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蜀道难》备课笔记

《蜀道难》备课笔记

一梦入混沌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蜀道难》备课笔记

微信扫码分享

《蜀道难》备课笔记(精选12篇)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1

  中学语文

  党红英

  一、课文悟读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二、亮点探究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探究学习: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AA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探究学习: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探究学习: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

  5.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三、选题设计

  1.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

  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的书籍,收集有关资料。

  (2)整理李白诗词中最能表现其风采的诗句和盛唐历史文化方面的史料。

  (3)在上面准备的基础上,分组探究,仔细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

  (2)王运熙《李白研究》,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3)茆家培《中国李白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4)林庾《诗人李白》,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5)马鞍山市李白研究会编《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

  (6)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7)汪静之《李白研究}。

  (8)王瑶《李白》,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9)《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

  2.《蜀道难》主题思想探源。

  研究方法:

  (1)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

  (2)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

  (3)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

  (4)上网查询,多方求证。

  参读书目:

  (1)《唐诗别裁》。

  (2)《唐宋诗醇》,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4)顾炎武《日知录》。

  3.我心中的诗仙李白。

  研究方法:

  (1)广泛阅读李白的作品,不仅仅限于诗歌。

  (2)查阅李白的传记。

  (3)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梳理对李白的独特感悟。

  参读书目:

  (1)《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

  (2)汪静之《李白研究》。

  (3)《河岳英灵集》。

  (4)《唐诗鉴赏辞典》。

  (5)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李白在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2、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3、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诗人表现雄奇险峻的写法;

  3、品味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体会其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导入新课。

  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解题。

  1、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对这首诗的创作曾有一些附会史事的说法,如以为它是讽刺唐玄宗避安史乱入蜀的,如课文注释①等,几乎没有定论,同学们若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考证。但有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诵读课文,消灭字词等障碍。

  ① 自由诵读,标出读不准的字词、读不顺的句子。

  ② 对照注释第二次诵读解疑,相互讨论质疑,扫除一部分文字障碍。

  ③ 范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听出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诵读提示

  a.“噫吁唏……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b.“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c.“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凋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d.“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e.“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f.“剑阁岭炼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该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g.“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h.“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⑵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的语句、归纳段意,理清思路。

  明确:这首诗以“蜀道难”的“难”为核心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隐忧微愁。

  按照诗人的思路和所写的情景,全诗大致可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     开头到“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为第一层,

  这是从历史上蜀道的来历、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叹高)

  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使人听此凋朱颜”,

  从蜀道度越之难;道上环境凄清,极写现实山势高险(叹险)

  ③“连峰去天不盈尺”到结尾,

  从未来人事之险的角度,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写蜀中战祸之烈(叹战祸之烈)

  (解说:采用师生共同研读法,先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相互争议,最后教师明确。但在这种层次的划分上,不可拘泥于一种,比如传统的分法和我们课本的分法就不一样。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就应大力支持。)

  (3)讨论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1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

  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这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①     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

  ②     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③     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⑵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这样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⑶全诗最后一段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在风光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像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凶煞的双关语句,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现实的内涵。

  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正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3、欣赏品味

  ① 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

  ② 找出文中在语言上你认为最好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

  ③ 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示例一:“连峰去天不盈尺……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象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的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风光变幻,险象丛生。

  示例二:“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的如此动人?

  李白之所以描绘的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的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而后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也对于表现他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啸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都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鉴赏要点

  句式上

  本诗用了大量散文人的诗句,字数从碱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长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的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

  。

  结构。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意境。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像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手法上。

  变幻莫测,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情感基调上。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4、课堂小结: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诗,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3

  《蜀道难》是高中语文的一首诗歌,下面是关于《蜀道难》的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蜀道难》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

  一. 教材分析和处理:

  《蜀道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二单元的第一首诗歌。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目标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解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的不同风格,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本单元的设置意图是在必修2古代诗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依据以上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制如下: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意,能够知人论“诗”;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我们知道诵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所以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诵读。而要想透过语言表面读懂文字背后深层的意思,那就少不了问题探究,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鉴赏诗歌,就要给他们自主鉴赏的机会,给他们搭建展示自己文思的平台,因此,我将本课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

  1. 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采用诵读法、问题探究法、自主赏析法。

  (1)诵读法 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探究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3)赏析法 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诵读诗歌,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基于此,我将本课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为:

  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 之所以诗情勃发雄放,极具感染力,和它的艺术手法是分不开的,而且只有把握了艺术手法,才能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拓展,所以我把教学重点确立为:

  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学习本诗的艺术手法。

  古代诗歌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立为:

  体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得到审美享受,感受诗歌的艺术性。

  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我以情感自我体验,唤起学生诵读兴趣,使他们爱学。开放自主协作,激发学生探讨钻研,使他们会学。联想探索实践,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善于学习。依据教学媒体优化组合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我采取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诵读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诵读法。,诗歌的语言是独物的、精练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美学价值,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第二、讨论法。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思,甚至能够生发出自己的个性见解。

  第三、启发、点拨法。当学生陷入迷途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该发挥了,教师的适时的启发、点拨,就会点铁成金。

  第四、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

  教学设想: 一课时完成.

