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王二小教学反思

王二小教学反思

藤田初恋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王二小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

王二小教学反思(精选6篇)

王二小教学反思 篇1

  《王二小》教学反思

  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它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倡导“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让学生“活”起来。正如此片断中教师本来准备按照教案设计继续教学,却被学生们对“王二小”这个名字产生兴趣而与以有的课堂思路产生了冲突。此时,若按原教案上课,不免抹杀了学生们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而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们的自主性,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以新的视角认识学生,以新的理念引导学生,以新的方法指导学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大胆地超越和猜想。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他们就会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大胆的丢弃原有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使学生通过对自身感兴趣的“姓名”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自主的达到教学目的。而实例证明正是如此,学生们对王二小的名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饶有兴趣地议论着,王二小的父母为什么会给他起这样一个名字,通过“二”字认为他排行老二,或是父母对他有两个愿望;通过“小”觉得王二小一定是一个个子小、年龄小的孩子。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和王二小同姓而感到特别的兴奋和骄傲。学生们想的多,说的多,既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大大的提高了他们辨别真善美的价值评判能力。而这时教师作为一个热情的支持者,一个积极的旁观者,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默契配合,和平相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从相互交流、讨论中,我们知道了王二小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以及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王二小的“小”中看到他伟大的壮举,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由王二小名字的由来想到学生们自己名字的来历。由此,为解决问题,他们会去积极搜集整理资料,如:问父母、查字典等,还可练练笔,锻炼锻炼口头说话能力。这样,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气氛,提供良好的条件。

  《王二小》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孩子的生活相距太远,课文旨在让孩子体会到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不能体会这一层含义。他们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更不会去珍惜。所以如何拉近文本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真正有进王二小,是在设计教案时我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所以课的一开始我选择了电影《少年英雄王二小》的片段——“王二小跋山涉水寻找八路军”的片段放给孩子看。当孩子看到王二小摔倒了又爬了起来,饿了吃冰融化的水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孩子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电影的画面,我想此刻他们的内心受到了触动,我想没有什么比这种更直观的方式了吧。之后的导入课文,到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融入了情境,看图说话时学生有很多话要说。

  在两个课时之后,我特地抽出中午的时间让孩子观看影片《少年英雄王二小》,为了让孩子更理解那个时代。但由于影片的形式又是采用时空交*的形式(有王二小的时代,又有扮演王二小角色的小演员的生活),让孩子有点混乱,特别是当孩子很有感触的时候,突然又换到了另一个时空,让孩子的体验一下子荡然无存了。影片的时间又比较长,很多孩子渐渐出现不耐烦的现象,当看到乡亲们被机枪扫射的场面时,学生都笑了起来,他们似乎不能理解王二小的时代,不能理解国仇家恨的意义。

  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现在的孩子自私、不取上进、更不用说为别人牺牲奉献,他们身上存在着太多的缺点,我原来希望孩子在稍微感受那个时代之后,会珍惜现在的一切,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我现在才发现我的想法太简单了,教育是树人的大事,不是单凭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还是要不断地去“改变”他们。

  《王二小》教学反思

  《王二小》是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的文章,文章内容感人至深,很适合于让学生朗读。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在本堂课的设计、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感受。

  一、创设情境,开启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愿学、乐学。

  本课内容与今日孩子生活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我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于是一开始,我播放童声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相机展示搜集到的王二小相关图片,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使学生不自觉地对王二小这位少年儿童的身世及故事产生兴趣,有了相当的了解欲望。另外,问——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我关于王二小,关于几幅课文插图的提问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围绕老师的问题展开思考,让孩子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克服困难,真正学会学习。

  二、读文生情,境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教学中我利用自读,读通难读的长句子,感情朗读来推进教学。并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授读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读,圈出生字反复拼读、书空、掌握;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读,并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第二课时,我根据观察,指名让班级内感悟能力较强的学生读课文,并给予评价和表扬。让别的同学在这样的情绪带动下,更积极地投入感情来学习这篇课文。并在“感悟”环节提出:如果你是王二小,你当时的行动和内心活动是怎样的?让学生在感情朗读、思考,对课文得到理解的同时,习得读书的方法。

  三、师生和谐,乐中求知。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自由参与、尽情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非常活跃、流畅。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 的热烈气氛。

  在第二课时,我安排了表演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受到的表演王二小当时的行动,尽量要求展示出二小的心理活动。表现不足的我给予补充说明,给予鼓励;表演大胆到位的我给予相当的表扬…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想说就说,想演就演,无所顾忌,每个孩子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四、延伸课文,升华情感。

