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狂想曲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微信扫码分享

第二节 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第二节 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密度的意义,知道水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记住4℃时纯水的密度值。
2.学会用天平、量筒测定水的密度
3.会描述冰融化过程中的特点。学会描绘冰的融化曲线,会从冰的融化曲线确定冰的熔点。
4.学习装置器材,正确食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会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水的沸腾曲线。会从水的沸腾曲线确定水的沸点。
5.知道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变化名称及各种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6.会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教学重点: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物质三态变化
教学难点: 物质三态变化  3个实验
教学过程:
引入:学生活动:研究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关于“研究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活动。
1)安排学生实验,做之前要求学生认真复习上册中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和操作要点。
2)向学生介绍量筒的作用、量程、分度值和读数方法。
3)实验中水的体积可由大到小量取。测质量用的烧杯每次都应擦干。
结论: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之比是一个确定的量。
这个比值反映了水的一种特性,我们把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叫做水的密度。
一、水的密度
1. 纯水在4℃时的密度是1g/cm3,这表明4℃时,体积为1的纯水的质量是1g。
    4℃时水的密度最大
2. 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表示纯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水具有一定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得出:1g/cm3=1.0×103 kg/m3
练习:1.说出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的含义
2.从一桶水中取出一杯水,是一桶水的密度大还是一杯水的密度大?
二、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新课引入: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1.熔化和凝固
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学生回答: 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学生回答: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演示实验:观察冰的熔化过程
1)在演示实验完成后,学生记了数据,可启发学生分析数据:在冰块熔化前温度是不是连续上升的?在熔化开始后,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继续上升?在什么情况下温度又会继续上升?在学生经过这样的分析思考基础上,在指导学生描绘熔化曲线。
2)学生在数学里还没学过直角坐标系,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横轴表示加热时间,纵轴表示温度。
3)确定每个数据点之后,用光滑的曲线画出熔化曲线。多数数据点应落在着条曲线上或分布在曲线两侧很近的地方,有个别数据点可能偏离曲线很远,画曲线时可以不管它,因为这一数据的出现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如读数错误,仪器失灵等)所造成的,并不能反映要研究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把这一数据舍去是合理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252253137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