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示儿教案

示儿教案

安乐窝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示儿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示儿教案(通用7篇)

示儿教案 篇1

  教材内容: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和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重难点

  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设计

  (一)诗句导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谁的诗句?(陆游)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首《示儿》,诗人的绝命诗。

  (二)会读        

  诗人的遗嘱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字正腔圆。个别读,齐读。

  (三)读懂

  学古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看注释,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大意。学生自学。在小组内交流收获。班内交流。重点理解“万事空”“悲”“无忘”。比较诗人的遗嘱和普通老人的遗嘱有什么不同。结合历史环境理解诗人临终对祖国不能统一的悲愤而又心怀希望,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心。

  (四)读好

  祖国不统一,诗人这颗不灭的爱国之心为谁而悲,为什么而悲?请看诗人的另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为大好河山而悲(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山河越是壮丽,诗人内心越是悲痛。祖宗疆土当以死守岂能尺寸与人?感情朗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为人民而悲(遗民泪尽胡尘里)在金人兵马啾啾地嘶鸣声中,在金人兵马嗒嗒地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为朝廷而悲(南望王师又一年)拓展《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由一个“醉”字你想到朝廷在干什么?(歌舞升平,喝酒唱歌,游玩)请你对这样的朝廷说几句话。(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当中,你们却在享乐。老百姓把你们当做父母,你们怎么能丢弃他们不管呢?)让我们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让我们大声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让我们指着他们的鼻子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感情朗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读出诗人临终的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有感情背诵古诗。

示儿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能借助教材注释和课外收集的资料,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2、从诗句中想开去,通过对南宋历史背景资料的交流,通过古乐与图画的熏染以及陆游其他诗句的映照,深入体会诗人因祖国分裂而悲伤,因人民遭受苦难而悲痛,因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而愤概以及对收复失地、重新统一祖国无比渴望的思想感情。

  3、在体会诗人的情感上,反复呤诵诗句并能熟读成诵。

  4、通过对陆游多首诗的渗透学习,了解诗人一生的追求与梦想,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构建起诗人鲜明的爱国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跨越时空,走进南宋那段历史,并借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字节的感受。

  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陆游的资料,用一两句话进行简单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全面了解陆游形象

  结合课前收集的陆游资料,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预设情况;多产作家、文武双全、感情丰富、爱国诗人

  二、解题激趣,导入新课

  理解诗题“示儿”的意思,激起学生学习陆游绝笔诗、了解陆游丰富情感时世界的兴趣。

  三、读通古诗,疏通诗意,感知诗人情怀

  1、学生自由练读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用自己常用的古诗理解方式尝试疏通诗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抽学生交流诗剧意思。

  5、理解诗意后齐读古诗。

  四呤颂诗句,品味诗境,感悟诗人的情怀

  《一》感悟陆游的“临终之悲”

  1、黑板上勾画出北宋版图,标出汴梁、临安,画出黄河,通过南宋相关资料,理解并朗诵再现陆游因“九州不同”、自己的毕生的梦想和追求未实现而生的悲伤之情。

  2、利用《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与人民在异族统治下的苦难图景的强烈对比,引导学生联系陆游的相关的诗句想象,感受并朗读再现理由因人民疾苦而生的悲痛之情。

  3、推出陆游的诗作《关山月》

  《关山月》节选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了解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苟且偷安,感悟并朗诵再现陆游因当朝统治者不思祖国统一而生的愤概之情。

  (二)品味陆游的“悲中有望”

  1、讨论:陆游的临终遗嘱表达了他盼望的是什么?

  2、从陆游的体会这种盼望他从小就有了。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这是青少年的作品)

  “一闻战鼓意气生,有能为国平燕赵“  (这是他82岁的作品)以及9300多首诗中大部分表达自己的抗金情怀来体会这是他毕生的梦想和追求。

  从《示儿》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会着更是他临终前唯一的期望。

  3、探究最后一句诗句中“无”的读音,深入体会并朗诵再现陆游对“九州同”的渴望之情。

  五、回顾板书,总结提升,借助诗作表达的浓浓爱国之情,借助后人对他的高度的评价,全面凸显诗人的“忧国忧民”形象。

  六、熟读成颂,配乐背诵积累。

  板书设计

  悲    悲  悲  (不见)

  示儿

  (陆游)                                 九州同   (画北宋版图)

  望         望   望 (见)

示儿教案 篇3

  一,导入课文

  1.一位85岁的老人,在临终之时,他一生追求的志愿没有实现,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写下了遗书,短短的28个字,却没提一件家事,他写的是什么呢?(《示儿》)

  这位老人是谁?谁能来介绍一下他?

