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其它教案 > 《向往奥运》【优秀7篇】

《向往奥运》【优秀7篇】

摆脱失落 点赞 分享
《向往奥运》【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金笔头网整理的7篇《《向往奥运》》,可以帮助到您,就是金笔头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向往奥运》教案 篇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

2.理解词语:流光溢彩、魅力、锱铢比较、沁透心脾。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①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勉力,影响着一切。②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二)能力训练点

l.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作者对2008年奥运会的渴望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与追求。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点拨、诱导。

(二)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向往奥运的感受的。

(二)解决办法

指导学生围绕“向往奥运”这一主题认真阅读课文,抓住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受的。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搜集查阅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当回小记者,做一次采访。

(二)教师活动设计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2.适当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作者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当得知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是啊,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体会一下一个体育记者向往奥运的这种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向往奥运的感受的。把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各小组交流过程中,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要求小组长作记录。

(四)质疑问难,归纳学习目标

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可能难易程度不一,依靠学生之间解决的,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发表看法;带有共性的问题,难度较大,教师进行整理归纳,待下一步解决。

(五)布置作业

1.自学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上节课归纳的疑难问题。

(二)合作探究

本文通篇围绕“向往奥运”这一主题来写,要让学生真正体会作者向往奥运的这种感受,除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外,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体会。

1.对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爱慕与留恋。

课文2、5、6自然段都是作者对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回忆。可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作者的感受。如:

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②“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③“我怀念采访他们的那些日子,他们让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感到了和平。”

④“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了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奥运会的时候了。”

2.对奥运精神实质的赞美。

作者对奥运精神实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要帮助学生结合上下文,借助会徽理解两个重点句子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奥运精神的赞美。

3.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向往。

可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来体会。如①“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③“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③“我渴望能够有机会采访我们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奥运会,那将是一次更加难忘而美好的经历。”④“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三)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自由读、指读、齐读。

(四)总结、拓展

1.学习表达。

作者在表达自己内心向往奥运的这种感受时,除了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外,还穿插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使人感到作者的感受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2.交流:你爱好体育吗?喜欢哪些奥运明星?

3.角色体验。

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自己喜欢的一位奥运明星,与他(她)畅谈2008年奥运会。想一想你准备跟他(她)谈些什么?

组内轮换当小记者,找一两组上台表演。

4.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生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抄下来。

3.以“北京奥运”为主题办一张手抄报。

《向往奥运》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奥运、特殊、魅力”等词语。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奥运会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奥林匹克精神,激发学生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对自己国家走向世界、走向美好明天的向往。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内容分析

1、重点:学习课文,了解有关奥运的常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感受,从而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奥林匹克之歌》、《北京申奥专题片》及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交流资料,诱发“向往奥运”读悟品味,激发“向往奥运”

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 交流资料一读课文,整体感知二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学生展示资料让我们伴随着《奥林匹克之歌》走进这篇课文,向往奥运。

1、小组进行交流,并分类整理自己手中的资料。

2、小组展示资料。

3、过渡:通过同学们的资料展示,我们知道了奥运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学生共同欣赏《奥林匹克之歌》。小组整理手中的资料。情境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奥运会的向往。学生合作学习,并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二读课文,领悟情感。因此很多的国家都向往奥运,我们国家在1993年也首次申办了奥运会,去年也申办了2008年奥运会。

4、介绍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会徽。

5、介绍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况6、老师综合介绍北京申办奥运会情况。

(1)观看《北京申奥专题片》

(2)介绍北京申办奥运会情况。北京申奥成功的当天晚上,北京城内彻夜狂欢,作者肖复兴更是激情满情,下面我们一起感受这种情感。

1、打开课本,速读课文,思考:北京申奥成功,作者激情飞扬,在课文中直接抒发了情感,如: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把这样的学生介绍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会徽学生介绍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学生听课文录音,观看多媒体课件。学生速度课文,并用笔画出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句子。奠定学生的感情基调。整体感受北京为申办奥运会所做出的努力。通过看多媒体课件,感受奥运会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五、小结六、布置作业 句子找出来。