  本课的英雄故事打动着每一个孩子,结尾处仍留下余味,我趁机播放了我在网络上找到的小英雄王二小的flash,孩子们认真地看着,眼睛里闪动着泪花。看罢,都深深地下了头,陷入了沉思。我知道他们已被王二小的精神所感动,适时我引导学生领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但总的来说,我在本课的内容安排上显得有些偏多。重点多,且繁杂,有的学生只是热热闹闹的上了两堂课,课后再提及应掌握的知识点却不太清晰。看来学生对于我这个课程设计的理解不够透彻,我的教学计划也没能在这样的课程进行中完全奏效。

  不论是《王二小》,还是别的课程,我总会在教学设计和实际课堂之后感到很多遗憾,总是有那么多的不足在实践后显现出来。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我将在这门精深的艺术中,不断摸索与创新,从而迈向更活、更实的天地。

  《王二小》教学反思

  小学生语文,兴趣应该是第一位的。一年级下学期的小同学应怎样去识字?怎样学写字?怎样用心朗读,体地情感?低年级教学实践中,教学生识字容易,引导其主动识字难(这中间激发兴趣,使他们爱汉字,感觉到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并获得一些识字的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指导朗读容易,引导用心体会难(架起桥梁,使学生与文中主人公进行对话、沟通是此中关键,也是很高的教学境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用心体会。“兴趣”是出发点,“主动”是落足点,心灵的沟通,情感的碰撞,是通道,也是桥梁。

  例如,我在《王二小》一课中设计了表演:表演“带路”这一段:找一个学生扮演“王二小”,几个学生扮“敌人”,讲台就是“埋伏圈”,台下全体同学是“八路军”。特别提示:出了“埋伏圈”(讲台),门外不远处是山里,是“父老乡亲”的藏身之处。“王二小”带路到“埋伏圈”中间时,冲着台下“八路军”大喊: “八路军叔叔,敌人来了,快开枪呀!”这时,台下的“八路军”纷纷端起“枪”。几声零星的“枪声”后,敌人杀害了王二小。这时教师大喊一声:“同学们,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为他报仇啊!”一下子教室里“枪声”震天!

  后来请同学们再来读第3、4自然段,读出王二小的镇定、坚强,读出敌人的凶残,读出我们的沉痛和仇恨!

  (这时的读,要把简单的几句话读出味儿来,读出情。学生在经过表演后,深入到人物内心“走”了一遭,此时再读,二小的“顺从”读得很平静,“敌人杀害王二小” 读得很沉痛,而“消灭敌人”读得很愤恨!)通过身临其境的表演,使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师生和书中人物做了情感碰撞。课堂上射向敌人的“子弹”,不仅使王二小的形象在孩子心中高高矗立,也唤醒了他们内心的情感,让英雄的精神永驻孩子心中!此外,情景中八路军开枪前后的思想变化,为孩子开启了另一扇窗,体会了另一种情感。

  关于表演我有两点体会:

  一是所有的表演、体验等都一定要依托文本,不可一味生发下去。表演的方法都是为了拓展课文情景,为了更深地体验人物情感,绝非为了表演而表演。

  二是教师必须以情激qing。教师是桥梁,教师的情感也是桥梁,他引领着学生的情感逐步与作者及书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所以,教师心中必须先有爱,先有情。

  但在本课我还有几点没有考虑到,玩中识字,主动识字,在识字、写字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我一直努力去做的。我的体会是:当每一个字不是枯燥的,而是活生生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气息,好像一个生命体,一个真正的朋友时——学生才会真心地去喜欢它,才能主动地识字、写字。所以,教师要有一颗童心,一颗空静的心灵。拼音、汉字、词句、文章……当所有的一切在教者的眼里都是有生命的时候,他(她)就真正具备了能教学生“热爱汉字,主动识字”的条件。然后是方法。学生有了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教师还要授之以渔,教其方法,通过哪些途径去识字?怎样识字?学生自选其法,就会把识字当作一件乐事,那么,识字的效果会事半功倍。但我无论怎样也没有做到。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摸索出方法。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王二小教学反思 篇2

