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摆脱失落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通用7篇)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时间像小马车》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言:

  2、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

  3、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分成小组编创歌曲动作,有锣鼓镲伴奏。

  4、编创与活动——认识三角铁

  5、编创与活动——锣鼓镲的创编

  三、结束部分:

  小结。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唱《时间像小马车》,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精神。

  教学难点:

  探索音响及编创节奏。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内容: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

  1、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以及声音变化。

  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动画画面以及相应状态下的音响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请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的画面,看看"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刚才的马蹄声是一下子变强,变弱的吗?(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

  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慢慢的变化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2、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

  师:同学们能用自己想象的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了,真不错!在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记号是用来表现声音慢慢地变强,(出示)这个记号叫"渐强记号"(出示"渐强记号"),"渐"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弱的记号叫"渐弱记号",它是这样的(出示渐弱记号)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老师用两个音乐记号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你想试试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吗?

  请你选择一种简单的图形来画,画好以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作业。

  师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师:出示节奏:2∕4∣‖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

  生:练习

  师:指挥学生以小组一组一组加入和退出的形式击拍出2∕4∣‖

  的节奏来创造、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以六个自然组为例:第一组从头到尾要击拍十一遍2∕4∣‖的节奏;第二组击拍十遍;第三组击拍九遍……)

  师:激励学生用打击乐器创造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来为小马车"伴奏"。

  学生根据无声的动画用各种打击乐器为小马车的渐近、渐远的场面配上渐强、渐弱的音响。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节奏,提高学生多声

  1、听歌曲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2、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学生独立按节奏朗读歌词,为唱歌的节奏做铺垫。

  4、学唱歌词。

  5、引导学生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如:5567∣

  嗒嗒嗒嗒

  1234∣55∣5-‖处用渐强的声音唱,

  嗒嗒嗒嗒向前跑

  6543∣5432∣5567∣1-‖处用渐弱的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谁也少不了。

  声音表示。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歌唱表现并可以再次加强第一阶段的教学效果。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如:齐唱;独唱;领唱、齐唱等。

  7、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此活动,要启发学生尽可能地使自己演奏的节奏与所使用的乐器的音响特点相符。并要注意演奏时加强多声部之间的合作能力。)

  参考节奏谱:

  双响筒∣×0‖

  响板∣‖

  碰铃×-∣×-‖

  三角铁×-∣×-‖

  第三阶段:引导学生探究课后的感受与认识,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师:时间象小马车,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向前跑,小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启发学生认识时间的可贵。)

  学生回答。

  师:是啊,时间跑了,它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有一位大作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时间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多媒体以逐行出现此段文字,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教益。)

  师:聪明的小朋友,面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

  师:说得多好啊,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老师要送大家一首诗,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吧!

  师生共同朗诵古诗《惜时》。

  《惜时》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无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游戏《和时间赛跑》

  全班学生一个接一个搭着肩膀成长长的一列"火车",教师做"火车头",在《时间像小马车》的歌声中"开动"起来,与时间去赛跑。(以此活动,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在音乐声中教师领着学生离开音乐教室,下课。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班级:二(2)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清脆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体会小马车“由远而近”和“由近而远”的声音变化,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声音渐强和渐弱的效果。

  3.懂得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教育学生做珍惜时间的人。

  教学重点: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难点:|||X-|的渐强和|||X-|的渐弱处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节奏谱打击乐(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阶段目标:复习旧歌引入新歌)

  1.听音乐进入教室(教师播放音乐《小天使》的旋律,学生听音乐律动)

  教师:请来猜个谜语(出示课件)

  学生:猜出是钟表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关于钟表的歌曲,叫做《这是什么》你们愿意给在座的老师唱唱这首歌呢?

  学生:愿意

  教师:滴答滴答的声音,告诉小朋友们要早谁早起休息好。.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这首歌告诉我们时光来去匆匆,好象是一辆不知疲倦的小马车,如果一不小心把握,就会让时间白白的溜走。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时间像小马车》。

  教师: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听到小马车奔跑的声音了吗?

  学生:是的

  二.学习新歌(阶段目标:活动牵引突破难点)

  1.学习重点乐句的节奏和旋律(第二和第四乐句)

  教师:谁能模仿小马车奔跑的声音

  学生:嗒塔

  教师:出示酸奶杯|||X-|

  学生:读节奏

  教师:我们加上些变化,远处的小马车发出的声音(是轻还是重?)

  学生:轻轻的

  教师:好,大家一起模仿一下

  学生:模仿

  教师:现在小马车就在我们眼前,谁会用声音模仿?

  学生:模仿

  教师:不错,现在我们想让马车从远处跑过来,用什么声音来模仿?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教师:谁愿意交流

  学生:交流

  教师:加上音乐唱唱

  学生:听琴声演唱

  教师:指导学生唱好这个乐句

  教师:这个乐句做为歌曲的第几句出现呢?