  (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2.那么什么是示儿呢?示什么意思?(告诉)他要告诉儿子什么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古诗,然后指名朗读。

  2.讲读古诗

  (1)“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   “元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谁能说说这部分的意思?(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2)“但悲不见九州同”

  “但”“只”的意思。   “九州指中国。  “同”统一。  “九州同”是指全国统一。

  “悲”是悲伤的意思

  谁能说说这部分的意思?(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北定”指收复北方。“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先。“乃翁”“乃”,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

  谁能来讲讲这句话的意思?(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三,体会情感

  1.诗中哪个字最能表现陆游当时的心情?(悲)他为什么而悲?(板书:不见九州同)

  他最大的牵挂是什么?(收复失地)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用诗中的话,板书:北定中原日)

  他到死还不忘国家统一,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诗人?(板书:爱国)

  3.他想收复失地,但当时的时代背景怎样?(学生回答)

  4.现在他的愿望没有实现,他感到很什么?(悲伤)现在谁能够把作者的悲伤读出来。(指名读)

  5.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双全紧握,目视前方,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我们仿佛听到了他对儿子说的话(儿子啊,不看到收复失地我死不瞑目啊,北定中原时一定要告诉我啊)

  6.现在谁能把他的这种悲伤和渴望读出来。

  7.谁能来背诵这首诗。

  8.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提问:这首诗是谁写的?这两首诗都体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我们来看看这两位作者写诗时的心情是否相同?杜甫为什么而喜?陆游为什么而悲?,两首诗在一起是突显了喜,还是突显了悲?

  9.现在谁再能把他的这种悲伤和渴望读出来。

  四,拓展阅读

  1.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他还写过那些爱国的诗句呢?(学生交流)

  2.现在,我就把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送给大家,

  出示古诗,指名读,请学生讲讲意思。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遗民的心情怎样?诗人的心情怎样?现在诗人快要去世了,还没看到收复失地,他的心中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渴望,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示儿》,把他的这种情感读出来。

  五,总结全文

  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被外族占领的中原土地和人民,还期盼着祖国的统一,他的爱国情怀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我们要学习他,做一个爱国的好少年。

  六,作业

  收集体现爱国情感的古诗,写写自己的感想,然后背一背。

  板书:               示儿

  悲        不见九州同

  爱国

  望        北定中原日

示儿教案 篇4

  一、导入

  1、揭题 

  齐读课题,提醒儿不读轻声。课题应该读得字正腔圆。

  2、你对陆游了解多少?

  3、这是一位怎样的传奇诗人,他又有着怎样丰富的内心情感?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陆游。

  二、初读课文

  1、带上诗题作者,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自由读”可以是大声地读,也可以是…,可以是快速地读,也可以是…你是怎么读的?

  3、指名读课文

  评价总结:还缺少古诗特有的韵味。老师给你介绍一个好办法:

  板书:平 长 —

  仄 短 ︱

  平声长而缓  仄声短而促 举例如“祖国”一词

  4、指导朗读

  ︱  —    —    —  ︱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    ︱    ︱  ︱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再次自由读古诗

  6、指名读

  7、我们只是借用皮毛,来增强古诗的韵律

  8、“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懂得一个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方法叫做“点释”

  三、理解诗意

  1、默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指名说诗意   但:只,只有。还有哪些诗句中“但”也表示只?

  2、意思懂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思考:诗中哪个词能代表这首诗的情感?

  3、这悲是悲伤,这悲是悲凉,再读这首诗,还有哪些字也让你体会到“悲”

  4、齐读,找找悲的感觉

  5、如果有一天,中国统一了,陆游的儿子在家祭的时候也告诉了他这个消息,陆游能够知道吗?那他为什么还要“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6、死去是悲,家祭是悲,看不到国家统一更是一种悲。

  配乐指名读古诗。

  生离死别是举家之悲,祖国未同是举国之悲

  齐读古诗

  作者是临死的时候才有这种悲伤的吗?

  7、读《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

  自读古诗,用点释法自学其中一首

  8、这哪里是两首诗啊,分明就是两副图画。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一副画面?