  《王二小》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孩子的生活相距太远,课文旨在让孩子体会到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不能体会这一层含义。他们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更不会去珍惜。所以如何拉近文本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真正有进王二小,是在设计教案时我第一个想到的问题。所以课的一开始我选择了电影《少年英雄王二小》的片段——“王二小跋山涉水寻找八路军”的片段放给孩子看。当孩子看到王二小摔倒了又爬了起来,饿了吃冰融化的水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孩子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电影的画面,我想此刻他们的内心受到了触动,我想没有什么比这种更直观的方式了吧。之后的导入课文,到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融入了情境,看图说话时学生有很多话要说。

  《王二小》教学反思

  《王二小》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为了革命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故事。课文言语质朴,却感人至深。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现在的孩子和当时的孩子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让现在的孩子体会战火纷飞的年代并不是那么容易。问题有很多,比如:我怎样向学生讲清王二小的时代背景呢?不了解时代背景又怎能让学生对王二小的行为有真切的体会呢?又怎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呢?

  在教学中,我只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尝试从以下几点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体会文本。

  一、复习巩固生字

  生字的教学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过了,本节课我把要上节学习过的生字通过小黑板的形式再次展示给学生,并通过大小声读,指名读,快速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对上节课的生字进行巩固。从学生们的回答和坐姿上 ,我觉的这个过程进行的很好。

  二、挖掘词语,想象感悟

  低年级学生充满童趣,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充分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激发朗读兴趣,效促进朗读能力。

  如在讲到:迷了路的敌人让王二小带路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挂图,抓住“叫”一词让学生看图想象:看看敌人的样子,你想一想,敌人会对王二小怎么叫呢?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纷纷表演了起来,把凶狠的敌人演得活灵活现,从而体会并读出敌人凶狠的语气。。这样,通过一个词语的教学即可大大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又如:理解“顺从”时,我就启发学生想象:王二小是真的顺从吗?他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假如你是王二小,你当时会怎么想?学生在丰富的想象说话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内心世界,自然而然地用上喜悦的语气来品读这一段。当然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演一演,可能理解“顺从”时更到位一点。

  三、图文结合,感悟文本

  此篇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他整个遇害的过程,语言简单易懂,而且图文并茂,这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又一个资源。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较大地利用了这三幅图片,让学生尝试一边学习课文,一边看图说话的训练。效果不错,特别是第三幅画的利用,填补了课文中的一些空白点。

  先请同学读了王二小把敌人引入埋伏圈的段落,然后对课文中的一些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到王二小那种机智、勇敢的一面,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朗读,让他们把这种体验转变为外在的情感表达。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进行了一些想象的说话训练。这个看图说话让学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通过观察图片上人物的不同表现:王二小大声向八路军报信,敌人们害怕、凶狠的行为,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而体现了小英雄面对敌人时那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四、读中品悟,表达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授读书方法。如在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先让一个学生读这一段,然后点评。有学生说:“我觉得他读得有点快。”我马上跟问:“他为什么读得这样快?”“因为战士们是冲下来的。”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八路军冲下来,不用跑呢?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关键词 “冲下来”,还体会到战士们对敌人的满腔仇恨之情,并能通过朗读表达这份情感。

  虽然设计的我觉得近乎完美,但是一堂课下来也发现了不少遗憾之处,还须在实践中继续努力探索。例如本节课在内容的安排上偏多,为了能完成预设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朗读指导,使得整节课堂上朗读的声音少了些。而且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虽然老师是情绪高昂,但是学生没有切身体验,很难深入理解当时的情景,造成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够高。今后还应多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之中。

  《王二小》教学反思

  《王二小》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叫王二小的儿童团员,从发现敌人到将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包围圈,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胜利的经过。虽然言语质朴、简单,但是在一次次的与文本接触的过程中,学生还是能体会到王二小机智、勇敢而乐观的个性。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明显的难点:

  1、现在的孩子和当时的孩子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让养尊处优的孩子体会战火纷飞的年代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如何让孩子了解故事的背景显得尤为重要。

  2、在课文中,出现了很多过时代的词,诸如:敌人、扫荡、放哨、埋伏圈、英雄、儿童团员等对学生来说生僻的词语,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如何将它们弄明白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课文的情节比较简单,故事叙述简洁,没有很多激qing的句子,如何激发起孩子们对小英雄王二小的崇敬之情,如何指导孩子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个难点。

