细部探微

  2.“诗言志”,情为诗的第一要著,这首诗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点拨 这首诗以诗人在铁窗中看到飘飘雪花触动诗情开始,追忆儿时被大堰河养育的往事和大堰河的艰苦劳作和悲苦命运,诗歌到最后直接抒发对大堰河最真挚、深沉的爱和热情的赞美。明晰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是把握诗歌的关键所在。把握住诗人的情感变化,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有助于把握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

  3.诗人说“大堰河”的名字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诗人只是根据谐音写了这三个字。但与这三个字同音的字还有很多,为什么诗人就选了这三个字呢?是否还有其他意思呢?

  点拨 诗人是特意选用“河”作为大堰河的名字的。第一,诗人的家乡在浙江,那一带是江南水乡,河是随处可见的。河多,也就是说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妇女是很多很多的。由“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可见,诗人歌颂大堰河,也是歌颂像大堰河一样的许许多多的劳动妇女。第二,因为在人类产生之初,河流孕育了人类,诗人特意称大堰河为“河”,是要表明是大堰河般的劳动人民哺育了自己。

  4.从构思看,全诗前三个诗节,从“今天”写起,“睹雪思人”。重点读第3节,作者选取了哪些景象?诗中哪些词语应该重读?按照重音边读边想象,让每处景象变成画面出现在自己面前,合起来看这一组镜头组成的画面,应是什么样的色彩、基调、氛围?

  点拨 景象:坟墓、故居、瓦菲、园地、石椅。应重读的修饰语:雪压、草盖、关闭、枯死、典押、一丈平方、长了青苔。

  让我们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如“雪花飘飘,落在一小块土地中的坟头上,坟上干枯的荒草盖上了白雪,直立的草茎在寒风中颤抖……”,由孤寂荒凉的坟头、破败的旧屋、易主的园地、冷落寂寞的石椅,组成一幅阴冷惨淡的画面,写出了大堰河身世的凄凉,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悼念哀伤之情。

  5.本文中的用词有非常深的意义,试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内涵。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点拨 这些诗句是写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为了生活”到“我”家来帮佣的情景,这些加点的词语有的表现了她劳动环境的恶劣,有的表现了她劳动条件的恶劣,这些环境和条件既形象地描写出她不分寒暑任劳任怨、质朴宽厚的性格,又与“她含着笑”形成对比,突出了她令人唏嘘的善良和对乳儿深深的爱。

  6.诗的第12节中说,写一首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诗人为什么用“紫色”来修饰灵魂?

  点拨 灵魂本来是抽象的,更谈不上有颜色,诗人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完全是感激与赞美的感情使然。用“紫色”来修饰“灵魂”:一是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灵魂”和难以触摸的心理感受形象化;二是紫色象征高贵,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突出了大堰河灵魂的美丽与高贵,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7.有的同学认为,与其说诗中的大堰河是一位勤劳、善良的旧中国农村妇女,不如说她是一个逆来顺受甚至有些愚昧的旧中国农村妇女。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点拨 (1)她是一个反抗性不强的、逆来顺受的、有些愚昧的旧中国农村妇女。首先,她在家庭里逆来顺受,丈夫平时总是打骂她,但她还是靠出卖乳汁养活这个家。其次,她是地主压迫、剥削的对象,但她对这种压迫和剥削并没有丝毫的不满,甚至总是“含着笑”,去做那永远也做不完的事。甚至想吃乳儿的婚酒,想娇美的儿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真有点痴人说梦。

  (2)她是一个安天乐命、质朴乐观、慈爱博大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表现出她的安天乐命,质朴乐观;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表现出慈爱的性格;她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深爱着自己的乳儿,表现出她的博大。

  一、中心主旨

  作者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二、写作特色

  1.叙事、抒情完美结合。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如第4节中,诗人叙述了大堰河繁重的家务劳动,回忆了和大堰河共同度过的贫苦但温暖的生活,抒发了他对大堰河的挚爱。

  2.借助细节描写抒发感情。

  诗人捕捉和表现细节的能力是超群的。这首诗几乎处处有着准确而生动的细节。如第4节,诗人一连用了八个细节,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写出她关心、照料、爱抚乳儿,充分体现了她的勤劳和善良。又如第8节,诗人通过下面四个细节——年节切冬米的糖、贴乳儿的画、逢人夸乳儿、梦里盼乳儿幸福,真切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反映出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3.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1)对比手法。

  诗中多处用了对比手法,如第4节中对大堰河家中贫困生活的描写和“我”亲生父母家中富贵、优裕生活的描写形成对比。但“我”在大堰河家中却生活得温暖,在自己家中却感到陌生,对比中写出“我”对大堰河的爱和深沉的留恋。后文又把大堰河生前的勤劳与付出和死后的凄苦形成对比,批判了黑暗社会的不公。

  (2)反复、排比手法。

  这两个手法经常一起使用,如第4节的一组排比句,一方面具体地叙述了大堰河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繁重劳动,歌颂了她任劳任怨的品格,另一方面又表明她在劳动的同时,无微

