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京洛风流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介绍电子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课文第40、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提问、探索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健名称和功能。

  2、了解计算器的形状、款式、功能不同的基础上,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等意识。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

  关键:利用实物加强练习、应用

  教具准备:计算器、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电子计算器(最好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

  活动一:超市购物

  (活动目标:通过超市购物情境,使学生想到计算器。)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吗?我昨天也去了超市,并选购了很多东西,可是,要到付款的时候,我有点犹豫,我就带了100元钱,也不知道够不够,这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算一算)

  师:怎么才能又准确又快地算也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计算器)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计算器?它们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器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神奇的计算器。

  板题:神奇的计算器

  活动二:认识计算器

  (活动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当老师,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

  (1)师:你了解计算器吗?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板书:面板、显示器、键盘)

  键盘里有哪些键?(板书: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

  这个点是什么意思?(点出开机、关机、删除)

  (2)请一生介绍自己的计算器(实物投影)

  组内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3)师:文曲星、商务通的主要功能不是计算,但它们也有计算功能,可以作为计算器来使用。

  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像开机按on关机按off。

  2、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师:大家认识了计算器,如25×4,先输入25,然后输入×,接着输入4,再输入=,屏幕上出现的数就是计算的结果。

  活动三:算一算

  (活动目标:1、巩固计算器的操作;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的优势,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3、让学生辨证地看待计算器。)

  (1)你自己会操作吗?试试!准备好了吗?(请你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

  (2)小黑板出示:

  32010-8925= 4368÷78= 24×7.6= 6.28-0.95=

  (3)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的。

  (4)谁来汇报计算结果?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跟大家说一说?

  指名学生演示(实物投影)

  (5)问:6.28-0.95的操作有不一样的吗?

  在操作中感知0 . 95可以按 . 95

  (6)师: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这些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生:通过计算这四题,我们可以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

  师:用计算器计算与口算、笔算相比你有什么体会?

  生:用计算器不仅可以提高速度,还能算出我们还没有学过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对我们的计算很有帮助。

  (7)人机大比拼:那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分两组:一组必须用计算器来报计算器显示器上的结果,一组用口算或笔算。看看谁快?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出示:

  a:198+2=? 82-62=? 1000×5?

  b:78659+34978=? 835×21=? 1305÷45=?

  师:从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

  (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快而准!)

  师: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活动四:试一试

  (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两个数相乘最大积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规律;2、在逆向思维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试一试1:用1、2、3、4、5这5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积,积大者获胜。

  要求:1、同桌两人轮流进行;2、每次都记下自己的算式;3、最后比一比谁获胜的次数多。

  好,游戏结束,谁来说一说你和同学共进行了几次游戏,你赢了几次?请把你获胜的算式中积最大的那一个说出来。师同时板书。

  我们一块儿来看一看这些算式,想想怎么样组合才能获得最大的算式?

  小结:(1)数字5和2放在一块儿,数字4、3、1放在一块儿;(2)两个最大的数字5和4分别做为组成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最高位;(3)然后把稍大些的数字3写在4的后面,把2写在5的后面;(4)最后把1写在3的后面。

  那么,积最小的规律又是什么呢?(师暂时不下定论,鼓励生课后回去思考。)

  刚才有很多同学在同桌对抗游戏中获胜了,下面我们要进行的是估计练习,看谁估得准、估得快,准备好了吗?

  出题:67×39 73×21 58×98

  你是怎么估的,跟大家说一说?还有不同的估法吗?

  试一试2:先估计下列算式中一个乘数的范围,然后用计算器检验你的每一个估计,如果你的估计不在预设的范围内,用另一个数再试一试。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2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神奇的计算工具第一课时。

  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乘法”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神奇的计算器”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

  ②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教学难点是,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五)、知识拓展,介绍电脑。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计算练习活动将学生引入正题;接着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 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这时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他们对计算器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通过调查,四年级绝大多数学生都用过计算器。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 计了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的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很好的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同时运用电脑课件介绍相关功能键的使用。

