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加法和减法【优秀7篇】

加法和减法【优秀7篇】

战情人 点赞 分享
加法和减法【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

从狭义上讲,练习题是以巩固学习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习题是指以反复学习、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金笔头网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加法和减法》,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加法和减法 篇一

今天上了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是在小数的意义、性质、数位顺序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这部分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还要同整数加减法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加减法的实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几点思考:

1、例1的教学我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各自方法、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对于4.75+3.4的竖式写法,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再通过两个书写格式对比展示,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中,学生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解决了“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

2、对于“列竖式时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难点,一位学生回答得很好:“这样就能保证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但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时,由于怕时间不够,我没有让学生充分说,只是让个别好学生说;在让学生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时,我发现学生总结的有些凌乱。课后我想,如果我能以这样一道填空题的方式:“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的( )对齐,再从( )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和( )对齐。计算结果是小数,且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要根据( )化简。”这样让学生总结,特别对一些差生,应该更清晰。

3、这节课的教学我能始终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去实践,并能及时捕捉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大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我发现有学生计算结果不化简,反馈时我把他的练习纸展示出来请学生当小老师,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他找出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进行了订正,在课后作业中,我发现他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错误了,我想:像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比我直接告诉他要注意什么,给他的印象会更深刻。

4、课堂上学生对于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都掌握得不错,但在课后练习中我发现仍有不少学生很粗心,计算正确率不高,主要是需要进位和退位时容易算错,结果不化简,特别是口算问题很多,如3.2+6=3.8…还需要加强练习,提高正确率。

口算加、减法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7+38=   64-38=   250+70=   530-300=    250+400=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加、减法。(板书课题:口算加、减法)今天学习的口算加、减法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把最后一道口算题250+400改为250+470(即例1)

1.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请大家试一试。

2.学生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演示课件“口算加、减法”)

板书汇报结果。(设想三种方法)

A.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B.250+400=650,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第三种方法是把250看作25个十,470看作47个十,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所以250+470=720)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应给予鼓励。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  口算: 540-370

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

3.汇报结果,说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师肯定这四种方法正确,同时说明第四种方法:把540看作54个十,370看作37个十,54个十减37个十得17个十,所以540-370=170

4.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方法自选)

360+180   410-240   520-150   370+58

(2)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口算 :

(1) 17万+8万=_________万

由学生自己说思路

(2)27万+19万=_________万

因为27+19=46, 所以27万+19万=46万

(3)27万-4万=_________万

因为27-4=23,  所以27万-4万=23万

(4)35万-28万=_________万

因为35-28=7,  所以35万-28万=7万

2.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

34万+18万= 23万-18万=

250万+750万= 50万-27万=

(2)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1.口算,并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50

200

420

370

25

430

580

60

200

310

450

25

480

630

2.口算

24万+6万     76万+19万    65万-47万

15万+35万    29万-13万    40万-18万

69万+26万    82万-54万    230万-70万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是怎么口算的?(让学生各抒己见,讲出自己采用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320+60=      350+460=      330-80=

250+490=     270+28=       760-450=

520+480=     670-500=      400-260=

2.口算下面各题。

170+320=    100-51=      630+27=

850-40=     650+180=     860-47=

240+56=     520-360=     910-180=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先复习前面学过的有关口算内容,为新课作好准备。由已学过的250+400引出例1,启发学生想出口算过程比较自然,同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想。学生口算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怎样想得快就怎样算。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2减法的口算,启发学生根据加法的口算方法迁移到减法的口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探究活动

游戏:开火车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口算加、减法,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游戏准备

幻灯机,口算题,秒表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列为单位,从第一位开始,每人计算一道口算题。

2.教师以幻灯片(或卡片)出示题目,同时开始计时。

3.计算错误时,可由同列其他同学代答。

4.用时最少的列为优胜者。

加法和减法 篇三

第八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要求根据题意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

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2、提出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该怎样计算呢?