  “胡尘”?在胡人扬起的尘土里,你分明看到了什么?

  这样的景象,这样凄惨的声音,王朝的那些王孙贵族们听到了吗?谁听到了?

  这是陆游对老百姓的同情,板书:悯

  你还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一群酒囊饭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

  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很伤心,也很愤怒,让我们把这种感情注入诗中,齐读《关山月》

  你说,诗人怎能不悲?

  你听,诗人在悲愤地呐喊:“死去……”(男生读)

  一边是黎民百姓的度日如年,女生读“三万里河……”

  一年又一年,人生有多少个15年可以等待,多少人在等待中白了头发,多少人又望穿了双眼,师引读三首古诗。

  9、无论是悲愤还是悲悯,这都来自于他对祖国的热爱,这爱是国爱,这爱是大爱   板书:爱

  病榻上的陆游拿起了笔,用尽最后的力量,把他毕生的情感倾注在了这最后的30个字中

  齐读《示儿》

  附板书: 示儿

  陆游

  平 长 —    愤

  仄 短 ︱   悲  爱

  点 释  悯

示儿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学习《示儿》,体会作者深厚的忧国之情。

  2、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歌意境。

  3、学会2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

  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 (出示:岳飞像并《满江红》词)

  一、激情导入

  1、说岳飞,介绍时代背景

  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道岳飞生活在哪个朝代?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你熟悉那段历史吗?我这里有一份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 (课件出示 ,学生轻声阅读手头资料)       

  北宋1127年,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人,(就是我们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里看到的金国,)他们当时大举南侵,攻陷了北宋的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淮河就此成了宋、金两国的分界线。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同学们,刚才你看了那段历史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 、简介陆游

  是啊,当时岳飞等一批爱国志士,捶胸顿足,义愤填膺,他们纷纷起来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而呼喊、战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当时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

  (出示陆游像)这就是诗人陆游,谁来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介绍)

  3、揭题,粗读全诗

  是啊,陆游是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板书)《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

  二、粗知大意

  1、正音、准确朗读

  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自由读这首诗

  (1) 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强调生字读音及组词)

  (2) 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2、理解字词

  同学们,古诗文比起我们现代文是比较难懂,读了以后你觉得哪几个字词比较难懂?(学生说,老师一一划)

  同学们,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些字词呢?(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诗下面的注释,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办法)下面就请各自学习吧,等会儿如果还有不懂,可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学生各自学习)

  同学们,现在你明白这些字词的意思了吗?(一起讨论)(像这样书上没有解释的字词,你可以自己在字的旁边加上注释,这也是理解诗句的好方法。)

  检查:元、但、悲、九州同、北定、乃翁(课件出示)

  3、理解句意

  了解字词现在你能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了吗?(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课件出示诗句意思

  三、感悟诗情

  知生平,悟诗情

  ·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注释理解了诗句的大意,你是否觉得陆游这份遗嘱有点特别——临死前,不说别的家常话,却念念不忘北定中原,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份诗人的生平介绍,相信你看了之后,会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课件出示 ,学生轻声阅读手头资料)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代杰出的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今集存诗九千三百余首。陆游出生后三年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使他早在二十岁时就定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而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铁马秋风”,豪雄飞纵。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这位86岁的爱国诗人临终时仍不忘祖国的统一、领士的完整。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

  · 应该怎么读能充分表达诗人心情。听录音、学生读

  学生讨论:体会诗情

  ·你体会到了诗人当时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从诗中哪些字体会而来?

  体会诗中“悲”——不见九州同

  “悲”中有“愤”——联系时代背景

  无限“渴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通过朗读,在诗人的悲愤和渴望的心情中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朗读训练和默写

  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

  学生默写诗句。

  四、课外扩展和总结

  扩展:

  陆游是爱国诗人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戊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总结:

  同学们《示儿》是陆游一生的绝笔诗,也是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唱。上课开始我们看到的岳飞的《满江红》也是一手千古名词,不同的诗词,同样的是爱国心,忠贞如一的爱国之心,让我们怀着陆游,怀着岳飞满腔的爱国之情齐声传唱这千古名词吧!