  从教学实效来看,我觉得以下几点还是做得比较满意的。

  1、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前认知状况,在学习本课前,做了充分的铺垫。如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了解那个战争年代,了解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这与《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利用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教学理念是相符合的。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学生对课文的能很好的理解,这也为情感朗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2、充分发挥本班教学的优势,利用学生能说的这个资源,积极鼓励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以帮助同学突破字词的难点。例如在初读课文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组内成员,也可以举手问老师,这样,可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和状况,解决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也非常热忱,互相帮助,并且乐在其中。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美观、实效的课件,并且利用音乐的渲染力让学生在接触文本前就有了情感的激发。比如课前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感受到了故事的氛围和大致的情节。

  《王二小》教学反思

  《王二小》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为了革命英勇献身的故事。课文简短易懂,感人至深,但是由于与现在孩子年代距离比较远,让他们体会当时战争的紧张、激烈并不那么容易。

  一、巧设情境,诱发情感

  低年级的好奇心非常强,上课之前,我播放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优美的旋律,欣赏后我便问他们,这首歌唱的是哪位小朋友,许多同学都说出王二小,这样一下子便与课文的王二小这个人物拉近了距离,我便向他们简单介绍这个故事的背景。

  二、抓住重点词句,加深理解

  低年级学生充满童趣,思维比较活跃。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如讲“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这句话时,课件展示图画,抓住“常常”、“一边……一边”这两个词语,让学生想象王二小不止一次为八路军放哨,,而是很多次..学完这个自然段后,课件出示两组句子,让他们用上“一边……一边”连成一句来说说,学生的思维很快地被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读文生情,境中感悟

  教学时重点抓住学生的朗读,读懂读通长句,感情朗读来结合教学,引导学生从读中悟,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去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情感,我尊重学生的感受、体会、理解,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知识,他们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

  这堂课也存在许多毛病,如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几个大胆成绩较好的同学参与,其他同学不那么乐于参加,即使参加积极性也不高,这就与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产生逆道而行。今后还必须在实践中继续努力,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我将不断探索与创新,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王二小教学反思 篇3

  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教学反思

  《王二小》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为了革命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故事。课文言语质朴,却感人至深。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现在的孩子和当时的孩子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让现在的孩子体会战火纷飞的年代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点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体会文本。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愿学、乐学。本课的故事由于发生在久远的抗日战争年代,内容与今日孩子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能较快走进文本,拉近与文中主人公的距离,在开课之初这样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侵略我国,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的血流成河。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和日本鬼子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人民群众也自发组织起来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王二小就是这样一位抗日小英雄。想知道他的英勇事迹吗?”让学生在接触文本前就有了情感的激发,从而愿学、乐学。

  二、挖掘词语,想象感悟

  利用低年级学生充满童趣,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充分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激发朗读兴趣,效促进朗读能力。

  如在讲到:迷了路的敌人让王二小带路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挂图,抓住“叫”一词让学生看图想象:看看敌人的样子,你想一想,敌人会对王二小怎么叫呢?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纷纷表演了起来,把凶狠的敌人演得活灵活现,从而体会并读出敌人凶狠的语气。。这样,通过一个词语的教学即可大大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又如:理解“顺从”时,我就启发学生想象:王二小是真的顺从吗?他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假如你是王二小,你当时会怎么想?学生在丰富的想象说话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内心世界,自然而然地用上喜悦的语气来品读这一段。当然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演一演,可能理解“顺从”时更到位一点。

  三、读中品悟,表达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授读书方法。如在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先让一个学生读这一段,然后点评。有学生说:“我觉得他读得有点快。”我马上跟问:“他为什么读得这样快?”“因为战士们是冲下来的。”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八路军冲下来,不用跑呢?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关键词 “冲下来”,还体会到战士们对敌人的满腔仇恨之情,并能通过朗读表达这份情感。

  一堂课下来也发现了不少遗憾之处,还须在实践中继续努力探索。例如本节课在内容的安排上偏多,为了能完成预设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朗读指导,使得整节课堂上朗读的声音少了些。而且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虽然老师是情绪高昂,但是学生没有切身体验,很难深入理解当时的情景,造成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够高。今后还应多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之中。

王二小教学反思 篇4

  下面是关于《王小二》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参考!