  不至地关爱着乳儿,歌颂了她美好的心灵。这样,虽然用墨很省,但内涵丰富,形象丰满。

  (3)呼告手法。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在诗歌的结尾,运用呼告手法,这是诗人的感情发展到了高潮的标志,不如此直露地表白,便不能表达他的深情。诗中还有多处用到了这个手法。

  三、结构图解

  大堰河 我的保姆—身世悲苦、低微—怀念与痛悼

  —勤劳、善良、无私—眷恋与感激

  —命运悲惨—同情与控诉—灵魂高尚—讴歌与赞美

  (45分钟,9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讴歌  愤懑  忸怩不安  神彩飞扬

  b.绯红  土匪  敞开心扉  妄自菲薄

  c.飘泊  剽悍  剑拔驽张  咄咄逼人

  d.隽永  荆棘  肺脯之言  娓娓动听

  答案 b

  解析 a项神采飞扬;c项剑拔弩张;d项肺腑。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地________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

  ②中国是举世皆知的诗歌王国,从国风、楚韵到唐诗、宋词,它们所开创的伟大传统________着、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民族气质。

  ③北京时间9时11分,北京奥运圣火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女队员吉吉成为珠峰首棒火炬手,女队员次仁旺姆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在珠峰________奥运圣火。

  a.值守   浸润    展示   

  b.值勤  浸润  展露

  c.值守  浸染  展露

  d.值勤  浸染  展示

  答案 a

  解析 “值守”,值班,坚守岗位,比“执勤”恰当。“浸润”,渐渐渗入;“浸染”与“中国人民”不搭配。“展露”,展现,显露,多与“才华”等搭配;“展示”,清楚地摆出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石油涨价直接带动生物能源涨价,只要今天的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居高不下,只要石油的价格一直上涨,世界粮价就将进入一条上升的快车道。

  b.这次汶川地震使大量百姓毁家纾难,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以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c.厚重的大雾悄然闷声不响地将阳光裹挟而来时,我们这里已被冰雪肆虐了半个多月,家里的那株茶花早已在严寒的胁迫下失去了生气,吸引不了任何人的眼睛。

  d.在a股惨遭“腰斩”、投资者资产被不断蚕食的过程中,市场对监管层通过推出精心筹备已逾两年的沪深300指数期货来挽救a股市场的呼吁亦甚嚣尘上。

  答案 a

  解析 a项“快车道”指机动车分道行驶时,专供快速行驶的车道,这里是比喻义;b项“毁家纾难”指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c项“闷声不响”与前面的“悄然”在意思上重复;d项“甚嚣尘上”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艾青倾吐了对大堰河无比真挚的爱,这种爱是与黑暗社会的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b.3月24日,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还相当陌生的女明星玛利亚,在古奥林匹亚遗址为北京奥运会采集圣火。由此,她不仅和中国建立了特殊的关系,还注定被写入北京奥运的历史。

  c.众所周知,XX年北京奥运会菜单实现数字化。凡是承办50人以上宴会的贵宾楼,不少会对每一道菜品进行食品留样,以确保万一需要化验认证时取证。

  d.《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作者戴望舒也因此成名,被人们称之为“雨巷诗人”。

  答案 b

  解析 a项“与”字后加介词“对”,改为“这种爱是与对黑暗社会的恨”;c项不合逻辑,“凡是”与“不少”自相矛盾;d项成分赘余,删去“之”。

  二、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一段诗,回答5~8题。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

  在山腰里,田野上,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这,这是为你,静静地睡着的大堰河

  所不知道的啊!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5.从选文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大堰河的人生是凄苦的?(4分)

  答案 大堰河生前丈夫酗酒,并且她还经常挨打受骂;死后埋葬她的是四块钱的棺材,丈夫和儿子的结局也不太好。

  解析 从正、侧面的描写加以总结。

  6.本诗是写给大堰河的,其中为什么还写了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们?(4分)

  答案 这也是大堰河的可悲之处,她的悲剧命运在她的丈夫和儿子们身上重演,写她的夫儿也是为了写她的命运悲惨。

  解析 围绕写她的夫儿对表现她的悲惨命运有何作用来答。

  7.诗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哪些地方表现了诗人对大堰河去世的悲痛和怀念?(6分)

  答案 ①“第三,第四,第五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②“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8.这是一首抒情诗,但诗中也有叙事,在选文中找出一句,并简析其作用。(6分)

  答案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诗中叙事比较简洁,其作用是为抒情蓄势,也在叙事中表现诗人情感。

  解析 叙事和抒情的关系一般有两种:一是蓄势,一是借事抒情。

  三、课堂延伸(20分)

  阅读艾青的《礁石》一诗,完成9~12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

  9.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表达观念、抒发感情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

  答案 《礁石》借物象——礁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借塑造人物形象——大堰河来表达观念、抒发感情。