  五、作业:

  1、学习了本课你们应该得到很多体会,展开你的想像假如你和陆游谈话你会和他说什么呢?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2、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

  中国台湾小朋友:

  中秋节好吗?昨天傍晚,我和爸爸在湖边散步,夕阳斜照在湖面,多美呀!此时此境,我想起了白居易的两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夜晚,清幽的月光照进我的小屋,我在床上辗转反侧,联想到了李白写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诗)。

  今天是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圆畅饮,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小朋友,又想起了王维的一句诗(每逢佳节倍思亲)。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离祖国母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我深信:以后的中秋节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

  欢迎到我们家乡玩!

示儿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学懂〈示儿) 的诗意,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2、体会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3、感受〈示儿) 诗中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

  吟诵古诗 , 通过自主学习 ,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像诗歌民容,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过程 :

  一、温故知新 , 明确目标;

  1. 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

  过渡语 : 对于陆游,大家并不陌生,他 85 岁临逝世前夕,作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也是最感人的诗,这是他名垂千百的遗嘱。我们今天学习他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 ( 板书课题 : 示 儿)

  2. 提问:我们在以前学习古诗,请回忆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学习的 ?

  引导学生回答 ①学习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②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等

  二、揭示诗题,介绍背景

  1. 读题质疑 : ①说说 " 示 " 的意思 ; ( 告诉、告知 ) ②问 : 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答出 : 谁告诉儿子 ? 告诉什么给儿子 ? 为什么告诉儿子 ?

  2. 了解背景

  3. 引导自学。

  (1) 低声自由吟诵。

  (2) 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

  (3) 教师点拨,课件出示 :

  元:通 " 原 " 本来 , 只。定:平定、收复。同 : 统一。王师 : 皇上的军队。九州 : 全中国。 无 : 匆 , 不要。

  乃 : 你的。 翁 :父亲。

  (4) 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5) 学生试解释诗句的意思,再了解诗的大意。 ( 6) 思考 : 读了《示 儿》,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 统一祖国是诗人毕生的心事,直到临终不忘。由此表现出他的强烈爱国热情)板书 : 渴望收一失地盼望祖国统一(7) 学生质疑。学生针对诗歌的字、词、思想内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 老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较难问题。

  三、再现 画面 .吟诵玩味

  1. 读。熟读全诗,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①听录音机朗读诗歌 , 学生闭目想像 : 陆游病危,日没看到祖国统一而遗憾的情景 : ②学生边渎边想。 ①学生看多媒体屏幕 , 边听边想眩 , 老师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伴奏曲 :我病的很重 , 恐怕很快要离开人世 , 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 , 金兵强盗为非作歹 , 滥杀无辜 , 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立即向北方堵军 , 收复中原。但我要离开人问了 .看不到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 , 看不到祖国统我死不眩目哇 !

  ②先听老师范读 , 再点名读 , 最后用自己喜玫的方式读 .要读出老师描述的情感。

  2. 画。①用简笔画画出作者病危的情景 : ②同桌互相谈谈简笔画的创意 ;@ 学生自由渎 , 读出画画时的感受 : ④看屏幕上老 ; 即选出的较好图画 , 听录音机期读诗歌 : ⑤全班齐读 , 读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应热情。 ( 板书 : 爱国 )

  3. 背。在前熟读的基础上试背。

  四、练习延伸 , 落实目标

  1.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2. 用诗填空。

  中国台湾小朋友 :

  中秋节好吗 ? 昨天傍晚 , 我和爸爸在湖边散步 , 夕阳斜照在湖面 , 多美呀 ! 此时此境 , 我想起了自居易的两句诗

  ( ) 。夜晚 , 清幽的月光照、进我的小屋 , 我在上床辗转反侧 , 联想到了李白写的一首诗 ( ) 。

  今天是中秋节 , 家家户户团团锦饮 .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小朋友 , 又想起了王维的一句诗 ( ) 。香港、澳门回到

  了祖国怀抱 , 可你们远离祖国母亲 , 我们多么盼望你早日回到祖留妈妈身边 ! 这里 , 我只好用陆游的一 -首诗 ( 卜来表

  达我这时的感受。我深信 : 以后的中秋节我们会回国的 , 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 !