2、指导朗读。

(1)这些句子都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读出来。

(2)通过录像回顾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

(3)老师范读

(4)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

(5)练读。

(6)小组之间比一比,赛一赛。收集资料,扩展学习在作者采访奥运会明星中,有乒乓球明星,有体操明星,有短跑明星……你一定很喜欢他们。请你课后再收集一些资料,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列出采访提纲,和其中的一位畅谈2008年奥运会。学生观看录像。小组练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突破本课难点,从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情感。拓展实践,引发“向往奥运”

板书设计 :向往奥运 自豪 激动 高昂

其他教案-《向往奥运》教案 篇三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奥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由“知奥运(史)——悟奥运(情)——想奥运(景)——做奥运(人)——办奥运(报)这五大环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法,开展问题解决活动以及交流、协作、表述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体现了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切实达到《课标》中所要求的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综合目标

教材分析: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与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了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治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交流信息,知“奥运”史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收集了有关奥运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哪些资料呢?

(学生自由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资料可能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奥运历史知识类、奥运吉祥物类、奥运名将类、奥运承办地资料类等)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多种多样,种类也各不相同,请你们将自己的资料分门别类,根据类别,自由组合成小组,再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并适当交流一下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的感受。

(学生对资料类别作以判断,自由组合成小组,并可根据兴趣进行精彩命名。如奥动历史知识小组,奥运吉祥物王国,奥运点将台,世界奥运各地漫游等。在小组内学生积极展示、交流。)

师:每一组请一位同学代表上台交流,其它同学可适当补充。

(从学生的谈话中,教师适时总结收集资料的方法和作用)

策略:学生按照课题目的,准确地运用信息手段,自主地收集、判断、表现、处理信息,并能根据情况传达信息,培养综合学习中学生的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并通过结果的展示,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熟练化。

二、学习课文,悟“奥运”情

1、教师过渡:奥运会源远流长,每举行一届奥运会,世界人民都把它当作一次盛会。能够承办一次奥运会也是国家的光荣,人民的骄傲。2001年7月13日,中国人民用自己最深的期待终于圆了这整个世纪的奥运梦。(播放课件)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表述,可能会从人们的欢欣鼓舞、激动、欢乐的心情这方面去回答)而作者肖复兴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写作的呢?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或是想弄清作者的心情,或是想看文章是怎么写的?或是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是怎样的感受等等)

策略:播放课件导入  ,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动、自豪之情由学生的心田悄然而生。在这种独特的感受之下,学生心中升腾起亲近文本的欲望,此时,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感悟,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综合性学习中学习的自主性。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可向学生请教,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画出喜欢的段落和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并用心体会。

3、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策略:留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强调读书的层次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通过读、找、画、悟,对课文有个初步感知,既可锻炼学生感悟课文的能力,又使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引导、鼓励学生在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各抒已见,汇报交流自己对课文最深的感受,体现了综合性学习提出的“培养学生个性”的要求)

4、再读课文,深入感悟交流

(1)教师过渡:你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吗?(相信学生初步读文后能够有所感知)他是怎样表达这种感受的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体会。(学生可能会找出的句子有: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2、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3、竟技体育是……一种理想。4、在那一刻……进步和发展。)

(2)找到伙伴,共同体会。

从句子中选出一句你最感兴趣的,用自己的方法与同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小组讨论,感悟稍难的句子。

(学生可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读,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4)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班内交流,其作同学作补充。

(5)练读,品读,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策略:在这里,以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沟通、补充、影响,求得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关系,扩大充实了探究学习的内容,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三、自主策划,想“奥运”景

1、过渡

师:作者对奥运的深深向往之情真实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作为龙的子孙,我们第一次感到奥运会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再走过四年,祖国北京的天空会更蓝,城市会更美,而五星红旗辉映着奥运的五环,一定会更鲜艳。同学们你们想进入2008年吗?你们心目中的2008年是什么样的呢?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想象,来表现,好吗?

2、播放歌曲《奥林匹克风》烘托气氛,学生策划准备,可以个人策划,也可小组策划。

3、展示策划成果

(成果展示方式可灵活多样,学生或说一段话,描绘2008年的景象;或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或写一首歌,或即兴表演一个小品,或转换一个角色畅谈2008等等,学生的创造才能无穷无尽,举不胜举)

策略:使知识与情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知识、思考力、判断力融于一体,尽情释放,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课堂上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自由展望,做“奥运”人

1、师:同学们心目中的2008年是如此的精彩,如此的美好,2008年的我们风华正茂,2008年的我们年轻力壮,2008年的“我”在干什么呢?