  一、 教学过程:

  我本着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依据认知规律安排了如下教学步骤: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幻灯片主页面展示蜀地山势巍峨峭拨的图片,加上清幽的音乐,学生马上有了追求壮美的感觉,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帮助理解诗人豪放飘逸的风格。

  (二)解题(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了解这种题目的一般内容,为把握本诗的内容和思想作铺垫)

  (三)教师范读课文(设计目的在于:1、正音;2、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声韵美和意境美)

  (四)学生初读课文

  我要求大家拿起笔来,在结合书下注释思考之后,还觉得有困惑的地方的,就把他勾划出来,争取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自读,圈点勾划,教师巡视辅导。(这种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问学生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五)探讨初读疑惑

  学生互相交流初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设计目的在于:解决初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进一步鉴赏诗歌)

  (六)吟诵诗文

  诵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

  找学生吟诵诗文,并对学生提出三点诵读要求:第一,在诵读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当中;第二,读出诗歌的抑扬起伏,注意古典诗歌的节奏;第三,读出与现代文的区别来,也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设计目的在于:整体感受诗歌之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七)精读课文,自主鉴赏诗歌

  1、要求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作鉴赏,然后与同学们交流。

  2、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借助李白的诗句做一下自己的想象,在你的想象中,这样的场景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互相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给几分钟,学生思考,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主赏析,然后拿出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作补充。(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八)教师小结

  同学们看看在这篇诗文当中有那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学生回答,并一一举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帮助)

  1、总结本诗的艺术技巧。

  (1)善用反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旨句三现,形成行文线索,贯穿始终,使内容层层深入。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致的技巧:

  (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2、明确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达的要义。(设计目的在于:1、全面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以便学生写作借鉴,掌握作文的技巧。2、把握诗歌主旨,更深刻理解诗人的情感)

  (九)学生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诗歌的声韵美和意境美。体悟浪漫主义诗歌的放达。(设计目的是:再次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对中华古典诗文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十)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艺术手法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4、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5、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设计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检验学生理解的程度,测试教学效果。当发现学生对某个艺术手法掌握不好时,则及时地强化)

  ( 十一)布置作业

  背诵《蜀道难》(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深刻感受诗仙李白飞扬的人生。备战高考)

  本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努力体现“诵读,品析,积累,运用”等语文课堂的教学要素,在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课堂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尽量让他们动口动手,用心去感悟,并把感悟的内容用说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上分享,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他们的用武之地。我的说课结束,因水平有限,会有考虑不周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附:板书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4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章法、气象、基调;

  2. 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 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的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散文化诗句欣赏。

  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类型:鉴赏课。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推荐《全唐诗》光碟和《大唐诗录》光碟,并请学生介绍自己有否类似电子产品。

  教学过程与步骤:

  学生读诗(至少3遍)

  鉴赏要点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兹分述如下: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一鉴于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之始不宜要求学生背诵,所以先设计此题,而将背诵练习置于最后,体例与本单元其余话课异。目的是使学生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极为必要。

  这是一首杂言体诗,但跟其他诗人的这类体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这类体裁作品(如《将进酒》《梁甫吟》《庐山摇寄卢待御虚舟》等)相比,都有显著的不同。这不同就在于;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练习中所列举的)如果孤立地看,确属散文句。但我们不这样称它们,因为它们毕竟是诗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只能说它们是散文化的诗句,或句法与散文近似。这当然不能随意而为,没有李白那样的气概,那样的英才,是驾驭不了的。

  附:自购练习答案要点:一、这些诗句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不能自已,脱口而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二、这道题是为鉴赏诗的内容设计的。重点是前一问,后一问是对前一问的补充,意思是可以从形式入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先问后一问,然后分析“蜀道之难”一句的含义。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不宜过早提出。答题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1)课文基本成诵;(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3)了解诗的大意。

  李白善于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这首诗中“一咏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中复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如果时间允许,无妨让学生复习一下已学过的《诗经》作品如《君子于役》《无衣》等,再做一番比较——这就从内容的鉴赏延伸到形式的鉴赏上来了。

  答案要点;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三、这道题共含四小题:前三小题用于鉴赏诗的艺术特色,是按照课文段落顺序命题的,可以讨论一题,背诵一段,把鉴赏和记诵结合在一起;命题的原则是就诗论诗,不用文学史上的综合方式;讨论过后,教师可参考“鉴赏要点”中关于“气象”的分析做一个小结,将鉴赏提到稍高的水平上。第4小题用于鉴赏诗的寓意,因为涉及历史背景和历来的不同看法(见“整体感知”),难度大些,在水平较低的教学班可以不予讨论。

  l,此题涉及诗人的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重点是第二间。

  答案要点:

  第一问: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

  第二问: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2.此题涉及点面结合的写法和夸张的运用,也表现了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答案要点:①“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②“六龙回日”“们参历井”是诗人的想象。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3.此题涉及细节的运用和夸张写法。

  答案要点:“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4.剑阁为蜀之门户,写剑阁,正如胡震亨所说,是为了“著其戒”。此题涉及诗的寓意,应当联系全篇内容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这一段内容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思想比较活跃的教学班上,也可稍带说说某些错误的解释,让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作出自己的结论。

  答案:见“课文鉴赏说明”。

  四背诵这首诗既要口熟,又要懂得它的章法;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作表情诵读,使记诵达到完美的程度。“课文鉴赏说明”中的“诵读提示”和有关基调的解释可供参考。

  这篇课文拟用3课时教读。教学进程设想如下;

  第1课时:本诗写作年代简介。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诵读前两段:先试读两三遍,再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然后练习背诵。

  第2课时:学生练习背诵第三段,方式如前。鉴赏诗的章法并归纳主旨。师生共同探讨诗的基调。学生试背全诗。

  第3课时:鉴赏诗的艺术特色。略说诗的寓意。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诗。

  几条供课上参考的资料:

  一、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解释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正常现象。对于有争论的问题,我们应当本着有利于学生鉴赏的原则要善地加以解决。例如:①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根据王定保的材料可以确定为不会晚于天宝三载(744)诗人离开长安以前。这自然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此我们再据诗的内容说它作于诗人身居长安之时,这样讲起来就比较方便。当然,也有可能比这更早,但目前尚无资料可以证明,不宜作这样的假设。这个问题在“有关资料”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但只提供教师参考,不要讲给学生听。②诗中的“君”可能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也可能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二说并通。为便于学生接受,可以采用前一种说法;如采用后一种说法,则应作一番解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③诗的寓意只宜采取胡震亭的说法,言“险”即所以申“戒”,“险”“戒”二字高度概括了诗中要旨,这样来理解,对鉴赏也十分有利。

