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认识》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负数的认识》

微信扫码分享

《负数的认识》(精选6篇)

《负数的认识》 篇1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2~4页  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提出目标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左看(向右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8层(下降8层)。(4)李大叔今天挣了500元(亏了500元)(5)知识抢答中,我得了20分(扣了20分)(6)今天温度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2、提出学习目标。

  二、合作探索,学生展示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神秘数学王国,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小黑板出示)。

  ①六年(2)班上学期转来3人,本学期转走2人。

  ②放心商店,二月份盈利3000元,三月份亏损1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3千克,小华轻了 1千克。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学生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学生展示交流  (如:+3  -2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3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3人,添上“-”表示转走2人(板书:+3  -2),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2”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二。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3”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3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3)。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强调: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小黑板出示)。

  哈尔滨:  -15 ℃~-3 ℃

  北  京:   -5 ℃~5 ℃

  深  圳:   12 ℃~23℃

  (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讨论:“0”是正数,还是负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练一练。p8    1

  6、自学负数的历史

  三、练习应用,拓展延伸

  1、p4  2        p8    3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

  3、“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归纳总结

  学生交流收获。

《负数的认识》 篇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1.收集生活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

  4、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体会负数在生活实际应用。理解负数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五、教学方法:引导自主探求知识。

  六、教学准备:导学提纲、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印存折明细记录贴入,观察支出(—),存入(+),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表示( )

  “_” 表示( )

  他们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还是相反}

  2、上网收索今天的天气预报,记录哈尔滨,和福州的气温数据。

  哈尔滨( )表示—--------------------------------------------

  福州( )表示—--------------------------------------------

  它们是以( )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与—16°表示两个( )意义的量。

  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

  比较:+16°( )—16°{填>,<或=}

  3、带有“+”的数有-------------叫----数

  带有“-”的数有------------- 叫----数

  +16读作--------------------—16读作-------------------

  4、思考:0是正数还是负数?

  5、收集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负数,并说说表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检查

  学生汇报(1)+500表示存入500,—500表示支出500,它们表示的意思是(相 反 ){填相同还是相反}

  (2)打开天气预报图

  哈尔滨( —9°~~~—19° )表示—----今天气温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间,气侯寒冷,下雪,结冰。------

  福州( 11°~~~~~6° )表示—----今天气温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间,气侯较温暖,看不见下雪,结冰的现象。------

  它们是以( 0 )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

  +16°与—16°表示两个(相反 )意义的量。

  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

  比较:+16°( > )—16°{填>,<或=}

  补充:认识数轴表示

  —16 0 +16

  (3)生汇报:

  带有“+”的数有------------- 叫正数 注:也可省略“+”号

  带有“-”的数有------------- 叫负数 注:不可省略“—”号

  +16读作-正十六-------—16读作—负十六--------

  (4)0是正数还是负数?把你的思考与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小组汇报。

  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5)、展示学生收集的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负数,并说说表示什么?

  例如:盈利与亏选,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地上成数与地下层数,水位升高与下降,相反方向的距离等。

  学完这节学生还有疑难问题吗?,提出,由同学,小组解决,最后困难由老师及时解答。

  (三)运用与提高

  1、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出门向东走300米,向西走300米。

  (2) 某单位今年盈利50000元,去年亏选50000元。

  (3) 收入300元,支出200元。

  2、下列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5 8 8.4 —1/8 0

  3、写出比0小3的数,比0大5的数,比—3小1的数,比—3大2的数。

  4、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优生,优生批改其他学生,教师批改指导后进生)

  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2、3题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负数的认识》 篇3

  学习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例1、例2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习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学习过程: 

  一、 知识铺垫,知识回顾——我会填  

  1、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左边15米(                  )②向前走200米(               )  

  ③电梯上升15层(              )。④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        )。  

