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大班美术《拾穗者》

大班美术《拾穗者》

一派天真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大班美术《拾穗者》

微信扫码分享

大班美术《拾穗者》

一、作品分析《拾穗者》是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展示的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整个画面凝重质朴,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这幅作品不仅给幼儿视觉上带来奇特的感受,更让幼儿感受到农民的穷苦生活  二、活动目标: 1、欣赏米勒的作品《拾穗者》,说说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等2、感受画面中色彩的灰暗,远景、近景,光线明暗的强烈对比。 3、通过欣赏模仿,感受农民的穷苦生活,对劳动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4、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以劳动为主进行创作三、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拾穗者》 2、记号笔、油画棒、纸四、活动过程:一、通过赏析,初步感受画面1、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米勒的作品《拾穗者》2、师:说说你在这幅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远处有什么?近处有什么?她们是谁?她们在干什么? 二、感受作品中色彩与光线带来带来的不同体验1、感受色彩师:画面中人物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感受远近师:你在画面的近处看到的是什么?远处又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近处的人物比较大,远处的景物比较小)3、感受光线明暗师:找一下最亮的是哪里?为什么比较亮?最暗的是哪里?为什么比较暗?知道背光处画面暗三、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师:她们为什么要捡拾地上的麦穗?他们是怎么捡拾的呢?手是什么样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谁愿意来学一学他们的动作?坚持一会儿,你会感觉到怎么样?(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

四、幼儿以劳动为主题进行创作师:你们在家里或者幼儿园进行过哪些劳动呢?你在劳动的时候是开心还是不开心?那你还有没有看到过别人劳动的场景?请你画一幅自己劳动或者看到过的别人劳动的场景。

五、展览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在集体中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和创作意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大班美术《拾穗者》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226379135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