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鹬蚌相争》教案优秀5篇

《鹬蚌相争》教案优秀5篇

挑衅炫耀 点赞 分享
《鹬蚌相争》教案优秀5篇

微信扫码分享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金笔头网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鹬蚌相争》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一

一、设想与设计

新一轮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能力是一种交际能力,语文学科是涉及听、说、读、写的一门应用科学,讲究的是方法的掌握。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从语文教学实践看,教师任务在于凭借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智力活动的方式方法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教师只要指点得法,“人脑就能把它的创造才能发展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布鲁纳)。

而如今好多学生的学与用是完全脱离开的,他们学了却不知如何去用,也就是说他们所学的知识很少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过不了多久,一些学生就将这些知识淡忘。还有一些同学虽然将所学的内容熟记于心,至于如何去运用,可能要在他们成年之后。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在教完《塞翁失马》这篇课文后,我只记住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至于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哲学道理,我一直懵懵懂懂。直至踏上了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才知“塞翁失马”的故事常常在生活中发生。然后引起了我对这个道理更深的思考: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白天和黑夜,它们围绕着它不停息地运转。但是人类,由于他的目光短浅,记忆力弱,只能看到事件彼此分散的环节,分割的部分,暂时的结果,突发的因素部分。因此我们要从连续性而不是从静止状态上去看待各种事物。

我们常将“哲学”看得既深奥又繁复,认为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懂的,殊不知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有一位国外的教育专家在回答“国外的学生从几岁开始学哲学?”时说:“可能在妈妈的肚子里!”我简直匪夷所思,这怎么可能?但细细想来可见哲学教育在国外是深入人心的。它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其实这些简短的语言中藏着深深的哲理。《鹬蚌相争》的故事家喻户晓,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在我还没有结束这课时同学们就已经得出了。他们还归纳为:双方相争,获得利益的往往是第三者。其实学完了一则寓言故事,学生能总结出道理,并将这个道理熟记于心就可以顺利地结束教学了。这时我想:我的学生会不会也像我当初学《塞翁失马》一样,许多年后才会有所悟,甚至只记得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么句话,而根本不知如何去体会这句话中深刻的道理。当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事,他会不会想到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呢?他又会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方案实施及效果

方案(1)

当学生得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后,我问学生:“如果你是鹬、蚌或者渔翁的话,你希望自己是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渔翁”。这个回答是我意料之中的。于是我又问:“如果你就是‘鹬’或者‘蚌’的话,你又会怎么样呢?”然后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小班的缘故,教室空间和学生人数有着很大的优势,我将讨论分两部分进行:

(一)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

效果:各小组都能得出统一观点:如果我是“鹬”或“蚌”的话,我肯定会放了对方。因为只有放了对方我才能逃命。

为了让每个同学知道其他同学的想法我安排了第二次的讨论:

(二)自由组合小组进行讨论:“当双方都放了对方后又会有什么问题呢?结果怎样呢?”学生还可以提出其它问题,然后共同解决。

效果:由于自由组合,每个人又听到了许多新的见解。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几种不同的见解:

1、当鹬和蚌都放了对方后,它们感到为时已晚了,虽然后悔莫及但还是成了渔翁的晚餐。

2、渔翁把它们带回家后,蚌没有翅膀不会飞成了渔翁的晚餐,而鹬因为蚌放了它,展开翅膀飞走了。

3、当它们放了对方后,乘渔翁不注意,齐心协力、互相帮助逃走了。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这些语言组成文字写下来,旨在让他们对本文有更深的理解。第二天我就将学生的文章浏览了一番。他们未能摆脱原先思维定势,基本围绕这三种结果写出了文章。以下就列举三位同学的文章。

渔翁兴高采烈地提着鹬和蚌回到家,他看见它们都已松开了嘴,就对它们说:“你们现在才醒悟,为时已完了。哈哈哈……”它们听到渔翁的“霍霍”磨刀声,后悔极了,异口同声地说:“都怪我,早松口的话,就不会便宜了那个老渔翁。”

