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陌上烟雨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固有属性,(4)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5)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
2、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①区别: a、哲学上的物质(定义:略)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②联系: 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
原理: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③人的意识也是在物质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它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根本),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相关链接】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的=思维统一于存在=思维决定于存在=存在决定思维=意识派生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易错点]物质不灭  \ “反物质”不是物质 \ 什么哲学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什么哲学自然观上是唯物的,而历史观上却陷入唯心\   哲学中的“物质”是对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 

【真题再现】1、(09浙江31)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保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9山东2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158483132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