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我的叔叔于勒》人教九上19

《我的叔叔于勒》人教九上19

甜生软语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我的叔叔于勒》人教九上19

微信扫码分享

《我的叔叔于勒》人教九上19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的生动地勾勒出一副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法国社会的风尚. 而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教长,而表现的主题较为深刻.面对参加社会实践较少这样的现实情况,要在一堂课上触及到文章主题难度较大.所以客观上要把学习内容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用他们的惯常思维来考虑问题,由浅入深的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   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2.   抓住对"于勒"的不同评价,在比较中形成文章主题。

3.   体会文章主题的双重性,理解课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的不同评价,形成文章无题.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法  续写法 

[教具准备]

打印好的讲义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有一位文化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无常的,人的一生之中交错着悲与喜,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法国作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描述的一段人生,或喜或悲,等待着我们去评说。

二.出示课题,  

三.整体感知  

1.首先,我想请问同学们:“你读完本文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1:我们家穷困的生活状况.

学生2:于勒的悲惨人生.

学生3: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巨变.

………………… 

[教师语]同学们讲得都很好,说明你们都很认真的看了这篇文章,我注意到有同学讲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巨变.那么,我想请问大家:"菲利蒲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最明显体现在那里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语]是菲利普夫妇口中对于勒称呼的变化。  

   

2. 请同学们归纳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板书]  

           

于勒↗坏蛋、流氓、无赖、贼、讨饭的   ↖菲利蒲夫妇  

   ↘正直的、有良心的、好心的、有办法的↙   

3. 质疑:菲利蒲夫妇对于于勒的称谓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们评论于勒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板书]  

   

  于勒↗坏蛋、流氓、无赖、贼、讨饭的    (贫)  ↖菲利蒲夫妇  

   ↘正直的、有良心的、好心的、有办法的(富)   ↙   

四.合作探究  

1.       质疑:你如何评价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1: 菲利普夫妇的这种看人的标准是不对的,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

学生2: 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摒弃了亲情而只看中金钱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

………………… 

[教师语]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可我却有个疑问:如果说于勒的遭遇是可怜的.那么, 菲利普夫妇的做法难道就没有可怜之处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我的叔叔于勒》人教九上19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303643139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