  学生:第二句

  教师:歌曲里还有一个乐句与它非常接近,请大家找到它(出示课件)

  学生:观察乐谱寻找答案

  教师:请大家模仿唱一唱

  学生:唱这个乐句

  2.学习第一和第三乐句

  教师:我们来看看其他乐句怎样唱,我来唱第一和第三句,请大家接唱第二和第四乐句

  学生:听并且跟着唱

  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可以吗?

  学生:互换乐句并演唱

  教师:我们感觉,大家之所以这样快就学会了,是因为艺高人胆大。咱们把这首歌的第一段完整的演唱一遍,行吗?

  学生:行

  教师:找几个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学生:高兴的展示

  教师:看来大家挺有本事,现在,咱们就来独立完成第二段,可以吗?

  学生:可以

  教师:谁有问题,我能帮你们吗?

  学生:没有(或有教师随机应变)

  教师:来,大胆的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教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播放这首歌曲,有能力的同学,希望你们能把两个乐段连起来唱。

  学生:听范唱

  教师:鼓励学生完整演唱

  学生:部分同学完整演唱

  3.学习歌谱

  教师:歌曲学会了,我们一起唱唱歌谱

  学生:自学歌谱

  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4.学习用口风琴的单音为伴奏歌曲

  教师:用125伴奏

  学生:听到乐谱上的单音时,加入伴奏音

  教师:师生合奏

  三.综合表现

  教师:关于时间的格言,大家找到了么?

  学生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学生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学生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师:老师也找到一些这样的格言,出示课件.展示格言.同学们找到的格言肯定还有,我们找到的这些格言都说的是时间对于人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它稍纵即失,它走的太快了,以至于还没有感觉到自己做什么呢,时间就过去了.因此,时间对于每个生命个体来讲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我们宝贵的生命.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首歌《时间像小马车》就是告诉我们要从现在起要把握时间,珍惜时间.

  教师:在听歌曲之前,有谁明白小马车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呢?

  学生:时间就像小马车在奔跑

  小结语:让我们勒住小马车的缰绳,做自己时间的主人(播放歌曲音乐下课)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二、教材分析:

  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 2/4拍,f大调式。歌曲采用了有规律的四分、八分音符,形象地模仿了时钟“嘀嗒”走动的声音。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并采用节奏的重复,使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告诉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每个人各自都做着不同的事情,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一事无成,说明了时间的珍贵而紧迫,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学习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懂得去珍惜时间。

  2.通过律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3.能用较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四、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良好的倾听和演唱习惯。

  五、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树立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观念。

  2.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3.能用较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六、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听音乐导入(播放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

  问题:

  ①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用动作或声音来模仿一下。

  ②你能给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吗?

  2.练习节奏型

  3.音乐与相关知识

  教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提醒我们做很多事情。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列举钟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

  4.学习体验歌曲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做《时间像小马车》。

  多媒体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师范唱歌曲。

  学生用“la”跟着教师模唱歌曲旋律。

  教师朗读歌词。

  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随音乐轻声填词演唱歌曲。

  接龙唱歌。

  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表现与创造

  教师:歌曲应该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呢?

  和学生一起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感受哪一种速度更贴近作品。

  (预设)学生:稍快的速度。

  教师:为什么呢?

  渗透思想教育。(珍惜时间)

  学生高兴的拍手唱歌。

  教师:大家一齐唱歌很好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方法?

  (预设)学生:独唱、对唱等。

  学生自我展示。

  跟老师一起手指字母谱,唱一唱歌谱。

  教师:正如歌曲里所唱的一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大家各自做的事情都不一样。老师乘上小马车,来到了你们的休息日,你们用动作告诉我,大家各自做什么?

  教师模仿钟表的指针--早上九点、十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等。

  学生随着《时间像小马车》的音乐并根据教师模仿的钟表的时间有节奏的模仿起床、吃早饭、看书、踢球、跑步、下棋等。

  6.小结

  教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一起乘坐上时间的小马车去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吧!

  教后记:

  整堂课堂我围绕以“音乐”为主线,“钟表”为暗线的教学思路,课堂的重点体现了“集束性”。教学设计的步步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引入铺垫,然后再到歌曲的处理,环环相扣,没有过多的花销环节,步步落到实处。

  我的收获——在一开始教学中并没有设计练习节奏型的环节,而是让学生复听了一遍《在钟表店里》,在试讲时发现,设计的问题不集中,学生出现欣赏疲劳,效果不佳。后来灵机加了节奏训练,改成只听一遍音乐,当时把音乐中的节奏提炼出来,不知用怎样的标题出现,忽然记起曾经看过“节奏型”一词,当加上时又反复地查资料,深怕给学生出现错误的信息,这种现象是万万不能出现的。整个过程自己受益不少。

  我的问题——在课堂中过于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学生有点“慢火”,有部分学生参与不够积极。还有由于自己一开始没有很好地把握课堂的节奏,出现了前紧后松的现象,导致后面有个教学环节没时间进行。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篇5