  解析 两首诗歌中的意象不同。《礁石》中塑造的形象是“礁石”,《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形象是“大堰河”。

  10.试简要分析“礁石”这一形象。(6分)

  答案 “礁石”塑造的是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解析 分析形象,首先要分析形象的外在形态,其次要分析形象的内在含义,分析形象的象征意义。

  11.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 诗中,作者对于礁石这一坚强形象和其具有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和歌颂。

  解析 结合诗题、背景,分析在形象的描述中蕴涵的作者的情感。

  12.现代诗歌中,有的诗体很自由,既不讲求格律,也不追求押韵,但有的则有较强的韵律感,如《礁石》。试说明《礁石》的押韵规律。(4分)

  答案 第一节,二、四句押韵(来、开);第二节,一、二、四句押韵(上、样、洋)。两节都是传统的押韵法。

  解析 找出押韵的字,分析其规律。

  四、语言运用(8分)

  13.仿照下面画线部分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理想背后,是毅力和洒脱,谈到毅力,很大程度上是要战胜自己。当我们需要勇气时,先要战胜自己的懦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需要公正时,先要战胜自己的偏私……战胜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大的勇气。

  答案 示例:当我们需要勤奋时 先要战胜自己的懒惰 当我们需要宽容时 先要战胜自己的狭隘 

  解析 给定句子的形式是“当……时,先……”,其内容包含一组反义词,如“勇气”与“懦弱”,所填句子仿此即可。

  14.下面的文字是一位在外的学子写的“母亲节祝福”,请你根据它的内容编一条凝练而生动的手机短信。(不能抄录原文句子进行简单组合,不得超过30个字)(4分)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这是属于您的日子,妈妈,节日快乐!

  虽然在这里,我说什么您也不会听见,但我还是要说,妈妈,我爱您。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让我明白这人世间的道理,是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最深切的关怀,也是您在平日琐碎的生活中照顾我的一切。如果我对您的爱是一滴水,那么您给予我的就是整个海洋;如果我对您的爱是春日里的一片新绿,那么您给予我的就是朗朗春天里所有温暖的阳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不知道用什么来报答您无私的爱。

  亲爱的妈妈,在您放飞我的时候,也请您保存我的爱,相信在离别之后不久,就会有永远的相聚。不论何时何地,您始终是我最牵挂的人,始终是我心中最圣洁最温暖的守护神,相信我始终需要您,需要您的拥抱、爱抚和关心!

  等到那一天,我学成归来,我能独立撑起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妈妈,到时我会让您为我骄傲,并且为此而快乐!

  答案 示例:妈妈为我操劳无限,恩重如山;我愿妈妈骄傲快乐,一生平安。

  解析 压缩以后的短信应该包含母亲对我和我对母亲两个方面的内容。

  五、随堂练笔(3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懂得了陶潜躬耕田园的静谧;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懂得了李煜抒发的亡国之愁;品“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懂得了李太白洒脱豪放的心境。其实,人与人难得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懂得苦难,懂得笑颜,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幸福。

  请以“懂你”为话题,自主确定立意、文体和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略。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7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一、 导入: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 分析全诗诗人感情的变化:

  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提问:浏览全诗,思考,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那样的一些感情?

  现在我们就来读诗,看一看这些同学的回答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把这一节的内容朗读一下。

  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

  (二)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勤劳、慈爱。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勤劳、充满母亲般慈爱的大堰河向我们走过来了,她的双手轻轻的抚摩着她的乳儿,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大家睁开眼睛,谁能给我描述一下这双手?

  是啊,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温馨,使艾青——这个被地主家庭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而我和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

  诗人在五岁时终于被领回了自己的家,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但诗人心中感觉到却是——“忸怩不安”。

  问:为什么会这样?(补充背景介绍)

  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全班同学齐读4、5、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

  (三)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又开始劳动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读第七节,思考:大堰河从事着这样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始终含着笑呢?

  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

  全班女同学齐读六个含着笑的句子。

  (四)但是,诗人写到这里,认为还不足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于是,她又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堰河美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家浏览第八节,看一看,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

  问: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

  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梦实现了,有一个娇媚的媳妇叫她一声“婆婆”,她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五)是啊,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教师朗读9、10节)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问: 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六)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教师范读12、13节)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