  二、结构的分析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结构,则诗的主旨、章法等都极易明白,对记诵全诗也很有帮助。分析结构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试读两三遍之后归纳各层大意;第二步,探究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构应当是点拨式的,点到为止,切忌讲得过多,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最好能设计一个简明的图表,边讲边画。下面的示意图可供参考: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三、课文后的练习可以灵活处理。例如第一大题,可以在学生试读前后作简要提示,而后在指导学生作表情诵读时作比较详细的分析。

  四、解释难句当力求简明。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地理常识的,也要讲一点,但不要把“补充注释”里说的那些照搬给学生。讲,要有利于鉴赏。

  作业:1.诵读本诗  2.翻译本诗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5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章法、气象、基调;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的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散文化诗句欣赏。

  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类型:鉴赏课。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推荐《全唐诗》光碟和《大唐诗录》光碟,并请学生介绍自己有否类似电子产品。

  教学过程与步骤:

  学生读诗(至少3遍)

  鉴赏要点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兹分述如下:

  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一鉴于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之始不宜要求学生背诵,所以先设计此题,而将背诵练习置于最后,体例与本单元其余话课异。目的是使学生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极为必要。

  这是一首杂言体诗,但跟其他诗人的这类体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这类体裁作品(如《将进酒》《梁甫吟》《庐山摇寄卢待御虚舟》等)相比,都有显著的不同。这不同就在于;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练习中所列举的)如果孤立地看,确属散文句。但我们不这样称它们,因为它们毕竟是诗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只能说它们是散文化的诗句,或句法与散文近似。这当然不能随意而为,没有李白那样的气概,那样的英才,是驾驭不了的。

  附:自购练习答案要点:一、这些诗句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不能自已,脱口而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二、这道题是为鉴赏诗的内容设计的。重点是前一问,后一问是对前一问的补充,意思是可以从形式入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先问后一问,然后分析“蜀道之难”一句的含义。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不宜过早提出。答题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1)课文基本成诵;(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3)了解诗的大意。

  李白善于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这首诗中“一咏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中复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如果时间允许,无妨让学生复习一下已学过的《诗经》作品如《君子于役》《无衣》等,再做一番比较——这就从内容的鉴赏延伸到形式的鉴赏上来了。

  答案要点;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三、这道题共含四小题:前三小题用于鉴赏诗的艺术特色,是按照课文段落顺序命题的,可以讨论一题,背诵一段,把鉴赏和记诵结合在一起;命题的原则是就诗论诗,不用文学史上的综合方式;讨论过后,教师可参考“鉴赏要点”中关于“气象”的分析做一个小结,将鉴赏提到稍高的水平上。第4小题用于鉴赏诗的寓意,因为涉及历史背景和历来的不同看法(见“整体感知”),难度大些,在水平较低的教学班可以不予讨论。

  l,此题涉及诗人的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重点是第二间。

  答案要点:

  第一问: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

  第二问: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2.此题涉及点面结合的写法和夸张的运用,也表现了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答案要点:①“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②“六龙回日”“们参历井”是诗人的想象。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3.此题涉及细节的运用和夸张写法。

  答案要点:“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4.剑阁为蜀之门户,写剑阁,正如胡震亨所说,是为了“著其戒”。此题涉及诗的寓意,应当联系全篇内容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这一段内容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思想比较活跃的教学班上,也可稍带说说某些错误的解释,让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作出自己的结论。

  答案:见“课文鉴赏说明”。

  四背诵这首诗既要口熟,又要懂得它的章法;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作表情诵读,使记诵达到完美的程度。“课文鉴赏说明”中的“诵读提示”和有关基调的解释可供参考。

  这篇课文拟用3课时教读。教学进程设想如下;

  第1课时:本诗写作年代简介。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诵读前两段:先试读两三遍,再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然后练习背诵。

  第2课时:学生练习背诵第三段,方式如前。鉴赏诗的章法并归纳主旨。师生共同探讨诗的基调。学生试背全诗。

  第3课时:鉴赏诗的艺术特色。略说诗的寓意。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诗。

  几条供课上参考的资料:

  一、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解释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正常现象。对于有争论的问题,我们应当本着有利于学生鉴赏的原则要善地加以解决。例如:①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根据王定保的材料可以确定为不会晚于天宝三载(744)诗人离开长安以前。这自然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此我们再据诗的内容说它作于诗人身居长安之时,这样讲起来就比较方便。当然,也有可能比这更早,但目前尚无资料可以证明,不宜作这样的假设。这个问题在“有关资料”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但只提供教师参考,不要讲给学生听。②诗中的“君”可能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也可能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二说并通。为便于学生接受,可以采用前一种说法;如采用后一种说法,则应作一番解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③诗的寓意只宜采取胡震亭的说法,言“险”即所以申“戒”,“险”“戒”二字高度概括了诗中要旨,这样来理解,对鉴赏也十分有利。

  二、结构的分析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结构,则诗的主旨、章法等都极易明白,对记诵全诗也很有帮助。分析结构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试读两三遍之后归纳各层大意;第二步,探究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构应当是点拨式的,点到为止,切忌讲得过多,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最好能设计一个简明的图表,边讲边画。下面的示意图可供参考: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三、课文后的练习可以灵活处理。例如第一大题,可以在学生试读前后作简要提示,而后在指导学生作表情诵读时作比较详细的分析。

  四、解释难句当力求简明。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地理常识的,也要讲一点,但不要把“补充注释”里说的那些照搬给学生。讲,要有利于鉴赏。

  作业:1.诵读本诗 2.翻译本诗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6

  师:20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公元XX年七月三日22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who?(生笑)

  生(齐答):李白。

  师:怎么都知道?

  生(1):李白写过《署道难》,其实青藏线才是难上加难。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1):可能在唐朝,生产力比较低,进入四川比现在进入西藏还难。

  师:你很有政治辨证思想。这种想法李白是通过怎样的诗句来表达的?

  生(齐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谁上过青天(生笑)就这一句?