指导分小组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1/2和1/4,再看看1/2和1/4相加的和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您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1/2和1/4的得数是多少吗?

追问:你是怎样看出1/2和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想一想,计算1/2+1/4时,先要做什么?

明确:计算1/2+1/4时,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要求: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完成例题中的填空。

3、交流学生填空、计算的情况

讨论:把1/2和1/4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应用了什么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地说,这个过程就是把这两个分数怎样?(通分)

二、教学“试一试”

1、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学生完成计算后,组织讨论:

(1)例题学习的是异分母分数的加法,5/6-1/3是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在已经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上“和减法”,完成课题的板书)

(2)计算5/6-1/3时,先要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5/6-1/3的得数是多少?作为得数3/6和1/2,哪个更简洁?应用什么方法可以使3/6化成1/2?

指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你是怎样计算1-4/9的?你是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9/9的?

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母,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

3、提出:你会验算上面的两道题吗?你打算怎样验算?

交流后:让学生各自验算,确定上面两道题的计算结果。

4、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提出要求: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

三、做“练一练”

1、学生按要求独立计算,并验算。

2、重点讨论7/12+1/4的计算过程,提醒学生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四、做练习十四的第1-4题

1、做第1题

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写出得数。

要求学生结合图形解释:为什么1/5+3/5等于4/5?1/4+3/8等于5/8?

明确: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由于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先要把它们转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也就是要先通分,再相加。

2、做第2题

学生完成计算后,可以指名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都要先通分,再分别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做第3、4题

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学生解答后,指名说说自己思考和计算的过程。其中第4题提醒学生根据要求的问题正确选择条件。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能把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加法和减法 篇四

教学内容:p16—17 例1、做一做及练习四的习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方法,并且能进行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主题图: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这些珍贵的动物正濒临灭绝的危险,让我们来看一份统计表。

(出示第15页统计表。)

2、学生解决小精灵的问题。

3、学生展示算法。

估算:98+25≈130(种)

口算:98+25=123(种) 想:98+20=118 118+5=123

笔算: 9 8 从哪位算起?

+ 2 5 十位上得几? 为什么不是1?

1 2 3 百位上的1是怎样得来的?

4、揭示课题。

5、完成“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6、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注意点。

二、反馈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后,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第3题)

学生解决书上的问题。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1)公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77+85=165

(2)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59+85=144

(3)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59+77+85=224

(4)公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5)母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6)公鸡比母鸡多多少只?

三、全课小结

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后记: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p18-19 例2、做一做、练习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的方法,并且能进行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判断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笔算:60+45 36+67 89+52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二、新授

(一)、教学例2

昨天我们了解了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的种类,今天我们来了解中国已知动物的种类。(出示统计图)

你能算出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吗?

1、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

估算:376+284≈700(种)

笔算: 376+284=660(种)

3 7 6 从哪位算起?

+ 2 8 4 十位上得几? 为什么不是5?

6 6 0 为什么要向百位进1?

3、与98+25对比计算上的相同点,引出课题。

4、针对已知种类提出数学问题。

5、“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先估算再讲评。

6、小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巩固新知

1、学生笔算练习五的第1、2题后,集体订正。

2、解决第3、题的问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学后记:

加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1页练习五第4—10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听算练习。

32+39= 37+54= 15+65= 54+28= 34+56= 27+18= 18+34=

23+69= 47+33= 49+27=

练习五第4题。将问题改为“你知道中央电视塔大约有多高吗?”让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计算中央电视塔的实际高度。

二、 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三、 练习五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改,对正确率高的同学给予表扬。

四、 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是最优秀的“森林医生”,能又快又准地捉住“害虫”。

五、 练习五第8题。同桌合作完成。请几个同学说一说解题策略。

六、 练习五第9题。走哪条路最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 练习五第10题。学生独立思考。请几个同学说解题策略。

八、 思考题。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一次失败,再试一次。最后集体讲评。

九、 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后记: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一)

教学内容:p22-23 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同时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2、联系实际,初步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到云南去旅游。(出示例图)

昆明的旅游景点是石林、大理的旅游景点是三塔、丽江的旅游景点是玉龙雪山。

1、 你还观察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 师: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

3、 3、学生估算大理到丽江,汇报估算的方法。

4、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在小组中讨论。

5 1 7 十位退1后能减4吗?怎么办?