  ⑤知识竞赛中,六(1)班得了20分(          )。⑥零上10摄式度(         )。 

  2、你能用负数表示上面括号里的数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二、自主探索——我能行(请你认真阅读书本的相关内容,会的把它填上,不会的可以参照书本,课堂上可要认真学习哦!)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1)东莞市今天最高温度是8℃,用+8℃表示,首都北京高温度是零下4℃,用(      )表示。  

  (2)黑龙江一间教室的室内温度是16℃,教室的室外温度是零下16℃。你能表示出这两个数吗?它们分别是(         )和(       )  

  2、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4.43米,表示比海平面(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表示表示比海平面(              )。  

  3、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      )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      )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      )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       )表示。  

  4、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  __。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  ___。  

  5、存折里的-800表示(       ),存入了1200元记作(   )元,还可以记作(  )元。  

  6、电梯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小明家住在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2层呢?  

  三、实际应用------试身手:(检查自我学习效果,尽能力去做,确实不会的可在上课时再做。)  

  1、先读一读,再把相对应的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3   +10   0.53   -0.53   0  -2                                          2        1.5    -7.8

  正数有(                       ),负数有(                        )

  2、读写下面各数:

  (1)-4.3米读作:                     (2)零下12℃读作:                     

  (3)正零三又四分之三写作:             (4)负九分之七写作:                 

  3、判断:

  (1)带有负号的数就是负数(    )  

  (2)海拔-165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65米(     )  

  (3)零上13℃和零下13℃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4、填空

  (1)+1350米表示高于海平面13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记作:_________.  

  (2)如果岭上3℃记作+3℃,那么零下4℃,记作:_________.  

  (3)如果向西走30千米记作+30千米,那么向东走40千米记作:_________.  

  (4)如果上升19cm记作+19cm,那么下降12cm, 记作:_________.  

  (5)向东走10米记为10米,那么-20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习反思:  

  通过自我学习,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负数的认识》 篇4

  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单元教学内容:1.负数地初步认识。2.数的大小比较。具体为:例1 引出负数的必要性,例2 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例3 认识数轴,例4 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些表示相反意义的一些量,他们能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积极感受负数存在的意义。教学策略: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2、在学具方面,可以让学生利用直尺,多画数轴,在数轴中感知数的大小。课时(一):认识负数【教学内容】负数的意义,负数的读写法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认识。2、能正确地读写负数。3、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1、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含义。2、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设备、温度计等。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 米,冬季水位下降 米。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写完后,交流、检查。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① 同桌交流。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5 ℃~-3 ℃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2)找一找、说一说。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3)提升认识。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5、练一练。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6、出示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1)介绍。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三、练习应用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件逐一出示: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2、总结。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负数的认识》 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

  1、从温度中相反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正、负数。

  (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平时看电视吗?请看屏幕(播放新闻联播片头)

  这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告诉大家,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是?老师从这个节目中收集到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信息,并用温度计表示出来了(如下)

  (2)观察汇报:仔细观察这些温度计,你知道了什么?

  (上海是零上4℃,南京0℃,北京零下4℃)

  (3)比较,产生冲突。

  引导学生任选两个城市的温度做比较。

  当有比较上海和北京时,师故作狐疑:北京和上海的温度不一样吗?让学生再次强调,一个是零上4摄氏度,一个是零下4摄氏度。

  质疑: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表示和区分这种意义相反的量?

  (4)认识+4和-4,学习读写法。

  (5)练一练,及时巩固。

  【说明:零上4℃和零下4℃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和区分呢?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有局限性,从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需求,在这种积极的内驱指引下,主动学习开始了】

  2、从海拔中相反的量的表示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1)介绍吐鲁番和珠穆朗玛峰,引出海拔的认识。

  用逐层揭示谜底的方法介绍这两个地方。

  珠穆朗玛峰:这是一座山峰,这是一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吐鲁

  番盆地:这是一个盆地,这是全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因为海拔的原因,这儿一天当中的温差特别大,所以那儿的哈密瓜特别甜……(一直揭示到学生能猜出答案为止)

  联系课件中的图,采用闪烁虚线的效果让学生认识海拔。

  (2)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海拔。

  学生自主探索,用刚才学的数学方法表示出海拔。

  交流,认识到可以用+8844和-155分别表示它们的海拔。

  (3)巩固练习。

  3、比较发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1)观察比较,发现共同的地方。(把例1和例2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交流后认识:每组的两个量都是相反的关系,如果把其中的一个量用正数来表示,那么另一个数就用负数来表示。

  (2)拓展认识,深化理解。

  引导讨论:生活中除了温度和海拔当中有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其他地方也会有吗?他们可以怎么表示呢?