——李韵龙

鹬和蚌彼此相持不下,老渔翁将它们关在矮棚里。它们知道再这样下去的话谁也逃不了,蚌松开了嘴,对鹬说:“你走吧!告诉我的孩子,以后不要再干这样的傻事了。”鹬乘渔翁不注意张开翅膀飞走了。

——刘宇琪

蚌哀求着:“你放了我吧,外面在磨刀呢!”鹬松开了嘴,喃喃地说:“我们怎么办呢?”蚌说:“如今我们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逃生!”门突然打开了,老渔翁持刀走了进来,在这千钧一发的紧张时刻,鹬昂起头,长嘴巴对准渔翁啄去。渔翁大吃一惊,紧闭双眼,手忙脚乱,刀也掉了。等他定一定神,睁大眼睛看时,鹬早已飞远了,蚌也挂在鹬的脚上一块儿飞走了。

——黄子茵

效果

学生们都懂得了,当鹬、蚌相争的时候,它们并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只要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并且互相帮助,就能化险为夷。

三、问题的思考

学习不可能一次就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因而到了一个阶段后需要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予以总结、提高。以后又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在提高了的基础上再总结,再提高。学习是一种不断地思索,而且渐进的过程。可以由清晰——模糊——清晰。只有这样反复地思考,学生才能真正地从中受益,领会学习的真谛。本篇课文的学习就到此为止的话,学生可能对这则寓言有深一层次的理解,但如果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他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将它内化,指导我们的行为呢?

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深刻,深藏智慧、富有哲理,我想:只要指导方法得当,通过学习一定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一个层次。这种思考是可以无限制延伸的,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能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其它问题。

四、进一步的设想和设计

综上所述,同时我也想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有许多知识是得益于课外的。我决定将此次学习向课外延伸。我将他们分成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有好、中、差生各2名。选一名组长,由组长进行安排分工,筛选材料。),上网浏览或查看书籍、报纸寻找与这则寓言有联系的内容。

方案(二)

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他们找来了许多非常好的小文章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想。有一组的学生读了一则新闻,谈了感想,我的印象颇深,现摘录如下:

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部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接着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正因为后一位煤矿队长先想到了别人,救了矿工们,其实也救了自己。而先前的矿工们谁也不肯让谁,结果把洞口给堵死了,就像鹬和蚌一样,自断生路。”

——组长  吉东明

效果

虽然孩子回答的语言还停留在表面、不够精炼,但能找出这样的材料,而且能针对材料的内容发表见解实属不易。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显而易见,学习后再不断地思考对每一个人都是何等的重要。

五、问题的再思考

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几个模式,然后硬往千差万别的学生身上套。从小吉同学的发言来看,他已能将学到的知识经过更深一层次的思考来分析问题。但是不是大部分同学都能像他一样呢?事实告诉我还有一些同学可能只是旁听生。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让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地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方案(三)

主旨:我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再思考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实施:

1、小班化为师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条件,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优势群体编排在第一组,弱势群体编排在第二组。)然后围成一圈,团团围坐起来。(这样学生在发言的时候可以面对每一个人,使大家能听清他的发言)

2、我将同学们找来的又一篇短文发给大家,短文的内容是:

死路与活路

一天,我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我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也跑不了。”

3、我请学生们看完短文后围绕这篇短文进行讨论。由于我将学生分层排列,所以就避免了发言都由好学生唱主角。

效果(一)第一组的同学很快地切入了主题提出:这些螃蟹只要放了对方自己也获救了。有的同学还谈到了螃蟹的想法:我没有逃出去,谁也甭想出去,要死大家一起死。有的同学接下去谈道:“它这样的想法恰恰是害了自己,原先还能逃出去,现在只有死路一条。事情的结果与它的想法有很大的关系。”第一组的同学发言积极,还谈到了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会怎么做。

效果(二)第二组的同学由于摆脱了好同学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使他们不得不动脑筋主动思考。有的提出:这个故事与矿工的故事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有的说:“它们只有放了对方才能逃出去。”有的说:“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就像矿工队长那样,先让它们有秩序地逃走,我也可以逃走了。”在组内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发言质量也越来越高。

效果(三)经过了讨论——思考——讨论我将他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短生路;你给别人机会,其实也等于给自己机会。

