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一梦入混沌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微信扫码分享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新的分化和组合;“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的趋势;美国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国际裁军和军控进程;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使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坚定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2.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概括本章内容,形成树状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和本质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培养学生运用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分析20世纪国际格局几次变动的历史条件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与一般、个性与共性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和多极化的趋势。
二、本课难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教学要点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的路线和政策;有外部原因:即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苏联在长达79年的统治中,未能推动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失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以两极格局为特征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和重新分化组合,终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组合,新的变化。
一、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但它继续做为一个统一的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而存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日本则因抢占了高科技制高点,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要求进一步成为政治大国;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当今世界暂时形成的国际格局,即“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其实,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初见端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激烈竞争,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见,经济力量是政治、军事力量的基础。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多极化的“极”与两极格局的“极”在内涵上有何不同?(与两极格局的“极”相比,多极化趋势中的“极”的内涵出现两大变化:①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取代控制力和支配力成为“极”的主要内涵。两极中的“极”是同控制力和支配力联系在一起的。多极化的“极”则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也就是说,堪称一极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军事手段控制和支配其他国家,而是凭借先进的科技,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投资、贷款、技术出口和转让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②两极格局中的“极”的载体是美苏两个国家。而构成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1665451328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