2、学生自由想象,表达。

(这种设想不拘泥于现实,学生会有多种想法,他们可能会想:我在给来中国参加奥运盛会的人们做导游小姐(先生);我在为外宾作翻译;我在北京的奥运赛场上驰骋;我与北京的学生一起为我国奥运健将呐喊助威;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在北京的街头开展“志愿者”行动;我在北京的“环保调控室”里致力于环保工作;我作为一名记者,正在对奥运名将作专访……)

3、将“我”的奥运所为说给最好的倾诉对象听。

策略:正如飞筝飞得再高,手中的线也不会离开地面,思绪 飘得再远,火热的心也不会离开生活,在实践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综合表达,组织策划等能力得到体现,而这些又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走向生活,学会生存。

五、课外延伸,办“奥运”报

与好伙伴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奥运会的资料,合办一期手抄报。

策略:作业 的设计既体现自主意识,又培养合作意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综合学习的连续性,通过作品的集结出现,学生会主动探究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知识趋于综合。

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其他教案-《向往奥运》教案 篇四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教育学院肖俊宇

福建厦门市槟榔小学柯晓明

《向往奥运》一课,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表达了一位老体育记者对奥运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北京奥运的满腔热忱。课文涉及的时空久远深长;涉及的体育知识专业繁多;涉及的明星人物中外兼有……凡此种种,离十一二岁孩子的生活体验较远。这一方面为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契机,为拓展语文学习天地,促进语文实践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设计尝试避开以课文分析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避开作者以散文笔触展开的复杂的文章叙述,而着意放手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丰富体验,通过这一桥梁,把对资料的感受、感悟同课文相应内容结合起来,整合起来,把课文内外贯通起来,使二者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一、交流奥运知识,揭示课题。

1.出示“五环旗”图。

①问:同学们认识这面旗吗?(奥林匹克旗帜)[板书:奥运]

②谁对奥林匹克旗帜有所了解?

(奥利匹克旗帜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环圈连结组成,分别代表欧洲[天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澳洲[草绿色]、美洲[红色],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诚的态度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③你们还了解奥运的其他知识吗?

(如奥运的起源:希腊,奥林匹克村;火炬:发源地聚光取火,火炬接力、开幕式上的点燃及闭幕式的熄灭;会歌及歌词等。)

④了解得这么清楚,你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了解这么多,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2.过渡,揭题。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最具权威的体育盛会,令人向往。

[板书:向往]

二、展示“申奥”情景,引发感受。

1.展示1992年、2001年中国两次申办奥运会,会议表决及揭晓时情景——失利的遗憾场面和成功的狂欢情景,谈感受。

①同学们,观看了老师收集的有关申奥的录像资料,你最想说什么?

②交流感受。

2.读文,找感受。

①过渡:当过整整十年体育记者是的肖复兴,对奥运也有着深深的情感。请同学们细细读文,看看对举办奥运,作者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用“——”划出。

②交流,出示:

a.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b.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③全班齐读这两句话: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④质疑。

三、结合奥运资料,读文感悟。

1.依学定教,理解体育意义。

我们通过读书,结合手中查阅的相关资料,想想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

(观看巴塞罗那奥运会或近届奥运会的音像、文字资料。如比赛项目、代表队、运动员数、运动场馆、开幕式等盛况。观看奥运会对举办国声望的影响,对举办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的有关资料。)

2.读文释疑,感悟体育魅力。

①出示导学:

A体育的魅力在哪里?