我觉得学生潜意识已经对这个道理有所领悟,特别是第一组的同学,几乎已经说出这个道理,而他们欠缺的是人生经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今后碰到类似的情况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不会束手无策,甚至会用今天学到的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六、反思与讨论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学生们虽然在这次学习中获益匪浅,但是这样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空间、时间。有时教学者会因组织不当而导致课堂纪律有所松散。学生家长会认为孩子的学习时间是宝贵的没有必要将时间花在寻找资料上。而我们每个人都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这样教学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吗?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教学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的工作。

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我们不应该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应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去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鹬蚌相争》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片、对比记忆等方法自主学会5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义,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5、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渗透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出示“鹬”图片)认识鹬。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3)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用“毫不示弱”说一句话。(4)比较:“豪”与“毫”的区别,同音字组词练习。

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板书:互不相让)

有感情朗读。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4、回顾历史故事。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

再读课文体会,注意语气,重点词句的指导。

四、创编故事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五、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鹬 蚌

↘ ↙

相争

(互不相让)

↓ ↓

渔夫得利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三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

今天教学《鹬蚌相争》,当我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说说假如你就是那只鹬或者是那只蚌,你会怎么办时,我从学生口中获得三句精彩而经典的语言。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让我惊喜,同时也带给我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些思考。

这三句话是这样的:

之一:握手言和,和平共处。

之二:车到山前必有路。

之三:退一步海阔天空。

观点之一是大部分学生认同的。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相持下去,对谁都没有什么好处,那么,为了共同的利益着想,老兄,我们还是握手言和,和平共处吧,你也不要来啄我的肉,我也不会来夹你的嘴。双方都做出适当的让步,谁也不亏谁。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大家都清楚,你给他一阵“飓风”,

他还你一排“冰雹”; 硝烟就会此起彼伏,

战争就会没完没了。这样的相争换来的必定是声声悲号。所以和平和睦和气,化干戈为玉帛,这是上上策。

提出观点之二的是班级中的另类。他们的大脑中盘踞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战略思想。这样的人往往是执着的,自信的。他们坚信,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迈不过的沟。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选择,一条路走到底,一条路走到黑,永不回头。我想他们是绝不会赞同像水那样遇到挡路的石块善于迂回,善于绕道而行的策略的。他们对未来永远是充满自信的,不过有的时候这种自信显得有点盲目而不切实际,就像此刻,鹬和蚌面临两败俱伤的境地,却还要对垒相持,等待着车到山前而出现转机。结果等来的却是渔翁不费吹灰之力将他们一齐捉住。可悲可叹!

持第三种观点的是胸襟开阔者,是大智慧者。能做出如此选择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大家都想得太多。常言道:先小人后君子。万一我先做出退让,对方还是穷追猛打,那我不是亏大了吗?所以,先做出退让是需要勇气需要胸襟的。能首先退一步的人,是值得佩服的。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能够懂得回头的道理却显得更为重要。如此不肯退让一步,结局不得而知。如果事事能忍让三分,能够转念“你有理,我有过失”,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方式向前,也许就更加完美了。若如此,世界一定更为宽广,待人处世也更加圆融了。俗语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粉身碎骨。”所以,低头的人生,转身的人生,回头的人生,退让的人生,都蕴含着无限微妙的道理。记得有这样一句歌词“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这实在是一句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话。有时退一步的真正目的是向前,而世间却有不少人不懂得“退一步”的哲理。人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若能开阔心胸,谦让容忍,退后一步,将使紧张关系转为和睦。退,常使人生道路变得海阔天空。退,不是懦弱,不是逃避,是为了给前进留出一方道路。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四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寓言更是这样。古人创造出的寓言故事,内容虽然浅显,但其中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本课引导学生溯本求源,解读寓言故事的出处,力图帮助他们较为深刻的理解寓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充分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寓意外,还通过表演、想象、练笔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反复诵读及想象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鹬蚌相争》是北京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26课《寓言二则》中的其中一则寓言,重点是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解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因为完成本则寓言教学任务只用一课时,所以,指导书写难字“鹬”,理解重点词语“互不相让”,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要融入其中。