  《时间像小马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2 4拍,F大调式。歌曲中采用了有规律的节奏,多为四分,八分音符,形象地模仿了时钟滴滴答答走动的声响,旋律流畅入口,多为级进,并在几处采用了曲调的模进,节奏的重复,使歌曲的情绪活泼,欢快。

  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告诉我们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情,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却一事无成,说明时间珍贵而紧迫,我们要爱惜时间,懂得利用人生有限的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这首歌曲中用衬词“嗒嗒”形容钟表走动声音,在两处出现,每次数个。演唱时容易出现吐字含混不清,可提醒学生运用舌尖轻轻弹动,唱的轻快而富有弹性。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老师能根据艺术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正确确定本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完整且思路清晰:从“听一听”各种钟表的声音导入新课,紧接着“看一看”各种钟表的外型,了解各种钟表的外型特征;通过“练一练”,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了解秒针、分针、时针的特点;然后带领学生“唱一唱”,引导学生学会用轻松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时间象小马车》,正确表达出歌曲的情绪;最后,通过游戏“和时间赛跑”学生出教室,结束课堂。

  本课的重点、难点不知不觉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气氛融洽。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篇6

  教材出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艺术第三册第六单元

  教学内容:音乐知识"渐强记号"、"渐弱记号";

  歌曲

  教学目标 :

  1、 通过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引 导学生体验和表现声音的渐强与渐弱。

  2、 通过学唱歌曲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并提高学 生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1、 渐强记号、渐弱记号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

  2、 教唱歌曲,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3、 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设计理念:

  1、 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由于他们独特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本课设计的"看动画"、"画声音"、"创造声音为小马车 伴奏"、"与时间赛跑"等活动,不仅能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情趣。

  2、 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教师应该是课程的策划者、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教学情境,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本课的设计中,教师运用启发、引导、鼓励等方法让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表演、画画、唱歌、演奏乐器、游戏等)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各种教学活动,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学歌以后,主动探究对歌曲内容更深层次上的理解。

  教学过程 :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

  1、 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以及声音变化。

  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动画画面以及相应状态下的音响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请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的画面,看看"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

  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刚才的马蹄声是一下子变强,变弱的吗?(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

  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慢慢的变化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2、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

  师:同学们能用自己想象的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了,真不错!在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记号是用来表现声音慢慢地变强,(出示" ")这个记号叫"渐强记号"(出示"渐强记号"),"渐"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弱的记号叫"渐弱记号",它是这样的(出示" "渐弱记号)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老师用两个音乐记号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你想试试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吗?

  请你选择一种简单的图形来画,画好以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作业 。

  师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师:出示节奏:2∕4 × ∣ ×‖ 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

  生:练习

  师:指挥学生以小组一组一组加入和退出的形式击拍出2∕4 × ∣ ×‖

  的节奏来创造、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以六个自然组为例:第一组从头到尾要击拍十一遍 2∕4 × ∣ ×‖的节奏;第二组击拍十遍;第三组击拍九遍……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篇7

  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   《时间像小马车》

  动    音乐游戏《我和时间来赛跑》

  拓展  设计作息时间表

  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用不同速度演唱相同的歌曲,体验速度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通过简单的二部说唱练习,初步感受到声部间和谐统一的美。要求学生尽量背唱《时间像小马车》。

  3、在自编自演的音乐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急性表演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教学分析

  《时间像小马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绪的创作歌曲,2/4拍,f大调。歌曲采用有规律的节奏,形象地模仿时钟走动的声响。旋律多为级进,并采用了模进、节奏重复等手法,使歌曲流畅上口,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

  “我和时间来赛跑”是随着音乐来朗读儿歌的音乐活动,旋律轻巧活泼而略带诙谐,极富动感。

  教学重点

  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音乐活动的音乐在弱拍起有一定难度。歌曲中的衬词每次数个,演唱时吐字易含混。

  教学过程

  一、 听听动动——感受音乐

  听音乐做律动,放《时间像小马车》的音乐。让学生跟老师随着音乐做乘坐小马车的律动感受乐曲。

  二、 唱唱跳跳——享受音乐

  学唱新歌《时间像小马车》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带领小朋友一起读歌词。

  3、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练唱衬词,注意吐字要清晰,提醒学生注意运用舌尖演唱,唱得要富有轻快而富有弹性。

  5、处理歌曲:让学生试着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演唱歌曲,说说自己的感觉,通过比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这首歌适合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体验速度的变化在音乐表现中的所起的作用。

  三、 说说动动——表现音乐

  1、教师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儿歌《我和时间来赛跑》,让学生对该项活动有初步的了解。

  2、 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感受二四拍的韵律。

  3、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按节奏练习儿歌。

  4、 解决难点:多次练习弱拍起读。

  5、 完整地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6、 分角色进行朗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内心节奏感。

  四、 拓展练习——动手练习

  设计作息时间表

  1、教师展示几种设计好的作息时间表,给学生一定启发。

  2、教师讲解制作的要求和基本步骤。

  3、动手制作。

  4、展示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独创性的设计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5、请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作息时间表贴在课本中指定的地方。

  五、 课堂小结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110608130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