B为什么说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C为什么说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请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写上旁注;利用资料,加深理解,丰富体验。

②交流体会。

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紧张、激烈,在于它们的锱铢必较,在于它的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厘米中决胜负,在于它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因为体育具有难得的公正、公开、公平和客观性,体育面前人人平等,权利、地位、金钱在它面前黯然失色;引导学生从健儿的事迹、业绩、竞赛氛围中感悟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的奥运精神。)

在理解过程中,可辅之以课件,展示奥运赛事:如“举重比赛斤斤计较的情景”、“跳高跳远分厘必争的情景”、“游泳比赛分秒必夺的情景”、“足球比赛紧张激烈的情景”等,帮助学生理解“锱铢必较”、“零点零几秒(厘米)决胜负”,理解体育的“公正客观性”。

3.小结:

奥运会,那深运的影响是任何竞赛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看,熊熊圣火不正象征光明、团结、友谊吗?难怪作者深深感叹——(全班齐读“a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b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两句话。)

四、自办手抄小报,拓展延伸。

1.过渡:奥运会是世界第一体育盛会,它象征着公正、公平、公开,象征着和平、友谊、进步,它的紧张,它的壮观气势,牵动着全世界从普通百姓到国家元首的心。

2.布置作业 :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其他教案-《向往奥运》教案 篇五

《向往奥运》教案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胜出后,历史的瞬间成了欢乐的永恒,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及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晓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

1.学生交流汇报北京申奥的相关资料,并说出资料来源,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收集资料方法和作用。

收集资料的方法:

1)向家长、教师或其他人请教。

(2)在课外书籍中查找。

(3)上网查寻。

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收集查找资料,坚持收集资料,我们能更快捷更全面地获取知识。

3.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2001年7月13日,这一天,我们等候多时,故宫的晨曦,天坛的落日已等候多时;叠翠的长城,奔涌的长江已等候多时。这一天,最深的期待终于有了回报,全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现在,让我们再去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点评: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归纳、总结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同时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初读,感知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朗读课文。

2.你遇到了难读的句子吗?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向同学请教。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同学听一听。

4.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5.你了解作者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心理感受吗?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感受的呢?

点评: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并启发学生抓住重点,发现难点。

三、再读,感悟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2)请学生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共同解疑。

从若干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寻答案,小伙伴之间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深入课文感悟:

a.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b.联想体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以自身魅力影响着一切?

c.如何理解体育是对不公平的一种抗争。

2.学了课文后,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我们谈一谈。

(1)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时,要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相机进行理解。要尊重学生体会课文的方法,鼓励欣赏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

(2)在指导学生揣摩感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以读促思,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在朗读中也表达自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朗读后开展多层次评价,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点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注重学法指导,努力让学生在“学会”中逐步达到“会学”。

四、小组合作,模拟采访,指导交际

1.作者曾做过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他与体育更有着一番特殊的情感。在那十年,他采访过许许多多著名的中外运动员。

2.今天,我们的课堂就是记者招待会的现场。他们其中的几位来到了我们的中间(请几位同学扮演),我们就是一群小记者,你们想与这些运动员畅谈哪些问题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先一起拟一个采访提纲,再对这些“运动员”进行采访。

3.召开“记者招待会”,“小记者”与“运动员”共同畅想2008年的奥运会。

点评:记者招待会的活动方式丰富了学生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五、拓展思路,深化主题

1.在2008年奥运会愈发临近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1)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2)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3)画一画理想中的2008年奥运会。

(4)自己作歌词,唱一唱,迎接2008年。

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也可自己创造方法,表达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00余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奥运会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再过5年,奥运会就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坚信,2008年的北京,天空会更蓝,城市会更美,五星辉映着五环,旗帜更鲜艳。

3.布置作业 ,课内向课外延伸。

(1)独立完成: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合作完成:与你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我们将在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点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还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继续向课外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本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在教学一开始,就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7·13”之夜北京那振奋人心的欢庆场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进一步理解课文;最后,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学生始终被设计者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并为学生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设计者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努力让学生在“学会”中达到“会学”。设计者十分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理解,欣赏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引导学生选择(也可创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等。总之,设计者把“以人为本”、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理念,在本课设计中充分而巧妙地融会贯通,合为一体

其他教案-《向往奥运》教案 篇六

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

2.理解词语:流光溢彩、魅力、锱铢比较、沁透心脾。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①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勉力,影响着一切。②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二)能力训练点

l.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作者对2008年奥运会的渴望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与追求。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点拨、诱导。

(二)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向往奥运的感受的。

(二)解决办法

指导学生围绕“向往奥运”这一主题认真阅读课文,抓住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受的。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搜集查阅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当回小记者,做一次采访。

(二)教师活动设计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2.适当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作者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当得知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是啊,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体会一下一个体育记者向往奥运的这种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向往奥运的感受的。把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各小组交流过程中,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要求小组长作记录。