  生(齐答):出现了三次。也差不多嘛。

  师:是差不多,我们品味品味诗仙要表达情感是一样的吗?我们不妨把这三句来念一念。(生笑着念)《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首席代表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李白是感情极其丰富的男人,诗人天性就是漂泊,一看到月亮,就——

  生(齐答):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朋友要离开时,诗仙也动了人间真情,送出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生(齐答):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好。友人的白帆消失了,李白还在远望。一腔友情,随一片白帆远去;无限神往,与一江春水合流。真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今天,离别的钟声又敲响了,诗仙又要送别友人,这次目的地是四川,太白作《蜀道难》送之,意欲何为?

  生(2):想表达离别之痛。

  生(3):我想是对友人的祝福。

  生(4):可能是不向让朋友走,走了会伤心,会孤单。

  师:同学们,你们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两种,一是嘱咐和祝福。二是劝阻和挽留。到底哪一种更帖切呢?或者说还有第三者?(生笑)我们不妨从文本如手,抽筋剥皮的学习(生笑)大声的厚颜无耻的朗读《蜀道难》,体会“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杰作。(生读)

  师:我想李白听了我们的朗读后,定会有知音之感(生笑)谁第一个说一说诗歌中有震撼力的诗句,就好比大地深处熔岩喷涌而出的感觉。

  生(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笑)

  师:为何笑?

  生(部分):太平常了,简单。

  师:其实,开头一句难于上青天说简单也不简单。大家发现了吗?此句前面还有七个特殊的字?

  生(齐答):噫吁戏!危乎高哉!

  师:特殊吗?

  生(6):好象语气词多了点?

  师:哪些语气词?什么意思?

  生:(6)噫吁戏!乎哉,五个,大概是四川的方言。

  师:如果翻译成绍兴方言——(生笑)

  生(部分):哎

  生(部分):啊

  生(部分):阿呦

  生(部分):哇,我的妈呀。

  生(部分):哦。我的上帝。

  师:哦,各种版本都到齐了。我惊叹于同学们的想象力。按照黄健翔的时髦的话来说,是伟大的诗仙的灵魂附体。(生笑)据《宋景文笔记》记载:“蜀人见物惊异,輙曰噫嘻。李太白作《蜀道难》,因用之。”“难”是一个抽象词语,刘晓庆曾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那蜀道难到底难在何处?

  生(7):蜀地与世隔绝——

  师:莫非是金庸笔下的桃花岛——-(生笑)

  生(7):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是写隔绝时间只久。

  师:对,养养蚕,打打鱼,逍遥自在。-----

  生(7):老师,你错了,蚕丛鱼凫是两个国王的名字。

  师:看来师不必贤于弟子——

  生(笑答):生不必不如师。

  师:我们班中有叫蚕丛和鱼凫吗?(生笑)。李白节取了两位蜀王的古怪的名字,是说蜀国的开国史多么悠远。“茫然”是悠久不可知的意思,和现在的用法稍有不同。还有吗?

  生(8):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蛾眉颠,有鸟道,而无人道,也是说隔绝之久。

  师:好,讲得很精辟。而蜀道的开辟也具有神奇色彩,谁来说一说这方面的内容?

  生(9):五个大汉拽一条蛇,山崩地裂,大汉被压死,路就通了,

  生(10):还有五个美女也被压死,入蜀之路才通,

  师:老师曾看到过着这样故事,与课文有些出入,五位大汉压死后,不知为何,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多浪漫。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代许多劳动人民为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李白运用这个神话,“地崩山摧壮士死”,也可以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他们死了,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从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总之,写出了开辟之难。所以,这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应读出——

  生(齐答):读出惊叹之情。

  师:鲁迅曾说,世上本来没什么路,走的人多了,也便自然有了路。现在路是开辟出来了,好走吗?

  生(11):难,诗中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蜀山太高,连太阳神的车子都得绕行!而且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行路难啊,行路难。

  生(12):还有黄鹤飞不过,猿猴也担忧,

  师:打住,为何写到黄鹤猿猴?

  生(12):用了拟人手法,。以“六龙回日”的神话和想像,用黄鹤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反衬人行走之难。

  师:反衬这词用的很到位。还有吗?

  生(13):也有直接写行走苦难。比如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纡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类似九曲黄河。

  师:你的想象太开阔了,曲折越多,说明山势陡峻,写出了度越之难。行走中的人们的神态李白也描绘——

  生(1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仰面朝天,屏住呼吸,摸着星辰前进。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

  师:的确,诗人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可能有高原反应(生笑)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等,来进一步烘托山路纤曲,蜀道因其高而艰险难行。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不怎么好,影响人的情绪,(生笑)读一读这样的诗句——

  生(齐读):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师:悲能改做飞吗?

  生(15):不能,因为这只鸟内心很痛苦,(生笑)

  师:你的意思是说好象这只鸟儿失恋了,你怎么知道的。(生笑)怪不得后面雄飞雌从绕林间,号叫的大概是跟随的那只雌鸟吧(生笑)这当然是我们一相情愿的大胆的猜测罢了。那来说一说另一种鸟,子规吧。

  生(15):子规就是杜鹃,常在月下悲鸣。据说古代有一个蜀王,名叫杜宇,号为望帝。他因亡国而死,死后化为子规鸟,每天夜里在山中悲鸣,好象哭泣一样。

  师:看来蜀地的男人特别脆弱。杜鹃是四川的特产,哦,叫特鸟。(生笑)古诗中写杜鹃特别多,比如诗仙曾送好友王昌龄,曾写杨花落尽子规啼——

  生(齐答):闻到龙标过五溪。

  师:我寄愁心与明月,

  生(齐答):随君直到夜郎西

  师:阵阵的子规悲啼,空旷孤寂的情绪缠绕在你的灵魂之中,离别之恨,飘零之感渗透在骨髓中。古人曾评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并无有人迹。空山古木间,日之所见者,但是悲鸟雌雄威群而飞;夜之所闻,但是子规月下啼血最苦”。无非烘托环境荒凉、凄清,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诗仙发出了人生第二感慨——

  生(齐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渗透了哪些情感?