  比如(课件出示,让学生思考汇报)

  引导拓展:同学们也有“如果”对吗?先小组里说一说,再交流、共享成果。进一步体会:生活在中一些意义相反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从而全面理解负数的意义。

  二、分类整理,深入认识。

  1、分类,认识正、负数。

  (1)让学生移动帖纸分类

  +4  4  -4   +18  -10  -8   +8844   -155  +3193   -400

  (2)交流分法和标准,在交流中,认识正、负数,并板书数轴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正、负数和0的关系。

  2、练习。

  (1)自主拓展: 实际上,不管是正数还是负数,并不是只有这些,还能再说几个吗?

  (2)练习:

  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合适的圈内。

  -5    +26   8   -40  -     -88.3   +103   0   12.4

  提问:

  ①     0为什么不写?

  ②观察这些数和黑板上的正负数相比较,有什么发现?

  三、拓展练习,活化理解。

  1、猜温度。

  (1)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 -88.3 )℃

  (2)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 -183   )℃

  【说明:让学生根据提示(冷了或热了)猜南极和月球表面的最低温度。这样安排充分挖掘习题功能,把静态的读、写转化成动态的生成,在答案步步逼近的过程中发展了数感,同时为以后学习负数的大小比较做了很好的渗透】

  2、描述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意义。

  (1)电梯中的负数。

  (2)存折中的负数。

  (3)人口信息

  a、根据2006年10月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

  俄罗斯平均每天增加的人数大约-2000人。

  b、根据新华网最新统计的资料显示:

  中国平均每天增加的人数大约40000人。

  关于(3):在理解了这两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之后,提出问题“你认为俄罗斯和中国这两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情况,哪个更好一些?”进行适当的辨证思想和责任教育。

  四、 小结揭题,质疑延伸。

  这节课要结束了,回头反思一下,感觉有收获吗?关于负数,你还想

  了解些什么呢?

  五、 数学文化熏陶。

  放短片:你知道吗?介绍负数的来源

  谈感想,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反思】:

  真实、扎实、有效是评判一节好课的标准。对照重难点,我认为本节课做到以下几点:

  1、真实找准基础。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迅速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负数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必要和需求,主动学习从这里开始了。

  2、扎实整合教材。

  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和认识层面,努力挖掘出更多的具有共性背景的素材,并引导观察、讨论、比较、发现,使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形成了超越温度和海拔层面更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3、有效丰富理解。

  练习素材的开阔性、生活性、典型性、趣味性使学生的认识更丰厚,理解更深刻,参与更主动。

《负数的认识》 篇6

  ★一、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3.+8.7读作(        ),-读作(                    )。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

  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

  6. 在5、+10、-9、0、0.2、-40、100、-1.2和1中,正数有(           ), 负数有(                )。

  7.小明爸爸把盈利300元记作+300元,那么-400元表示(            )。

  8.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二、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出门向东走300米,向西走300米。

  (2)某单位今年盈利50000元,去年亏选50000元。

  (3)收入300元,支出200元。

  ★★一、判断对错。

  (   )1.  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2 .  0是正数。

  (   )3.  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4.  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   )5.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二、五(1)班举行1分钟“仰卧起坐”测验,把20次作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

  姓名    陶然    丁佳    李强    张蓓    徐磊    冯媛

  记作     +2      -1      0       -7       -3     +8

  求出这六位同学的平均成绩。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负数的认识》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88357129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