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  溯本求源,在创设情境中理解寓意。

以历史故事导入,抓住问题的生成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引导学生融入历史故事当中,通过体会历史人物思想,理解寓意。

(2)抓住重点词语,帮助理解寓意

抓住重点词语“互不相让”,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词语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鹬蚌相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真正原因,从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想象,体验情感。

(3)片段练笔,落实情感目标

通过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通过叙说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寓意。读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情感目标的渗透不落痕迹。

技术准备:由“鹬”、“蚌”图片各一张和战国七雄分布图制作成的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师            环节                 学生

故事导入

自读课文

激发兴趣

熟读概括

了解内容

初读指导

合作表演

指导朗读

体会角色

回归历史

角色换位

理解寓意

想象交流

创编故事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教学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小学生爱听故事,开课伊始,教师用故事导入,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紧接着提出问题“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将故事与文本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为下面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出示“鹬”图片)认识鹬。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完成板书:          鹬        蚌

↘   ↙

相争

↓↓

渔夫

(教学意图:深刻理解的前提首先是要“读懂”。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指导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把识字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学生;通过图片认识并了解“鹬”和“蚌”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由“复述”到“概括”等方式使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就像及时雨一样点点入地,润物细无声。)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

(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生1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生气的语气)

师: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呀?

生:那鹬啄住我的肉,居然还威胁我,我才不怕它呢!

师:你从哪儿看出蚌不怕鹬?

生:从“毫不示弱”这个词知道的。

师:谁跟她读得不一样?

生2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慢条斯理,但很坚定)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河蚌还会想:你不是要把我干死吗?我就不放开你,看你能怎么样?气死你!

(学生们都笑起来。)

师:哦,看来河蚌不光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还很会气人呢!那鹬岂不是更生气了!我们再一起读读鹬和蚌的对话,感受它们各自的心理。

(教学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学生对阅读内容必然有个性化的反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联系生活阅读体验,使自己学得更自由,读得更精彩。)

2.表演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

学生们两个人一组,合作表演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斗过程。

看完几组同学的表演后,同学们纷纷提出意见:

生1:它们不能说完话就放开,应该“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

生2:那个鹬的嘴用力往外“拔”是不对的,因为说的是“互不相让”,就说明鹬并没有想“撤退”的意思。

生3、对,应该是一个啄住不放,一个夹住不放!

……             ……

板书:互不相让

(教学意图:因为本则寓言的主旨就在于双方的“互不相让”,因此,理解课文的重点就放在理解这个词上。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读出鹬“生气”和蚌“毫不示弱”的不同语气,使他们初步体会双方“互不相让”的态度;然后,利用表演的形式强化理解“互不相让”,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互不相让”这个词语的意思,同时利用学生好说、好动,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生1:它们这样一直僵持下去的话,鹬会被活活饿死,蚌会被活活干死,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师:这就叫——

生:两败俱伤!

生2:如果有渔夫走过来的话,它们一个不能飞,一个跑不了,就会被渔夫一起抓走……

生3(抢着说):渔夫把它们抓走后,很可能会把鹬卖掉,把蚌用来煮汤喝……

生4:鹬也可能会被吃掉……

(这一问题的提出,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欲望,而且,他们的想象超越了文本:首先,打破了课文中原有的结果——渔夫得利,想到即使渔夫不来,鹬和蚌也会两败俱伤;其次,延伸了课文中的句号,想象出鹬和蚌被渔夫捉走后的悲惨遭遇。同时,学生在想象过程中,也经历着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情感体验”:惋惜、痛恨、替它们感到后悔等)

4.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生1:我会想:如果我和燕国打起来,还不得跟“鹬蚌相争”一样,最终两败俱伤,谁也得不到好处?

生2:我不能去打燕国,一旦我们打起来,一定会劳民伤财,秦国再像那个渔夫一样乘虚而入,把我们都消灭了,那就惨了!