  生(部分):忧愁,担心

  生(16):惊慌、哀愁、担心的脸色都变了,红颜变白脸——

  师:怪不得川剧中有变脸,连刘德华也要虚心的学习。(生笑)这样的细节描写较好地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利的烘托了蜀道之度越之难。但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无限风光在顶峰。谁来说一说。

  生(17):去天不盈尺,是说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讲山壁之险。

  师:这好比电影镜头中,先来一个连峰接天的一个长镜头,然后再来枯松的一个特写。当然,有魅力的镜头需要快慢结合,最好来点音响效果。诗中有吗?

  生(17):有,飞湍、瀑流、平崖、转石,滚下来的是石头,多壮观。

  生(18):我觉得有点恐怖,大型泥石流啊。(生笑)

  生(19):还有声响,雷鸣般的声音。排山倒海。惊险万分。

  师: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险要令人惊心动魄,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诗仙就质问了——

  生(齐答):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师:风光变换,现象丛生,在这样惊险的氛围中,作者写了通往成都的剑阁,读一读其地势险要的句子。(生读)

  师:成都是个好地方吗?

  生(20):只是个军事要地,不是旅行的好地方。没有旅游价值。

  师:成都是天府之国啊,怎么不是好地芳?

  生(20):四川人特别厉害,化为豺与狼。并且野兽横行,猛虎蛇类吓人。

  师:夕避长蛇,朝避猛虎句式有点特殊吧?

  生(21):是互文,夕、朝名词或用做状语,

  师:你判断得很对。这一段诗反映了初唐以来,蜀地因所守非亲,屡次引起吐蕃、南蛮的入侵,导致生灵涂炭的战争,使三秦震动。政治环境相当恶劣,类似现在的伊拉克,恐怖横行,炸弹乱轰。随时葬身虎口蛇腹之虞。从战祸之烈,写出安居之难。所以李白又感叹——

  生(齐答):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师:包含着哪种感叹?

  生(部分):恐惧

  生(部分):悔恨,后悔来到四川。

  师:由此看来,诗仙三次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蕴涵着不同的心理体验。第一次,由隔绝之久,惊呼开辟之难,第二次由山势之危,忧惧诗人以鬼神莫测的笔法,度越之难,第三次由战祸之烈,悔恨安居之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前、中、后出现三次,反复咏叹,内容逐次加深,产生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反反复复为哪般?谁来说一说?

  生(22):李白写诗纯粹是为了挽留朋友,希望他留下来。

  师:哦,留下来吃大块肉,喝大碗酒。(生笑)

  生(23):可能是劝阻统治者要当心安禄山造反,要及早准备,

  师:你的意思说豺狼就是杨贵妃的相好安禄山(生笑),我想李白不太可能有如此政治远见,如有的话,也不会到处碰壁,碰的鼻青脸肿。

  生(24):我想蜀道难有所寄托。

  师:哦,寄托?

  生(24):借送友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借蜀道是说自己仕途之难。

  师:真是仕途之难,难于上蜀道。(生笑)仕途称心,蜀道则易;仕途无成,蜀道则难。否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干卿何事?中唐姚合《送李余及第归蜀》中说“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所历安觉危。”这对你的观点是有力的补充。此种想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流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生(齐答):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我们通过抽筋剥皮的解读,试图掀开蜀道的红盖头,看清庐山真面目。这是一首慷慨的悲歌,既有历抵卿相的屈辱,又有遍干诸侯的失意,既有报国无门的愤慨,又有败兴而返的伤心。中国诗坛上最耀眼的一座雕塑——诗仙,他的独特的个性,满怀的抱负,傲岸的反抗,在这里奏一出了最强音,天才极至,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寻,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是如此的美妙奇异,不可思异,这是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这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之一。在天才李白面前,一切庸碌无为,一切的怨天艾人是多么的可笑,人生只有永远进取,向上。

  附板书

   隔绝之久——开辟之难 惊

  蜀道难

  山势之危——度越之难 惧 仕途之难

  战祸之烈——安居之难 悔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7

  [导学新概念]

  这个单元学习李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会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

  风格,指的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李白和杜甫的诗,我们已经学过若干首,李白的豪放飘逸风格,杜甫的沉郁风格,我们早已有所领略。

  为了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的,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要复习背诵以往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并尝试品味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是要认真学好本单元课文,要熟读成诵,一边诵读一边品味诗中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一点分析。

  三要参读《语文读本》第五册所选李白和杜甫的诗。要用心去读,读得多一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些诗,也应力求背下来。需知:背得越多,记诵的速度越快。

  《蜀道难》,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学习中的难点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资料显示屏]

  关于《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和主题思想,自唐宋以来便有许多不同说法。詹钅英先生《李白诗文系年》推翻众说,论证了此诗为送友人入蜀之作。诗中备言蜀道之险恶难行以寄寓求仕无成、世路坎坷的感慨。应是天宝初年受权贵谗毁,乃愤然弃职离京前后所作。〖htk〗(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陈间拟者不乏,讵必尽有为而作?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明·胡震亨《李诗通》)

  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才气挥霍,顿宕不休,如南海明珠,随地倾出万斛也。(《李诗纬》卷一)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设计 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教学设计

  一、导入(见导语设计)

  二、简介写作背景

  方法:出示《唐摭言》第七卷有关记载,让学生练习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

  三、诵读

   方法:教师范读。要具体示范诵读方法和要领,组织学生集体诵读,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诵读中注意:①口熟脑记;②连缀关键词句;③理清思路;④分清语调语气;⑤把握感情基调。

  提示:诵读是唐诗鉴赏的重要环节。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

  《蜀道难》袭用乐府古题,言蜀道之险,咏叹意味尤浓,因而,诵读时应把握这个基调,再现诗中的意境。

  教师要结合课后练习一的要求做具体指导。目的是使学生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点韵味来,以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具体提示要求见《教参》。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试背全诗。

  四、理解

  方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归纳各段段意,并探究各段间的内在联系。可用点拨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

