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隆中对教学案

隆中对教学案

旧城已冷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隆中对教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隆中对教学案

“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教案

课   题隆中对授课时间授课时:1自学课:1

 自读要求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  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学案)

教学过程设计(教案) 一.[自读程序] 一、话说诸葛,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易中天品三国之十七《隆中对策》中一段,引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课时目标。二.学习方法:1、比较分析法。2、对话教学法三.、诵读经典,打通障碍。 出示自学指导一:1、听读课文录音,标画生字词和长句朗读节奏。2、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不能顺畅翻译和理解的地方作出标记。   学生质疑、解疑,师生合作疏通文意。四、引导思考:出示自学指导 1、关于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史书和小说也都各有不同的记述,《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是刘备亲往寻访诸葛亮,也就是三顾茅庐,而《魏略》和《九州春秋》则说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毛遂自荐。除去对史实的考证,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你更赞同哪种写法?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引导。    2、三顾茅庐的佳话无论真伪其实早已深入人心。可是,同样是三顾茅庐,读了《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对比本文“凡三往,乃见”的简短记述,为什么小说和史传的叙事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作者这样创作的意图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与史传文学的差异及原因)五、人物形象分析之刘备。出示自学指导三。    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刘备这个人物形象。五、课时小结。

 六. .拓展练习:

作业本练习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自学展示[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 [友善]友好。 [信然]确实这样。【屯】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谓……曰】对……说。 [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 [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由是]因此。[遂]于是,就。[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凡]总共。.[乃见]才见到。 [因]于是。[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指汉朝。[倾颓]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人 [信]通“伸”,伸张。 [遂]就。[用]因此。[猖獗]这里是失败的意思。 [已]停止,罢休。 [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已来]已,通“以”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非临…,抑亦]不仅……而且 [谋]筹划(得当)[挟]挟持,控制。[令]号令。[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争锋]争强,争胜。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援]外援。[囹]谋取。 [利]物资。[尽]全部取得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殆]大概。[资]资助,给予。 [险塞]地势险要。 [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因]依靠。[成]成就,创建。 [暗弱]昏庸懦弱。 [殷]兴旺富裕。[存恤]爱抚、爱惜。 [胃]后代。 [信义]诚信仁义。[著]显明。 [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 [修]治理。[政理]政治。 [身]亲自。 [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箪”和“壶”是形容词作状语,表工具。箪,用箪。壶,用水壶。 [诚如是]确实像这样。 [日]一天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隆中对教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https://www.jinbitou.cn/jiaoxueziyuan/jiaoan/qita/16853298931408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