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看似乖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第25课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2、技能: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

分析: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激化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史料研习、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于二战后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特别是国家利益方面的尖锐对立,特别由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造成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峙。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与合作对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进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因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使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不断加剧。

3、“冷战”背景下美、苏双方的激烈争夺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学习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学习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思考感悟】二战期间美苏两国是什么关系?为何曾现这样的关系?“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这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知识梳理】

一、从盟友到对手

1.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双方联盟基础的消失;苏联实力的加强及对美造成的威胁。

美国与苏联对抗的本质原因是美国在妄图依靠本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的道路上遭遇到苏联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军事实力上的劲敌。

二、美苏的“冷战”

1、概念:

【合作探究】冷战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2、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表现:

【合作探究】美国冷战政策包含哪些内容?

政治表现的杜鲁门主义

经济表现为马歇尔计划

军事表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合作探究】马歇尔计划是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如何看待美国的目的?

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带有政治目的。美国之所以对欧洲实施援助计划是因为要复兴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它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益的关注,即美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在政治上稳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秩序的基础上,美国还进一步加强对西欧各国的政治控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战略步骤上来,从而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

【合作探究】苏联应对措施有哪些?

(1)政治:苏联帮助东欧各国发展党组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经济:经互会成立:1949

(3)军事: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1955,从此在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合作探究】如何看待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与援助?

苏联对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和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帮助、建立经互会以加强经济合作、成立华约以抗衡北约的措施体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资本主义阵营全方位的对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165820132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