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那达慕之歌

那达慕之歌

说的甜蜜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那达慕之歌

微信扫码分享

那达慕之歌(通用5篇)

那达慕之歌 篇1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的是哪里?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木兰围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有阳刚的豪放。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播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文化。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那达慕!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

  生: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了解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课件,《那达慕之歌》作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结合课件作补充,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等信息。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教学反思:

  学生唱歌时感情投入,歌声整齐。

那达慕之歌 篇2

  一、教材分析:

  《那达慕之歌》表现了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热闹、欢腾的场面。歌曲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同一旋律连续反复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椐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标,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的节日——那达慕。

  2、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3、能力目标:让学生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理解和掌握力度的变化,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四、教学过程

  本课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歌教学、歌表演、小结五个环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听到音乐的时候,联想一下,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那达慕之歌》伴奏音乐)

  生:聆听音乐。

  师:睁开眼睛,谁来告诉大家,刚才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生:热闹、欢快、热烈等等。

  师:老师非常佩服同学们的音乐想像力,这段音乐确实表现了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什么呢?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群众聚会——那达慕大会。(课件展示)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这节课要学唱的歌曲《那达慕之歌》(板书)。

  师:“那达慕”是什么意思?有同学知道吗?

  生回答。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播放课件)

  生:欣赏录像。

  师:谁来说一说“那达慕”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补充总结:通过看录像,我们知道了“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通过看录像,我们还知道了,“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大会?

  生:蒙古族。

  师:对,蒙古族一个盛大的集会,而且在“那达慕”大会上,有三项最著名的比赛项目是什么?

  生:摔跤、射箭、赛马。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种理念,在上课伊始,我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那达慕之歌》为背景音乐,并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充分给学生以想像、讨论、探索的空间。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为新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新歌教学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让学生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我主要分三部分来完成:一是范唱歌曲,二是学唱歌曲,三是歌曲处理。

  1、范唱歌曲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直观的画面,视听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师:“那达慕”可以说是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里男人的节日,充分体现了蒙古草原的阳刚之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那达慕之歌》,听听歌中传递给我们哪些有关“那达慕”的信息?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播放课件)。

  生1: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 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生2: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速度稍快,力度稍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歌中唱到了“马头琴”,“马头琴”大家知道吗?

  生回答。

  师:“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因为它的琴身最上方是马头的形状,所以称为“马头琴”。歌词中还唱到了什么?

  生:好来宝。

  师:“好来宝”是什么意思,有同学知道吗?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好来宝”是蒙古族的一种联词,就是由民间艺人即兴编词演唱,大多是各种赞美或讽刺的诗词,这个就叫“好来宝”。就是看到什么,就给它编上词,然后用来演唱,是非常有才华的一种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范唱,充分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整地感受和理解歌曲,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音乐鉴赏力。通过对学生介绍“马头琴”和“好来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喜爱中国的民族文化,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2、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一起来看歌谱,找一下谱子当中有两个乐句的节奏很相似,谁来说一说是哪两句?

  生:第一句和结束句相似。

  师:我们一起唱一唱,这两句是不是一样的。

  生:学生一起演唱这两句。结论:一样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正确。在这首歌曲当中我们把它分成三个不同的段落,谁来说一下这几个段落?

  生:第一个段落是从开头到“飞也似的奔跑”;第二个段落是到“赛马场上到真热闹”;结束句是第三个段落。

  师:我们分段学习这首歌曲。

  师:谱子当中的第二句1.3(板书)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合在一起,十六音符的3音要轻轻带过,不要唱得太强,教师范唱。

  生学唱这一句。

  师:歌曲当中还有一处这样的节奏,你们找找看。

  生:第四句5.6

  教师板书5.6

  师范唱。

  生:随琴一起来演唱这一句。

  完整地演唱歌谱两——三遍,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唱歌词

  (a)教师先强调歌中“奔跑”的“跑”字和“那达慕”的“达”字(板书)不要唱得太重,要轻轻地带过去。教师范唱,然后学生随琴一起唱这两句。

  (b)学生随琴填唱第一段歌词两遍,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c)学生随琴填唱第二段歌词两遍,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歌曲处理:

  师:歌曲的第一句有两种唱法,一种比较连贯,一种比较轻快,老师分别唱一唱,你觉得哪种唱法好听?

  生:轻快的好听。

  师:第二种唱法声音是有弹性的,感觉那种气氛是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第一种唱法没有生命力。大家一起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第一句。

  生: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第一句

  师:歌曲的第二句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

  生:强。

  师:第二句要唱得渐强,刚开始枪声没响要做好准备,枪声响了得像离弦的箭向前冲出去,所以声音要越来越强。(教师范唱第二句)

  生:学生演唱第二句。

  师:下一句,到了赛马场上了,万人都在齐欢呼,这时候声音应该是强还是弱?

  生:强。

  师:教师范唱。

  生:学生演唱。

  师:你认为最后的结束句应该变成怎样的场景呢?不同的场景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呢?