  (三)灵活应用,辩证对待。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

  “教是因为需要教”,因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计算器的经历,所以在“初试本领”时,我出示书上的例题,直接放手让学生练习,在交流答案时,再适时地提问:“你是怎样输入的?”然后结合电脑演示,让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的学生有一次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后,我便让学生“大显身手”。这一组的六道题目,数值比较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我让最先做好的学生把算得快的秘诀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请不小心算错的同学说说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什么?在大家交流形成共识后,我归纳为 “整体读数,细心输入。看清数字,小心按键。”供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是体现用计算器计算的数学价值,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通过下列步骤来突破。

  同桌做数学游戏。目的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课本中试一试第一题:用题目中的数字组成不同的乘法算式,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全班交流时让学生把自己组的算式写在黑板上。全班讨论黑板上积最大的算式的特点,并请学生再举例。经讨论让学生体会如何组合才能获得积最大的规律。同样积最小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玩的过程中体会。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

  (五)知识拓展,介绍电脑。

  这一环节是介绍用电脑来计算,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六、说作业设计

  课本中试一试第二题:括号内可以填几,先估计,再用计算器检验,找到合适的答案。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估计题,先复习估计两个因数的积的练习,再做这道练习题。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小组合作。学生的思维活了,手脚放开了,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粗浅的认识,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从身边算起,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适当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并熟练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同学们,你们知道远古时代,都有哪些计数或计算的工具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用哪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

  2、问: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计算器?

  3、小结: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器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计算器这个神奇的计算工具,并利用它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题:神奇的计算工具。

  二、展开。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每人都带来了计算器,各种品牌的计算器,大小、功能都不太一样,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计算器的功能比较复杂,而这一个比较简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区、加减乘除符号区和开关键、归零键这些基本的按键,其它按键以后再学习。今天我就想请你以推销员的身份来介绍你的计算器。试想,如果你是这个品牌计算器的推销员,你应如何介绍这个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和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可以举一个例子计算演示。

  比一比谁是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为

  (1)声音洪亮,语言能够表述清楚

  (2)能够有条理的进行介绍,两人一小组试推销,互相取长补短。

  2、比赛

  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但要有非常棒的口才,还要有良好的计算功底,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场计算比赛,请听清要求,女生先用口算进行计算,男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指定的题目,并把答案记录在口算卡上,算完后马上起立,比一比口算速度快,还是计算器的速度快?

  出示

  第一组:15+23= 82-62= 1000×5 =

  第二组:7861+3492= 35×21= 6300-2145=

  师问:那么,什么样的计算用口算比较快,什么样的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快呢?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计算都用计算器比较快,对于比较简单的算式来说用口算更方便、更准确

  请你用合适的计算方式来计算下题: 1002-63  4698+1836  0.5×60  1596÷38

  汇报:每道题分别用哪种计算方式来算的?结果是多少?

  不要所有题都依赖于计算器,同学们还是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这样大脑才能越来越灵活。3.环保问题。

  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数据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出示:“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16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现在我们把这些水利用起来:“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20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你家每月要喝几桶水?

  “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几个月?合多少年?”

  合作要求

  (1)先想一想,再在本上试着进行计算

  (2)如果有困难,四个人可以进行讨论,最后由一人进行汇报。

  看到这个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看似不经意的一滴滴水,积累起来就够一家子喝上几年的。通过这组数据的计算,你有什么感想吗?

  小结:有句宣传词这么说:“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想想,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通过计算器的计算,使我们懂得了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3、身边算起。

  那么你最想用它来算算身边的什么呢?

  课前以同桌四人为一组,调查了一些数据。现在就来汇报一下你们最想算什么。(汇报)

  四人一组,用计算器来算一算你最想知道的数据吧!

  问:哪一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计算的情况?

  一人说题目,一人汇报,一人补充。

  4、发展性练习

  棋盘题

  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看着不起眼,但积少成多就是个惊人的数字了。这里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说故事:古时候,有个聪明的小伙子在一次战役中,拯救了整个国家,于是国王把他召进宫,要对他行赏。国王说:“小伙子,你要什么?是金银财宝还是凌罗绸缎?我什么都可以给你。”小伙子什么都没说,只是叫人拿来一些米和一个象棋的棋盘。他在棋盘的第一格摆了一粒米,在棋盘的第二格摆了2粒米,在第三格摆了4粒米,第四格摆了8粒米。他说:“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摆满整个棋盘的米就送给我吧。”国王哈哈大笑着说:“你就只是要些米而已?”于是,国王请来了几个大臣,算算一共该给小伙子多少米。可是大臣们都算不个结果来,于是国王又请来了全国的数学家一起算,算了三天三夜也没算出个结果来。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伙子摆米有什么规律吗?(揭示规律)那么第五格的米该怎样计算?第六格呢?第七格呢?第72格呢?