(四)质疑问难,归纳学习目标

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可能难易程度不一,依靠学生之间解决的,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发表看法;带有共性的问题,难度较大,教师进行整理归纳,待下一步解决。

(五)布置作业

1.自学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上节课归纳的疑难问题。

(二)合作探究

本文通篇围绕“向往奥运”这一主题来写,要让学生真正体会作者向往奥运的这种感受,除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外,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体会。

1.对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爱慕与留恋。

课文2、5、6自然段都是作者对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回忆。可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作者的感受。如: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会使得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民变得多么美好。”②“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③“我怀念采访他们的那些日子,他们让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感到了和平。”④“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了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奥运会的时候了。”

2.对奥运精神实质的赞美。

作者对奥运精神实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在那一刻,体育所迸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要帮助学生结合上下文,借助会徽理解两个重点句子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奥运精神的赞美。

3.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向往。

可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来体会。如①“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③“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③“我渴望能够有机会采访我们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奥运会,那将是一次更加难忘而美好的经历。”④“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三)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自由读、指读、齐读。

(四)总结、拓展

1.学习表达。

作者在表达自己内心向往奥运的这种感受时,除了直接抒发内心的感受外,还穿插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使人感到作者的感受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2.交流:你爱好体育吗?喜欢哪些奥运明星?

3.角色体验。

当一回小记者,去采访自己喜欢的一位奥运明星,与他(她)畅谈2008年奥运会。想一想你准备跟他(她)谈些什么?

组内轮换当小记者,找一两组上台表演。

4.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1.自学生字,抄写文中生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抄下来。

3.以“北京奥运”为主题办一张手抄报。

《向往奥运》教案 篇七

教材简析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胜出后,历史的瞬间成了欢乐的永恒,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及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晓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训练、陶冶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申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交流信息,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

1、学生交流汇报北京申奥的相关资料,并说出资料来源,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收集资料方法和作用。

收集资料的方法:

(1)向家长、教师或其他人请教。

(2)在课外书籍中查找。

(3)上网查询。 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收集查找资料,坚持收集资料,我们能更快捷更全面的获取知识。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001年7月13日,这一天,我们等候多时,故宫的晨曦,天坛的落日已等候多时;叠翠的长城,奔涌的长江已等候多时。这一天,最深的期待终于有了回报,全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现在,让我们再去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 初读,感知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朗读课文。

2、你遇到了难读的句子吗?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向学生请教。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同学听一听。

4、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5、你了解作者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心理感受吗?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感受的呢?

三、 再读,感悟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2)请学生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共同释疑。 从若干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寻答案,小伙伴之间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深入课文感悟:

a. 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b. 联想体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以自身魅力影响着一切?

c.如何理解体育是对不公平的一种抗争。

2、学了课文后,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我们谈一谈。

(1)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时,要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相机进行理解。要尊重学生体会课文的方法,鼓励欣赏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 (2)在指导学生揣摩感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以读促思,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有感情的读,在朗读中也表达自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朗读后开展多层次评价,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四、 小组合作,模拟采访,指导交际

1、作者曾做过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他与体育更有着一番特殊的情感。在那十年,他采访过许许多多著名的中外运动员。

2、今天,我们的课堂就是记者招待会的现场。他们其中的几位来到了我们的中间(请几位同学扮演),我们就是一群小记者,你们想与这些运动员畅谈哪些问题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先一起拟一个采访提纲,再对这些“运动员”进行采访。

3.召开“记者招待会”,“小记者”与“运动员”共同畅想2008年的奥运会。

五、 拓展思路,深化主题

1.在2008年奥运会已经过去,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1)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2)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3)回忆2008年奥运会最让你难忘的比赛。

(4)让学生唱一唱《我和你》和 《北京欢迎您》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00余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奥运会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奥运会就来到我们身边。2008年的北京,天空更蓝,城市更美,五星辉映着五环,旗帜更鲜艳。

3.布置作业,课内向课外延伸。

(1)独立完成: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合作完成:与你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收集有关运会的趣闻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我们将在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金笔头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向往奥运》》,能够帮助到您,是金笔头网最开心的事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向往奥运》【优秀7篇】

微信扫码分享