  生1:认为最后的结束句表现骑马比赛进行到了高潮,马上要分出胜负,人们在欢呼,在拭目以待冠军的出现,所以力度应该是渐强的。表现越来越热烈的场面。

  生2:认为最后的音乐应该是表现快乐的节日接近尾声了,欢聚的人们渐渐离开了会场,欢歌笑语逐渐远去,所以力度表现应该是减弱的。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正如你们所设计的那样,渐强的音乐通常会把音乐推向高潮,而渐弱的处理将音乐引向尾声有明显的结束感。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两种不同风格的力度设计。

  a、全班同学分别演唱感受两种不同的力度设计。第一遍先由p---f,第二遍由f---p。

  b、用欢快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结束句按自己设计的力度演唱)

  c、男女生分段演唱,结束句齐唱。(结束句按自己设计的力度演唱)

  d、提问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人)。

  (设计意图:在本首歌曲的结束部分——“设计不同力度演唱歌曲的结束句,感受力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处,学生能亲自尝试和感受,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四、歌舞表演

  师:同学们会做骑马的动作吗?

  学生如果会做,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如果不会做,教师教给学生。(教师示范骑马和动肩的动作)学生学会后随着音乐一起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歌表演可以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里发挥出潜能,用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出反应,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使学生享受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区特点的传统活动,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查找更多有关蒙古族的文化资料。

  学生随着欢快的《那达慕之歌》的音乐走出教室。

那达慕之歌 篇3

  各位评委: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那达慕之歌》。

  一、教材分析:

  《那达慕之歌》表现了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热闹、欢腾的场面。歌曲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同一旋律连续反复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椐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标,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的节日——那达慕。

  2、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3、能力目标:让学生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理解和掌握力度的变化,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四、教学过程

  本课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歌教学、歌表演、小结五个环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听到音乐的时候,联想一下,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那达慕之歌》伴奏音乐)

  生:聆听音乐。

  师:睁开眼睛,谁来告诉大家,刚才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生:热闹、欢快、热烈等等。

  师:老师非常佩服同学们的音乐想像力,这段音乐确实表现了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什么呢?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群众聚会——那达慕大会。(课件展示)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这节课要学唱的歌曲《那达慕之歌》(板书)。

  师:“那达慕”是什么意思?有同学知道吗?

  生回答。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播放课件)

  生:欣赏录像。

  师:谁来说一说“那达慕”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补充总结:通过看录像,我们知道了“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通过看录像,我们还知道了,“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大会?

  生:蒙古族。

  师:对,蒙古族一个盛大的集会,而且在“那达慕”大会上,有三项最著名的比赛项目是什么?

  生:摔跤、射箭、赛马。

  设计意图: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种理念,在上课伊始,我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那达慕之歌》为背景音乐,并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充分给学生以想像、讨论、探索的空间。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为新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达慕之歌 篇4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之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蒙古族人民正在欢庆他们的那达慕盛会,现在正在进行赛马比赛。谁能为我们形容一下赛马场上是一种怎样的气氛?

  2.表演一下赛马场上的情景。(播放赛马比赛课件)

  3.你们表演的非常好,现在我想请你们来做小作曲家为赛马比赛创编一段节奏想想使用怎样的速度,节奏最能表现赛马场面。

  4.用打击乐器配合画面进行节奏创编。(放赛马比赛画面)

  赛马:2/4  x  x  x  x(                                          )

  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节奏,并选配打击乐器演奏。

  5:展示创编成果。跑步的节奏,速度快。紧凑的节奏,很快的速度。

  二、选准主题,自由创编。

  1.你们想知道射箭应该使用了怎样的节奏、速度来表现吗?

  射箭:2/4  x            x o    o        x          x o    o

  用打击乐器模仿“射箭”的声音效果。

  2.你们想知道应该使用了怎样的节奏、速度来表现摔交吗?

  在括号中选用恰当的音( 5    6    1    2    3 )唱一唱。

  三、分组讨论,设计表演。

  1.学生分四组,相互讨论,交流摔交、射箭、赛马等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多尊重学生的意见,防止千篇一律。

  2.学生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3.综合表演。

  教学后记:

  让四组同学表演,其他同学做啦啦队共同唱《加油歌》,形成活动的高潮。虽然会有些“乱”,但气氛会更加热烈,更能让学生感受到那达慕

那达慕之歌 篇5

  一、教材分析:

  《那达慕之歌》表现了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热闹、欢腾的场面。歌曲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同一旋律连续反复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椐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标,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的节日——那达慕。

  2、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3、能力目标:让学生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理解和掌握力度的变化,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四、教学过程

  本课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歌教学、歌表演、小结五个环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听到音乐的时候,联想一下,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那达慕之歌》伴奏音乐)

  生:聆听音乐。

  师:睁开眼睛,谁来告诉大家,刚才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生:热闹、欢快、热烈等等。

  师:老师非常佩服同学们的音乐想像力,这段音乐确实表现了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什么呢?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群众聚会——那达慕大会。(课件展示)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这节课要学唱的歌曲《那达慕之歌》(板书)。

  师:“那达慕”是什么意思?有同学知道吗?

  生回答。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播放课件)

  生:欣赏录像。

  师:谁来说一说“那达慕”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补充总结:通过看录像,我们知道了“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通过看录像,我们还知道了,“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大会?