  篇一:《王二小》教学反思

  《王二小》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为了革命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故事。课文言语质朴,却感人至深。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现在的孩子和当时的孩子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让现在的孩子体会战火纷飞的年代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点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体会文本。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愿学、乐学。本课的故事由于发生在久远的抗日战争年代,内容与今日孩子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能较快走进文本,拉近与文中主人公的距离,在开课之初这样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侵略我国,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的血流成河。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和日本鬼子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人民群众也自发组织起来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王二小就是这样一位抗日小英雄。想知道他的英勇事迹吗?”让学生在接触文本前就有了情感的激发,从而愿学、乐学。

  二、挖掘词语,想象感悟

  利用低年级学生充满童趣,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充分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激发朗读兴趣,效促进朗读能力。

  如在讲到:迷了路的敌人让王二小带路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挂图,抓住“叫”一词让学生看图想象:看看敌人的样子,你想一想,敌人会对王二小怎么叫呢?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纷纷表演了起来,把凶狠的敌人演得活灵活现,从而体会并读出敌人凶狠的语气。。这样,通过一个词语的教学即可大大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又如:理解“顺从”时,我就启发学生想象:王二小是真的顺从吗?他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假如你是王二小,你当时会怎么想?学生在丰富的想象说话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内心世界,自然而然地用上喜悦的语气来品读这一段。当然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演一演,可能理解“顺从”时更到位一点。

  三、读中品悟,表达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授读书方法。如在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先让一个学生读这一段,然后点评。有学生说:“我觉得他读得有点快。”我马上跟问:“他为什么读得这样快?”“因为战士们是冲下来的。”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八路军冲下来,不用跑呢?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关键词 “冲下来”,还体会到战士们对敌人的满腔仇恨之情,并能通过朗读表达这份情感。

  一堂课下来也发现了不少遗憾之处,还须在实践中继续努力探索。例如本节课在内容的安排上偏多,为了能完成预设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朗读指导,使得整节课堂上朗读的声音少了些。而且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虽然老师是情绪高昂,但是学生没有切身体验,很难深入理解当时的情景,造成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够高。今后还应多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之中。

  篇二:《王二小》教学反思

  《王二小》向我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为了革命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故事。课文言语质朴,却感人至深。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现在的孩子和当时的孩子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让现在的孩子体会战火纷飞的年代并不是那么容易,问题有很多,比如:我怎样向学生讲清王二小的时代背景呢?不了解时代背景又怎能让学生对王二小的行为有真切地体会呢?又怎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呢?在教学中,我只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尝试从以下几点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体会文本。

  一、复习巩固生字

  生字的教学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过了,本节课我把要上节学习过的生字通过小黑板的形式再次展示给学生,并通过大小声读,指名读,快速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对上节课的生字进行巩固。从学生们的回答和坐姿上,我觉的这个过程进行得很好。

  二、挖掘词语,想象感悟

  低年级学生充满童趣,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充分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激发朗读兴趣,效促进朗读能力。

  如在讲到:迷了路的敌人让王二小带路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挂图,抓住“叫”一词让学生看图想象:看看敌人的样子,你想一想,敌人会对王二小怎么叫呢?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纷纷表演了起来,把凶狠的敌人演得活灵活现,从而体会并读出敌人凶狠的语气。这样,通过一个词语的教学即可大大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又如:理解“顺从”时,我就启发学生想象:王二小是真的顺从吗?他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假如你是王二小,你当时会怎么想?学生在丰富的想象说话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内心世界,自然而然地用上喜悦的语气来品读这一段。当然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演一演,可能理解“顺从”时更到位一点。

  三、图文结合,感悟文本

  此篇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他整个遇害的过程,语言简单易懂,而且图文并茂,这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又一个资源。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较大地利用了这三幅图片,让学生尝试一边学习课文,一边看图说话的训练。效果不错,特别是第三幅画的利用,填补了课文中的一些空白点。

  先请同学读了王二小把敌人引入埋伏圈的段落,然后对课文中的一些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到王二小那种机智、勇敢的一面,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朗读,让他们把这种体验转变为外在的情感表达。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进行了一些想象的说话训练。这个看图说话让学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通过观察图片上人物的不同表现:王二小大声向八路军报信,敌人们害怕、凶狠的行为,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而体现了小英雄面对敌人时那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四、听读感悟英雄人物。

  在开课前,我让学生听了《王二小放牛歌》,在收课前,我再一次让学生聆听了这首歌,这一次我看到学生是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带着对王二小的敬佩和感动认真倾听。很多孩子听着听着眼睛都红润了。接下来我入情地朗读使学生更能感受到了了王二小的伟大。当让生能感到人物的高大形象时,我感到很欣慰。

  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你想对王二小说什么,请用一两句话说一说没有时间在课内完成,有点遗憾