  提示:这首诗按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讨论1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引导学生研究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讨论2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

  讨论3: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引导学生体会细节的运用和夸张的写法。

  明确:“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详见《教参》。

  讨论4:最后一段写蜀中要塞剑阁的意图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诗的寓意。

  明确: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设计b

  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诗的艺术风格。要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一、诵读

  仍采纳“设计a”的诵读设计。

  二、鉴赏

  方法: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诗。

  (一)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资料:《唐摭言》第七卷的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此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揽《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之时或在此之前。根据:(1)诗中写蜀道,先提太白山,次说青泥岭,次提剑阁,最后说到锦城即成都,这正是由长安入蜀的必经之地。(2)诗中多次出现“西”字,如果诗人当时不在长安,就不会这么说。

  (二)关于这首诗的内容

  资料: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

  (三)关于这首诗的结构

  资料:清人沈德潜的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讨论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1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这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

  (四)关于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资料:(1)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评价李白的诗“驰走风云,鞭挞海岳”。(2)殷璠编《河岳英灵集》中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讨论后明确:(1)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2)诗人在描绘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时,融入浪漫主义的激情。(3)诗人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齐,也突破了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

  设计c

  比较阅读

  比较《蜀道难》和《剑阁赋》的异同。

  拓展训练

  读李白《送友人入蜀》。鉴赏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品味诗的意境,简要评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8

  [导学新概念]

  这个单元学习李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会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

  风格,指的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李白和杜甫的诗,我们已经学过若干首,李白的豪放飘逸风格,杜甫的沉郁风格,我们早已有所领略。

  为了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的,须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要复习背诵以往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并尝试品味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是要认真学好本单元课文,要熟读成诵,一边诵读一边品味诗中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一点分析。

  三要参读《语文读本》第五册所选李白和杜甫的诗。要用心去读,读得多一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些诗,也应力求背下来。需知:背得越多,记诵的速度越快。

  《蜀道难》,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学习中的难点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资料显示屏]

  关于《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和主题思想,自唐宋以来便有许多不同说法。詹钅英先生《李白诗文系年》推翻众说,论证了此诗为送友人入蜀之作。诗中备言蜀道之险恶难行以寄寓求仕无成、世路坎坷的感慨。应是天宝初年受权贵谗毁,乃愤然弃职离京前后所作。〖HTK〗(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陈间拟者不乏,讵必尽有为而作?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明·胡震亨《李诗通》)

  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才气挥霍,顿宕不休,如南海明珠,随地倾出万斛也。(《李诗纬》卷一)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 设计 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见导语 设计)

  二、简介写作背景

  方法:出示《唐摭言》第七卷有关记载,让学生练习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

  三、诵读

   方法:教师范读。要具体示范诵读方法和要领,组织学生集体诵读,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诵读中注意:①口熟脑记;②连缀关键词句;③理清思路;④分清语调语气;⑤把握感情基调。

  提示:诵读是唐诗鉴赏的重要环节。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

  《蜀道难》袭用乐府古题,言蜀道之险,咏叹意味尤浓,因而,诵读时应把握这个基调,再现诗中的意境。

  教师要结合课后练习一的要求做具体指导。目的是使学生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点韵味来,以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具体提示要求见《教参》。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试背全诗。

  四、理解

  方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归纳各段段意,并探究各段间的内在联系。可用点拨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

  提示:这首诗按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讨论1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引导学生研究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讨论2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

  讨论3: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引导学生体会细节的运用和夸张的写法。

  明确:“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详见《教参》。

  讨论4:最后一段写蜀中要塞剑阁的意图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诗的寓意。

  明确: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设计B

  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诗的艺术风格。要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一、诵读

  仍采纳“设计A”的诵读设计。

  二、鉴赏

  方法: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诗。

  (一)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资料:《唐摭言》第七卷的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此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揽《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之时或在此之前。根据:(1)诗中写蜀道,先提太白山,次说青泥岭,次提剑阁,最后说到锦城即成都,这正是由长安入蜀的必经之地。(2)诗中多次出现“西”字,如果诗人当时不在长安,就不会这么说。

  (二)关于这首诗的内容

  资料: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

  (三)关于这首诗的结构

  资料:清人沈德潜的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讨论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1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这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

  (四)关于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资料:(1)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评价李白的诗“驰走风云,鞭挞海岳”。(2)殷璠编《河岳英灵集》中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讨论后明确:(1)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2)诗人在描绘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时,融入浪漫主义的激情。(3)诗人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齐,也突破了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

  设计C

  比较阅读

  比较《蜀道难》和《剑阁赋》的异同。

  拓展训练

  读李白《送友人入蜀》。鉴赏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品味诗的意境,简要评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1]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9

  2008年十月三十日下午第三节课,我的教学课在2007级九班如期举行。听课的老师很多,有十来位,我是没见过世面的人,这着实吓了我一大跳,他们都是行家,其中还有专家级别的。说实在的,要是其他学科的人或者领导们去听课,我怎么讲都行,怎么说都有理,这个我有十二分的自信!而这些人太专业了,专业得不容许我有一丝毫的错误,所以我的心一直平静不下来,发挥就可以想象了。

  整堂课就这样,总算过了,下来的时候已是满头大汗,虽然那天还下着雨,夹着些微的寒风,但我丝毫觉察不了。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言归正传。

  我最大的成功就是普通话。我是利川人,对“Z、C、S”和“ZH、CH、SHI”是分辨不了,读不出来的,这是我教学的硬伤,我常常惭愧,觉得对不起学生,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天天在练习,可我天天出错。这次下来,我的普通话竟然能过关,我心里高兴,胜过吃两根黄瓜。

  其次是有激情,上课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我是男人,身强体壮,当然有激情。我要好好利用这一点,我是一团火,我要用百倍的精神去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这一优点只是时间的优点,我再过几年就不会有这种激情了,因为我不再年轻,不再强壮,不再这么有精神!想到将来,我很怕!