  生:蒙古族。

  师:对,蒙古族一个盛大的集会,而且在“那达慕”大会上,有三项最著名的比赛项目是什么?

  生:摔跤、射箭、赛马。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种理念,在上课伊始,我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那达慕之歌》为背景音乐,并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充分给学生以想像、讨论、探索的空间。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为新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新歌教学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让学生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我主要分三部分来完成:一是范唱歌曲,二是学唱歌曲,三是歌曲处理。

  1、范唱歌曲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直观的画面,视听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师:“那达慕”可以说是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里男人的节日,充分体现了蒙古草原的阳刚之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那达慕之歌》,听听歌中传递给我们哪些有关“那达慕”的信息?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播放课件)。

  生1: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 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生2: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速度稍快,力度稍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歌中唱到了“马头琴”,“马头琴”大家知道吗?

  生回答。

  师:“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因为它的琴身最上方是马头的形状,所以称为“马头琴”。歌词中还唱到了什么?

  生:好来宝。

  师:“好来宝”是什么意思,有同学知道吗?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好来宝”是蒙古族的一种联词,就是由民间艺人即兴编词演唱,大多是各种赞美或讽刺的诗词,这个就叫“好来宝”。就是看到什么,就给它编上词,然后用来演唱,是非常有才华的一种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范唱,充分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整地感受和理解歌曲,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音乐鉴赏力。通过对学生介绍“马头琴”和“好来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喜爱中国的民族文化,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2、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一起来看歌谱,找一下谱子当中有两个乐句的节奏很相似,谁来说一说是哪两句?

  生:第一句和结束句相似。

  师:我们一起唱一唱,这两句是不是一样的。

  生:学生一起演唱这两句。结论:一样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正确。在这首歌曲当中我们把它分成三个不同的段落,谁来说一下这几个段落?

  生:第一个段落是从开头到“飞也似的奔跑”;第二个段落是到“赛马场上到真热闹”;结束句是第三个段落。

  师:我们分段学习这首歌曲。

  师:谱子当中的第二句1.3(板书)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合在一起,十六音符的3音要轻轻带过,不要唱得太强,教师范唱。

  生学唱这一句。

  师:歌曲当中还有一处这样的节奏,你们找找看。

  生:第四句5.6

  教师板书5.6

  师范唱。

  生:随琴一起来演唱这一句。

  完整地演唱歌谱两——三遍,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唱歌词

  (a)教师先强调歌中“奔跑”的“跑”字和“那达慕”的“达”字(板书)不要唱得太重,要轻轻地带过去。教师范唱,然后学生随琴一起唱这两句。

  (b)学生随琴填唱第一段歌词两遍,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c)学生随琴填唱第二段歌词两遍,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歌曲处理:

  师:歌曲的第一句有两种唱法,一种比较连贯,一种比较轻快,老师分别唱一唱,你觉得哪种唱法好听?

  生:轻快的好听。

  师:第二种唱法声音是有弹性的,感觉那种气氛是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第一种唱法没有生命力。大家一起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第一句。

  生: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第一句

  师:歌曲的第二句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

  生:强。

  师:第二句要唱得渐强,刚开始枪声没响要做好准备,枪声响了得像离弦的箭向前冲出去,所以声音要越来越强。(教师范唱第二句)

  生:学生演唱第二句。

  师:下一句,到了赛马场上了,万人都在齐欢呼,这时候声音应该是强还是弱?

  生:强。

  师:教师范唱。

  生:学生演唱。

  师:你认为最后的结束句应该变成怎样的场景呢?不同的场景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呢?

  生1:认为最后的结束句表现骑马比赛进行到了高潮,马上要分出胜负,人们在欢呼,在拭目以待冠军的出现,所以力度应该是渐强的。表现越来越热烈的场面。

  生2:认为最后的音乐应该是表现快乐的节日接近尾声了,欢聚的人们渐渐离开了会场,欢歌笑语逐渐远去,所以力度表现应该是减弱的。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正如你们所设计的那样,渐强的音乐通常会把音乐推向高潮,而渐弱的处理将音乐引向尾声有明显的结束感。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两种不同风格的力度设计。

  a、全班同学分别演唱感受两种不同的力度设计。第一遍先由p---f,第二遍由f---p。

  b、用欢快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结束句按自己设计的力度演唱)

  c、男女生分段演唱,结束句齐唱。(结束句按自己设计的力度演唱)

  d、提问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人)。

  (设计意图:在本首歌曲的结束部分——“设计不同力度演唱歌曲的结束句,感受力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处,学生能亲自尝试和感受,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四、歌舞表演

  师:同学们会做骑马的动作吗?

  学生如果会做,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如果不会做,教师教给学生。(教师示范骑马和动肩的动作)学生学会后随着音乐一起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歌表演可以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里发挥出潜能,用形体动作对音乐作出反应,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使学生享受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区特点的传统活动,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查找更多有关蒙古族的文化资料。

  学生随着欢快的《那达慕之歌》的音乐走出教室。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那达慕之歌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110064130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