  吗?(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8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的内容带有自传性质,所写都是诗人的真实经历和真切感受,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一、知识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荆棘 火钵 忸怩凌侮 叱骂 给予2.给下列两组字注音,并分别用它们组词。┏檐 ┏侮 ┣赡 ┣悔 ┣瞻 ┣霉 ┗谵 ┣晦 ┗诲3.词语解释【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檐头(yán tóu)】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檐部分。【瓦菲】房上瓦缝里长的草。【叱骂】责骂。【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凌侮】欺侮;侮辱。【典押】典当。【保姆】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也作保母。【悉索】象声词,形容轻微的声音。【凄苦】凄惨痛苦。【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也作飘泊。【赞美诗】基督教徒赞美上帝或颂扬教义的诗歌。也叫赞美歌。4. 文学常识艾青,19xx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县。原名____。1929年赴法国巴黎学画,1932年回国,加入“____”。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这个笔名,在监狱里写了长诗《__________》。该诗发表后引起轰动,并有十多个国家相继翻译这首诗。【参考答案】1.jīngjí bō  niǔ ní wǔ chì jǐ yǔ2.┏檐(yán )(屋檐) ┏侮(wǔ )(侮辱)┣赡(shàn)(赡养) ┣悔(huǐ)(悔改)┣瞻(zhān)(瞻仰) ┣霉(méi)(霉烂)┗谵(zhān)(谵语) ┣晦(huì)(晦暗)┗诲(huì)(诲人不倦)4.蒋海澄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大堰河――我的保姆》二、迁移训练课内阅读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大堰河,含泪地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1.请概括第一节诗的内容。2.第一节两次强调“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第一节写大堰河的丈夫和儿子因她的死而伤心落泪,对刻画大堰河起什么作用?4.第二节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5.(探究题)大堰河死后若干年,假如艾青携妻带子去为大堰河扫墓,请发挥合理想象,他会说些什么呢?(不超过100字)课外阅读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个浪都打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___________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望着海洋1.这首诗最恰当的题目是:a.海浪 b.海岸 c.礁石 d.坚强者2.诗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a.风掠过 b.水蚀过 c.刀砍过 d.雕刻过3.对诗中“它”的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孤傲者的形象 b.一个生活苦难者的形象c.一个坚强革命者的形象 d.中华民族的形象4.这首诗赞美的精神是:a.敢于劈波斩浪的进取精神。 b.威武不屈、立场坚定、不可屈服的精神。c.不畏强暴,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d.不经磨砺不能成名的启示。【参考答案】课内阅读1.展现大堰河死时的情景。【解析】以诗中“她死时”的种种描述可以看出。2.表达了诗人非常遗憾的心情。【解析】作者反复强调此句,同时还写了大堰河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遗憾痛悔之情。3.更加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善良。【解析】从诗中她的丈夫“平时打骂她”,死时却“为她流泪”可以表现出来。4.排比。描绘勤劳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惨境遇。【解析】抓关键词语,如“四块钱的棺材”、“几尺长方的土地”和“一手把的纸钱的灰”等。5.娘啊,今天,我带着您的媳妇和孙子来看您来啦。这些年我漂泊在外,一直都没有忘记您,我写的那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入选中学课本,全中国的学生都将知道我有您这样一位任劳任怨、善良慈爱的保姆!【解析】最好与诗歌内容照应,也可写大堰河丈夫儿子的情况,也可写自己的生活,但最好围绕诗人与大堰河的母子之情来写,这样更富感情色彩。课外阅读1.c 2.c 3.a 4.b课 外 拓 展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9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2.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刻画赞美劳动妇女的      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及体现劳动妇女的品质。

  2.难点: 叙事的典型细节和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典押:典当,抵押。

  *凌侮:欺凌侮辱。凌: 侵犯,欺压。侮: 欺负,轻慢。

  *忸怩不安: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作者简介:

  艾青: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19xx年生于浙江省金牛县畈田蒋村。笔名谐音。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农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和同人组织“春地画会”,用画笔投入了战斗。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美术青年遭到逮捕, 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这些青年们“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艾青在监狱里写了许多诗。正像他自己所说: “从那以后,我过的是囚徒生活。我和绘画几乎完全断了联系。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诗。只要有纸和笔就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思考得更多,回忆得更多,议论得更多。”《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诗人在监狱的日子里。当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解题: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真挚怀念的情怀和热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艾青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浙江方言“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作者在诗里写道: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全诗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胳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诗节): 怀念与痛悼。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一节: 大堰河是卑微得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穷苦劳动妇女。

  没有姓名

  没有人生自由                 并列  悲苦低微

  靠出卖乳汁和汗水谋生

  第二节: 点明大堰河和“我”的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回环往复强调“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倾注了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三节: 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荒凉的坟墓

  冷落的故居

  联想、想象──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                           思念哀悼之情

  典押的田地 

  长青苔的石椅

  引出第二段对大堰河悲苦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4─8诗节): 眷恋与感激。

  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眷恋与感激。

  第四节: 抒写大堰河的勤劳与善良。

  用八个排比句即八个细节,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写出关心、照料、温暖、爱抚乳儿,充分体现了她的勤劳和善良。

  第五节: “我”离开大堰河。

  用问句,间接表现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

  第六节: “我”回到自己生活优裕的家中时,像陌生的新客一样忸怩不安。

  极力铺写地主家庭富裕豪华生活

  对比

  反衬大堰河家庭的贫穷

  “看着、摸着、坐着、吃着”表明“我”对这富丽豪华的一切的新奇,又“忸怩不安”,反衬大堰河家庭虽贫穷而充满欢乐。进一步抒发对大堰河一家深挚的爱、深沉的留恋。

  第七节: 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

  六个排比: 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含着笑,不停地劳动表现了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首尾反复,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她的伟大。