生3:我不但不能去打燕国,而且我们还应该和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秦国……

(教学意图:这种角色体验,使学生很自然的穿越时空,走出文本,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必再挖空心思的去总结寓意,也不必再去寻找现实中的实例“上纲上线”。从“赵王们”的“反思”中,我们就能看得出来,《鹬蚌相争》的道理,孩子们懂了!)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 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

(教学意图:此前,学生已经理解了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而且也模模糊糊的感觉到了它所蕴含的道理,但是,让他们说出这个道理,仍然有难度。所以,此时,再把故事和寓言背景结合起来,与文本对话,既帮助学生通过“赵王之口”理解了寓言的本意而又避免了空讲大道理的弊病。使教学“文中有道,道中有文,文道统一,水乳交融。”)

(四)创编故事,发散思维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教学意图:想象力是一种认识能力,是构成学生智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比知识更重要。因此,设计了这一读写结合的训练。这一训练,不仅是对寓言的一个深化,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不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且通过学生续编故事,达到让学生自己明白:在生活中要理智,懂得互相谦让的目的。这比通过教师之口说出来效果要好得多!)

(五)作业超市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教学意图:这些作业的布置包括训练学生“说”、“写”、“搜集课外资料”三方面的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做。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兴趣作业”的目的。)

[板书:]      鹬        蚌

↘    ↙

相争

(互不相让)

↓↓

渔夫得利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概括说出《鹬蚌相争》的故事。

2、检查评价学生所写的续编故事。

3、讲一讲搜集来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它的寓意。

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课文不长,孩子们读起来困难不大。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真正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让他们读完后兴味索然,机械谈寓意。

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改变了以往学习寓言“读故事____谈寓意 ____联系生活举实例”的教学模式,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表演、个性体验、联系生活,角色转换、创编想象等多种学习方式,将故事与历史事件巧妙结合,于小故事中自然体会出大道理。

实践证明,这节课新颖的设计,不同方式的学习,给了学生不同的感受,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与能力,体验了过程与方法,激发了兴趣,升华了情感,懂得了道理。

但是,对于课上发生的一个“小事件”的处理我一直耿耿于怀: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如果我是赵王,我就联合其他五国,一起去攻打秦国!”当时我一愣,别说,我还真没想到这一说法!我心里暗暗叫苦。这说法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啊!原本是想让学生明白“和平相处”的皆大欢喜,怎么他会跳跃到“群起攻之”上去了呢?我一直心里明白,凭我这资质,不可能像名师们一样,面对每一次课堂上的“生成”都能灵活处理的恰到好处,甚至精彩连连。我一直相信“生成的精彩源于课前充分的教学估计”,所以,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多去设想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想出相对的办法。可是,这孩子的说法我还真没估计到!怎么办?让学生讨论吗?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出于本能,我只好提示学生联系当时赵国面临的问题去想。好在,后面的学生回答又转入“正轨”,我赶紧进行下面的环节!

事后,我进行了反思,我感觉,有这一说法的那个孩子一定已经明白了“鹬蚌相争”所蕴含的道理,他也一定清楚了“燕赵相争”与“鹬蚌相争”的关系,只不过,他直接从解决眼前的事跳跃到了如何处理当时的战局。应该说,这样的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他具有很强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这孩子具有很高的战略思想!可是,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能肯定他的想法吗?是应该让他明白“和平相处”更好,还是就事论事呢?我是不是应该帮他分析一下这样“群起攻之”的不成熟因素?如果这样做,是不是又偏离了这节课的初衷呢?不管怎样,我觉得自己今天这样的处理肯定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妥当的,可是,我该怎样做呢?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五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有一次我在班上给幼儿播放了一部由中国传统经典寓言故事制作的动画片《鹬蚌相争》时,发现幼儿很感兴趣,我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理解鹬蚌相争含义的基础上学习用小手感受音乐结构及表演。活动的难点是两人合作表演。

【教学目标】

1、幼儿在理解鹬蚌相争含义的基础上能用小手感受音乐结构。

2、尝试用手指动作跟音乐进行故事表演。

3、感悟“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内涵,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幼儿已看过《鹬蚌相争》动画片;

2、音乐 ;

3、布幕 ;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观看表演。

1、师:小朋友已经看过鹬蚌相争的动画片了,动画片都有谁?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请3——4位幼儿讲讲,感悟“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内涵)。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小朋友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事情要友好相处、互相谦让。