— 3 4 8 百位退1给十位,这时十位上是几?

1 6 9 十位上的6是怎样算出来的?

5、“做一做”

6、 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教师小结后揭示课题。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六的第1题,把小蜜蜂和相应的花连起来。

2、用数学:第2题。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道题,订正时说计算过程。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两个问题,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

教学内容:p24 例2、例3 p25-26 练习六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结合情景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早上,我拿着一张100元的钱去买早点。一块蛋糕加一袋牛奶共花了6元。可是服务员没有足够的零钱,怎么办呢?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得出:先去附近把100元换成整十元的,然后付给服务员10元,服务员找回4元,我还剩90+4 =94元。将100-6列成竖式再回顾一下思维过程。

二、新授:

1、教学例2:507-348=

(1)学生尝试计算。

(2)分析: 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位上是0,怎么办? 十位退1后剩几?百位上为什么只剩1?

(3)想一想:计算上与517-348有什么不同?

(4)笔算702-564,让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教学例3

(1) 出示例3:500-185=

一、 你会计算吗?你有几种算法?学生自主探索求差的方法,小组交流。

(2)学生展示算法。

500-185=315

① 5 0 0 ②185+15=200 ③185=100+85

— 1 8 5 500-200=300 500-100=400

3 1 5 300+15=315 400-85=315

(3)试一试:800-695=

3、比较两题计算上的相同点,小结并揭示课题。

三、反馈练习

练习六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运用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表扬正确率高的同学 。

四、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减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1页。

教学目标:

3、 使学生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听算练习。(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

15-8= 74-16= 33-25= 48-29= 34-18= 32-14= 61-39= 72-58=

67-15= 44-19= 56-37= 35-26=

二、 练习六第1题。蜜蜂采花。学生独立完成。

三、 练习六第2题。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关键词。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完成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四、 练习六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估算,说估算过程,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五、 练习六第5题。找朋友。同桌合作完成。

六、 练习六第6题。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画图表示小明、小红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讲评。

七、 思考题。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一次失败,再试一次。最后集体讲评。

八、 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后记:

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p27-28 例1、例2及“做一做” p29 练习七的第1-3题教学目的:

1、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提高计算准确率。

2、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主题图)妈妈到商场给小明买了一套衣服和一双鞋子,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200元,阿姨找给妈妈17元,找的钱对吗?

(1)师:这道题能直接计算吗?要先求什么?(先求出买这些东西共付出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

(2)师质疑:这个结果对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学生思考验算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索。

(3)学生汇报验算方法,比较验算的方法。

方法一:183-135=48

方法二:48+135=183

方法三:183-48=135

(4)完成“做一做”,让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

2、教学例2

(1)师:找的钱对吗?算一算。学生计算。

(2)小组合作探索验证的方法。

(3)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

①200-17=183 ②17+183=200

3、揭示课题,小结验算的方法。

二、巩固新知

完成“做一做”的练习。

三、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加、减法的验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29—31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听算练习。(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

25-9= 47-16= 30-25= 42-29= 45-19= 36-14= 41-38= 22-15=

61-14= 34-15= 70-37= 65-56=

二、 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时请几个学生说一说出错的原因。

三、 练习七第3题。首先复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四、 练习七第4题。先让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评。

五、 练习七第5题。引导学生审题,弄清表格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运用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表演正确率高的同学 。

六、 练习七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图的含义。然后进行估算,请几个同学说估算策略,最后列式计算。

七、 练习七第7题。同桌两人小组进行估算游戏,然后独立计算。

八、 练习七第8题。每个小组提出3个问题,先估算,再计算。鼓励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

九、 思考题。鼓励学生自己不断尝试,直到得出正确答案。最后集体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到多种答案。

十、 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教学后记: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p32-33 例1、例2及练习八

教学目的:

1、通过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

2.复习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32页例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师: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结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八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几题进行验算。小结验算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教学第32页例2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数学问题。

上层和下层共有几本? 上层比下层多几本?