  第八节: 进一步描写大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

  典型细节: 1.年节切冬米的糖;2.贴乳儿的画;3.逢人夸乳儿;4.梦里盼乳儿幸福。真切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反映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二课时

  第三部分(9─11诗节): 同情与控诉。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

  第九节: 大堰河死时一家人的悲痛。

  丈夫为她流泪,儿子为她哭得很悲伤,表现她勤劳无私。

  死时呼乳儿名字,表现她广阔的胸襟。

  乳儿不在她旁侧,表现作者的哀悼与歉疚。

  第十节: 大堰河的殡葬。

  五个排比,是对大堰河一生的概括和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第十一节: 大堰河死后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写她死后一家的遭遇,揭示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最后一句反复强调“大堰河所不知道的”,深化全诗悲剧气氛,激发读者对大堰河命运的深深同情。

  第四部分(12─13诗节): 讴歌与赞美。

  第十二节: 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

  抒发诗人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用八个排比句直抒胸臆。结尾三个诗句,使“大堰河”含义更广泛,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表现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十三节: 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

  用呼告手法,直接抒发对大堰河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爱戴之情。

  这一部分,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讴歌、赞美后,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充分思索的余地。

  小结:

  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排比: 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氛酣畅。

  反复: 加强感情和音节的旋律,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诗歌的抒情效果。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作文:

  《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大堰河》

  要求: 把握大堰河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格,通过大堰河形象的表达的主题,可改动人称、顺序,改成记叙文。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10

  执教人 北京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 韩 军

  (凌 惠、黄凤英、晏苏平老师记录整理)

  韩军老师在徐州上了一堂长约一个半钟头的示范课,课文是高中语文第四册(旧版)第四单元的一首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韩军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新颖别致的教法、深刻透彻的分析,还有那亲切的话语、巧妙的引导、广博的知识深深折服了来自江苏各市县的三百多位听课老师,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堂课一开始就将人带进轻松和谐的气氛之中:

  韩军老师(以下简称师):我这个人有很多优点,有的优点大家一看就能发现。比如我朝这一站,诶(阳平调),身材还不错,蛮苗条;模样也还可以,挺潇洒的;这脸上优点就更多了(微笑着指着自己脸上的痘),这个,这个,还有这,共有二三十来个呢。看不到的优点也不少,比如我音色好,歌唱得很好,今天我就给大家唱一首歌。

  唱歌还得有音乐伴奏。(只见韩老师走到电教平台前伸手轻按,一曲沉缓、悠扬、深情、动人的笛子协奏曲,回响在整个教室中,一种动人的气氛形成了。曲子名叫《遥远的思念》)

  (韩老师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他的自我介绍并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以一种自嘲的口吻,暴露自己的缺点,把最平凡的一面显示出来,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这些学生原本并不认识韩老师,初时有些拘束,听了这番话,都觉得很亲切,很快在心里接受了他。韩老师上的是语文课,可一上来却要唱歌,让大家既感新奇,又觉得纳闷。这一个悬念设得好极。)

  师:古人所说的“唱诗”的“唱”,实际就是吟唱,就是朗诵。诗歌本来就是拿来作吟唱的。今天我给大家吟唱的,是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至此,听课的老师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韩老师的新颖。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韩老师饱含感情地朗读着,其中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急缓起伏、感情的含露收放,无不把握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全场似无人般寂静,有学生在擦眼泪,有老师已红了双眼,连韩军老师都几次掏出手绢来拭去眼角的泪。全诗读完,掌声雷动。从第一句朗诵到最后一句,大约历时14分钟。)

  师(微笑)我读得好吗?

  生:好!

  师:是艾青诗写得好,还是老师读得好?

  生:诗写得好,老师读得更好!

  师:诗写得好,老师才读得好。

  这么好的诗就该好好去读,满怀激情地去读,读出感情来。

  先看第一节,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

  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师:大堰河是不是一条河的名字?

  生:不是,是我的保姆的名字。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她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板书:身世关系)

  师:概括得很好!谁能说说什么叫童养媳?

  女生甲:从小被卖到别人家做媳妇的人。

  师:很好。做童养媳的日子好不好过?

  生:不好过,和做牛做马差不多。

  师:是啊,大堰河就是这样一位身世凄惨的劳动妇女。诗人对这样一位妇女有怎样的感情呢?我们来看第二节。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人说他是大堰河的儿子,他是吗?

  生:不是,也是。

  师:为什么?

  生:大堰河只是诗人的保姆,所以不是;诗人把大堰河当作母亲,所以是。

  师:说得非常好!

  第三节,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四个画面,我认为这里语言太罗嗦了。

  我这样改“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坟墓/你的瓦菲/你的园地/你的石椅……”,把那些修饰语“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门前的长了青苔”全部省去,不是更简练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这些修饰语营造了一种悲惨、凄凉的氛围。

  师:对。“被雪压着的”显得……

  生:冷清。

  师:“草盖的”、“枯死的”、“一丈平方的”都说明大堰河的什么呢?