  我最大的不足,就是太过自信,以为我能理解的学生也能理解,换句话说,就是我提的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有鉴于此,以后上课的时候就要找学生能思考的问题去提。第二天,我在2007级七班上课的时候,这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虽然这一问题解决了,可是我觉得终究是对不起九班的学生。当初为什么就没有考虑到这些,以至于九班的学生没有听到。我想,假如我有一天真的成了优秀的教师,我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学生的失败上的。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定好好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这句话每年年终总结我都要写,但今天的理解最深刻。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这次出的题目是要求老师在一节课里讲李白的名篇《蜀道难》,这太难为我们这些教师了。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教授古典文学的王老师给我们上《蜀道难》整整用了四节课,还说时间不够,我们理解不透。现在竟然要我们用一节课来上它,我真的不知道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让出题者满意。我想,要是我的博客叫王教授看到,他又会作何感想呢?

  2008-11-2夜半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10

  《蜀道难》同步试题

  一、基础部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咙言(ló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

  c.崔嵬(wéi)      峥嵘(zhēng)       参(shēn)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趑趄(zī jū)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b.峥嵘崔嵬      冲波递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

  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             仰胁息

  3.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4.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诗人沿用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展示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________入________道路上惊险绮丽的山川风光,展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千姿百态,为大自然奏响了一曲________的赞美乐章。同时以山川的险要告诫世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某些现象的________。

  a.秦            蜀           气势磅礴              忧虑与关切

  b.蜀            秦           气势磅礴              忧伤与无赖

  c.秦            蜀           气贯长虹              忧虑与关切

  d.蜀            秦           气贯长虹              忧伤与无赖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5~6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5.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6.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

  (一)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7~10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7.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8.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9.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10.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二)阅读下列教学设计>文章(有较大删节)完成第11~14题。

  ①在想象的奇异性的领域中,“无理而妙”的出奇联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联想,是由生活中此一表象联想到彼一表象的想象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想象是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也多种多样。属于反常合道范畴的,就是这种无理而妙的奇想。

  ②在西方的诗论中,虽然找不到诸如“无理而妙”的字眼,但却有类似的看法。例如莎士比亚就曾说过:“最真的诗就是最假的诗。”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泽也认为“逻辑不配裁判文艺。”在中国诗论史上,最早提出“无理而妙”的观点的,是清初的贺裳,他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商人妇因贾客无情而江潮有信,于是发出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而免得空房独守的慨叹。诗通过反常的无理的联想,巧妙而生动地抒发了商人妇的内心感情。贺裳提出的“无理而妙”的观点,是对中国诗美学艺术的可贵贡献。

  ③无理而妙的美学目标仍在于动人地抒情,而且是抒发那种情深一往的痴情,正所谓“意似无理,翻见情痴”,在表面的无理中把实际上可以理喻的丰富隽永的意义内容,蕴含于表面上看来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语言形式之中,使欣赏者感到诗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拟生活的常态,而有无理之理,奇趣无穷。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理而妙的诗例俯拾皆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露胔(尸骨)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诗人们违反常情、常理,对客观的事物,予以主观的想象改造,运用主观的假定与推理,变无情为有情,看似无理,却生妙意,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强烈美感。想象是诗人的通行证,“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古今中外许多美妙的诗篇。

  ④“无理而妙”的想象,以深刻的抒情为其审美目的,创造了令人遐想的艺术世界。但是,它却不是纯主观性的。诗的想象,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也不排斥理性的指引,否则,诗的风帆就会在无理性的大海上迷失方向了。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

  11.在第①段末句,作者用了“反常合道”这一词语。

  (1)这里的“反常”用段内的另一词语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它在本文的具体意思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

  (2)说它“合道”,这里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

  12.在第②段作者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句言。(1)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20个字)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15个字)

  13.作者在第③段末说:“‘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一说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

  14.选文末句说:“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为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如果不用比喻,而直截了当地陈述其意思应当怎样说?(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

  ①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d 2.b 3.d 4.a 5.c 6.笼

  二、(一)7.“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

  8.“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9.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10.奔放、散文化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二)11.(1)无理 诗人凭借主观的想象改造所反映的现实,违背常情常理。

  (2)植根于生活,接受理性指导。

  12.(1)说明西方诗论中有类似“无理而妙”的说法。

  (2)机械地反映生活的诗不是好诗。

  13.在正常情况下,只有诗人才展开“无理而妙”的思维活动。

  14.①(想象)的内容来自生活。 ②(想象)应接受理性指导。 ③(想象)的产生是感情激发的结果。

  参考答案:

  a.游子思归乡。【前为观点,后为理由】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b.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c.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11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

  一. 教材分析和处理:

  《蜀道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二单元的第一首诗歌。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目标重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解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的不同风格,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本单元的设置意图是在必修2古代诗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依据以上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制如下: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意,能够知人论“诗”;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我们知道诵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所以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诵读。而要想透过语言表面读懂文字背后深层的意思,那就少不了问题探究,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鉴赏诗歌,就要给他们自主鉴赏的机会,给他们搭建展示自己文思的平台,因此,我将本课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

  1. 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采用诵读法、问题探究法、自主赏析法。

  (1)诵读法 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探究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3)赏析法 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诵读诗歌,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基于此,我将本课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为:

  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 之所以诗情勃发雄放,极具感染力,和它的艺术手法是分不开的,而且只有把握了艺术手法,才能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拓展,所以我把教学重点确立为:

  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学习本诗的艺术手法。

  古代诗歌距离我们年代久远,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立为:

  体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得到审美享受,感受诗歌的艺术性。

  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我以情感自我体验,唤起学生诵读兴趣,使他们爱学。开放自主协作,激发学生探讨钻研,使他们会学。联想探索实践,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善于学习。依据教学媒体优化组合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我采取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诵读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诵读法。,诗歌的语言是独物的、精练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美学价值,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第二、讨论法。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思,甚至能够生发出自己的个性见解。

  第三、启发、点拨法。当学生陷入迷途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该发挥了,教师的适时的启发、点拨,就会点铁成金。

  第四、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

  教学设想: 一课时完成.