上层和中层共有几本? 上层比中层少几本?

上、中、下共有几本? 下层比中层少几本?

2、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先估算,再笔算。讲评订正。

四、练习八的第2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讲评:你是怎样想的?

3、师:还剩下这些鸡蛋对吗?怎样验证?学生进行验算。

4、订正: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五、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加法和减法 篇五

教学内容所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生今后学习百以内数和万以内数口算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基础。

教学中要重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法进行计算,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不强求一致。同时引导学生以“破十法”和“用加想减”为主要方法计算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等小组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把数学应用到生活实际的意识,渗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点:理解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加数比较接近,或减数比较接近的式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通过小组活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渗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点:在游戏中感知几和几凑成十。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做得好。

二、新授。

1、凑十游戏。

规则:一人先出数,另一人再出和他凑成十。

2、思考:9、8、7、6、5分别与几凑成十?

3、评选优胜者。

4、拍手游戏

三、小结:通过做游戏你学会了什么?

四、作业:写出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

9加几

教学内容所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生今后学习百以内数和万以内数口算的基础,教学中要重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法进行计算,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不强求一致。同时引导学生以“凑十法”为主要方法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理解凑+法的含义。

4、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我们进行抢答比赛,看我先听到谁的声音,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10+8=  10+5= (贴)

怎么算得都这么快呀?有什么窍门吗?

哦!都有数朋友10,十加几就得十几。10+( )(贴)

2.老师说括号里是几,你来读题说得数。括号里是3,生:10+3=13

括号里是7,生:10+7=17   3、9、2、4、6。

3.这道你还能找到10朋友吗?9+1+5(指名算)

你是怎么算的?9+1=10, 10+5=15。(指板书算式)  这道还能吗?2+7+8=  6+7+3=

我们算的这么快,一直是10在帮我们的忙,看来数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情境中引出新知

(出示课件)

1、学生看图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式

3、解决问题(动手摆一摆)

4、小组交流

5、汇报结果(你们看,这道题又是找到好朋友10帮我们解决了问题,好朋友10是怎么找到的?)

6、演示学生计算过程(多种方法)

小结: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9+几,说的真好,我们今天学的就是9+几的算式。(生:都把后面的数分成1,1和9凑成10。)

师:为什么都要分成1和几呀?见9想1凑成10

三、开放摆

1.我们接着送爸爸妈妈一些水果,选两种他们爱吃的水果,一种选9个,另一种选的不能超过9个。然后用今天学的方法算算一共送他们几个水果。

2.汇报 (板书算式得数)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

四、找规律

观察:9加2—9算式和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得数的个位要比加的数少1,1哪去了?

(1)都是9+( )

(2)得数比10大(今天我们学的就是9+几的进位加法)出示课题

9 +     =

1.9+9还可以怎么算?

2.不管9在前还是在后,都是见9想1凑成10

五、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有一座桥,旁边有这样一个标志,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在桥上不能超过15吨,如果超了会怎么样?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超过标示牌上的数。

这三辆车,哪两辆能同时过桥呢?

9+8=17不行  9+4=13可以  8+4=12

小结:

今天9+几,10来帮忙了,8加几10能不能帮忙呢?7+几呢,6+几呢?10都能给我们帮忙,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一起来谢谢好朋友数10。

板书:                   进位加法   (9+几)

9+1=10   9+6=15

9+2=11   9+7=16

9+3=12   9+8=17

9+4=13   9+9=18

9+5=14

课后小结:本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今天的学习问题。并通过动手摆来感悟“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流程图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索计算8、7、6加几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图意,你会列式吗?