王二小教学反思 篇5

  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教学反思

  《王二小》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为了革命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故事。课文言语质朴,却感人至深。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现在的孩子和当时的孩子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让现在的孩子体会战火纷飞的年代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点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体会文本。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才愿学、乐学。本课的故事由于发生在久远的抗日战争年代,内容与今日孩子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能较快走进文本,拉近与文中主人公的距离,在开课之初这样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侵略我国,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的血流成河。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和日本鬼子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人民群众也自发组织起来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王二小就是这样一位抗日小英雄。想知道他的英勇事迹吗?”让学生在接触文本前就有了情感的激发,从而愿学、乐学。

  二、挖掘词语,想象感悟

  利用低年级学生充满童趣,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充分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激发朗读兴趣,效促进朗读能力。

  如在讲到:迷了路的敌人让王二小带路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挂图,抓住“叫”一词让学生看图想象:看看敌人的样子,你想一想,敌人会对王二小怎么叫呢?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纷纷表演了起来,把凶狠的敌人演得活灵活现,从而体会并读出敌人凶狠的语气。。这样,通过一个词语的教学即可大大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又如:理解“顺从”时,我就启发学生想象:王二小是真的顺从吗?他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假如你是王二小,你当时会怎么想?学生在丰富的想象说话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内心世界,自然而然地用上喜悦的语气来品读这一段。当然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演一演,可能理解“顺从”时更到位一点。

  三、读中品悟,表达情感

  一堂课下来也发现了不少遗憾之处,还须在实践中继续努力探索。例如本节课在内容的安排上偏多,为了能完成预设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朗读指导,使得整节课堂上朗读的声音少了些。而且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虽然老师是情绪高昂,但是学生没有切身体验,很难深入理解当时的情景,造成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够高。今后还应多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之中。

王二小教学反思 篇6

  上个星期,我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了《王二小》一文。文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他的英雄事迹十分感人,一位只有十三岁的儿童为了革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篇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他整个遇害的过程,语言简单易懂,而且图文并茂,这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又一个资源。

  我先请同学读了王二小把敌人引入埋伏圈的段落。然后对其中的一些文字进行理解。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师:什么是埋伏圈呢?

  生1:就是八路军躲起来的地方。

  生2:就是八路军藏起来准备消灭敌人的地方。

  生3:就是我们八路军给他们设的陷阱。

  ……

  (齐读本句)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王二小是假装顺从敌人,然后把他们带入埋伏圈的。

  师:什么是顺从呢?

  生1;就是很听话的样子。

  生2:就是敌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生3:就是装出很怕敌人,什么都听他们的意思。

  师:为什么王二小要装着顺从的样子呢?

  生1:如果不装着顺从的样子,敌人就要怀疑了。

  生2:他是为了不让敌人们知道他是八路军的朋友。

  生3:他装出顺从的样子,敌人就会对他放松了,他就能够把敌人引进埋伏圈。

  师:是呀,真是一位机智的小英雄啊!

  自读,指名读。

  这一段的学习我先让学生对一些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到王二小那种机智、勇敢的一面,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朗读,让他们把这种体验转变为外在的情感表达。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请学生他细观察图片,进行了一些想象的说话训练。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生2:王二小正在向八路军报信呢。

  师:你能想象一下,王二小会怎么喊呢?

  (请同学上台表演)

  生3:啊~!

  师:为什么你要这么大声喊呢?

  生3:因为我这么大声喊了之后,八路军听到了就知道有敌人了。

  生4:我觉得不能这么喊,王二小一定会告诉八路军他已经把敌人引进埋伏圈了。

  师:那请你上台试试好吗?

  生4:八路军,快来呀,敌人已经被我带进埋伏圈了。

  生5:快冲啊,敌人来了,快来消灭他们。

  师:当王二小向八路军这样报信了之后,敌人们又有什么表现呢?

  生1:他们是又凶又怕。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1:有敌人已经吓得转身想逃了。

  生2:他们一定被吓的呆住了。

  生3:敌人们有的握紧了枪,在向四处看。

  齐读此段……

  这个看图说话能够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观察图片上人物的不同表现。王二小大声向八路军报信,敌人们害怕、凶狠的行为,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而体现了小英雄面对敌人时那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课堂最后,我演唱了《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们一边听,一边又在熟悉着这个故事,还有学生轻声跟着哼唱。由于有先前对课文的理解作为基础,整个教学过程比较顺畅。

[!--temp.footer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王二小教学反思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115169130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