  生:身世的悲苦。

  师:很好!我们来读读这一节。先听我读一遍。

  (韩老师很有感情地读完,又让学生读,指出其读得不好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

  师: 看第四节。我觉得作者这第一句“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显得罗嗦,“抱”肯定是用手了,“用你厚大的手掌”完全多余,对吧?

  (学生在窃窃私语,有的认为他讲的很有道理,有的说不多余,韩老师请一个女生说堰河的什么呢?

  生:不多余 ,表现了大堰河一生勤劳。

  师:诗的第二部分写了大堰河勤苦的一生。(板书:勤苦一生)

  看看大堰河干了多少活呀,像一架劳动的机器,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如此劳碌,如此辛苦,但大堰河每每干完一些活之后,她有没有休息呢?

  生:没有。

  师:干什么呢?

  生:“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师:大堰河一直在忙,她一停下活就去抱着诗人艾青,说明她对诗人……

  生:疼爱。

  师:好!无时无刻都关爱着艾青,无微不至的关着艾青。

  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节。这节朗读时要与前面不同。第一句要缓慢,突出“厚大”,“抚摸我”要读得轻柔,但是却强调。接下来的连续八句的“在……之后”要读快一点,突出工作的多和忙。最后一句再读得恢复缓慢、深情。

  先听老师示范一遍。(朗读)

  师:咱们班男生谁读得最好?我们请他来读一读吧。

  (一男生在众同学推荐之下站起来,学着韩老师刚刚的语调读完第四节)

  师:读得好不好啊?

  生:好!

  师:那就鼓励一下。

  (大家都鼓起掌来。)

  师:我再改一次,往下一节,“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这一句,我觉得,肯定丢掉了一个字,丢掉了一个“我”字。应当说“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我’自己的家”?是不是呀?这次,老师的见解肯定对了!

  (有不少学生同意老师的观点,频频点头,且动手在课本上加上了个“我”。有的学生则不以为然,老师就把不同意的学生叫起)

  生:“自己”是客观的,那确实是诗人的家,而“我自己”带有主观色彩,在诗人心里承认的家,诗人在这里用“自己”,而不用“我自己”,说明诗人心里并不承认这个家。

  生:我觉得,这里的“自己”不是“艾青自己”,而是“父母自己”。如果在“自己前面”加上“我”,就成了“艾青自己”了。

  师: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家不是艾青的,而是“父母自己”的,艾青根本不认同的父母的家是自己的家,他认同的是……

  生:大堰河的家。

  师:所以,这句话,诗人是不是丢掉了一个“我”字?

  生:不是。

  师: (似乎无奈地)还是老师的意见不对。

  (稍微一停顿)

  不过,老师又发现一个问题,有一句话写的不好,我要改一改。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如果改成“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就好了。

  (似乎颇为得意)老师不但会朗读读诗,还会写诗、改诗呢!

  (学生几乎都摇头)

  生:老师的绝对不好。

  师:还绝对不好?说说为什么?

  生:你改的诗,情绪根本就不对!“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好像盼望着急切回父母家一样,愿望终于实现了,非常高兴。而作者原来的意思是不愿意回去。

  师:我的改句——表明作者盼望着回去,非常高兴,而原句―――表明不大情愿回去,你能把这两种情绪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分别读,把老师的改句读得快而兴奋,而把原句也大体读得一样,区别不明显)

  师:我的改句,你把重音放在哪个词上?

  生:放在“终于”上。

  师:你读“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仍然十分高兴,仍然愿意回去,能重读一遍吗?

  (生重读,读得已经低缓)

  师:传达的不错。“我做了生了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包含着一种十分复杂的辛酸的情绪。

  听老师示范一下,(师示范读)大家跟读。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名词性的字,十分矛盾,是哪两个?

  生:(沉思)“家”和“客”。

  师:对!大家有谁在自己的家像做客吗?

  生:没有。

  师:“家”和“客”本是对立的,谁在自己家里做客呀,能做客的地方不是家。诗人在这里正是抓住了“家”与“客”的一对矛盾,才表达出一种复杂的辛酸。

  师:往下看,仍然在这一节里,还能不能找出类似的类似的矛盾的写法?

  (学生埋头边读边找)

  生:“我呆呆地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这句矛盾。

  师:怎么矛盾?

  生:既然是妹妹,就应该熟识,可是作者却不熟识。

  师:本是骨肉,却是陌路。

  生:我认为“我不认识”与“‘天伦叙乐’”矛盾,不认识怎么能读出来呢?

  师:我们可以换句话说――艾青长大后也认识这四个字理解这四个字了,可是他却……

  生:从来没有品尝过四个字的感情。

  生:艾青从小没有感觉到那几个字。

  师:可否这样说:“上面挂着‘天伦叙乐’,下面却根本没有‘天伦叙乐’”;“虽认识‘天伦叙乐’,却没有感受过‘天伦叙乐’”,这是强烈的对比的写法!家庭里所发生的事情,却根本不讲天伦,根本没有叙乐!