  这么多2连乘,难怪他们算不出了。现在,我们有了计算器,让我们一起来帮国王算算吧。

  为什么你们都停止计算了?(计算器内的位数不够了)看来,我们手中的小型计算器还是有局限性的,也许还有待你们去开发呢,其实有没有办法算啊?(大型计算器,电脑)

  老师已经在电脑内算出第72格应放多少粒米了。(出示数据:23612606848)这是个22位数,这个数据几乎是全世界几年的粮食总产量。把这些米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约3亿圈。仅仅第72格就这么多米了,更不用说摆满整个棋盘有多少米了,你说,国王给得起吗?

  5、游戏。

  做了半天题,同学们一定有点累了,现在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想看吗?

  出示计算器:输入12345678(做小动作,吹口气等),按=号,显示:87654321

  想一想:这个小魔术的秘密在哪里?(事先键入99999999-)

  师:你们能自己设计一些类似的游戏吗?

  三、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总结

  计算器发展到今天,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老师希望你们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之才,去更好的完善计算器的功能。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反思也是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以下是关于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一

  1、用计算器计算是这堂课的重点,但不是难点。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工具,它已融入了现代生活,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或使用过计算器,所以我把一些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教学环节省去,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器的用法。设计这四个层次题目的价值何在?

  为什么要用计算器?或者说什么时候才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帮助,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

  要真正用好计算器,首先要熟悉你的计算器,它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像第⑥题,聪明型的计算器,可以直接输入;傻瓜型的计算器,最好要学会用“M+”和“MR”这两个键。

  另外提醒学生计算器并不能保证计算一定正确,正确计算的前提是要正确地输入数字。

  2、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充分体会“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3、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这节课可以说是作了有效的尝试,但在介绍数史资料时还可挖得再深一些。

  4、在计算的过程中,若能加以估算的指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器操作的正确性,反馈时的实效也会大大提高;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二

  《神奇的计算工具》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这一课在教材上的内容很少,所以在备这节课之前,我心里的想法是“可讲可不讲”,或者“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是在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再去备课时,却发现本节课却是不可不讲、而且大有讲头。那么,我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是从如下四个环节来完成的。

  1、立足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在课的开始,我仍然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介绍计算器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老师只做适当的补充。

  2、体验计算器的优势

  介绍完了它的基本使用方法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要一显身手了,因为他们那种满不在乎的表情已经是溢于言表。我打算先让他们尝点儿甜头,当然,也是体会一下计算器的优势。于是,我出示了如下三道题:17689+5874、429×203、2940÷28×84。三道题做下来,大部分学生是旗开得胜,当然也有个别同学由于动作慢或按错键等原因而掉了队。于是,我适时地教育学生“即使是用计算器,也需要我们认真、仔细”。

  3、恰当、合理地使用计算器

  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与计算器比赛”的游戏,学生开始不敢比,在我的鼓励下,有几个学生勇敢地站了起来。于是班里的同学分成了“计算器组”和“口算组”两个小组。其实,这次我是有意想让“口算组”赢。于是,我出示了如下四道题:72÷9、125×8×7、9870÷21、(8913+5468)×0÷458。果然,“口算组”以三比一赢了“计算器组”,输的同学都大喊“不公平”。我安定了一下学生们的情绪后,请他们思考:比赛的输赢是将要的,关键是在今后的计算中,要注意什么。于是,得出了如下一系列的结论:“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计算也要因题而异”、“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口算、简算和计算器算相结合”等等。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出示了一道9999999×9999998让学生用计算器来算,可计算器却显示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学的计算器显示“溢出与错误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5

  《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引导的一节课,这节课看似简单,在上课之前到网上观看了其他教师的现场观摩视频,发现自己对教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仍有许多可挖素材,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我根据“以学论教”的观点,不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教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上出了一节有意义、有效率的课,学生出教室的时候是和进教室的时候不一样的。

