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五单元 5.5 工业生产活动 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5.5 工业生产活动 教学设计

甜到心口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第五单元  5.5  工业生产活动  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第五单元 5.5 工业生产活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工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

2.了解工业的发展概况及不同阶段的特点。掌握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标志及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联系身边实际生活,进行一次工业生产活动的调查,简要绘出其生产联系图并作说明。

2.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分析判断我国工业发展的新趋向、新变化。

德育目标

1.从工业的发展史了解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并领会人类应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2.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实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渗透素质教育。

●教学重点

1.工业生产投入的主要因素。

2.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

1.工业的发展历程。

2.市场经济的完善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联系实际工业生产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工业生产活动的过程及发展变化,把自己置身于工业生产活动的环境中,了解工业生产情况。

2.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归纳、总结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要素及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把工业的生产过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阶段。

●教具准备

当地工业企业的相关生产资料,新闻报刊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课件,采用投影仪灵活投影一些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前半部分内容──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农业生产活动,从中我们了解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离不开农业这个最基本的生产部门。作为人类生产活动之一的农业生产,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与地理环境发生关系,如农业与土地、气候、水、地形、劳动力、政策、市场等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导致了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这也就是我们前几节所学的“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相对应的工业生产,同样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基础部门,在现代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从本节课开始,来逐步学习本单元的后半部分内容──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工业生产活动。

[新课教学]

5.5工业生产活动(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及5.20、5.21两幅图,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工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生产部门?

(2)图5.20与图5.21的区别在哪里?

(3)工业生产过程与农业生产过程相比较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

(教师分析、归纳、讲解)

引言:

1.工业的概念(板书)

工业是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农产品及矿产品进行加工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和农业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大物质生产部门。一般地说,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

工业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呢?

2.工业的生产过程(板书)

从图5.20和图5.21可以看出,一种原料能够制成多种产品,而一种产品又需要有多种原料才能制成。

工业生产同农业生产的过程不同。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像农业那样强,它一般不受季节和地带约束,所以,工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生产也比较稳定,可靠。简单地说,工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电能、燃料)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如钢铁、化肥、汽车的生产等。如果你是一家企业(工厂)的经营、决策者,那么要生产出合格产品来,需要投入哪些因素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五单元  5.5  工业生产活动  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169340132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