  3 再有感情的读陆游的诗《示儿》_ 。

示儿教案 篇7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学课题

  《示儿》

  二、教材分析

  《示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诗人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三、教学方法 

  对于这首爱国诗篇,深入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是关键。教学时,我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朗读比赛,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就行。读《示儿》的语速宜慢些,一、二句要读出无奈与遗憾,三、四句应读得语重心长。

  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示儿》。

  2、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        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定奠定悲壮的基调。

  【百度视频】满江红视频

  一、激情导入

  1、说岳飞,介绍时代背景

  ·  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道岳飞生活在哪个朝代?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你熟悉那段历史吗?我这里有一分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课件出示资料 ,学生轻声阅读)

  【百度搜索】靖康之变                       

  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之前的灭亡的宋朝史称北宋。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  同学们,刚才你看了这段历史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简介陆游

  ·     是啊,当时岳飞等一批爱国志士,义愤填膺,他们纷纷站起来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而呼喊、战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当时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板书)(出示陆游像)

  【百度图片】陆游图片

  这就是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老师介绍)

  3、揭题,粗读全诗

  ·  在他86岁临终之时还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出示诗并板书课题)欣赏名家朗诵片段:

  【百度视频】王斑朗诵陆游绝笔诗《示儿》——《中华经典诵读晚会 “端午篇”》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可以大声读,小声读,也可以默读)

  二、粗知大意

  1、理解字词

  ·  同学们,古诗文比起我们现代文来说是比较难懂,那些字词你读懂了,那些字词还不理解呢?大家来交流交流。

  2、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那么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同学们的交流,并结合下面的注释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可以自己说,也可以说给同桌听),指名两人说

  3、诗的意思理解了,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三、感悟诗情

  1 、知生平,悟诗情

  ·  同学们,这首诗可以说是陆游的一份遗嘱,我们说一个平常人在生命快要终止的时候,在亲人面前,一般会说些什么呢?(财产分配,牵挂家人健康等家常话)而陆游在临死前,牵挂的却是祖国的统一,念念不忘北定中原,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份陆游的生平介绍,相信你看了之后,一定会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资料 ,指名读)

  【百度搜索】

  陆游出生后两年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民不聊生,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后,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苟且偷安,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86岁临终之时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

  2、读了这份资料,你再读《示儿》,你体会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自读)同样的爱国情怀,杜甫在诗中表现得是那样的欣喜若狂,喜极而泣,陆游在诗中却——(悲愤不已)他为什么而悲?(板书:悲)请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说一说。

  a.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为国土沦丧整整84年而悲,山河破碎,国家分裂——这让老师想到了杜甫写的一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示诗)不同的诗人,一样的爱国情怀,都是为祖国的破碎而悲伤。

  b.为沦陷区的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而悲,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正如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的那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敌手,沦陷区的老百姓眼泪都流尽了,流干了,他们怀着无比悲伤的心情,一年一年地盼望着朝廷军队来解救他们。

  c .请你再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看看诗人还为什么而悲?

  为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而悲,正像林升在诗中所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们把杭州当作了曾经的首都汴州,不思收复中原,歌舞升平,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d.为自己不能继续为祖国效力,驰骋疆场而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连做梦都在想着自己年轻时候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场景,是何等的盼望“九州同”啊。

  4、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让我们带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师生齐读)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怎样的节奏来读?(指名读)(低沉的语调,舒缓的节奏)

  5、除了悲伤、悲愤,我们再来读读后两句,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师生一起高昂地读)(盼望祖国统一,对祖国统一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板书“信心”)

  6、让我们连起来这首诗,读出他的遗憾与悲痛,读出他坚定的信心。

  7、看图练笔:(出示绝笔图)

  【百度图片】陆游绝笔图

  是啊,陆游一生呼喊“北定中原”,直到临终之时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这就是诗人临终绝笔图,此时的诗人僵卧在病榻之上,已奄奄一息,无力再睁开双眼,然而他的嘴唇却微微颤动着,他断断续续地说着,他有满腔的话儿要对儿子说啊,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吟诵这首绝笔诗吧。

  四、拓展其他爱国诗篇

  1、同学们,《示儿》是陆游一生的绝笔诗,也是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唱。古诗两首,一喜一悲,都表现了一样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是那么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诗人留下了哪些千古传诵的爱国名句呢?(学生汇报,诵读,简单说诗意。)

  2、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百度搜索】爱国诗篇

  五、师:陆游的遗愿到底实现了没有?

