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天涯浪子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微信扫码分享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通用6篇)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篇2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 例1 — 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第10 — 1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1—3 练习一 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 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

  哈尔滨:零下12摄氏度,漠河:零下30摄氏度,海口:零上30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二、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练一练

  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9,-40,-120,+203

  正数 负数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

  练习一 4

  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冰箱中的鱼 水中的鱼 烧好的鱼

  10℃ 70℃ -10℃

  练习一5

  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

  水沸腾的温度 ( )℃

  水结冰的温度 ( )℃

  月球表面的温度 ( )℃

  出示:+8,-5

  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全课总结:

  师:(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课后札记]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篇3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二)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3—5 练习一 6—10题

  二、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四、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五、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 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二) 盈利3000元 记作:+3000元 亏损1800元 记作:-1800元 向东走2100米 记作:+2100米 向西走2100米 记作:-2100米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一读,分一分。+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正数 负数 二、教学例3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月 份一二三四五六盈 亏(元)+3000+4200-1800+2700-900+3700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3、试一试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七月份:亏损1200元; 八月份:亏损850元;九月份:盈利2500元; 十月份:盈利4300元;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 十二月份:亏损250元;月 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盈 亏(元) 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三、教学例4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生: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3、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4、试一试:(1) 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5 -2 -1 0 1 2 4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 -2接近2,还是接近0?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5、练一练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 )米。(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 四、巩固练习。练习一 第6题。某市2004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季 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平均气温(℃)-101520-5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篇4

  五年级       课程教案周次1课次(本周第几课时)3授课课题

  认识负数 (1)教学基本内容

  教科书p1~3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6题。教学

  目的

  和要求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产生热爱科学,享受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及难点

  1.            让学生正确的读写负数。

  2.            掌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教学方法

  及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卡片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负数和正数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能正确的读写正负数,掌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学法指导

  观察,归纳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预习1、师:咱们先来玩一个说反话的游戏。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①     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2、谈话:喜欢旅游吗?出门前咱们最关心的是什么?老师从天气预报节目中收集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了。教学环节设计 1.出示例1的三幅分别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 ⑴介绍“℃”和“℉”的含义,说明我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并指导看温度计的方法。⑵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⑶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⑷上海的气温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以0摄氏度分界,一个在0摄氏度以上,一个在0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⑸那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零上4摄氏度记作+4℃或4℃,零下4摄氏度﹣4℃)2.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4”读作正四,“+4”的正号也可以省略不写,直接把“+4”写成“4”。“ ﹣4”读作负四。3.指导完成“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选择合适的卡片表示各地气温。(卡片上分别写有 +11℃、﹣11℃、19℃、+19℃、﹣7℃、+7℃)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出示例2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图。⑴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⑵提问: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计作+8844.43米;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计作﹣155米。3.初步归纳正数和负数。⑴出示+4、﹣4、﹣7、﹣11 、19、+8844.43、﹣155这些数,提出要求:前面,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高度。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数,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⑵小结:像+4、19、+8844.4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7、﹣11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⑶提问:正数、负数和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小结: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1.  做“练一练”⑴做“练一练”第1题。⑵做“练一练”第2题作业

  1.做练习一第1题。先指名读一读,再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图中数据。1.  做练习一第2题。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与课后小结

  五年级       课程教案

  年级:五年级    周次1课次(本周第几课时)4授课课题

  认识负数 (2)

  教学基本内容

  教科书p3~5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7~10题。教学

  目的

  和要求1、引导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感受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结合现实情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感受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教学方法

  及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卡片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负数和正数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能正确的读写正负数,掌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学法指导