  一、 教学过程:

  我本着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依据认知规律安排了如下教学步骤: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幻灯片主页面展示蜀地山势巍峨峭拨的图片,加上清幽的音乐,学生马上有了追求壮美的感觉,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出来。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帮助理解诗人豪放飘逸的风格。

  (二)解题(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了解这种题目的一般内容,为把握本诗的内容和思想作铺垫)

  (三)教师范读课文(设计目的在于:1、正音;2、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声韵美和意境美)

  (四)学生初读课文

  我要求大家拿起笔来,在结合书下注释思考之后,还觉得有困惑的地方的,就把他勾划出来,争取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自读,圈点勾划,教师巡视辅导。(这种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问学生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五)探讨初读疑惑

  学生互相交流初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设计目的在于:解决初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进一步鉴赏诗歌)

  (六)吟诵诗文

  诵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

  找学生吟诵诗文,并对学生提出三点诵读要求:第一,在诵读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当中;第二,读出诗歌的抑扬起伏,注意古典诗歌的节奏;第三,读出与现代文的区别来,也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设计目的在于:整体感受诗歌之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七)精读课文,自主鉴赏诗歌

  1、要求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作鉴赏,然后与同学们交流。

  2、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借助李白的诗句做一下自己的想象,在你的想象中,这样的场景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互相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给几分钟,学生思考,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主赏析,然后拿出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作补充。(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八)教师小结

  同学们看看在这篇诗文当中有那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学生回答,并一一举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帮助)

  1、总结本诗的艺术技巧。

  (1)善用反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主旨句三现,形成行文线索,贯穿始终,使内容层层深入。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致的技巧:

  (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2、明确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达的要义。(设计目的在于:1、全面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以便学生写作借鉴,掌握作文的技巧。2、把握诗歌主旨,更深刻理解诗人的情感)

  (九)学生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诗歌的声韵美和意境美。体悟浪漫主义诗歌的放达。(设计目的是:再次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对中华古典诗文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十)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艺术手法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4、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5、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设计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检验学生理解的程度,测试教学效果。当发现学生对某个艺术手法掌握不好时,则及时地强化)

  ( 十一)布置作业

  背诵《蜀道难》(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深刻感受诗仙李白飞扬的人生。备战高考)

  本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努力体现“诵读,品析,积累,运用”等语文课堂的教学要素,在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课堂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尽量让他们动口动手,用心去感悟,并把感悟的内容用说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上分享,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他们的用武之地。我的说课结束,因水平有限,会有考虑不周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蜀道难》备课笔记 篇12

  一、课文悟读

  1、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赐金放还”。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是人,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又毫不矫饰,真诚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有《李太白全集》。

  2、《蜀道难》乐府古题,属《想和歌·瑟调曲》。“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皆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3、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魄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这首诗,要仔细品味诗人奔放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心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4、李白此诗,是为友人王炎送行,意在规劝王炎不要久留蜀地,早归长安。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鉴于当时危机四伏的国家形势,作者在有意无意之间流露出对国家危殆的担忧。

  二、教学过程 与步骤:

  (一)读诗

  1、教师简单讲解朗读要求

  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 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古诗的读法有三种类型:朗读、朗诵和长吟,这三种对节奏的处理要求有所不同,应当分清类型。古诗词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本诗的朗读要特别注意。

  2、 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学生读诗(至少3遍)。

  (二)析诗

  本课结构的分析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结构,则诗的主旨、章法等都极易明白,对记诵全诗也很有帮助。分析结构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试读两三遍之后归纳各层大意;第二步,探究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构应当是点拨式的,点到为止,切忌讲得过多,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最好能设计一个简明的图表,边讲边画。示意图参考: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 叹 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三)赏诗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兹分述如下:

  1、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

  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2、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3、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4、总结

  (1) 一个主旋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句在文中反复出现,激荡心弦。)

  (2) 两处用典:①②③、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语出汉代杨雄的《蜀王本纪》)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语出晋代张载的《剑阁铭》)

  (3) 三种主要情感:①、表达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②、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③)、表达入署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4) 四种主要的写作手法:①、夸张的笔墨:例如,五丁开山的神话,“连峰去天不盈尺”、“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扪参历井仰胁息”等等。②、散文化的句式:文中句式有三言、四言,也有长达十一言的句子。杂言的句子,使文章的节奏多变化,张合自由。③、细节的动作描写:例如“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一段,它描写了山路的曲折盘桓,描写了人的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样子,惟妙惟肖。④、衬托的手法:例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山川互衬)、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黄鹤、猿猱反衬山川之险。)又如,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烘托蜀道之难。“枯松倒挂倚绝壁”衬托绝壁之险。

  (四)练读

  今年高考语文湖南卷在试卷结构和内容上有较大变动。增大了文学鉴赏比重,突出了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及表现,赏析艺术手法,浅谈构思技巧,并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面对这一变化,我们必须加强文学短评写作训练。本文可从如下内容方面赏析:

  1、 作者主观感情色彩强烈,是此诗的一大特色。开篇伊始,作者即以“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咏叹,奔放直泄,抒发了他对蜀道高峻艰险的惊愕和感喟。而后,在诗的中间与结尾又两次重复者一咏叹,情不自禁的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给人一种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令人荡气回肠。

  2、 将奇特的想象、恣意的夸张与有关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融贯浪漫主义激情进行写景抒情,是本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3、 本诗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个性。句式以七言为主,杂有四言、五言、六言、八言,随心所欲,穷极变化。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

  课文后的练习可以灵活处理。例如第一大题,可以在学生试读前后作简要提示,目的是使学生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极为必要。其余练习要在课文分析中把握。

  作业 :(1)诵读背诵本诗 。 (2)写出赏析文章。

  通讯地址:湖南省涟源市一中 曾铜和 邮编:417100 电话:(0)13873813579

  作者简介:曾铜和,男,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级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在报刊发表作品150余篇。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蜀道难》备课笔记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83683129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