  以往我们会教给学生怎样开机、关机,认识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显示屏,会板书按键的程序框图。其实,这些都不需要教。这样教,并没有起到教学的促进作用。笔者以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需要教的,是储存数据和提取数据的方法,以及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指导上。

  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十分鲜明的感受,那就是“教是因为需要教”。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我觉得叶老的这句话可以从教学的过程和终点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我认为的“教是因为需要教”是从教学的起点和过程两个层面上说的,对当下的课堂教学是有针对性的。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名称和功能,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秘密的意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3、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渗透节约、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具准备:

  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自制CAI课件、计算器、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引出新知识

  师:(实物投影一个计算器)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生:计算器!(板书:计算器)

  师:是啊!咱们地球人都知道,那么你在哪些地方看过计算器呢?

  学生自由回答,列举计算器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师:的确,在我们的身边计算器是无处不在的,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帮助。那么你们会使用计算器吗?(教师随即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计算器>

  二、分组活动,操作计算器

  1、推销员比赛

  师:课前你们都准备了一个计算器,是吗?下面呢,我们来进行一场计算器推销员比赛,看看谁介绍得,推销得最棒!

  (课件出示: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呢?)

  生1:我们会介绍计算器的面板、显示器;

  生2:我觉得应该介绍键盘和功能;

  生3:还可以说一下这款计算器的优点!……

  师:那就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推荐出一位伶牙俐齿的“推销员”到台上来和其他组比一比,开始吧!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重点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课件配乐)

  小推销员上台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

  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很多知识,我这儿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计算器这个新朋友的信息,我们一块儿来听听它的自述吧!

  (课件播放“小知识”,由“计算器王国的小使者”自述发展历程以及计算器工作的二进制等相关知识。)

  2、复习基本按键

  师:刚才我们班的小推销员们把手中计算器的情况说得很清楚了,而且计算器王国的小使者也对计算器进行了介绍。下面我们一块儿来回忆一下这个新朋友各个按键的名称。

  课件出示计算器面板图,教师随机提问,如:键盘里有哪些键?“on/off”是什么意思?小数点键在哪儿?“CE”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逐一出示答案。

  3、计算器的简单计算

  (1)尝试练习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计算器,那么现在你会用计算器吗?(教师指向课题)

  生:会。

  师:那开始试试吧!准备好了吗?请大家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

  (课件逐一出示教材第30页11题的部分练习)

  128+284=   24×7.6=   532-178=   371÷7=

  0.092÷1.15×25=   8765-32×21=

  指名汇报答案,集体订正。前五题可以让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重点说说是怎样使用各个按键的。

  (2)介绍“M+”、“MR”的使用方法。

  师: 那8765-32×21的结果是多少?你们是怎么操作的呢?

  生1:等于183393,我是直接从左往右输入数,然后按照这个顺序计算的。

  生2:我计算出的结果是8093,我先算乘法32×21,然后记录下这个答案,最后再计算减法。

  师:那么究竟哪个答案是对的呢?

  (学生争论不休。)

  师: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吗? 请大家看看,计算器的键盘上是不是有两个键 “M+”、“MR”?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教师介绍“M+”、“MR”的使用方法,同时通过课件演示。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我们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尝试进行操作,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师:同学们,做了这么多练习,你对于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吗?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我觉得我们计算的时候要看清楚和符号,操作要细心。

  生2:我还想知道“MC”、“MS”……的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学生:要看清数据,仔细操作,遇到不清楚的还可以向说明书求助,从而了解其他按键的使用方法。

  三、男女竞赛,看谁算得快

  1、师:掌握了这么多关于计算器的使用知识。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男女生大比拼,看看下面的这些练习谁做得最快?请全体男同学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女同学必须用计算器来计算。准备――开始!

  课件演示。

  第一组: 17+83=   62-12=   1000×5=

  第二组: 7865+3497=   835×23=   1305÷45=

  (比赛结果:第一组比赛男生胜,第二组比赛女生胜。)

  2、师:从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想说点什么?