  【百度搜索】

  先猜一猜之后,再出示相关材料了解,有兴趣的同学课后上百度查资料阅读了解。

  板书:

  示  儿(陆 游) 

  ·                  悲      信心

  八、教学思路

  一“悲”一“喜”    爱国绝唱

  ——谈《示儿》的教学思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两首古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推向了高潮。两首诗“悲”“喜”对照,堪称爱国诗篇的绝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基调轻快活泼、爽朗奔放,而《示儿》全诗则字字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下面主要谈谈《示儿》的教学思路。

  《示儿》这首诗通俗易懂,写出了诗人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示儿》为陆游绝笔之诗。此诗言简意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领略陆游的爱国思想,颇有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紧扣诗眼“悲”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具体步骤为:

  一、认识诗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

  课前:播放歌曲《满江红》,说岳飞,介绍陆游,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这部分主要从史实材料来引导学生认识到:

  1、陆游出身书香门第,幼年时正值金兵侵犯中原,而饱尝流离之苦。

  2、“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②在陆游诗中看到的,首先就是一生不忘统一、反抗女真贵族压迫的战斗精神和乐观精神。

  3、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因没有目睹祖国统一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

  二、学生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诵读,不仅能领会汉语语言之妙,更能深刻理解每篇课文的深刻内涵。”因为“诵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③只要指导学生用心来诵读,诵读也就成了感知、想象、分析、推理、挖掘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效途径了。

  三、借助史实材料,感悟诗人为什么而悲。

  1、结合时代背景和生平介绍读诗,感悟诗人为什么而悲?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时在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

  2、除了悲伤、悲愤,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对祖国统一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3、然后用心诵读,体会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感受诗作中悲壮的艺术力量。

  4、学生汇报搜集的其他爱国诗人的爱国诗篇,通过诵读,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

  四、延伸课外,升华爱国情感。

  在学生整体感受到诗作中那悲壮的艺术力量后,老师问:“陆游的遗愿到底实现了没有?

  此问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猜一猜之后,再出示相关材料或让学生上百度查资料自己解决,使学生的认识和爱国情感在掩卷沉思中得到升华。

  九、教学反思

  古诗《示儿》是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我沿袭一贯的古诗教学手法:情境导入,了解诗人 ---读通全诗,理解诗意 ---感悟诗境,体察心情。整首诗,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教学后,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创设情境,充实体验

  针对这样的一首古诗,学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诗句“但悲不见就州同”中的“悲”,根据词语手册与书本上的注释,能够体会的就是诗人陆游因见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份遗憾,与自己不能参与抗金复国的悲哀。学生作为个体经验不丰富的,情感却极其敏锐的一个群体,让他们在学习时,走进文本,走进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中,往往比枯燥的、生硬的反复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如在上述片段中:当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悲哀”的心情,我就选取了当时陆游的生活背景作为补充材料,补充了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林升的《题西林壁》、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受四个不同层次的“悲”。 以古诗补充古诗,以古诗拓展古诗。这种拓展,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在过渡引导后,学生能根据当时的背景,诗文的内容,了解陆游当时还有“悲痛”、“悲愤”之情。如此一来,学生对句子“但悲不见就州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引导朗读,巩固体验

  感情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上述片段中的陆游对儿子的最后遗嘱“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最后一段话,对儿子的千叮万嘱,让学生朗读时犹如自己就是诗人,怕儿子忘记自己的话,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吟诵。感情朗读,还借助一定的朗读设计。在本案中,为了体现陆游的悲愤之情,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读,诗人为沦陷区老百姓苦难的生活而悲,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悲,为自己不能再为祖国出力而悲,更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每个层次的悲都不一样。这样的朗读,不但有新意,而且对文本也更有加深,甚至还增强了学生朗读时的气势,效果下来不错。

  三、展开想象,丰富体验

  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过程,而这都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儿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时期。古诗的内容虽然短小,但是情感却不亚于抒情散文。古诗的教学,忌讳的是过多的教师语言,死板的用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本课中,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听《满江红》,教学过程中还为学生展示一幅陆游晚年的,苍老的肖像,为整堂课奠定好基调:悲。

  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当时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人所看到的画面。我问学生:“你能看到陆游所看到的画面吗?”有的学生说:“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听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丰富的想象,唤起了学生内心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

  九、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江苏省         学校:  京口区实验小学          姓名:  杜学涛

  职称:    小教高级   

  1993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一直任教中高年段语文,至今快二十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孩子们烂漫的微笑、纯洁的心灵、圣洁的情意,激起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使我每天努力地工作,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甘甜苦乐。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示儿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095367129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