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看似乖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微信扫码分享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基督教及其分裂;天主教在社会各方面的地位;法国“异端”运动、威克里夫和胡司的思想主张;资本主义萌芽、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冲击了教会;
(2)理解“两个原因”: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原因;宗教异端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3)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进了西欧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宗教的作用;
(2)分析图片,从图片中发现有效信息,使学生认识到要变革旧的意识形态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和宗教“异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6世纪的天主教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
(2)宗教裁判所摧残了进步势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异端”运动;西欧向近代过渡。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占绝对支配地位,但到宗教改革以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各地宗教“异端”运动不断,天主教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场旨在摆脱罗马教皇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由于本课内容偏重理论分析,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学习对一些难点问题要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增加一些感性认识;要把课本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给学生解释清楚。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法来导入:
师: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
生: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教师对三大宗教作一简单介绍:
佛教: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其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经典是《古兰经》;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在我国穆斯林中视其为“清真言”,突出了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又有五大信仰之说:信安拉、信使者、信天使、信经典、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
基督教:产生于一世纪亚洲西部,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宗教。经典是《圣经》。其教义有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师:天主教属于哪一宗教?
生:基督教。
师:你身边有教堂吗?教堂有什么特征?
生1:众多的教堂反映了历史上的建筑艺术。
生2:星罗棋布的教堂,证明天主教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大。
师:对,基督教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三大派,即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那么新教是怎样形成的呢?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1)产生:公元1世纪  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
(2)定国教: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3)分裂: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325849140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