  学生发言,师生共同揭示计算快的规律:第一组口算快;而第二组数据大,用计算器操作更快。让学生明白: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浪费时间,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又快又准。

  师小结: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四、走进生活,解决新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课件播放一个水龙头滴水的短片,出示具体条件和数据。)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2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照这样计算,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______千克。

  ◆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按20千克计算),这些水大约能装______桶。

  ◆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6桶水,这些水够用______个月,约合______年。

  (1)学生用计算器输入数据。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提醒学生要做到:看清数据、正确输入。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现场将答案填入课件中。

  (3)通过算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想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小结: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创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五、开展游戏,探索规律

  师:(出示主持人李咏图片)知道他是谁吗?

  生:《非常6+1》的节目主持人李咏。

  师:下面我们也来玩一个砸蛋游戏,怎么样?

  (课件出示3个金蛋,由全班同学一起举手决定先砸几号金蛋,每个金蛋后面链接了不同的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和练习。)

  金蛋1:9999×1=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7=

  9999×9=

  由学生一起用计算器计算前2个算式,然后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交流,用发现的规律算得数,再用计算器进行验算,让学生知道计算器有时还可以用来检查计算是否正确,起到一个验算的作用。

  金蛋2:课件出示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集体汇报答案。

  师:请大家继续算一下这个答案!

  111111222222÷333334=

  当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发现位数不够时,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寻求新的方法。

  师:你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问:那怎么办?你发现规律了吗?

  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继续算得数。

  111…122…2÷333…34=

  N个 N个 N-1个

  师:通过这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看来啊,计算器这个新朋友的作用还真不小。

  金蛋3:课件出示,对计算器这个新朋友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六、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就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刘我们一起学习什么?学生:认识计算器。

  2.教师: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

  二、引导探索

  1.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2. 认识一些功能键。(1)

  由学生来说明。(2)

  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开关及清除键。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赣计算器。

  ②运处符号键。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③数学键数字键的使用。如按1 2 。显示屏就显示“1 2”。

  ④等号键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⑤小数点键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如:时间键、日期键、括号键、存储运算键等。

  3. 尝试练习。

  (1)计算25×4 操作过程: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

  ①呈现:酒;14元  凉拌豆腐:3元

  肉丝:5元  青菜:3元

  清蒸鱼16元  三鲜汤:12元  甜点8元

  ②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③反馈计算结果。

  4. 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1)呈现计算题。

  ①1+2+3+4……+98+99+100

  ②999×9 9999×9 99999×9

  (2)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3)反馈计算结果。

  (4)引导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特别指导观察第②题中各算式的计算结果,并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发现: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位都是8;中间几位数都是9,9的个数比第1个因数中的9个数少一个。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以下几个算式的结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同时突出了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很可能比计算器还要快定眯,充分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活动课本第36页的“练一练”。

  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

  计算器的组成。

  屏幕、数字键、功能键、运算符号键等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8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合出自己的计算器。

  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什么?

  学生:认识计算器。

  板书:神奇的计算器。

  2、 教师:我们的计算工具是如此的神奇,你知道它们神奇在哪里吗?

  二、 引导探索

  1、认识一些功能键。

  (1) 由学生来说明。

  教师:我们现在用的计算工具最普遍的是普通计算器,你会用吗?老师请个小老师来向大家讲解下如何用计算器好吗?

  课件出示:例如68+201,20÷4,56×12×13。

  让一个小老师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解如何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 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 开关及清除键。

  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闭计算器。

  ② 运处符号键。

  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③ 数学键

  数键的使用。如按1 2 。显示屏就显示“1 2”。

  ④ 等号键

  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⑤ 小数点键

  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

  3、 尝试练习。

  (1) 计算25×4

  操作过程:

  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 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

  ① 课件出示:

  菜 单  酒 : 14元      凉拌豆腐: 3元

  肉丝:  5元        清蒸鱼: 16元

  三鲜汤:12元         甜点: 8元

  青菜: 3元

  ②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③ 反馈计算结果。

  4、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师:现在同学们都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了,那现在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利用玩下数字游戏吗?

  学生:想啊。

  教师:好,在我们玩之前先听老师介绍一个小知识啊。

  课件出示: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记数法,就是满2进1.它使                     用的数字只有0和1.0代表0,1仍代表1,满2就向左边相邻数位进1.因此,二进中“1+1= 10”。

  (1) 课件出示

  用1,2,3,4,5这5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用计数器求出它们的积,积大者获胜.例如:三位数是342,两位数是51积是17442。

  在这个游戏中由四个同学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他们讨论后由一个代表来汇报结果。然后下一个汇报的结果要比上一个的大。

  (2)教师:在这个游戏中你们玩得开心吗?还想不想继续玩啊?