  师:我再引申一下,――――这种强烈的矛盾对比的写法、用法,是诗人、艺术家经常运用的,大家在其他地方还看到过吗?比方,在初中课本里,有一 首唐诗里面就有。

  生:《卖炭翁》里面,“可怜向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师:怎么矛盾。

  生:卖炭翁本来应该希望天暖和一些,可是他为了把炭卖出去,却希望天寒冷。

  师:再想想,―――还能从电影、电视中找到这种矛盾的的写法吗?

  生:电影中常有,如殿堂高处悬挂着“正大光明”,而下面的人干着卑鄙龌龊的勾当;生:电视中,殿堂里挂着“明镜高悬”的条幅,下面审案的人,却贪污受贿,把案子判成冤案。

  师:非常精彩。诗人艾青非常善于运用强烈的矛盾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五十年代,他到欧洲去访问,见到一个黑人姑娘给白人家当保姆、哄孩子,白人小孩在哭,黑人保姆却在唱歌,艾青就写了一首诗《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有这样两句“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停在哭;一个多么可怜,却在唱欢乐的歌”。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增强表达的效果。

  同学们,跟着我把这一节朗读读一遍。

  师: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板书:死后凄凉)。

  接着看这一句,“我是这般的忸怩不安”,“忸怩”什么意思?是不是“扭捏”的意思,即“扭扭捏捏”的意思?

  (一时,学生感到困惑)

  师:遇到问题,请马上查字典!

  生:我查到了,“忸怩”是“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师:那么“扭捏”或者“扭扭捏捏呢”?这个词最常用,不要查字典,就说出自己的理解。

  生:“扭捏”,我理解有点“矫揉造作”的意思。

  师:艾青从一个破敝的穷家来到一个金碧辉煌的豪门,应当是哪种情绪?

  生:显然是“不好意思或者不大方”,不能是“矫揉造作”。

  师:接下来的一节中,诗人连用了六个“她含着笑”,有什么作用?

  生:大堰河以苦为乐。

  生:苦中作乐。

  师:我们从“含着笑”三字,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她生活沉重,但却非常乐观。

  生:她对未来抱着希望,抱着憧憬,想像着艾青长大成人后,会报答她。

  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全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也开拓了大家的思维视野。我问大家,我们读这一节时,能够同样“含着笑”来读吗?

  生:不能。

  师:我们感受到一种辛酸,感受到一份沉重。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读这一节,要读出这种辛酸与沉重来。

  (一位男生站起朗读,读完,韩老师指出不到之处,范读,再带读)

  师:到了,“大堰河,含泪的去了”这一节,用了一些修饰语,如“四十几年的”、“数不尽的”、“四块钱的”、“几尺长方的”,所有这些数量修饰语,是强调其多,还是强调少?

  生:(一部分学生)强调多。

  生:(一部分学生)强调少。

  生:(少数学生)不对,有的强调多,有的强调少。

  师:后面这位同学概括得对!有多有少。哪些是强调多,哪些是强调少呢?

  生:“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疾苦”是强调多;“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强调其少。

  师:概括起来,是什么多,什么少?

  生:痛苦多,而自己得到的少。

  师:给予这个世界的多,从这个世界带走的少。

  生:大堰河的命运悲惨。生前那么辛劳,死后没什么陪葬。

  师:先听我这此段读一遍,把“多”与“少”强调出来,注意语调和停顿。

  (韩老师读完后,请一位女学生读,肯定其读得好)

  师:老师和大家的讨论就此告一段落。下面的段落留给大家。大家自己阅读自己感受。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也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会儿有学生提出问题来)

  生:我有个问题,那个“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师:你是问我,还是问大家?

  生:问大家。

  师:好,大家谁帮助她回答一下。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

  生:我以为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不痛快。

  生:我认为紫色是一种高贵颜色,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

  生:我记得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也是高贵。

  生:是指苦涩。我曾看过诗人的访谈录,他在谈到这首诗时说过“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引起的人的心理反映是苦涩的。

  生:我认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像火一样,温暖世界,是尊贵的,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

  师:看来你对颜色非常有研究,你能说说各种颜色的含义吗?比方白色象征什么,绿色象征什么,蓝色象征什么,等等。

  生: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也表示安静。

  师:有道理,你的思路非常独特。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强调紫色只代表一方面,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生:老师你的意见呢?

  师:老师补充一点学术界的“观点”,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艾青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紫色是一种冷色调,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

  我只不过是综合大家的意见。你们看看,刚才大家的全部意见,无非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强调尊贵、圣洁、热烈的方面,一方面强调是苦涩、忧郁、压抑的方面。慎思、深思一下,这两种意见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可以从痛苦角度去理解,体会一下全诗吧,似乎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所承受的痛苦,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也可以从高贵的角度去理解,想想呀,一个人的灵魂,由于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凌侮、太多的折磨,那么,这个人的灵魂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承受的苦难越多,就越高贵。

  师:所以,这里高贵与痛苦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这不统一了吗?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对“紫色”的理解,这句话的格式是,灵魂因__而___!(板书: 灵魂因__而___!)