  观察,归纳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预习1、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正数和负数,知道像零摄氏度以上或以下、海平面的以上或以下等,都分别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正数和负数。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负数。3、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有关负数的资料?教学环节设计 1.学习例3。谈话:老师的姐姐开了一家服装店,这是老师收集的该服装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出示统计表:⑴观察表格,说说从表格中你读到了哪些数据,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⑵这里的正数和负数表示的盈亏情况一样吗?你知道盈和亏分别是指什么意思吗?⑶再来观察表格,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呢?⑷你认为这家服装店生意总体情况怎样,为什么?2.试一试。谈话:想了解这个服装店下半年的盈利情况吗?请根据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⑴学生独立填表。⑵交流反馈。⑶不看上面的文字说明,光看着表格,你能介绍一下服装店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吗,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⑷教师小结: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用来表示盈利与亏损的情况。3.学习例4。⑴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方向。 ⑵提问:从平面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呢?(超市在学校的北面1240米,少年宫在学校的南面1240米,公园在学校的西面2100米,邮局在学校的东面2100米。)⑶讨论:①如果小华从学校出发,向东西方向的大街走2100米,可能到什么地方呢?②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呢?⑷思考: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能到什么地方?请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⑸小结: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两个相反的方向。4.教学“试一试”:(1)教师逐步画出数轴,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过程。(先画带有箭头的直线,再标上0,然后分段标出0右边的几个点和0左边的几个点。)(2)引导想象:如果从0开始,向东走1步、2步、4步,到达的位置用数轴上“0”右边的点及相应的数1、2、4表示,那么向西走1步、2步、5步,到达的位置应该用“0”左边的点及相应的-1、-2、-5表示。(3)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4)从0开始,向右依次读一读;从0开始,向左依次读一读。边读边观察,你有什么发现?(5)闭眼想一想,-2接近2还是接近0?,你想对了吗?5.练一练(1)观察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表。引导思考: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小结:及时记录家庭收支情况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明家的生活习惯真好啊。(2)①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米,记作(    )米。②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是哪个国家吗?2.学生阅读《你知道吗》相关知识。3.教师小结:负数就来源于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正数和负数。作业

  1.完成练习1第七题。交流:大家看看,这里又有哪些相对的量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呀?2.出示(练习一第8题)存折图。先看懂这张存折,再观察红线框出的数,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吗?妈妈于6月10日又存入XX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3.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 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与课后小结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篇5

  课题:认识负数(1)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

  1—6题。

  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方向

  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 独立尝试

  1.预习:(1)从例1的图中你能看出三个城市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吗?上海和北京的气温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2)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5     +26     8     -40     -120     0     +103

  2.质疑:                                                               

  二、合作交流

  1.小组研讨:

  (1)你知道“℃”和“°f”各表示什么吗?

  (2)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

  (3)负数的前面有“-”号,正数的前面也一定有“+”号,这句话对吗?

  2.交流解惑

  (1)某天扬州市区的最高气温是10℃,最低气温是-1℃,这天的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

  (2)海拔高度为-30米,其中的“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

  (3)0是正数还是负数?

  (4)甲冷库的温度为-8℃,乙冷库的温度为-5℃,哪个冷库的温度高一些?

  三、巩固提升

  1.第2页的“试一试”和第3页的“练一练”第2题。

  2.练习一的第1、3、4、5、6题(第3题的正数有两种写法;第6题图中的每格表示10℃,0刻度线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零下17摄氏度记作(     );零上80摄氏度记作(     )。

  2.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34米,它的海拔高度为(     )米;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读作(     )米。

  3.汽油的凝固点是-18℃,表示汽油的凝固温度比0℃低(   )℃。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时,画面上显示23℃,表示气温比(   )℃高23℃。

  4.某天早晨的气温是-3℃,中午的气温比早晨上升了7℃,中午的气温是(   )℃;晚上的气温比中午的气温又下降了5℃,晚上的气温是(   )℃。          

  课题:认识负数(2)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3—5页的例3、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

  7—10题。

  学习目标:1、在盈与亏、收与支、增与减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正数和负数,感受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结合现实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难点:在现实情境中应用负数,体验负数;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方向的量,体验负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二、 独立尝试

  1.复习:(1)+26读作(     ),-7读作(     )。海拔负四百米写作(     ),零上38摄氏度写作(     )。

  (2)像+12、8、+105这样的数都是(   )数,正数都比0(   ),其中最大的是(   )。像-40、-72、-6这样的数都是(   )数,它们都比0(   ),其中最小的是(   )。

  2.预习:(1)例3中商店用统计表来记录每个月的盈亏情况,通常盈利用(   )数表示,亏损用(   )数表示。

  (2)小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小刚向西走50米,记作(   )米;如果小明走了“-40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小组研讨:

  (1)从例3的表中能看出商店哪几个月是盈利,哪几个月是亏损?从表中还能知道些什么?

