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评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评估

元气怼人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评估

微信扫码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评估

达标训练

 

1.“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这“四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

(    )

a.合格的事物          b.推究事物的道理

c.探讨自己            d.追求最高理想

3.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一致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里。

(1)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    )

(2)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几节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第1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主要讲的是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阅读《优点零》,回答问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评估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329813140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