3、你能够根据学过的方法计算吗?

二、学习新知,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计算?

7+5     8+5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重点指导:凑十法

3、学生说 说你在计算中遇到的困难。

4、反馈:

5+6=

三、课堂练习:

1、计算

8 + 6=                 7 + 6=               6 + 6=

10                  10               10

2、速算比赛

3、找朋友

学生连线

四、独立作业:

计算109页4、5题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根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索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感悟“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大多数学生在口算中,速度提高较快。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渗透函数思想。

2、在进位加法的练习中菲加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的概念。

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看清数与运算符号,力求计算正确。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谁能够做得最好?

二、课堂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出示图,学生说说 图的意思,你会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说 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计算:

6+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7+4=     8+6=      9+7=      6+5=

4+7=     6+8=      7+9=      5+6=

学生说说 发现了什么?

4、学生计算

加数 8 6 9 7 8 9

加数 7 6 5 4 3 7

5、课间游戏

小组游戏:出数列算式

6、游戏:小鸽子送信

学生把自己手中的口算卡片送出去

三、课堂独立作业:

做111页的6题

四、课堂小结:

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表扬。

教学反思:在课堂练习中,通过进一步巩固凑十法,帮助学生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注重对后进生的算法训练,全班学生在做题时正确率较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课堂练习

1、计算

做117页 13题

2、在   里填上“+”或“-”

学生独立计算,对学生的练习给与指导

3、哪两个数相加分别得12、13、14?把算式写出来。

3     4    5     6     7    8    9

你能写出得数是12的算式吗?

学生书写,发现规律。学生继续写其他的算式

4、提出问题

出示图,学生观察图,说 说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问题吗?例如:

小猴摘了8个桃子,树上还有5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5、看图列式计算

学生观察图,列式计算

6、填未知数

三、课堂独立作业

做113页13、15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进位加法掌握的很好,在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按规律写出算式,比如:你能写出得数是12的算式吗?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以前的学习按顺序书写。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加强学生的整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二、复习

1、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进位加法卡片,学生自己整理,小组合作进行整理。

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

2、学生说说自己的整理过程

3、请你观察你的整理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说一说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

4、你在做的时候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说计算方法。用凑十法

三、课堂练习:

1、请你自己选择你喜欢的算式计算,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2、学生计算

四、独立作业:与家长做口算卡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系统的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巩固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二、课堂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说说图的意思,然后列式计算,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2、开锁

连线

3、在     里填上“〉、〈或=”。

学生观察之后做一做,订正

4、填未知数

学生填一填,说说戏是怎样想的?

5、计算

6、说一说

10—=

三、课堂独立作业

做116页6、7、11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学生对计算掌握的较好。

口算加、减法 篇六

课题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复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应用这种关系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

一、             揭示课题

二、             复习万以内口算加减法

1、  口算方法复习。

(1)完成第1题第一组。

①     口算后比较每组口算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②     小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个位上相加要向十位进1,哪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做10再减。

(2)完成第1题第2组。

口算后比较计算方法的异同之处。

2、  口算第2题,时间:3分钟。

三、             复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整理。

(1)口答。

根据238 + 482 =720 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530 – 230 =300 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说出相应的关系式,并板书。

2、  完成第3题。

四、             课堂作业

复习第4题。

教后随笔:

口算加、减法 篇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复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应用这种关系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

一、             揭示课题

二、             复习万以内口算加减法

1、  口算方法复习。

(1)完成第1题第一组。

①     口算后比较每组口算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②     小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个位上相加要向十位进1,哪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做10再减。

(2)完成第1题第2组。

口算后比较计算方法的异同之处。

2、  口算第2题,时间:3分钟。

三、             复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整理。

(1)口答。

根据238 + 482 =720 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530 – 230 =300 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说出相应的关系式,并板书。

2、  完成第3题。

四、             课堂作业

复习第4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加法和减法》,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加法和减法【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