  (2)例4中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有几种可能?这里的学校相当于数轴上的什么呢?

  (3)-2接近2还是接近0?

  2.交流解惑

  (1)如果-8千米表示在点a左边8千米,那么+9千米表示在点a的(   )边9千米处。

  (2)下面几个数中,(   )最接近0。

  a.4          b.2          c.-1          d.-5

  (3)练习一第10题。(联系具体情境作出判断即可)

  三、巩固提升

  1.第5页的“试一试”和 “练一练”第1题。

  2.练习一的第7、8、9题(第8题记录中的正数表示存入的钱,负数表示取出的钱;第9题明确了上升的厘米数用正数表示,下降的厘米数用负数表示后,再让学生填空)。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4和+4之间相差(   )。

  2.小华向北走20米记作+20米,他从学校出发向南走40米,再走-60米,又走+50米,你知道现在小华在学校的南面还是北面?距离学校有多远?

  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面积是多少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0—11页。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会把稍复杂的图形分割成简单图形,并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2、通过学习,体会到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估算能力。

  重难点:体验转化的过程,知道转化前后图形面积不变,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过程:

  三、 独立尝试

  1.复习:(1)认识哪些平面图形?学过和平面图形有关的哪些知识?

  (2)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

  2.预习:(1)例题“分一分,数一数”的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2)如果把这两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怎样分?又会怎样数?和刚才的方法比较一下,哪种更方便?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小组研讨:

  (1)例题“移一移,数一数”中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怎么想的?

  (2)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3)例题“数一数,算一算”中的图形与上面研究的几个图形有什么不同?用什么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呢?

  (4)数方格计算面积时,不满一格的怎么数?怎么数又快又方便?

  2.交流解惑

  (1)在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例题“数一数,算一算”中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这样算出的面积是近似的结果,这种算法合理吗?

  三、巩固提升

  1.采集几片树叶,估计树叶的面积,并交流估计的方法;把树叶描在方格纸上,再算出他们的面积。

  2.用上面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先估再算。

  四、回顾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分一分,数一数。(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2. 移一移,数一数。(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分米)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篇6

  1、五(1)班一次数学测试的平均分是95分,张老师把100分记作+5分,那么92分记作(  )分。2、某天天气预报显示哈尔滨市白天最高气温是-1摄氏度,最低气温-13摄氏度,那么这天哈尔滨市白天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摄氏度。3、刘翔参加110米栏比赛,当时风速是-0.5米/秒,这样的风速会提高还是降低他的成绩?4、一条鲸鱼所在高度是-170米,一艘潜艇在鲸鱼的下方80米,那么潜艇所在的高度是(     )米。5、小明按照一定的规律写数:+1、+3、-5、+7、+9、-11、+13…当他写完第100个数时,他不写了,他写的数中共有(     )个正数。6、一种精密零件的长度标明为10±0.05(单位:毫米),由此可知这种零件,最短不能小于(    )毫米。7、在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时间有差别,下表列出了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的时间早的时数),如果现在是5月3日北京时间10时,东京时间是5月3日11时,那么他这时打电话给远在巴黎的爸爸,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城市 东京 纽约 巴黎 芝加哥 时差 +1 -13 -7 -14

  8、某天白天最高温度是10摄氏度,夜里最低温度是-8摄氏度,那么这天昼夜温差最大达(    )摄氏度。9、小明从0点向东行5米,记作+5米,那么他从-25米的位置向西再行20米,他的位置记作(   )米。10、  某超市某袋装食品包装上有如下字样:净含量:242ml±5ml。这表示该食品的净含量最多是(     )ml,最少是(     )ml。11、  按规律填空:3、-6、12、-24、48、(     )12、已知a点的高度是+20米,b点的高度是-18米,c点在b点上方5米,那么c点的高度是(     )米,ac两点的高度差是(     )米。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94357129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