  课件出示:用计算器算出下列各式 999×9  9999×9    99999×9

  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反馈计算结果。

  引导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啊?那么你能直接说出下列各式的结果吗?

  课件出示: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三、课后小结

  课件出示:你能谈下你学完这节课的感受和体会吗?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9

  当我教完计算器这一内容后,学生就很依赖计算器,什么都用计算器来算,我很矛盾,我们是不是杜绝学生把计算器带入学校呢?把这一知识点放在第一单元传授合适吗?

  于是,我晚上躺在床上又重新打开教参与大本教案,寻找专家把有关计算器教学放在这一册的真正用意,因为我想专家把计算器放在这一单元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了,也肯定会考虑到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使用计算器的情况。

  教师用书上说,这册是整数四则运算的终结,学生面对多位数的乘除法时,计算就非常苦恼,学生把计算器当救星,我们应该理解,但我们不能放任,用计算器来代替口算估算笔算,那是行不通的。

  一味的杜绝只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敌对意识。我们应该对计算器计算这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它的好处,也要正确看待它的坏处,将高年级学生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如何合理使用计算器。

  那老师该怎么办呢?

  各有各的方法,但我认为老师不能杜绝,要正确的引导和疏导,晓以利害。平时加强管理,特别是课堂和作业中计算器使用的管理,明确计算器的用途,将口算,估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做比较,让学生切实利用计算器,起到更好,更大的作用。

  教材中也考虑到这一点,学生的依赖性,所以也有相应的内容安排进去,就需要老师们深入的研究如何管理。教材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利用计算器对大数计算方面的找规律,激发学生巧算心算的能力,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通过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的作用。

  第二、利用计算器进行检查口算估算笔算,明确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先口算,然后估算,然后笔算,最后才是计算器计算来检查。如果不利用计算器就可以计算,检查,我们就不能用计算器来算。

  第三,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使他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次计算都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所以,老师们要让学生有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机会,也要让学生知道,该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简单的计算,我们不能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要在非常复杂的计算时,才使用,另外使用计算器是为了准确的检查错误,发现错误要仔细检查自己在计算时的问题所在,千万要强调学生不能在用计算器计算出来后马上就把正确答案抄到题目里面,对自己的错误要仔细研究。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能埋怨计算器,也不要埋怨教材编写的问题了,计算器的使用的确是必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操作,如何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作用,也认识到计算器生活中的局限性,让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篇10

  这是一节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在教材上所占的内容并不多。初看教材时,觉得很简单,而且现在的孩子们对这样的计算工具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在进一步钻研教材、查阅资料以后,才发现这节课其实是很有讲头的。

  首先,计算器我们每个人都用过,但是一般用到的都是最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说实话,对计算器上的一些按键,自己也并不是完全的熟悉和了解。所以在上课前,我首先查阅了许多关于计算器的资料。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大都是普通型计算器,虽然说是大同小异,但是外型和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要全部研究清楚,也下了一番工夫。比如有的计算器上,开机键是ON,有的则是AC,或者是ON/C、AC/C在同一个键上,兼顾了开机和清除的功能;再比如C和CE都有清除的功能,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清除全部数据,一个只清除上一步的输入。此外,还有的同学拿的计算器是功能较多的,上面还有汇率的计算等等。这些按键的使用,我都一一记录并记在脑子里,其中有一部分是不需要向学生介绍的,但是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孩子们对计算器都有一定的了解,刚上课有的同学就已经跃跃欲试了。所以我选择了让学生先来介绍自己了解的部分:开关机、加减乘除、清除、等号、小数点等常用的按键。其它的一些按键功能我也没有急于补充,而是让同学们在尝试计算具体题目时自己进一步体会。比如在计算2345-39×21这道题目时,大部分同学算得的结果都是48426,我和同学们一起对这道题目进行了估算,确定得数范围应该是在1500多。那为什么大家计算的结果却是4万多呢?难道计算器也会出错?同学们立刻想到,是运算顺序出了错。这时再顺势介绍M+、MC、MR等按键的使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在具体的计算中很快掌握了几个键的用法。

  总之,本节课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巧妙预设,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92394129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