  生:灵魂因“痛苦”而“高贵”。

  师:非常精彩,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同学们,大家看看,这个结论是谁得出呢?不是老师得出的,老师只不过是大家意见的概括者。结论是大家自己共同讨论、研讨、集思广益得出的。在学术界,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悬案,没有一个定于一的结论。今天大家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成为众多学术观点之一。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呀!研究性学习并 不神秘!

  师:深入一步,我问大家,艾青在写诗之前是学什么的吗?

  生:是学画画的。

  师:所以他对色彩非常敏感。大家数一数,看看全诗中艾青用了多少颜色词语,一一找出来。

  生:(陆续全部找出)“长满了青苔的石椅”“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大红大绿的关 云长”“辉煌的结彩的堂上”“紫色的灵魂” “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师:共有多少处用了颜色词语?

  生:8处。

  师:说说各自的意义。

  生:“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表示一种荒凉、败落。

  生:“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显出大堰河家的生活十分穷困。

  生:“红漆雕花的家具”“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显示艾青父母家里非常富有豪华。

  生:“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表现艾青的少年的特点。

  生:“辉煌的结彩的堂上”,显示大堰河梦中的艾青婚礼隆重。

  生:“泥黑的温柔的脸颜”,显示大堰河的作为劳动人民劳作辛苦。

  师:大家可以写成一篇学术性的小论文,题目可以叫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颜色词的运用=。

  大家一起来把最后两节,有感情地读一遍。 (师生齐读)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最后两节是唱给大堰河的挽歌。(板书:挽歌赞美)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11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回忆童年生活的抒情诗。抒发作者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赞美之情。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关于大堰河我的保姆语文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堰河我的保姆语文阅读材料

  大堰(yn)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地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niǔn)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

  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

  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

  大儿做了土匪,

  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

  第三,第四,第五

  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漂泊回到故土时,

  在山腰里,田野上,

  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

  这,这是为你,静静地睡着的大堰河

  所不知道的啊!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四日,雪

大堰河我的保姆语文阅读题目

  1.如何理解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2.诗中两次写到我是地主的儿子,有什么含义?

  3 .诗人说我是地主的儿子,又说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的大堰河的儿子,这两处儿子的自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诗中许多节都是开句和结句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 诗人在第二节中写道: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诗句中对大堰河的称代,由她而改换为你,在第十一节中也有这样的称代变化。这种称代上的变化,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6、第四节写道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结尾写道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这样写对表达感情有何作用?在全诗结构上又有何作用?

大堰河我的保姆语文阅读答案

  1深刻揭示了封建压迫下贫苦劳动妇女地位的低下。

  2诗人点明自己的家庭出身,但自己只是这个家庭的新客,为下文赞美乳母大堰河作铺垫。同时暗含作者背叛家庭的愿望。

  3诗人承认自己出生于地主家庭,但养育我长大的是大堰河,只有她才是我真正的母亲,她给予了我母亲般的爱抚和教育。

  4这是反复的修辞,这种前后照应,反复吟诵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回荡气势,从而渲染了气氛,突出了各节的主旨。

  5本课是一首回忆童年生活的抒情诗。由于具有回忆性,用她便于写实,写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纯朴,但不便抒情;而用你则有利于抒发自己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赞美之情,更容易激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共鸣。

  6、这是反复的修辞手法,能增强抒情效果,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刻、更强烈。结构上前后照应,使全诗浑然一体。

《大堰河——我的保姆》 篇12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 :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一、 导入  :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 分析全诗诗人感情的变化:

  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提问:浏览全诗,思考,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那样的一些感情?

  现在我们就来读诗,看一看这些同学的回答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把这一节的内容朗读一下。

  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

  (二)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勤劳、慈爱。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勤劳、充满母亲般慈爱的大堰河

  向我们走过来了,她的双手轻轻的抚摩着她的乳儿,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大家睁开眼睛,谁能给我描述一下这双手?

  是啊,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温馨,使艾青——这个被地主家庭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而我和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

  诗人在五岁时终于被领回了自己的家,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但诗人心中感觉到却是——“忸怩不安”,

  问:为什么会这样?(补充背景介绍)

  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全班同学齐读4、5、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

  (三)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又开始劳动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读第七节,思考:大堰河从事着这样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始终含着笑呢?

  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

  全班女同学齐读六个含着笑的句子。

  (四)但是,诗人写到这里,认为还不足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于是,她又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堰河美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家浏览第八节,看一看,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

  问: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

  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梦实现了,有一个娇媚的媳妇叫她一声“婆婆”,她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五)是啊,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教师朗读9、10节)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问: 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六)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教师范读12、13节)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

  吗?(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大堰河——我的保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81439128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