2、今天老师要用小手来讲这个故事,你们可要认真仔细的看(老师走到布幕后进行表演,让幼儿在观看的同时,初步感受音乐)。

二、欣赏音乐、感受结构。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手指讲故事的本领。我们一起听听音乐,音乐一共有几段?(老师有表情地带领幼儿倾听)

2、蚌在第几段音乐出来的?鹬又在第几段音乐出来的?它们争斗是那一段音乐?老师带手指跟音乐进行表演,让幼儿再次倾听和感受。

三、分段欣赏,创编动作

1、分析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小河蚌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小河蚌蚌壳打开、跳舞、合上等动作。两遍音乐)

(1)师:小河蚌是在第几段音乐出现的?把你的小河蚌也请出来。小河蚌跳舞时蚌壳怎么样?(引导幼儿用手指创编蚌壳一张一合的动作)。

(2)师:音乐里小河蚌睡着了,听到小铃铛响它打开蚌壳一张一合的跳起舞,请小河蚌跟着音乐跳一跳。

(3)师:小河蚌跳的时候听到什么声音打开蚌壳跳起舞?(小铃铛响)我们再来跳一遍。

2、分析第二段音乐,创编鹬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鹬跳舞、点头、飞等动作。两遍音乐)

(1)师:第二段是谁?(鹬)把你的鹬请出来,鹬有长长的脖子,它可以怎么跳舞?(引导幼儿用手指创编鹬跳舞、点头动作,幼儿讲一讲练一练),师:鹬有大大的翅膀可以怎么样做动作?(引导幼儿用手指创编鹬扇一扇,幼儿讲一讲、练一练)。

(2)师:音乐里鹬在河岸上也跳起舞来,摇摇脖子、点点头、飞呀飞,让我们的鹬跟着音乐跳一跳。

(3)师:刚才鹬在跳舞时,我发现有的鹬脖子伸得不够长,所以不好看,这一次再跳我们把鹬的脖子伸长很神气的跳

3、分析第三段音乐,创编鹬蚌相争的动作:(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鹬啄蚌时的鹬和蚌相争的动作。两遍音乐)

(1)师:河蚌爬上岸晒太阳,鹬看见了蚌,鹬要去干什么(引导幼儿用手指创编鹬啄蚌的动作),蚌怎么样(引导幼儿用手指创编蚌合上壳的动作),鹬又去捉蚌,蚌又合上壳,一共几次?教师做孩子创编的动作 ,请幼儿数一数鹬啄蚌一共几次?(四次),请幼儿做一做。师:接下来蚌用壳夹住了鹬的嘴,它们拉来拉去互不相让,(引导幼儿用手指创编蚌壳夹住鹬嘴的动作)一共几次?(三次)请幼儿做一做。

(2)师:这次我们一只手当蚌,一只手当鹬,跟着音乐来表演这一段。

四、 完整表演  体现快乐

1、请幼儿跟音乐集体用小手完整表演故事;(完整两遍)

2、请一名幼儿和老师示范两人合作表演;(完整一遍)

3、幼儿结伴合作表演故事;(完整二遍)

4、请一对幼儿在布幕后面表演,其余幼儿观看。(在观看前,老师提要求,看后能说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5、幼儿结伴在布幕后进行表演;结束时,老师扮演老爷爷,道白:看它们互不相让,我可要得利了,用布幕把幼儿全部兜起来,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设计与教学反思】

我国是世界寓言三大发源地之一,中国传统经典寓言故事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它以单纯而奇妙的情节给人以隽永的哲理和智慧的启迪。本次活动以故事情境表演导入,在理解鹬蚌相争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结构,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在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动作的基础上,尝试跟音乐用手指动作进行故事表演,通过幼儿自身的表演,使其更深刻领会“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内涵,体验手指表演的乐趣。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活动对幼儿很有诱惑力,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国传统经典寓言故事。由于本次活动的音乐是民族乐器合成的乐曲,幼儿对这样的旋律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活动中应该用不同形式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这样才能让手指表演更符合音乐结构,体现音乐的艺术思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鹬蚌相争》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鹬蚌相争》教案优秀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